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谈判南田发起旧址

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谈判南田发起旧址

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谈判“南田发起”旧址位于岳西县主簿镇南田村,年代为清。2017年9月22日,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谈判“南田发起”旧址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谈判“南田发起”旧址,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谈判“南田发起”旧址简介,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谈判“南田发起”旧址-安庆市岳西县鄂豫皖边区第二次国共谈判“南田发起”旧址旅游指南

鄂豫皖苏区景点 鄂豫皖苏区旧址

1. 鄂豫皖苏区旧址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金寨南溪

金寨县南溪镇是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山区边贸重镇,是著名的立夏节起义发源地。全国第一所希望小学、省级示范高中南溪中学、南京军区援建的八一中学座落镇境。全镇总面积205平方公里,辖24个村1个街道。

南溪人杰地灵。革命战争年代,这里曾爆发了震惊鄂豫皖三省的“立夏节起义”,有近万名英雄儿女参战。诞生了林维先、曾绍山、张贤约、滕海清等14位共和国将军,被誉为将军县里的将军镇。国保单位丁埠大王庙座落镇内。

2. 鄂豫皖苏区历史

麻城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城区陵园路75号,为纪念黄麻起义和缅怀鄂豫皖苏区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于1979年建成。 麻城市烈士陵园占地面积114600平方米,2005...

3. 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因为鄂豫晚苏区政府党政军大部都驻在新县。

4. 鄂豫皖苏区纪念馆

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二八年在黄安、麻城举行了规模较大农民暴动,被国民党镇压。余部分二部分进入山里打游击,每部只有百来号人,各自打着红军某某师的旗号。

后徐向前被派到其中一个师任副师长。再后曾中生被派到该地区,整合两部分力量,建立根据地。武装力量发展到两万多。

然后张特立来取代了曾,肃反了一批,徐被提为总指挥。根据地和武装力量又进一步发展。

5.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位于

黄麻鄂豫皖纪念馆不要门票。

中央有规定有红色教育意义的纪念馆,革命圣地供人瞻仰,学习不允许收费。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位于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陵园大道1号。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馆是爱国教育基地,分3层楼,想要了解得更仔细,对人文历史又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跟着馆内的讲解员,细细的聆听那段历史。

6. 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历史背景

1、河南省,拥有六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河南博物院、郑州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南阳汉画馆、开封市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

2、山东省,拥有六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青岛市博物馆、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青州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烟台市博物馆、潍坊市博物馆。

3、浙江省,拥有六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浙江省博物馆、浙江自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宁波博物馆、杭州博物馆、温州博物馆。

4、广东省,拥有六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广东省博物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深圳博物馆、广州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5、江苏省,拥有七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南京博物院、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通博物苑、苏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常州博物馆、南京市博物总馆。

6、四川省,拥有八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自贡恐龙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四川博物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7、陕西省,拥有九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汉阳陵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8、北京市,拥有14个国家一级博物馆,分别是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技术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航空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周口店 人遗址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北京天文馆、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

7.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

1.瞿家湾镇

瞿家湾镇位于湖北洪湖,因瞿家湾而命名。瞿家湾建于同治五年,发展至清末成为湖广一带的中心集镇,商铺有一百余地。瞿家湾古老的小街以它特有的古色古香衬托着历史的浓重。徜徉在这条老街,心中有一种共勉明清文化的满足。

瞿家湾镇曾为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点燃星星之火,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同时,自然资源还十分丰富,属于温带多雨气候,既能欣赏到洪湖蓝田旅游风景区美景,还能品尝到洪湖特有的美食,这里的红烧野鸭肉质肥嫩香酥,堪称一绝。

2.上津古城

上津古城位于湖北郧西县的上津镇,现为清代城址。地处鄂西北边陲,与陕西山阳县漫川镇接壤,南临江汉流域,北枕秦岭山脉,古城坐落于汉江支流金钱河下游东岸,素有“朝秦暮楚”之称,历为交通、政治、文化、商贸、军事之要地。

现存的上津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至今经过多次修葺和保护,保存了众多种类的文物,如杨泗庙、元贞观、山陕会馆、河北会馆、武昌会馆、古城墙、古戏楼、明清四合院等。其中尤以古城、南北会馆、古戏楼、明清古建筑群等最有价值。

