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阳坡遗址

老阳坡遗址

老阳坡遗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章吉营乡韩吉营村。2008年10月23日,老阳坡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牛坡遗址是陕西规模最大的商代遗址,堪称商王朝的西部根据地

陕西,要知道商代老百姓的生存状态,老牛坡遗址是一个不能绕开的地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牛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燎原行政村的袁家崖、许家寺、老牛坡、孝义沟等自然村,地处灞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其时间跨度为新石器时代至商(公元前四千年至公元前一千一百年),遗址以大型商文化遗存为主。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发现这个遗址,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西北大学结合田野考古教学实践,先后对老牛坡进行了六次发掘。

在前后多次发掘中,发现了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房屋基址、烧陶窑址、冶铜作坊遗址、灰坑和贵族墓葬、车马坑等。出土了陶器、玉器、骨器、青铜器、蚌器和卜骨等。

西北大学发掘的两处大型建筑遗址东西相距一百米左右。建筑基址在历史上已经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基址夯土地基厚约一米,分布着比较密集的夯窝,在建筑地基中还发现了石柱础和磉石。

其中,一号宫殿遗址长有三十五米,宽有十五米,发现了泥草墙皮,发掘出土了青铜残渣,陶范等等。

二号建筑基址长约二十三米、宽约十二米。基址上有7行3排21个石柱础,柱础间隔三米左右。

同时还发现了三处房屋建筑,有一个相对保存完好,其长度超过十一米,宽接近六米,地面用料浆石加固。推测可知,这应该是一座面阔四间、进深二间、面东两门、前有廊檐、两面坡式屋顶的中型房屋建筑。

老牛坡遗址发现两处商代冶铜遗址,有铜炼渣堆坑和铸铜陶范出土地点。铜炼渣堆积坑面积超过三十六平方米,发现罐、鬲等残片。出土二十多块铸铜陶范等等。

这次发掘共清理了六座制陶窑址。其中保存较好的陶窑为圆形竖穴式,有窑室、窑箅、火膛等。发现的时候,窑室内放置有整窑的烧坏陶器,能够辨识的十六件器物有鬲、罐、瓮等。

1986年,发掘了三十八座商代墓葬,有小型单人墓、小型殉人墓、中型殉人墓、中型殉人木椁墓,基本属于方形竖穴土坑墓,没有墓道,规模体量都不是很大。

发现一座车马坑,长接近四米、宽不到三米。坑内有一车两马。木质车身已经朽毁,这辆马车是陕西境内发现的第一辆完整的商代马车,具有很重要的科研价值。

2010年,为了给西安到商洛高速公路建设排除隐患,保护好地下文物遗存,陕西省文物部门组织对老牛坡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发掘面积接近六千平方米,发掘二十五座墓葬、一百二十九座灰坑、四座陶窑、八座房址、一座马坑等,出土玉、石、铜、陶、骨、蚌等文物六百多件。

这次发掘的灰坑以大中型为主,形状多样,有的是陶窑的加工区,有的是弃用的半地穴竖式房屋。小型陶窑呈现竖穴式,明显要比新石器时代的横穴陶窑实用高效。

二十多座墓葬,有四座夏代墓葬,十多座商代墓葬,其中五座商代墓葬有随葬品,出土罐、豆、鬲等陶器多件。埋葬方式有仰身直肢葬、俯身葬等,可以判断墓葬主人身份比较低下。

从发掘的房屋遗址来看,大多数属于半地穴式,有的留有小窑穴,有的还有踩踏面,柱洞等。在马坑中发现了一具完整的马骨架。在其它坑中发现了多个人头骨、卜骨和动物骨。在一条长约七十米的横沟中,还发现了十多件石壁,陶器等等。

老牛坡遗址商代文化时间跨度较大,夏代墓葬的发现说明了夏人活动范围的西延,商代遗存反映了商代晚期下层社会的生存状态。

夏商时代的风雨过去了,我们跳出史料堆,追寻他们的日常生活,虽然看不见曾经的烟火,但是隐藏在黄土里的老牛坡遗址,默默诉说着从前的故事。

河南濮阳 古人类文明的见证西水坡遗址

西水坡遗址位于河南濮阳市,为新石器时代经东周至汉代的遗址。

1987年5月,在西水坡发现大规模的古墓葬群,包含仰韶、龙山东周和汉代等几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尤以仰韶文化最为丰富。其中45号墓最为显耀,墓主人的东西两侧分别摆有蚌塑龙虎图案,经科学鉴定,距今已有6400多年,其中龙的形象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时间最早、体型最大、形态最逼真的龙形象,被专家誉为“中华第一龙”。

