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村遗址

吴家村遗址

吴家村遗址位于辽宁省长海县广鹿岛吴家村西台地上,地势平缓,四周被山丘环抱,西距小珠山遗址300-400米。遗址中间有一条小河,至南向北流入黄海。该遗址为史前贝丘遗址,继1978年的试掘后,2008年至2010年再次发掘。遗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200米,面积为2万平方米。发掘主要在遗址中部进行,实际揭露面积为420平方米。

该遗址为典型的贝丘遗址,文化层由贝壳堆积而成,厚度为50-130厘米。文化层性质比较单纯、简单,其主体年代为小珠山三期文化。通过发掘,发现了这一时期的房址3座、灰坑39座、灶址11个、柱洞49个和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牙器、玉器等比较丰富的遗物。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平面呈方形或圆形,房内有灶址,柱洞较少,无门道,面积不足10平方米,出土遗物不多。灰坑,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壁或斜壁,平底。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牙器、蚌器等遗物。野外灶址,平面呈椭圆形,多数为浅穴地面灶。柱洞,绝大多数为直柱式,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壁,直径为20-30厘米,深为20-30厘米。未进行特殊处理。

保护范围:以保护标牌为基点,东173米,南94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北各20米,西1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Ⅰ类建设控制地带外,东20米,北32米以内为Ⅱ类建设控制地带。

五台历史 | 陈家庄乡王城村吴王城遗址

五台境内、多个地名、山名的来历与她有关,但至今尚未定论哪朝哪代的一个独立王国,她就是 坐落在陈家庄乡 的 吴王城......

吴王城遗址位于陈家庄乡王城村西沟交岔处一个杨家坟的地方。王城村由此而得名。据传,移城沟名的由来,也和吴王城移走有关。城址长宽各150米,四角有碉堡模样,四周有土墙痕迹,城垣均已倒塌,仅存西、北墙交界处残高约5米的夯土堆,夯土层0.3至0.5米。夯窝直径0.2至0.3米。夯土层内有排列规整的椽眼,每升高0.8米,便有一排,椽与椽的水平距离也为0.8米。土层内有少量的夹砂陶片,民间传说为吴王所筑。

王城村有一所寺院(现改学校),北面的大佛殿檐台上立有明朝时的两块碑,碑额写的是:“重修碑记。”碑文第一句就是“王城为吴王趾”。寺院中心有一个三尺高的石雕八棱石柱香炉,石柱上也刻着“王城为吴王趾”字样。据说,吴王是一个百里为王的王子。究竟在什么朝,尚末定论。据1992年苏巨田等编的《忻州文物》一书认为是春秋时代遗址,此说我们不敢苟同。因春秋时代,江苏浙江一带有个吴国,是否会在一个范围不大的五台小山沟再有一个独立的小吴王国?再说,和吴王城有关的一些建筑物和教场将台,似乎年代不象那么久远。我们认为东晋北方十六国时期至宋朝,这一历史阶段可能性大。因为这一历史时期,中国北方地区少数民族战争频繁,群雄并立,各据一方。一个小小的独立吴王国,易于在群雄角逐的空隙中存在下去。当然这只是个推测,并无佐证依据。

这个吴王势力范围,至少涉及到老三区大部地区。据传说,离王城村10里的教场村,就是这个王子练兵场地。那里曾有一个王子点兵将台,约三丈高,底层直径四丈,顶端直径一丈,是一个四棱形石砌建筑(于1968年修公路拆除)。村北叫营坊地。南坡村的小寨子是站岗放哨的地方。此外,窑头、寨里、县河沟的东寨、东坪寨子,坪上村有大、二、三寨,都和这个王子驻兵防守有关。在南黑山、胡家庄各有一个将军墓地,据说都是他守边驻防的将军的墓地。

王城村西南面叫“围墙坟”的地方,传说吴王墓就在这里。在民国初年,王城一个叫阎二红的农民在这里刨地,曾刨塌一个墓子。他下去查看,见里面的死人已贴骨,脸色略带红色,身穿盔甲,他害怕,依旧把墓子埋回去,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吴王墓吧!

王城村北面有一条山沟,沟里流着一股香甜可口的清泉,于是吴王常把它作为自己和将士们以及战马的饮用水,并把这条沟取名为水峪沟。

水峪沟面积约七千亩,南以移城河为界,向西延伸至清水河,向东延伸至河北省,北靠教场山,山势险峻,山岭奇特,山石有的像马、有的像猪。沟里树木成林,松、柏、桦、山桃、山杏沙棘人参党参黄芪、黄岑等遍布山野,豹子、山猪、狍子山羊出没无常。当时吴王率领兵将八千余人,在教场练兵点将,以西有石卜寺。传说吴王每次出兵之前都会在水峪沟的山顶上祭祀上天,以求神灵保佑将士们平安得胜归来。直到现在,山顶仍然留存着祭祀用过的大石头,后来人们把它命名为香炉石。吴王常在水峪沟游山望景,这里紧邻教场大山,便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把这些奇石怪山起了好多好听的名字以图吉祥。从里往外分别命名有石人仙、财国囤、银子崖、磨镰石、龙王庙、山神庙坪、桃园地、沙坪、石门、香炉石,说来也巧,石门的两边正好生有两块黑色巨石,人们就常把水峪沟描绘成“黑漆大门金字牌,上有石人仙照看,前有虎山来把门”的人间仙境,实在是一块风水宝地。

