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电影文化对中国电影文化的利大于弊的理由

  不可否认,韩国电影产业近些年全面超越了中国电影,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韩国电影人的胸襟与视野,气度与情怀,尚远远不及处在表达困境中的中国电影人,体现在电影中就是,韩国电影悲情泛滥,也仅仅止步于悲情而已,而中国的优秀电影哀而不伤。其原因,不外乎是汉民族是一个老大民族,什么样的鸟事没有见过?什么样的伤疤往事,讲起来都可以象《悲情城市》那样的从容平和,我敢打赌,如果华语优秀导演拍海峡两岸国共之间的恩怨旧事,一定不会拍得象《韩半岛》那样寻死觅活。  气质是决定一个民族电影品质的终极因素,韩国电影前两年看似风光,却没几部上得了国际电影节的台面,为什么?内心境界修为所然也。  去年夏季在新世纪电影城举办的“韩国电影周”上放映的《欢迎来到东莫村》以及《大胆家族》,以及在朝国刮起第一波国产大片风的《太极旗飘扬》,都是对朝鲜半岛五十年前的那段战争的深刻反思。而这些影片中,几乎每一部都透露着强烈的反美情绪。特别是《欢迎来到东莫村》,让四位南北战士为了拯救一个世外桃源东莫村,与美国的轰炸机部队展开了一场斗智斗勇的战役。  其实韩国影视不仅仅是“反美”,从韩国影视剧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韩民族那无法抹去的历史痛楚。这种悲剧感不仅仅指向美国,还指向了对他们奴役一个半个世纪的日本,以及臣服了上千年世纪的中国。  韩民族虽然自称为“大韩”,但是真正抬头的历史并没有存在过。即使曾经被称为“亚洲四小龙”,但是依然被美国军队驻扎着,在政治上、军事上仍然无法独立。  这种屈辱感,与中国这个老大帝国只有百年的被殖民的历史所带来的耻辱感相比,更加的深刻。  所以,韩民族的电影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总有着一种无法释怀的忧伤。虽然他们不断地以阿Q式的方式,在影片与生活中篡改历史:比如将针炙的发明、端午节甚至孔子都归为韩国,但是这反而更加显示出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感。  也正是这种自卑感与屈辱感,让韩国的电影像一根刺,扎进了韩国电影观众的心里,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让他们把看韩国电影当成一种责任。而韩国国内快速发展的民主进程,又使得电影人能够畅所欲言,极具个性。  反观中国,我们虽然有许多愤青在不断地揭开被日战领的创伤,而且也产生了《东京审判》这样的激发人们观看的影片,并且最近又开始筹备《南京大屠杀》等作品,但是在中国电影的骨子里,由于长期被意识形态所左右,这种屈辱感与痛楚其实并没有更深层次的表达途径与许可,也无法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人性化描绘,所以难以寻找到更加巧妙的讲故事的方法――许多人称我们中国的电影失去了创造性与民族精神,归结为是当前体制的恶性循环的结果。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不仅是大陆,西方化已久的香港与离心力越来越强的台湾更是如此。特别是台湾,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他们的电影业基本上已经被西方八大电影公司控制。台湾本土电影基本上没有放映的空间,甚至西方电影公司不允许有中文宣传词的电影预告片出现,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台湾在内地发行的动画片《红孩儿大话火焰山》的预告片的广告词全都是英文的:一部给中国孩子们看的电影,预告片竟然是外文,这就是台湾本土电影的真实现状!  同样是国家分裂,但是无论是台湾还是内地,都没有出现《欢迎来到东莫村》与《大胆家族》那样的优秀作品,是因为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与种群的隔离,一方面让人麻木, 方面让人变成神经质,我们的民族内心已经失去了痛神经。  不过,一件事总有两个方面,韩国电影因为目前民族悲剧无法解脱而拥有批评的力量,而如果将来这种外界的干扰没有了,它没有批评的方向了,将来又将如何发展呢?  参见:

Hash:3e2184635635633171a153694e7b077a98b98065

声明:此文由 nihao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