历史记载,卫国故城消失于汉代的一次黄河决堤,一次性埋入地下。据分析,地下应有保存完好的古城池结构布局,是非常难得的文化遗存,具有重要文化及考古价值。

蚌图分成3组,直线式排列,却不相连。第一组图中间有男性骨架,头朝南,两侧摆塑龙虎图形;第二组在第一组南面,蚌图为龙、虎、鹿和蜘蛛;第三组位于第二组南面,摆塑人骑龙与虎等。三组蚌塑中都有龙、虎图像,生动逼真,是中国迄今已知保存最完整的原始时期龙虎图形。

遗迹北部是45号墓,墓穴南边圆曲,北边方正,东西两侧呈凸出的弧形,老年男性墓主头南足北仰卧其中,周围葬有3位少年。在墓主骨架旁边摆放有3组图像,东为蚌龙,西为蚌虎,蚌虎腹下尚有一堆散乱的蚌壳,北边则是蚌塑三角图形,三角形的东边特意配置了两根人的胫骨。

45号墓南端2 0 米处分布着第二组遗迹,由蚌壳堆塑的龙、虎、鹿、鸟和蜘蛛组成,其中蚌塑的龙、虎蝉联为一体,虎向北,龙向南,蚌鹿卧于虎背,鹿的后方则为蚌鸟,鸟与龙头之间则是蚌塑蜘蛛,蜘蛛前方放置一件磨制精细的石斧。

距第二组遗迹南2 0米处分布着第三组遗迹,包括由蚌壳摆塑的人骑龙、虎、鸟的图像,以及圆形和一些散乱的蚌壳。蚌虎居北,蚌人骑龙居南,作奔走状。

第一组蚌塑图像直接摆放于黄土之上,第二组和第三组蚌塑图像,则堆塑于特意铺就的灰土之上。

在这南北分布的3处遗迹的南端20米处,是31号墓。墓中葬有一位少年,头南仰卧,两腿的胫骨已被截去。

考古学家猜测它们有可能与传统天文学中的四象体系有关,因为45号墓中龙、虎的排列恰恰与东宫苍龙、西宫白虎、南宫朱雀和北宫玄武的体系相吻合。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实属罕见!黔东南发现两处大型老滑坡堰塞湖遗址

关注

近日,贵州地矿101地质队在剑河县和榕江县发现两处大型老滑坡形成的堰塞湖遗址,老滑坡宏观地貌特征明显,堰坝、堰塞湖经历数百年变迁仍保存至今,在国内外实属罕见。

剑河雷打塘”全景

据了解,古滑坡是指地质年代第四纪全新世(约1.17万年)以前发生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老滑坡是指第四纪全新世以后发生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新滑坡是指现今发生或正在发生滑移变形的滑坡。此次发现两处老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分别是“雷打塘”和“崩坡塘”,两“塘”直线距离约66公里。“雷打塘”位于贵州省剑河县,大、中、小三塘分别是嫂塘、姑娘塘和狗塘,涨水时三塘联成一片,枯水季又各自成塘,景观奇特,为贵州境内第二大天然湖泊;“崩坡塘”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塘周植被覆盖良好,苍木葱郁,碧波青障,环境幽静。

榕江“崩坡塘”全景

据贵州地矿101地质队专家介绍,“雷打塘”和“崩坡塘”大地构造位置地处上扬子陆块江南加里造山带西缘,出露地层为晚元古界青白口系浅变质陆源碎屑岩,第四纪以来地壳相对稳定,几百年前出现两次如此大规模的滑坡并形成堰塞湖,在国内外实属罕见。除了强降雨,是否还有其它外在因素诱发了这两次大规模的滑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听到如此激动的消息

你好奇探查的过程吗?

来看看地质队专家寻找堰塞湖的故事吧

准备出发

千年遗梦“雷打塘”,“三塘鼎立”,神奇的传说等你来揭秘,或许还能邂逅“迎客雨”!

