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王城遗址

胡王城遗址

1982年11月13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正定县西北部,据县城12.25公里处的曲阳桥乡胡村村南,紧邻滹沱河北岸,时代为商。据《正定县志》记载,明万历之前即有胡村。另据《正定县地名资料汇编》记载,该村曾有三官庙碑(现已失存),其碑文提到胡村原名胡王城,清乾隆年间因滹沱河水泛灾,冲塌房,胡王城遗址,胡王城遗址简介,胡王城遗址-石家庄市正定县胡王城遗址旅游指南

禹王城遗址游玩攻略 禹王城遗址公园

1. 禹王城遗址公园

142430开头的身份证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2000年改成140828使用至今。

夏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总面积1352.6平方千米。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夏县古称安邑,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较多,主要有:司马光祖墓、禹王城遗址、堆云洞等。

2. 禹城公园居位置

这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禹城市有糖城的美称,现在在棉纺厂东刚健里一个人工湖,面积还可以,挺好的。禹城市人民公园,不收费,里面松树很多,有天然水渠,可供垂钓,游玩等,在行政街出中国人民银行东刚建立了,唐城广场,这里是晚上的天堂,呵呵建议多去玩玩,散散心。

3. 禹王城遗址公园开放时间

  黄州简介  黄州位于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自隋唐以来,历为“州”、“府”、“县”驻地,向有“古名胜地,人文薮泽”之称,具有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留下了众多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遗产,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黄州建制几经变更,新中国建国后原名黄冈县,1990年改建黄州市,1995年撤销黄州市,分设黄州区和团风县。2005年,黄州区辖3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1个经济开发区、95个行政村、41个社区。全区国土面积353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37.2万人(辖区)。其中,黄州区人口29.0万人,农业人口19.08万人。  黄州区东连浠水,北接团风,西南与鄂州隔江相望,距武汉80公里,为湖北省黄冈市委、市政府和黄州区委、区政府两级政府所在地。  农业工业  全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享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全区农业基础坚实稳固,经济稳步提高。1996年,全区农业实现总产值2.738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4768亿元,畜牧业5531万元,水产业产值6905万元,林业176万元,粮食产量65488吨,棉花产量3170吨,油料产量6173吨,生猪出栏6.02万头,比上年增长7.5%,水产品产量15541吨,比上年增长29.6%。区内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年完善,围绕蔬菜、畜牧、水产三大品业,基本形成了基地、企业、市场三位一体的格局。  全区已建成赤壁、路口、陈策楼、火车站等4个工业小区,现有工业企业1494户,其中国有企业40户,集体企业72户,个体和私营企业1362户,“三资”企业20户。199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现已建成纺织服装、建材、石材、造纸印刷和包装装潢、机械电器、食品饲料、医药化工等系列支柱产业,1996年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技改投入9632万元,新上项目14个,技改项目20个,7个项目建成投产,新增产值8000万元,新增利税200万元;全区共开发新产品2个,创市级精品名牌2个,其中“春尔美”高效电子节能灯质量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突破性发展。1996年全区大力发展商贸、旅游、金融、房地产、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产贸服务业重点围绕发展龙头经济,开发长江 、京九商业走廊,按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的要求,培植一批过亿元的大型商场、集贸市场、专业批发市场,组建一批紧密型商贸集团公司,使其逐步成为黄冈市的商品交换和资金汇聚中心。旅游业重点以城区为中心,加快东坡赤壁、宝塔公园、遗爱湖风景区景点开发,开辟京九铁路旅游专线。房地产业重点抓好“安居工程”等经济适用商品房建设,1996年城区建设住宅生活小区和组团9个,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长城西湖花园小区、东门小区和星火小区。  地理交通  黄州地势为东北部高,西部南部低,为江河冲积地带,以平原为 ,丘陵岗地兼有,境内多湖泊。黄州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均降水量1233毫米,光照充足,常年日照时数2082小时,年平均气温16.8℃。  黄州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南靠长江黄金水道,上可入川,下通宁沪。国家二类港口——黄州港可停靠5000吨级货轮,各类外贸物资可在该港进出检验。西南临近武黄高速公路、武黄铁路两大交通干线。东北106、318国道和京九铁路贯通全境,西有“通天大道”——黄团公路直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正在兴建的沪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沿线港口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客运量800万人。黄州港二类口岸已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正在抓紧筹建之中。全区基本构成京九铁路为主轴,以106国道、黄团公路为干线,长江、举水、巴河为脉络的多路并进,干支相接,水陆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  市场与贸易  黄州城乡一体,经济繁荣,城区商贸经济繁荣活跃。以黄州商场、金桥商场、七一商场和黄州商城为龙头,青云街、胜利街、考棚街等小商品市场为纽带,城乡批发市场为组团的点、线、面相结合的商贸网络基本形成。建筑面积为10平方米的黄州商城集市贸易年成交额达到2亿元。1996年全区进出口总额达到651.9万美元,其中出口额52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44%,创汇524.1万美元。主要出口品种有灯具、石材荒料、墓碑、时装鞋、人造发丝和化工产品、竹器制品,其中高效电子节能灯、花岗石制品、脱脂纱布、工艺美术品、柳编及喹乙醇等20种产品远销拉美、西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文化教育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区现有各级学校99所,其中大中专院校35所,1996年末,全区共有教师2872名,在校学生4.08万名,高考升学率超过60%,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自1984年以来,黄冈中学学生参加全国数、理、化三科竞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有3名学生四次荣获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1枚。  黄州文化事业日新月异,境内有文化事业机构18个,其中图书馆3个、文化馆(站)10个,博物馆1个、档案馆2个、剧团2个、广播台6个。黄州区艺术团被省文化厅授予“百团下乡”演出先进集体。黄州农民画享誉日本和东南亚各国,是全国农民画乡。  全区有科研单位56个,科技人员1万 人,拥有高、中级职称的达3000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16人。全区科技进步在工、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分别达到35%和45%。  主要景点  由于漫长、悠久的历史文化,黄州境内古迹较多。主要景点有堵城古遗址螺师山、禹王城等;观光名胜地有东坡赤壁、鄂东名刹安国寺、黄州青塔、遗爱湖风景区;还有李四光纪念馆、龙王山风景区等。  特色小吃  东坡肉  东坡肉为黄州传统名菜。其具体制法为先将带皮五花猪肉切成4寸见方块状,投入锅内,煮至五成熟取出;再将肉面划成网眼状,放入有锅垫的砂锅中,加水和料酒、冰糖、酱油、姜末等佐料,旺火煮开后再用文火炖4-5小时;待肉烂透后,取出将肉皮朝上扣在滤盆内,倒入原汁,撒上葱花、味精、胡椒即可。此菜色泽红亮,形整不散,软烂如腐,鲜香不腻。相传苏东坡谪居黄州期间常烧此菜,有客待客,无客自食。后人为纪念他,名之曰东坡肉。  黄州萝卜  黄州萝卜以清香甜脆著称。乾隆《黄冈县志》特别记述了“黄州萝卜”,黄州萝卜长得粗壮,形似冬瓜,人称“冬瓜萝卜”。这种萝卜特别长,在地里生长时,上端总有部分冲出土外,又称为“系马桩”。  黄州人用萝卜煨排骨汤、炒萝卜丝、炒萝卜肉 片、凉拌萝卜丝、用萝卜煮虾米、制酱萝卜、晒萝卜干、做萝卜蜜饯等萝卜食品。  黄州的豆腐  黄州的豆腐,在鄂东北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过江名士笑开口,樊口鳊鱼武昌酒,黄州豆腐本味佳,盘中新雪巴东藕”。黄州豆腐与樊口鱼、武昌酒、巴东藕并称为鄂东北名产。  黄州豆腐在用水、选料、泡豆、磨浆、点浆、压板等方面有一套独特的操作技艺。制作豆腐,水质十分重要,黄州的水井依山傍水,水质清澈、冷冽、无杂质。用这种水做的豆腐,肉嫩、质腻、色白,黄州豆腐不仅洁白细嫩,没有豆腥气,而且极有韧性,用手指顶而不破,放在菜篮中不破不裂,切丝打汤不碎不散。  黄州厨师心灵手巧,他们可以用这种豆腐做出各式各样的豆腐菜,如鱼头豆腐、炸豆腐泡、千张皮、豆腐丸子、黄干子等。黄州豆腐可烧、可炸、可卤、可汁、可氽汤、可凉拌,在豆腐系列菜中,以“东坡豆腐”和“豆腐丸子”最有名。  “东坡豆腐”的原料是豆腐块、白菜心、香菇、火腿、冬笋、小葱、生姜、料酒、猪油、肉汤、细盐等,先用少量面粉裹上豆腐块炸成金黄色,再加配料烹焖,色味俱佳。  “豆腐丸子”的做法简介,将否认掺上面粉、淀粉、姜末、葱花、盐等拌匀后,捏成丸子,然后用麻油炸成金黄色,即可入盘上席。  烧梅  古城黄州,不仅有东坡赤壁供人凭吊,而且还有众多的风味食品任君选择品尝,其中以烧梅、豆腐、萝卜风味最佳,人称三绝。  烧梅,黄州府城的传统甜食名点。相传在北宋初年就创制出来,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它的制作特点首先是选料精细,选用上等精制白面、桔饼、新鲜花生米、豌豆粉、葡萄干、肥猪肉、糖渍桂花、冰糖、白砂糖、细盐等多种配料。其次是做工讲究,将面粉反复揉和,一直揉到面团不沾盆、案,再把揉好的面团压搓成条,切成小段,分别取一段用擀面杖飞快旋擀,边擀边洒淀粉,直到擀成荷叶似的包皮为止。馅均要细切成丁或捣碎,然后拌匀,捏成团状包在面皮内,其三是造型美观,包好的烧梅,形似石榴,做好以后,要用食用色素在上端“花瓣”上装扮一番,宛如一丛红梅,因此又称石榴烧梅,寓含“榴结百子,梅呈五福”的吉祥之兆。  黄州烧梅既可笼蒸,也可用麻油炸食,每逢迎亲嫁娶,欢度节日,黄州人总喜欢做烧梅,办“烧梅酒”,烧梅是黄州人待客的名点。

