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村

学士村

学士村坐落在韩国庆尚北道荣州市顺兴面青邱里357号,是传播韩国文化精髓,体验韩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示范基地。据说历史上一辈辈的学士们,推动了文化和社会的进步,而学士村正是这样一个人杰地灵,名人墨客代出的地方。

学士村内为外国游客精心准备了各种各样的传统韩国小吃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游客在此可参加槌年糕、打着青纱灯笼游览村子、掷板子、踢毽子等等之类的民俗游戏;倘若碰巧,还有机会参加这里的传统婚礼,一定会让你大开眼界。此外,游客来到这里,还可在村子里体验传统住宿生活,感受旧时学士们平日里简单的生活状态;并可随着当地的师傅们学习一些礼节教育,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生活和现代社会生活的不同之处。

学士村是一个颇具韩国传统色彩的人文旅游景点,深受外国游客的喜爱,一年四季到访的游客总是络绎不绝。

Sunbichon

必去理由:荣州市最著名的传统文化旅游景点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韩国[Korea]

景点所在省、州:庆尚北道 [North Gyeongsang Province]

景点所在城市:荣州市 [Yeongju]

走进房山皇后台村,探访清文华殿大学士伊桑阿墓

房山区韩村河镇的皇后台村

有一组精美的玉石雕刻群矗立于此

气势宏大、布局别致

原来,这就是清文华殿大学

伊桑阿之墓

伊桑阿墓占地面积约7500平方米

规模十分庞大

甚至超过了一些王公贝勒之墓

那么,伊桑阿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接下来,小编就先带大家来认识一下

咱们今天的主角

——伊桑阿

清朝重臣-伊桑阿

伊桑阿,清康熙朝重臣之一。姓伊尔根觉罗氏,满洲正黄旗人。崇德三年(1638)生,顺治九年(1652)进士,授礼部主事,累擢内阁学士。康熙十四年(1675),迁礼部侍郎,擢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时三藩叛乱,因吴三桂踞湖南,他奉命先后赴江南和茶陵督治战舰,为平叛作准备。后俄罗斯犯边,又奉往宁古塔造船。历兵、礼二部尚书。二十七年(1688),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充三朝国史总裁,《平定朔漠方略》总裁。黄河决,又奉令勘视河工。因淮扬水灾,疏请蠲免次年田赋。入阁十五。四十二年(1703)七月卒,年六十有六,赐葬于房山县西南皇后台(今房山区韩村河镇皇后台村),乾隆十二年(1747)同大学士马齐入祀贤良祠

伊桑阿墓,规模庞大

伊桑阿墓建于清代康熙四十二年(1703),是现今保存相对完好、规模较大的清代大臣墓,对研究清史、清代官员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伊桑阿墓原有三合土宝顶三座,被毁于70年代初。墓室未被破坏。墓前有华表石狮、牌坊、碑记,均保护较好。一对华表用汉白玉雕刻而成,底部须弥座呈八角形,须弥座的上、下坊和束腰部位,雕刻着仰覆莲花和云朵。座上置八角形石柱,柱顶蹲坐望天吼,昂首翘尾。华表后面是两座石碑,即伊桑阿墓碑,高4.80米,宽1.20米,螭首龟趺。额篆书“御制”。碑文为满汉合璧,立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七月十八日。伊桑阿墓碑与大型雕刻石牌坊之间,有头东尾西的石狮一对。石狮选用上等青白石料,雕刻精湛,气势威严,形体高大,体现了清初文化繁盛的特征。

牌坊面东背西,采用汉白玉石料,五门六柱,面阔21米。方形通天柱上浮雕层层云朵。牌楼单排多柱,建造精致。斗拱上承正楼、次楼、边楼、夹楼。其造型气派,布局别致。一般的牌楼都是四柱三门,它却有六柱门两影壁。其牌楼的三个门槛上都有栽栏杆的方孔,此牌楼门中原石栏杆已失。其冲天柱的柱头上刻满了云纹,更使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石牌坊明间横梁上楷书“崇祀贤良”,下侧石垫板楷书:“大学仕伊文端公之墓”。

伊桑阿墓石刻

数量众多、技艺精美

现已被列入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无论是保存在地上,还是地下的文物

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遗产

保护好这些文物更是每一个人的光荣职责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

为保护好祖先留下来的无价之宝

做出自己的贡献!

来源:《房山历代陵墓》

蕉岭文福 | 院士之村、著名数学家的祖居、还有最绚烂的灯光秀!

看乡村振兴,走美丽乡村。欢迎收看由保利发展控股特约播出、瑞山天泉协助制作的《民生820》美丽乡村行。

今天,我们要带大家去院士之村,对数学感兴趣的您,一定会爱上这里的!

