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博物馆
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博物馆通常被简称为“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建立于1988年建造,主要介绍国际红十字会和红新月会的历史和现在的活动情况,让每个来此的游客都可里了解国际国际红十字会的作用。
博物馆记载着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的历史和活动,在这里可以通过照片、录像和雕塑等多种方式了解红十字会的情况,还提供中文语音导游解说服务以方便中国游客。馆内的展览分为3个独立的主题部分,分别由世界知名的建筑学家根据他们不同的文化背景而设计:保卫人类尊严、重建家庭血脉,以及关于预防的拒绝死亡主题。通过展览让来此的游客了解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人道主义组织——红十字会。现场有一个全球化的互动平台展示人文主义领域内最前沿的新闻。
除常设展览以外,博物馆还会举办临时的专题展览,此外,博物馆还拥有一系列的藏品,并且博物馆也存储着属于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和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的存款。
International Red Cross and Red Crescent Museum
必去理由:世界最知名的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瑞士[Switzerland]
景点所在省、州:日内瓦州 [Canton of Geneva]
景点所在城市:日内瓦 [Geneva]
红十字故事|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⑬
13
辛亥救护的点点滴滴
盛宣怀逃亡日本,而他开创的红十字事业又如何?他还能再发挥作用吗?
自从盛宣怀被罢免以后,以沈敦和为核心领导的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全力以赴展开人道救援。
1911年10月25日晚,中国红十字会救护队三十余人分编成甲、乙、丙三个医队,在总会总医院英国医生柯师的带领下,乘上“襄阳丸”,由上海溯江西上,30日抵汉口后,来不及喘息,立即设立战地医院,投入救护行动。
炮声隆隆,不绝耳际。救护队员不顾个人安危,抬着担架,前往战线内抢救伤兵。汉口、汉阳交战时,为及时救治伤兵,红十字会又在武昌、汉阳添设临时医院。教护队员在枪林弹雨中,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抢救伤兵。教治伤兵,更是不余力,他们用回春之术,把许多垂危的伤兵从死神手中夺回。令人惋惜的是,因积劳成疾,峨利生医生于12月12日不幸逝世,年仅三十五岁。
▲峨利生医生
峨利生,丹麦人,解剖专家,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医生兼医学堂教习,此次赴鄂,亲入战线,不避危险,救治很多伤兵,“成绩优美,声誉鹊起”。他的去世,是中国红十字事业的一大损失。
12月 21 日下午四时,中国红十字会在汉口友宁礼拜堂召开追悼大会,向这位国际友人表示沉重的哀悼和深深的敬意。
武汉救伤,持续月余,总计汉口治愈病兵 576 名,伤兵415 名,病民31名,伤民 106 名,医治无效而死者 34名;武昌治愈病兵 860 名,伤兵 562 名, 病民 18 名, 伤民 116名,医治无效而死者25名;汉阳治愈病兵571名,伤兵120名。
武汉开战以来,死伤累累,如果不及时掩埋,极易暴发疫情。沈敦和在接到汉口葬亡求援电后,立即组织掩埋队。11月20日,掩埋队乘日清公司“大元丸”出发,25日驶抵汉口,进入战地收葬。到战争结束,武汉掩埋队掩埋尸体共计2200余具。
▲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掩埋武昌起义死难者的遗体
武汉开战不久,南京之役又拉开战幕。
11月24 日,联军自镇江向南京挺进。南京交战在即,中国红十字会特派救护医队,以侯逸如诸医士为救护医员,11月24日起程赴宁。
南京开战后,与美国红十字会江安分会等联手救治伤病兵民,同时商请沪宁铁路医长齐福果医士、总办朴爱德,特备红十字医车(火车),在镇江与南京区间往返抢救伤兵,“随到随医”,并借南京尧化门车站为战地医院、镇江金鸡岭医院为临时医院,以便救护医车运送伤兵留养,雇工百余人编为担架队,抬送伤员。
大战期间,医车每日收容伤兵上百人,镇江医院容纳不下,就送往上海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分医院。总计由医车收治的伤兵五百余人。
血战之余,伏尸遍地,令人不忍目睹。沈敦和急电请宁督府、民政部及联军司令派人专事掩埋外,在12月4日《申报》登载《急聘南京掩埋队》启事:“聘请年富力强、热心慈善之干事员十余人,克日成队赴宁。”12月8日,中国红十字会南京掩埋队起程向南京进发。掩埋队在南京凤台关、一枝园、五龙桥将军署、后宰门、皇城、紫金山、雨花台等处收葬遗尸约七百具。
武昌首义成功,各省纷纷响应,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贵州、江苏、浙江、安徽、广西、福建、四川等省区先后脱离清政府而独立。革命洪流,汹涌澎湃,席卷全国。
战火燎原,烽烟四起,救护任务繁重。为此,中国红十字会万国董事会于 11 月 2 日向通商各埠发出通电,要求各通商口岸教会医院改设红十字会临时医院,组织分会,进行协助。这样,除武汉、南京及总会所在地上海之外,其他地方的救护任务主要由分会来承担了。
▲早期中国红十字会救护车
在上海,11月4日,革命军猛攻制造局,由后院破门而入,据11 月5 日《申报》报道:“敢死队施放炸弹,伤亡人数颇多。”沈敦和闻讯,急派汽车两辆,延请洋医亨司德,华医侯光迪、周光松、王吉民、陈家恩及看护李安登女士驰赴现场救护,受到国民军的欢迎和优待。制造局大厅改作红十字会临时医院,侯光迪医生留在此地相机救援,另以徐家汇路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为总养病所、天津路分院为分养病所,收治伤兵。
安徽滁州,江苏江阴、常熟,湖南长沙,福建福州,江西南昌等地分会以及吕海寰组织的救护队、张竹君女士为会长的中国赤十字会、留学日本的医学生回国效力在沈敦和支持下组织的“留日医学界红十字团”,也都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挥洒汗水,谱写了一曲高亢激越的人道主义赞歌。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大历史变革,短短的几个月中,翻天覆地,万象更新,中国红十字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据统计,辛亥革命期间,先后设立分会六十余处,分会医院三十余所,这是前所未有的。当然,盛宣怀在逃亡途中,自顾不暇,已经无心关注了。
下集预告:红十字会华丽转身
本文节选自中国红十字运动知识丛书《中国红十字会首任会长——盛宣怀的故事》,池子华著。
来源: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编辑:杜雨函
初审:王丽强
终审:李文祥 监制:李卫英
国际博物馆日:红色文化让玉林的博物馆更火