4. 禹城大禹公园

禹城市大禹实验学校是禹城市委市政府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学校 占地114亩,建筑面积 约6万平方米。建有高起点、高标准的 教学综合楼、三层餐厅、学生公寓、400米8跑道塑胶运动场,并配备现代化的教学配套设施,是一所可容纳 60个教学班, 3000名学生的 民办公助式的寄宿制学校。

学校遵循“科研兴校、特色立校、民主治校”的办学思路,秉承小班化、优质化、特色化的办学模式,正以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管理水平、一流的教学质量,着力打造一所学生满意、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品牌学校。

一流的校园环境

大禹实验学校位于 禹城市北外环,杨河套南,交通便捷、坏境优雅,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校园里,宽敞明亮的教室,宁静优美的校园,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

校园里绿化随处可见,为学校带来了勃勃的生机,让师生们有更佳的视觉体验。

领先的办学实力

三载耕耘结硕果,玉汝于成铸辉煌。在2020年中考中,大禹实验学校再创佳绩, 中考升学率连续四年雄冠全市榜首,小升初成绩也一直 于全市领先水平。成绩的提升充分彰显了大禹实验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和优秀品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让普通的孩子变优秀,让优秀的孩子更优秀”的办学理念。

在2020年的中考中,禹城一中上线173人,400分以上60人,初三总升学率超90%,复习班总升学率超97%,九年级八班升学率达100%。

先进的教学模式

学校坚持并贯彻 “先学后教,当堂达标”的教学模式,坚持“四清管理”: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坚持低起点、小跨步、大密度、高强度、多辅导、勤反馈的辅导模式.

温馨的校园生活

在这里,有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科学营养的配餐、干净舒适的住宿环境,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家”的温馨。

5. 禹王庙遗址

固原城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缘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应是乌氏城,西汉设高平县。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置固原州,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钟鼓楼、禹王庙铁塔、文澜阁等。

6. 禹城古迹遗址

据境内古文化遗址出土文物考证和史籍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乳山境内就有人类居住。

夏,地属嵎夷,亦称东夷。

商时,属青州。

西周时,属莱国。

春秋时期,先后为齐国莱地、牟子国地。

秦代,属齐郡腄县(治所在今烟台市福山区古现村)。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置育犁县(治所在今育黎镇城阴村南),此为境内第一次置县,属青州东莱郡。

东汉建武五年(29年),育犁县并入东牟县。

三国时,属魏国青州长广郡东牟县。

西晋时,属青州东莱郡牟平县。

北魏时,属光州东牟郡观阳县(治所一说为今牟平观水,一说在今海阳发城)。北齐天统四年(568年),由牟平县、观阳县析置文登县,境域改属光州长广郡文登县。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属青州东莱郡观阳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属河南道登州东牟郡观阳县。贞观元年(627年),改属莱州文登县。麟德二年(665年),属登州牟平县。

五代因之。

宋时,属京东东路登州牟平县。

金时,属山东东路宁海州牟平县。

元初,属益都路宁海州牟平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牟平县省入宁海州,属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置海阳县,境内原属宁海州的乳山乡全部(辖于疃社、石山社、野子社、玉泉社、宽洪社、龙山社、登宁社、邵村社、桃花社)和城阴乡的鲁济、兴善两社划归海阳县,其余仍归宁海州。

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宁海州改称牟平县,境内分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七年改称东海道)牟平、海阳两县。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分属山东省第七行政区牟平县、海阳县。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牟海县全境解放,改属胶东行政区东海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月26日,牟海县更名乳山县(以境内南部的大乳山命名),隶属不变,并确定夏村为县城。

1950年5月,胶东行政区撤销,东海专区改为文登专区,乳山县属之。1956年3月,文登专区撤销,乳山改属莱阳专区。1958年12月,撤销乳山县,原所辖育黎、崖子、午极、冯家、诸往、石头圈、下初、上册8个公社划归烟台市(1959年11月划归新复设的牟平县),夏村、乳山寨、白沙滩、唐家、海阳所5个公社划归海阳县,南黄、洋村公社划归文登县。

1961年10月5日,根据国务院〔1961〕议字34号文《关于恢复山东省禹城等22个县和设兖州、崂山两县的决定》,恢复乳山县,隶属烟台专区。翌年1月1日,县人 委员会正式挂牌办公。1983年8月,烟台专区改为省辖烟台市,乳山县隶属烟台市。1987年6月,威海市升为地级市,乳山县改属威海市。

1993年7月17日,国家民政部以民批〔1993〕153号文件批复,同意撤销乳山县,设立乳山市(县级),以原乳山县的行政区划为乳山市的行政区划。8月8日,市政府正式挂牌办公。