丘成桐,著名数学家,数学界最高荣誉菲尔兹奖得主之一。走进丘成桐院士的祖居福寿堂,摄制组最先注意到的就是放在正中间位置的卡拉比-丘成桐空间宇宙内空间模型。

白湖村村干部告诉摄制组,福寿堂建于清末,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510平方米,共计123间房屋,呈三堂四横二围龙布局。

白湖村村委副主任丘文干:2018年,我们有宗亲到清华大学培训的时候,拜访了宗叔丘成桐院士,并和他说起福寿堂维修的事情,丘成桐院士思乡心切,当场就决定出资100万来维修祖屋。

丘成桐院士带头捐资力推重修,其他宗亲听闻也纷纷捐资,修旧如旧,这便有了我们今日看到的福寿堂。左边墙上的图片,正向我们诉说着福寿堂乃至整个羊岃村的变化过程。

白湖村村委副主任丘文干:我们村一直都很崇文重教,诞生了许多科学家和数学家,且教授或副教授级别的人数相当多,所以我们村也有院士之村的美誉。

广告时间

从福寿堂出来,经过耕读园,摄制组一行来到羊岃村孩童的启蒙地:力田草庐。从第一重门楼进入第二重,须走“之”字,具曲径通幽之妙境,寓求学路之曲折。

走进力田草庐内部,就能看到当年的教室,课桌课椅的摆设都参照以往,分上下两堂,中间为走廊,可容10多个蒙童同时上课。而在教室的两边,现在则被打造成了展厅

白湖村村干部丘文干告诉摄制组,他孩童时就是在这里启蒙,虽然现在这里的功能已经发生了转变,但依然影响着村里一代又一代学子,他的儿子就是其中一个。

跟着丘文干回家,他的妻子钟蕉苑热情地招呼摄制组坐下。说起自己的儿子,钟姐一脸骄傲自豪,她告诉摄制组,儿子今年25岁了,去年刚从中山大学毕业。

姐告诉摄制组,儿子对理科一直有着浓厚兴趣,学习也十分自觉,她觉得与孩子平日里的生活、学习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丘文干说,根据统计,村里粗略有120多个大学生,恰恰是有这种学习氛围和丘成桐院士的成就,影响着孩子的学习。

其实不只是丘文干一家,今年已经76岁的丘德明阿伯一家,也出了不少大学生。 丘阿伯告诉摄制组,在他们家八口人中,五人都是大学生,这与羊岃村历来重视教育的传统是离不开的。

广告时间

广告时间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羊岃村崇文重教的传统和英才辈出的光环,生生不息地影响一代又一代学子。从丘文干家中出来,他带着摄制组向左拐了个弯,说要去一个休闲纳凉的好地方。

摄制组看到,在丘成桐院士祖居福寿堂后面,竟然还藏着一个美丽的小公园。有花,有草,有流水、还有河堤,摄制组了解到,这个公园叫镇英乡野公园,是集休闲、观赏及兼具排涝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公园。

一些村民告诉摄制组,以前想出来散散步,只能在公路上走,公路上车多不安全,如今建起了公园,村民们散步方便极了。

夜幕降临,河堤边就开始热闹起来,或独自漫步,或三三两两聊聊家常,惬意!

蕉城,还不到晚上8点,广场上就已经有许多前来散步纳凉的市民,大伙儿盼着盼着,河面上突然出现一道光束,灯光秀开始啦!

水幕上打出“世界寿乡,富美蕉岭”的字样,引来现场市民的阵阵欢呼。

搭配上音乐和各种主题的水幕画卷,流光溢彩,似真似幻,营造出梦一般的奇幻世界,点亮了蕉岭的夜晚。

数学是生涩的,也是奇妙的,摄制组的这一趟数学之旅,就感受到了数学的奇妙。灯光秀结束后,摄制组成员却还没有打道回府的打算,而是继续出发,一起跟着主持人的脚步,探寻蕉城的美食街,寻味蕉岭。

三及第汤,不仅是蕉岭人一天的开始,也是蕉岭人一天的结束。在科举取仕时代,状元、榜眼、探花为殿试头三名,合称三及第。因此呀,三及第就寓意高中、升迁。既然来了蕉岭,那这三及第汤自是不可错过的,要不然可就要被人说石灰撒路—白来一趟了!

摄制组可不想白来一趟,赶紧在路边选了一家店坐下,点上两种不同配菜的三及第,就等着一饱口福咯!

