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家庄文化室旧址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

纪家庄文化室旧址年代为1964年,位于阳高县北徐屯乡纪家庄村内。2018年12月25日,纪家庄文化室旧址被公布为阳高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各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纪家庄文化室旧址,纪家庄文化室旧址简介,纪家庄文化室旧址-大同市阳高县纪家庄文化室旧址旅游指南

有关客家的景点博物馆旧址等 客家文化遗址及文物

1. 客家文化遗址及文物

广东十大历史名胜古迹说明问题:

1、韶关马坝人遗址:1958年,闻名中外的“马坝人”头盖骨在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西南3公里处的狮子岩被发现,“马坝人”是介于中国猿人和现代人之间的古人类,证明了早在12.9万年以前,广东地区就出现了早期古人。

2、广州南越王博物馆:秦国时秦将赵佗建立南越国,带来汉人血脉和中原文化,南越王博物馆就是他的孙子赵眜之墓,南越王墓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3、潮州韩文公祠:

中唐时韩愈被贬为潮州刺史,推动乡学、振兴文风、兴修水利、驱除鳄鱼、关心农业等,极大地推动了粤东地区的发展,潮州至今尚有韩文公祠纪念他。

4、阳江“南海一号”:“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被称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海上敦煌”,船上载有文物6万至8万件,且有不少是价值连城的国宝级文物。

5、南雄珠玑古巷:珠玑古巷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全长1.5公里,是古代五岭南北梅关古道的必经之路,广东很多汉人的祖先都经此入粤。

6、新会崖山崖门古迹:崖门是南宋最后一个皇帝建立行都的地方,崖门古迹至今悲叹南宋王朝悲壮的落幕,当年崖山海战失利后,陆秀夫见无法突围,便背着八岁的赵昺投海,随行十多万军民亦相继跳海。

7、梅州大埔客家土楼

:客家土楼、围龙屋见证了汉人举族南迁的故事,客家人原是中原一带汉民,因战乱、饥荒等原因被迫南迁,在魏晋至南宋时历近千年,辗转万里,在闽粤赣三省边区形成客家民系。

8、东莞虎门销烟池遗址:虎门销烟展现中国人的宁死不屈的民族精神,19世纪初期,英国鸦片大量输入中国,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

9、开平碉楼与村落:开平的碉楼星罗棋布,举目皆是,建筑精美,风格多样,原本作用是御贼和走避洪水,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是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10、岭南四大园林: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和东莞可园并称为岭南四大园林,是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四大园林景致清雅优美,集我国古代建筑、园林、雕刻、诗书、灰雕等艺术于一身。

2. 客家文物有哪些

客家古邑,万绿河源。

  河源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自秦置龙川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南越王赵佗曾担任龙川县首任县令,是岭南开发最早的地区。

  河源是恐龙蛋化石藏量全球第一、恐龙蛋化石馆藏量最多的地方。2005年,河源市博物馆获颁第3届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河源也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授予中华恐龙之乡。

  2200多年来,自古地处冲繁的河源,今总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历朝历代,大量中原人士南下岭南,部分留在今河源五县一区内繁衍生息,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交融发展,最终形成一种内容丰富、开放包容、独具地方特色的河源客家地域文化,是为“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

  至今,河源拥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个,全市有馆藏文物5.6万多件,省级评定三级以上600多件。全市有23个省级古村落。

  河源大地上的“文明碎片”

  河源巨量的恐龙蛋化石、露天保存的恐龙脚印化石和藏在河源恐龙博物馆 的恐龙骨骼化石,“三位一体”的珍贵恐龙化石资源,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罕见的。

  1996年3月6日在市区东江边发现第一窝恐龙蛋化石至今,河源已抢救、发掘1.6万多枚恐龙蛋化石。据专家估计,河源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虽然超过全世界发现数量的一半以上,却只是地下海量埋藏中的沧海一粟,在“河源盆地”的红砂岩中,恐龙蛋化石、恐龙骨骼化石分布面积约70平方公里,光河源城区周围一带的埋藏,估计就达十几万到100万枚之多,其中包括40多种恐龙蛋化石。