“九里龙塘”“十里干溪”,“崩坡塘”的老红豆杉树会下雨!

剑河雷打塘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黔东南有两大天然山间湖泊,本地话叫“塘”,分别是剑河清水江畔的“雷打塘”和榕江平永的“崩坡塘”,两塘北东—南西直线距离约66km,其中剑河雷打塘据说除威宁草海之外是贵州第二大天然湖泊。

数百上千年来,“雷打塘”和“崩坡塘”恬静安祥地隐藏在松涛澎湃的大山深处,没有人工湖泊的豪华喧嚣,没有大江的帆影如梭,没有大湖的烟波浩淼,她们像端庄娴淑的少女,静静地躺在万山环抱之中,充满着神秘的色彩,流传着传奇的故事。

榕江崩坡塘

关于两“塘”的成因民间众说不一,古代科学不发达,对自然现象的认知缺陷,往往繁衍出各种版本的传说故事,尤其是教人为善、敬畏自然的民间传说,潜移默化地成为一个民族、一个村落或一个宗族默守的社会规范,追求情爱自由的浪漫或凄美故事更加得到青年男女们的青咪,被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越传越精彩,越传越真实,越传越神奇!

2008年负责“榕江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金项目时,惊然发现,榕江崩坡塘竟然是一个大型老滑坡形成的堰塞湖,至今仍保留着“十里干溪九里塘”的奇观。后来又听说剑河的雷打塘也是老滑坡形成的堰塞湖,但一直没有机会一探究竟。对于地质工作者,黔东南这个浅变质碎屑岩大面积分布地区,地壳相对稳定,出现两次如此大规模的滑坡并形成堰塞湖,在国内也实属罕见!是怎样的地质环境条件?是么原因什么年代什诱发了这两次大规模的滑坡?总有一种不探究竟不罢休的冲动。借此国庆长假之际,景区人潮拥流,家人没空,于是独自一人驾车前往,且当一次轻松的“微旅行”,又是一次摄掠之行,更主要是为“黔东南浅变质碎屑岩区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及防治工程研究”科研项目收集资料,可谓一举三得!

雷打塘位于剑河县南加镇北东约4公里,由大、中、小的“嫂塘”“姑娘塘”和“狗塘”三塘组成,涨水时三塘联成一片,枯水时又各自成塘。其中嫂塘最大,根据谷歌高清卫星影像测量,嫂塘长约900米、最宽约215米,姑塘长约185米、最宽约135米,三塘水域面积约0.143平方公里(14.3公顷,214.5亩),水域周长约2.65公里。

崩坡塘位于榕江县平永镇北面约15公里的大山深处,据《中国水名词典》,崩坡塘“为天然池塘,塘面最宽处160米,最深处10米。塘周植被覆盖良好,苍木葱郁,碧波青障,环境幽静。相传在300年前,暴雨天作,山坡崩塌,截断乌婆河水形成湖塘,故名崩坡塘” 。根据谷歌高清卫星影像测量,崩坡塘沿溪沟曲弯展布如“飞龙狂舞”,长约1000米、最宽约190米, 水域面积约0.08平方公里(8.02公顷,120.36亩),水域周长约2.48公里。

一次说走就走的“微旅行”,行前对两“塘”的卫星影像进行了解译,大致解译出两个老滑坡的边界和主滑方向,准备好地质工作必备的地质图、地形图和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卷尺、记录本等,无人飞机和压箱已久的尼康单反加6镜头不可少缺。

地质工作工具

借此机会,普及一下滑坡的年代概念吧。古滑坡是指地质年代第四纪全新世(约1. 17万年)以前发生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老滑坡是指第四纪全新世以后发生滑动现今整体稳定的滑坡,新滑坡是指现今发生或正在发生滑移变形的滑坡。形成两“塘”的两次大规模滑坡,都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有据可察,现今整体稳定,因此都是老滑坡。

摄影露营装备

晴天下雨“雷打塘”

国庆长假第一天,在拥堵的沪昆高速上缓行近两个小时,从剑河县城下了高速,呼吸着江面上拂来清新的空气,沿清水江畔驱车而下。扩建后的311省道路面不错,道路弯弯曲曲,车辆稀少,差不多两小时就路经雷打塘到达南加小镇,我成了镇上最好旅馆—红荆花大酒店的第一位旅客。休息了两个小时,下午四点开车返回雷打塘。

