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八烈士陵园

四八烈士陵园

博古,原名秦邦宪,字则民,1907年6月24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一世代书香之家。父亲秦肇煌,毕业于杭州法律学堂,一度在上海当助理律师,1915年因患病举家迁回祖籍无锡。博古幼时在秦氏公学读书,后又在县立第二高等小学、省立第三师范附小就读。1921年夏,博古高小毕业,考取江苏省立第二工业专门学校纺织科。在校期间,博古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先后参加进步团体孤……

关向应(1902~1946),原名关治祥,满族人,姓瓜尔佳氏,1902年9月10日生于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大关家屯。1912年关向应在屯里念私塾,一年以后进入亮甲店普通学堂。1918年春天,关向应考进了普兰店公学堂,由于离家太远,只好在学校寄宿。每逢礼拜天,别的学生都回家了,而他却自己留下来抄书和课本,先后抄写了《秋水轩》、《雪鸿轩》两本“尺牍”。关……

叶挺(1896~1946),字希夷,号西平。惠阳县秋长镇周田会水楼村人。中国著名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 1911年,15岁的叶挺在惠州府立中等专业学校读书时,就毅然剪掉辫子,义无反顾地响应孙中山反对清王朝封建统治的斗争。1912年,叶挺考入广州黄埔陆军小学,后进入保定军官学校。1919年,叶……

林育英(1897.2.25-1942.3.6),汉族,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回龙山镇林家大塆村人,字祚培,化名张浩、李福生、仲丹、陈子贞等。1922年2月,林育英在武昌由恽代英、林育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优秀工人党员和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中共黄石地区党组织主要创始人,中国共产党第六届中央委员。与其堂弟林育南和林彪(林育蓉)并称……

黄齐生(1879-1946):安顺人,王若飞二舅父,著名教育家。原名鲁连,字齐生;祖籍江西抚州,后移籍贵州安顺;早年热心开展业余教育工作,主持兴办贵州达德学校。积极倡办勤工局、农事试验场、商品陈列所和妇女习艺所等实业场所。参加护国运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1917年,率贵州学生赴日本留学,后又组织赴欧洲勤工俭学,结识蔡和森、李维汉、徐特立等人,……

邓发,又名邓元钊,1906年3月7日出生于广东省云浮县城西石塘村(现为邓发村)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只受过小学教育。1921年,邓发为家庭生活所迫,到广州当杂工,后在香港太古船坞和外国轮船上当工人,参加了海员工会。1925年,邓发参加了威震中外的省港大-,任-委员会纠察队队长,宣传队小队长,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进行北伐,……

郑耀南(1908—1946)字盛宸,号耀南。掖县(今莱州市)西障郑家村人。1928年入党。1930年秋,任中共掖县县委书记。1938年领导玉皇顶武装起义。并任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队长。 1938年9月,三支队合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五支队。后被任命为第五支队二十一旅旅长兼蓬(莱)、黄(县)、掖(县)警备司令。1939年到中央马列学院学习。1941年调中央社会……

杨森(1908~1936)原名杨宗凯。陕西乾州(今乾县)人。1926年入陕西省职业学校农林科学习,参加过历时八个月的反刘镇华围攻西安城的斗争。1927年2月进入由共产党员史可轩任校长的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学习。“四一二”-政变以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9年5月,杨根据中共组织指示,入国民党陕西省党部在西安举办的党务人员训练班,随后被委任为国民党蓝田县党部……

涡阳革命烈士陵园:四代先烈长眠“大花园”

涡阳之窗 (gyzc2014) —— 真实客观的涡阳新闻,温暖人心的正能量和寻常巷陌的民生视点。173万涡阳人的官方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涡阳之窗”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延伸阅读。

涡阳革命烈士陵园的前身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涡阳县城北,北邻涡河,于1951年始建。经两移馆址,至1976年与涡阳花园合并后,命名为涡阳革命烈士陵园。在纪念馆内陈列了22位英烈传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录。纪念馆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辉历程,包括: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被当地人称为“大花园”

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来到涡阳县城咨询当地一位市民陵园的具体位置时,“大花园啊,在北环路。从这条路直走到第一个路口往右拐就到了。”随着这位刘先生的指引,记者来了他所说的“大花园”——涡阳革命烈士陵园。

踏进陵园的正门,一条南北向的主干道笔直伸向革命烈士纪念馆,道路两旁银杏古朴、雪松挺拔。该陵园的负责人张敏介绍说,陵园内按建筑物分为瞻仰区和游览区。瞻仰区包括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烈士骨灰堂和革命史料陈列室。游览区以荷花池、曲桥、亭子、回廊等建筑群体为中心。

陵园内种植着银杏、雪松、刺柏等植物,一片绿意让人赏心悦目。张敏说,陵园在绿化上的设计是:看地上绿草铺地,望空中林荫蔽天,构成一幅幽静肃穆的自然画面,象征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革命业绩万古长青。

