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基(1884—1911)武昌起义参议长,辛亥革命烈士。湖南省常德府武陵县(今常德市武陵区)人,188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幼时在本地入塾学,进高小,到师范学堂就读。1904年,由宋教仁介绍加入华兴会。长沙起义失败后,革命党人遭受-和追捕,东渡日本避难。1905年11月,由宋教仁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1906年初回国,在……
杨宏胜(1875—1911)字益三,汉族,湖北谷城人,清末民主革命者。1875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杨宏胜一开始常耕种于田间,后来认为老死田间非大丈夫所为,因此于1903年离开家乡到武昌防营当兵。后来编入湖北新军,几经改编,最后属湖北新军第八镇第十五协第三十标,并由列兵升到正目(班长)。第十三标多革命党人,杨在此结识刘公、孙武、彭楚藩等人。杨的祖父和父亲均被……
红军烈士纪念亭旅游词 参观烈士亭
1. 参观烈士亭
祭奠革命先烈,缅怀其丰功伟绩,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革命纪念馆是为纪念革命历史、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而建立的纪念馆。如淮海战役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等。
大家到革命纪念馆,主要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了解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坚定继续革命,保卫祖国保卫党的信心和决心。
2. 革命烈士纪念碑亭
深圳革命烈士陵园前身是宝安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着深圳和香港各个历史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烈士陵园内还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芳名亭,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同志的墓碑以及烈士陵园陈列馆等,是省级重点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3. 烈士纪念亭
兰州战役纪念馆坐落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华林坪以南、沈家岭北麓,是为纪念1949年8月在兰州战役中牺牲的烈士而修建的。始建于1952年,1959年国庆节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1972年进行了第二期扩建工程。2014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提升改造。园区占地面积41.95公顷,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馆内现有《兰州战役纪念馆》和《红星照耀中国馆》两大主题展馆、人民英雄纪念碑、65军烈士纪念亭等纪念建筑物。这里是全国181家重点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是111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和甘肃“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每年参观人数达20余万,在甘肃省和全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兰州战役纪念馆展馆面积1000平方米,由序厅、奏响西进序曲、实施千里追击、浴血南山之巅、聚歼青马主力、欢庆西北解放、结束语等七个部分构成。序厅主题为“突破”的浮雕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形象地展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的率领下,在各地党组织的全力配合下,在解放区的大力支援下,揭开了西北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宏伟篇章。馆内三幅大型油画和巨幅半景画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巧妙运用和烘托,更加形象地展示了兰州战役的激烈和人民支前的伟大。同时,设计采用沈家岭战场电子沙盘埋入地下,上覆高强度透明玻璃,使观众可以更为直观的感受战场态势和所处位置,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环境。
4. 烈士纪念亭的图片
