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米扬

巴米扬

景点介绍
巴米扬山谷的佛像和岩洞艺术是公元1世纪到6世纪之间古代巴克特里亚文化宗教发展的杰出代表,将多种文化的影响融汇进了干达拉文化中的佛教艺术。巴米扬山谷也是2001年震惊世界的-炸毁两尊巴米扬大佛悲剧的见证。

特色

巴米扬山谷拥有众多的寺庙,也有穆斯林时代的军事工事。

阿富汗喀布尔

从巴米扬大佛到巴黎圣母院被毁,我们到底该怎

谢邀

首先感觉到很痛心,其次就是感觉可惜。世界上有很多文化的瑰宝,也有很多的历史文化,不论是哪一个被损坏或者是损毁都是一件伤心的事情。

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是在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镇境内,建造的时间是在公元3至5世纪,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巴米扬石窟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世界第一大佛“的美称,巴米扬大佛曾经历3次劫难,2001年3月12日,大佛遭到塔利班政权的残酷轰炸,已面目全非。据历史记载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玄奘都曾瞻仰过宏伟庄严的巴米扬大佛。现在有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这些国家正在积极的做修复工作。

巴黎圣母院2019年4月15日晚18时50分许,巴黎圣母院塔楼起火烧毁,巴黎圣母院大教堂长度128米、宽度48米,高度69米(双塔)、90米(塔尖),建造时间是在1163年~1345年,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现在也在积极修复。

保护措施:第一:加强安防措施,尤其是现代化的预警和保护安防系统。

第二:加强人保措施,投入安保警力。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

第四:定期开展安全评估。

第五:定期看展安全大检查和修复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级文化遗产被毁的要属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和巴黎圣母院了,这两个世界级文化遗产已经面目全非,修复后也不再时原来面貌了,十分令人痛心。

一、巴米扬大佛被毁。巴米扬大佛建立到现在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我国晋朝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经瞻仰过它,是阿富汗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2001年3月12日,塔利班领袖奥马尔不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对巴米扬大佛所在地的佛像进行系统性摧毁。塔利班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对其他宗教的排他性造成的。(被炸毁前后对比图)

如果用新材料复原巴米扬大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不承认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5年,在利用光影重现巴米扬大佛后,遭到了塔利班的威胁,悬赏每个人头5万美元,国际维护人员匆忙撤离,维修事务搁浅。(光影复原图)

二、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巴黎圣母院居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旅游胜地。始建于1163年,完工于1345年。

2019年4月15日,正在维修的巴黎圣母院突然起火,大火焚毁了屋顶和塔尖建筑。(巴黎圣母院塔尖被毁前后图)

巴黎圣母院应该是世界上文化遗产管理最好的,还是出现了风险,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称要积极行动,排除文化遗产可能存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护文化遗产(这里主要讨论物质文化遗产)。

一、既然有法可依,就必须依法管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立法保护文化遗产,我国也有《文物保护法》,而且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有主管行政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也出资保护,现在应该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我国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是一个整体的,比如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有很多稍低一级的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受到城市建设开发等原因的破坏,为了短期利益损失了长期的利益,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严格管控。文化遗产修缮尽量应该依旧修旧,不要用新材料,修缮成崭新面貌丧失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现代的仿古建筑,联合国相关部门都不承认用新材料修复的文化遗产。

三、合理开发,适 利用。文化遗产是用来保护,也是用来参观传世的,门票利益和保护应该有一个平衡点,不要一味追求利益,导致文化遗产遭到不可估量的损坏。

四、排除隐患,提高文物的保护技术。文物保护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应该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加强组织内部和国际文物保护技术的交流,提高自身文物保护水平。

五、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积极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全民的性质的,扩大国民的认知度,大家共同维护宣传自身的文化遗产,超越宗教,超越国家,使它更具世界性,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好的,让世界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像塔利班这样的极端组织,他们信仰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他们谈其他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根本行不通的。

是谁炸毁了阿富汗巴米扬大佛?

