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倒拐崖墓群

九倒拐崖墓群

九倒拐崖墓群位于胜利乡白塔村的西麓,隔河与黄水镇相望。山下一马平川,与杨柳河古渡口陶家渡、白云渡紧临,古代为交通要冲,汉蜀守任安曾于此筑宜城。此一带崖墓交集中,有76处,远望如蜂房。形制大小不一,有正方形、长方形、单双门楣、弧形,年修殿三重,壁上不少彩画,而‘三绝已无。”六十年代,应天寺壁画同全寺佛像一起被砸毁,无一幸存。其它寺庙壁画的命运也大多如此。

太平镇锁龙村村民裴家贵住宅有三幅壁画(两侧配对联),一幅横式为山水,两幅竖式为梅花、盆景,-民国癸亥(1923)江源画巅郑松涛作。现存完好。

县内保存完好的古石雕主要有卧云寺和金华庵两处。卧云寺有石刻造像五尊(彩绘)共三窟。中为石刻大佛,旁刻嘉靖九年(1540)、十一年装修字样。其余在民国时期重建时改为泥塑。金华庵大佛殿有一大佛塑像刻在岩壁内。

神秘洞穴系汉代崖墓群

  5月3日,本报报道了达川沿河乡高峡子村发现神秘古洞穴的消息。这些洞穴到底是古代巴人躲避战乱所挖?还是崖墓群?当地村民众说纷纭。近日,达川区文物管理所的专家通过现场勘查,揭开了这些古洞穴的神秘“身世”……

洞穴“身世”揭晓

据了解,“藏”在高峡子村灌木和草丛里的古洞穴共有四个,分布在河的两岸,由一处独洞和另一处群洞组成。“经文管专家实地考察鉴定,这些洞穴就是我们所说的崖墓,距今约有1800多年的历史。”达川区文管所所长潘洁告诉记者,崖墓也叫岩墓、蛮子洞、仙人洞,是古人仿造居所为逝者建造的墓室,在山腰或山脚的崖石上直接开凿。不论开凿的时间先后,这些崖墓一般都排列有序。

“这种墓葬形式西汉后期开始出现,东汉时期盛行。”潘洁介绍,在东汉时期,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厚葬之风盛行,崖墓这种墓葬形式在岷江流域尤其流行,很多地方还一直沿袭到明清时期。

我市现存崖墓近千座“崖墓在达州分布非常广,绝大多数乡镇都有。”达州市博物馆馆长王平告诉记者,在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达州发现现存崖墓总数近1000座。在渠县渠北乡前锋村发现了40多座崖墓,开江县靖安乡蛮洞子村的崖墓也有近百座。

“很多村民以前对崖墓都不了解,对这些崖墓进行了开凿,把取得的条石另作他用。”王平说,根据规模和数量,有的崖墓群已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崖墓群是汉代祭祀文化的历史见证之一,对研究达州地区古代社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报记者 姚丹

宜宾这个地方居然有一群宋代崖墓,99%的人都不晓得!

上图所示的是宜宾县石城山崖墓群天堂沟墓区崖墓中的一个,年代为宋代,位于宜宾县双龙镇五星村。该崖墓是墓区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座,为单室墓,平顶,进深和宽度均约两米,高为一米,打凿较为平整。墓门面东而向,门周雕刻可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石城山天堂沟墓区全景

墓门上部为门楣部分,又可分为上、中、下三层。最上层为13道由左上向右下的斜向平行阴刻线条,长短一致,间隔均等。中部为浅浮雕兽面纹,双耳谨听,怒目而视,阔口大张,面目狰狞。

上部和中部间凿有“〔”形凹槽,形似屋檐。下部靠近墓门顶端处有浮雕仿木建筑图案,三柱间连接有两个半圆形拱,整体呈“m”状。三柱之中,左右两柱均为下小上大的方形石台重叠而成,而中间的石柱则是三层厚薄不均的方形石台垒砌而成。