烈士陵园纪念碑上的字是“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园内主要纪念建筑物有陵园大门、浮雕墙、烈士纪念碑、烈士事迹陈列室、英烈广场、流芳园、桂园、烈士纪念亭、大别山魂纪念碑、和平园、百亩茶园、竹海、旅游步道、白马潭廊亭、流水曲桥、铁索吊桥和400米长的豫南第一滑道等等。
5. 参观烈士亭有感
云上大院避暑更好,景区海拔560米至1880米间,总面积88.93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2.6℃,较高气温不超过29℃,素有“小庐山”之称。
云上大院,还是一块红色沃土,它是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红色文化。景区已形成铁瓦仙、龟龙窝、东坑飞瀑、白鹇谷、英烈亭、铁头太子墓、盐茶古道、赵公亭、知青印记等十大景观。
6. 参观烈士园
英雄烈士是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国家利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巨大贡献,英勇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人,是我们可亲可敬的人,因此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他们的大无畏,无私奉献精神,向英雄致敬。
前往参观烈士纪念馆时,必须穿戴庄重整齐,衣服颜色忌红色鲜艳色,以素色,白黑为主,或手持白花,列队成行,肃然起敬,不可嘻哈打闹,认真参观聆听英雄的生平,事迹介绍,愿英雄在天之灵安好。
7. 参观了烈士 念馆
大家好,欢迎大家前来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我是这里的解说员—作文天使心。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个鱼钩。
游客们,请看这个鱼钩,你们或许会问:“这个鱼钩和其它鱼钩没什么两样,为什么把它拿到纪念馆里展示呢?”那么我就告诉大家,这个平凡的鱼钩却有着不平凡的故事。
1935年秋,红军过草地时,许多战士得了肠胃病,掉队了。炊事班长要照顾三个病号过草地,当年的老班长就是用这个针弯成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战士的生命。茫茫的草地,人烟稀少,鸟影绝迹,红军战士挨冻受饿,缺衣少食。前面有堵截,后面有国民党反动派的追兵,在这种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老班长要带着三位病号过草地谈何容易?老班长的身体也不好,但是他却用惊人的毅力坚持着,他用缝衣针弯成鱼钩到水塘边给战士们吃,自己却硬咽着剩下的鱼骨头与草根、树皮。他们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积劳成疾牺牲了,而他却用自己的生命帮助三位战士走出了草地……
在这个长满红绣的鱼钩上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这金色的光芒正是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光辉写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才有这种关心他人生过关心自己的崇高革命情操!
8. 烈士亭介绍
1946年8月11日,陶行知的灵柩由全国五十三个人民团体公葬于南京晓庄劳山脚下的晓庄师范校园旧址内在南京北郊晓庄有座不高的山称作劳山,行知园即坐落在劳山脚下,行知园所在地为陶南京晓庄陶行知纪念馆行知所创办的晓庄师范旧址。。该园是为了纪念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爱国学者陶行知而修建的。园内主要景点有陶行知纪念馆、晓庄烈士纪念碑以及行知亭、英烈亭、成人纪念林等。陶行知墓就建在该园内。陶墓建于1946年12月,面朝东南,墓前有墓碑和牌坊。碑高2米,上刻沈钧儒题字——“陶行知先生之墓”,下署“中国五十三人民团体公葬”。
牌坊立于1946年12月,高5米,宽4米,坊额刻有陶行知手迹:“爱满天下”;坊柱联语为郭沫若书写的陶行知遗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 烈士纪念碑参观
这是一个伟大的老班长。
那一年红军长征,饿坏了不少人,老班长就是用这条鱼钩,就活了那些人啊,自己却吃他们剩下的鱼刺!
可敬可敬!
10. 参观烈士馆
应该用瞻仰一词。参观是平常心的游览观光,是愉悦心情的游玩行为。瞻仰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接受教育激励净化心灵提升自己人生境界的行为。两者不可同日而语。瞻仰用于名人故居英雄纪念等对人类做出较大或巨大贡献的人物的场合。
11. 参观烈士亭简报
党校中青班自我介绍篇1
XX同志参加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2004级本科班法律专业学习以来,能摆正位置、虚心好学,端正学风、潜心修学,联系实际、活学善学。
