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这座古寺 以“国宝三绝”闻名天下 唐代佛塔罕见6次冒烟成谜

山西运城新绛县,古称绛州,春秋时曾为晋都,是一座有着1400多年历史古城新绛境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共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64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来到新绛县旅游,最不可错过的古迹景点,是位于县城龙兴路北端高阜上的龙兴寺。

据《直隶绛州志》记载,龙兴寺始建于唐代,最初为道教灵宝派的道观,因观中供奉有碧落天尊像,故得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 改称龙兴寺。宋朝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所以改寺为宫,称龙兴宫。后因僧人入住,才又恢复了龙兴寺之名。

整座寺院占地4809.64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山门、108级台阶、碧落碑大雄宝殿、东西配殿、龙兴宝塔及宋金古墓建筑。一千多年来,龙兴寺历经多次修葺扩建,上世纪80年代末,当地又广泛集资,广征能工巧匠,整修殿宇,补建廊房,让这座千年古寺重焕容光。

龙兴寺能够称誉全国,除悠久的历史外,还因为寺内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物古迹,其中我国境内仅存的一块唐代小篆碑《碧落碑》,宋金时期彩塑三世佛”和通高43.7米的唐代龙兴宝塔,具有极高的文物保护价值,被人们称为“龙兴寺国宝三绝”。

在龙兴寺大殿后的碑亭和碑廊内,陈列着近十通古代碑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碧落碑》,系唐高宗李治总章三年(公元607年),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的儿子们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碑文共有630个字,自宋代以来,被篆书家奉为金科玉律,素有“天下篆刻奇文”之称。

坐落在碧落碑后面的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二间,为典型的元代遗构。值得一提的是殿前没有匾额,只在门楣上写有“您来我佛欢喜”六个大字,在国内寺庙中极为罕见。殿内正中供奉有三尊高达4.5米、宋金时期的彩塑毗卢佛、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及侍立观音、地藏、文殊、普贤等七尊佛祖菩萨,是我国古代彩塑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佳作。

大殿之后,便是闻名中外的龙兴寺宝塔(亦称绛州宝塔)。据碑志记载,此塔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原为八级,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因年久塌落,重修时外墙包以青砖,并增高到十三层。现在的古塔高43.7米,气势雄伟,结构稳固,成为绛州古城的独特标志。

令人感到神奇的是,龙兴寺宝塔的塔顶曾六次冒出青烟,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围观者多达数千人。据《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记载:“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腾烟,佥为青云直上,为以发达科名之征兆。”1993年,人们借助摄像机近距离观察后确定不是蚊虫缭绕。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塔之谜一定会被揭开。

在龙兴寺塔的东南台阶下,还有2座1995年搬迁来的辽金古墓。沿着台阶而下,古墓内千年前的砖雕石雕,内容丰富、精美绝伦,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对研究辽金时期的文化习俗有极高的价值,对研究新绛县的历史也提供了实物依据。

墓葬中最著名的一块浮雕,生动描绘了一位妇人正欲推门而出的情景。据记载,“妇人启门”的内饰最初出现于汉代,因为汉魏晋时期受巫、道教的影响,人们相信妇人是代表西王母的使者,可以为逝者指路。景区交通:运城客车或侯马公交车到新绛桥头广场下车,步行往西100米,往北沿龙兴大街顶端就是龙兴寺。

Hash:ad94fa6b5df49cb7e6a54c33aa92360665a1c9b7

声明:此文由 乱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