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博物馆

坦克博物馆

坦克博物馆以前名叫博文顿坦克博物馆,是一个专门收藏装甲战斗车辆的博物馆,位于英格兰西南部多塞特郡博文顿地区。

博文顿原来是英国装甲部队的训练和维修营地,1916年,英国战争部就在博文顿建立了训练营,专门训练坦克成员,因此这里可以看作是英国坦克应用技术的发源地。1923年,英国作家拉德亚德•基普灵造访了博文顿坦克兵训练营,看到了保存在这里的一些老旧坦克,建议在此地修建一座坦克博物馆。但藏品真正迅速丰富起来是在二战之后:战后英国把大量退役的坦克连同缴获的敌人装甲车辆都送到这里保存起来。1947年起,坦克博物馆开始向公众开放。

博物馆追溯了坦克的历史,收集着来自世界上26个国家的近300辆各种坦克和装甲车辆,是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博物馆,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装甲车博物馆。目前的展馆分为一战馆、战间馆、二战馆、战后馆和英国钢铁馆5个部分。在众多的藏品中,不乏一些弥足珍贵的战争遗存:世界上唯一一辆尚能开动的二战德国“虎”式坦克和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坦克——一战英国Mark I型坦克。

Tank Museum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英国[Britain]

景点所在省、州:多塞特郡 [Dorset County]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的馆藏文物 

因为有国家的支持,库宾卡坦克博物馆的展品种类扩张相当迅速,它可以顺利地从苏联各设计局和生产厂得到绝无仅有的试验样车,从分散在各地的红军学校征集昔日缴获德国的武器装备。冷战期间苏联的友好国家还向库宾卡坦克博物馆赠送一些战利品,如朝鲜、越南、古巴、安哥拉、印度及中东阿拉伯国家等。到20世纪80年代苏美关系缓和后,库宾卡与其他西方博物馆的展品交流也开始步入正轨,该馆尤其与英国伯明顿坦克博物馆合作密切。 如今,这座以收藏各类装甲车辆为主的博物馆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博物馆之一。截止目前,该馆拥有290辆坦克实车展品,一共有11个国家向其赠送展品,从3-5吨的轻型坦克到180吨超重型坦克琳琅满目。这里还有从57毫米到600毫米口径不一的40门自行火炮,30辆装甲汽车,10辆侦察及通讯用车和大量后勤运输车辆。同时这里收藏有129件苏联时代未投产的装甲兵武器模型,但一般不对外展出。2000年,俄罗斯方面对所有车辆进行维修和重新喷漆涂装,严格按照它们当年的模样进行维护,现在这些老装备都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

库宾卡坦克博物馆的室内展区主要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重型坦克(P1)、中型坦克(P2)、轻型坦克(P3)、装甲战车(P4)、英美坦克车辆(P5)、德国坦克车辆(P6)、日本和法国坦克车辆(P7)。库宾卡博物馆位于莫斯科郊外西南60千米处。它和附近的装甲试验场都隶属俄罗斯装甲兵总局的装甲科学研究院。它总共拥有290辆从3吨的轻型坦克到180吨的超重型坦克在内的290辆坦克;40门57-600毫米口径的自行火炮;30辆装甲车以及10辆侦察车和指挥车。其中包括129辆苏联的装甲车辆。

(注意,以上为翻译资料。库宾卡有个俄罗斯最新的装甲车辆厅,不对外开放,估计里面的车辆没有计算在内)

求苏联米格-23战斗机详细资料

研制历史

在越南战争中,苏联空军与华约空军意识到,自己装备的米格-21歼击机火力与航程并不十分理想,同时装备的苏-15截击机也只能承担单纯的高空拦截作战。他们要求装备一种多功能的作战平台,以在与北约空军F-4、F-104战机的对抗中取得优势。

米高扬-古列维奇飞机设计局(今米格-莫斯科飞机科研生产联合体)接到任务,要求设计一种新型多用途战斗机。该项目的总设计师是阿尔乔姆・伊・米高扬与R・A・别利亚科夫。主任设计师是A・A・安德烈耶夫、V・A・拉夫罗夫与G・A・谢多夫。米格-23是阿尔乔姆・伊・米高扬生前的最后一件设计作品。

1967年6月10日,编号231的米格-23原型机(设计局编号23-11)首机开始试飞,在米高扬设计局首席试飞员A・V・费多托夫的驾驶下进行了16°后掠翼的实验。同年7月9日的试飞中,米格-23成功实验了后掠翼的三种倾斜角度。在后来的试飞中,米格-23成功在机翼后掠72°时达到1.2马赫。在试飞过程中米高扬重新设计了米格-23的机翼,增大了翼面积。

1968年11月6日,在97次试飞后,米高扬签发了试飞总结报告。至此米格-23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

[编辑] 23-01方案

在竞标该项目时,米高扬设计局还提出了另一种方案,即23-01方案。23-01方案是一种常规布局的战斗机,采用类似米格-21的三角翼与全动水平尾翼,北约称“不忠”(faithless),又称米格-23PD。该机型以一具Р-27-300涡轮喷气发动机(军用推力52千牛,加力推力73千牛)提供动力,并在机身中部设置有两具小型РД-36-35升力发动机,使该机型具有短距起降能力,可以在条件较差的前线机场使用 同时与其它两侧进气的苏联战斗机不同的是,该机在进气口处并未使用调节板而是使用类似F-104的调节锥与半圆形进气道。然而在随后的试飞中23-01因为技术不够成熟,出现了许多问题,最终该项目被取消。

[编辑] 生产

1968年,米格-23开始由莫斯科劳动旗帜工厂(今米格-莫斯科飞机科研生产联合体)与伊尔库茨克工厂(今伊尔库茨克飞机科研联合体)批量生产。1969年装备苏联空军歼击-轰炸航空兵。米格-23于1984年停产。米格-23总共生产了6000多架,其中莫斯科劳动旗帜工厂生产了4278架,为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第三代战斗机(按照俄罗斯标准)。

印度,购买了米格-23与米格-27的生产许可证,可在本国工厂自行组装。

[编辑] 价格

在20世纪70-80年代,米格-23在价格上与其它同时代战斗机相比更具有竞争力。一架米格-23的价格为3,600,000到6,600,000美元,而当时一架F-16造价为14,000,000美元。与米格-23价格最为接近的西方战斗机是造价4,500,000美元的以色列幼狮战斗机。

[编辑] 性能特点

米格-23是苏联第二种变后掠翼超音速战斗机,气动外形参照了美国F-111战斗轰炸机。设计思想中强调较大的作战半径、在多种速度下飞行的能力、良好的起降性与优良的中低空作战性能。米格-23采用变后掠上单翼布局,有三种推荐机翼后掠角,包括用于起降与巡逻的18°40′,用于空战的47°40′和用于超音速与低空高速飞行的74°40′,在操作手柄上分别标为16°、45°、72°。借助座舱里的操作手柄,飞行员可使机翼停在18°40′到74°40′之间的任意角度。

挂载R-23与R-60的米格-23M米格-23使用两侧进气设计,参照F-4设置了两侧矩形进气道。不同标准的米格-23使用不同的发动机,为莫斯科图曼斯基设计局(今俄罗斯航空发动机科技联合体)的R系列与留里卡设计局(今留里卡-土星联合股份公司)的AL系列。米格-23的续航能力与起降性能与先前的米格机相比有较大改善。

米格-23的航电系统具有典型的苏式风格,在制造中使用了大量的电子管和晶体管,导致雷达体积庞大重量超标耗电量大而功能与精度不足,但是有较好抗干扰能力。米格-23使用Saphir-23D-Sh“高空云雀”雷达,部分低级型号使用“木鸟”雷达及“蓝宝石”雷达。

米格-23的固定武器是一门GSh-23L双管23毫米机炮,备弹200发,重52千克。可选用的空空导弹包括R-3(北约称AA-2“环礁”)、R-23/24(北约称AA-7“尖顶”)、R-60(北约称AA-8“蚜虫”)。米格-23MLD可以使用R-27(北约称AA-10“白杨”)与R-73(北约称AA-11“射手”)。米格-23有两个各可挂一枚导弹的翼下挂架,两侧进气道下也各有一具可挂2枚导弹的APU-60/2型挂架。MS型的每个进气道挂架只能挂一枚导弹。

[编辑] 性能数据(米格-23MLD)

基本诸元

乘员: 一人

长度: 16.70米(56 英尺9.5英寸)

翼展: 13.97米(展开)(45英尺10英寸)

高度: 4.82米(15英尺9.75 英寸)

翼面积: 37.35平方米(展开), 34.16平方米(收折)(402.05平方英尺/ 367.71平方英尺)

空重: 9,595 千克(21,153磅)

载重: 15,700 千克(34,612磅)

最大起飞重量: 18,030 千克(39,749磅)

发动机: 1×R-35-300 带加力涡轮喷气式发动机, 静推力,83.6千牛 加力推力127千牛(18,850磅 / 28,700磅)

性能

最高速度: Mach 2.4 2,445 千米/时 at altitude; 1.14马赫, 海平面1,350 千米/时 (1,553 mph / 840 mph)

航程: 1,150 千米(6枚空空导弹), 2,820 km(空载)(570 英里 / 1,750 英里)