通过近三年的刻苦学习,该同志党性修养得到了新的增强,知识素养得到了新的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本职各项工作。2004年度考核被评定为“优秀”等次;2005年被市委表彰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先进个人”。
该同志的主要事迹如下: 1、始终坚持学以修德这个核心,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在函授学习中得到了进一步树立。该同志十分珍惜在党校这个大熔炉中学习、锻炼的机会,把立德、修德作为学习的第一前提。
虽然就职于组织部门,日常工作比较繁重,仍一天不落地参加集中辅导,一着不让地抓好个人自学,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特别是在市委先进性教育活动办公室的一年半间,该 同志承担着领导讲话、汇报总结、简报信息等材料的起草工作,虽然工作任务重、要求高、……
党校中青班自我介绍篇2
我xx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20xx年在xx县政府分管农业农村工作,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和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新问题,倍感知识不足,应接不暇,为了系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政策法规、产业走向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新难题,提高自己的政策水平、补充同自己分管工作相关的经济管理、市场经济、农村经济等知识,炼就过硬的业务本领,我选择了到省委党校研究生班继续学习,为了学好经济学专业各科知识,在学习时我注意把握好了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注意处理好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在做好本职工作,完成分管工作各项任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周末、下班时间等来学习所选研究生专业各科知识,做到了工作、学习两不误;二是注意处理好家庭和学习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抓紧时间学习,努力完成规定课程外,另一方面注意照顾好自己的父母、妻子和女儿,做到了家庭、学习两兼顾;三是注意自学与听课相结合。
由于政府工作繁重,到农村基层时间多,常使听课时间耽误,为了学好专业,我在自学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气,不仅自学了所选专业的课程,而且还自学了《经济学》、《会计原理》、《行政诉讼法》等相关知识;四是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自己分管农业农村工作,为把学到的专业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创造了较好的条件,我也很好地把握机遇,把专业知识和所分管的工作联系起来,既提升了理论,又很好地指导了实践。
通过学习,提高了自己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为解决农业农村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提高了自己一定的业务能力,使自己在发展农村经济方面思路更加清晰,措施更加有力;提高了自己驾驭事物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应对群众闹-事、涉农纠纷等的解决上方法更为有效,
党校中青班自我介绍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58期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并代表71位学员汇报学习体会。
首先,感谢市委党校的各位领导,创造宝贵机会,让我们沉下心来,深入系统学习掌握胜任本职工作的必备知识。
感谢20位任课老师的精彩讲授,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感谢班主任王xx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关心、关怀,使我们班级成为严守纪律、团结向上、勤奋好学的优秀集体;感谢来自不同领域、多个层面的全班同学,正是依靠大家对每堂课、每次集体活动的自觉坚守和积极参与,我们班级才成为一个亲密无间、融洽和谐、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通过3周的集体学习,大家普遍感到,收获颇丰、获益匪浅。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大局观念进一步增强。
