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濂溪书院

汝城濂溪书院

AAA级旅游景区

汝城县濂溪书院始建于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年),距今已有785年历史,为纪念北宋理学鼻祖周敦颐而建的,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1041-1044年,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任桂阳(今汝城)县令。期间勤民耕读,风节慈爱,吏治彰彰,并在此写下《爱莲说》、《拙赋》等千古名篇。千百年来,汝城吏率其教,民怀其德,兴建书院永作纪念。从1220年县令周思诚建濂溪祠起,虽屚经盗火和沧桑变迁,但九异其址,薪火相传,一直保存至今。

濂溪书院为仿宋建筑,四合院砖木回廊结构,建筑面积1618平方米。自创办以来,书院人文蔚起,声名远播,濂溪遗韵历久弥光,历代名师在此传道授业,一大批经天纬地之才脱颖而出。明代两广总督、太子太保朱英,江西、福建布政使范辂,清代著名诗人郭远,当代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朱良才、李涛,原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朱子奇等均在此求学立志,迈向辉煌人生。

2001年以来,汝城县委、县政府按照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濂溪书院进行了修复,完成了广场建设、前坪铺设、室内陈列以及美化亮化工程,全面提升了书院的文化品位,受到了上级领导和湖南省周敦颐研究专家的好评。重修后的濂溪书院成为了汝城文化事业发展的亮点和游览观光的热点,是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持0员先进性教育基地,党政要员、莘莘学子、文人墨客拜谒者络绎不绝。2004年11月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以《爱莲说故地重游》为题进行深度采访报道,书院因此而名扬中国。

濂溪书院是景点吗 濂溪书院是景点吗在哪里

1. 濂溪书院是景点吗在哪里

九江职业大学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城区,紧邻庐山风景名胜区,职业大学后面的山就是庐山。是198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九江市唯一的市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江西省一所唯一以"大学"命名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现为国家优质校立项建设单位,江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全省高校就业评估优秀单位。

大学是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社交技能的“小社会”

大学是释放个人能量、发展自身才华的温床

大学是记录美好青春时光并充满温度的避风港湾,而职大将最好的校园环境提供给莘莘学子

将优秀的教学团队赋予每一位潜力无限的孩子

尊重每一份自由与自我

理解每一个看似天马行空的创想 给每一个人同样平等的机会

这就是“九江职业大学”

学院 · 专业

学校现有学前教育学院、艺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旅游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护理学院、师范学院、农业经济技术学院等13个院部,开设有学前教育、音乐教育、机电一体化、工程造价、工商企业管理、商务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护理、语文教育、农业经济管理等40多个招生专业。

九江职业大学肇始于1903年建立的九江中学堂,源于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创办的濂溪书院,承续了千年书院文脉和底蕴,有着一百多年的办学历史,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校友。现在的九江职业大学已成为招收四年制统招本科(试点班)、高中起点三年制和初中起点五年制大专的综合性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现为国家级"幼儿园教师培训"项目实施高校,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院校、江西省高职自主招生院校、江西省定向培养农村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等。

九 · 江九江职业大学位于九江市

背靠秀美庐山

坐拥白云万里

职大所在的这一座城市

有着怎么样的迷人魅力?

别眨眼就对了!


2. 濂江书院什么时候开放

林浦泰山宫,林浦濂江书院


3. 濂江书院在哪里

濂江书院免费对外开放,免预约,开放时间上午8:30-11:00,下午2:00-4:00。


4. 濂溪书院的景点介绍

汝城有风光秀丽的清风岩、白石岩、连珠岩,有幽静雅致的濂溪书院、白石书院、云头书院,有商代牛头岭、神仙带、汉代百园、宋代破船埂等历史、人文景观。

还有天然温泉和万亩竹海。

汝城被誉为“中国古祠堂之乡”,约280多家姓氏,保留着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余座,大小不一,风格各异,星罗棋布,并有金山、津江等古祠堂群,有8座古祠堂列入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汝城古祠堂分为总祠、家庙、宗祠、公祠、家祠几个等级。

总祠是包括附近县市较大区域的同一姓氏共建的祠堂;家庙是为纪念某姓家族始迁本县始祖所建的全族祠堂;宗祠是某姓家族各分支房派的祠堂,多为某村祖先;公祠是宗祠之下的分祠;家祠是各小房祖祠,即私厅。