7. 禹王城遗址公园介绍

西周灭亡之后,周平王迁都于成周,从此成周又称王城。前516年周敬王即位,因王城内王子朝势大,迁居到过去殷民居处之地。前510年,晋国率诸侯为敬王修新城,此后周天子即居于新都。新都沿用成周之名,旧都被称为王城。到周赧王时,周王才迁回王城旧都。

雍城是中国春秋时代的秦国国都,自秦德公元年(前677年)至秦献公二年(前383年)定都此地,长达294年,为秦国定都时间最久的城市,其后迁都至栎阳。

雍城遗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南的雍水河以北,纸坊河以西的高地上,建有宫殿大郑宫、雍高寝、雍大寝、雍受寝。曾发掘出大型凌阴及大型朝寝宗庙建筑,宫殿区曾出土大量青铜建筑构件。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雍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雍城遗址以南为秦公陵园

8. 禹王城遗址公园在哪里

  现在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  黄州区,为黄冈市市辖区,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是黄冈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鄂州市隔江相望。  全区现辖3镇1乡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8万人,版图面积353平方公里。  黄州区地势为东北部高,西部南部低,为江河冲积地带,以平原为主,丘陵岗地兼有,境内多湖泊。  黄州区拥有蔡家潭、余家潭、白潭湖、遗爱湖、幸福水库等大小湖泊、水库20多个。区内有东坡赤壁、禹王城、安国寺、青云塔等名胜古迹。  黄州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基础教育名城等称号。  黄州区名胜古迹众多,主要有:东坡赤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集文物保护、山水观光、人文体验、休闲等娱乐功能为一体)、遗爱湖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李四光纪念馆(国家3A级景区)、禹王城(邾城)遗址、黄州宝塔公园、堵城螺蛳山遗址、黄州古城遗址等。

9. 禹城的公园

我的家乡--山东禹城,鲁西北一个不大不小的城镇,虽然不是很富有,但我一直深爱我的家乡。

京杭大运河像一条长长的绿绸带从城中缓缓地穿过,两岸的柳树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随风甩动着绿色的辫子,翩翩起舞。我的家乡是个有名的地方,大家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吧,他的雕像就矗立在城中。大禹公园更是个好玩的去处,那里一年四季风光如画,美丽极了。那里有碧绿的小草、参天的大树、五颜六色的鲜花。那里有碧波荡漾的人工湖、绵延起伏的小土山、……每到节假日这里摩肩接踵,熙熙攘攘,人们赏花、划船、散心、健身……别提多开心啦!我的家乡还有许多好吃的东西,尤其是天下闻名的“天下第一鸡”——禹城扒鸡,听爸爸说,德州扒鸡是中华第一鸡,而我们禹城扒鸡则是天下第一鸡,可见美味至极了,我们家乡的扒鸡十里飘香,入口即烂,让人吃了久久不能忘怀。看,我的家乡多么美丽,多么漂亮!我爱我的家乡!

楚王城遗址景区门票 楚王城古城遗址

1. 楚王城古城遗址

信阳又明申城、义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地处淮河流域,西周时期分别是黄、弦、番、息、申等诸候国封地、国都,战国时期为楚国别都(今有楚王城遗址、城阳城遗址)。

三国时期和晋末期分别为戈阳郡、义阳郡郡属。唐为光州、申州治所。北宋初年,义阳郡为避宋太宗赵光义名讳,改为信阳,沿用至今。

信阳古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有著名要塞“义阳三关”,明清时期,信阳经济繁荣、粮食充裕、名士众多、人才辈出,时为豫南重镇。

信阳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中华百家姓氏多出于此。信阳大地哺育了众多历史名人:一代贤相孙叔敖、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名将魏延、开漳圣王陈元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北宋名臣司马光、大儒马祖常、文坛领袖何景明、植物学家吴其浚、开国上将许世友、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德生等诸多名人。

还有子路问津、亡羊补牢、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都发生在信阳。

2. 楚皇城遗址

襄阳是一座融自然山水与历史文化为一体的魅力城市,地理特质和历史考证均符合楚文化发源地本质。

襄阳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经历了楚国500年历史,这里孕育了楚赋开山鼻祖宋玉,“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典故流传至今。这里留下了穿天节、端公舞、牵钩戏、锁呐巫音、苞茅缩酒等楚风遗俗,留下了樊城邓城、宜城楚皇城、南漳楚寨群、枣阳九连墩等楚文化遗址。

3. 楚王城古城遗址在哪里

  呵呵~缘分哪,有机会去看看,感觉应该是不错的.  云梦离孝感20公里,坐车的话半个小时就到了.  云梦号称"三千年云梦泽"  云梦县历史悠久,人文发达,是全省三个文物大县之一。在云梦城关有我国历史上周、秦、汉三代沿袭使用的重要城邑故址——“楚王城”遗址,有因出土秦代竹简而闻名于世的睡虎地遗址,有珍珠坡、木匠坟、大坟头等一批城郊古墓群和具明清风格的古代建筑——儒学大成殿。在城外义堂、吴铺等地有好石桥、凤凰台、王家山、龚家寨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赵许、聂家墩、九子墩等古墓群和梁代建筑——泗洲寺。上述古迹中,楚王城、儒学大成殿、泗洲寺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梦出土国家一级文物1000余件,秦代竹简被誉为我国八大考古发现之一,汉“关内侯”金印、秦代漆器、东汉陶楼等均为稀世珍宝。  云梦著名历史人物有楚相令尹子文、中华民族“二十四孝”之首黄香、南宋理学大师赵复、明代著名学者邹观光、清代《四库全书》编纂者之一许兆椿,被孙中心授为大将军的辛亥革命先驱吴禄祯等。  ①矿产资源.云梦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盐、硝、膏素称“云梦三宝”。探明储量的矿产7种,矿产地5处,其中大型矿床3处。主要矿种有芒硝、石膏、高岭土、玄武岩、河砂、砖瓦用粘土等。其中岩盐总储量19亿吨以上,芒硝总储量5300万吨,石膏总储量1000万吨。目前,主要开采的矿种有岩盐、芒硝、河砂、粘土。  ②水利资源云梦县境东西南三面环水,以府河为主干,有河港14条,全长223.2公里,一般向东南流,呈平行状水系。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防洪、排涝、灌溉为主体的三大水利工程体系。防洪工程:共修筑境内汉北河、府河、漳河堤防105.32公里,兴建堤防涵闸31座。排灌工程:以国有电力排灌泵站为骨干,小型机泵站为补充,深沟大渠联网形成排涝体系。全县共有排灌泵站204处,节制闸3处。灌溉工程:主要由水库、塘堰、渠道、机井等组成灌溉 体系。有小Ⅰ型水库1座,小Ⅱ型水库5座,总库容526.8万立方米,渠道173条、528.9公里。  ③土地资源全县国土面积604平方公里,是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人均土地0.1公顷。其中,耕地面积3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1%;园地面积2156亩,占国土总面积0.2%;林地面积3540亩,占国土总面积的0.4%;城镇村庄工矿用地9.0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0%;交通道路用地面积1.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6%;水域面积39.7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3.8%;未利用土地2.78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3%。  ④生物资源云梦生物资源主要为农林作物、家禽家畜及水生鱼类等动植物。农作物大多为水稻、棉花、麦类、油料及豆类瓜菜之属,有200余种。林业资源为人工种育林及四旁植树,主要树种除本地杨柳楝桑榆槐桃梨外,引进了法桐、水杉、池杉、落羽松和樟树等。云梦是全国高标准平原绿化先进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17.2%。县境中药材资源有52类,165个种类,主要有桑椹、艾叶、元花、麦冬、枸杞、女贞子、益母草等10多个品种畜禽养殖以鸡、鸭、猪、牛最为普遍,马、羊、兔、鹅也有少量养殖。80年代鹌鹑、虎皮鹦鹉批量养殖,成为地方经济特色之一。水生资源大多为鱼类,主要有鲫鱼、鳙鱼、鲤鱼、鲢鱼、草鱼等。境内野生动物有4纲9目10科46种,主要有草兔、刺猬、鹭鸟、野鸭、麻雀、喜鹊和蛙龟蛇等。  2001年末,全县总人口57.88万人。居民总户数为15万户,其中:农业人口49.66万,非农业人口7.83万;男性29.6万人,女性28.3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7.0‰,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48人,是湖北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  云梦县境位于湖北省中部偏东、江汉平原东北部,县境北接安陆市、西界应城市、南望汉川市、东邻孝南区。地理座标东经113。37'—113。52',北纬30。45'—31。12',县境南北间距52.8公里,东西间距19.8公里,面积604平方公里。云梦县地貌形态简单,可统称为平原。全境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不大,最高处为境东北的枫梓岗,海拔76.2米,最低处为县东南的北湖垸,海拔19.0米。  云梦县属副热带季风气候区过渡性气候带,四季分明:春暖、夏炎、冬寒。年均气温16℃,年均日照量1993.6小时,年均降雨量为1074.5毫米,无霜期年均为247天。全县土壤成土母质以第四纪松散沉积物、河湖相冲沉积物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98%以上。土壤质地以中壤和轻壤为主,呈微酸性适合多种植物生长。  云梦古时属荆州之城,周为云梦荆州泽,春秋时属郧国,战国时属楚国。自秦至魏、晋、南北朝,一直属安陆县。南北朝西魏大统十六年(公元550年),分划安陆县南境设置云梦县,县治在云梦城(含城关东部“楚王城”)。北宋熙宗二年(1069年),省云梦为镇并入安陆县,元佑元年(1086年),复立云梦县,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起义军在湖北建立政权,改云梦县为固州。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占领后复立云梦县。  云梦建县后一直属安州(安陆郡)。宋宣和元年(1119年)升安州为德安府,云梦县隶属德安府直至清朝终结。中华民国建立废府设道,云梦县属湖北省江汉道。  1926年废道,直隶于省。  1932年,湖北省设11个行政督察区,云梦县属第五区(区署驻随县,1936年起改称第三区),直到解放。  1948年4月建立的云孝人民民主县政府,隶属中原解放区江汉区鄂中专署。  1949年6月,云孝县复名云梦县,划属湖北省孝感行政区(专区)。  1959年11月,孝感专区并入武汉市,实行市管县。1960年8月,云梦县并入安陆县。1961年5月恢复孝感专区。  1961年12月, 梦县恢复建制1970年孝感专区改称孝感地区,1993年孝感撤地设市,云梦县一直由其辖属。

