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

导读: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 1.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 2. 贵州少数民族建筑吊脚楼 3. 贵州吊脚楼图片 黔东南 4.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特色 5. 贵州有吊脚楼吗 6.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酒店 7. 贵州吊脚楼建筑的特色 8. 贵州吊脚楼图片大全 9. 贵州的吊脚楼位于哪个城市 10.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名字

1.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

传说土家人祖先因家乡遭了水灾才迁到鄂西来,那时鄂西古木参天、荆棘丛生、豺狼虎豹随处可见。

土家人们先搭起的“狗爪棚”常遭到猛兽袭击。

人们为了安全就烧起树蔸子火,里面埋起竹子节节,火光和爆竹声吓走了来袭击的野兽,但还是常常受到毒蛇、蜈蚣的威胁。

后来一位土家老人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让小伙子们利用现成的大树作架子,捆上木材,再铺上野竹树条,在顶上搭架子盖上顶蓬,修起了大大小小的空中住房,吃饭睡觉都在上面,从此再也不怕毒蛇猛兽的袭击了,这种建造“空中住房”的办法传到了更多人的耳中,他们都按照这个办法搭建起了“空中住房”。

后来,这种“空中住房”就演变成了现今的吊脚楼。

2. 贵州少数民族建筑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都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

3. 贵州吊脚楼图片 黔东南

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吊脚楼属于干栏式建筑,但与一般所指干栏有所不同。干栏应该全部是悬空的,所以称吊脚楼为半干栏式建筑。建筑特点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外,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既通风又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以放杂物。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教教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4.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特色

吊脚楼特点: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依山的吊脚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节约土地,造价较廉;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

有的吊脚楼为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柱与柱之间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连在一起,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房子四壁用杉木板开槽密镶,讲究的里里外外都涂上了桐油,既干净又亮堂。

底层不宜住人,是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和重物的。

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里设有火塘,一家人就围着火塘吃饭,这里宽敞方便。由于有窗,所以明亮,光线充足通风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侧有一道与其相连的宽宽的走廊,廊外设有半人高的栏杆,内有一大排长凳,家人常居于此休息,节 日期间妈妈也是在此打扮女儿。

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5. 贵州有吊脚楼吗

贵州等地的苗家人住的是(吊脚楼),它通常依山而建。

一般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

最下层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

中间一层是人们起居之处。

(竹编、草、泥)是主要的建筑材料。

6.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酒店

1、从江占里村

占里是一个“无锁村落”,昼不锁门,夜不闭户,从无偷盗现象。村外苍山叠翠,门前流水淙淙,一幢幢吊脚楼错落有致,鼓楼、风雨桥历历在目。

2、丹寨麻鸟村

麻鸟村是一个非常原生态的苗族村寨,现有一百多户,村寨沿着山坡高高低低,层层叠叠地坐落在大山之上,生活着苗族中的锦鸡苗族。这里是锦鸡舞的发源地之一。

3、贵阳黄连村

银杏、老井、田园风光,村子里担着担子的淳朴的村民,坐在古树下话家常的老人……无不构成如画美景。

4、盘县妥乐村

妥乐村拥有古银杏1200余株,一般树龄在300年以上,最长者为500余年,树干高达几十米。是世界上古银杏生长密度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5、从江岜沙苗寨

岜沙是一个纯苗族村寨,全村共5个寨子,至今还保留有浓郁的古代遗风和古老的生产方式。这里的男子头顶挽有发髻,穿着自织的无领右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大裤管青布裤,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药枪,颇有明清武士风貌。

6、黔东南朗德上寨

淳朴、原始的郎德上寨,在这个普遍旅游商业化的时代,几乎是难得的世外桃源。当节日期间或旅行团到来时,当地都会有热情的迎客仪式和盛大的芦笙舞、铜鼓舞、板凳舞等表演。

7、黔东南季刀苗寨

村寨沿山而居,依山傍水,古树参天,风景宜人,民族风俗淳朴、动人、浓郁。到这里,一踏百年古道,二看百年粮仓,三听百年古歌,四望百年古树,五游巴拉河河水,六尝苗家苗王鱼、酸汤鱼、鸡八块、腌鱼、腌肉、腌汤等风味菜肴