  河源还陆续发现了8具恐龙化石,其中7具恐龙化石被正式命名为“黄氏河源龙”,其中一具化石骨骼完整程度80%以上,现已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河源市区南端的2.26平方公里保护区内,裸露的恐龙蛋化石数量、品种之丰富在世界绝无仅有,河源也因此成了恐龙蛋化石藏量全球第一、恐龙蛋化石馆藏量最多的地方。

  因为恐龙蛋化石数量之巨,2005年,河源市博物馆获颁第3届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河源也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中心授予中华恐龙之乡,这是全国16个唯一经国家权威部门批准的“恐龙之乡”。

  在河源市区南端,河源市政府划定2.26平方公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河源石硖恐龙蛋化石埋藏地”的保护范围,其中1平方公里为核心保护区,对遗址原貌进行保护。

  古龙川物华天宝,远古时代就是藏龙卧虎之地。多年来,东江流域的系列考古发现有力地佐证,从旧石器时期到新石器时期,再到夏商周时期,人类就在河源大地繁衍生息。也就是说,不管你穿越到旧石器时代还是穿越到夏商周时期的河源,你都会发现,在这片土地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发现第四世纪6目12种古动物种化石的东源上莞必寿洞,到龙川县登云镇荷树排的17座新石器时代古墓群,到连平大湖高栋遗址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窑址,再到和平三角山遗址发现的战国中晚期越国贵族“米字纹陶类型”文化遗存……

  一件件重见天日的“文明碎片”证实,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在苍莽的河源大地上,已经有大批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虽地处华夏文明边陲,但先民们依然通过各种方式,与吴越保持密切交往,间接接触华夏文明,逐渐催生文化嫩芽,在历史的风雨沧桑中汲取养分并茁壮成长。

  起步龙川,赵佗成开拓岭南第一功臣

  赵佗曾被毛泽东称为“南下干部第一人”,20岁出头就成为大秦帝国南征岭南大军副将;平定岭南后,出任龙川首任县令;秦末乱世,已成为南海郡尉的赵佗,趁机吞并桂林、象郡,建南越国,裂地封王,君临岭南。

  古龙川是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地”,也是他开发岭南、播种中原文明的“试验田”。任龙川县令和南越王期间,赵佗细心呵护早在新石器时期以前就萌动绽放的岭南文化嫩芽,并大量施予中原文化中的有益养分,为兼具中原文化与海洋文化之美的岭南文化的形成、发展,打下了坚实牢固的基础。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令尉屠睢发卒50万,20岁出头的赵佗作为其中一路的副帅,与主帅任嚣同征南越。在精兵利器的秦军铁蹄下,任嚣、赵佗平定岭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在岭南设置桂林郡(今广西大部分地区)、象郡(今越南北部与广西一部分)与南海郡(今广东大部分地区),把岭南纳入版图,任嚣任南海尉,赵佗任龙川县令。龙川,是当时广东地域最早置县的4个古邑之一。

  身为龙川县令,赵佗深入越族地区,了解越人风俗民情,总结历史经验,采取“和辑百越”的 民族融合和民族自治政策,从军事、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上全面推动汉族与南越族的融合。具有了一定文明基础的古龙川,在赵佗任上得以推行许多大力促进龙川文明发展的措施,设置政区、移民实边、开垦山林、修筑城池、兴教办学、推广中原文化,做了许多开拓性工作,使古龙川成为南越国的一个先进地区,并带动整个东江流域的发展。

  赵佗接替任嚣为南海郡尉后,因中原大乱,自立为南越王,南越境内相对安宁。汉朝建立后,赵佗二次归汉。南越国存近百年后,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被正式划入汉朝版图,龙川县仍归南海郡管辖。