学习期间,市委、zd委书记刘xx亲自做“建设平安法治和谐烟台”主题辅导报告,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全面安排部署,为我们更有成效地做好本职工作指明了方向。全体学员到市委党校新址、高新区、牟平区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既为近几年烟台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倍感自豪,又切实增强了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危机感,激发了为建设蓝色、文明、幸福之都贡献更大力量的热情和干 劲。
坚持学思结合,知识结构进一步优化。
20堂精彩课程,从党的伟大历史到报告解读,从宏观经济运行到民主政治发展,从公务员制度到行政体制改革,从民主法制建设到权力的阳光运行,从领导思维创新到公务员礼仪修养,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到国际形势分析等。市委党校充分考虑不同岗位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需要,科学全面地安排涵盖党的基本理论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方面内容,提高了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了大家的辩证思维、创新思维能力,实现了知识的温故知新、吐故纳新、推陈出新。
坚持锤炼党性,工作作风进一步改进。
在庄严肃穆的英灵山上,我们向革命先烈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聆听英雄事迹,缅怀烈士英魂。在胶东革命历史展厅里,凝视先烈们为了革命理想,为了人民幸福,定格在血与火里的年轻脸庞,那些被鲜血浸染的党员证件,那些牺牲前书写断续却坚定无悔的革命誓言,触摸烈士纪念碑上那一排排鲜活的姓名……眼前的一切,让我们仿佛置身于环境艰苦卓绝、理想无比坚定的峥嵘岁月,激励着大家继承先烈遗志,发扬优良传统,牢记党的宗旨,保持先进本色,为党努力工作,为民分忧解难。
在莱阳监狱警示教育活动中,我们实地探访监所场地,认真聆听服刑人员的心灵忏悔,深刻认识到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深感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始终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自觉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坚决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实施办法和市委实施意见,真正做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树立起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总之,3周学习生活精彩瞬间,历历在目:任课老师或旁征博引或恢宏大气或充满激情或幽默活泼的精彩讲授,让同学们倘佯知识海洋,如鱼得水;班主任王xx老师,全心服务学员,精心安排学务,通过创新自我介绍讲演、组别集体互动等形式,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员的即席讲话能力,展示学员的自身才能,使每位学员都获得了出彩的机会。全体学员倍加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克服工学矛盾,坚持以学业为重,勤学多思,互帮互学,在学习中提高综合能力,在交流中缔结纯洁友谊,在潜移默化中,汲取市委党校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知识的目的在于应用。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将深怀"本领恐慌"意识,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坚持以学立德、以学增智、以学创业,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坚持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知行统一,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不断提升领导科学发展、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做到在岗一定爱岗、在职必须称职、在任力求胜任。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市委党校,是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理论之树,是我们58期科级公务员任职培训班团结温暖的知识之家。71位优秀学员,从这里出发,向着美好未来不断前行,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还会在此相聚,学习新知,共叙友谊,感谢师恩。
