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文化桥的简介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座既是桥梁,又似亭阁的廊桥就是文化桥,又名金梅桥。它位于会理古城西南面一公里的西河上。文化桥身始建于清代,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已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沧桑。
  桥全长26.16米,宽3.90米,桥墩高3.4米,廊高4.5米。以红砂石垒砌成的两个长方形桥墩,将桥分成三孔,桥头为歇山式顶八字墙廊门,门上方题有本地著名学者黄润轩题写的“文化桥”三字,下面是三级踏道。桥身形似长廊,以木质梁柱穿逗而成,桥面以木板铺地,两侧外柱建有栅栏护栏,内柱间设有供行人休息的长凳。传说中,文化桥是会理文脉汇聚,魁星护佑之地,当年的文人雅士和莘莘学子赴考前都要特意从文化桥上走过,以求神明护佑,魁星高照,前程似锦。
  2007年,文化桥经过维修改造,昔日破败残旧的古桥面貌已焕然一新,桥东西两头的四面照壁上书写了“福”、“禄”、“寿”、“禧”四个大字,为过往的人们祈求着幸福与安康。
  文化桥是中国古桥中典型的风雨桥,它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避雨小憩和乘凉聚谈。夕阳西下,有农夫荷锄,老牛暮归,一派田园风光。文化桥是会理历史上仅存的一座风雨桥,它见证了会理的变迁,也是会理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保护建筑之一。


  会理一西一东、一古一今有两座桥——没有一颗铁钉、全木结构的文化桥和上下两层、夜晚布满灯彩的濯缨桥。而这两座桥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状似廊桥,可避风雨。站在桥上,或远望群山叠翠,或近看溪流绿野,眼在雨幕之中,身在雨幕之外,说不出的惬意,而身旁三三两两的路人,竟然都不急着赶路,将行李和雨伞放在脚下,就在桥上凭栏而坐,悠悠地发一阵呆……也许只有在会理,也许只有会理人,才有这样的闲情,连赶路都赶得如此安逸!

Hash:d6a064359784afd8f4da6709a72ed5d82574c7cb

声明:此文由 ninja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