4. 楚王城遗址在哪里

襄州站:去鹿门山风景名胜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鹿门寺,孟浩然墓,襄阳引丹水利风景区,朝阳城遗址,襄阳楚王城遗址等旅游景点比较方便

襄阳站:去古隆中,唐城影视基地,习家池,襄阳古城,尧治河旅游区,香水河,五道峡,春秋寨旅游区等旅游景点比较方便

5. 楚王城古城遗址简介

古镇固城位于南京市高淳县固城湖东岸。

聚落呈不规则长方形。固城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居住,朝墩头遗址便是明证。春秋时期,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吴王余祭在濑水之滨建濑渚邑,筑固城,土垣坚实,有“固若金汤”之称,比金陵邑早208年,堪称南京地区第一古城。周景王十年(前535年),楚灵王伐吴,攻占固城。尔后楚平王以固城为行都,建造行宫,固城又称“楚王城”,俗称“子罗城”,是吴楚鏖兵的战略要地。秦代固城属溧阳县,汉代为溧阳县治。明弘治四年(1491年)高淳县从溧水县划出,固城镇隶属于高淳县。固城文化遗产丰厚。朝墩头遗址、固城遗址、玉泉寺、刘家陇万寿台戏楼、双女坟等名胜古迹声名远扬;伍子胥与浣纱女的故事、民歌《华山畿》的传说、崔致远与双女坟的传说、花山白牡丹的传说家喻户晓;固城武五猖、石山脱尾龙、桥头大马灯等传统舞蹈流传很久,民俗活动独具吴风楚韵的地域特色。固城山水秀美。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河―胥河,横穿境东,注入太湖;固城湖碧波荡漾;花山、秀山、游子山、禅林山,群峰列锦。“固城烟雨”、“花山樵唱”等濑渚古景,由来已久。固城物产丰饶。秀山炻器产品世界闻名。固城湖及周边地区尤以“固城湖牌”大闸蟹和“田家茶”名闻遐迩。东部丘陵起伏,果木飘香;沃野千顷,田园锦绣,现代农业,生机勃勃。固城犹如一颗水乡明珠,以其明媚的姿容,雄浑的气度,辉映着江南大地。1000字没有…

6. 楚王城古城遗址介绍

  丹阳:楚始都

  《史记?楚世家》载:“熊绎当周成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据《汉书?地理志》载:“周成王时,封文武先师鬻熊之曾孙熊绎于荆蛮,为楚子,居丹阳。”古今的大部分楚辞学者、历史学者以此为主要依据考证认为,熊绎为楚始封君,丹阳为楚之始都。那么,丹阳在什么地方呢?古今学者对此分歧很大,有多种说法。归纳起来,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五说。

  1、当涂说。此说源于汉代的班固。他在《汉书?地理志》中解释“丹阳属丹阳郡”时说:“楚之先熊绎所封,十八世文王徙郢。”在该著后的总论又说:“吴地斗分壄也,今之会稽、九江、丹阳、豫章、庐江、广陵、六安、临淮郡,尽吴分也。”这里的丹阳就是指长江下游的今安徽当涂县东,与今江宁县接界处的小丹阳。谭介甫《楚的开国史》认为:“楚到山东后,由于周族的发展,楚又被迫迁徙到今江苏丹阳,丹阳这个名称也是楚迁移时带来的。”这里的“江苏丹阳”也是指安徽当涂之丹阳。早在北魏时期,此说即已被郦道元《水经注》所驳斥。《水经注》卷三十四说:“《地理志》以为吴子之丹阳。……寻吴、楚悠隔,蓝缕荆山无容远在吴境,是为非也。”此后,宋王茂《野客丛书》、明方以智《通雅》、清顾炎武《日知录》、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清宋翔凤《过庭录》等等,纷纷驳斥当涂说。近几十年来,从考古情况看,此说没有证据, 且作为楚始都亦不可能远在吴境,因此,当涂之说几乎无人再提了。

  2、秭归说。《山海经?海内南经》载:“夏后启之臣曰孟涂,……居山上;在丹山西。丹山在丹阳南,丹阳居属也。”东晋郭璞注此说:“今建平郡丹阳城秭归县东七里,即孟涂所居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篇》引东晋袁山松《宜都记》曰:“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又说:“丹阳城,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立,信天固也。楚子熊绎始封丹阳之所都也。……楚子先王陵墓在其间,盖为征也。”郦道元不仅较详细描述了秭归丹阳城的地理位置,而且说“楚子先王陵墓在其间”。