雷打塘

在与寨中村民的闲聊中,说起雷打塘的传说故事,朴实的村民们顿时滔滔不绝,而且还一口气讲述了好几个版本。

神仙版本是流传最广的版本。相传这里的千家寨人心太坏,上天有意严惩,遂派一老神仙下凡,变成一个满身脓疮的叫花子老太婆,挨家挨户求歇脚过夜,直到最后的第一千家才被好心的母子俩收留,并把家中唯一下蛋的母鸡杀了款待她,还为她清洗敷药。神仙感动,于是叮嘱母子俩要紧闭门户,无论外面发生任何情况都不要打开门窗,直到天亮一切平静后才能开门外出。当天晚上,雷雨交加,地动山摇,母子俩惊慌惊恐过了一整夜,一直等到天亮恢复平静后才敢打开大门,结果发现自家的房屋已经离开原来的地基,搬到了一个陌生地方(如今仍叫翻家寨),登高远望昨日的千家寨已变成了三眼碧绿的水潭。

狗塘与嫂塘间的乌龟

其次是姑嫂版本。相传千家寨里有一姑一嫂,常年不和,互不相来往和打招呼,但很多事情又非得联系,于是就让家里的狗作为传信的工具。一次,小姑需要嫂子房里的一个刺绣花样,不便自己去,就派狗去叼,狗连叼了几次都不对,小姑一气之下对狗拳打脚踢。天上的王母娘娘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就把她们变成了三眼湖塘,以示惩罚。

塘后方断崖

凄美的爱情版本。相传千家苗寨有一个美丽的、能歌善舞的苗家姑娘,在一次“六月六”赶歌场上遇到一个打猎的汉族后生,两人对了三天三夜的歌,难分输赢,于是心生爱慕,一个非姣不娶,一个非郎不嫁。奈何姑娘的父母极力反对,并在寨子里给她包办了一门亲事。两人见迎娶无门,只有选择偷婚。姑娘和嫂子亲如姐妹,眼看这对有缘人就要被拆散,善良的嫂子可怜小姑,一天夜晚,在嫂子的帮助下姑娘逃出了闺房,可惜还是被发现,全寨男人带着火把猎枪,牵着猎狗满坡围堵,结果汉家小伙的猎狗为了保护主人,被寨子的狗咬死,尸体被抛下深涧。这对年轻人被围堵在木桥中间,知道被抓回去,也要被乱棍打死,干脆双双跳崖殉情。嫂子也因为违反家规,被浸猪笼处死。老天爷实在看不下去,就用雷电火闪劈得山崩地裂,把整个寨子淹埋,嫂子变成了嫂塘,姑娘变成了姑娘塘,忠实的猎狗变成了狗塘,勇敢的汉家后生变成了一座人形山陪在姑娘旁边叫人形坡。正好那天是“六月六”赶歌场的日子,寨中所有的姑娘后生为他们唱了三天三夜的山歌,“六月六”赶“歌场”的习俗流传至今。

雷打塘与清水江水天同色

传说精彩感人,以神化的故事来解释当时不能解释的地质现象,这也是泱泱华夏几千年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和途径。以神化精彩感人的故事,从孩童时起,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讲故事的影响和教化下,长大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是中华民族最原始、最传统的文化教育和传承方式。塘边的村民因从小受传说的教化和影响,民风淳朴厚道,敬畏雷雨自然,对人友善,家庭和睦,即使偶有纷争,怨仇从不隔夜,若有陌生人来访,都要杀母鸡款待。更有周边认为命中缺水的人,都要前来祭拜雷打塘为“干爹”“干妈”,不辞艰辛带鱼到塘里来放生,希望得到雷打塘的护佑。