  从中原来到岭南的赵佗,使原本“蛮荒蒙昧”的岭南开始了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使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获得了飞跃式发展。

  “和辑百越”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政策,更是一种文化策略。因为“和辑百越”,让岭南有了较长时间安定团结的局面,对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如促进了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的融合。有了这一基础,才使南方各越族最终大多融入了汉族大家庭。赵佗奠定了汉越文化融合期的基调,是岭南文化形成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正因为古龙川具有良好的自然人文地理条件,以及在交通、军事、商贸、政治等方面的地利,使其成为先民生息、文化萌动的沃土,成为孕育岭南文化的重要关节点,最终成为南越王赵佗的“兴王之府”,成为源远流长、独具魅力的岭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划过河源上空的“文曲星”

  一个地方,山川人文灵气所钟,必生聪明俊秀之人杰。河源,虽为古时蛮荒之地,却是今日南国明珠,地域虽小,而杰出人物却很多,五县一区见诸史料者有数百人,其中各代翘楚,也有数十人。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岭南本土俊彦,功绩显赫、彪炳史册,百世犹师,至今闪耀在千年古邑的人文谱系中。

  唐代有“循州第一进士”的韦昌明,宋代有苏东坡为之写过两首诗的“岭南首第”古成之,明代有官居二品“民称神明”的李焘,清代有广东巨族“一门三世四督抚,五部十省八花翎”的连平颜氏家族,民国时有曾被提名副总统候选人的徐傅霖,等等。

  在封建王朝,不少中原人杰由于贬官、流寓等原因来到河源地区后,在此著书讲学,传播文化,对河源的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中原人杰的到来,如同手把梅枝种岭南,给当时岭南“蛮荒地”带来了满园春色。除前面提到的赵佗,还有状元宰相吴潜、文天祥,有文豪苏辙、名将俞大猷、思想家王阳明等。

  时至今日,河源拥有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0多项,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近百个,全市有馆藏文物56000多件,省级评定三级以上600多件;全市有23个省级古村落。

  千年古邑走进高铁新时代

  河源市区地处东江中枢,位于东江中上游、新丰江下游,双江汇合,三面环水。旧时水运以东江为主干,上游可达龙川、和平,下游至惠阳、博罗,长年船只不绝;其次为新丰江,由新丰流经原河源县之龙尾、回龙至县城汇合东江,新丰物产多从此道出口。

  自秦以来,尤其是唐宋年间,东江航运发达,此后逐渐成为一条交通大“动脉”,而这大“动脉”的节点,便是在龙川。在明洪武年人口锐减之前,作为湘、赣、闽、粤四省或“四州门户”,龙川的航运业、商业非常发达,人口兴旺。

  清代中叶,佗城占漕运、盐运、河务三大政要之利,经济发展更是达到鼎盛。保存至今的龙川老隆镇福建会馆 ,建于清朝初期,是龙川县闽籍商人投资兴建的同乡会址。《龙川县志》还记载有潮州会馆、惠博会馆等。作为“三省咽喉,四州门户”,周边省市都在龙川建有会馆,有力地证明了龙川“为水陆舟车之会,闽粤商贾辐辏”的商贸中心地位。

3. 客家文化遗产

河源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一、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Ⅰ)

客家童谣

市直

二、传统音乐(1项)

序号

1

传统音乐(Ⅱ)

客采调

和平县

三、传统技艺(6项)

1

传统技艺(Ⅷ)

客家菜烹饪技艺

市直

2

传统技艺(Ⅷ)

铁炉功夫汤制作技艺

源城区

3

传统技艺(Ⅷ)

彩扎(楼镇彩扎)

和平县

4

传统技艺(Ⅷ)

月饼传统制作技艺

(月光饼制作技艺)

龙川县

5

传统技艺(Ⅷ)

擂茶制作技艺

紫金县

6

传统技艺(Ⅷ)

糖环结制作技艺

连平县

四、民俗(2项)

1

民俗(Ⅹ)