  郭璞、袁山松、郦道元均主张楚都丹阳在湖北秭归县境内。历代许多方家均从此说。如:南北朝陈顾野王《舆地志》说:“秭归县东有丹阳城,周回八里,熊绎始封也。”此说唐代最盛,唐魏王泰《括地志》说:“熊绎墓在归州秭归县。”并说:“归州秭归县丹阳城,熊绎之始国”;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丹阳)在秭归东七里,楚之旧都也。周成王封熊绎于荆丹阳之地,即此也”;唐李贤等注《后汉书?南蛮列传》说:“周成王封楚熊绎,始居丹阳。今归州秭归县东南故城是也。”到了宋代,“秭归说”仍久盛不衰。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说:“丹阳城在秭归东三里,今屈沱楚王城是也,北枕大江,周十二里”;宋祝穆《方舆胜览》说:“丹阳城即楚王城,今长宁千户所是也”。北周建德六年(577年)秭归为长宁县。另外,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罗泌《路史?国名纪》等也沿袭此说。

  但“秭归说”中又有长江南北两说之分。郦道元《水经?江水注》说:“丹阳城,城据山跨阜,周八里二百八十步。东北两面,悉临绝涧。西带亭下溪,南枕大江,险峭壁立,信天固也。”此处意指丹阳在秭归长江北岸;而王象之《舆地纪胜》、祝穆《方舆胜览》所指“楚王城”位于秭归长江南岸,今人杨宽《西周时代的楚国》赞同此说。赞同长江北岸之说的当代学者亦不乏其人。刘彬徽则主张江北说,他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江队试掘秭归长江北岸鲢鱼山遗址情况,在《试论楚丹阳和郢都的地望与年代》一文中说:“此地西距秭归7.5里,位于长江北岸,与《水经注》所记的丹阳城位置大体相符(距县城七里)。”刘彬徽认为长江北岸的鲢鱼山遗址是楚始都丹阳。文必贵《秭归鲢鱼山与楚都丹阳》一文亦认同此说。

  3、枝江说。此说最早始于汉代。唐张守节在《史记?楚世家?正义》中引东汉颖容《春秋三传例》之说:“楚居丹阳,今枝江县故城是也。”汉末三国时人宋衷注《世本?名篇》亦说:“丹阳在南郡枝江县。”南朝刘宋裴珚《史记?楚世家?集解》引东晋徐广之说:“(楚丹阳)在南郡枝江县”。晋司马彪《续汉书?郡国志》说:“枝江,侯国,本罗国,有丹阳聚。”当代学者中,赞同此说者较多。如:黄盛璋与钮仲勋《楚的起源和疆域发展》(5)一文说:“从荆山与郢的位置来考察,枝江说法较为合乎事实。……楚都丹阳应即在此,它介于荆山与郢(纪南城)之间,楚沿沮、漳水上游往下游发展,经过这里,最后才到江陵的郢,而江陵亦为沮水会江之处。”俞伟超通过实地考察后,在《关于楚文化发展的新探考》(6)一文中说:“感到还是枝江之说可能性最大。……楚文王时,就把都城迁到了郢(今江陵纪南城)。楚人把都城东徙江陵,显然是为了控制江汉平原,便于北进到河南南部。” 应勤与程耀庭的《谈丹阳》和高应勤的《再谈丹阳》,亦力主丹阳为枝江之说。

  4、丹淅说。此说又称“丹淅之会说”、“淅川说”,以楚丹阳在汉江最长支流、流经陕豫鄂三省交界地带的丹江北岸与淅水交会处。以其在丹、淅二水合流之处,故称“丹淅之会”。其具体位置在今河南淅川,故又称“淅川说”。今存最早的说法始于唐代。唐初的司马贞《史记?索隐》注释《史记?韩世家》“(韩宣惠王)十一年,与秦共攻楚,败楚将屈丐,斩首八万于丹阳”时,释“丹阳”说:“故楚都,在今均州。”丹淅之会在唐代初年属于均州,此“故楚郢”,即指丹阳而言。清代宋翔凤在批驳“秭归说”、“当涂说”的基础上,断定楚丹阳在丹淅之会。他在《楚鬻熊居丹阳武王徙郢考》中说:“战国丹阳在商州之东,南阳之西,当丹水、淅水入汉之处,故亦名丹淅。”今人吕思勉《先秦史》说:“宋翔凤谓丹、淅二水入汉处,与左氏昭公九年,王使詹桓伯辞于晋,以楚、邓并举者相合,其说是也。”童书业在《吕氏春秋研究》一书中说:“《史记》谓熊绎后丹阳,据宋翔凤考证,在今河南西南部丹、淅二水间。”顾铁符在《周原甲骨文“楚子来告”引证》一文中也认为:“关于丹阳究竟在哪里的问题,争论了一千好几百年,至今还没有得出结论。在这许多不同的主张中,……丹淅说虽然提出比较晚,可是从各方面的条件来看,……在几种说法中似乎是最有可能的一处。”此外,冯永轩《说楚都》、张西显《浅说楚都丹阳在淅川》、石泉与徐德宽合著的《楚都丹阳地望新探》、罗尔纲《楚建国考》等,均力主此说。

  孙重恩、黄运甫《楚始都丹阳考辨》、裴明相《楚都丹阳地望试探》、《再论楚都丹阳》等,均认为楚丹阳在今淅川下龙寺城。

  5、迁徙说。首创楚都丹阳迁徙说的是唐代杜佑。他在《通典》中释“归州秭归县”时说:“楚熊绎初都丹阳,今县东南故城是也。后移枝江,亦曰丹阳。”同时释“荆州枝江”时又说:“江陵枝江,古之罗国,汉旧县。楚文王自丹阳徙都,亦曰丹阳。其旧丹阳在今巴东郡。”按照杜佑的说法,楚旧都丹阳在秭归,后迁都枝江时仍沿袭旧称丹阳,楚文王再迁江陵,称楚都为郢的同时亦曰丹阳。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说:“盖诸侯迁都,常仍旧名,故有两丹阳。”此处的“两丹阳”,就是分别指秭归、枝江。清宋翔凤《过庭录》主张楚之丹阳先在淅川,后迁南漳。

  在当代学者中,主张迁徙说的不乏其人。如:张正明《楚文化史》认为,楚丹阳原在淅川,后迁至南漳。

  王光镐《楚文化源流新证?丹阳郢都考》说:“楚丹阳当先于鬻熊时在淅川,后于熊绎时迁至今南漳县东北。”

  石泉与徐德宽合写的《楚都丹阳地望新探》根据陕南商洛地区古代记载的楚山、楚水和丹江流域遗存的古文化遗址,推论西周时代的丹阳先在陕西商县,尔后迁至河南淅川。

  刘彬徽《试论楚都丹阳和郢都的地望与年代》一文认为,楚国初封之丹阳在秭归,熊渠时迁至枝江,仍称丹阳。

  顾铁符《楚三邑考》一文认为,楚都丹阳的地点应先在丹淅,后迁荆山。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一文认为,楚都丹阳先在淅川后迁秭归、枝江。

  河南淅川位于豫、鄂、陕三省边陲,丹江口水库贯穿该县大部分县境。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有“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的记载,所谓的丹淅就是指当今淅川的丹淅流域,其具体方位是指淅川境内旁及西峡、商南的汉江支流丹 和淅水流域。丹淅流域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沿丹江西行可至三秦,溯淅水北上可达三晋,顺丹江、淅水而下,可抵楚汉。故而,这里有陆通秦晋、水达吴楚之称。

