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苏轼有关的文化景点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导读:与苏轼有关的文化景点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1.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2. 苏轼游历过的地方 3. 苏轼没去过的地方 4. 苏轼去的地方 5. 苏轼游玩过的地方 6. 苏轼的旅游足迹 7. 苏轼去过的三个地方 8. 苏轼游览过的地方 9. 苏轼去过的景点 10. 苏轼的旅游景点

1. 苏轼旅游过的地方

东坡故里,眉山,眉山市俗称眉州,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苏轼)的故里。东坡故里,眉山,眉山市俗称眉州,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苏轼)的故里。苏东坡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在“唐宋八大家”中占据三席。眉山的“三苏”遗存丰富,三苏祠是三苏父子故居;远景楼号称“中国四大名楼”,苏东坡曾为其作《眉州远景楼记》;蟆颐观、连鳌山、三苏湖是苏东坡兄弟少年时游学遗址。2010年,眉山积极打造三苏祠—老峨山、柳江古镇—瓦屋山一线等特色旅游产品,丹棱梅湾湖、东坡广济桃花山、仁寿文宫等地的乡村旅游产品,七里坪国际避暑度假区、水天花月水上乐园等休闲度假型产品。

2. 苏轼游历过的地方

杭州西湖:苏堤春晓的苏堤就是苏轼筑起来的,后来苏轼被贬到惠州,在惠州筑起一个惠州西湖。

3. 苏轼没去过的地方

答:苏轼先生不是九江人,苏东坡先生是眉州眉山人,苏东坡先生去过庐山,宋神宗元丰七年(公元1084年),苏东坡先生调任汝州团练副使,赴任途中经过江西省九江市,与一僧一俗,同游了著名的庐山旅游名胜风景区。

4. 苏轼去的地方

苏轼被贬的时候,是1079年“乌台诗案”之后,而他的妻子王弗,于1065年已经去世。

苏轼被贬的时候,陪在她身边的是他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弗的堂妹)。

5. 苏轼游玩过的地方

第一次是宋哲宗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东坡从河北定州被贬到广东惠州(原贬到英德,途中改贬到惠州),途经广州。第二次是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苏东坡在海南儋州获赦北归,再次经过广州。

史料记载,苏东坡两次经广州曾游览白云山、南海神庙、六榕祠(前身为净慧寺)等胜迹,并留下题咏或手迹

6. 苏轼的旅游足迹

在黄州,苏东坡的人生来了一个华丽转身,他的脚步从一间小小的书房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从此,他不再是那个书生意气的苏轼,而是旷达率真、游戏人间的东坡居士。

探寻《寒食帖》与《前赤壁赋》

黄州的生活可以说是苏东坡人生中第一个低谷,但就是在这样一个悲苦的时期,他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文化奇迹,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书法作品、诗词作品、散文作品,几乎都是在这四年时间里完成的。

阿来在活动现场为大家解读了这些伟大的作品,带领大家探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品格和精神力量,支撑他完成这一文化壮举。

《寒食帖》:困顿中的坚守

今天我们讨论《寒食帖》,多将其视为书法作品,其实想要真正了解苏轼,还得仔细品读其内容。此贴为两首五言诗,作于苏东坡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着重表现的是苏东坡生活悲惨的一面。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我来黄州已过了三个寒食节了,这是第三年了;“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其实我很珍惜春天,珍惜时光,但时光在匆匆流逝;“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雨已经下了两个月,就像秋天一样,又湿又冷;“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听说海棠花已经凋零了,落在泥污中,就像下了一场胭脂染红的雪。“苏东坡一到黄州,住在定慧院,第一次写花,写的什么花?海棠花。这里又提到海棠花,因为海棠花是从四川发源的,所以他写海棠花。在外地看到了海棠花,他就觉得看到了家乡,他有个思乡的情愫在里面。”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黑暗的夜晚,凄风冷雨带走了海棠花,你真有力量啊;“何殊少年子,病起头已白”,海 花都掉光了,本来是个年轻人,一阵雨打风吹就吹走了。“其实他有点写自己了,说我还是正当年富力强,有才华的时候,但就像这海棠花一样。还有没有重新为官执政,施展自己宏图大业的时候呢?他有这样一番疑问在里头。”

“这个《寒食帖》,不光是今天所谓的书法好,而是诗好,书法更好。中国的书法名帖,总是跟作者自己要书写的内容联系在一起的。苏东坡流传的东西比较多,因为当时他就已经非常受欢迎了。如果他稍微变通一点,他一生经历的那些坎坷他是不必经历的。但是他要坚持自己的文化理想,所以他一生中最好的诗歌和书法,是在这样一种艰难困顿的情形当中产生的。”

《前赤壁赋》:参悟生命的真谛

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多次游览赤壁,在这里,他畅想古今、通达天地,写下了名垂千古的前、后《赤壁赋》,以及《念奴娇·赤壁怀古》。

