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该如何对待青春期学生的性教育?

中学生爱情观、性教育观的大地震周口婴儿案的调查。让人眼里生疮,天使婴儿引出的竟然是家庭矛盾引起的婚外情。婚外情发生化学变化进而引起一出骗子谍中谍的连环局。

但是你就认为这就属于头条里的奇葩热新闻吗?那就太小气量了,昨日我所在的城市张家口发生了一起头条里都没有的新闻。一个17岁的高中学生,捅死了和他开房的同学兼女朋友。

听一听哪一个更刺激?更“崇拜”哪一个?刺激与崇拜的背后。是高中时期学生恋爱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和加深。由此造成底线的突破,中学时期恋爱身后的“性”泛滥。又在重蹈美国60年代性解放的覆辙。导致艾滋病的蔓延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据《中国公共卫生》2018年第12期调查显示,高中男生艾滋病在2005、2008、2014年报告率分别为45.0%、66.2%和73.8%,女生分别为49.7%、70.1%和77.4%。这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据,难道不该引起我们对高中时期学生恋爱以及性教育的重视吗?

第一,传统教育的谈情色变,谈性癌变,家庭教育的先天不足。中国人崇尚谈德、谈文、谈理想。但一谈到情爱,父母就色变。你谈到性,那就癌变。这就出现了新时代,所谓的双流现象。父母接受的是传统的教育与思想。他们认为高中时期就应该谈学习。不应该谈情谈爱谈性。但这一时代的学生所接受的思想与传统非常不一样。父母的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已经不能再约束他们。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常的现象呢?据全国性教育家庭调查显示,在幼儿园,小学有87%的父母给孩子做过简单的爱情和性启蒙教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上升,学业压力增大。这种教育慢慢避而不谈,因此初中的三年和高中的三年。总共六年时间的爱情观教育和性教育就会出现严重的真空期。而这六年时间,正是一个学生性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

因此,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应该借力打力,巩固小学时期的教育成果。不仅给予学生学业的关注,更要多关注一下这段时间等爱情观教育和性教育。让他们从书籍,视频,各个渠道接受这方面的知识。

第二,学校开设的课程流于形式。恋爱问题重“罚”不重要“教”。性教育课在高中时期,根本就不开设。只要我们到各地的初高中的校规校纪看一看,就会发现一条“天子剑”条例,只要男女学生不正当交往,轻则停课,重者直接开除。就以我曾经看到过的为例,其一我所在的地方学校。每到高考完了的毕业季。就会发现成双成对的高中情侣去外边宾馆。其二。每到吃毕业会餐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只平时所统计的学生情侣数目只少不多。其三,各个学校成立“鸳鸯别动队”,用来打击地下情侣,但打击效果甚微,高压就销声匿迹。低压就死灰复燃。其四,曾经我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错,就是由于父母没有对他的爱情观和性教育及时的校正。在学校多次恋爱,最后被学校开除。

像这样的例子,在全国各地不在少数。因此。作为学校我们也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开设这样的课程,以避免这样的惨例发生。

第三,社会娱乐成风,娱乐爱情偶像正在成为当前年轻文化大主流。当前社会的娱乐成风娱乐至死、娱乐至风、娱乐至,已经渗入到年轻一代的骨髓里。图快感,找一时之乐。低质量的网络言情小说大行其道,哪个学生手里没有几本这样的小说呢?甜得发腻的偶像爱情剧已成为年轻学生嘴边的美团快餐,哪个学生不是经常去喷这些东西呢?当《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寒武纪》等高颜值成为新时代的文化指南针时,我们或许感受到是曾经的甜蜜蜜,醉 生梦死的动力已成生活常态。但娱乐所带来的慢性毒性,正在侵蚀的每一个带0的后代。

有人感叹现在的父母好难当,好难当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中国人用自己的好莱坞方式洗自己国人的脑子。固然洗的越强大越好,可惜的是洗得到处都是白条肉,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英国心理学家苏珊•奎利姆曾说:爱情小说是“理想化的、完美主义的、以及逃避现实的。”我们的社会,正在用自己的娱乐制造着一个个逃避现实到白条肉,而且实现了从量产到工厂化生产这样一个可怕的后果。

娱乐过度化,对学生的影响是可怕的,希望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对这种慢性自杀引起足够的注意。让文化充满正能量,让社会充满正能量。

中学生三观不正所引起的, 神“昏”,如果再不引导,他将来的人生就会跌倒。

昨天颁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对预防性侵害、性骚扰的现有制度进行了反思和进一步明确和强调,但是仍有很多其它配套工作要做。

明确要求学校对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提高学生们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的自我意识和保护能力。

作为未成年人,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儿童,对性侵害、性骚扰没有 明确的认识,也没有保护的意识。有的小学生虽然身体发育达到青春期的水平,但是心理还是没有到达青春期。另外小学生因为受到身体的限制,对抗能力弱,就算有心反抗,也大多力不从心。

《规定》划定了一条红线,明确禁止教职工和校内人员有6项行为。

有些怀有不轨的“老师”以各种正常的与学习相关的理由,与学生进行身体接触,实施猥亵等行为,还有部分“高智商”的老师,会假装喜欢学生,以谈恋爱的手段,对学生性侵害、性骚扰,其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对相关“诱骗手段”了解不清,知晓不细造成的。所以我认为,这些禁止的6项行为,应该公之于众,尤其是未成年学生,应当像课本那样,进行仔细学习,做到了然于胸。

《规定》要求学校要建立报告制度,首问负责制度,权益保护机制,如有学生受到伤害,应当及时便捷地进行报告,让家长、教育部门和学校知晓。

近几年的相关报道,可以看出,很多学生把遭受性侵害、性骚扰的事情,不告知学校,甚至连家长都隐瞒。他们主要是怕事情暴露,自己在同学面前无法抬头做人,被同学指指点点,无法做人。所以,实施报告制度,还要实行保密制度、泄密处罚制度,保护住这些已经心力憔悴的受害者,否则,即使报告了,各个部门、人员都知道了,反而会对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

《规定》进一步明确了,对实施性骚扰、性侵害的教职工开除或者解聘,还要撤销其教师资格,纳入从业禁止名单,终身不得进入教育领域。

纳入从业禁止名单,终身不得进入教育领域,这对于公立学校是能够及时遵守的。但是一旦跨地区,恐怕就不那么好施行了。比如有些初中老师被开除后,他可以去别的地区、省,进入一些不要教师资格证的培训班、小饭桌,甚至是一些私立幼儿园,那么可能又会有新的受害者。所以,从业禁止还是需要尽快建立相关制度,是否可以像学信网那样,只要需要的单位就可以查询某个老师是否有性侵害、性骚扰的行为,从而提前预防“问题老师”重新变相从事教育。

所以,《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只是从大方向上进行了强调,还需各教育部门、社会组织和家长,通力配合,共同防范性侵害、性骚扰,给孩子一个安全的校园。

Hash:90ab0ab046934ee1b44fad575bf680f444fb8611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