5. 濂溪书院是景点吗在哪里建的

极星门是重要历史遗迹


6. 濂溪书院有几个

濂溪书堂

濂溪书堂,位于江西九江。又名濂溪书院。宋嘉祐六年(1061)周敦颐建。时周迁国子博士,通判虔州。道出江州(治所德化县即今九江),爱庐山之胜,因筑书堂于其麓,堂前有溪,发源于莲花峰下,遂以故乡濂溪名之。复以溪名其书堂。后遭兵毁。 熙宁六年(1073)周敦颐逝世后,濂溪书堂改称濂溪祠。淳熙三年(1176)知江州潘慈明、通判吕胜己重建,名书院,祀周敦颐,朱熹为之记。淳熙八年朱熹讲学于书院。刘清之、黄榦、王阮等皆预其事。嘉定年间,宰相赵汝愚之子知州赵崇宪有志扩建书院,在原书院左侧筑室26楹为学舍,选俊秀子弟讲习其间。元设山长主其事。吴澄自金陵归,曾在此留居和讲学,南北学子百数人随行。元末毁于兵火。明宏治间江西提学副使邵宝重建院舍。正德元年(1506)奏请祀典。清顺治二年(1645)毁于兵。康熙三十一年(1692)巡抚宋荦重建,乾隆五十年(1785),知府初之朴在世德坊之南买地创署,迁建城内,有濂溪祠、太极堂、书堂八栋等建筑。咸丰间毁,同治间重建。光绪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二十八年(1902)改为九江府中学堂。濂溪书堂从宋代嘉祐年间创建,到清末改为中学堂,历经900余年,堪称九江书院之最。


7. 濂溪书院是景点吗在哪里呢

《濂溪文化》 作者:刘芬 周平尚 来源:《科教新报》2018年第20期 “巧者言,拙者默;巧者劳,拙者逸;巧者贼,拙者德;巧者凶,拙者吉。”5月12日,道县濂溪书院80余名中小学生身着汉服,诵读周敦颐创作的名篇《拙赋》。

这是濂溪书院今年国学经典讲读的首场活动。活动中,湖南科技学院国学院院长张京华为中小学生讲述了“濂溪保”“含晖洞”“圣脉泉”三个有关周敦颐的小故事,他告诉学生,周敦颐作为出生在湖南道州、第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湖湘学人,被誉为“道学宗主”“理学开山”,周敦颐上承孔孟学统和儒家传统的《易》《庸》之学,下启宋明儒学,不仅是“千年湘学”的开山鼻祖,更是宋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源头活水”。

濂溪书院计划每月开展两天(四期)“讲习”与“诵读”。“讲习”以周敦颐生平、思想,濂溪故里的风物为主;“诵读”包括周敦颐著作、诗文以及历代文人祭祀、歌咏濂溪的记文,以此强化中小学生对道县人文历史、濂溪文化的认同。


8. 濂溪书院要门票吗

因为九江庐山区所在位置原本就是儒家理学奠基人周敦颐濂溪书院或濂溪讲学所在位置,是以眼下庐山建市,为了避免庐山市,庐山站,庐山区对于外来游客之误导和干扰,才决定把原九江市庐山区改名为濂溪区,这是件有意义也有利于各方面的好事的。。。


9. 濂溪书院游记

龙洲书院不是湖南四大书院,湖南四大书院(潇湘四大书院)为:长沙岳麓书院、衡阳石鼓书院、湘潭碧泉书院和汝城濂溪书院。


10. 濂溪书院有多少年历史了

周敦颐(1017—1073)


中国宋代思想家、理学家。字茂叔,号濂溪,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以母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分宁(修水)主簿,调南安军司理参军,移桂阳令,徙知南昌,历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宁初知郴州,擢广东转运判官,提点刑狱。所到之处,都很有实绩。“在合州郡四年,人心悦服,事不经先生之手,吏不敢决”。晚年知南康军,治所在今星子县城。曾游览庐山,为庐山的山水所吸引,在其自为诗中道:“庐山我爱久,买田山中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前有溪,合于湓江,取营道故居濂溪以名之,遂定居于此,并将原在故里的母亲郑木君墓迁葬于庐山清泉社三起山。敦颐卒,亦附葬于母亲墓旁。以后子孙世居江州,后裔绵衍。


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清代学者黄宗羲在他的《宋儒学案》中说 :“孔子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崛起,二程嗣之……若论阐发心性义理之精微,端数元公之破暗也”。他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一个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太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在以后的七百多年的学术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所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道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气。但没有人知道他的理学思想,只有南安通判程太中知道他的理学造诣很深,并将两个儿子——程颢、程赜送到他的门下,后二程均为著名理学家。南宋学者,胡宏对敦颐的理论学加以尊信,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对他评价很高,为他作事状,又为《太极图.易说》、《易通》作了注解。张(木加武字)称他为“道学宗主”,其名声逐渐大起,九江、道州等、南安等地纷纷建濂溪祠纪念他,宁宗赐敦颐谥号为“元”,因此敦颐又被称为“元公”,到理宗时,从祀孔子庙庭,确定了周敦颐的理学开山地位。


周敦颐性情朴实,自述道:“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他从小信古好义,“以名节自砥砺”。平生不慕钱财,爱谈名理,他认为“君子以道充为贵,身安为富”。他虽在各地作官,但俸禄甚微,即使这样,来到九江时,他还把自的积蓄给了故里宗族。