用升限: 18,500 米(60,695 英尺)

爬升率: 240 米/秒(47,245 英里/分)

翼负荷: 420 千克/平方米(78.6磅/平方英尺)

推重比: 0.88

武器

1门GSh-23L23mm机炮,载弹200发

两个腹部、两个翼下、两个翼尖挂点可携带3,000 千克 (6,610磅) 总外挂,包括:

R-3(北约称AA-2“环礁”)

R-23/24(北约称AA-7 “尖顶”)

R-60(北约称AA-8 “蚜虫”)

后期型号可挂载:

R-27“杨树”(北约称AA-10 “阿拉莫”)

R-73 (北约称AA-11 “射手”)

R-77(北约称AA-12 “蝰蛇”)

[编辑] 主要型号

米格-23S:最初生产型米格-23,内部编号23-11,北约称“鞭挞者-A”。该机装备两具静推力68.04千牛,加力推力97.84千牛的图曼斯基R-27-F2M-300发动机。装备由米格-21比斯式歼击机的S-21“木鸟”雷达改进的RP-22“蓝宝石”火控雷达,使用R-3R近程办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与R-3S红外制导空空导弹。机身后部装有4块减速板,在垂直尾翼根部装有减速伞舱。与原型机相比,后移了垂直尾翼,装备了折叠式腹鳍。米格-23S只在1969年-1970年少量生产了50架供测试使用。

米格-23SM:米格-23S的4挂架版本。

在基辅卫国战争博物馆展出的米格-23M米格-23M:主要生产型,内部编号23-11M,北约称“鞭挞者-B”。米格-23M是生产得最多的一种米格-23。采用两具静推力81.83千牛,加力推力113.84千牛的图曼斯基R-29-300发动机。与先前型号相比,该型号重新设计了机首部分以便容纳新研制的雷达,机翼前移0.61米,加大了可动机翼段的弦长,缩短后机身,采用较小的背鳍。部分具有核打击能力。于1972年装备苏联空军,1974年装备驻民主德国的苏联第16航空集团军。

米格-23MF:米格-23M的出口型号,内部编号为23-11A/B,北约称“鞭挞者-E”,采用老式电子设备与低级发动机。23-11A型只是更换了敌我识别器与电台,出口保加利亚、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匈牙利与罗马尼亚等华约国家。23-11B型取消了发射R-60导弹的能力,只能使用R-3M空空导弹,出口印度、古巴、叙利亚。

米格-23MS:为防止机密技术泄露而特别设计的出口型号,采用推力100千牛的图曼斯基R-27F2M-300发动机。采用改进型“木鸟”雷达或“蓝宝石”雷达,移除了红外搜索跟踪系统与多普勒导航系统。出口叙利亚、伊拉克、埃及。

米格-23ML:改进型米格-23,北约称“鞭挞者-G”。设计上减小了垂尾面积,采用了图曼斯基R-35F-300发动机与具备下视下射能力的Sphir-23ML雷达,机头下加装TP-32M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吊舱,于1976年-1981年生产。

米格-23UB:双座教练型米格-23,也称米格-23UM。内部编号23-51,1969年5月首飞。首机由一架米格-23S型改装,后由米格-23M型改装。1970年-1978年共生产了769架。

米格-23MLA:截击型米格-23,又称米格-23P,内部编号23-14。1977年在米格-23ML基础上开始研制,1979年首飞,采用了较新的电子设备。

米格-23MLD米格-23MLD:截击型米格-23,内部编号23-18。1984年后改进的最后一种米格-23。

米格-23A:舰载型米格-23,原为为苏联1972年设计的1160型航母设计的舰载机,1160计划取消后改为舰载战斗机试验机,进行滑跃起飞的试验,成果用于苏-33与米格-29K。

米格-23B:对地攻击型米格-23,北约称“鞭挞者-F”,内部编号32-34。米格-23B在米格-23S的基础上改装。包括重新设计的机头,更好的前向与下视视野,变短的后机身等。使用1台112千牛的留里卡AL-21F-300发动机。取消了雷达,加装了防护装甲、油箱惰性气体防火系统。翼根 流罩内装有导弹制导照射装置与电视摄像机。1970年8月20日首飞,1971年开始生产。

米格-23BN:对地攻击型米格-23,北约称“鞭挞者-F”,内部编号32-23。在米格-23B基础上更新了导航与攻击系统。

米格-23BK:对地攻击型米格-23,北约称“鞭挞者-H”,内部编号32-36。

米格-23BM:对地攻击型米格-23,北约称“鞭挞者-H”,内部编号32-25。

米格-27:自米格-23BM与米格-23BK发展而来。

[编辑] 装备情况

[编辑] 在苏联空军的服役情况

米格-23首先装备苏联空军歼击-轰炸航空兵团。在海外则优先装备驻扎在民主德国的苏联第16航空集团军。米格-23MLA与米格-23MLD还装备了苏联国土防空军,是苏联20世纪80年代主要截击机种之一。

1989年7月4日,一架发生机械故障的驻波兰苏军米格-23在飞行员弹射逃生后继续飞行900公里,飞越波兰、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5国领空,最后因燃料耗尽坠毁在比利时,造成一名18岁男子死亡。[1]

[编辑] 在其他国家空军的服役情况

[编辑] 仍在使用米格-23的国家

米格-23服役国(鲜红为正在服役,深红为已退役) 亚美尼亚

5架米格-23

阿尔及利亚

29架米格-23BN/MS/UB

安哥拉

32架米格-23M/UB

白俄罗斯

34架米格-23M(有消息称已全部退役)

古巴

69架米格-23MF/ML/UB(基本停飞)

埃塞俄比亚

32架米格-23BN/UB(主要承担对地攻击任务,截击型米格-23ML已全部退役)

哈萨克斯坦

100架米格-23M/UB

利比亚

130架米格-23MS/ML/BN/UB(因缺少零件基本停飞)

朝鲜

56架米格-23ML/UB

斯里兰卡

1架米格MiG-23UB(用于米格-27的训练),7架米格-27

叙利亚

146架米格-23MS/MF/ML/MLD/BN/UB

土库曼斯坦

230架米格-23M/UB

也门

44架米格-23BN/UB

越南

36架米格-23ML/UB[2]

津巴布韦

3架米格-23M/UB[3]

印度

超过120架米格-27。原装备4个中队的米格-23已逐步退役。2009年3月6日对地攻击型米格-23BN全部退役,2007年截击型米格-23MF全部退役。[4]

[编辑] 曾经使用米格-23的国家

阿富汗

可能自1984年起使用米格-23BN/UB,也可能是阿富汗空军涂装的苏联战机。

保加利亚

33架米格-23BN,12架米格-23MF,1架米格-23ML,8架米格-23MLA,21架米格-23MLD与15架米格23UB自1976年起在保加利亚空军中服役,2002年全部退役。

捷克斯洛伐克

移交捷克共和国。

捷克

BN、MF型于1994年退役,ML、UB型1998年全部退役

东德

全部移交德意志联邦共和国,2架移交美国空军,部分送入博物馆。

伊朗

1991年4架叛逃的伊拉克空军米格-23,因零件短缺而退役。

埃及

6架米格-23BN/MF/U 被提供给中国以交换其他设备,这些飞机被用作研究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强-6项目。[5]至少8架米格-23被提供给美国进行研究。

格鲁吉亚

匈牙利

拥有16架米格-23并于1997年退役;具体包括12架米格-23MF与4架米格-23UB (其中一架1990年从苏联空军购入)。

伊拉克

海湾战争开始后部分米格-23被送至南斯拉夫进行升级改装。其中的一架在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航空博物馆展出。

波兰空军-23 波兰

1979年至1982年间波兰空军共获得36架米格-23MF单座型与6架米格-23UB教练机。1999年9月全部退役。

罗马尼亚

36架米格-23MF与10 米格-23 UB1979年至2001年间在罗马尼亚空军中服役并于2003年退役。

苏丹

乌克兰

苏联解体后从原苏联空军获得。

[编辑] 拥有米格-23作评估用途的国家

中国

中国从埃及获得了部分米格-23,即后来强-6方案的设计蓝本。[6]

以色列

1架叛逃的叙利亚米格-23。

美国

从埃及获得少量米格-23,并存放在内利斯空军基地

冷战博物馆 (CWAM)将其馆藏的一架米格-23UB修复至飞行状态。[7]

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空军拥有米格-23,但从未使用。[8]

[编辑] 战史

[编辑] 中东

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以米格-21、米格-23、米格-25为主力的阿拉伯国家空军与以F-4、F-16、F-15为主力的以色列空军进行了空战,以色列空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但叙利亚的米格-23也取得了一定战果。

1974年4月18日,叙利亚飞行员阿尔梅斯利上尉驾驶一架米格-23MC战斗机在大马士革西北空域进行试飞时遭遇两架以色列空军F-4战斗机,双方立即进入空战。以色列损失两架F-4,叙利亚米格-23也被击落(有消息称米格-23是被友军萨姆-6导弹击落,以色列国防部只承认损失一架F-4)。阿尔梅斯利上尉事后获得叙利亚“共和国英雄”勋章。[9]

1977年7月21日,一架叙利亚米格-23在空战中被埃及米格-21击落。[10]

