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孖楼旧址

双孖楼旧址

双孖楼原是英国领事馆的附属建筑,1922年英国领事馆撤出后交由英国“安立间”教会使用,供英国传教士居住。1940年后,双孖楼曾先后为五所中小学的校址。抗战期间,广州教会学校“圣三一”中学曾转道香港迁到双孖楼办学。现为市第一中学的教师宿舍。

双孖楼是两座相距32米的券廊式西洋建筑,两楼建筑面积各393平方米。因两楼造型相同,似孪生兄弟,故名双孖楼,是北海最早的西洋建筑之一。为英国在北海建立外事据点和传教的历史见证物。

游洋楼丨悦宾楼旧址 • 登瀛楼的分号

悦宾楼旧址位于和平区山东路121号,是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

天津的悦宾楼是天津登瀛楼鲁菜饭庄的一处分号。1913年,山东人士苏振芝先生于当时天津繁华的南市建物街创建登瀛楼。登瀛楼开业之初,营业尚属不错,由于种种原因,1920年告停业。1924年在南市东兴大街103号建新址重新开业,股东康振甫等人启用服务人员王桂为经理,王桂在当时激烈的商业竞争中,认真仔细地在“生意经”上做文章,制定了“铁一般的制度,严格的要求”,以高超的技术,精细的核算”克服了种种艰辛和困难,在当时天津市饭馆行业取得了鹤立鸡群的位置。

1931年,天津原法租界兰牌电车道(现滨江道)开设了登瀛楼北号,业务非常兴隆。1939年又在原法租界山东路开设分号,取名悦宾楼饭庄。至此登瀛楼已发展到员工总数400多人,经营高、中、低档菜品多达500余种,营业收入约占全市饭馆收入的40%,为登瀛楼的全盛时期,掌柜王梅曾任“天津市餐旅业商会”总会长。1955年登瀛楼饭庄被政府收归国营,集四个商号技术力量为一处来开店营业。

如今登瀛楼在和平区有一处山西路分店,它在老天津人心目中仍是正式宴请宾客时的不二之选。

来源|百度百科、新浪博客@杨伦的拼法

图片来源|新浪博客@杨伦的拼法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告知

北大红楼景点 北大红楼旧址

1. 北大红楼旧址

北京大学红楼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工字形,东西宽100米,正楼南北进深14米,东西两翼楼南北进深各34.34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北京大学红楼遗存有校长室、校长办公室、第二阅览室、文科学长室、日刊处等,陈列千余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2. 北大红楼旧址复原陈列新文化运动陈列

北京大学红楼,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北京大学红楼始建于1916年,一九一八年,北大红楼落成,这座红色建筑,从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以及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进步思想的重要场所,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五四运动,这三件事环环相、扣密不可分。

北京大学红楼建筑通体红砖砌筑,红瓦铺顶,砖木结构,平面呈工字形,东西宽100米,正楼南北进深14米,东西两翼楼南北进深各34.34米,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北京大学红楼遗存有校长室、校长办公室、第二阅览室、文科学长室、日刊处等,陈列千余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3. 北大红楼旧址复元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是一座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红色地标,曾经历多次维修。规模较大的两次当数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的整体抗震加固工程,以及2008年启动的大规模保护维修。

修缮后的北大红楼保持了原有建筑的历史风貌,通过制定实施保护利用方案,疏解与旧址保护利用无关的功能,实现整体面向社会发挥教育作用。适当采用现代科技手段,使文物旧址焕发时代风采。

2021年6月29日,“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览正式对外开放。该展览是北京市为庆祝建党一百周年而筹办的“1+9”展览体系的核心。展览分为6个部分,展出珍贵历史图片958张、珍贵文物史料1357件等。同时,复原展示了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 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陈独秀工作过的文科学长室等6处旧址,旧址内保留了很多当年的老物件,让展览与旧址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4. 北大红楼旧址观后感

在寒假,老师让我们读《红楼梦》。没错,《红楼梦》是清代著名小说家曹雪芹所写。

他的祖父三代四人曾领任江宁织造,前后将近六十年,深受皇帝信任。所以,曹雪芹少年时代过着富贵荣华的贵族生活,还曾在皇族学堂“右翼宗学”里当过杂差。雍正五年曹家因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等罪名被朝廷抄家入狱,曹氏家道从此败落。曹雪芹晚年移居北京西郊,生活贫困艰难,他却以坚韧的毅力,专心写作《红楼梦》。乾隆二十七年,其幼子夭亡,贫困交加的曹雪芹在过度的忧伤和悲痛中离开人世。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高峰。全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写林黛玉爱情的悲剧。书中贾家荣、宁二府父子、兄弟、妻妾、主仆之间错综复杂的人事纠葛和矛盾冲突,真实地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

《红楼梦》一书就像一面透视镜,凝聚着当时社会的缩影。其中,红楼诗意是一大看点。全书诗歌数量惊人这些诗词佳作,极富华章,新奇可诵。最难得的是,在于曹雪芹能针对不同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学识,来为他们量身打造不同体裁和风格的诗词。此外,整部《红楼梦》,犹如一部诗化的小说,自始至终纵横诗意,字里行间,行云流水,处处透着诗意 芬芳。

