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

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位于宝山区张庙街道泗塘二中校园内。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军由虹口突袭闸北的中国军队。在全国人民抗日热潮推动下,驻沪十九路军奋起抵抗。日军先后七八次猛攻庙行镇金穆宅、竹园墩和三百亩等地的十九路军军防线。我爱国官兵依屋为营,掘地死守,并多次发动反冲锋。与敌肉捕,直到十九路军总退却前,敌未能前进一,“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简介,“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宝山区“一·二八”无名英雄纪念碑旅游指南

忆党史,参观西山无名英雄纪念碑

每次路过香山,在闵庄路口,都能看见一个高大气派的牌楼,上面写着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一座无名英雄纪念广场就坐落在其中,这是为了纪念一批壮烈牺牲的地下共产党员而建立的。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京城一座郊野公园,更是一处新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供人们参观游览和瞻仰。上个周末,我有幸参观了这个无名英雄广场,瞻仰了无名英雄纪念碑

顺着山路拾阶而上,灰白色的纪念碑墙体映入我们的眼帘,苍劲有力的一行五言绝句“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跃然于朴素无华的墙上,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提醒着每一位到来者,要永远铭记那些给予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先烈们无私的牺牲与奉献。

在进入广场的两边,是白色的石壁,阴文篆刻着那些牺牲的先烈们的名字,没有涂色,也没有特别突出。或许这就像他们的职责,不求名利,只为了更广大人民的利益。这些名字跨越了半个世纪后才被找回,还有更多的名字被湮灭在了历史的洪流中,这些名字不仅仅代表着一位位革命先烈,也代表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所有用热血映红黎明前的天空,用大爱与信仰铸就不灭的英魂。这些地下党员为了共产主义信仰,为了祖国的统一大业,在死亡面前,表现出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他们是最值得敬仰和纪念的,他们的英名被永远记录在共和国的史册,祖国不会忘记他们,人民不会忘记他们。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这次参观使我对革命先烈矢志不渝地坚守理想信念、为革命事业赴汤蹈火的崇高革命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也更加珍惜国家的和平和繁荣,在珍惜和缅怀的同时,更应该秉承这份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使命担当,努力投身于建设伟大祖国的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全国“两优一先”风采录|一位七旬老人,109座英雄纪念碑

“想给后人留一个纪念烈士的地方,让英雄故事一代一代传下去……”

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有这样一位七旬老人,他执着坚守16年,为牺牲在这片革命热土的烈士们奔走筹建了109座纪念碑

“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如今更多的红色种子在长白山麓生根抽芽,犹如漫山遍野的金达莱花,火红而炙热。

金春燮在汪清县东满抗日英烈纪念碑前瞻仰(2015年7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林宏摄

革命热土的修碑人

【“和烈士们相比,这点儿辛苦算什么!”】

74岁的金春燮如今是汪清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2005年,金春燮退休,没有享受一刻退休后的清闲时光,他就主动担起了为抗日英烈树碑立传的工作,一干就是十几年。

他至今难以忘记,2005年第一次见到中共东满特委书记童长荣坟墓时的场景——密林之中,不足一米高的小土包,只用一些小石块围住,长满荒草,仅有一块木牌用于辨认。“童长荣远赴东北抗日,年仅27岁英勇牺牲,却连像样的墓碑也没有。”金春燮不禁落泪。

据史料记载,抗战期间,汪清曾发生105场战斗,有抗日烈士墓地抗联遗址177处,600多名抗日将士长眠于此。金春燮发现,很多年轻人不了解这段历史,也叫不出烈士们的名字。于是,他下定决心,为烈士筹建纪念碑,“不让历史在我们这一代断档。”

听说是给烈士立碑,大家纷纷出手支援。金春燮每每鞠躬致谢:“我替牺牲在这片热土的600多位烈士谢谢你们!”

