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墙青瓦蓝花楹 这间距离市中心40公里的乡村美术馆正悄然走红

“你去看森的美术馆没有?”

“什么?日本东京那家吗?”

“不是不是,叫‘森的·美术馆’!就在双流那边。最近很红!”

不知不觉间,这间与日本著名美术馆仅一字之差的新落成美术馆,在朋友圈里悄然走红。虽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传,却一直有络绎不绝的人群前去参观和打卡,让这间美术馆无形中成了许多成都人和不少外地游客的“网红打卡地”——尤其是在近日的开馆展览之后,相关照片在微信朋友圈流传,抖音和小红书上也频频出现了该美术馆的照片。

每幅作品前

都有手机和相机环绕

日前,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也来到了这家美术馆。沿着科华路一直往南开,进入梓州大道,只管一路向南。最后,来到了一个丁字路口时,草坪上竖着洁白的“森的·美术馆”牌子,告诉你你没有走错,右转就到了。美术馆的地址天府新区煎茶街道老龙梨花森林公园307号,在导航地图上搜索时,也会显示“微博村”的定位。

从早一步进入停车场的一辆车上下来两个女孩,其中一人挎着有长长镜头的单反相机,一看就是要来参观顺便“出片”的——美术馆典雅的建筑、青瓦白墙和精心搭配的树木,确实非常适合拍照留影。

森的·美术馆自2019年正式开工,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短暂停顿后,于今年4月正式落成,并在6月初举办了开幕展“他者的灵光——架上视觉七人展”,展出了廖新松、孟涛、唐骐、周七、朱沙、符曦、胡峻涤七位艺术家的60多件作品。

走进展厅,胡峻涤的油画《无题》映入眼帘,现场负责人正在提醒带小孩子的家长们,“这些画只能看,不可以用手摸哈。”环顾四下,看展的人群里,有相当一部分都在认真地摆姿势、拍照,每幅作品前都有手机和相机环绕。

其中,给人带来较为震撼的视觉冲击的,是孟涛的那幅超大综合材料作品《物欲》:高3米,宽7.5米,几乎占去一整面墙的面积。肥胖的“物欲之神”端坐画面正中央,怀中是满捧闪闪发亮的“珠宝”,这些“金银财宝”也散落在画面各处,在一个个表情里写满了贪婪的人物形象中浮现着,艺术家想要隐喻的,似乎一目了然。一个装扮入时的女孩看中了这幅巨画,让陪她来的男生端好相机,自己一遍遍在画面前走动,好让蹲在她对面的男生不断按下快门。

《物欲》对面是廖新松的“皮筋列传”三联画,浓烈的大块红色运用,同样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周七的《乐园》描绘了孩子们在水沟里戏耍的景象,和夏日氛围相得益彰;朱沙的油画《家山回望》《依依故园》等作品,用方形色块作为造型语言,将空间透视融入风景画面,营造出一种色调苍凉、似远又近的独特感觉。

展厅里的年轻人和孩子们,几乎都被唐骐的“森斯缇夫”系列所吸引——画面的主角是人们喜闻乐见的猫咪,它眯着眼睛或茫然凝视的样子,似迷茫又似懵懂。

每天平均接待

三四百位观众观展

美术馆的白墙青瓦和蓝花楹,以及长条大窗的设计,融合了传统中式风格与日式禅意庭院之美,拍照效果极佳,难怪让喜欢“打卡”的年轻人趋之若鹜。

从展厅二楼可直接步入户外,坡上有一把巨大的米色阳伞,伞下是白色桌椅和一套茶具,桌边无人,四下安静,夏日午后的微风徐徐吹来,白色庭院里的蓝花楹叶片微微拂动。

森的·美术馆馆长杨迅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最初这里是一处川西民居,“虽然老旧,但空间感很好,具备一个美术馆的雏形。我们一直也想打造一个足够美丽的乡村美术馆,贴近大自然,所以取名森的·美术馆,取让艺术和自然相融合之意。”

“在整个建筑的过程中,我们也同时在做园林景观,很多观众喜欢的落地窗与蓝花楹的搭配,都是我们设计好的思路。”杨迅介绍道,“提前栽好树木,封闭打围,在旁边继续完善美术馆主体建筑,除去疫情期间的短暂停工,前后大概用了一年多时间修好吧。”

开幕展当天也成了成都艺术圈的一场盛会,光是从蓝顶艺术区赶来的知名艺术家就有数十位。他们发布的照片也随即掀起涟漪,迅速在对艺术和文博充满兴趣的群体里传播开来。据杨迅透露,开馆后,几乎每天都会有三四百人前来参观拍照,对于一家距离市中心约40公里的乡村美术馆来说,这个数字不算少了。