此时,一位正在陵园内散步的老人告诉记者:“夏天,树荫把强烈的太阳光都遮住,这里是人们乘凉憩息的好地方。冬天,苍松翠竹,更是人们散步游览的好去处。要是站在陵园后面的假山上,还能看到涡河一带的好风光呢。”

囊括四代烈士的光辉历程

位于陵园内部的革命烈士纪念馆于1979年兴建,至1980年竣工。纪念馆共394平方米,馆外有可容纳千人以上的广场;馆内粉白天花,磨石铺地,在馆内正中间摆放着彭雪枫骑马的雕像。后方的墙上悬挂着“英灵不泯”、“万古流芳”字样的金字匾。纪念馆的墙上自西向东悬挂着各个时期先烈的照片和资料。记者看到,在墙上布展着王崇典、张全贵、彭雪枫、杜选青等烈士的图文资料。

据张敏介绍,在纪念馆内陈列了22位英烈传略及1654名烈士的英名录。纪念馆里囊括了四代烈士的光辉历程,包括:大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中有大革命时期在南京雨花台牺牲的涡阳县最早的共产党员王崇典烈士事迹,还有著名抗日将领、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烈士在涡北工作、生活、战斗的部分照片和文献资料,以及对越自卫反击作战牺牲的战斗英雄梁岭烈士事迹。

纪念馆的东西两侧分别是革命史料陈列室和革命烈士骨灰堂,每逢祭祀节日或烈士殉国周年,烈士亲属、战友在堂前鸣炮焚纸、清酒吊祭,以寄哀思。

当地百姓心中的革命圣地

涡阳革命烈士陵园系安徽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亳州国防教育基地和涡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据了解,每逢清明节来临,前来瞻仰、凭吊、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达3万余人次,为涡阳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敏说,当年曾在涡北跟随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从事革命的老一辈革命者也到过这里瞻仰凭吊。1983年,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周纯麟来到了这里,他不禁感叹:这里布展的文物、照片真切、珍贵。见到老师长的遗照和四师曾经的战地实照,好像让我又回到了老师长身边,回想起和他在一起时的艰苦岁月。

采访中,一位名叫徐翔的市民正在纪念馆附近游览。他告诉记者,自己今年已经40多岁了,从小学开始,每逢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到这里来参观凭吊。

“后来自己参加工作踏入了社会,已经不再像上学时那样每年都组织我们到这里来,可是每逢清明节前后我都会抽出一些时间到这里看看。”徐翔说,对于这个“大花园”,当地人总是带有一种特殊的情愫,每次来到这里就仿佛看到了那段振奋人心的历史

(本小集故事内容部分来自抗战老兵、老党员口述,部分来自报纸和网络,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息息相关,分为历史篇、遗迹篇、事件篇、人物篇五个部分,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新四军在涡阳大地和日寇斗争情形、涡阳人民遭受的日寇暴行和支前抗战风貌,展现了革命先烈和广大人民群众用生命演绎的一段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抗战故事,诠释了中华儿女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涡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整理

编辑:涡阳县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热线电话:

我就知道你“在看”

红色印记 |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起义烈士就义地 “红陵旭日”耀四方

广州市中山三路,有一处肃穆、幽静的地方——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是为纪念1927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兴建的纪念性公园

今天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以下简称“烈士陵园”),集纪念、游览、科普于一园,是国家4A级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往昔

广州起义“东方巴黎公社”诞生

记者从《街巷里的红色印记——广州越秀红色革命史迹全纪录》、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官网了解到,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等同志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包括崔镛健在内的150多名朝鲜同志和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人员也参加了起义)。当天上午,在原广州市公安局所在地,广州苏维埃政府诞生,这是中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权,被誉为“东方巴黎公社”。经三天三夜浴血奋战,起义不幸失败,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部分烈士遗骸丛葬在红花岗。

血祭轩辕亭

广州起义是创建人民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连接在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造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

1954年,广东省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当年烈士牺牲的红花岗修建陵园。1957年,中苏人民血谊亭建立,1958年5月,烈士陵园正式对外开放。

据介绍,多年来,烈士陵园根据时代新要求,不断丰富文化内涵,扩建纪念建筑物。1964年,中朝人民血谊亭建成。1987年,广州起义纪念碑建成。2007年,为纪念广州起义80周年,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纪念广场建成。2009年,烈士陵园“刑场上的婚礼”雕像纪念广场正式对外开放。

今日

苍松翠柏肃立 景色清幽古朴

烈士陵园正门门楼两边是红琉璃瓦顶的白花岗石座,汉白玉石上有周恩来同志亲笔题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进入正门,直行是陵墓大道,大道宽30米,两旁苍松翠柏肃立。墓道北端是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造型是冲破三座大山紧握枪杆,象征“枪杆子里出政权”,四周塑有广州起义过程中激战场面的浮雕,碑身有邓小平同志题词“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