7. 苏轼去过的三个地方

在祝允明《楷书东坡记游卷》《记游庐山》中说苏轼一生中和庐山有四次结缘:

第一次英宗治平三年(1066),苏轼护送父亲苏洵的灵柩,自开封回故乡眉山,路过庐山(九江),时年三十一岁;

第二次神宗元丰七年(1084),苏轼奉命自贬谪地黄州移住汝州,途中前往筠州看望弟弟苏辙,期间路过庐山,时年四十九岁;

第三次哲宗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贬岭南,路过庐山,时年五十九岁;第四次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自儋州北归,路过庐山,时年六十六岁。在这四次庐山之行中,第一次和第三次,由于心情沮丧,不适合进山游玩;而第二次和第四次,都是在结束流放生涯后来到庐山,心情舒畅,故而能够饱览山川秀色。

只是,第四次来到庐山,苏轼已经年老体衰,只是简单地旧地重游,并没有留下诗文。

8. 苏轼游览过的地方

为纪念苏轼当年被贬黄州,所以黄州建了纪念馆。

乌台诗案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

黄州团练副使一职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苏轼在这时起的。

9. 苏轼去过的景点

五莲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山东日照五莲县东南17.5公里处,总面积13平方公里,主峰五莲峰海拔515.7米,全山28峰。有峰、石、涧、泉和殿、阁、楼、亭118处景点,集“奇、秀、险、怪、幽、奥、旷”七大特色于一体。它是国家 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生态旅游试验示范基地。

山上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又颇具灵气,似唤之能应,驱之能动,五指峰、钵盂峰、玉烛峰、万卷书、龟峰、靴石、无字碑等均形成颇具特色的峰石景观。

五莲山遍山峰石,或雄伟,或形奇,,或秀美,各具风格,仪态万千。宋熙宁年间大文豪苏轼知密洲府,曾诗“奇秀不减雁荡,盛赞五莲山之美。

山上殿、阁、楼、亭,各具特色,点缀于山巅、山谷或山腰,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

五莲山原名为五朵峰,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明神宗敕建护国万寿光明寺,诏改五朵为五莲,五朵峰随后称五莲山。光明寺是山东省唯一一间皇家寺院。

光明寺后山上有江北最大的天然石佛——五莲大佛,神秘而威严,似窥视着世间一切善恶美丑。

山上石刻众多,文 的古朴与怪石的秀奇相映成趣。

清朝侍读大学士翁正春将五莲山与泰山、崂山相提并论:”岱以崇隆显,崂以幽窅显,莲以峭削海"。

10. 苏轼的旅游景点

  苏东坡在乐山生活过。乐山,是苏东坡的第二故乡。近日,乐山文化学者唐长寿,撰长文解密乐山现今留存的“东坡遗迹”,即分布于乐山市市中区凌云山、龙泓山、白岩山、苏稽镇和五通桥区金粟镇等5个地点11处遗迹。

  (一)、11处遗迹“洋洋大观”

  其一:凌云山

  凌云山是苏东坡遗迹最多的地点:清音亭是最早记载的苏东坡在乐山的遗迹,始见于南宋绍兴年间出知眉州的邵博《清音亭记》中,文载:“(凌云)寺之南山又其胜也。嘉祐(1056—1063)中,东坡先生字其亭曰清音,则又南山之胜也……旧榜尚存,复置于额,而并刻之石记其事。”到明代,清音亭仍在。明万历《嘉定州志》载:“凌云寺……殿后有清音亭,东坡题,后人重刻。”榜非宋物,或为明人重刻。现存清音亭为2002年在旧址新建之物,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亭子。

  其二:洗墨池

  明袁子让《洗墨池亭记》载:“汉嘉亦有洗墨池……登凌云寺,又得洗墨池于灵文殿左。池上有桥,桥复与宇。嘉靖(1522—1566)间,郏大夫鼎因而亭其西,至今杰然为凌云最胜。”清《嘉定府志》载:“洗墨池,在凌云寺清音亭下,有小涧跨石梁,苏轼洗墨处也。亭前旧有柏,池上旧有松,各四株。种类特殊,离奇磊落,皆千年物。今俱亡。”池存,2002年维修后,石栏杆装饰繁杂,已非旧制。

  其三:载酒亭

  淳熙四年(1177)范成大游凌云山,在《吴船录》中记道:“东坡诗:但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后人取其语,作载酒亭于山上。”首次提到凌云山上有载酒亭。稍后,南宋王象之《與地纪胜》载:“载酒堂。在大佛寺山上,取坡诗载酒凌云之义。”到清代,载酒亭改建为载酒楼。现凌云山登山道右新建的载酒亭,已不在原地了。随便一提的是,新载酒亭匾额及楹联均为嘉州画师李琼久题,可见李琼久书法之功力。

