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没有和苏轼有关的景点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导读:河南有没有和苏轼有关的景点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1.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2. 苏轼游玩过的地方 3. 苏轼没去过的地方 4. 苏轼去过的景点 5. 苏轼旅游景点 6. 苏轼的旅游足迹 7. 苏轼有关的旅游景点 8. 苏轼去过的三个地方 9. 苏轼的一生去过的地方 10. 苏轼去的地方

1.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2. 苏轼游玩过的地方

两次。

苏轼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1082年秋、冬,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赤壁

3. 苏轼没去过的地方

第一次是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从河北定州被贬到广东惠州(原贬到英德,途中改贬到惠州),途经广州。第二次是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苏东坡在海南儋州获赦北归,再次经过广州。

史料记载,苏东坡两次经广州曾游览白云山、南海神庙、六榕祠(前身为净慧寺)等胜迹,并留下题咏或手迹

4. 苏轼去过的景点

  《题西林壁》  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一改词的婉约,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他的诗词,挥洒自如,明快豪放,善于运用新鲜的比喻描写山水景物,善于从常见的事物中提示深刻的哲理。  1.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北麓。  2.横看——从正面看,从山前山后看,山横在眼前,所以说横看。庐山总的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3.侧——侧看,从侧面看,从山的一端——南端或北端看。  4.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自古以来就是浏览胜地。  5.缘——因为。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面对雄伟壮丽的庐山,诗人不胜感叹地说:从正面看庐山,它是一道横长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它是一座高耸的山峰。你再从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去看吧,呈现在你眼前的庐山,都是各种互不相同的形象。我们为什么不能确切完整地把握庐山的真实面貌呢?只因为人在此山里面,眼界受到局限的缘故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自在此山中”,难道诗人所说的只是看山,所指的只是庐山一座山吗?普天下山山岭岭,哪一座不是看山角度不同,山势互不一样?宇宙间事事物物,又何尝不是立脚之点有别,观察结果各殊呢!对于一切事情,如果隐在它的圈子里面,就会不见全局,不明真相;只有客观地研究它的各个方面,才能取得正确的认识。这就是一句格言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诗写得巧妙别致,深入浅出,充满智慧,我们读过以后,仿佛自己也聪明了一些。

5. 苏轼旅游景点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的苏堤就是苏轼筑起来的,后来苏轼被贬到惠州,在惠州筑起一个惠州西湖。

6. 苏轼的旅游足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苏东坡传》的作者林语堂曾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2000年,法国《世界报》组织评选1001--2000年间的“千年英雄”,全世界一共评出12位,苏东坡名列其中,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就是这样一位千年英雄、人间绝版的苏东坡。与黄冈有着千丝万缕、割舍不断的联系。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自题金山画像》),回顾自己的一生: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我们所在的黄州处处都留下了苏东坡的足迹。我们呼吸的空气里还弥漫着苏东坡的气息,我们走过的街道、说出的地名、谈起的建筑都与苏东坡息息相关,我们正在建设的遗爱湖公园之“遗爱”也来源于苏东坡的作品。东坡肉、东坡饼、东坡羹等名菜也都是苏东坡在黄州发明的。这些都是黄冈一笔巨大的精神文化遗产。

苏东坡的数字人生

我们可以借用“数字”来概括苏东坡的一生。

第一组数字:8341。苏东坡从政的主要经历。

“8”是“八州太守”。苏东坡先后当过密州、徐州、湖州1、登州1、杭州、颍州l、扬州、定州8个州的太守。,徐州、湖州、杭州l、扬州大家比较熟悉,密州在今天山东诸城,颍州在今天安徽阜阳,登州在今天山东蓬莱。定州就是今天河北定州。在密州、徐州、杭州的任期稍长,两年左右;最短的是登州,任期5天;其他地方都是几个月时间。