  我们知道,楚国是在江汉地区发展和强大起来的,但它的主源却不在江汉流域,楚人的祖先最早活动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后来,他们的一支在上古民族冲突的旋涡中,在敌对势力的压迫和打击下,逐渐南迁,在西周初年迁移到豫、鄂、陕边陲的丹淅流域,并建都丹阳,最终得以发展强大。

  楚人在丹淅流域频繁的活动,给这里留下了众多的遗址和遗物,可几千年来它们一直都沉睡在地下并不为人所知,40多年前国家在这里修建了丹江口水库,使丹淅流域方圆几十公里的区域被大水淹没,成了一望无际的丹江口水库库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丹江口库区水位的不断变化,使这些沉睡几千年的遗址遗物得以重见天日。

  1977年—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当时的淅川县仓房公社(现为仓房镇),丹江岸边下寺龙山附近发掘24座春秋时期的楚国墓葬,共出土了包括青铜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产工具和玉器等各类文物达8000余件,在这群楚墓中最大的一座是下寺2号墓,该墓为楚令尹(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子庚墓。子庚名午,亦称公子午、王子午,楚共王晚期任司马,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年)冬前令尹子囊死,由他接任令尹,至康王八年(前552年)夏病死。死后的漫长时间里,他的整个家族也都葬在这座龙山上,至今已有2500多年。整个下寺楚墓群出土的器物数量之多、造型之精美、工艺之先进、铭文之丰富,为国内同类楚墓所罕见,其中很多器物后来都成为“全国之最”。下寺岭楚墓的发掘,一时间轰动了全国,使人们重新审视楚文化,开始把寻找楚文明的目光投向了这里。

  1990年—1992年间,考古工作者再次在下寺春秋楚墓群附近的和尚岭、徐家岭等地发掘了10余座楚国贵族墓葬群,出土文物达2000多件。这是继下寺春秋楚墓群发掘之后,丹淅流域楚文化考古中的又一重大收获,再一次为楚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92年,该墓地的发掘还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先后几次的考古大发现使丹淅流域成为世人关注的一个新的焦点,后来,考古工作者为了对丹淅流域的楚墓群做一个全面了解,先后对该地区的楚墓葬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共在这里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墓群28处,其中包括下寺、和尚岭、徐家岭、毛坪等诸多墓区,总数已达2000多座,而实际上却远远超过此数,因为还有许多墓葬及遗址已葬身水底而无法统计。

  一座座贵族墓地的发掘,一件件惊世文物的出土,丹江口水库区域已成为研究楚文化绕不开的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丹江口水库很可能就是司马迁所说的楚国最初的封地丹阳,而当地老百姓世代传称的龙城,极可能就是楚国始都。龙城到底是不是楚国始都,楚人是否从此起步发展成为雄踞南方的泱泱大国,创造出浪漫瑰丽的楚文化,成为楚国早期历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但也有其他种种说法,现在我们根据《史记》、《汉书》等古文献记载,再结合考古学上的巨大发现,以及该地区所处重要的地理位置来看,这个地区作为楚国早期都城丹阳的所在地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任何一种说法。

7. 楚国都城遗址

楚平王下一位王是芈负刍

芈负刍,姓芈名负刍,谥号楚王负刍。中国诸侯争霸时代楚国的第四十五任君王

他的祖父是楚国第四十一任王芈横,他的父亲是楚国第四十二任王芈完,他的 哥是楚国第四十三任王芈悍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遗址--武汉楚城、四十四任王芈犹。

楚幽王十年(丁酉,公元前228年)三月,楚幽王死后,其同母弟弟熊犹代立,是为楚哀王。

但他继位仅两个月,就被他异母弟弟芈负刍的门客杀死,其母亲王太后李嫣也被杀,其母的哥哥李园也被满门抄斩。芈负刍自立为楚王,是为楚王负刍。他可算是战国末年楚国最后一个国君。

8. 楚王陵遗址

随州的古迹主要有。

一是龟山汉墓为西汉第六代楚襄王刘注的夫妻合葬墓,此墓工程浩大,气势雄伟,实为罕见。

二是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遗址性博物馆。

三是戏马台是徐州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

四是徐州汉画像石馆。

五是狮子山楚王陵是汉文化景区内最精华的景点。

六是沛县汉城景区。

七是汉高祖原庙。

八是窑湾古镇。

九是户部山步行街。

十是古城墙遗址。

禹王城遗址景点级别 禹王城遗址公园

1. 禹王城遗址公园

1926年李济先生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西阴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尉郭乡西阴村西北部一高地,俗称“灰土岭”的地方。北倚鸣条岗,南临青龙河;西南距战国时期的古魏国都城“安邑”即“禹王城”8公里,东北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下冯遗址”8公里。

2. 禹城的公园

早晨06:40发车。

途经车站:

禹城客运中心,十里望镇政府,禹龙驾校,德州科技学院,十里望医院,徒骇河公园,西大桥,东方大厦,市委,公安局,润禹水务公司,糖城广场,都市风景小区,水木清华小区,齐鲁中学,政务服务大厅,鲁樱集团,禹王集团,通裕集团,松果新能源。

3. 禹王城遗址公园在哪里

盐湖区里有:中国死海,解州关帝庙,常平关帝家庙,舜帝陵,凤凰谷森林公园,泛舟禅师塔,池神庙......

要说整个运城市那就多了:

永济市

普救寺-爱情圣地AAAA级五老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鹳雀楼-中华四大名楼之一黄河大铁牛-中华瑰宝

王官峪-国家级风景名胜万固寺-中条第一禅林

蒲津渡遗址-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栖岩寺塔-北周建德年间建寺

扁鹊墓与扁鹊庙-古代神医杨贵妃故里-唐代大美人

舜帝山-山水文园

新绛县-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龙兴寺-会冒烟的奇塔龙兴塔绛守居园池-仅存隋代官家园林

文庙-特色的古建筑群落天主教堂-哥特式教堂

稷益庙-供奉后稷和伯益的庙堂福胜寺-唐代古寺

白台寺-乡村边的小寺院绛州三楼(鼓、钟、乐楼)-全国仅此三楼鼎立

碧落碑-书法史上的珍品清真寺-西亚伊斯兰教堂建筑风格

芮城县

永乐宫-壁画艺术宝库(大纯阳万寿宫)圣寿寺舍利塔-宋代画风清晰可辨

\河遗址-旧石器文化遗址西侯度遗址-旧石器文代遗址

大禹渡-黄河名珠广仁王庙-古魏城城垣遗址内

圣天湖-黄土高原第一湖

垣曲县

历山风景区-华北最大原始森林小浪底风景区-国家重点水利工程

望仙风景区-北方的九寨沟蝴蝶山庄度假村-望仙风景区

万荣县

后土祠-中华祖祠飞云楼-天下第一木楼

李家大院-晋南独一无二巨商豪宅薛瑄家庙-明代思想家

万荣笑话博览园-笑文化基地

稷山县

青龙寺-元代壁画代表稷王庙-农神庙宇之冠

稷山大佛寺-土雕大佛气势雄伟宋金墓群-地下宫殿

稷山法王庙-元代遗风的明代建筑珍品

夏县

司马温公祠(司马光)-史胜故地泗交风景区-避暑胜地

夏县温泉-游览与疗养的好去处堆云洞景区-小布达拉宫

禹王城遗址-战国旧城

河津市

真武庙-藏麟卧龙道教圣地(九龙庙)龙门-传说中鲤鱼跳龙门

薛仁贵故里-唐朝名将

闻喜县

中华宰相村-裴柏村闻喜文庙

平陆县

傅说庙-古文中的“版筑”还记得吗?