塘边人家

第二天一大早,再次来到塘边,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塘堤上,看农家晨烟四起,听村中鸡鸣犬吠不绝,看湖面碧波微微,听林中鸟语虫鸣悦耳,静静地感受着塘边宁静的气息,深吸一口塘面拂来清新的空气,心灵变得如此宁静,却又波澜壮阔。也许运气不好,没有邂逅绚烂的朝霞,却遇到一伙在风雨长廊上露营收拾好装备准备出发的游客,我也正准备打开无人机箱打算航拍全景,突然,豆大的雨点倾泄而下,拍打在脸颊上还真有点生疼,碧绿的湖面上溅起片片水花,抬头一看,清晨淡蓝色的天空只飘着一层层薄雾。什么情况?没乌云怎么也会下雨?当这群背包客们全部离开,雨也停了,就短短十几分钟时间。传言非虚,只要有客人第一次到寨子里来,或多或少都会下雨,久而久之,人们知道这个秘密后,第一次或陪同客人第一次到塘边,都要带上雨具,否则会变成落汤鸡。后来三板溪水库蓄水,公路抬高从村边通过,来的人多就不灵验了。听到这个传言时,我还有点将信将疑,没想到就真遇到了,还是晴天下雨。

雷打塘全景

对于地质灾害工作者来说,根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和岩土体特征等地质环境条件,不难判断出雷打塘老滑坡的范围、规模、滑向和形成过程。首先通过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宏观判断。滑坡后缘有悬崖峭壁,而且滑坡后缘呈平台状,滑坡体宏观扇形特征明显。其次通过地质构造特征判断是否具备崩塌滑坡的基本条件。沿嫂塘的冲沟是一条北东方向的陡倾角正断层(在嫂塘和姑塘连接的风雨长廊边还能看到断层面和破碎带),加之以北西方向为主的直立节理特别发育,沿这些构造带经历漫长的表生地质作用形成了陡峭的地貌,这也是此地区北东、北西两个方向的直线状冲沟特别发育的原因。沿多组节理面、岩层面等结构面,岩体被切割成块状,在陡崖临空地段容易发生崩塌,而此斜坡又是顺向斜坡(即地层倾向与坡向一致)又容易沿岩土接触面发生滑坡。三是通过岩土体出露特征初步判断滑体厚度。根据村民描述,开挖屋基时上部通常是3米左右的块石堆,才挖到土黄色的粘土层,很难挖到基岩层。因此,推测雷打塘老滑坡的形成过程,是由陡崖段发生大方量崩塌,形成块石流后冲击、铲刮坡脚土体及村落发生快速滑动,堵塞两条冲沟交汇处最终形成堰塞湖,滑坡主滑方向345度。初步测量滑坡堆积体纵长约750米、前缘横向最宽约450米,按平均厚度8米估算,崩塌、滑坡方量达120万立方米。

雷打塘老滑坡体全貌

村民在湖底发现了大量的瓷器、瓦砾粹片和石碓、石磨、石粑槽等人类生活痕迹以及倒插的杉树、松树柏树等古风景树,由此判断被淹埋的村寨也应该是个有数百年历史的古村落,灾难来临时是全寨遇难还是有部分幸免于难?就不得而知了。从居住条件来看,对于清水江一带陡峭地形条件恶劣地区,水路又是古代交通之重,此地算得上是宜居之地,能容纳数百户人家肯定没有问题。在封建社会及之前的任何朝代,如果在此地集中居住有数百户人家,应该是个集镇吧,有没有历史记载呢?对于滑坡发生时间,有说滑坡发生于4000年前的说法显然不科学。首先,据史籍记载和传说,4000年前中国从五帝时期进入奴隶制社会,黄帝大战蚩尤“七十一战”仍无法取胜,黄帝求告“九天玄女”终于打败蚩尤,蚩尤后人“南蛮”南下迁徙于殷周时期(公元前1562-前770)在今湖北清江流域和湖南洞庭湖一带生息,约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在巴蜀、夜郎以及荆州等地活动,秦汉时(公元前221-公元8年)大部分苗族先民在武陵郡、牂柯郡、越巂郡、巴郡、南郡等地定居,小部分才继续迁徙到黔东南。因此,4000年前此地还没有苗族。其次,中国原始瓷器虽起源于3000年前,但真正意义上瓷器产于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至宋代进入繁荣时期普及民间,再说4000年前也没有瓦片吧?其实只要找行家鉴定湖底瓷器的年代就能谜底揭穿了。

如今的塘边村以杨、袁、姜等八大姓为主,迁于此地据说已有十二代人左右,有从天柱迁居于此,也有从邻村苗寨侗寨迁居于此,还有是清乾隆年间沿江设置“二十一屯堡”之一的天培堡屯军的后裔,经历长达数百年的苗、侗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和婚姻融合,在民族矛盾、文化冲突和军事对峙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如今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既有苗侗民族元素,也有湖南一带汉族徽式元素。