3.羊楼洞

羊楼洞位于湖北赤壁西南26公里的羊楼洞镇,为湘鄂交界之要冲,明清之际被誉为6大古镇之一。头枕幕阜群山,背依松峰山北麓,这里没有太多的商业化,像居住在深山的老祖母,诉说着道不尽的历史。

这里是'松峰茶'原产地,素有'砖茶之乡'的美称。封闭的四合院式天井院,青砖黑瓦的房舍,窗棱上精美的木雕,沿着青石小巷细细品味,像是走进了,明清时代。

4.刘家桥村

刘家桥村位于湖北咸宁的桂花镇,这里古民居始建于明崇祯三年,相传是汉高祖刘邦的同父异母兄弟彭城王刘交后裔刘元武始建,被称为楚天民俗第一村。

刘家桥四面环山风景优美,这里的古民居采用特点鲜明的徽派建筑,具有明清古庄园建筑雏形。建筑是古典庄园主题,看起来特别的有味道,而且在建筑的旁边有小河,在河的上面还有小桥,可以在桥上走走,欣赏下古镇风景。

5.七里坪镇

湖北红安县七里坪镇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边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北省定重点镇、红色旅游名镇。这里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

古镇的著名景点有长胜街遗址群和红四方面军诞生地以及天台山森林公园、九焰山古兵寨等,当地土特产有煨葫芦、红安荆芥、板栗等。

6.唐崖土司城址

唐崖土司城址是湖北最值得去的美丽古镇,这个镇地址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其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唐崖土司城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 共历16代18位土司。城内主要文物遗存有石牌坊、土司墓葬、石人石马以及一些文化遗物如金器和印章以及瓷器等。

7.上庸镇

上庸镇原为田家坝镇,2010年更名为上庸镇,位于湖北省竹山县。该镇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千年古镇。其是古庸国都城和先秦上庸郡治所在地,距今有3600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现有著名景点主要有九女峰国家森林公园、圣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等,民间艺术丰富多彩比较有名的有划龙船和玩龙灯以及皮影等。

同时,清澈见底、古朴悠长的堵河水从上庸镇正中穿过,把上庸镇分 为南坝和北坝两个部分。在北坝黄洲庙的庭院中有棵枝干虬劲,枝叶繁茂的古桂花树,其树冠直径可达十几米。据说这棵树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生机昂然,年年发新芽,岁岁都开花。

8.黄花涝

黄花涝是湖北古镇排名榜中一个特色小镇,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黄花涝春天水落,武汉府河湿地黄花遍地,夏季水涨,河湖相连,汪洋一片,遍地黄花遭渍涝,故此得名为“黄花涝”。

黄花涝的历史可追溯到1800年前,原是三国时期刘表所辖的江夏郡治所。这里的商代沿河古石坡和清代古墙壁以及古码头、三国古墓、明末清初居家古屋等多个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完整,同时还有被明朝朱洪武盛赞,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黄花涝特产虾鲊这样的美食,值得一番游玩与品味。

9.客店镇

客店镇地址位于湖北钟祥,地处大洪山南麓,境内最高海拔达1051米,素有“荆楚屋脊” 之称。因西汉末年,大洪山绿林人氏王匡、王凤为反抗王莽政权的残暴统治,在今客店镇设立客栈,招兵买马,聚义英雄,举行了绿林赤眉起义,客店也因此而得名。

客店镇属于大洪山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是“湖北省旅游名镇” 。比较著名景点有黄仙洞、娘娘寨、八折河、葛文化风情园,有名的物产主要是当地产的葛粉和云雾茶。

10.柏泉古镇

柏泉古镇俗称茅庙集,位于湖北武汉的西北部,距市中心仅17公里,是楚文化发祥地,形成于殷商时期,历经3000余年而不衰

该镇有夏商文化遗址,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历史名胜古迹30多处,现存的名胜古迹也有13处之多,其中柏泉古井、钥匙墩、余家咀等处被市政府树碑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湖光山色景色宜人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四季分明,现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楚汉风情旅游区。

8. 鄂豫皖苏区首府旧址

鄂豫皖是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简称。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

鄂豫皖是湖北、河南、安徽三省的简称。

安徽省位于中国华东地区,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经济带,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地势由平原、丘陵、山地构成;地跨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水系。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四个文化圈组成。

