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反清剿斗争旧址

南溪反清剿斗争旧址

南溪反“清剿”斗争旧址位于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赤荷社区宫厝自然村。1949年4月榜头武装暴-动-后的第3天,国民党地方当局不甘心失败,即派县自卫队进驻榜头,通缉林椿年、陈仁鉴等人,并把通缉令发到每户居民,要求白天悬挂通缉令。接着,县自卫队开到游击队驻地南溪“清剿”,“清剿”扑空后,连剑青带自卫队于5月中旬再次突袭南溪,南溪反“清剿”斗争旧址,南溪反“清剿”斗争旧址简介,南溪反“清剿”斗争旧址-莆田市仙游南溪反“清剿”斗争旧址旅游指南

⑮ 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河南检察官方微信开设“党史天天学”专栏,以不同时期党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回顾党的百年历史岁月中发生的那些故事,和大家一起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从党的百年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油画《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红军和根据地的顽强存在和迅速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蒋介石集中兵力向各根据地和红军发动了多次大规模“围剿”。

国民党军队“围剿”的重点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10万多人,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多人,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歼敌1.3万人成功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

不久,蒋介石又指挥2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红一方面军仍坚持“诱敌深入”方针,1931年5月16日至31日,连打5个胜仗,横扫700里,自赣江之畔直达福建建宁,共歼敌3万多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进一步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毛泽东气势磅礴的诗句,生动地记述了这一鼓舞人心的胜利。

6月间,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调集30万人,发动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历时3个月,歼敌3万多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此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扩大到跨20余县的广大地区。

受红军胜利的影响,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于1931年12月14日在江西宁都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在国民党军队中引起很大震动。

这时,其他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也取得胜利。

在鄂豫皖,从1930年冬到1931年夏,红军打破国民党军队两次“围剿”。1931年11月,根据中央决定,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近3万人。

在湘鄂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赣、琼崖等根据地,也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与此同时,西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经过艰苦斗争,创建了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后发展为陕甘根据地,又称“西北根据地”),使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布局发生了变化,不仅在南方有革命根据地,北方也有了革命根据地。这对中国革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形成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等战略战术思想。这些战略战术思想建立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之上,解决了红军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杰出贡献。

来源:河南检察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再现革命斗争时期残酷的监狱场景,望珍爱和平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位于思明区思明南路451号,厦门华侨博物院公交站(往厦大方向)正对面,两侧分别是思明消防和400年历史的闽南古厝-蒋厝,现址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

厦门破狱斗争遗址(2019年9月13日摄)

开放时间:

上午9:00-下午4:30(周一闭馆),免费参观

乘车路线

乘车路线:1路、2路、20路、21路、22路、29路、45路、48路、96路、659路、841路、959路公交车在华侨博物院站(往厦大方面站点)下车。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发展的历史时间轴:

厦门破狱斗争遗址

1、旧址始建于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初为厦门海防同知署关押犯人之所。

2、1912年,厦门设思明县时改为思明县监狱。

3、1927-1930年,国民党当局逮捕了近二十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关押在思明监狱内的“政治犯”增加到40余人。

4、1930年5月25日,中共福建省委实施了劫狱计划。破狱特别委员会武装人员骗开监狱铁门,打死民党警卫队及狱卒6人,成功救出40多位同志,破狱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5、1982年,由厦门市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思明监狱旧址命名为“厦门破狱斗争旧址”。

6、1986年,由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7、1998年,旧址中的五座监舍被改造成“破狱斗争”展览室,成为思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8、2004年,厦门破狱斗争遗址重修,厦门市委宣传部正式将该址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2005年,厦门破狱斗争遗址布展陈列。

10、2006年,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破狱斗争过程简介

如今的厦门破狱斗争遗址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自2006年5月25日厦门破狱斗争旧址陈列正式对外开放后,大批游客怀着对先烈敬仰的心情来这里追思和参观。

其中不少的参观者是以学校、党支部、社区、 企事业单位等团体队伍的形式前来参观,开展主题活动,追忆历史,缅怀革命先辈!