新鲜的“季顶肉”切大片和猪肝、猪粉肠一起下锅,搭配上西红柿或是红背菜,很快,滚烫的蕉岭三及第汤就出锅咯。 这美味的三及第汤,不禁让人感叹道,怎能不来尝一尝呢?

有空的时候,带上孩子到院士之村去体验数学的奥秘,

感受浓厚的学习氛围,

相信孩子们会有别样的收获哦!

好了,节目看完了,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

丘成桐的祖屋在什么村?

知道答案的观众,赶紧拿起手机,

答对的观众,将有机会获得国家4A级景区

大埔百侯景区门票哦!

下周,摄制组将走进丰顺县龙岗镇,

我们不见不散!

欢迎转发,严禁转载!

记者:谢思、杨扬、祺锋

责编:叶蔚

编审:祖全

审核:谢思、婉超、思娇

暑期红色旅游地:河南焦作沁阳北孔村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故居

宋学义(1918—1971),狼牙山五壮士 ”之一,其故居位于河南焦作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他出身佃农,从小就流浪要饭,当童工,打短工,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这是北孔村宋学义故居

1939年在讨饭途中,参加抗日游击队,后编入晋察冀军区一分区一团七连当战士。

1941年,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扫荡,在河北易县,为掩护群众和主力撤退,我八路军某部宋学义等五名战士诱敌至狼牙山主峰棋盘坨峰,进行殊死战斗,最后弹尽粮绝,纵身跳下了悬崖。班长马宝玉和胡福才、胡德林壮烈牺牲,宋学义和葛振林被半山腰的树丛挂住,宋学义腰部受重伤,他们第二天被接回部队,送往野战部队医院进行治疗后生还。

1942年5月,晋察冀军区举行了“狼牙山五壮士”命名大会,授予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通令嘉奖葛振林、宋学义,并授予“坚决顽强”奖章。(下图右二为宋学义)

宋学义伤好归队以后,被保送到延安抗大二分校学习,并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下图前排右三为宋学义)

1947年,宋学义听说家乡河南省沁阳县北孔村已经解放,便动了回乡务农的念头。1947年6月15日,宋学义带着妻子李桂荣离开了他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经过40多天的跋涉,回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家乡。

从1947年到1951年的几年间,复员回乡的宋学义在沁阳北孔村先后担任村农会主席、政治主任等职务,带领群众投入到生产劳动和土改等运动中来。乡亲们只知道他是一个有功劳的残疾八路,他也从来没有提过自己负伤转业的具体原因。(下图为宋学义故居)

直到1951年10月,国家要召开全国老军人、老烈属代表大会,在全国开展一次寻访英雄活动,当时在沁阳县政府民政科干部找到北孔村,在宋学义家找到了那枚奖章——— “坚决顽强”奖章。1953年,新乡行署、军分区、沁阳县人民政府在北孔村给宋学义召开隆重的庆功大会,请他全家人坐在主席台上,村民才知道他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大英雄。(下图为宋学义故居)

1959年,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上映后,英雄的事迹影响了几代人。而宋学义却拒绝了“进城”的机会,默默地在沁阳北孔村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宋学义把积蓄的残废金全部拿出来给村里买了一头牲口,剩下的钱分给了群众;政府给他的救济粮,也一碗一碗地分给群众,他全家和乡亲们一同喝稀粥。(下图二排中为宋学义)

宋学义带领北孔村人打机井,挖水塘,修建鱼池,把贫瘠的家乡变成了旱涝保收的新农村。他在洛阳用自己的四场演讲给村里换回一台当时稀有的东方红拖拉机,但他个人从来没有给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

1971年6月26日,宋学义因肝癌在郑州去世。当年舍身一跳绝不是为了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幸存之后也并没有把个人享受当做人生目标,从战场到家乡,从壮士到农民,宋学义以同样对党的忠诚,成为后人楷模。2009年,宋学义及“狼牙山五壮士”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2014年11月27日,以“狼牙山五壮士”之一宋学义返乡后的故事为题材的电影《勋章》在郑州开拍,该影片由焦作市委宣传部和沁阳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著名导演刘小宁执导,著名表演艺术家刘佩琦主演。

2011年,沁阳市王曲乡二中更名为“宋学义中学”。

2016年,沁阳市对宋学义故居进行了修缮,完成后的宋学义故居内设纪念馆,展示有200多件与“狼牙山五壮士”有关的文物,有照片、笔记、书籍、勋章和奖章和宋学义用过的物品等。

出行攻略

地址:沁阳市王曲乡北孔村

市内公交:沁阳汽车站乘坐沁阳—西向、沁阳—紫陵班车,到北孔村村口下车。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日8时至17时

门票说明: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