渔梁习俗

连平县

2

民俗(Ⅹ)

临江镇关帝庙会

江东新区

河源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共计2项)

一、传统技艺(1项)

序号

分类(代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

1

传统技艺(Ⅷ)

绿茶制作技艺

(石坪茶制作技艺)

东源县

1

民俗(Ⅹ)

上灯习俗

(龙川上灯习俗)

龙川县

4. 客家文化的遗址

何葆国写过客家土楼,著名作家何葆国多年来行走在闽西南土楼乡村,对土楼有着真挚的热爱和深刻的发现。

他的土楼系列小说是反映客家文化为数不多的作品之一,为中国地域文学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近年来,他深入南靖梅林镇官洋村和书洋镇河坑村等世遗土楼村落与正在申遗的海上丝绸之路遗址东溪窑,通过采访,田野调查,创作了气象开阔的长篇小说《东溪谣》。

5. 客家文化遗址及文物介绍

中国,山河壮丽,就单单翻阅那本《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书籍都要花上一段时间,更别说去逐个城市的了解它了。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的中国,景点多的也是数不胜数,在我国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景点总数达多到55处,居世界第一,自豪感油然而生! 可以说这些世界遗产是我国文化历史的缩影,每个都是精华!

今天随我一起走进我国的37处世界文化遗产,一起来感受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吧!

长城

巍峨磅礴的长城,是中国亦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浩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长城总计长度达5万多千米。

敦煌莫高窟

一眼便是千年的莫高窟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莫高窟内的壁画,丰富的内涵,精美的画工,更有超高的艺术价值。

北京和沈阳的明清皇宫

庞大的规模,气派的宫殿,见证了清朝历史、满族和中国北方其他部族的历史文化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兵马俑神态各异,充分表现了古代匠人的艺术才能。

周口店北京 猿人遗址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历史书上的北京猿人封面了,也让我们对生物进化有了初步认识。

拉萨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

布达拉宫,是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西藏地标建筑。始建于公元7世纪,红砖白墙的布达拉宫,气势宏伟,是去西藏必走的一个打卡点。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边庙宇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是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最高范例,至今保留着中国封建社会发展末期的历史遗迹。

曲阜三孔

曲阜包括孔子及其后裔的宗庙、墓地和宅邸的庞大建筑群,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建于唐贞观年间,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有着“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博物馆”和“挂在悬崖峭壁上的故宫”之美誉,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观。

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至今已有2700年历史,是我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是北方古城的典型代表。

庐山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诗句早已深入人心,庐山以“奇、秀、险、雄”闻名于世,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之一。

苏州古典园林

苏州自古以来被人们誉为“园林之城”,一步一美景,园林内每一细节之处都是精致典雅,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丽江古城

古香古色的丽江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和文化灿烂的名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独具特色。

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有着“皇家园林博物馆”的美誉。从公元11世纪起始建,到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浩大的园林实属罕见。

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老城区的南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面积约270万平方米,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皇天、祈丰年的场所。古时在北京城南北东西分别设有天坛、地坛、日坛和月坛,现在都是对外开放的公园,以天坛规格为最高,是全国最著名的古建筑之一。

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主要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的总称,,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

青城山-都江堰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分为前后山,前山文物古迹众多;后山景色优美,自然野趣。都江堰建于公元前256年,是中国战国时期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也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始凿于北魏年间,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历经八个朝代,开凿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堪称石刻艺术的宝库。

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主要分布在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保存完整,是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反映了皇家陵寝的原貌。

皖南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指分布在中国安徽、江西境内,长江以南的一些传统村落。最具代表性的有入选世界遗产的西递村和宏村,宏村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山清水秀,白瓦黑墙,处处如画卷。

云岗石窟

“塞上名城”云冈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是闻名世界的佛教艺术宝库,有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其中的昙曜五窟,是中国佛教艺术第 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邓拓先生在此曾感叹:“危崖万佛迎风笑,艺术人间第一篇。”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