9.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湖南红安纪念馆于200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80周年纪念日免费对外开放,不需要门票。纪念馆占地面积467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0平方米,属于古典建筑,两边对称。介绍了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斗争中牺牲的263位烈士的革命事迹。

10. 鄂豫皖苏区旧址实践日记

当然是兄弟省份了,尤其是鄂豫皖苏区,苏区位于湖北、河南、安徽三省交界处,因为多为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主要为大别山地区,故称鄂豫皖。由鄂豫边、豫东南和皖西苏区发展而成,主要包括湖北的红安、麻城、英山、罗田、浠水、蕲春、黄梅,河南的新县、商城、固始、潢川、光山、罗山,安徽的太湖、岳西、六安、金寨、霍山、霍邱、寿县、颖上等地。鄂豫皖苏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1. 鄂豫皖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潞简王墓(明),鲁思钦妻浮屠(唐) ,鲁堡遗址,七世同居坊(清),鄂豫皖省苏维埃石印科旧址,西明寺造像碑(北魏),水东石经幢(唐),中共平原省委旧址。

现场教学点:冀鲁豫边区的抗战堡垒—中共直南特委旧址

中共直南特委旧址位于河南濮阳清丰县古城乡梁村。

中共直南特纪念碑 任德波 摄

旧址现保存有中共直南特委旧址、王从吾旧居、战号宣传队旧址、四支队留守处旧址、练兵场、直南特委纪念碑及领导人用过的桌、椅、碗、筷、灯具、文具等,总建筑面积370平方米。房屋均为单层硬山顶,青砖包砌土坯房,灰砖瓦屋面。2015年,清丰县投资70余万元,在村东建设了1800平方米的梁村直南特委文化广场,内有延安亭、中共直南特委纪念碑和展板。2008年6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修缮后的中共直南特委旧址 任德波 摄

1930年6月,在顺直省委的领导下,中共直南特委在今河北磁县成立。直南,因地处直隶省南部而得名,包括今冀鲁豫边区的60余个县份。“七七事变”爆发前,中共直南特委已不复存在。抗战爆发后,华北危急,中共北方局决定重新成立直南特委,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中共直南特委在古城集宣布正式重建。朱则民任书记,刘大风任副书记,王从吾任组织部部长,刘汉生任宣传部部长。1938年5月,朱则民调冀南工作后,王从吾继任书记,刘晏春任组织部部长。

梁村地处沙区,偏僻隐蔽,有利于开展敌后斗争。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梁村就建立了党组织,马采三等一批共产党员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群众基础较好。1937年11月,中共直南特委在古城集成立后,随即移驻梁村,正是利用了这些有利的斗争条件。

1938年春,边西(清丰南乐西部)县委和清(丰)南(乐)大(名)边西抗日救国会同时驻在这里。抗战期间,在梁村驻过的机关单位有:直南特委、边西县委、四支队、黄河支队、清南大救国会、青年救国会、妇女救国会、战号宣传队、卫河县政府、后方医院、造枪局等,梁村遂成为直南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指挥中心,成为直南坚强的抗战堡垒,梁村也成为进步群众向往的地方,故当时曾有“小延安”之称。

直南特委重建后,恢复和发展了直南、豫北地区党的组织,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并创建了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士气,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扬和拥护。同时,直南特委还与国民党濮阳专员兼冀鲁豫边区八县保安司令丁树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而开辟了以梁村为中心的直南抗日根据地,为冀鲁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在抗战期间,梁村人民也付出了巨大牺牲,梁村共有32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在参战支前、传递情报、运送弹药、护送伤员、保护党的领导人与重要机关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对老区人民无比关怀,特派慰问团到老区进行慰问。1951年9月4日,由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从吾任团长的老区慰问团专程来到梁村,看望当地群众。文工团还表演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放映了当地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电影

2018年,清丰县委、县政府对中共直南特委旧址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展现在世人面前的,是颇具革命文化特色的美丽村落,梁村也成为当地知名的乡村旅游点,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位于中共南直特委文化广场的延安亭 任德波 摄

历史昭示未来,沧桑成就正道。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以力挽狂澜的担当和气魄,用鲜血和生命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知道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走访洛川会议旧址,这里是八路军诞生地,开启第2次国共合作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