抗日战争时期,王城人民同解放军战士一道,凭着水峪沟易守难攻的天然屏障,同日寇展开激烈的游击战争,进则能胜、退则能守。在王城战役中人民解放军拖住日军,保证了当时盂县中央机关的安全撤退。王城的日本驻军首领“毛猴子”到水峪沟查看多次,对这块军事要地非常重视。

经过王城人民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如今的水峪沟,修水灌溉、大兴养殖、植树造林,已经初见成效,鸡羊成群、树木成林,核桃树、山桃山杏树果实累累,山泉瀑布层层相接,山间小溪流水不断,实在是人们度假旅游的乐园。

此地现在风景优美,实在是休闲的好去处。

图文来源网络,五台人编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名列“十四五”国家大遗址名单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的通知,公布了“十四五”时期大遗址名单。安徽省6处大遗址入选,其中我市双墩遗址禹会村遗址名列其中。

双墩遗址位于淮上区蚌埠镇双墩村北,距今约7300年,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禹会村遗址位于禹会区马城镇禹会村及前郢村,因“禹会诸侯于涂山”的历史记载而得名,2020年确认一处迄今考古发现的淮河中游地区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城址。

大遗址是实证中国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核心文物资源。目前,我国初步形成了以“六片、四线、一圈”为核心、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根据《专项规划》,大遗址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完善大遗址空间用途管制措施、深化理论制度研究与科技应用、实施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构建新时代大遗址保护利用新格局、创新大遗址保护利用体制机制。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

来源:蚌埠日报 (记者 何沛)

白家遗址:一个村庄的前世今生

白家遗址位于临潼区河北岸的油槐乡白家村中,总面积约12万平方米。它是一处内涵单纯、文化遗物较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距今约7000—8000年,属于“老官台文化”。

3月18日清晨,我独自骑车从渭南市区出发,跨过渭富大桥来到对岸,随后顺着渭河北岸的公路向西,不知不觉就进入临潼境内。公路两侧,各类村庄此起彼伏,当写有“白家村”三个字的牌楼,赫然呈现在眼前时,我顿时怦然心动!

白家村和渭北其他的村落一样,房屋修建得平平整整,不见一座突兀的高楼;院落顺东西方向排列,横平竖直的道路贯穿其中。成年人基本都外出务工了,村中留下的大多是老弱妇孺,所以远远望去白家村一片安静。

村子南侧不远处,高耸的渭河大堤,仿佛村庄坚固的城墙。施工的机械和车辆,在大堤上来来往往,他们正在忙着修建河堤路。未来这里也将和南岸一样,成为风光秀美的景观大道——

离开宽阔的公路,向南骑行一段,才进入白家村。询问任何一位村民:“村中是否有一处白家遗址?”他们都能准确地回答上来。我按照一位村民指引的方向,很顺利地来到村子南侧的遗址范围内。

在村中的路旁,随处可见侧面写着“文物保护区”的石桩。它们就像电线杆的底座一样,在村民的家门口外,一个接一个地矗立着。如此整齐排列的遗址标识,我还是第一次见到,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将地面上这些小小的标识碑比作一串串音符的话,那么安放在路口边上的两块“陕西省文物保护碑”,无疑是整个乐章的最强音了!这里在1992年4月20日,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直到近年才树立起石碑。

白家遗址在1956年被发现,1974年半坡博物馆进行试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于1982年、1983年发掘1000多平方米。发掘出土房址两座,均为不规则圆形半地穴式,居住面光滑平整,内有灶炕;灰坑35个,以不规则圆形和椭圆形最多;墓葬17座,多为长方形竖穴。

同时,出土大量的陶器、骨器、石器和蚌器等。陶器有圜底钵、圈足碗、三足钵和筒形罐、小口鼓腹罐等,均为夹砂陶,以红褐、灰褐色为主,皆为手制,陶胎多较厚,器表装饰多为绳纹。石器多为磨制,骨角器磨制较精细。

如今,这里早已恢复平静,看不到任何曾经的遗迹。村中的老房屋,依然不断地被废弃,新的活动场所又在陆续建成。当我看到高高悬挂的《白家村村规民约》时,小说《白鹿原》中的场景浮现在了眼前。

七八千年前,白家遗址上生活的人们,也许和今日白家村的村民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无论是否流着同样的血,他们都生活在渭水之畔,被这片土地养育起来。因此,村庄还是那个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