1979年9月,一架叙利亚米格-23MS在空战中被埃及米格-21使用AIM-9“响尾蛇”导弹击落。[11]

1980年7月18日,一架坠毁的利比亚米格-23MS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省中部的希拉山脉被发现,飞行员伊泽丁・格尔已死亡,据怀疑与1980年6月27日意大利乌斯蒂卡岛附近一架DC-9的坠毁有关。[12]

1981年4月26日,叙利亚两架米格-23在黎巴嫩击落了两架以色列A-4天鹰攻击机。[13]

1982年6月6日到11日间,叙利亚空军的米格-23参加了贝卡谷地空战。以色列方面宣称共击落85架叙利亚战机,其中大部分为米格-21与米格-23。叙利亚与苏联资料声称叙利亚的米格-23至少击落了以色列空军6架F-16与4架F-4。

[编辑] 叙利亚声称的米格-23击落记录[14]

时间 机型 驾驶员 使用武器 战果

1974.4.19 米格-23MS E.al-Masry R-3S F-4E

1974.4.19 米格-23MS E.al-Masry R-3S F-4E

1981.4.261 米格-23MS ? R-13M A-4E

1982.6.6 米格-23MF Zachariah R-23R BQM-34

1982.6.7 米格-23MF Merza R-23R F-16A

1982.6.7 米格-23MF Merza R-23R F-16A

1982.6.8 米格-23MF Hau R-23R F-16A

1982.6.8 米格-23MF Hau R-23R F-16A

1982.6.9 米格-23MF Deeb R-23R F-16A

1982.6.9 米格-23MF Nahhas R-23R F-16A

1982.6.9 米格-23MF Ali ? F-4E*

1982.6.9 米格-23MF Toma ? F-4E*

1982.6.11 米格-23MF al-Kherat R-13M F-4E

1982.6.11 米格-23MF Zo'aby R-13M F-4E

1982.6.11 米格-23MF ? R-24R E-2C

1983.12.4 米格-23ML ? ? F-15[15]

1983.12.4 米格-23ML ? ? F-4E

2002.4.? 米格-23ML/S ? R-60 一架无人机

注:所有击落记录均未得到以色列国防部承认。地面火力打击损失未计算在内。

[编辑] 叙利亚米格-23被击落记录[16][17]

时间 机型 驾驶员 使用武器 战果

1977.7.21 米格-21MF S.Mohammed ? 米格-23MS

1979.11 米格-21MF S.Mohammed AIM-9P 米格-23MS

1982.4.20 F-15A ? ? 米格-23BN

1982.4.20 F-15A ? ? 米格-23BN

1982.6.6 F-15A ? AIM-7F 米格-23MS

1982.6.7 F-15A O.Lapidot 怪蛇-III 米格-23

1982.6.7 F-15A ? ? 米格-23

1982.6.7 F-16 ? ? 米格-23MF

1982.6.8 F-15 ? ? 米格-23

1982.6.8 F-16 ? ? 米格-23BN

1982.6.8 F-16 ? 怪蛇-III 米格-23BN

1982.6.8 F-16 ? 怪蛇-III 米格-23BN

1982.6.8 F-16 ? 怪蛇-III 米格-23BN

1982.6.8 F-15 ? AIM-9L 米格-23BN

1982.6.9 F-15A R AIM-9L 米格-23MF

1982.6.9 F-15 ? ? 米格-23

1982.6.9 F-15 ? ? 米格-23

1982.6.9 F-15 ? ? 米格-23

1982.6.10 F-15 Y.Peled AIM-7F 米格-23

1982.6.10 F-15 Y.Peled AIM-7F 米格-23

1982.6.10 F-16A Ethan AIM-9L 米格-23MF

1982.6.11 F-15 ? AIM-7F 米格-23

1982.6.11 F-15 ? AIM-7F 米格-23

1982.6.11 F-16A Rafi 20mm机炮 米格-23MS

1982.6.11 F-16A Rafi 20mm机炮 米格-23MS

1982.6.11 F-16A Ethan AIM-9L 米格-23BN

1982.6.11 F-16A ? AIM-9L 米格-23BN

1982.6.11 F-16A ? AIM-9L 米格-23BN

1982.6.11 F-16A Ethan AIM-9L 米格-23BN

1982.6.24 F-16A ? 怪蛇-III 米格-23BN

1982.6.24 F-16A ? 怪蛇-III 米格-23BN

1982.6.25 F-15A ? ? 米格-23MF

1982.6.25 F-15A ? ? 米格-23MF

1985.11.20 F-15D N.Ronen ? 米格-23ML

1985.11.20 F-15D N.Ronen ? 米格-23ML

注:除前两项为埃及空军击落记录外均为以色列空军战果。地面火力打击损失未计算在内。

[编辑] 阿富汗战争

苏联空军的米格-23参加了1979年至1989年的阿富汗战争,主要承担对地攻击任务,与巴基斯坦空军的F-16在边境上进行了一些空战。具体的战斗结果没有公布,但据称巴基斯坦的F-16占据了优势。

[编辑] 安哥拉内战

1975年至1988年间,50架米格-23ML参加了安哥拉内战。这些米格-23从苏联直接运至安哥拉,由古巴革命空军飞行员驾驶,但仍为安哥拉空军涂装,执行对地攻击与拦截任务。它们与南非空军的幻影F.1战斗机进行了空战并夺取了制空权,但在南非美制“毒刺”导弹的打击下有较大损失。古巴人在战场上发现了一堵墙,上面写着“MIK23 sak van die kart.”,意为“米格-23 伤了我们的心。”[18]

[编辑] 古巴空军米格-23在安哥拉战场击落记录[19]

时间 机型 驾驶员 使用武器 战果 所属国家 备注

1987 米格-23ML ? R-60 黑斑羚Mk.II 南非

1987 米格-23ML ? R-60 幻影F.1 南非

1987.9.27 米格-23ML ? ? SA.330 南非

1987.9.27 米格-23ML A. Ley Rivas R-23R或R-60 幻影F.1 南非 击伤

1987.9.27 米格-23ML J.C.C.Goden R-60 幻影F.1 南非

1988.8.8 米格-23ML ? R-60 BAe 125-800 (OK-1) 博茨瓦纳 击伤

注:地面火力打击损失未计算在内。

[编辑] 南非空军击落米格-23记录[20]

时间 机型 驾驶员 使用武器 战果

1987 幻影F.1AZ D.Prinsloo V-3B廓尔喀弯刀 米格-23ML

1987.9.10 幻影F.1CZ A.v/Rensburg 魔术R.550 米格-23ML

1987.9.27 幻影F.1CZ C.Gagiano 魔术R.550 米格-23ML

1987.9.27 幻影F.1AZ J.Rankin V-3B廓尔喀弯刀 米格-23ML

1987.9.27 幻影F.1AZ J.Rankin 30mm机炮 米格-23ML

1987.9.27 幻影F.1AZ T.Nel V-3B廓尔喀弯刀 米格-23ML

注:地面火力打击损失未计算在内。

[编辑] 两伊战争

伊拉克空军的米格-23参加了两伊战争,承担对地攻击与空战任务,与以F-14为主力的伊朗空军进行了制空权争夺。几个中队的米格-23还承担了巴格达的防空任务。

[编辑] 两伊战争中伊朗空军击落米格-23记录[21][22]