绛县

东华山-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门票最低太阴寺-佛教古寺

临猗县

临猗双塔-有“双塔交影”之称

4. 禹王城遗址公园开放时间

安邑,因禹都而名闻千古,文化底蕴深厚。安邑古城,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历史的数说于记忆。

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云:禹都安邑。对这个安邑,史书大多标注“今夏县东北禹王城”,以别于当今运城盐湖区的安邑。清吴乘权编辑的《纲鉴易知录》,则另有说辞,将禹都安邑标注为运城安邑。

作为上古时期的城池——禹都,究竟在哪里?史书记载不一,民间也各有传说。禹都之属,各地迥异。有 夏县说,有运城盐湖区安邑说,河南禹县也称禹都在他们那里。

古人云:“邑以安名,志安君也。谁邑之?禹邑之也。禹为谁邑之?为安舜而邑之也。”舜是上古五帝之一,曾在古老河东盐池弹奏被《史记·乐书》称作“舜歌《南风》而天下治”的《南风歌》。运城池神庙舜歌薰楼遗址,是舜勤政爱民之见证,归葬运城安邑城北35里的鸣条岗,是其陵墓之所在。禹将舜葬在鸣条,是其安君也。安邑也因此而得名。

古之安邑,既是《帝王世纪》所说的禹都,亦是封域。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安邑县志》载:“安邑,禹贡冀州之域。”《寰宇记》载大康地理云:“舜都安邑之蒲坂。”依据古籍推断,古时安邑并非孤城一座,而是境域很广的封域,舜都蒲坂就在安邑境内。这个境域随历史的演变而变迁。到春秋末期,境域变更为现在的夏县和原安邑县,比远古时小了许多。北魏太和十一年(487)(一说是之前的428)分南、北安邑,太和十八年(494)北安邑县更名为夏县,南安邑名安邑,一直延续下来。

夏县禹王城考古发掘被认定为魏都城,史学界推演为禹都,遂名为禹王城。禹王城冠以“古安邑”,是将古安邑境域与禹都等同起来。这样一来,凡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只要说是古安邑,都注明夏县禹王城,以致运城盐湖区的安邑几乎成了历史的空白。比如,河东魏晋时期三大望族之一的卫氏家族里的卫觊、卫瓘、卫恒以及书圣王羲之启蒙老师卫铄卫夫人,尽管其祖坟、墓碑、祠堂在运城盐湖区王范村,但仍以安邑(即禹王城)标注到夏县。其他诸如历代帝王来盐湖安邑祭禹、巡盐,也统归夏县“古安邑”。一个禹王城囊括了古安邑境内的历史沉淀与典故。

西晋张华《博物志》载:禹作三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据此,则安邑应有三城之设置,其遗迹无从稽考,有待考古发掘。

故此,《帝王世纪》说的“禹都安邑”,笔者以为是指禹都设在安邑境内。

明万历《安邑县志》载:“白虎通曰:黄帝作宫室,而《世本》又曰:禹作宫室,或巢居窟处之。”上古时期,包括黄帝、炎帝、蚩尤以及尧、舜、禹,都还是部落联盟首领,集聚地随自然环境的变迁而迁徙流离。禹部落联盟因留居安邑境内,遂有禹都安邑的传说。都城在安邑什么地方?没有文字记载,没有遗址佐证。从盐湖区安邑文物考古论证,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集聚从耕。安邑城南有天然盐池,自然结晶的盐是古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有国之大宝的赞誉,是部落争夺的极佳领地。禹将部落联盟落脚盐池附近的安邑,相对更合乎逻辑与情理。春秋末期晋国重臣智伯曾说:汾水(绛水之误,即涑水河)可以灌安邑。涑水河源自绛县,流经闻喜、夏县、盐湖、临猗、永济入黄河。涑水河在鸣条岗之北,禹王城在鸣条岗之南,中间相隔着一条东西走向的岗岭,涑水河不可能翻越鸣条岗去灌淹禹王城。涑水河倒是可以从盐湖区冯村乡太方、小张间的鸣条峡谷豁口中引渠南下或由其西南5公里的北相镇南门外向南,直奔盐湖安邑古城,将其淹没。可见,智伯说的安邑,应是运城盐湖区的安邑古城。

禹都在盐湖区安邑什么地方?上古时期的都城是部落群居之所,其宫室,是巢居、是窟居、是城池,仍有待考古发掘。

运城盐湖区安邑古城有二,一为古城——魏豹城,一为现在人称的安邑老城 。明万历《安邑县志》载:“古城,在县西一里,魏文侯所筑,东西两垒对峙,韩信虏魏豹于此,亦名魏豹城。城墙高垒,四面环水,易守难攻。”安邑古城是属 禹作三城之一的“弱者守”城。据文物普查,城址略呈长方形,东西550米,南北480米,占地面积26.4万平方米。由于城外水库蓄水常年浸泡,东城墙已经塌毁,仅存北、西、南三面城墙。所存城墙因人为取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城墙上宽2.5—3.5米,下宽6—10米,残高2—7米,夯层明显,夯土层厚0.08—0.22米。西城墙有5个城垛。南城墙上从西往东150米处有一平台,平台东西60米,南北20米,应为南城门旧址。1958年修建水库时,挖掘出石斧、石犁、蚌器等生产工具,经专家鉴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2004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通志》载:“今运城后土庙、城隍庙石柱皆雕作蟠龙,壮丽非常,悉从古城掘出者,俗传为魏王豹宫殿柱。”据已故文物专家、盐湖区原博物馆馆长霍子江考证,明代创建的运城关王庙龙柱,也是魏豹城的。

紧邻魏豹城的安邑老城,史籍有系魏豹城外城的记载。历代《安邑县志》对建城时间无考,曾任明代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曹于汴对安邑城池在《安邑县志》里是这样陈述的:“县城修建,古昔无稽可稽。自后魏始,高四寻,阔半之,围六里十三步,为门四:东曰迎庆,西曰永宁,南曰南薰,北曰拱极。四门重楼各一,角楼凡四,戍铺凡八。景泰初,县令稽岩重修,隆庆县令袁弘德筑东西二月城,乃四面犹然土障耳。”《安邑县志》县城图里,县署在城之中近西,有盐池东察院、南察院、北察院、钟楼、鼓楼、文庙、兴国寺、养济院、县学等遗址图标。河东盐池自元代至正十六年(1356)那海德俊创建凤凰城始,盐池察院就设在后被命名的运城,但安邑城里仍存有三个察院,足见其地之要。据考证,察院的设立在唐代。在运城没有建城之前,安邑老(古)城应该是河东大地的中心城市。据明代《安邑县志》记载:魏唐时期,历代朝廷祭祀禹,不在禹王城,在安邑县城。依次有:

“永始四年三月,祀后土于汾阴,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

元和三年秋八月乙丑,车驾幸安邑,观盐池。九月,至自安邑。

兴平二年,帝御牛车幸安邑。

建安元年春正月郊祀土,帝于安邑大赦,六月乙未,车驾还洛阳。

后魏太和十六年,祀禹于安邑,令牧守执事。

唐贞观十二年二月丁卯,车驾观盐池。

开元五年诏苏颋祀禹于安邑。

宋仁宗朝,安邑盐法率病民,上命包拯往经度之,拯请一切通商贩。”

难怪曹于汴在《安邑县志》里发出慨叹:“禹王城传闻为其旧都,割在夏境,不敢谓之今邑治即是禹宗,然魏唐祭禹不属之夏,而属之安邑,亦可知矣。”