师恩不忘,友谊弥新!让我们共同祝福市委党校越办越好,祝福每位学员身体健康、事业进步、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山西籍三位烈士亲属赴深州北杜庄烈士陵园扫墓
《衡水晚报》联合省内外媒体为抗日烈士寻亲——
取一抔坟前土 带亲人回家乡
山西籍三位烈士的亲属
赴深州市北杜庄烈士陵园扫墓
自本报3月22日刊登了要为在深州市北杜庄牺牲的85位烈士寻亲的报道后,经《衡水晚报》与《山西晚报》《保定晚报》《燕赵晚报》等省内外多家媒体的共同努力,已有何云生、刘德功、张成汉三位烈士的亲属被找到。4月3日,这三位烈士的5位亲属从山西省右玉县出发,历经7个多小时的奔波,终于于当晚赶到了深州市北杜庄。4日,他们与榆科镇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来到北杜庄烈士陵园,在烈士纪念碑前追思、祭奠,并真诚地向多年来默默守护烈士的北杜庄乡亲表达深深的谢意。
烈士亲属抚摸烈士纪念碑。
取一抔土带回家。
忆亲人往事 他们泪水涟涟
此次一同前来的是何云生烈士的侄子何文宽、侄女何文兰,刘德功烈士的侄子刘殿成和刘殿功以及张成汉烈士的侄子张勇。他们在右玉汇合后一同驱车前来,一路上他们尽量少喝水,服务区也少进。他们说:“我们就想快点来,只有到了北杜庄心里才踏实。”
“自大伯18岁参军后,每次村里有部队经过,奶奶都会去找,曾经有一次连着找了3天,可惜没找到。奶奶临死前还嘱咐我,说咱们家哪怕只剩一个人也要把大伯找回来。今天我终于跟奶奶有个交代了……”在烈士纪念碑前,刘德功烈士的侄子刘殿成擦拭着眼泪,激动得声音已经颤抖。何文宽则拨通了父亲何喜的电话:“大(爸)!我大爹(大伯)找着了……”只说了这一句何文宽已泣不成声,电话那头已经86岁的何喜老人也几度哽咽,他嘱咐何文宽一定要把事情办好,不要忘了感谢北杜庄乡亲们的恩情。
烈士亲属送上锦旗感谢北杜庄乡亲。
何文宽(前)与张勇栽下家乡的树苗。
取一抔坟前土 带亲人回家乡
烈士亲属祭奠英烈。
几位烈士的亲人给烈士纪念碑献上鲜花,并仔细抚摸擦拭着“抗日英烈永垂不朽”几个字。纪念碑的背面是记述80年前战斗经过的文字,他们逐字逐句反复诵读,感受着烈士们当年的英勇。在烈士陵园的资料展室,何文宽一行在烈士名录上仔细寻找着自己亲人的名字:何云生、刘德功、张成汉……看着这些名字仿佛看到了亲人鲜活的容颜,泪水不禁夺眶而出。随后,何文宽一行来到埋葬烈士的旧址,敬献花圈、培土整理,表达后人的敬意。
何文宽一行还从右玉县带来了5棵松树苗,种在了烈士陵园里,这5棵树苗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它们一定会在烈士精神的沐浴感召下茁壮成长,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临走前,大家还在墓园里取了一些土仔细包了起来。刘殿成说:“今天我们把伯父墓前的土带回去埋到奶奶的坟前,告诉她伯父的墓找到了,而且这些年一直被照顾得很好,奶奶一定可以安息了。”何文宽说:“这些土带回去就好像把我们的亲人带回去了一样,也算是给家人一个安慰。我们也一定会把烈士们的事迹讲给后人听,让大家继承烈士的遗志,珍惜今天的好生活。”
好消息再次传来
就在何文宽等人开车赴衡的路上,《山西晚报》的记者接到了来自右玉县的郑自强的电话,“他(郑玉山)可能是我的大伯。”郑自强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村子是右玉县元堡子镇红寺洼村,虽然报纸上刊登的郑玉山烈士没有具体的通信地址,但是自己从小就知道有个参军的大伯叫郑玉山,加上自己的父亲郑玉福、二伯郑玉华的名字和郑玉山也很像兄弟,所以才觉得自己可能是郑玉山烈士的亲属。郑自强的说法也得到了该村党支部苑书记的证实,他说:“村里的老人们都知道郑家有这么一个人,但什么时候参军的、跟着哪个部队走的就不清楚了。只说走了之后就再没有音讯了。”
当记者告诉郑自强,何文宽等几位烈士的亲属已经在前往祭拜英烈的路上时,他觉得不能同行很遗憾,“我现在还在外地出差,肯定赶不及一起去祭拜了,如果下次有机会一定一起去。”
衡水晚报记者 刘晓菲 文/图
相关新闻
深州市榆科镇举行
清明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衡水晚报讯(记者刘晓菲)4月4日上午,深州市榆科镇组织部分党员干部、中心小学学生代表200余人前往北杜庄烈士陵园举行“传承·2019清明祭英烈”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党员代表讲述了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表达了对先烈的深刻哀思,学生代表们表达了对英雄先烈的敬意,并向烈士们敬献花篮,全体人员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在庄严肃穆的烈士纪念碑前肃立默哀。
党员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宝贵精神,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不能忘却的记忆!市烈士陵园第三次迁建烈士墓始末