金春燮在与几名烈士家属交流(2015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为节省开支,从设计到施工,金春燮亲自上阵,“蹭”坐各种工程车往返工地,几百公里外的采石场跑了百余趟。2010年,金春燮感染丙型肝炎,药物副作用让他寝食难安,浑身痛痒,大把大把掉头发,暴瘦20多斤。即使如此,他也不肯耽误工期。周围人表示不理解:原本可以安度晚年,为什么这样折腾?

“和付出生命的烈士们相比,我这点儿辛苦算什么!”金春燮这样回答。

英雄故事的讲述者

【一个人“红”了一座城】

2011年,童长荣烈士陵园竣工。在金春燮的带动下,当地加快修建烈士碑、抗日遗址。十年间,这片曾浸染烈士鲜血的土地上,竖起109座纪念碑。而金春燮还有更多计划——为抗日将士著书、立传,为后人留下英烈们那些催人泪下的英勇事迹。

金春燮在童长荣烈士纪念碑前(2015年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金大哥每天凌晨4点起床开始工作,多年来奔走十多个省市搜集史料。”郎连福在当地经营一家铁艺公司。2018年,金春燮找到他,动员他一起创作红色绘本。郎连福捡起了“老本行”,和另外三名美术教师完成4本连环画册,全部无偿捐献社会。“受金大哥鼓舞,我们越干越有劲!”他说。

编纂100多万字史料、绘制抗战画本、拍摄英烈传记片……金春燮四处寻访抗战老兵和烈士后代,行走2万多公里,穿坏了十几双胶鞋。汪清爱国主义教育中心培训部副部长焦春梅说,志愿者最初只有关工委老同志,现在有来自各行业的老、中、青三代人加入,队伍不断壮大。

金春燮在踏访一处抗联密营时途经一处木桥(2015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2015年,金春燮被评为全国“时代楷模”;2019年,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202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金春燮的执着坚守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汪清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系列红色旅游线路,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参观瞻仰。

“金春燮老人一个人‘红’了一座城。”汪清县委常委、副县长许海兰说。

红色信仰的播种者

【“让红色基因代代延续下去”】

“1932年,童长荣率领特委机关从延吉县王隅沟转移到马村……”“七一”前后,参观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的游客络绎不绝。在现场,十一二岁的小讲解员们声情并茂地讲述着,人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这是金春燮依靠史料记载绘制而成的小汪清抗日游击根据地遗址分布图(2015年8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他们来自当地培养的1400多名少年讲解员队伍。十多年来,金春燮到各地主讲近百场爱国主义教育课,举办21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

金春燮在童长荣烈士墓地为参观者讲解抗战事迹(2015年8月13日摄)。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受到金春燮开展红色教育的启发,2010年,汪清县第四小学校成立了汪清县第一支“童长荣英雄中队”。2017年,经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批准,学校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吉林汪清童长荣红军小学”。目前,全县42所中小学都组建了英烈中队(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今年年初,“90后”汪清县罗子沟镇中心小学校美术教师黄瑞琪加入了志愿者团队,参与举办抗联、抗疫等多场主题画展。最近,她抢抓业余时间进行油画创作,展现烈士爬冰卧雪的艰辛,歌颂祖国大好河山。“金春燮爷爷带着我们走进历史,让年轻一代明白,幸福生活要珍惜,红色精神要传承。”黄瑞琪说。

编印《东满抗战历史大事记》,修订新版《沦陷留痕》……谈起今年的工作计划,这位七旬老人精神矍铄。为方便搜集史料,更好传播汪清红色故事,他不仅学会了用电脑打字,还走进直播间录制起了短视频。

“要让红色基因代代延续下去。”金春燮说。

来源:新华社

编辑:马旭彤

审核:马东红、金秀

广州红色史迹——新造“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

点击“广州市情”关注我们

云山珠水间

党旗百年红★

广州红色史迹——新造“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

新造“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秀发村公路旁。纪念碑是为纪念1945年3月31日(农历二月十八),新造八坊人民抗日自卫大队抗击伪军“大扫荡”及在反“扫荡”中牺牲的烈士而建。