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展现了我国时代更迭。分别有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

安阳殷墟

安阳殷墟距今已有3300多年历史。殷墟是闻名中外的中国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最早的古代都城遗址。

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以碉楼而著称,历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鼎盛时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建筑规模大,品类多,电影《让子弹飞》就在此取景拍摄。

福建土楼

福建土楼是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是世界民居中一朵罕见的奇葩。每处土楼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内涵,深入了解便会惊叹于其中蕴藏的劳动智慧与诗书传家的客家文化。

登封“天地之中”古迹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古迹是中国跨度最长、建筑种类最多、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代建筑群,各建筑历经汉、魏、唐、宋、元、明、清,有着“东方古建的艺术殿堂”之美誉。

元上都遗址

可以意大利庞贝古城相媲美的元上都遗址位于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始建于公元1256。是由我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

大运河

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公元前486年,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全长2700公里。

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全长5000公里,从长安到中亚的七河地区,涉及到三个国家,其中我国共有22个申遗点,包括各帝国都城、宫殿群、佛教石窟寺等。

五台山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被誉为中国佛教的缩影、世界著名的佛教圣地。

杭州西湖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历史悠久、文化含量特别厚重,是中国唯一湖泊类文化遗产。由西湖自然山水、“三面云山一面城”的城湖空间特征、“两堤三岛”景观格局、“西湖十景”题名景观等组成有100多处景点。

红河哈尼梯田

红河哈尼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所展现的生产生活方式,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第一个以民族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土司遗址

土司遗址是中华文明在元、明两代发展出的这种统治制度的特殊见证。土司遗址不仅让人们更加了解当时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状况,更让世人了解我国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脉络。

广西左江花山岩画

岩画主要分布在崇左市管辖的宁明、龙州、江州和扶绥境内。壮族先民骆越人在左江及其支流明江两岸200多公里的悬崖峭壁上,绘制了巨大的赭红色岩画,岩画描绘了古骆越人在左江沿岸一带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岩画经历千年风雨的洗礼,仍保持着原来的颜色,数不多见。

鼓浪屿

文艺清新的鼓浪屿岛可是热门的旅游胜地,有着“海上花园”之美誉。岛上现留存有931座展现不同时期、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鼓浪屿凭借宜人的气候加 上自然风光和浪漫情调,被评为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中国最美五大城区之首”。

良渚古城遗址

良渚古城是石锤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圣地,还被誉为"中华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发祥地!良渚古城遗址向人们展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早期区域性国家,以及良渚先民的生活场景。

6. 客家人的文化遗址 文物

龙川县,博罗县,番禺县,四会县。依据是秦始皇平定六国之后,南征岭南,并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平定岭南,设置桂林、南海、象郡。同时期,置四会、番禺、博罗、龙川县1、番禺:位于广州市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珠江口西北岸。总面积786.15平方公里,(公元前214年),有2200多年的历史,为南海郡治,因处番山和禺山故名。是历史重要港市,为历代通商口岸,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现在广州市区里有一个南越国遗址博物馆,博物馆所在的这片地区就是以前番禺的中心地带。著名景点有长隆旅游度假区、莲花山,宝墨园等旅游景点。

2、博罗: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置县,是广东四大古县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为东莞、惠州、河源、增城等城市所环绕,面积2858平方公里。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在这里相互辉映交融,文化底蕴深厚。境内的罗浮山,集道、佛两教于一山,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是中国道教十大名山之一,素有“岭南第一山”和“中国道教圣地”之美称。此外,还有元音古寺、银岗古窑场遗址、九天观、洗药池、平安山,象头山等景

3、龙川:隶属广东省河源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是广东最早立县的四个古邑之一,赵佗为首位县令。龙川名胜古迹众多,县城南部重镇佗城是广东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附近还有涧洞三叠瀑布、塔西合溪温泉。境内北部有风光秀丽的枫树坝水库、梅子山矿泉山庄度假村;境内中部霍山以独特的“丹霞地貌”闻名遐迩。其洞幽峰奇、百态千姿,素有“朝在罗浮暮在霍”之美誉。