“3”是“三部尚书”,先后担任吏部、兵部、礼部尚书。任期都不长,吏部7个月,兵部l个月,礼部9个月。

“4”是“四处贬谪”,先后被贬到黄州、汝州、惠州、儋州,汝州还没来得及到任。

“1”是“一任皇帝秘书”,正式职务为“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一职务都是由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担任,正三品。苏东坡在这一任上干了2年零6个月,起草了800多道诏书。干得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苏东坡从政40年,在地方做官33年,在朝廷7年;执政28年,被贬谪12年,是一个典型的能上能下的“交流型干部”,交流的幅度和频率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第二组数字:三起三落。苏东坡的人生跌宕起伏、极为坎坷。

7. 苏轼有关的旅游景点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因此又被称为苏东坡,四川眉州人。苏东坡是我国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均有极高的成就,是我国最伟大的词人(个人认为),“唐宋八大家”(散文)“宋四家”(书法)之一。

苏轼在文学上的成就极高,毋庸赘言,但其仕途却极其不顺,尽管年少高中、名满天下,但由于为人率真多次被贬,曾在多地任职且政绩斐然,给许多城市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其任职的这些地方有你家乡吗?

苏轼于嘉佑二年(1057年)中进士,后丁母忧回家三年,1060年苏轼于福昌县开始起仕途的起点,任福昌主薄。福昌县即今河南洛阳宜阳县,北宋时为西京洛阳(河南府)辖县。苏轼于福昌县仅任主薄一年就应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大理评事只是阶官,而签书凤翔府判官才是苏轼的实际职务,签书判官尽管为是地方长官的僚属,签书凤翔府判官基本相当于现在副省级市委秘书长,较原福昌县主薄有了很大的提升。唐宋时期,府与州同级,都为二级行政区,但府较少,一般设在国都、陪都及具有重要地位的地区,地位较州为高,大略相当于现在的副省级城市。凤翔府设于唐时,为唐五京之一,府治为分凤翔县。

1065年,苏轼入开封府判登闻鼓院,一年后苏洵去世, 轼又丁忧三年。1071年,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自请出京,任杭州通判,这是苏轼第一次任职杭州,时间为三年。1074年,苏轼升任密州知州,第一次成为地方主官,不仅政绩斐然,还在密州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篇章。密州,现为山东诸城。

1077年,苏轼改知徐州,任知州两年。1079年,苏轼到湖州任知州,到任后不久“乌台诗案”爆发,上任不到三个月就被下狱,1079年底苏轼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是苏轼仕途及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在黄州(今湖北黄冈)苏轼极度苦闷,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篇。

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召赴汝州但并未就任,1085年改知登州(今山东蓬莱),但仅四个月就再还开封。1089年,苏轼再次自请出京,以龙图阁学士任杭州知州,第二次到杭州为官。这一次,苏轼在杭州疏浚西湖,设立三塔,建设苏堤,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1091年,苏轼再次被召回朝,但不久就又被贬出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涯。1091年,苏轼任颍州(今安徽阜阳)知州,1092年改任扬州知州,不到一年又被召为兵部尚书,1093年9月又出知定州,1094年被贬英州(今广东英德),还未到任又降一级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安置惠州(今广东),苏轼终于被贬的远赴岭南。

1097年,苏轼又被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昌化军即今海南儋州。苏轼将儋州视为第二故乡,在此留下了“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的诗句,苏轼在儋州共三年时间,将人文与教化撒播到了海南,在他的教导下,海南出现了第一位进士。

1100年,时年六十五岁的苏轼携家眷再次返回神州大陆,先为廉州(今广西合浦)安置,仅两个月又改任舒州团练使、永州安置,未到任遇大赦为朝奉郎,1101年于北归途中去世。

8. 苏轼去过的三个地方

唐代李白、白居易、李翱、李德修、独孤及,宋代林逋、苏轼、王安石、黄庭坚、李师中、张同之、李公麟、陆宰,明代李元阳、胡瓒宗,清代张楷等等,纷纷来到三祖寺,或题诗咏怀,或刻石记游,或坐听流泉,留下的文字与传说大多关乎天柱山、三祖寺、天柱茶。