周敦颐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曾于知南康军时,在府署东侧挖池种莲,名为爱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桥。他盛夏常漫步池畔,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口诵《爱莲说》。自此莲池名震遐迩。


九江的烟水亭最初是由周敦颐修建的,因为亭在湖心,一墩如月,故名“浸月亭”。后不断兴废,取“山头水色薄笼烟”之意境,改名“烟水亭”。清顺治十七年,巡道崔抡奇复修烟水亭建立五贤阁,奉周敦颐为五贤之一。九江市区现在还有濂溪路、濂溪居委会等。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濂溪书院是他讲学的讲坛,他的学说对以后理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写作背景:

《爱莲说》是我国古代散文之精品。全文116字,结构严谨,笔意超越,言简意赅,情景交融,其采用“借影”笔法,以莲自喻,有着深邃的思想内容。值得知道的是,这篇选入教材的佳作是宋代哲人周敦颐于1063年(嘉佑八年)5月在虔州(今赣州)道判署内写作的。

正如《爱莲说》抒意,周敦颐虽身居官场,却始终未曾放弃读书治学,著书立说,教育青年提携后进。宋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二程——程颐、程颢,便是他在赣州一手培养出来的弟子。他做官也和别人不同,“为政精密,务尽道理”,他在1045年任南安(今大余)司理参军(一种小官)时,为了一个法不当死的囚犯,和顶头上司转运使王逵据理力争,并递上辞呈,不愿为官,终于使刚愎自用的王逵有所感悟,承认自己的错误,囚不得死。周敦颐在赣州为官多年,清廉勤勉 。《爱莲说》据传系他一次游览于都罗汉岩之后所作。

从《爱莲说》一文来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莲,花之君子者也。”以莲喻道德高尚的人。且正是文如其人,周敦颐一生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黄庭坚称赞他“人品甚高”,如“光风霁月”。后来,赣州人为纪念他,立了专祠,并在祠后建“濂溪书院”,书院内还凿有“爱莲池”。由于几经兵燹,原来书院、祠和池均已无存。

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任南康(今星子县)郡守,曾在庐山的濂溪书院中立了濂溪祠,刻周敦颐的图像及一些文章于石壁。此时,周敦颐的曾孙周直卿来到九江,把他曾祖写的《爱莲说》墨本送赠,于是就在书院莲池旁壁上摹刻了此文,流传千古。


11. 濂溪书院在什么地方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在岳麓书院和我市爱莲湖濂溪书院有一副著名的对联:“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这副对联虽然过于狂放,却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湖南人及湖湘文化对近世中国所担当的崇高责任。


濂溪书院开工建设

永州日报讯(通讯员 何云飞 谭诚)6月7日,周敦颐故里道县楼田村热闹非凡,铲车挥动,濂溪书院奠基仪式在这里举行,标志着书院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道州濂溪书院,系历代朝廷和士民为纪念周敦颐而建,历经千年,影响深远。书院始建于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原址位于湖南道州城西(现教育局范围),历经五次易址重建,数度修葺改善,是一座融学习、祭拜、藏书功能于一体,集宋、元、明、清古建筑之大成的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历代贤人志士慕名拜谒者络绎不绝。1263年南宋理宗皇帝赐御书“道州濂溪书院”,1687年清康熙皇帝赐御书“学达性天”。

现在恢复重建的濂溪书院,是省文物文博设计研究院按照省博物馆所藏的图纸进行复原设计,其内容包括状元桥、钟鼓楼爱莲亭太极亭、清风楼等20余项,整个项目占地37.2亩,其中濂溪书院占地27.8亩,广场占地9.4亩,建筑面积约4500平方米,总投资约5000万元,建设工期一年。书院建成后,将是继承理学文化的重要基地,是加快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平台,将成为一个文蕴深厚、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重要文化旅游品牌,对弘扬理学文化,推进道县文化强县,扩大道县对外开放的影响力,推动湖南乃至世界经济社会科学、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VR全景,“扫一扫”带你“看”不一样的濂溪书院!

昨日,濂溪书院融合互联网、3D全景、VR(虚拟现实)三大模块,通过720°全景与虚景等展览展示方式,面向各地的各行各业游客,把现实场景原本的搬到互联网上,打造了一个3D全景展示、深度互动、沉浸体验的互联网平台。

2016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G20峰会上点名VR(虚拟现实),称其“将给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这一源自政府的支持举措,使得“VR”的热度不断升温,各行各业开始重新审视其在与VR的交联互融中实现价值增值的种种可能性。

濂溪书院VR全景全面记录展示了书院现实世界的秀美风光、历史文化,人文风采等,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美誉度,提升景区整体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

朱双全:身残志坚实干 主动申请脱贫

义诊日记——把脉问诊,暖人心

霞留村民在家门口观看电影十八洞村》

文:何秀中

图:李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