1945年3月31日,汪伪军第四十三师,番禺警察三个大队、伪护沙总队,国民党顽军“挺三”林小亚部、钟添的别动队、国民党番禺县警察大队、国民党特务黄德和特务匪帮高根部,共7000多人在新造河面登陆,开始向禺南人民抗日武装“扫荡”。是日,正值新造八坊人民抗日自卫大队召开成立大会,珠江纵队第二支队番禺大队大队长戴耀率一中队参加大会。面对敌人进攻,戴耀迅速指挥部队和民兵150多人进行反击,战斗持续一整天。军民完成阻击任务后转移到有利阵地。战斗中,新造民兵黎日胡等8人英勇牺牲。碑上刻的《礼园抗战烈士纪念碑记》,叙述1938年10月,侵华日军攻占新造,群众群起抗击的情况;1945年3月31日,伪军围攻新造的情况,并录有该战斗中牺牲的8位烈士姓名。碑文如下:

民国二十七年秋十月,倭寇南侵,攻陷广州。越数日,以战艇二艘驶近礼园乡岸,密集扫射,冀图登陆。烈士诸君及壮丁百数十人,本寸土必争之义,伏岸还击,敌不得逞。旋以飞机五架,自辰至午,盘旋轰炸掩护登陆,诸烈士坚抗不屈,敌乃密集火力如攻坚堡。烈士以苦战终日,弹药告竭,不得不退守村后。于是我祖我宗,数百年来生斯长斯之乡土遂沦敌手,而吾县治所在之新造,沿岸悉成灰烬矣!

三十四年春,二月十八日,伪府凭虎伥捏报,藉清乡为名,以伪军一万六千之众,凌晨自大岗边登陆,向吾乡各坊扫射,自辰至酉炮声不绝。诸烈士又联同壮丁凭楼抵抗,拒其入乡;然以众寡悬殊,渐感不支,正、常两坊卒被攻入,继而华、崇、秀、北、西、景等坊先后失守,乡民财物被劫一空,损失惨重。尤为痛惜者,此为国守土效死勿志之烈士八人,竟于斯役以身殉国,哀哉!

日溯诸烈士自殉国以来,于兹五年,在此五年中,本会同人每谈及“二·一八”之役,咸以诸烈士黄土长埋,冤沉莫雪,既未呈报政府为之褒扬,复未建立祠宇以资纪念,使此无名英雄功在国家,而不得社会矜式,引为憾事。爰议立碑纪事,永矢弗爱。呜呼!倭寇之祸,乡邦沦陷,执干戈者,猷有不能以死报社稷,而诸烈士生长农村,未受高深教育,乃能激昂大义,为国捐躯,是真民族之雄,足使爱国者流,扼腕碑前,发其志士之悲,并有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会国家也。谨为之记,暨恭列八烈士之姓名焉。“二·一八”抗战烈士芳名:黎公日胡、黎公锡熏、黎公富雄、黎公耀雄、黎公康文、黎公新妹、黎公锦福、黎公铭朝。礼园治安联防大会立碑,中华民国三十七年三月吉日。

纪念碑全高4.50米,正面刻“二一八抗战烈士纪念碑”。砖石水泥结构,周围占地约50平方米,碑为新造的“礼园(现新造镇所在地)治安联防大会”于1948年3月所立,现在碑身外观保存基本完好。原碑建在镇区今广东粮食二仓院内,修建粮仓时迁建现址。

文章来源:《广州红色史迹》

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编

【云山珠水间 党旗百年红】党史学习教育专栏

中共连珠村党支部旧址

花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广游二支队司令部旧址

广游二支队独立第一中队队部旧址

俊杰抗日同志社旧址

南番中顺游击区南番顺指挥部旧址

广游二支队驻地黎氏宗祠旧址

广游二支队驻地植氏宗祠旧址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