时间 机型 驾驶员 使用武器 战果

1980.9.22 F-4E ? ? 米格-23BN

1980.9.23 F-14A Azimi AIM-54A 米格-23MS

1980.9.23 F-14A ? AIM-7E-4 米格-23

1980.9.23 F-14A ? AIM-7E-4 米格-23MS

1980.9.25 F-4E ? AIM-9P 米格-23MS

1980.9.25 F-4E Rassi 20mm 米格-23MS

1980.9.25 F-14A ? AIM-7E-4 米格-23BN

1980.9.25 F-14A ? 空空 弹 米格-23BN

1980.9.25 F-14A Naghdi 空空导弹 米格-23BN

1980.9.25 F-4E ? 空空导弹 米格-23BN

1980.9.25 F-4E ? AIM-9P 米格-23BN

1980.9.27 F-4E ? AIM-9P 米格-23BN

1980.9.27 F-4E ? AIM-9P 米格-23BN

1980.9.28 F-4E ? AIM-7E-2 米格-23BN

1980.9.28 F-4E ? AIM-7E-2 米格-23BN

1980.9.28 F-4E ? AIM-7E-2 米格-23BN

1980.9.28 F-4E ? AIM-7E-2 米格-23BN

1980.9.29 F-4E A. Dowran AIM-7E-2 米格-23MS

1980.9.29 F-4E A. Dowran AIM-7E-2 米格-23MS

1980.10.2 F-14A ? AIM-9P 米格-23MS

1980.10.13 F-14A Afshar 空空导弹 米格-23BN

1980.10.13 F-4E Hasibi AIM-9P 米格-23BN

1980.10.18 F-14A Malej AIM-9P 米格-23BN

1980.10.18 F-14A Malej AIM-9P 米格-23BN

1980.10.29 F-14A Sedghi AIM-54A 米格-23MLA

1980.10.29 F-14A Sedghi AIM-54A 米格-23MLA

1980.10.29 F-14A Sedghi AIM-9P 米格-23MLA

1980.10.29 F-14A Sedghi AIM-9P 米格-23MLA

1980.11.10 F-14A ? AIM-7E-4 米格-23BN

1980.12.7 F-4E ? AIM-7E-2 米格-23BN

1981.1.7 F-14A Farahavar AIM-54A 米格-23BN

1981.1.7 F-14A Farahavar AIM-54A 米格-23BN

1981.1.7 F-14A Farahavar AIM-54A 米格-23BN

1981.1.7 F-14A Farahavar AIM-54A 米格-23BN

1981.1.21 F-4E A.Hoda AIM-9P 米格-23BN

1981.1.21 F-4E A.Hoda AIM-9P 米格-23BN

1981.4.26 F-14A Amir AIM-9P 米格-23BN

1981.4.23 F-4E Abassi AIM-9P 米格-23BN

1981.9.1 F-4D ? AIM-7E-2 米格-23MF

1982.7.21 F-14A ? AIM-54A 米格-23MF

1982.7.21 F-14A ? AIM-54A 米格-23MF

1982.7.21 F-14A ? AIM-54A 米格-23MF

1982.10.10 F-14A J.Zandi AIM-54A 米格-23BN

1982.10.10 F-14A J.Zandi AIM-54A 米格-23BN

1982.10 F-4E ? 20mm机炮 米格-23BN

1982.11.20 F-4E ? AIM-9P 米格-23BN

1982.11.21 F-14A Khosrodad AIM-54A 米格-23MF

1982.11.21 F-14A Khosrodad AIM-54A 米格-23MF

1982.12.3 F-4E ? 迫降 米格-23MS

1984.3.1 F-14A ? 空空导弹 米格-23BN

1984.3.3 AH-1J+RH-53 ? 20mm机炮+12.7mm机枪 米格-23MF

1985.1.14 F-4E ? AIM-9P 米格-23BN

1985.3.11 F-4E ? AIM-9P 米格-23BN

1985.3.15 F-4E ? AIM-9P 米格-23BN

1986.7.12 F-14A Reza AIM-7E-4 米格-23ML

1986.10.14 F-14A ? AIM-54A 米格-23ML

1986.11.15 F-4E A.Hoda AIM-9P 米格-23BN

1987.2.24 F-14A ? 空空导弹 米格-23BN

1987.11.22 F-4E ? AIM-9P 米格-23BN

1988.6.14 F-4E Solarie AIM-9P 米格-23MF

注:地面火力打击损失未计算在内。

[编辑] 海湾战争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空军与装备米格-23的伊拉克空军进行了空战并取得了压倒性优势。部分米格-23飞往伊朗。

[编辑] 美国空军在“沙漠风暴”行动中击落米格-23记录[23]

时间 驾驶员 机型 使用武器 战果

1991.1.18 B.Powell F-15C AIM-7M 米格-23

1991.1.18 B.Powell F-15C AIM-7M 米格-23

1991.1.26 R.Draeger F-15C AIM-7M 米格-23MF

1991.1.26 A.Schiavi F-15C AIM-7M 米格-23MF

1991.1.26 C.Rodriguez F-15C AIM-7M 米格-23MF

1991.1.27 Denney F-15C AIM-9M 米格-23MF

1991.1.27 Denney F-15C AIM-9M 米格-23MF

1991.1.27 B.Powell F-15C AIM-7M 米格-23MF

1991.1.29 D.Watrous F-15C AIM-7M 米格-23

1991.1.29 D.Rose F-15C AIM-7M 米格-23

注:地面火力打击损失未计算在内

克什克腾旗博物馆游玩攻略 克什克腾旗地质公园博物馆

1. 克什克腾旗地质公园博物馆

西乌旗全称为西乌珠穆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州赤峰市西北方向的西北部,从赤峰市沿着G16国道先到达翁牛特旗,往西走就是克什克腾旗,克旗有世界科教文组织认证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和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还有全国闻名的达里湖风景区(值得来此一游),过了克什克腾旗可以先到达林西县,之后向北方向走就可以到达西乌珠穆沁旗,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2. 克什克腾旗国家地质公园

克什克腾旗的首府是经棚镇。克什克腾旗位于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北部,驻地经棚镇,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和燕山余脉七老图山的交汇地带,南北长207公里,东西宽170公里,总面积20673平方公里。克什克腾旗,蒙语译为“亲兵卫队”。辖13个苏木乡镇、3个街道。辖区总人口24.76万人(2020年),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蒙、满、汉、回等10个民族聚居的地区。

3. 克什克腾旗地质公园博物馆展品

  【线路】:  北京方向:北京——承德—茅荆坝隧道(2011年开始修建赤承高速期间走平泉或围场县城)—赤峰市区(赤峰博物馆、玉龙古玩城、力王工艺园)——喀喇沁蒙古亲王府——赤峰市区,走赤大高速——翁牛特旗玉龙沙湖——省际大通道—巴林右旗大板镇(巴林奇石馆、巴林石城、赛区汗乌拉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省际大通道——青山岩臼景区——克什克腾温泉度假区(热水)——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地质公园博物馆)——达里湖——贡格尔草原——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旅游区经棚——省际大通道——桑根达来——张北——张家口——北京。行程约1200公里。  沈阳方向:沈阳——通辽,走高速——赤峰市区(赤峰博物馆、玉龙古玩城、力王工艺园)——喀喇沁蒙古亲王府——赤峰市区,走赤大高速——翁牛特旗玉龙沙湖——省际大通道—青山岩臼景区——克什克腾温泉度假区(热水)——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地质公园博物馆)——达里湖——贡格尔草原——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旅游区经棚——巴林右旗大板镇(巴林奇石馆、巴林石城、赛区汗乌拉自然保护区博物馆)——省际大通道——巴林左旗召庙旅游区——林东(辽上京遗址、辽上京博物馆)——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蒙古汗廷音乐)——开鲁——通辽——沈阳。行程约1500公里。  【道路情况】:国道G306、G207、G2511、G304、G101、G16、G45  省道S204、S105、S206、S253、S254、S105 省际大通道道  【途中主要景点】:赤峰博物馆、玉龙古玩城、力王工艺园、喀喇沁蒙古亲王府、翁牛特旗玉龙沙湖、青山岩臼景区、克什克腾温泉度假区(热水)、达里湖、贡格尔草原、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旅游区、巴林奇石馆、赛区汗乌拉自然保护区博物馆、辽上京遗址、博物馆、蒙古汗庭乐

4.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地质公园

克什克腾,这个极具风野味道且朗朗上口的名字是蒙古语,即成吉思汗招募的“亲兵卫队”,从这个名字就可以想象得出这里曾经是蒙古皇金家族驻扎过的地方。

来克什克腾之前,只知道这里有草原和石林,到了之后才知道,克什克腾还有“内蒙古百宝箱”之称,因为它集山川、河流、森林、湖泊、草原、沙地、峰林、岩臼、峡谷、温泉于一身,将内蒙古最美丽与宝贵的资源浓缩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构成了它丰富多样自然的美丽神奇。

青山景区位于大兴安岭东南边缘,克什克腾旗东部,距经棚镇25公里。景区总面积30余平方公里,最高峰1574米。花岗岩形成的山体岩石 第四纪冰川运动,形成千姿百态的地质奇观。整座青山峰峦叠嶂、群峰突起、连绵不绝、犬牙交错、直刺云天、巍峨壮观,就像一道巨大的天然屏障,傲然耸立在群山之间。

刚进入青山景区,就被远处的鹰石所吸引,真是栩栩如生,无不感叹大自然之神奇,大家都纷纷拿出相机开始了一阵猛拍。有人说:一山之峻在其峰,一山之峭在其岭,一山之秀在其林,一山之美在其水。青山虽不是名山,但这里的山水充满了灵性,充满了生动,充满了深邃,充满了神奇。它展示给人们的是雄浑、险峻、古朴、苍劲。

蛇石、棺材石、试剑石、蛙石、母子猴石等各个都有模有样,这里的天气变幻莫测,阴晴不定,乘坐索道也是一波三折,突如其来的雷暴,让我们不得不稍作等待,我们都非常期待山顶的风光。终于等到了头顶的一大片乌云飘过,我们乘坐索道,一路上山,远眺西拉沐沦河美景,山顶上山高天低、云淡风清,大家都好不吝啬的呼吸着山顶的好空气。

来大草原必须做的一件事,当然就是骑马了,骑着马,尽情的享受那最美的风景,真的是好不惬意!中午,在牧民家中品尝地道的蒙古菜,有需要拿手吃的手把肉,有外酥里嫩的烤羊排,还有香甜可口的奶豆腐,绝对是一次舌尖上的美味之旅。

阿斯哈图石林景区让人极其震撼。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位于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大兴安岭山脉中南段的北大山上,是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的九大园区之一。“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意思是“险竣的岩石”。石林景区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700米左右。

石林在北大山山脊上,平地而起,峥嵘险峻,远望鳞次栉比,如远古先人建筑的城堡;近观形态各异,如人工刻意雕凿的立体雕塑,浏览期间,石林的主体层层叠叠,高矮不一,或成组成片,或突兀独立,如古人布下的战阵森森可怖、令人生畏;侧耳倾听,风吹如诉,似向人们讲述着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不为人知的故事。