5·18国际博物馆日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的未来:恢复与重塑”,面向未来社会、经济、环境等挑战,博物馆对于自身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应当开启新思考,探索新模式,提出新方案。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玉林市把博物馆列为红色文化宣传的新阵地,这将连续引来“观众潮”。
“玉林市各级博物馆将主打‘红色文化’!”玉林市博物馆馆长李长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将着重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策划推出一系列专题展览和教育活动,全面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
博物馆成为玉林市红色文化宣传的新阵地。
“博物馆要更加主动地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充分发挥自身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服务文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积极作用。”李长江说,国内外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深刻变革以及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都对博物馆提出了更多挑战和更高要求。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了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前进。博物馆将围绕这一主题,在5月18日前后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互动的平台,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与认同。
△5月18日,鹏垌村成为博物馆日活动的主阵地,市博物馆联合市公安局、市演艺公司、玉州区文体和旅游局等部门开展文物保护宣传进乡村活动。通过文艺演出、有奖问答、设置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围绕打击文物犯罪等文物安全、壁画保护、《传统村落保护条例》等进行宣传。(照片来源:宁晓波)
“我们已经收集到一批庞大恩烈士的日记、书信等珍贵资料……”玉林市博物馆副馆长李义凡告诉记者,他们计划对玉林市博物馆基本陈列展览进行提升改造,将庞大恩烈士的相关内容扩充到陈列展览中,增加展览中的红色内容,提升博物馆的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水平。同时,以庞大恩烈士故居及相关遗物为内容策划一期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并在玉林线上文物平台进行宣传展示。
文物保护宣传走进玉州区鹏垌村。(照片来源:宁晓波)
5月28日开始,“永远跟党走——讲好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物故事”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将走进玉林市各中小学校。以博物馆馆藏红色文物为重点,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以玉林市红色革命历史为线路,举办“玉林红色历史展”。通过图片展示、讲故事、有奖问答等活动形式,在各学校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玉林的壁画历史和保护将成为市博物馆工作的新亮点,该馆将在玉林线上文物平台开设壁画宣传专栏进行宣传教育,主要介绍壁画的历史、价值以及玉林壁画保护相关活动,并以壁画画面内容为主线,对壁画的内涵进行挖掘,讲好壁画背后的故事,充分发挥其在廉、孝等方面的教育作用。同时,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传统建筑壁画保护、打击文物犯罪、文物消防安全等专项工作,通过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来源:玉林新闻网 记者 禤繁;玉林广播电视台 记者 宁晓波
编 辑|覃丽萍
责任编辑丨池 秋
值班主任 丨李椿国
创建全国 文明城市
让生活更加幸福
让城市更加美好
点个“在看”,小可爱永远18岁
洪潮中国画巡展新会站在新会博物馆盛大展出
6月18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新会博物馆主办,博宝艺术网、北京东方山河画院、江门市画院、新会美协协办的《山水精神——洪潮中国画巡展》(新会站)在新会博物馆(新会学宫)隆重开幕。现场来自广东和江门地区有关领导嘉宾、专家学者、收藏家、全国各地艺术爱好者、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等300多人参加了此次开幕仪式。本次共展出洪潮先生山水画作品66幅。
洪潮中国画巡展新会站新会博物馆(新会学宫)开幕仪式现场
洪潮中国画巡展新会站揭幕仪式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广州大学艺术硕士生导师陈训勇先生致辞
洪潮中国画巡展新会站开幕仪式洪潮先生致谢辞,现场人气爆棚
吸引大批粉丝参观学习
洪潮先生多年对山水画创作的探索中,其笔下呈现出来的作品面貌,既有传统山水画技艺的笔墨语言,更有对当代山水画精神的审美追求。作品呈现的是传统中国文化绘画艺术中独具特色形式之一,它以书写胸臆情怀为要旨和写意状物的笔墨形式,既表现了华夏河山的雄壮、旖丽与多彩多姿,又寄托了画家诵唱自然、追寻理想境界的情性,对美妙事物的思索和诉求、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渴望。
当天下午,在新会学宫国学堂举行了《山水精神——洪朝中国画专题学术讲座》。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充满学术气氛,这是新会难得的高层次的学术讲座。
山水精神——洪潮中国画巡展新会站展览现场
山水精神——洪朝中国画专题学术讲座现场
新会学宫: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1044),元代毁于战火,明代重建,明、清两朝多次维修,1956年至1958年曾全面维修。1979年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会学宫,坐北向南,三路五进,占地面积12189平方米,建筑面积3225平方米。中路建筑依次为棂星门、泮池及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尊经阁,左右两路有两库、两庑、两廊及蹈和殿、履中殿。其中大成殿保留着明代的建筑基础与风格,是广东最高最大的大成殿。新会博物馆1958年建立,1988年搬进新会学宫。2008年起,实行免费开放,每年接待观众约15-18万人次。(编辑/刘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