当人们走进今天的高邮市烈士陵园,来到烈士墓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型卷轴式英烈墙,上面镌刻着1670名烈士的姓名,另外还有40多个烈士墓,整个墓区显得无比庄严肃穆。鲜为人知的是,如今陵园内的烈士墓共经过了三次迁建。作为烈士墓第三次迁建的主要参与者,我有必要向大家讲述这一段尘封已久的难忘经历。
战争年代,我市数以千计的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斗,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苏中区党委社会部副部长周山烈士,人民的好干部、县委书记李健烈士,在敌人刑场上凛然就义的副县长周奋烈士,以及袁舜生、郑光耀、狄奔等一大批党的优秀儿女,以及在抗日战争最后一役——高邮战役中壮烈牺牲的242名新四军无名烈士……然而,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许多烈士牺牲后只能草草就地掩埋。
直至1950年,高邮县人民政府首次建烈士墓,将烈士忠骸迁葬在中山公园(今高邮烈士陵园)内,当时的烈士墓为砖土简易结构。1955年,高邮县委、县政府第二次对烈士墓进行了拆迁重建,为圆形水泥磨石砖混结构。2002年,因年代久远,烈士墓地基出现下沉,导致墓的顶端大面积开裂、塌陷,既不严肃,更不雅观。另外,每年清明祭扫烈士墓时,原祭扫广场过于狭窄,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给开展祭扫革命烈士活动带来极大不便。根据上级民政部门的要求以及全市人民群众的愿望,经市政府批准,决定于2002年7月对烈士墓进行第三次迁移重建。
其时,我担任市烈士陵园主任、党支部书记,为了慎重稳妥地做好烈士墓迁移重建工作,陵园党支部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研讨工作方案,明确人员分工。首先向烈士家属发出了迁移重建烈士墓的函件,告之重建的目的,并请他们来邮面商相关事宜。由于先前的烈士墓为合葬墓,而改建后的形式是独葬墓,别说烈士家属对迁建后的陵墓内安葬的是否就是他们亲人的遗骸心存疑虑,说实话就连我自己也担心迁建过程中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为此,我们事先作了大量细致周密的走访,先后登门与离休老干部、烈士家属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了解。周山烈士的爱人高敏同志向我们反映,周山烈士遗骸当年是用坛子装殓的。周奋烈士的儿子周继奋向我们反映,当年县委安葬他父亲时,他还小,由他母亲(陈亮)抱着参加,因为周奋烈士是被敌人在刑场上拦腰斩断的,故遗骸是用小木盒装殓后再放入棺材的,相当于套棺,当时根据风俗习惯,母亲还从他头上剪下一撮头发在他父亲棺盖上封钉。李健烈士的儿子李忠明则反映,他父亲是用一口黑漆大棺材下葬的……根据走访了解,我们对墓内安葬情况基本有了底数。
为保证万无一失,迁建的前一天(2002年7月21日)下午,我指挥施工人员打开了烈士墓顶,并对浮土进行清理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龟板状的墓穴,即圆形内一分为二,共八个方格,根据走访了解的结果,按惯例应该是东边为上首,原烈士墓上排名依次是周山、李健、周奋、袁舜生、郑光耀、狄奔、严肃……那么东边第一格内应该是周山,第二格内是李健,第三格是周奋,以此类推。
第二天上午,烈士忠骸迁葬仪式正式开始,市领导来了,烈士亲属来了,电视台记者也来了。当施工人员细心地拨开又一层土面后,终于见到了长眠于地下半个世纪之久的烈士墓穴,前排东首第一格是一只坛子,然后依次是棺材、棺材、坛子,后排全部是坛子。为了最终认定,周奋烈士的儿子周继奋对前排第三格内的棺材直接参与了“甄别”,只见他慢慢地刨开棺材的朽木朝里望去,果真内中还有一层棺木,再刨,猛然一支锈迹斑斑的铁钉赫然就在眼前。他激动地一把抓起铁钉,迎着阳光举起一看,铁钉虽高度锈蚀,但丝丝发卷仍依稀可辨,此时此刻,只见他拿着铁钉就朝他母亲奔过去,“妈!您看!”陈亮老人双手捧着铁钉看了又看,顿时激动得泪流满面,连连对他儿子用上海方言说“就是呐爷 (意思是那就是你爸爸)”。周山烈士的亲属、李健烈士的亲属等也都对遗骸予以认定并重新安葬,我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与此同时,位于东门宝塔南侧、1945年12月攻打高邮城牺牲的新四军无名烈士合葬墓,也在紧张有序地拆迁中(原墓为泥砖结构,当时已多处坍塌)。那天,工人们早早来到东门烈士墓前,自发虔诚地为烈士焚香祷告。当墓砖掀开、刨去黄土,一口外表已腐朽的黑漆棺材和一口大缸呈现在眼前,当工人们小心谨慎地撬开棺盖的瞬间,却都吓得连连倒退,原来棺内(缸内)除了满是白骨,还有两枚手榴弹放在最上面。见此情形,工人们立即停下退后,并拨打110报警。一会功夫,公安局来人进行了安全处理。而后,工人们小心地将烈士的骨骸拾装进红绸袋,足足装了两车,运送到陵园内,统一用两口陶瓷龙缸对合进行了安葬。
至此,整个迁葬过程衔接顺利,未出任何意外差错,所有烈士亲属都对我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度满意并表示感谢,其情其景难于言表。高邮烈士陵园第三次迁移重建烈士墓终于划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