5. 克什克腾旗地质公园博物馆文物

【阿斯哈图】是世界级的地质公园。还有【大青山的冰臼】,也是世界地质奇观。

这两处都是地球上保存最完好的地质奇观。

(去这两处前要先弄点资料瞅瞅,要不然不知前因后果的去看,只能看到一堆石头柱柱和石头坑坑,没什么意思;反之你就会感叹大自然是多么神奇,知道世界地质有多么眷顾克旗这块土地了。)

【乌兰布统】草原值得一去,感受一下。8月末正是好时候,天很高很蓝,在城市里基本上见不到。

(建议如果有天赋就先学两首蒙古歌,看到草原就会很想扯着嗓子唱草原歌,唱不出来憋得难受。)

还要说下,在【达理湖】旁边,克旗和锡盟的交界处有很多超大的【白色大风车】,风力发电的,很漂亮。去达理湖就能顺便看了。 【热水】很好。

我记得克旗是有全世界温度最高的【温泉】的,不过忘了是不是热水。

不管是不是啦!反正温泉总是很养人的,我们这有很多老人去那疗养。

〖赤峰火车站〗出来过个马路,斜对面就是〖长途汽车站〗了,长途汽车上午发车比较多,下午很少。 要在赤峰玩,就去【新城区】逛逛呗!其他地方对你们来说没意思。

新城区也不太繁华,不过他的特点就是:干净,宽敞,绝少堵车。

推荐去吃点【对夹】,和【锅包肉】,赤峰特产。

乳肉制品你们斟酌着买,因为赤峰市虽然属内蒙古,但乳肉制品并不特别正宗;相较之下克旗的要正宗一些,但是你们去的是旅游区,很多东西我就保证不了了。

(PS :正宗乳肉制品还是要去锡林郭勒盟。锡林郭勒的牛羊肉中,还要以东、西乌珠穆沁旗为冠) 对了,记得带好〖防晒霜〗。其实带个〖帽子〗就行,这儿不热。克旗的海拔在1200~~~1300,赤峰市的在700左右,虽然不热,但紫外线比较强,怕你们会受不了。

(这海拔还不足以引起高原反应的^^放心) 重点:记得带个〖外衣〗!!!!

这儿的早中晚温差很大很大,要是不嫌麻烦就带两个,一个薄的,一个稍厚的。

6. 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博物馆

赤峰市

是内蒙古自治区的9个地级市之一,驻地松山区。赤峰为红山之意,蒙古语“乌兰哈达”,因城区东北部赭红色山峰而得名。

旅游景点:

红山玉龙沙湖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处,科尔沁沙地的西缘。距北京、天津、沈阳等一线城市均在500公里左右,被誉为最近最美的大漠响沙旅游区。2013年,评为国家级AAAA生态旅游景区。1971年,闻名中外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中华第一龙”在此地出土,将中华五千年的古文明史起源又向前追溯了一千多年,景区因此得名“玉龙沙湖”。

克什克腾石阵

(原阿斯哈图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是蒙语,汉译为“险峻的岩石”。它处于大兴安岭余脉向西部草原过渡的地带。草原上群山呈现出典型的丘陵地形地貌特征,四周险峻,而山顶平缓起伏,冰石林在这平坦的丘陵地带显得格外突出。据专家分析,阿斯哈图石林主要是由冰盖冰川的创蚀、掘蚀和冰川 融化时形成的大量冰川融水的冲蚀作用下形成的,所以叫“冰川石林”。共有四大景区,目前一、二、三、四景区正常对外开放。2018年10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国9个达到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要求,拟确定为国家5A级的旅游景区进行公示,其中,阿斯哈图石林在列。

达里诺尔湖

又称达里湖,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是内蒙古地区四大名湖之一,内蒙古赤峰市最大的湖泊。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高原地形,分布着被风化的玄武岩或花岗岩,是低浓度盐水湖。达里诺尔湖湖周长百余公里,呈海马状,为封闭式苏达型半咸水湖,达里诺尔湖属高原内陆湖,湖水无外泻。总储水量达16亿立方米,水深10~13米,最大水深13米,面积238平方公里,达里诺尔湖的东西两畔又各有一个湖泊——岗更诺尔湖(牦牛泡子)和多伦诺尔湖(鲤鱼泡子),分列在达里湖东西两侧,耗来河、贡格尔河、沙里河将三个湖泊穿在一起,形成高原湖区。

五彩山

是马场辖区观赏次生林秋景的主要景点之一,原名叫于家大山。“五彩”是虚指,实际岂止五彩。每年的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由于微霜冻的作用,山上不同的树种因抗寒能力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五彩山像是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松的绿、柞的红、杏的紫、桦、杨的黄、白……赤澄黄绿青兰紫百色争艳,姹紫蔫红,真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大有大场景的壮美,小有小环境的柔姿,不知道哪儿美哪儿更美,有童话世界之比。五彩山有沙杨树、柞树、桦树、枫树、松树、杉树、槐树、榆树、柳树等,还有虎楱、山玫瑰、藤条、柠条等十余种灌木类植物。林中有狼、獾、鹿、狍、狐等十多种哺乳动物和喜鹊、乌鸦、山鸡、黑禽鸡(也称斗鸡,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等三十余种鸟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是该场境内树木品种、动物、鸟类最多的一个自然生态保护区。

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1''至118''26'',北纬42''33''至44''22'',公园总规划 积18万公顷,是以独具特色的森林、草原景观与蒙古族民俗风情为主体,融草原、山地、河谷、湖泊、草旬、丛林、疏林、沙地等景观于…体,集旅游、避暑、度假、科学考察等功能于一身的特大型国家级森林公园。针阔混交疏林草地景观是黄岗梁国家森林公园的特有景观。

贡格尔草原

是一个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景观、名胜古迹与草原文化于一体的独特的旅游、观光圣地,是摄影爱好者的最佳摄影地。40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一起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培育出不可多得的人文资源,从衣食住行到传统的歌舞,无不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地方色彩。

红山

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城区东北角,红山在蒙古语中为“乌兰哈达”,乌兰为赤色、红色,哈达意即山峰,赤峰这个名字也是从“乌兰哈达”而来。红山文化因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

喀喇沁亲王府

是清朝贡亲王的府邸,是蒙古族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家贡桑诺尔布的故居,现已被辟为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始建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坐落于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王爷府镇,位于承德东北150公里,赤峰西南70公里处。先后有十二代喀喇沁蒙古王爷在此袭政,是内蒙古现存王府建筑中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保存最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古建筑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邸原占地面积300余亩,房屋490余间,两层院落,主体建筑分大堂、二堂、仪门、大厅和承庆楼,院内苍松古柏,幽雅恬静,楼阁殿堂,相映成辉,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蒙古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见证。

7. 克什克腾旗国家地质公园旅游攻略

门票是50元。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境内,地处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山脉、燕山山脉三大地貌结合部、中朝与西伯利亚板块对接带上,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构造运动造就了美丽神奇的克什克腾旗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克什克腾国家地质公园保护面积为5000平方公里,主要由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青山“岩臼”群及花岗岩峰林、黄岗梁第四纪冰川遗迹、平顶山“冰斗”群、达里诺尔(湖)火山群、热水塘温泉、西拉沐伦大峡谷、浑善达克沙地等八种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组成。

8. 克什克腾旗博物馆图片

赤峰的有名景区,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区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在距离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约40公里的北大山上,国家AAAA级景区。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完好的蒙古王府,已建成清代蒙古王府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建成中国清代蒙古王府博物馆,是国家AAA-景区。还有好多。

9. 克什克腾地质公园博物馆官网

1.阿斯哈图石阵旅游区

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景区位于克什克腾旗东北部,在距离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约40公里的北大山上,国家AAAA级景区“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意思是“险竣的岩石”。景区南北长5.5公里,东西宽3公里,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1700米左右。

2.赤峰市博物馆

赤峰市博物馆位于赤峰市区文化广场的北侧,1959年成立昭乌达盟博物筹备处,1963年成立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1987年更名为赤峰市博物馆。赤峰市博物馆坐落在赤峰市中心城区文化广场的北端,建筑风格体现了东方古典建筑庄重典雅和现代建筑流畅简洁的完美结合。

3.喀喇沁亲王府 

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康 十八年(1679年),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内蒙古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完好的蒙古王府,已建成清代蒙古王府并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玉龙沙湖

玉龙沙湖旅游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东北处,科尔沁沙地的西缘,距赤峰市90公里,旗政府所在地乌丹镇区与该景区有三级油路相通。距北京、天津、沈阳等一线城市均在500公里左右,被誉为最近最美的大漠响沙旅游区。2013年,评为国家级AAAA生态旅游景区。

5.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占地面积1343平方公里,以第四纪冰臼群和花岗岩石林地貌及地质构造为主要特色。园区内具有10种类型的地质地貌景观,即冰川地貌、花岗岩地貌、火山地貌、泉类地貌、峡谷地貌、湖泊景观、河流景观、湿地景观、典型矿床……

6.华夏第一村

“华夏第一村”兴隆洼原始聚落遗址旅游区。位于敖汉旗东南100公里处,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进行7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清理房址153座,最大的房址总面积140平方米,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这里还发现世界最早的玉器,出现世界最为奇特的葬俗。

