以溪得名的永康派溪吕,居然还藏着一个这么大的秘密!

象珠镇派溪吕村历史悠久,是我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永康工农红军司令吕思堂的家乡。

派溪吕原名破溪、派溪,因地处双溪交流之处而得名。宋进士何子举曾作《清渭八景诗》赞叹派溪吕山清水秀。

双溪合流得名派溪,为避重名统称派溪吕

派溪吕原称破溪,村庄布局呈丁字形。东与汇杨村相接,南与寺口村为邻,西跟溪边村毗连,北和清渭街、柳墅接壤。因村庄建于双溪合流之处,故名派溪。村民多姓吕,又称派溪吕。

清《光绪永康县志》载,宋进士何子举所作《清渭八景诗·北涧双溪》有诗云:“两派合流川两道,四山环拥翠千堆”。

此外,何子举还在《派溪钓隐》一诗中盛赞这里的山清水秀。诗云:“派溪有水碧无暇,结屋临溪钓隐家。樨子敲针依柳树,扁舟钓罢泊芦花。子陵辞汉千年远,尚父归周两鬓华。只恐客星难障掩,一竿未足了生涯。”

1981年,为避免村名同名,方岩镇派溪村仍沿用旧名,清溪派溪则使用派溪吕的标准名称。

俞氏定居该村比吕氏早177年

最早在派溪吕定居的是俞氏一族。

据1929年重修的《俞氏宗谱》残本所载:宋开禧年间,俞祯公(字国瑞)由金华浦口来永康遨游,途经派溪(今派溪吕)。他见此地群山拱翠,众水横流,风光秀丽,物产丰富,认为必是发祥之地,遂由金华迁居于此,建宅而居。初名俞宅,为派溪吕俞氏始祖,距今约有823年。

俞祯公十一世孙永宗公,生有三子三女。明洪武二年(1369年),永宗公梦到“金龙绕柱”的场景,随后他以长女招赘雅吕村吕仁公为婿,并划出宅基地,让他立业定居于此。吕仁公便是派溪吕氏始祖,此事距今已646年。

吕思堂用生命书写红司令传奇

派溪吕村名人辈出,吕思堂便是其中一位。

吕思堂,又名思恭,曾化名镇江。上世纪20年代,他在嵊县打铁,立志劫富济贫、除暴安良。

1928年春,吕思堂回乡组织一支以手工业工人和贫苦农民为主的武装队伍。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运动越来越深入各地城乡,对广大农民产生了很大影响。永康周边山区相继出现的若干工农武装,往往打着“红军”旗号,劫富济贫,专与地主豪绅和国民党政府作对。

在这些自发自治的武装队伍中,最突出的就是吕思堂领导的游击队。对这支队伍,中共永康县委从一开始就予以高度重视,并有意识地与吕思堂频繁接触。同年8月,吕思堂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中共永康中心县委给吕思堂部队派去党代表,将队伍整编为永康工农军,吕思堂任司令,属中共永康中心县委领导。工农军活动于永康西北部武义东阳缙云等地。经过一系列战斗,工农军军威大振,队伍很快发展到800余人。

“1930年9月,那时我才7岁,父亲为了继续扩大红军队伍,带着母亲和我们兄弟四人来到上海法租界购买枪支,遭遇诱擒。”吕思堂的长子、现年95岁的吕台奎回忆道,“妈妈回来后,就赶紧跟她回永康。”这是父亲给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同年10月,吕思堂等人在兰溪英勇就义。

为兴学重修大宗祠

吕昌文是土生土长的派溪吕人,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步兵科,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抗战时任永康县抗日自卫团副团令。

吕昌文在任职副司令期间非常关心派溪吕的教育事业。当时,达川乡中小初创,学童剧增,校舍却紧窄简陋,极不适应,许多有识之士为此着急。

1941年,吕文昌主持召集派溪吕各族长、房长开会,倡议修祠兴校,各族长、房长慨然响应其议,奋起敛资,重修大宗祠。

此举不仅使吕氏宗祠得以重修,更重要的是为派溪吕后来的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解放后,派溪小学(今派溪吕)成为全县的重点学校之一,派溪吕村多次被评为教育先进单位。

“如今的大祠堂已不再是学堂,而是被改造成村里的文化礼堂。”派溪吕村党支部书记吕一元介绍,现在的大祠堂里设有图书馆和文化站,每个星期日,村民们还可以到大祠堂里免费参加书法培训班,这里成了全村人休闲、学习的地方。

来源 永康日报

记者 程高赢

编辑 朱彦侃

Hash:e77790e241fa4373205a0ce118b95c3d9ecf43aa

声明:此文由 永康生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