《红楼梦》是中国历史上最经典的文学巨著,堪称古今第一奇书。所以,我很喜欢读红楼。


5. 北大红楼旧址开放

1.北大红楼和北京大学红楼是同义词,始建于1916年,1918年落成。简称“红楼”,常被以“北大红楼”、“沙滩红楼” 引用。整座建筑通体用红砖砌筑,红瓦铺顶,故名“红楼”。

2.北京大学红楼,前身为北京大学第一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包括地下室共5层。其布局为地下室为印刷厂; 一层为图书馆;二层是教室、行政办公室和大教室;三、四层均为教室,设有教授休息室和学生饮水室。


6. 北大红楼旧址图片

对外开放,具体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6:00(15:30停止售票);每周一闭馆。


7. 北大红楼旧址模型

创建之初的北京大学在北京沙滩一带共有三个院,以红楼为标志的大院是一院,也叫文学院。它是现代中国革命历史的标志性建筑--新文化运动的红楼、中国共产党发祥史上的红楼,也是北京大学的旧址、京师大学堂所在地。 请看红楼的相片:


8. 北大红楼旧址怎么预约

苏州大学能进去参观的。需要预约的。

苏州大学首次校园开放日活动定在2018年5月19日,活动预约人数控制在1000人/天以内。苏大将在每年樱花季、银杏季和暑期升学季,对天赐庄校区(本部)试行定期“预约开放”,具体日期将提前通过苏州大学方塔发布平台发布。



扩展资料

1、鉴赏景点及路线为天赐庄校区(本部)北大门-方塔-红楼-东吴老校门-钟楼、草坪片区-博物馆-尊师轩-情人坡-天赐庄校区(本部)北大门。除博物馆可以进馆参观,其他楼宇均仅限室外参观。

2、为了提高访客的参观体验,苏州大学拟将开发制作鉴赏主要景点自助式电子语音图文介绍系统,以便访客可以通过手机关注苏大官微,扫描二维码后收听(看)相关介绍。

3、鉴赏日当天,访客可通过扫描校长办公室提供的二维码,备注个人信息实时向“苏大时景”进行投稿,通过审核后的图片可在学校主页上发布。学校还在开放日当天开放方塔餐厅、莘园餐厅,供访客现场用支付宝进行消费。


9. 北大红楼旧址在哪里

Alfred

不是山东省,创建之初的北京大学,在北京沙滩一带共有三个院,以红楼为标志的大院是一院,也叫文学院。它是现代中国革命历史的标志性建筑--新文化运动的红楼、中国共产党发祥史上的红楼,也是北京大学的旧址、京师大学堂所在地。


10. 北大红楼旧址重开放

为了拍摄出最佳效果, 北大红楼建筑甚至按照1:1.2的比例复刻原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为在阴雨连绵的横店还原老北京黄沙漫天的景象,剧组从河北专门运送沙土配备鼓风机,每场街头的戏都力求还原北京故都景象。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三栋楼 好多人没弄清哪一栋才是机关旧址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地处汉口胜利街与黎黄陂路交界处,由三栋老房子组成。自2016年“十一”建成开馆后,去参观过几次,但一直都没搞清楚三座老建筑历史,也没弄清哪一栋才是当年中共中央机关在武汉的旧址。(图文/胡士明)

1926年底至1927年夏,可谓武汉在中国革命史上的高光时刻。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大革命中心移师武汉,1927年4月,中共中央机关完成由上海到武汉的迁移,武汉成为新中国成立前全国为数不多的中共中央机关所在地之一。

2013年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武汉市启动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建设规划及展陈方案是将中共中央机关旧址旧址和临近的唐生智公馆、怡和洋行公寓等三栋老房子一并进行修复和布展。这样就形成三栋老建筑连为一个整体的“旧址纪念馆”格局。所以,好多人(当然也包括本人在内)也没注意三栋楼的区别,有的大媒体发文配图也出现错误。

现在才搞清楚,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位于汉口胜利街165-169号(原四民街61、62号),为三座楼中间的那座三层红砖洋房,临街有两个门。当时中共中央秘书厅就设在这里,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开会和秘书厅办公的地方。

机关旧址楼现在为复原陈列展,一楼为1927年中共中央机关警卫人员办公室等;二楼三楼为中共中央常委会会议室等房间和陈独秀、彭述之、蔡和森、王若飞等人的办公室、卧室以及中共中央秘书厅文书、财务等办公室。在旧址右侧通道复制陈列着陈独秀用过的小轿车。

进入纪念馆大门,看到的是唐生智公馆旧址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题展《中共中央在武汉》设在这栋楼内。

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右边,是原怡和洋行公寓(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现在是纪念馆的临时展厅和纪念馆办公用地。

再看看下面这张图,就比较清楚了——左边进大门,参观《中共中央在武汉》主题展,再进入旧址参观旧址复原陈列,之后在楼道中间可以见到复制的陈独秀坐过的汽车,然后进入临展馆参观。

(网络图)

(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