7.辽上京博物馆

辽上京博物馆的前身是巴林左旗博物馆,位于巴林左旗林东镇南部,占地面积达6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是自治区一流的辽代皇都博物馆。博物馆外形设计由赤峰市原市长高延青绘制草图并亲笔题写馆名、赤峰市建筑设计院设计。

8.曼佗山庄

塞北第一庄——曼陀山庄以其古朴秀丽的塞外风光和浓郁的历史人文古迹奇观闻名遐迩。她既有山川、湖泊、沙漠、丛林、草原等自然美景,亦有辽、元代人文古迹。是融现代派和塞北草原民族风情集吃、住、行、游乐、购物、健身、团体会议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特色旅游度假乐园。

曼陀山庄,号称塞北第一庄,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经棚镇)的。克什克腾旗地处赤峰市西北部,东邻赤峰市林西县,翁牛特旗,南连赤峰市松山区、河北围场县。西接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正蓝旗,靠近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西乌珠穆沁旗,距赤峰市286公里。

10. 克旗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

1、内蒙古乌兰布统草原。

景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御克线内蒙乌兰布统草原,内蒙乌兰布统草原是天公的赐予,是造化的神奇,这儿的美无与伦比。这里有辽阔大草原、世界珍稀云杉、金莲花滩在内的6万亩湿地等,游客可以在这里呼吸清风,嗅着百花芬芳,令人心旷神怡。最佳游玩时间四季皆宜,游玩时长1-2天。

2、克什克腾石阵。

景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内,克什克腾石阵景区山峰相叠,景色十分迷人,这里的冰石林更是唯妙唯俏,十分壮观。最佳游玩时间四季皆宜,游玩时长半天。

3、道须沟风景区。

景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道须沟村里河自然保护区,这里被誉为塞外的西双版纳。道须沟风景区地处燕山山脉东段地缘的七老图山支脉,占地1184公顷,是燕山山脉地景观的缩影,有森林湿地等多样的生态系统,是生物与地质多样性天然博物馆。最佳游玩时间四季皆宜,游玩时长半天。

4、紫蒙湖景区。

景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黑里河镇原打虎石水库,这里主要是以奇峰秀水而闻名。整个水库由四部分组成:雄伟的拦河大坝,浩瀚的水面,两个泄洪洞和库区 水电站,进入库区,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最佳游玩时间春夏季,游玩时长半天到1天。

5、玉龙沙湖景区。

景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丹镇布日敦嘎查,比较知名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标志物在此地出土。玉龙沙湖度假区集沙漠、古松、怪石、奇峰、湿地、草原、湖泊为一身。五万亩草原与科尔沁沙地相连,沙地有一个泉眼,因此在沙漠中积水成湖。最佳游玩时间春夏季,游玩时长半天。

6、召庙北五台。

景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侯召村,召庙北五台真实反映了辽代佛教文化的盛行和中晚期石雕艺术的发展过程。风景区内方圆七十公里,景点居多,自然景观很奇特,人文古迹也非常丰富。多年以来这里都是人们游玩观光的圣地。最佳游玩时间四季皆宜,游玩时长1-3小时。

捷克中心博物馆游玩攻略 捷克国家博物馆

1. 捷克国家博物馆

马来西亚 | 槟城玩具博物馆

捷克 | 布拉格玩具博物馆

新加坡 | 新加坡玩具博物馆

美国 | 国家玩具博物馆

芬兰 | 芬兰堡玩具博物馆

日本 | 万代玩具博物馆

俄罗斯 | 圣彼得堡玩具博物馆

爱沙尼亚 | 塔尔图玩具博物馆

英国 | 爱丁堡童年博物馆

土耳其 | 伊斯坦布尔玩具博物馆

2. 捷克国家博物馆玻璃陨石图

没有,是假的。其实捷克陨石主要色调还是绿色,根据其深浅不同分为深绿、浅绿、橄榄绿、青绿、翠绿、金绿(黄绿)、棕绿、棕黄色等等。捷克陨石透过不同的光,会呈现出多样的颜色,真是怎么看怎么美。 但是无论它透过什么样的光,它的主要色调仍然是绿色,不可能出现红色蓝色的哦!因此蓝色捷克陨石也是假的。

3. 捷克国家博物馆文物

捷克是老牌的工业强国,可惜后来跟着苏联走错了路。在二战以前捷克斯洛伐克的经济水平在欧洲位列第四。捷克斯洛伐克原为奥匈帝国的工业区,70%的工业集中在此。它以机械制造、各种机床、动力设备、船舶、汽车、电力机车、轧钢设备、军工、轻纺为主,化学、玻璃工业也较发达。纺织、制鞋、啤酒酿造均闻名于世。工业基础雄厚,二战后,改变了原来的工业结构,重点发展钢铁、重型机械工业。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占40%,重工业基础雄厚。二战时捷克拥有整个欧洲最好的兵工厂和军工体系,但是却被第三帝国元首兵不血刃的占领了,苏联解体后到现在捷克重工业仍然很强,中国前几年想进口捷克的维拉雷达系统,在美国的干预下作罢, 此雷达是世界上现役唯一一种可以发现美国隐形飞机的雷达,而且刚解放时北京的公交车全是那种大通道斯柯达。小时候看电影,志愿军拿的全是捷克式机关枪,那就是他们军工产品的代表。塔特拉重型卡车和起重机也闻名世界,而其世界闻名的斯柯达轿车现在在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斯柯达(SKODA)斯柯达对中国百姓而言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当北方街头奔跑的斯柯达出租车从人们的记忆中慢慢褪去时,越来越多的欧雅、法比亚和速派却活跃在国内中心城市的道路上,这个来自欧洲异域捷克的汽车品牌是如何踏上世界级畅销车之路的呢?捷克有多小?与中国的960万平方公里相比,她只占1%还不到,人口更是连1‰都不到,是一个夹在德国、波兰、斯洛伐克和奥地利中间的欧洲内陆国家。但捷克的工业却非常发达,化工、机械等许多行业在捷克都有悠久的历史,其中就包括收入占捷克4%的汽车工业。捷克的汽车厂其实只有一家,那便是斯柯达,国内4%的劳动力都为其服务。与捷克复杂的历史相似,斯柯达在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多次的战乱、政变和兼并,坚忍不拔地谱写出斯柯达辉煌的历史篇章,显示了惊人的生存工夫!欧洲小国的百年老厂——历史斯柯达汽车公司位于捷克的姆拉达.博雷斯拉夫Mlada Boleslav (中文意为:年轻的城市),现在是捷克名副其实的汽车城。大众汽车集团买下斯柯达公司后于1995年建造了新厂区,专门生产欧雅(Octavia)和法比亚(Fabia)两款车型,这个存在了近100年的厂址是世界最古老的汽车厂之一。1991年4月16日,斯柯达公司成为德国大众集团公司的一个子公司,大众集团购买了斯柯达公司70%的股份,其余30%股份在2000年收购,斯柯达进而成为德国大众旗下继大众(VW)、奥迪(AUDI)、SEAT(西雅特)后的第四大品牌。斯柯达汽车以高性价比、坚实耐用、高安全性、优良的操控性及舒适性兼备而成功地打入了欧洲、亚洲、中东、南美洲、非 洲等地区,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除了在本国高居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外,在西欧的德国、英国及波兰市场很受欢迎,都有不错的市场表现。