炸毁巴米扬大佛的是当时的塔利班政权。随着卡利班在阿富汗再次夺取政权,人们的记忆再次被唤醒。

事情追溯到2001年3月,阿富汗塔利班武装组织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各国的反对,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动用大炮、炸药和火箭筒各种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

巴米扬大佛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现在已是面目全非。

随着塔利班再次夺取政权,我们看到塔利班组织在政治上比以前成熟多了,行为上也文明多了,他们不再破坏任何建筑,他们也不伤害每一位阿富汗贫民,也不抢劫每一位前政府官员的财产。这让世界刮目相看。希望阿富汗有一个稳定的政权和一个稳定的社会秩序。

当法国等西方国家摧毁叙利亚五千余年的人类文明遗迹的时候,西方世界离文明又有多远?

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非常简单:当法国等西方国家摧毁叙利亚5000多年人类文明以及的时候,西方国家不但离文明相距很远,而且依然是个野蛮的侵略国家。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西方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现代文明国家。就发展的轨迹历程和阶段而言,西方充其量只不过比中国早发展一两百年而已;况且这一两百年的距离也正在被今天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在迅速追赶之中。

因此,即便在已经相当发达的今天西方世界里,许多西方人依然没有完成自己心灵深处脱胎换骨的提升,尤其是面对像新兴经济体迅速崛起以及以前被压迫国家独立解放的大潮之下。

正因如此,无论美国入侵伊拉克还是法国等国家轰炸叙利亚5000年文明古迹,不但都是赤裸裸的侵略行为,而且距离一个现代文明国家不知远了多少去了。

但是,谴责西方国家的野蛮行径不等于对西方所拥有的一些好的东西也予以否认,更不等于说我们自己也可以对我们放松要求。中华民族只有站在人类文明更高的制高点上审视问题,才能真正称得上具有大国风范,我们的崛起也才能真正为世人所尊敬。

中国有哪些名胜古迹已毁灭?

最让我们痛心,让我们先想到的就是圆明园,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大肆破坏搜刮,最后一把大火,偌大的圆明园就只是几根立柱,带着岁月遗留下来,时刻警醒着我们不忘那段屈辱的历史,也勉励我们前行让祖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十年文革,也是我国无法忘却的一场灾难,也使大片名胜古迹遭受破坏甚至毁灭。

孔子坟墓被挖掘铲平,庙宇砸烂塑像砸烂。

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

颐和园佛像阁被砸,大佛被毁。

在现代,许多古城遗址,也因为房地产开发商被破坏,许多被毁灭。更有甚者是被游客的直接破坏 敦煌 莫高窟。

参观者不注意保护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刻记“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的文字,致使古迹损坏.另外,一些古代石雕、墓碑等物会被一些见利忘义之徒砍下来贩卖,以牟取暴利。

有点好奇这个问题出现在军事频道,在中华漫漫历史长河中毁于各种情况的名胜古迹有很多,其中最可惜的是个人认为是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以及三门峡。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央视国宝档案特别节目中,南京博物院选送的三件馆藏文物中,就有件出土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构件,是这座精美绝伦的“天下第一塔”的遗物备件。即使是这个拱门构件,制作和构型之精美,也足以让人赞叹不已,让人无法想象这座宝塔当年是如何的精美与壮观。南京博物院馆藏的大报恩寺琉璃塔拱门构件,用五彩琉璃烧纸浮雕,而且具有印度等异域元素。

这座宝 为明成祖朱棣为纪念生母所建,工程耗时二十年,使用工匠和军工达10万人,耗费248.5万两白银。其八边形塔体,共分九层,高达78.2米,为有确切记载的中国古代最高建筑。宝塔通体琉璃,内外表层均用榫卯结构的的琉璃构件辐射。可以说是同时集中国古代建筑与陶瓷烧制技术之大成于一身。

同时该塔布置144盏油灯,安置在蚌壳制成的明瓦窗户之内,每当夜幕降临,油灯依次点燃,灯光映照着五彩琉璃,形成美轮美奂的美景。再加上塔上角梁下悬挂的152个风铃,微风吹拂,铃声传达数里,无疑是古代一部无比震撼的声、光、色大片。