整个门楣处的三层从下到上一层略盖过一层,应是起着保护墓门的作用。

墓门中部为两旁的执斧武士。两侧浮雕对称武士,表情严肃,持斧以侍。头戴盔帽,手执长柄利斧,身著铠甲。铠甲上半部呈两合页形片状护于武士胸前,下半部是由多个小片状甲片穿绳围合而成。裙衣及膝,跣足而立。敬(静)守洞中小主,勇(永)保方域大宁

墓门下壁为阴刻龙纹。龙身线条流畅,刻画细腻,栩栩如生。龙之两眼炯然有神,须鬓迎风飒扬,利爪挥斥方遒。龙口大张,直逼前方熠熠生辉之明珠。

延伸阅读

崖墓,俗称“蛮洞”,是指用人工在岩壁上凿成方形洞穴为墓室的特殊墓葬形制。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东起巫山巫溪,西至汉源昭觉,北抵陕南山区,南达云南昭通贵州遵义的范围内,且以四川盆地中心地带最为密集,而其中又以岷江中下游、涪江中游和川南地区最为集中。

宜宾现存的崖墓,年代多为汉代,宋至明代次之,分布在长江、岷江和金沙江及其支流的两岸山峦崖壁之上,墓室可分单室、双室和多室,部分刻有仿木建筑图案、神话传说历史典故、祥禽瑞兽和人物等。

石城山民族崖墓群系宋至明代少数民族墓葬,共约200多座,主要分布在宜宾县双龙镇、横江镇和复龙镇境内,分为五区,分别是横江镇北斗岩宋代崖墓群、双龙镇五星村天堂沟宋代崖墓群、双龙镇水井村西北雷打石明代崖墓群、复龙镇春天村三十六臂山宋至明代崖墓群和复龙镇庆高村黑石头明代崖墓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宾向来被认为是僰人的聚居地,也是僰文化的发源地。石城山民族崖墓群反映了当时聚居在宜宾地区的僰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特征,是研究僰人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素材。

来源:文化宜宾

“凡葬必于高陵之上” ——重庆市高新区金凤镇黑房子东汉至六朝崖墓群

黑房子崖墓群位于重庆市高新区金凤镇海兰村1组,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30′43.70″,东经106°17′21.25″,海拔317米,分布面积约2400平方米,该崖墓群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定为文物点。2021年10月至11月,为配合金凤隧道工程的建设,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施工红线范围内的黑房子崖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7座,留取资料6座,现将初步发掘收获简述如下。

图一 黑房子崖墓群周边环境

一、考古发现

黑房子崖墓群位于一近椭圆形的山顶上,山顶东坡有墓葬11座,西坡有12座。该墓群墓葬均被盗扰,出土随葬品较少,只能将保存较好的墓葬形制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根据各墓葬朝向、规模大小、墓内附属设施、剩余随葬品等,将该墓群分为四个组,时代为东汉至六朝。

图二 黑房子崖墓群航拍

1.第一组墓葬

M1~M4四座墓葬,分布于东坡南部,为第一组墓葬。20世纪70年代被当地村民改造为蘑菇培养室,墓道和墓室结构均破坏严重,基本上无法判断时期。

2.第二组墓葬

M5~M11分布于东坡北部,为第二组墓葬。墓葬方向范围为68~83度。除M8总长为6.96米外,其余总长在10.80~14.66米,规模较大。M5、M6、M10、M11的墓顶为拱形顶,M7为藻井式覆斗形墓顶,M8、M9为“人”字坡墓顶。M6东北角有一灶台,M7的灶台在墓内东南角。除M8、M9无棺床,其余均有棺床。M8出土陶器较多,其余墓葬剩余随葬品极少。

图三 黑房子崖墓群东坡航拍

将较具代表性的M7的清理情况简述如下。M7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总长约11米,方向为81度。墓道平面呈梯形,口大底小。三重门框,封门已不存。甬道平面呈梯形,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墓顶为藻井式覆斗形,墓顶中部凿刻“回”字形图案。墓室左右二侧及后部设有棺床,东南角有一长方形灶台和壁龛。M7后期盗扰严重,未发现葬具、人骨。墓室底部的淤积土中含有少量扰乱后的灰陶残片。根据M7的大小、墓顶和墓内附属建筑,M7的时代可能为东汉晚期。