三祖寺位于古南岳天柱山南麓,在禅林中地位显赫。天柱茶是古南岳的特色产品,是三祖寺的礼佛敬客之物。名山名寺名茶天赋异禀,相互映照。佛家道家儒家交相融合,和谐共存。三祖禅风对禅茶一味及禅茶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功勋卓著。三祖僧璨提倡禅修生活化,身体力行以茶助禅。僧璨撰著《信心铭》,奠定禅茶文化的精神基础。由于儒释道三家人士的共同参与,禅茶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包容力愈益强大。

9. 苏轼的一生去过的地方

三州是苏轼被贬下放之地,先贬黄州(千古不朽名作“前、后《赤壁赋》”产生于此),再贬惠州,三贬儋州(生命最低谷时期)。他曾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三州是苏轼一生重要的三州。在此三州,苏轼度过了漫漫贬谪路。

"乌台诗案"之后,苏轼因作诗旁讪朝廷而被贬黄州,后又被贬惠州、儋州,简直越越远:黄州已然偏远,惠州再至海沿,儋州更是跑到了海岛之上。

黄州,即今天的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惠州,位于今天的广东省东南部;儋州,隶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西北部。

北宋的经济中心在北方。曾经居住富庶汴梁的苏轼,以老迈之躯,在当时堪称蛮荒之地的海南地区,一待就是数年。

据说,当时的儋州非常穷,吃的东西都很少。苏轼开始带领百 姓食吃牡蛎。

然而,三州虽苦,却苦不了东坡的人格与灵魂,豁达的苏轼将平生功业归于失意的三州,写下了波澜不惊的诗句。

1.黄州。“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黄州是苏轼仕途噩梦的开始,也是他"食神"生涯的起点。与友人品食各种野味,在黄州发明了东坡肉、东坡鱼等60多道美味佳肴。黄州让苏轼看开了许多,写下了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庄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2.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本以为黄州已经是贬谪的尽头,可当"惠州"的命令下达之后,苏轼的确也曾动摇过:"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但真正到了凄风苦雨的惠州,苏轼却变得异常强大起来。惠州地处岭南,多产荔枝,苏轼的爱好便多了一项:"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够乐观旷达。

3.儋州。“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此时苏轼已62岁了,满头银发的他仍然把人生看得很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芒鞋不踏利名场,一叶轻舟寄渺茫"。

苏轼的伟大在于他所遭受的苦难,正是苦难才造就了他豁然的人格魅力,超然的人生境界,登上凛然的文学巅峰。所以,苏轼自言平生功业在于黄州、惠州、儋州,值得赞叹。当然,苏东坡的主要功业不止这三处,很多地方都有他的大功德。

10. 苏轼去的地方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诗,用在宋朝的文人身上是再合适不过,宋朝时期的文人、读书人、诗人们的身上都有一种非常高雅的气质,并且不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他们的这种气质终其一生,都是非常的高雅。苏东坡不光是一位名流千古的大诗人、大文豪,同时苏东坡也是一位官场中人,也是一位美食家,但是苏东坡的仕途并不顺畅,在苏东坡为官期间也是屡次被皇帝贬压,在苏东坡43岁的时候,苏东坡就被皇帝贬到了当时的黄州。

苏东坡在58岁的时候,再次被皇帝贬官,贬到了沿海城市,也就是如今的广东惠州,据说当年苏东坡被贬到惠州的时候,那里的集市上每天只屠杀一头羊供人们购买,而猪肉在那里也是不多见,这对于喜欢吃肉的苏东坡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而苏东坡还是贬官的身份,也不好意思去购买羊肉吃,所以为了解馋,苏东坡就把当时人们不喜欢的羊脊骨给买回来,苏东坡用自己的一双巧手,把羊脊骨烤着吃,这道美食也就是现在非常出名的烤羊蝎子。

时间来到了三年后,61岁的苏东坡再次被贬,这次被贬的地方有些远,在哪里呢?被贬到了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海南岛,这次被贬,也是苏东坡经历的最苦的地方,基本上什么都要自己动手,据说由于和当地官员的关系不好,苏东坡住的地方也是自己动手建造的,其实这些对苏东坡来说都无所谓,因为就像开篇说的那样,宋朝的文人始终都有一种高雅,他们能真正的做到随遇而安。

Hash:aac5588f19bdc9b9adf92609d734ffd55b6a8f5d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