福特在今年度过了它的百年诞辰,但早在8年前,斯柯达就已经坦然度过了这一天,风月无情人暗换,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斯柯达或许没有大多数后起之辈的张扬,但在岁月的长河里,它也有着自己的光荣和风采。百年长跑从自行车起步宝马从飞机发动机起步,本田在摩托车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比它们更早的斯柯达在1895年圣诞却从一家很小的自行车厂开始了自己百年的旅程。1895年圣诞周,机械师VaclavLaurin(1865-1930)和商人VaclavKlement(1868-1938)开始管理一家自行车厂,这就是有名的L&K公司。当时公司只有7人,从事自行车的生产和维修,以Slavia做商标。捷克语Slavia是“奴隶”的意思,由于当时捷克被奥匈帝国奴役,他们以此来告诫人们不忘国耻。摩托车到汽车的转型1895年圣诞周,机械师Vaclav Laurin(1865-1930)和商人Vaclav Klement(1868-1938)开始管理一家自行车厂,这就是有名的L&K公司。当时公司只有7人,从事自行车的生产和维修,以Slavia做商标。捷克语Slavia是“奴隶”的意思,由于当时捷克被奥匈帝国奴役,他们以此来告诫人们不忘国耻。1899年,L&K公司开始生产摩托车,成为世界上生产机动车最早的工厂之一。捷克有限的地域决定了经营者从一开始就必须考虑产品的出口问题。1900年,Klement先生只身前往英国推销他的摩托车。不会说英语的他以三分钟教会英国人骑摩托的记录打动了当时奔驰的经销商,同意预订150辆摩托车,这在当时是非常惊人的数字。1905年,公司转向生产汽车。第一辆汽车Voiturette(意为:小型汽车)在1906年的布拉格车展中亮相,当时世界上能生产汽车的公司还寥寥无几,但汽车的巨大利润和发展前景吸引着公司的两位创始人。该车很快出口到欧洲、亚洲、非洲和南美洲。后来这款带有1.005升V型双气缸发动机的Voiturette成为捷克最佳经典车型。Voiturette系列车型赢得了稳定的国际声誉,为波希米亚民族争得了荣誉。新的开端和旧的结束一战改变了捷克的命运,也改变了L&K公司的命运,为了恢复在战争中受到削弱的声誉,重振辉煌,L&K公司和斯柯达·佩尔森(Skoda Pilsen)集团合作,从此开始生产以斯柯达为品牌的汽车。商标是圆徽,标注一个绿色的飞矛。这是斯柯达汽车的开端,也是L&K的结束,在转变中Laurin和Klement虽然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他们英明的决策却令工厂在战后再度崛起。20世纪20至30年代,斯柯达生产的高档豪华轿车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924年,斯柯达获得许可生产豪华车型Hispano Suiza,这款极尽奢华车堪称当时世界上最贵的汽车,它的底盘价格甚至比当时的劳斯莱斯还贵,它的使用者包括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等声名显赫的人物。现在坐落在姆拉达·博雷斯拉夫的斯柯达博物馆里,还陈列着款款经典斯柯达车型,坦然诉说它们辉煌的历史。收归大众旗下——转折很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汽车生产受到阻碍,公司实力也被削弱。战后,为了恢复往日的声誉,他们找到了当时国内最大的工业集团,从事农业机械、飞机发动机及卡车生产的斯柯达·佩尔森(Skoda Pilsen)集团,从此开始生产以斯柯达为品牌的汽车。这是斯柯达汽车的开端,也是L&K的结束,Laurin和Klement虽然丧失了对公司的控制权,但他们英明的决策却令工厂在战后再度崛起。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寻找强大的依靠是生存的基本法则,捷克是这样,斯柯达也是这样。在日后血雨腥风的岁月里 此法不止一次奏效,使百年老厂重焕生机。一度辉煌的豪华车为迎合战后贵族富豪的奢华需求,20世纪20至30年代,斯柯达生产的高档豪华轿车在世界汽车工业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1924年,斯柯达获得许可生产豪华车型Hispano Suiza,这款极尽奢华车堪称当时世界上最贵的汽车,它的底盘价格甚至比当时的劳斯莱斯还贵。1926年春天,斯柯达将第一辆Hispano Suiza开往布拉格城堡,献给捷克斯洛伐克第一任总统马萨里克。此款6缸发动机排量为6.654升,功率达到73.5KW,最高时速可达到140公里/小时。同时期还有斯柯达自行设计的0.890升的4缸A 型车和1.270升的Rapid。1929年,代替Hispano Suiza的高档产品是斯柯达860,也是斯柯达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车型。体形庞大,做工精细,直列8缸3.88升排量的汽车成为明星、富豪和政要的垂涎之物。今天,坐落在姆拉达.博雷斯拉夫的斯柯达博物馆里,款款经典斯柯达车型仍旧在诉说着它们辉煌的历史。进入30年代中期,斯柯达蓬勃发展,销量急剧上升,也正是这时,速派(Superb)系列开始出现,第一辆是1934年开始生产的640,该车体形依然庞大,但由于成本的降低所以价格不像860那样昂贵,在销售上取得了不少成功。速派系列最后一款是919型,该车与前面的几款完全不同,有着飞跃性的进步,采用了大量的新材料和加工技术,但售价反而降低了。与民族同命运斯柯达注定要走一条坎坷之路,蒸蒸日上的发展再次被战争截断。1939年3月,捷克被德国占领,汽车生产再次陷入停顿。1939至1945这一时期,斯柯达集团不得不转向军工生产。到二战结束前的最后一天,工厂也已经消耗殆尽了。1946年,已经被国有化的斯柯达重获新生。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斯柯达开始为百姓造车,目标是要造人民能买得起的车。事实也是如此,1946年推出的Popular(在捷克称为Tudor)、1954年推出的欧雅(Octavia)及后继弗雷西亚(Felicia)都是经济实用车型的典范。这一时期,斯柯达造车极其简陋,但价格便宜且十分耐用。弗雷西亚就是典型的代表。我国曾进口了许多此款车型,而且有些成为领导人用车。弗雷西亚具有出色的节油性能,且可靠耐用。在之后的40多年间,斯柯达虽然发展缓慢,但新车和新技术仍层出不穷。凭借雄厚的技术功底,价格便宜且质量过硬的斯柯达汽车在许多国家都受到青睐。以欧雅为基础的旅行车一直生产到1969年,1964年更推出了后置发动机的1000MB型,跑车S110R也大受欢迎。1982年,斯柯达着手开发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轿车,由意大利博通(Bertone)参与车身造型,这就是Favorit。1987年,Favorit的诞生使企业再获成功。大众旗下的新生力军1989年后,随着捷克经济体制的改变,斯柯达又一次开始寻找强势的合作伙伴。1991年至2000年,经过多次股权变更,斯柯达成为大众的全资子公司。从此,斯柯达借助大众的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使旗下各品牌重树高品质和个性化形象,质量和市场推广方面得到长足进步,甚至成为世界畅销车。大众改变了斯柯达汽车,挽救了斯柯达公司,也改变了人们对斯柯达的印象。斯柯达卖厂是捷克人生存本领的又一例证。在大众公司的全力支持下,斯柯达公司近几年的规模得到迅猛发展。最近几年,汽车销量均超过40万辆,在德国,订购欧雅有时要等待相当长时间才能拿到货。斯柯达产品销售到全球的70多个国家。工人的月工资也从以前的3000克朗(约60美元)涨到了现在的2万克朗(约400美元)。大众也同样受益菲浅,收购斯柯达公司后的回报十分可观。后几年的收购过程大众完全不用追加新的投资,对斯柯达的投资回报就足够用了。大众 购斯柯达后的第一款重要车型就是重新设计的弗雷希亚。此款车型的推出,大众动用了强有力的技术、公关和宣传队伍,目的就是要彻底改变斯柯达以往简陋的形象。经过对车型的筛选和改进,如今斯柯达车系的生力军要数1996年的新欧雅(Octavia)、1999年推出的经济型法比亚(Fabia)和2001年的全新速派(Superb)。斯柯达汽车远离镉、石棉和氟利昂,最大限度地使用可再回收材料,有着良好的舒适性和环保特性,受到世界各地车主的青睐。法比亚在设计上充分注重舒适性使驾车者在长途驾驶时也不会感到厌倦,确保质量好,操作方便,内饰精致,具有多功能性、实用性和经济性。目前,法比亚有紧凑型轿车、三厢轿车、旅行轿车和运动多功能车几种型号,共有五种汽油机及两种柴油机供用户选择,其中汽油机以排量1.4升为主,并达到将于2005年生效的欧洲5号排放标准。1996年投放市场的欧雅第一次采用了大众汽车A级车平台,因其价廉物美深受年轻人喜爱。欧雅在欧洲市场车型系列非常宽,从中尺寸轿车到旅行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一应俱全。而今,最受推崇的斯柯达顶级车就是有着历史渊源的速派了。大众集团欲借速派光辉的历史重塑其豪华形象。速派于2002年正式引入中国,销量非常喜人。虽然外形与现在的帕萨特有几分相似,但两车的定位是截然不同的,走高档车路线的速派也不断得到更多人认同。 百年沧桑,历经坎坷的斯柯达早已练就惊人的求生本领,如今,凝聚着捷克人智慧与心血的斯柯达正为世界车坛谱写出更多的新篇章!斯柯达的现代汽车工业——发展斯柯达到目前已经达到年产汽车45万辆的生产销售规模,其中欧雅和法比亚的产量都已经超过100万台,其中捷克国内销售占20%左右,其余80%全部出口到德国、英国以及其他欧洲、美洲、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其中德国是斯柯达最大的出口国,2003年,德国的斯柯达汽车销量达到7万多辆,其次为英国,目前斯柯达已经成为英国第二大进口车品牌,其他的出口包括意大利、波兰、斯洛伐克等。崭新开始共赢未来——斯科达在中国斯科达与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秉承德国大众集团的先进技术,其产品特点是智慧和品质的结晶。百年造车技术成就Octavia的高技术含量,斯柯达产品个性内敛,具有人性化设计、空间宽敞、功能多样实用、风格典雅等人文关怀的特征,特别适应那些追求生活质量和效率、关爱家庭、追求现代与传统平衡的智慧型消费者。而斯柯达的引入是上海大众多品牌战略的重要一步,承载了上海大众多元化发展的期望。在两到三年的时间内,上海大众斯柯达将打造一个具有三大车系、数十款车型的产品线布局和具有国际标准的独具特色的服务网络布局,使斯柯达成为中国中高级轿车市场不可或缺的竞争力量。2005年4月11日 上海大众与斯柯达汽车签署合作协议,百年品牌正式谋略中国12月8日 在温家宝总理的见证之下,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和斯柯达汽车公司共通发表关于建立上海大众和斯柯达战略合作的联合声明。上汽股份和德国大众同意全力支持上海大众和斯柯达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上汽股份和德国大众将提供包括技术、人员在内的所有合适资源,促进上海大众与斯柯达汽车建立全面的战略合作。2006年3月31日 上海大众斯柯达召开“共驭梦想——汽车中国意向经销商大会”。大众中国总裁兼CEO范安德博士,上汽股份副总裁、上海大众总经理陈志鑫先生,斯柯达汽车销售与市场董事Kappler等领导以及有意向的500多家经销商出席了会议。 这次会议标志着上海大众斯柯达销售与服务网络建设的正式开始。6月6日 上海大众与德国大众、斯柯达汽车就斯柯达国产项目签定了更深层次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上海大众将引进斯柯达汽车旗下Superb,Octavia,Fabia三大车型系列全线车型。9月22日 上海大众在北京隆重召开斯柯达品牌启动盛典,正式启动了新引入的德国大众旗下的明星品牌斯柯达,同时宣布其品牌口号——“睿智感悟恒久魅力”。来自大众中国、上汽股份、上海大众、斯柯达汽车等各方面的领导以及已经签约的68家经销商共通见证了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的正式启动。

