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康红色文化带“火”边境乡村旅游
镇康县地处滇西南中缅边境,是云南省25个边境县之一,国境线长近百公里,是古西南丝绸之路重要通道,今为国家实施对外开放“一带一路”的前沿窗口。镇康人民在参与全国抗战、解放战争和征粮剿匪过程中,留下了很多遗址遗迹,这些革命遗址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镇康人民戍边卫国的历史铁证。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镇康既是抗日前沿又是抗日的大后方和军需供给保障重要基地。
近年来,镇康县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革命遗址保护工作的重要部署,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县委党史研究室积极协调各方,全面整合资源,全县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取得新的推进。据临沧市委党史研究室统计通报,截至2020年12月,全市普查确认革命遗址共158处,其中镇康40处;全市已保护38处,其中镇康30处;全市已开发利用24处,其中镇康5处。总体来看,镇康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镇康县刺树丫口风景区戍边馆 张霞 杨艳 供图
镇康在抢救革命遗址保护利用上,合力攻坚,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主要在四个方面下足“绣花”功夫:
在加强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上下功夫。坚持“应普尽普”原则,在普查中做到查访结合,内研外调全方位推进,在党史干部队伍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特聘党史研究员的办法,把对党史有研究的在职干部和退休干部吸纳为党史研究员,上下左右联动,注重查阅核实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及走访相关任务,做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相符合,确保普查结果历史由来有据。
镇康县刺树丫口风景区戍边馆室外风光 张霞 杨艳 供图
在突出立碑挂牌、抢救遗址上下功夫。针对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补助专项资金少、许多革命遗址濒临损毁风险的情况,提出“一事一址、清点清址”的工作思路,分批对全县的革命遗址进行立碑挂牌、修缮保护,使全县濒临损毁的革命遗址得到抢救保护。
镇康县小落水平叛遗址纪念碑前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熊光健 摄
在传承红色基因、发挥教育功能上下功夫。在凤尾镇芦子园村,植根于“小落水剿匪战斗”红色基因,建成“小落水平叛纪念碑”,结合国家级传统村落建设,吃、喝、娱、乐、购、住、行正在日趋完善,小落水村已被临沧市列为35条重点旅游线路“乡村体验之旅”村落之一。在红色文化的滋 下,目前小落水村成为了全县各级各部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史教育的重要基地,为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重要阵地和场所,革命遗址的宣传教育功能有效凸显。
镇康县刺树丫口风景区巡边栈道 杨艳 摄
在发展红色旅游、乡村振兴上下功夫。坚持保护与开发利用并重原则,以党建为引领,在发展乡村振兴中用活红色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当地自然风光和边地特色,大力发展边境红色旅游。在素有“百里边关第一哨”之称的抵边红色旅游村寨——刺树丫口自然村,自古以来是国家重要的边防重地。历史上有“诸葛南征设哨房,哨房山包起炮楼”的传说,抗战时期,中国远征军在此布防设哨,保卫疆土,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戍边馆和巡边栈道就是基于此应运而生,成为了村里的红色旅游景点。戍边馆内收集陈列了“戍边勒石”、“戍边沧桑”、“戍边抗日”等八个版块,也是整个刺树丫口村红色旅游建设的点睛之笔。建成后,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成为镇康县乃至临沧市名副其实的一村观两国的“旅游网红打卡村庄”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已被评为省级沿边小康示范村和镇康首个国家AAA级景区。
镇康通过红色文化引领,有效带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红色旅游发展和促进稳边固防发挥功能,打通了一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力促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作者:张霞 杨艳 作者单位:中共镇康县委党史研究室
Hash:cf6690ba811280e88a6b740790efe9ed4c42d6b8
声明:此文由 云南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