  其四:东坡楼

  民国《乐山县志》载:“东坡楼,在凌云绝顶,俗称东坡读书楼。盖因龙泓附会于此。《挹爽轩杂记》载,郡为魏阉建生祠,工完而魏败,乃改祀东坡。”日本教师山川早水《巴蜀旧影》记其游东坡楼所见道:“楼上中央有一佛龛,里面祭有三苏之像。二子之像是小时候的,头上全结羊角发型,与眉山三苏祠所祀不同。”颇具嘉州地方特色。道光五年(1825)嘉定府知府李晶移刻苏东坡书画4幅嵌于东坡楼外侧廊壁上。今存东坡楼为清嘉庆时建筑。2002年维修,原两侧廊被封,李晶移刻苏东坡书画4幅原刻已不可见。

  其五:治易洞题刻

  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嘉定州条下载:“凌云山山顶有清音亭……其下有治易洞,东坡摩崖大字云圣作易,晦其数。刘传吴,识易祖。”清同治《嘉定府志》记载雷同:“治易洞,凌云寺后稍右,宋郡守吴秘题名,洞前有见易二字。”当代人于就日峰上搞建设,该洞遭到严重破坏,题刻有无已不可知。

  其六:“苏东坡载酒时游处”摩崖题刻。

  清初王士祯《蜀道驿程记》载:“(凌云山)壁间多前人题字,有大书苏东坡载酒时游处。”清方象瑛康熙二十二年(1683)《使蜀日记》记道:“十一月十四日……凌云山今石崖刻‘东坡载酒时游处’七大字。”该题刻无款识,据民国《乐山县志》载,是为明嘉定州知州郭卫宸书。题刻位于凌云山登山 左侧集凤峰崖壁上,保存尚称完好。其下另有“仰苏”摩崖题刻一通。

  其七:钓鱼台

  位于凌云山东南石棠溪西岸。苏东坡《初发嘉州》诗末句自注:“期乡僧宗一会别于钓鱼台下。”清嘉庆十二年(1807)无名氏《钓鱼台记》载:“凌云山后有钓鱼台,东坡钓游处也。”认为钓魚台在凌云山后(即凌云山东南)。清同治《嘉定府志》载:“钓鱼台,凌云山后石棠溪畔……苏轼初发嘉州,曾期乡僧宗一会別于钓鱼台下。故其诗云,野市有禅客,钓台寻暮烟。”认为钓魚台在石棠溪畔。现在问当地乡民,只知其大略位置,已无迹可寻,

  其八:龙泓山题刻

  龙泓山又名龙岩。明刘春《东坡书院记》载:“龙泓山,其巅平衍四旷,有洗墨池焉……此当为公潜隐之地。”万历《嘉定州志》则载:“烂柯洞,在八仙洞北,有东坡大书烂柯岩洞四字并诗。洞旁有金蟹池,石上刻此三字,亦东坡书。”由于上世纪后半叶的建设,诸多题刻早已消失。

  其九:白岩山“程公洞”碑

  在乐山城北白岩三洞。其中白云洞碑刻中有一通“程公洞”碑,碑载:“程公望寓白崖院注易,苏文公尝携二子过之。永嘉陈公谦题曰程公洞于清风、朝霞之间。后十八年,石泐字剜。资中张方祥刑暇日访古,惟白云洞苍邃可避暑,仍大书刻之。嘉定十五年(1222)六月廿五日。”该碑距今己有791年,是与苏东坡相关的最早的文物,是乐山苏东坡遗迹中最为珍贵的文物。

  其十:苏稽镇东坡院(亭)

  明袁子让《游大峨山记》载:“午后至苏稽渡。山中有坡老亭,问其乡父老,云是唐苏頲谪是地,因稽留于此,故地以此得名。”东坡院在苏稽南临江河南岸杨军坝小山上。笔者20年前调查,东坡院只留其名,有尼主事成为尼庵,已非古刹也。2013年前往考察,已为民居了。

  其十一:五通桥区金粟镇三圣石题刻。

  清乾隆《犍为县志》载:“三圣石在三圣驿,有眉山苏东坡与弟子由舣舟游处,题小绝于崖。”清嘉庆《犍为县志》补充道:“其诗宋时因禁凿去,今凿迹犹存。”为治平四年(1067)苏东坡、苏辙兄弟扶苏洵灵柩走水路返乡经过该处遗迹。金粟镇旧属犍为县,俗称磨子场,因环境变化,三圣石已不可见。

  苏东坡乐山遗址有11处之多,也算洋洋大观。乐山能有这么多的苏东坡遗迹,其原因正如明袁子让《洗墨池亭记》中所揭示的:“古词人墨客,为世所重,所寄迹之乡,山水俱有荣焉。玉山珠泽,理固然也。”

Hash:aa30fa8c4c2f12f582ac1ec34c2690400858f835

声明:此文由 飞舞九天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