8、黔西南龙古寨

南龙古寨恐怕是贵州许多被遗忘的寨子的缩影,这里的房屋全部是典型的木结构干栏式建筑,但大部分已经人去楼空,人们都搬到了山下的新村住。然而正是人群的逐渐离去,让这里显得更静谧恢宏,那老榕树下的阴凉处,也更深入人心

9、凯里革家苗寨

聚居在麻塘革家寨的革家人,都保存着能体现民族特征的完整服饰。在麻塘,还可以欣赏革家的芦笙舞、板凳舞古歌、飞歌、酒歌、情歌、迎客歌以及革家妇女精美的蜡染和刺绣。

10、黎平地扪侗寨

地扪侗寨中的五个自然寨几乎是由五大“房族”组成,建有二座鼓楼、五座花桥、三座戏台等南方侗族典型的干栏式木楼,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幽深曲径,石板墁地,是一块极具侗族风情文化禀赋的原生地。

  

7. 贵州吊脚楼建筑的特色

1、贵州民族文化宫

贵州民族文化宫主楼汲取了贵州侗寨鼓楼轮廓曲线的神韵,为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前弧形面有机衬托毛主席塑像,大楼六个面的每一面形状都构成“山”字形,建筑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民族、文化三个内涵,颇具贵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2、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2005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栋栋的吊脚楼沿山坡依次第上,上千栋吊脚楼相连成片,形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形成了单个吊脚楼所不具备的视觉效果。在建房时,对发墨、中柱 正梁有一套讲究和禁忌,特别是上梁的祝辞和立房歌,具有浓厚的苗族宗教文化色彩。因此,苗族的吊脚楼不但具有较好的美学和建筑学价值,而且还是苗族传统文化重要的承载者。

3、从江增冲鼓楼

增冲鼓楼是侗乡最有名的鼓楼之一,也是贵州省历史最悠久、形体结构最大的鼓楼,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鼓楼是侗乡具有独特风格的建筑物,是侗族建筑技艺的集中体现。增冲鼓楼侗寨的特征建筑之一是鼓楼,鼓楼为木结构,增冲鼓楼位于贵州省从江县增冲乡增冲村,四周四根大木柱冲天而起,旁边配以多根小立柱,往上的飞檐和斗拱,形如宝塔,最上层放置一面大皮鼓。

4、黎平肇兴侗寨五大团鼓楼

2001年,肇兴侗寨及鼓楼群列入大世界基尼斯记录。肇兴侗寨寨子虽为一体,但按侗家一个族姓一座鼓楼的规矩,肇兴大寨五个大团都有自己的鼓楼即“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被称为“肇兴鼓楼群”,是侗乡鼓黎平肇兴侗寨楼之最,蔚为壮观。分为仁团、义团、礼团、智团、信团五团。肇兴以鼓楼群最为著名,被誉为"鼓楼之乡"。寨中五团,共建有鼓楼五座,花桥五座、戏台五座。五座鼓楼的外观、高低、大小、风格各异,蔚为大观。一九九三年,贵州省文化厅命名肇兴为鼓楼文化艺术之。

5、黎平地坪风雨桥

地坪风雨桥位于贵州省黎平县地坪乡,俗称花桥。杉木大梁上平铺杉木桥板,二十多排圆柱,用枋木交织,压排穿榫连接成一体,形成长廊,桥廊两侧设1米高的梳齿栏杆。桥上建三座桥楼,中楼形似鼓楼,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两端桥楼为三重檐四角歇山顶,桥廊屋脊上泥塑熬鱼、双龙抢宝、双凤朝阳,中楼四柱绘青龙和凤凰,栩栩如生,壁板穿枋上绘有民族风情、历史人物故事彩画和卷草花纹、楹联等。建筑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工艺精湛,雄伟壮观,造型结构居全国之首,展示了侗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为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