4、四会:处于广东省中部偏西,珠江三角洲西北边缘,西、北、绥三江下游。据说因县境为四水会流之地,故名“四会”。境域广阔,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境域虽然不断缩小,但四会之名一直沿用不变。四会,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众多。有野狸岗古人类遗址、大岗头寨堡和"三台四塔",以及扶卢山六祖庵等遗址;古建筑物有唐代的贞仙祠、宋代的宝林寺、莲花寺,以及白雾台等。

7. 客家文化的文物

梅州有好多图书馆,像我这梅州市梅江区图书馆是在2007年成立的,位于梅城江北民主路井头街5号梅江区余陈梅冰文化中心大院内。作为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梅州城区文献资源中心、信息服务中心、社会教育中心和图书馆事业中心。具备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为读者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职能。

  图书馆馆舍由北楼、南楼组成,北楼位于“大院”大门入口处,南楼与北楼相对。北楼一层(流动馆、外借室)、二层(地方文献室、自习室)、三层(会议室、档案室),南楼一层(采编室、书库)、二层(综合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等)、三层(培训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等。

实践丨寻旧时疍家遗址,访优秀疍家文化

寻旧时疍家遗址,访优秀疍家文化

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工程调研团

海珠区新洲渔村采访调研

为实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探访旧时海上丝绸之路。广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必经之地,在文化传承以及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黄埔古港作为广州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的 “活的博物馆”。因此,广东海洋大学青马工程调研团来到黄埔古港中的新洲渔村展开调研。

与彭书记交谈

新洲渔村是目前广州最大的一处疍家人聚居地,这里仍然保留着一些独具水乡特色的建筑,据悉,整个渔村建筑群主要有街巷、餐馆、修船厂、渔业合作社、士多店,以及造型各异的吊脚楼。调研团有幸采访了新洲渔村的彭书记,由彭书记带领我们更加真切地了解疍家文化。

彭书记表示,新洲渔村是1966年建立的,在1967年政府实行了“三结合”政策即由政府、集体以及私人出资建立平房,使疍家人在岸上有固定的居所。

此外,由于生活安稳,人口随之逐渐增多,小船所提供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因此,大部分的疍家人逐渐上岸定居。彭书记还介绍了他小时候的疍家生活,生动地展示了旧时疍家生活的艰辛。

调研团了解到,当前的疍家渔民越来越少,一方面是由于青年人不愿意从事辛苦的捕鱼工作,同时,岸上第三产业的发展也给他们的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另一方面是由于环境的破坏污染,渔业资源日益枯竭,进而影响到了疍家人的生活。

而现在疍家大部分的渔民是以老一辈为主,主要原因是老渔民文化程度较低、仅有捕鱼这一门手艺,难以在岸上重新找到一份新工作。

近年,由于新洲渔村的开发速度逐渐加快,使得渔村的地质受到破坏,水质受到影响,其范围内的水产受到一定污染。因此,在城乡建设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渔村环境的保护。

彭书记分享水上生活故事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疍民上岸生活,及老一辈的渔民逐渐退出打渔的历史舞台,导致疍家文化逐渐消亡。

彭书记表示,疍家文化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够,除了在对待疍民的安全和补贴方面提供相应的帮助以外,对于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并未做好相关宣传与落实的工作;另一个原因则是在对疍民的资金补助方面仍存在不足。

同时,政府要重视疍民,给予疍民更多支持;此外,现在很多年轻人对疍家文化并没有深刻的概念,甚至作为疍家的后代却对疍家文化一无所知。

疍家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更好地对其进行继承与发展。传承仍在进行时。疍家文化的传承是一代人记忆的保留,也是岭南文化的延续。有关部门要重视对疍民文化的研究与传承,加大宣传保护力度,给予疍民更多的优惠政策,使疍家文化得以长远发展。

来源:青马二组丝蕴队

稿件审核:金国望

责任编辑:李童欣

石家庄哪里有失传文化遗址?