4. 捷克国家博物馆在哪里

1、查理士桥:

从旧城广场沿着查理街(karlova ulice)走向查理士桥,这段狭窄蜿蜒的街道却聚集了许多旧城的精华,也是当时加冕御道的一部份,许多以往文艺复兴和哥德式建筑的房舍,目前都改为商店,在逛街购物之余,不要忘了注意一下墙上的浮雕、壁饰,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譬如22号上方的新艺术雕塑-被玫瑰围绕的女神,18号金蛇之屋的咖啡店,以及3号金井之屋雄伟的巴洛克墙壁雕刻。

2、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narodni muzeum)矗立在瓦次拉夫广场一端,1890年完成的新文艺复兴式建筑是此区相当明显的地标。

国家博物馆最主要收藏是捷克古代历史文物,其中又以矿石类的古物为最,其他还有考古、人类学、博物学等,入口门旁的雕像就是历史和博物学之神。 国家博物馆内部的大理石装饰,与各种历史壁画,让博物馆更加蓬荜生辉,特别是博物馆内的主要入口大厅,相当具有特色。

3、圣维塔大教堂:

圣维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标,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

4、布拉格城堡:

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历史,60多年来历届总统办公室均设在堡内,所以又称「总统府」。

5、旧皇宫旧皇宫(stary kralovsky palac)

是以往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历任在位者对不同部份进行修缮。整个皇宫建筑大致分为3层,入口一进去是挑高的维拉迪斯拉夫大厅,也是整个皇宫的重心,往上层的新领地大厅有许多早期书记的图像;下层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仿罗马式宫殿大厅,大多数的房间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毁坏,因此部份是后来重建的遗迹。

6、圣乔治教堂圣维塔大教堂(bazilika sv. jiri)

7、火药塔这里的火药塔(prasna vez-mihulka)

现在则是展出中古艺术、天文学和炼金术文物的博物馆。

8、黄金巷:

黄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着名的景点之一,观光客的拥挤程度与查理大桥不相上下, 黄金巷在圣乔治教堂与玩具博物馆之间,拐进一条小巷后到了这个小屋林立的黄金巷,宛如童话故事内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诗情画意的街道。

8、旧城广场:

旧城广场(staromestske namesti),被称为布拉格心脏。

5. 捷克 博物馆

根据捷克布拉格国家玻璃陨石博物馆的陨石专家波兹卡(Bouska)估计出土的陨石约有200,000颗,总重则在2000公斤上下。而平均重量3g!捷克陨石个体通常都是小克数的,大多5克以下,95%的存量都集中在20克以下,10克以下的这个范围数量最多。

6. 捷克国家美术馆

当代雕塑家名单

吴为山

吴为山,男,汉族,1962年1月生,江苏东台人,具有国际影响的雕塑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 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副主任、艺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金奖、英国皇家“攀格林奖”、首届中华艺文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获得者。香港中文大学荣誉院士,韩国仁济大学名誉哲学博士,英国皇家雕塑家协会成员,英国皇家肖像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曾任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终审评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11月27日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李象群

李象群,著名雕塑艺术家。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策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中国雕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北京市朝阳区美协副主席、英国雕塑协会会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 “四个一批”人才。

霍波洋

霍波洋,1956年生于中国沈阳。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7年任教于韩国圆光大学雕塑系为期一年,现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委员,沈阳市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系主任,北京艺鸣盛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特邀艺术顾问。

曾成钢

曾成钢,生于1960年,浙江平阳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雕塑系主任及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1998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德艺双馨”艺术家,2000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

吕品昌

吕品昌,1989年评为景德镇市优秀共产党员。第六届中国全国陶艺展评委。 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 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四导师工作室主任、 陶艺工作室主持人、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秘书长建设部全国城市雕塑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专业学会会员、全国城雕资格证书持有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向京

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展望

1962年 出生于北京

1988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1996 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课程班现居北京,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展望是中国当代最重要且身价最高的观念雕塑家之一,也是第一个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艺术家。其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超级写实主义雕塑《坐着的女孩》已是美术史的经典,“中山装”实验则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新雕塑的开端。他自1995年至今一直创作的不锈钢作品,获得了国际艺术界的高度赞誉。

隋建国

隋建国,1956年生,山东青岛人。1984年毕业於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1989年毕业於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讲师。作品曾参加1984年全国首届城市雕塑设计展、1992年当代青年雕塑家邀请展、1993年威海国际雕刻大赛、1994年台北海峡两岸雕塑交流展、1995年巴塞罗那中国当代艺术展等,并曾在北京、台北、日本举办个人作品展和双人展。部分作品为国内外艺术机构所收藏。

蔡志松

蔡志松 国际著名雕塑家、中国雕塑界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 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之后于该系任教。 现为职业艺术家,工作、生活于北京。曾获:巴黎秋季沙龙最高奖“泰勒大奖”、“洛克菲勒中国杰出青年艺术家大奖”、“岗松家族基金奖”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奖”等大奖;并曾获评:“2012全球100名艺术领袖”、“中国艺术权力人物”、“中国风度人物”、“全球华人时尚领袖”等;作品曾三次创造中国雕塑家在国际市场上的最高拍卖记录。

徐冰

徐冰(1955-)祖籍浙江温岭,生于重庆。197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87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1990年接受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邀请,做为荣誉艺术家移居美国。现为独立艺术家,生活工作于纽约。曾在美国华盛顿沙可乐国家美术馆、纽约新美术馆、布朗士美术馆、西班牙米罗基金会美术馆、捷克国家博物馆等重要艺术机构举办个人艺术展。曾被邀请参加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芬兰、意大利、德国、韩国等国的重要联展。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奖(MAC ARTHUR AWARD)。

黎明

黎明,1957年出生于湖南长沙,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9至2000年赴欧洲游学,2000年担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环境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州市城市艺术委员会委员。

焦兴涛

1970生于四川成都。1996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现为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

雕塑家

陈云岗

陈云岗,著名雕塑家,教授,国家画院雕塑院(执行)院长,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艺术委员会委员。

潘鹤

潘鹤(别名潘思伟),男,汉族,1925年11月生,广东南海人。中国著名雕塑家、书画家,国务院授予“国家级首批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从岭南派画家学国画。后在香港、澳门等地从事肖像雕塑。1949年后入华南人民文艺学院学习。历任广州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中国美协第二、三届理事和广东分会副主席。现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终身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美协名誉主席、全国美展评选评奖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常委。 被中国国家画院授予文艺界首批“院士”勋号,文化部授予“首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广东省首届文艺终身成就奖“。

曹春生

曹春生,1937年3月出生,雕塑家,满族,辽宁沈阳人。195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后保送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师从刘开渠教授、王临乙教授。1959年毕业后公派到前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雕塑系留学深造。1964年回国,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至今,曾任雕塑系主任。现任中央美院雕塑系教授、第二工作室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城雕委委员、艺委会秘书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首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委员,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获国务院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艺术称号。

雷宜锌

雷宜锌,湖南省文联副主席,湖南省美协副主席,省画院副院长,省雕塑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美国华盛顿国家广场“马丁·路德·金雕像”作者。

田世信

田世信 (1941—)北京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历任贵州清镇中学教师、贵州艺术专科学校雕塑工作室主任、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员。擅长雕塑。

邱启敬

中国著名当代艺术家,

中国当代玉雕革新代表人物。

1979年 生于福建福州,

1999年 毕业于福州市工艺美术学院,

2005年 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陈文令

陈文令(1969-)出生于福建泉州,先后毕业于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现居中国北京,艺术家。

陈志光

陈志光(1963—)出生于福建厦门。1988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国国务院国际领导者访问项目会员,现为福建师范大学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研究员、天津美院现代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卓凡

卓凡,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雕塑家、学者;中国室内陈设艺术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中国书房》、主讲人;中华工艺精品(文博会)大赛/天工奖/玉华奖、专家评委。

7. 捷克共和国馆

2010世博会 芬兰馆位于C片区东侧。

其建筑外观:冰壶的形状非常奇特,是一个非对称的建筑,表面为白色。“冰壶”的设计也体现了许多新型的环保理念。

在芬兰馆旁边是丹麦,爱沙尼亚,拉脱维亚,芬兰旁边有条高架步道,对面是捷克馆,斯洛伐克,葡萄牙,过了世博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