正因如此,在古代西方人到达南京时,无不被这座宝塔所征服,自荷兰画家尼霍夫开始,这座“瓷塔”无疑是中华的形象象征和代名词。引发的热潮甚至让法国的太阳王路易十四和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进行“山寨”。即使到现在,这宝塔形象还霸占各种美剧的外卖盒。希尔顿已经吃了十一季了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这座宝塔自建成后,历经400年的风雨,躲过了明末风暴,却倒在近代太平天国的之下。而且其最后毁灭的原因和理由非常可笑和可惜,1856年太平天国占据南京后的“天京事变”中,北王韦昌辉担心翼王石达开会占据此塔,以此塔观察南京城内,并以此架炮轰击城内。就通过埋设炸药和火炮轰击塔身的方式,直接摧毁了这座珍贵的宝塔,将这个享誉中外的建筑与艺术精品毁于一旦。

三门峡九曲黄河在河南西部形成一个发卡式拐弯,相传上古时期黄河流经此地被大山阻挡,山上有恶龙盘踞。当年大禹治水时,用开山神斧,斩孽龙,力劈山岩,开辟出人门、鬼门、神门三个缺口,是为三门峡。并有梳妆台、张公岩和砥柱石,成语“中流砥柱”就来自砥柱石。

然而在1957年,为建设三门峡水电站,修建大坝需要,人、鬼、神三岛被炸掉因地制宜的建成三门峡大坝,梳妆台和张公岩也被毁去大部,唯有砥柱石还孤零零的留在河道中间,但也不负当年激流中进行中流砥柱的雄姿,三门峡奇观不负存在。河道中间的石头就是唯一留下的砥柱石

更加可惜的是,如此大的代价下,三门峡大败设计和建造还是比较失败,未能发挥预期的作用,苏联专家设计时低估了泥沙淤积情况,而当时过于乐观的估计了上游水土保持工作。三门峡水利枢纽可以说是相当失败,这方面就不多说了。

从巴米扬大佛到巴黎圣母院被毁,我们到底该怎么保护文化遗产?

一、从巴米扬大佛到巴黎圣母院被毁,我们到底该怎么保护文化遗产?

谢邀

首先感觉到很痛心,其次就是感觉可惜。世界上有很多文化的瑰宝,也有很多的历史文化,不论是哪一个被损坏或者是损毁都是一件伤心的事情。

巴米扬大佛巴米扬大佛是在阿富汗巴米扬省巴米扬镇境内,建造的时间是在公元3至5世纪,深藏在阿富汗巴米扬山谷的巴米扬石窟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世界第一大佛“的美称,巴米扬大佛曾经历3次劫难,2001年3月12日,大佛遭到塔利班政权的残酷轰炸,已面目全非。据历史记载中国晋代高僧法显和唐代玄奘都曾瞻仰过宏伟庄严的巴米扬大佛。现在有德国、意大利、法国和日本这些国家正在积极的做修复工作。

巴黎圣母院2019年4月15日晚18时50分许,巴黎圣母院塔楼起火烧毁,巴黎圣母院大教堂长度128米、宽度48米,高度69米(双塔)、90米(塔尖),建造时间是在1163年~1345年,是一座位于塞纳河畔、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哥特式基督教教堂建筑,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现在也在积极修复。

保护措施:第一:加强安防措施,尤其是现代化的预警和保护安防系统。

第二:加强人保措施,投入安保警力。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

第四:定期开展安全评估。

第五:定期看展安全大检查和修复工作。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级文化遗产被毁的要属阿富汗巴米扬大佛和巴黎圣母院了,这两个世界级文化遗产已经面目全非,修复后也不再时原来面貌了,十分令人痛心。

一、巴米扬大佛被毁。巴米扬大佛建立到现在已经有1500年的历史,我国晋朝高僧法显和唐代高僧玄奘都曾经瞻仰过它,是阿富汗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2001年3月12日,塔利班领袖奥马尔不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世界各国的强烈反对,对巴米扬大佛所在地的佛像进行系统性摧毁。塔利班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对其他宗教的排他性造成的。(被炸毁前后对比图)