新城铺过去有。

什么叫失传的文化遗址?应该是消亡或灭失的遗址。这个不知全市有无统计,可能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出于建设的需要,一些田野遗址可能被占用,就正定说,新城铺商代文化遗址,因修正定机场被占用,梁家坟文革时被破坏。其它县可能也有类似情况。

姜寨遗址的资料

姜寨遗址,中国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以仰韶文化为主的遗址。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北,地处临河东岸的第二台地 上。面积约5万平方米。1972~1979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和临潼县文化馆合作,由巩启明等主持进行11次大规模发掘,揭露面积1.658万平方米,是迄今中国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中,发掘面积最大的一处。该遗址仰韶文化堆积由下到上依次为半坡类型、史家类型、庙底沟类型和半坡晚期类型(或称西王村类型)。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半坡类型的年代为公元前4600~前4400年左右,史家类型为前3690年。遗址最上层,还有少量的陕西龙山文化遗存。姜寨发掘的主要收获是:为研究关中地区仰韶文化的发展序列提供了重要依据;揭露了半坡类型的一处聚落遗址,其保存之完好,布局之清晰是前所未有的;发现的大量遗迹、遗物,充实了仰韶文化诸方面的内容。

石家庄封龙山在什么位置? 那里都有什么景点特色啊

  龙山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这里既有浑然天成的自然景观,又有十分丰富的历史资源,在我国文化史、科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封龙山地处太行山东麓,元氏县与鹿泉市交界处,东北距省会石家庄市区22公里,它以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赢得了历代文人墨客的吟咏和游人的赞叹。
  碑碣石刻是封龙山的一大特色,有东汉以来的碑、碣、题刻百余处,尤其是汉碑,无论从书法艺术,还是内容诸方面,都是中国石刻中的珍品,素来为金石学家所注目。目前发现见诸史籍的汉碑有《祀三公山碑》、《无极山碑》(又称《三公神碑》)、《封龙山之颂》、《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等六通,现《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仍以实物原件保存在封龙山“汉碑堂”内。这几通汉碑,具有极高的书法和历史文物价值。除了汉碑以外,封龙山还有金元以来碑碣十余通。封龙山的摩崖石刻,尤其是题景摩崖石刻,是封龙山书法艺术的瑰宝。另外,历代赞咏封龙山的诗词歌赋,也多赖刻石传世。景诗互映,诗石相衬,珠联璧合,构成了封龙山这座历史文化名山的主调。
  唐、五代以后,书院这种传授知识的形式兴盛起来,封龙山成为河北书院的发祥地。到北宋时,河北见诸记载的书院仅有三处,全在封龙山中,在河北名震一时,这里遂成为文化教育发达之区。其中的封龙书院在封龙山之阳山脚下,此处山清水秀,林木葱郁,环境优雅,历代都有名流在此结庐授业。特别是元代杰出的数学家李冶,晚年在封龙山下聚徒讲学,因其对建立代数方程一般方法的天元术的巨大贡献,而奠定了封龙书院在中国教育史、科学技术史上的地位。李冶的天元术被看作是符号代数的开端,所设未知数称为天元,由此建立方程,这是中国传统数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创造,被称为元代数学的精粹。
  封龙山还是石家庄地区最早的佛教名山,早在东晋十六国时,这里便有佛教寺院兴起,历代道家也在这里兴盛发展,留下了宫观庙宇及遗址十几处。
  封龙山主峰海拔812米,由于其矗立于平原边缘,更显得挺拔峻峭。这里有多姿的怪石奇峰,鬼斧神工的天然洞穴,沁人心脾的清泉碧溪,峥嵘 密的林木繁花,它们与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交相辉映,遂使封龙山成为河北省的风景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