5. 禹墟遗址公园

原文:

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薄衣食,致孝于鬼神。卑宫室,致费于沟淢。

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山行乘檋。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令益予众庶稻,可种卑湿,命后稷予众庶难得之食。食少,调有余相给,以均诸侯,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及山川之便利。

翻译: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就不顾劳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

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居室简陋 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他在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沼中行走就乘木橇,在山路上路上行走就穿上带铁齿的鞋。他左手拿着准和绳,右手拿着规和矩,还装载着测四时定方向的仪器,开发九州土地,疏导九条河道,修治九个大湖,测量九座大山。

他让益给民众分发稻种,可以种植在低洼潮湿的土地上。又让后稷赈济吃粮艰难的民众,粮食匮乏时,就让一些地区把余粮调济给缺粮地区,以便使各诸侯国都能有粮食吃。禹一边行进,一边考察各地的物产情况,规定了应该向天子交纳的贡赋,并考察了各地的山川地形,以便弄清诸侯朝贡时交通是否方便。

扩展资料:

大禹治水(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故事,著名的上古大洪水传说。他是黄帝的后代,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泛滥,鲧、禹父子二人受命于尧、舜二帝,任崇伯和夏伯,负责治水。

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最终获得了胜利。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体现出他具有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的聪明才智;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个人利益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尽心血与体力,终于完成了治水的大业。

禹是治理洪水的最高领导人,但他为天下万民兴利除害,躬亲劳苦,手执工具,与下民一起栉风沐雨,同洪水搏斗。

大禹治水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等为内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

禹会村遗址,禹会也称禹墟,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涂山南麓的淮河东岸,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实地考察发展其是淮河流域目前发现最大的一处龙山文化遗址,总面积为50万平方米。大禹生活的年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

涂山既有大会诸侯遗址,又有娶女首领为妻的涂山氏国遗址,并留有禹王宫、启母石(亦即望夫石)、(生启之地的)台桑、防风冢、禹墟等多处遗迹,山上禹王宫有数千年历史,历代文人名宦如狄仁杰、柳宗元、吴文魁、苏轼、苏辙、宋濂、邓石如等,均来此游览凭吊并留下大量诗文铭刻。

6. 禹王城旧址

南岳中心景区是指南岳衡山景区。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中华寿岳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因而誉称“中华寿岳”。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历史悠久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传尧舜禹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 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来,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谭嗣同、郭沫若、田汉、陶铸等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崖石刻,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库之一。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五岳独秀南岳古木参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举,历来是人们旅游、避暑胜地。景区自然植物1200多种,9处原始森林,其中珍贵树种150多种,有东晋时代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藻荚、富有神话色彩的摇钱树、连理枝。祝融峰、水帘洞、方广寺、藏经殿、以其高、奇、深、秀”自古赞誉为南岳“四绝”。南岳四季景色宜人,春赏奇花、夏观云海、秋望日出、冬赏雪景,更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佛道并存南岳佛、道教同居一山,共存一庙之特色,为中国名山一绝。在中国佛、道教史上,南岳佛、道教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在日本和东南亚地区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早在西周期间,道教就在南岳开辟洞天福地,至唐代出现“十大丛林”、“八百茅庵”之盛况。两教具教义经典,并最终形成了佛道同尊共荣的特色。随着党的宗教政策的逐步落实,南岳佛道两教筹集8000多万元,先后修复被文革破坏的寺观宫殿10余处,增加藏经10万余册。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胜利坊

南岳衡山

梵音古道

南岳衡山

烟霞仙境

南岳衡山

华严湖

南岳衡山

神州祖庙

南岳衡山

湘南寺

南岳衡山

五岳殿(丹霞寺)

南岳衡山

衡山邺候书院

南岳衡山

朝圣古道

南岳衡山

南岳摩崖石刻

南岳衡山

灵芝泉

南岳衡山

梵音谷

南岳衡山

南岳何公馆——抗战军事会议蒋宋官邸旧址

南岳衡山

南岳南天门祖师殿

南岳衡山

南岳玄都观

南岳衡山

南天门

南岳衡山

高台寺

南岳衡山

会仙桥

南岳衡山

不语挂锡

南岳衡山

磨镜台

南岳衡山

麻姑仙境

南岳衡山

忠烈祠

南岳衡山

忠烈祠

南岳衡山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四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

南岳衡山

穿岩诗林

南岳衡山

上封寺

南岳衡山

方广寺

南岳衡山

祝圣寺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

网址:http://www.nanyue.net.cn/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延寿路37号

等级:AAAAA

电话:0734-5673377

官方网站:http://www.nanyue.net.cn/

开放时间:旺季(4—10月):8:00—18:00淡季(11—3月):8:30—17:30

交通:衡山西站和衡山站都有到南岳区的大巴,到了南岳区有免费到衡山脚下的车。

门票

全票:南岳大庙50元/人;旺季票价60元/人;淡季票价40元/人

南岳中心景区100元/人,旺季票价120元/人;淡季票价80元/人

淡季时间为当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旺季为5月1日至10月31日。

半价:70岁以上老年人、军人、残疾人、中小学生(不含大专院校学生)凭有效证件可以享受5折优惠。

7. 禹王城遗址公园介绍

在山西夏县发掘了西阴新石器遗址,西阴村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于1926年由考古学家李济主持发掘,也是中国考古学者主持发掘的第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西阴新石器遗址北倚鸣条岗,南临青龙河。西南距战国时期的古魏国都城“安邑” “禹王城”8公里,东北距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下冯遗址”8公里。

夏县尉郭乡西阴村是世界蚕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着丰厚西阴文化遗址的文化底蕴。远古先民彩陶文化的遗存俯手可拣。

8. 禹王庙遗址

相传大禹治水到此,遇一水怪作乱,数载不克,后得灵龟降伏水怪,治水成功。后灵龟化为一山,即龟山。在龟山东端,有禹功矶,禹王庙,摩崖石刻等古迹;晴川阁遗址在禹功矶上,与蛇山矶头上的黄鹤楼隔江相望,“为三楚胜地,千古巨观”。在龟山的南腰间建有鲁肃墓,墓周芳草青青,林木苍苍,清幽异常。在龟山的西面,建有向警予墓。墓呈圆形,白色,基环方围。在月湖侧畔,建有古琴台,又名伯牙台。相传古时伯牙在此鼓琴,钟子期能识其音律,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后人感其情谊深厚,特在此筑台以资纪念。据记载,此台北宋时已有,清嘉庆年间重修,后颓败,新中国建国后修复。

9. 禹州夏王城遗址

分属楚国、魏国、韩国。

1、楚国

楚国(?~前223年),又称荆、荆楚,战国七雄之一,国君为芈姓、熊氏。

疆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2、魏国

魏国(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5年),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也是战国七雄之一。姬姓,魏氏,始祖为毕万(毕公高之裔孙)。

魏国领土曾包括现在山西南部、河南中北部、陕西东部、河北南部、江苏北部。

3、韩国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先秦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主要城市有平阳(临汾)、宜阳(宜阳)、阳翟(河南禹州)、新郑(河南新郑)。

10. 禹城古迹遗址

德州有不少旅游的景点;有四女寺风景区、古贝春酒厂工业旅游示范区、夏津黄河古道旅游区、夏津德百温泉度假村、禹城禹王亭遗址、庆云的金光寺、齐河的极地海洋世界、齐河欧乐堡儿童游乐场、齐河大清河风景区、德城区苏禄国东王墓、德城区的新湖公园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