现在的破狱斗争遗址大致可分为四部分:

厦门破狱斗争遗址现存牢房3幢,前幢5间,中幢5间,后幢10间,并有露天过道,其顶部设置铁栅。按照游览顺序可分成正门小院,破狱斗争展室区,审讯室区,监狱实景区四个部分。

1、正门小院

正门口:

厦门破狱斗争遗址正门

从思明南路顺着“厦门破狱斗争遗址”石碑旁小巷走进去10米,在右手边就是现在破狱斗争遗址的正门了,是一个比较小的铁门。

在正门右侧,墙上镶嵌着“厦门破狱斗争遗址”8字石刻碑,碑下写着开放时间,以及免费参展的提示,而边上另一石刻上的文字完全记录了当年破狱斗争具体过程。

正门小院内:

小院内一些石刻碑

进入小院,门口左手边是福建省政府于1986年颁发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碑,门口右手边是厦门破狱斗争2004年重修和2005年布展陈列的石刻碑。

院子并不大,正面前是管理室(属于前幢5间),而眼前左侧是一幅反映破狱斗争场景的石雕,墙上“厦门破狱斗争遗址”格外醒目。同时,周边还有一些绿植

2、破狱斗争展室

破狱斗争展览室

从正门小院西北角校门进入展区,眼前的是破狱斗争展室,也就是中幢5间中的第一间。

展室内右侧是一处录像厅,用于播放电影《小城春秋》中与破狱斗争事件相关的剪辑片断。

整个展厅以图片为依托介绍讲述破狱斗争过程,陈列了反映真人、真事、真地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还有部分实物展品。而展厅右侧还有一个当时监狱情形模型。

3、审讯室区

审讯室

从破狱斗争展室出来,从展室右侧过道走进去,走到展室的后侧,就能看到中幢5间中的后四间,第一间为封闭的管理室,剩下三间是审讯室。

三间审讯室陈列了复原的刑具,在一间间“审讯室”内,玻璃钢制成的警察和烈士形象栩栩如生,老虎凳、木马椅等“刑具”触目惊心。

而在审讯室正面的墙上是图文结合的浮雕《小城故事》。著名作家高云览以厦门破狱斗争事件为背景写下了著名的《小城春秋》长篇小说,并拍摄电影。

4、监狱实景区

监狱实景区

从审讯室东北角或者破狱斗争展厅右侧过道都可以走到监狱实景区。(后幢10间)

监狱实景区基本恢复了当时的牢房原景,从中间露天过道走进去,面前的是一幅国民党党旗标志,而两侧各五间监狱,部分牢房是闭门,而开门的牢房内真实再现了当年牢房内的情景,看到眼前牢房内的一切,仿佛能看到当年场景,心中非常复杂,感慨万千。

追忆历史,缅怀革命先辈

厦门破狱斗争监狱实景区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深居陋巷,知晓的人并不多,而如今,我们的生活安逸、幸福了,我们更应该追忆这段艰辛历史,缅怀革命先辈。

幸福不易,望珍爱和平!!!

党史天天学|㉑ 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油画《红军反“围剿”的胜利》

红军和根据地的顽强存在和迅速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震惊。蒋介石集中兵力向各根据地和红军发动了多次大规模“围剿”。

国民党军队“围剿”的重点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一方面军。1930年10月起,蒋介石调集10万多人,发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红一方面军4万多人,采取“诱敌深入”的作战方针,歼敌1.3万人成功打破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次“围剿”。

不久,蒋介石又指挥2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二次“围剿”。红一方面军仍坚持“诱敌深入”方针,1931年5月16日至31日,连打5个胜仗,横扫700里,自赣江之畔直达福建建宁,共歼敌3万多人,打破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次“围剿”,进一步扩大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毛泽东气势磅礴的诗句,生动地记述了这一鼓舞人心的胜利。

6月间,蒋介石自任“围剿”军总司令,调集30万人,发动第三次“围剿”。红一方面军历时3个月,歼敌3万多人,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三次“围剿”。此后,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基本连成一片,扩大到跨20余县的广大地区。

受红军胜利的影响,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1.7万余人于1931年12月14日在江西宁都起义,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在国民党军队中引起很大震动。

这时,其他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也取得胜利。

在鄂豫皖,从1930年冬到1931年夏,红军打破国民党军队两次“围剿”。1931年11月,根据中央决定,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全军近3万人。

在湘鄂西、赣东北、湘赣、湘鄂赣、琼崖等根据地,也都取得反“围剿”的胜利。与此同时,西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经过艰苦斗争,创建了陕甘边根据地和陕北根据地(后发展为陕甘根据地,又称“西北根据地”),使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布局发生了变化,不仅在南方有革命根据地,北方也有了革命根据地。这对中国革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红军在反“围剿”斗争中,形成了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集中兵力,各个歼敌;“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在运动中发现敌军弱点,速战速决等战略战术思想。这些战略战术思想建立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之上,解决了红军以劣势兵力和落后装备战胜强大敌人的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的杰出贡献。

转自:上蔡检察

阿左旗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微信号|alszqcg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