图四 黑房子墓群M7航拍

图五 黑房子墓群M7墓室及墓顶

3.第三组墓葬

M12~M17分布于西坡北部,为第三组墓葬。墓葬方向范围为272~294度,该组墓葬规模较小,总长在3.16~5.78米。除M15墓顶为藻井式覆斗形外,其余均为拱形顶。M12无棺床,其余墓室后部均设有棺床。仅M13墓内西北角有一灶台。

M13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总长约5.06米,方向为294度。墓门上部、甬道及墓室顶部部分被破坏,墓道较短,壁较直。二重门框,封门已不存。甬道和墓室平面均呈长方形,墓顶为拱形,墓室后部设有棺床,墓内西北角有一灶台。M13后期盗扰也较严重,墓底的黄褐色淤积土中发现少量随葬品。有陶塘、陶房、铁剑各1件,陶鸡2件。M13规模较小,另根据墓顶、墓内附属建筑和剩余随葬品,M13的时代可能为东汉末—蜀汉时期。

图六 黑房子崖墓群西坡航拍

图七 黑房子崖墓群西坡航拍

图八 黑房子崖墓群M13墓室及墓顶

4.第四组墓葬

M18~M23分布于西坡南部,为第四组墓葬。墓葬方向范围为250~265度,总长在2.70~7.60米。M18、M19、M20的墓顶均为拱形,M21、M22为覆斗形顶,M23为“人”字坡顶。这六座墓葬除M21外,墓室后部均设有棺床,其中M18、M20、M21有较短的排水沟。M23的规模在这组中墓葬较大,长7.06~7.60米,墓室左右二侧及后部设有棺床,西南角有一长方形灶台。除M23外,其余墓葬规模均较小,时代可能为六朝时期。

M21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四部分组成,总长2.70~2.80米,方向为250度。墓道较短,一重门框,封门已不存。甬道和墓室平面均呈长方形,墓顶为覆斗形。墓门外顶部开凿有一道弧形凹槽,墓室前部至墓道口有一条排水沟,M21后期盗扰严重,未发现随葬品。M21规模极小,其墓室长1.80、宽1.44、高1.36米,墓葬前部有排水沟,其时代可能为六朝时期。

图九 黑房子墓群M21正视

图十 黑房子崖墓群M21墓室及墓顶

图十一 黑房子崖墓群M6出土陶俑

图十二 黑房子崖墓群M6出土陶塘

图十三 黑房子崖墓群M8出土陶器

二、收获认识

此次发掘的黑房子崖墓群墓葬数量较多,各组墓葬朝向有别、排列有序,应是有意识规划的家族墓地。有的墓葬中发现有两到三个棺床,为探讨汉代崖墓同穴合葬的丧葬形式,提供了新资料。有的墓葬墓室门口处发现有灶台,从侧面可反映出古代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是“事死如事生”丧葬观念的体现。黑房子崖墓群分布规模较大,延续时间较长,为深入研究川渝地区东汉至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文化等增加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参考资料:

[1]罗二虎:《四川崖墓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2]罗二虎:《四川崖墓开凿技术初探》,《四川文物》,1987年第2期。

[3]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忠县涂井蜀汉崖墓》,《文物》,1985年第7期。

[4]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江北区文物管理所:《重庆市江北区四马溪遗址汉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5年第3期。

[5]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潼南区文物管理所:《重庆市潼南区下庙儿遗址汉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4年第4期。

[6]范鹏、李大地、邹后曦:《重庆璧山县棺山坡东汉崖墓群》,《考古》,2014年第9期。

[7]孙治刚、白九江:《重庆市江津区坪坪上汉代崖墓发掘简报》,《文博》,2017年第3期。

[8]代玉彪、白九江:《重庆市永川区石坝屋基、伏岩寺崖墓群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7年第1期。

图文:冯彦萌 范鹏

责编:董永嘉

编务:刘 微

审核:林必忠

作者简介:冯彦萌,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助理馆员。范鹏,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博副研究馆员。

转载自 重庆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