6、贵州宣慰府

贵州宣慰府是贵州宣慰使 霭翠和奢香夫人 及其后裔,即历代贵州宣慰使处理政务的官府。整座建筑,依据史书记载和实地勘测互证,可分为主体建筑和附属建筑两个部份。主体建筑,即为“一场八院九层”。采用中轴对称的布局,“九层八院”分级跃上,梯级递进。广场是根据彝族的讲究和用地的限制巧妙设计成一个葫芦形,源于彝族葫芦崇拜。两圆相扣,圆心图案也是彝族特有的太阳历和苏蒂子图案。

7、镇宁布依族石板房

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镇,绝大多数房屋都是石头建造,三四层的石楼就有几十栋。以石条或石块砌墙,墙可垒至五六米高;以石板盖顶,铺成整齐的菱形或随料铺成鳞纹,石头民居不仅不透风雨,而且古朴美观,屋顶举重若轻,安居而不压抑。

8、三都怎雷古建筑群

怎雷村位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江镇,有200余栋民居建筑,多是从“杆栏式”木构建筑衍化而来的吊脚楼,保留了“杆栏”建筑的特殊营造印记,成为研究水族独特建筑风格的重要场所。其中百年以上“杆栏”民居有14栋,另有“杆栏式”建筑和禾仓111栋。怎雷水族古建筑群是水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是研究水族及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被国内众多研究专家誉为“中国民族建筑活化石”。

9、松桃苗王城

苗王城始建于明洪武初年,已有600多年历史。苗王城分为东城和西城。原有城墙2000余米,顶宽四尺,底宽六尺,高九尺。鳞次栉比的吊脚楼、“歪门邪道”的建筑风格等等不仅具有一定的战争防御能力,而且 现了较高的建筑水平。

10、布依族马头寨古建筑群

2006年,马头寨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坐落于开阳县禾丰布依族苗族乡

8. 贵州吊脚楼图片大全

最基本的特点是正屋建在实地上,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

吊脚 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

吊脚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垍頭條萊

这类吊脚楼比“栏杆”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木材不防火,并且成本高,工序复杂。

9. 贵州的吊脚楼位于哪个城市

贵州最美古建筑吊脚楼——鲜明、轻快、风雅和流畅的节奏。

吊脚楼民居建筑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和铜仁地区苗族侗族同胞聚居的崇山峻岭中。该地区位于云贵高原最东端,海拔较高,斜坡陡坎坡度在30-70度。苗族侗族的先民们披荆斩棘,沿着江岸和山坡等高线向上修筑吊脚楼。因为建房子占地平面太有限,聪明的人们就把房屋地面向前延伸1~2米,延伸的地面以下悬空部位全部用木柱和挑梁支撑起来,支撑的高度因坡度而定,一般为有2~6米,镇远舞阳河沿岸吊脚楼民居悬挑、支撑的高度最高的有十几米。

吊脚楼的风采

传统的吊脚楼建筑材料全是木材:圆木屋架、木板墙壁、方木檩条。造房木匠不用图纸,仅凭一墨斗墨线,一栋房子就做到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木楼全为穿榫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之上。一般吊脚楼民居以四排三间为一幢,即五柱四瓜,也有6排柱5开间。楼层一般为二~三层,建筑面积100~300平方米左右(西江民族小学教学楼为三层吊脚楼建筑,开间为二态,体现出一种鲜明的节奏感和流动美。

10. 贵州哪些景点含吊脚楼的名字

七律   西江苗寨看吊脚楼   千户参差依麓构,横穿白水响轻柔。   晴阳早已檐头挂,雨雾从来脚下遛。   耕作兴苗腾鼓韵,银雕饰寨竞歌喉。   幺姑拦道劝清酒,临别回眸梦自留。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km。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西江有远近闻明的银匠村,苗族银饰全为手工制作,其工艺具有极高水平。西江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西江牯藏节、苗年,闻名四海,西江千户苗寨,一座露天博物馆,展览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

Hash:a4ba7bc6fef541ccbaef9a8e24deb6560df85e6f

声明:此文由 谢绝崇拜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