开幕展的展期较长:从6月5日一直持续到12月4日,但杨迅表示,在这场大型群展之外,他们另外还会陆续举办一系列较为小型的艺术家个展,届时将主要在美术馆的二楼铺开。“比如下一场就是7月16日的周七肖像画个展,会展出这位艺术家三四十年内积累的肖像精品。”

周二到周日(每周一闭馆),每天上午10点到下午5点,美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也注意到,有一些网友提示说,到这里看展“最好自带水和吃的,美术馆周边好像没有餐饮配套。”杨迅也表示,目前美术馆的服务功能确实还在完善中,未来都会齐备。“像艺术商店、艺术书吧、咖啡厅、艺术展示教育空间等等,我们都会在后期继续完善。我们当然希望每个观众来参观美术馆的同时,能在这里停留得更久,更惬意地享受艺术时光。”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乔雪阳 图据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简介

■廖新松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教授。

■孟涛

1991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先后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川音成都美院,现为四川省油画学会副会长,四川音乐学院特聘教授。

■唐骐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为四川省油画学会理事,四川当代青年画院副院长,四川当代油画院专职画家。

■周七

199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美术》编辑部主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

■朱沙

1970年生于重庆,现为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油画学会副会长。

■符曦

1993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1997年至今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任副教授。

■胡峻涤(胡勇)

1962年出生于吉林,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四川省绵阳文学艺术研究院专职画家。

被称作“艺术第三城”的成都,近几年更新添了超多艺术群落和展馆。据统计,如今成都已拥有美术馆120家。

森的·美术馆、中意文化交流城市会客厅、智慧之环三处,都是新增的小众点位,由于离市中心稍远了些,可以自驾一次性把这几个点位走一波。

@中意文化交流城市会客厅

成都版“小罗马

前不久,天府新区新添了一个超级美的地标:意式建筑+中式元素=成都版“小罗马”——中意文化交流城市会客厅的建筑整体面积不大,算是小而美的打卡地,旮旮旯旯都好拍!日常“混迹”在天府大道南端天府文创城核心区域的市民朋友,肯定会看到这座恢弘又简约的意式建筑从雁栖湿地拔地而起。

中意文化交流城市会客厅位于天府文创城核心区域,占地20余亩,建筑面积2000㎡,主要分意大利馆和中国馆两部分,中间由文化长廊连接,取意中国与意大利以丝绸之路结缘。整体造型取自“如意”,从航拍的照片可以看到建筑由大小各异的“圆”串联而成。设计则是运用了川西林盘和意大利经典文化元素,融合了古罗马广场、斗兽场等意式特色以及玉如意、林盘、太极等中式风格,温润典雅又雄强有力!

6月2日,这里上新了一个大展:“中国与意大利——丝绸之路上的光影形色”主题摄影展,观展时间持续至7月30日,免费开放(开放时间:周一到周日9:00-17:00)!该摄影展主要展出了44幅作品,来自两位旅居中国的意大利摄影师法比奥·诺达里和弗朗西斯科·托比亚,既有人物肖像、自然风光,还有人文摄影等不同题材。通过中国和意大利类场景的对比和赏析,展示中意两国人文风情和旖旎风光,必须打卡!

@智慧之环

国际城南新地标式建筑

自去年开放以来,在各大社交平台一直热度不减的智慧之环,作为国际城南的新地标式建筑,也非常值得“到此一游”。

智慧之环最最出彩的是屋面部分,屋顶和立面均为曲线形设计,屋顶为金属曲面,由15200片铝板组成,立面为玻璃曲面,共700块玻璃,6000平方米面积,在形体上和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和绿化景观产生对比。据说其设计灵感来源于成都地势和城市文化,环状造型和曲线直接呼应了大成都周围的山脉形态。

红色环形跑道随屋顶的曲面高低起伏,中间包围着一个绿意十足的公园,可以通过两个出入口从地面一路漫步到屋顶。去打卡的时候,一定要从地上建筑一路走到屋顶,沿着屋顶跑道徒步健身、肆意奔跑,在高高的平台上从不同的高度、不同的角度欣赏成都最美风景。对了!这里还可以瞭望龙泉山脉。

俯瞰智慧之环,红色环形屋顶与绿色草坪相互映衬,对比鲜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有网友表示:“太震撼了!环形跑道时而窄、时而宽、时而伸向天空、时而通向大地,不管从哪个面看过去都像是正面,堪称360°无死角,科技感和设计感十足。”

支撑整个环面的大片空间也被好好地利用了起来,整个空间用到的是透明的玻璃作为墙体,一眼就能望到外面的绿植和红环。公共空间外面还设置了一排形状如卵石的坐椅,方便走累的大家歇歇脚。

(据“成都出发”)

Hash:06ea53cff317957155ba455a03318d2c9f715c51

声明:此文由 红星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