如果用新材料复原巴米扬大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不承认其为世界文化遗产。2015年,在利用光影重现巴米扬大佛后,遭到了塔利班的威胁,悬赏每个人头5万美元,国际维护人员匆忙撤离,维修事务搁浅。(光影复原图)

二、巴黎圣母院被烧毁。巴黎圣母院居于巴黎市中心塞纳河畔,是巴黎的地标性建筑,旅游胜地。始建于1163年,完工于1345年。

2019年4月15日,正在维修的巴黎圣母院突然起火,大火焚毁了屋顶和塔尖建筑。(巴黎圣母院塔尖被毁前后图)

巴黎圣母院应该是世界上文化遗产管理最好的,还是出现了风险,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组织称要积极行动,排除文化遗产可能存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保护文化遗产(这里主要讨论物质文化遗产)。

一、既然有法可依,就必须依法管理。世界上很多国家都立法保护文化遗产,我国也有《文物保护法》,而且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绝大多数都有主管行政部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也出资保护,现在应该处于逐步完善阶段。

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我国的文化遗产有很多是一个整体的,比如苏州园林、北京故宫等,有很多稍低一级的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受到城市建设开发等原因的破坏,为了短期利益损失了长期的利益,国家和政府部门应该严格管控。文化遗产修缮尽量应该依旧修旧,不要用新材料,修缮成崭新面貌丧失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是现代的仿古建筑, 联合国相关部门都不承认用新材料修复的文化遗产。

三、合理开发,适度利用。文化遗产是用来保护,也是用来参观传世的,门票利益和保护应该有一个平衡点,不要一味追求利益,导致文化遗产遭到不可估量的损坏。

四、排除隐患,提高文物的保护技术。文物保护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应该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隐患,防患于未然。加强组织内部和国际文物保护技术的交流,提高自身文物保护水平。

五、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积极宣传。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全民的性质的,扩大国民的认知度,大家共同维护宣传自身的文化遗产,超越宗教,超越国家,使它更具世界性,这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非常好的,让世界认识到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像塔利班这样的极端组织,他们信仰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和他们谈其他宗教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根本行不通的。

二、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

保护文物的意义:

1、文物保护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

2、文物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新、发展的依据;

3、历史文物是县道德教育的好教材,对加强德育教育,以德治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4、保护好历史文物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5、文物是先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具有正史、借鉴及教育等重要作用;

6、文物是文化最直接的反应,因此加强文物保护,也能够间接的推动经济的发展;

7、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文物保护:

指的是对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的历史遗留物采取的一系列防止其受到损害的措施,这个过程叫做文物保护。

三、文物修复和保护这个专业前景如何?

这条路看自己怎么走了,两条路一条走正规的博物馆、文研所等国家单位,这类单位对学历要求相对严格,而且进去以后也不见得就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都要根据政策走。第二类是个人开办修复室,但前提是要有一定的文物修复和保护技能,或者有老师带着边修边学,还有可能与公家单位合作。总体来说这一行还是比较困难的,虽说国家这几年来口号上比较重视,但却没有真正的政策落实下来,相比于其他行业,目前还属于低谷,但我相信不久将来这个行业肯定会有很大转变的。

四、为什么要保护历史古迹?如何保护?

一方面任何一个朝代,任何一个国家,它的历史都是不可以从来的,因为历史具有不可逆性、独创性。另一方面,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她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所以保护历史古迹,实质上是在保护我们人类的精神家园。说起保护。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提高我们的认知。当我们对历史古迹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我们才会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比如我国的长城。如果你仅仅把它看作古时候的一个建筑,那么你就低估了它的价值。长城不仅是作为古建筑的一个杰出代表,它实质上从侧面反映了那个时期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现实状况。在保护历史古迹的过程中,国家和各个保护机构,应当大力发展历史古迹的宣传和和推介,提高国民对历史古迹的认知和关注度。不断挖掘古迹的历史价值。借助网络等新媒体手段,不断开展历史古迹科普知识,让人们发现历史之美、感受历史辉煌,形成潜移默化的保护历史古迹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