秀美的地形地貌景观,与地球漫长的地质作用密切相关,是地质作用的产物,是不可复制、不可再生的地球资源和遗产。雷打塘不仅是老滑坡形成堰塞湖的遗址,三塘上游汇水面积仅6平方公里,以至湖水四季不枯又不溢,其水圈、生物圈在气候交替变换时节和温差作用形成了综合光影效应,有“浊涛雪兆”“水上霓虹”“湖中喷玉”“天然凉风洞”等自然奇观,结合民族文化元素,好好打造一番,既是科普基地,又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九里”龙塘“十里”干溪

古州(榕江)一带广为流传的民谣“十里干溪九里塘”,“十里干溪”是指从龙塘的塘口南至下游的乌婆寨,溪沟有近十里长但溪水干涸,“九里塘”是指从龙塘的塘口北至上游的归通寨溪沟,形成了九里长的湖塘,传说有龙出现又叫“龙塘”。

“龙塘”鸟瞰全景

龙塘的成因也极富神秘色彩。其中《古州厅志》记载:“相传旧系村寨,一夕雷雨大作,聚成大浸潭。内有灵犀旱肠,求雨多验”,《榕江乡土教材》(民国32年编)记载:“有龙在湖内”。

“龙塘”下游“干溪”全景

其中民间流传最广的故事,于乾隆10年(公元1745年)夏,持续三日雷雨交加,狂风暴雨,夜里突然山崩地裂,地动山摇,山脚的“古脑”苗寨百余栋房屋在黑暗中被溃崩的山体瞬间淹埋,十多里的溪沟变成了汪洋内海,因此得名“崩坡塘”。相传在此之前,溪边一户人家因深更半夜好心收留了一位衣裳褴褛的老人,老人感动,临走前泄露天机告诉这家人“某月某日此地要变成汪洋大海,到时一定要逃离”,于是这户人家相互转告众人,全寨人提前撤离才幸免于难。后来有人说:“那个借宿的老人是一条龙,我们不要忘了它的大恩大德”,于是劫后余生的村民们便在塘边南面的小山上修了座龙王庙,每逢天旱便在庙前隆重举行乞降大雨的祭祀活动。

龙王庙前民国十年功德碑

经历近三百年的洪水冲刷和淘蚀,如今的“龙塘”虽然没有“九里”但也足有两里长,“干溪”虽然没有“十里”但也足有三四里长。坐落在塘出口的村寨叫塘口,60多户近200人基本全是清白堂杨氏后人,从江西迁居于此已有九代近200年。坐落在塘北入口的村寨叫塘古脑,60多户近200人以龙姓人家为主,坐落在塘东入口的村寨是以吴姓人家为主的弯寨和乌邦,坐落在老滑坡后缘平台上的怎更寨40余户以弘农堂杨氏为主,迁居于此也都是200年左右,都是“崩坡成塘”后才定居于此。更巧的是,于三年前有一卜姓人到此地寻根祖坟,他们的先人因家园被淹成塘后才逃离此地至湖南新晃,已有十二代人,说明形成崩坡塘的滑坡发生时间是清朝乾隆10年(公元1745年)有近300年历史是可信的。

双龟戏水图

我于10月3日中午从剑河南加出发,经锦屏河口、地茶,从隆里上高速,然后在榕江下了高速,走走停停,下午6点终于到达龙塘。没曾想湖边的小山庄住宿条件还不错,只有四个独立“豪”间,干净有档次,在山庄住了两晚,我是山庄里国庆节假期间唯一入住的旅客。

平寨-怎更-中寨一带是一条区域性北北东方向断层,断层破碎带内岩体破碎,地形陡峭,在持续强降雨影响下,坡体沿怎更后山向下急剧崩滑,主滑方向向东(约80度),形成的滑坡堆积体纵长约600米,前缘最大横宽达900米,保守按平均厚度6米估算,滑坡体方量至少200万立方米,实属罕见。