从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东面沿级而上,到达烈士陵园地势最高点——广州公社烈士墓,朱德同志在墓墙正面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

漫步在烈士陵园里,有景色清幽的叶剑英墓、古朴端庄的四烈士墓和广州起义领导人雕像纪念广场。

据悉,在1927年广州起义中,有很多外国友人积极投身其中,失败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杀害。烈士陵园因此修建了两座规模较大的纪念亭纪念这些烈士:一座是为纪念在广州起义中为中国人民献出生命的朝鲜同志而修建的中朝人民血谊亭;另一座是为当年参与广州起义被杀害的苏联驻广州副领事及馆员而修建的中苏人民血谊亭。

中朝人民血谊亭

中苏人民血谊亭

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是1927年广州起义得到国际社会支持的见证,也是中朝、中苏人民友谊的纪念。

红色文化名片 游客驻足缅怀

据悉,烈士陵园每年约接待学生、社会各界人士600多万人次。人们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通过参观革命史迹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清晨,红日从广州公社烈士墓东方冉冉升起时,霞光万道,绿树芳草闪耀着金色的朝晖,流光溢彩,这就是著名的羊城八景之一“红陵旭日”。

记者来到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所在的位置。记者到访时正好是中午时分,亭子里凉风习习,不少游客在亭子里休息、纳凉。游客林先生忙着用手机拍照。林先生是第一次来广州,他特意来烈士陵园打卡,“拍拍亭子,拿回家给老人看”。

中苏人民血谊亭四周种有荷花玉兰、南洋扇、红花楹等高大乔木,虽然不时有游客前来参观、拍照,现场气氛始终庄严肃穆。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她这次是陪同外地朋友来参观。刘女生透露,她在广州住了十几年,曾多次来烈士陵园参观,她计划下次带孩子一起来。

近年来,烈士陵园组织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2020年,烈士陵园结合疫情防控,创新开展“云祭扫+代祭扫”,开展网上祭扫活动270场次,60余万群众参与。同时,烈士陵园打造爱国主义教育示范点,成为广州一张著名的红色文化名片。

信息时报记者 成小珍

摄影记者 陈引

信息时报编辑:严璐

往期精彩回顾

15秒13下!广东一女子用拖鞋抽打婴儿面部,警方通报→

视频看吐!知名餐饮连锁店摊上大事!很多广东人都吃过…

最新明确!中小学校内不得设置小卖部、超市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网上展馆 ——缅怀先烈·云祭烈士英魂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网上展馆

——缅怀先烈·云祭烈士英魂

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座落于河北故城县县城南30公里处建国镇霍庄村北,始建于1958年。全园占地面积12.15亩,门厅宽3.9米,高3.1米,门厅上方额雕刻有“冀南‘四二九’烈士陵园”9字,园内共安葬213位烈士,建有纪念碑、纪念堂、英雄塑像等。2003年被河北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省国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河北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烈士陵园,迎面是一座气势恢宏的“胜利突围”的花岗岩石英雄群雕,高 4.5米的英雄群雕,重 7吨。它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八路军指战员和民兵紧密配合,英勇突围的壮烈场面。英雄们足下是日本侵略者的战刀和钢盔,托起群雕的圆形大理石底座有 3个缺口,寓意着英雄们浴血奋战,从 3面突破敌人的“铁壁合围”,粉碎了日伪军企图一举歼灭冀南党政军机关、部队的妄想。

烈士墓位于群雕西侧,为直径 7.5米的圆柱体,顶部长着生机勃勃的青草,象征着烈士们的英魂忠骨也像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青草一般永存于世,其内安葬着 49位烈士。近有花岗岩质墓碑,碑之阳是“四十九位烈士之墓”镏金大字,碑之阴是《四十九位烈士碑志》,

陵园中心矗立着高12.72米高的纪念碑,碑体由54块花岗岩和白色大理石火炬组成。碑体分五面,分别刻有冀南抗日斗争领导人徐向前、宋任穷、陈再道、王任重、刘志坚的题词,其中正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的题词“四·二九反扫荡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的顶端是由桃红色花岗岩雕成的火炬,基座上镶嵌着用汉白玉石雕成的五角星花环,整座碑身恰似一柄宝剑耸入云天。

纪念碑后是纪念堂,墙壁用藏青色花岗岩罩面,雕刻着冀南抗日斗争主要历程的画面,纪念堂内悬挂着24块展牌,用绘图展示了“四二九”突围斗争的全过程。

陵园北面是青松翠柏掩映下的单人墓群,安葬着164位烈士。

来源:文明故城

缅怀致敬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