龙塘老滑坡全景

与剑河雷打塘不同,龙塘上游汇水面积足有27平方公里,由两条主溪沟流水汇入,近南北向常年流水溪沟由北面的塘古脑汇入,沟长达10公里,南西方向季节性溪沟从东面的弯寨汇入,沟长约4公里。龙塘老滑坡堆积体的物质成分与崩坡塘老滑坡也不同。崩坡塘老滑坡堆积体以较大的块石为主,直径往往达到50厘米左右甚至更大,层次分明,上部为块石层,下部为粘土层,加之汇水面积小,堆积体堰坝不易被洪流冲溃以至保存至今。而龙塘老滑坡堆积体以粘土为主,碎石次之,碎石块径通常以小于30厘米为主,很少见大的块石,堆积体堵塞溪沟形成堰坝后,被洪流逐年冲溃,经历了近300年,下游的河段逐年被碎石填充抬高河床,形成了“十里干溪”的奇观。

航拍“十里干溪”

如今的龙塘堰塞湖,如埋藏在深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如一条飞龙在青山碧水中狂舞,湛蓝的湖水和翠绿的山峰相依相偎,漫步在湖滨,如在画中游,塘岸绿影悠悠,古树参天,满山翠绿色,印照碧水中,远近高低浓翠处,横看成岭侧成峰,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绿意清悠,湖畔农家客满时,鱼船归来米酒香,品尝一道农家美味的塘鱼和一酌香甜的米酒,忘了身在何处,忘记城市的喧嚣和繁华。与剑河雷打塘相同,特殊的地形地貌,龙塘的水圈、生物圈由于温差作用和气候交替变换时节形成光影效应,盛夏酷暑时节,龙王庙旁的百年老红豆杉树飞下毛毛细雨让人清凉无比,秋后的农历九月二十上下,塘中出现“一日三色水景”奇观,寒冬腊月,塘南面出口处乱石成堆之中股股热气袅袅升腾出现“龙王出气”奇观。塘周村寨有蜡染、剌绣,飘然起舞的芦笙舞,鸟语豹叫的芦笙调,嫁姑娘送鱼抬禾等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文化。合理地开发利用,又是一处集科普教育、品民族文化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胜地。

塘边镇寨榕树

150年红豆

受世代相传的传说故事教人为善的影响,这里的民风一样淳朴,乐观善良,热情好客,让每一位远来的客人有种无比亲切的久违的回家的感觉。在走访路上,正好遇到一群村民挥着长刀在路边清理草木,有男有女,有说有笑,我好奇地问:“是村里请你们来清理道路的吗?”一位村民笑笑对我说:“闲时我们会自发组织群众来清理道路,为村里人出行方便!”

村民自发组织砍草清路

龙塘因龙得名,“龙恩”的故事传遍古州内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有乡间秀才编了一首酒令歌世代传唱。

太阳出来照四方,古州处处好风光。

城北去九十里,有个地方叫龙塘。

民间传说已久远,某日此处有灾殃。

龙王为把民来救,变个路人讨歇堂。

寨里的人良心好,好酒好饭待龙王。

为了感谢主人恩,透露天机救老乡。

某月某日有大雨,山崩地裂酿成塘。

那天你们要躲避,把家搬到高地方。

到时果然倾盆雨,山摇地动雾茫茫。

大河小溪水猛涨,怎更往下大塌方。

人们躲在高处望,眼前一片水汪汪。

全得龙王来通信,全寨免遭难一场。

大雨停后水还在,十里干溪九里塘。

塘中一日三色水,风吹水波放毫光。

鱼在塘中好自在,鸟在天空任飞翔。

蚌壳一个十斤重,泥鳅也有尺把长。

有树晴天会下雨,百年松树三尺长。

你若春天跑来逛,水塘四周桃李香。

你若秋天跑来逛,烧鱼糯饭任你尝。

猪槽船上游一趟,神魂颠倒忘回乡。

山美水美人更美,人间仙境在龙塘。

后 记

传说终归是传说,是民间茶余饭后的娱乐,也是民间非物质文化传承和教化后人与人为善的文化传承形式。但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力量往往是苍白无力的,或许是因为持续强降雨诱发的这两次大规模滑坡,发生前就已有斜坡变形破坏的征兆,是否有人提前发现了,并及时发出预警,才有村民逃离现场而幸免于难,之后被科学不发达时代的后人神化了成神仙和龙来拯救世人,而演变成传奇故事流传至今?就不得而知了!(图/文 王康年)

▍编辑来源:多彩贵州网、贵州省地矿局 黔东南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