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勒寨遗址

石勒寨遗址

故县村:故县村概况故县乡故县村地处武乡县城东,是乡政府所在地,全村总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82亩。全村有3个自然村,986口人。故县村西依太行龙湖风景区,东望南神山胜景,北靠石勒皇帝遗址,南临南亭川古战场。这里曾是武乡县城所在地,从北魏太和十六年至公元一九四七年,有1456年县城历史,并具有“凤凰城”美誉。近年来,故县村党支部、村委……

天乐堂发现古瑶城石寨遗址

沿长江中游南岸,有一条长约160公里延绵横跨湘、鄂、赣 3省的天然屏障——天岳幕阜山脉,山脉呈北东至南西走向,北方湖北盆地,东端至九江庐山。天岳幕阜山脉的名称出自湖南平江境内的1596米山脉主峰天岳幕阜山。

天岳幕阜山云海景观

天岳是古称,传说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陵曾在此观天象,创八卦,山下的太平尖传说就是伏羲归葬地。平江一直流传着一首童谣:“太平尖尖,有个神仙,龙王见他要下跪,玉皇见他站下边,观音见他要作揖,如来见他要谢恩”。

天乐堂所在山谷,左下是千年银杏三姐妹

今天要说的,是天岳幕阜山位于天乐堂古占星遗址处山谷里的一处神秘的古瑶文化遗存。经过前段时间的考察,以及经过相关专家和资料佐证,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处于临湘龙窖山瑶族“千家峒”形成早期时候,一处罕见的,具有较高规格、保存较为完整的瑶族古城寨遗址

瑶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具相关考证,包括天岳幕阜山及周边区域的湘北、鄂西一带,瑶族先民最迟在周代就在这里居住,专家对周边的遗迹考古认定:瑶民在这里生活了两千多年。2001年,“全国瑶族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广西)瑶学学会先后确定:位属天岳幕阜山脉区域的龙窖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

对于天岳幕阜山区域散落在各区域的瑶文化遗址,平江本地民俗地理研究专家杨衍秋老师做了多年的调查与资料收集。2015年到2016年,先后有湖北通城县民俗研究会和湖北省文联聂为斌先生、华中工学院教授等专家两次登天岳幕阜山考察古瑶文化。专家们对天岳幕阜山的古瑶文化与龙窖山古瑶文化源自一脉。

沿天乐堂山谷而上,密林中就隐藏着古瑶城石寨遗址

这次笔者对天岳幕阜山天乐堂古瑶石城寨遗址的认定,源于以下现场调查资料的佐证:

其一,天乐堂区域石构瑶遗址形制与龙窖山如出一辙。

该古瑶遗址位于天乐堂山谷海拔1260米左右上下,所处山谷段为西南向东北方向,遗址石件呈散落状,隐蔽分布密林之中。

瑶民“好入山壑,不乐平旷”,石屋等石头修葺的居所、用品是古瑶的独特标识。据杨衍秋老师前期考查,天乐堂山谷的瑶民族特性石砌房屋有十余座。天岳幕阜山景区讲解员刘磊江从少年时候起多次来此地,他发现此地还有堆砌的石墓等石构多处。

笔者在此山谷仔细勘察了石屋三处。一处为靠山溪处三房连体堆砌,保存完好。此外另两处石屋形制较小,室内为7平米左右,一处已经坍塌,还一处上部坍塌。对比临湘龙窖山几乎相同石砌古瑶屋形制,笔者赞同杨衍秋老师和考证专家的观点:该处遗址为古瑶遗址无疑,且与龙窖山遗址出自一脉。

密林中的古瑶石屋遗存

其二、天乐堂瑶遗址没有石件雕琢痕迹,呈早期部落特性。

约八千年前,瑶民的先人在江汉平原一带,创造了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以龙窖山为例,从比较原始的石屋、石桥到雕琢精致的石磨、石盆等,呈现一个跨度较长的古瑶族石文化脉络。

保存完好,疑为古瑶首领的石屋住所

石屋外墙

其三,天乐堂山谷斜坡修葺与石砌“城墙”的规模罕见。

遍查天乐堂山谷古瑶遗址近一平方公里范围,发现该段山坡被人为修葺为层层递进阶梯状,密林中还保存完好有一处200余米长的工事状石砌城墙,其规模让笔者被深深震撼。

该山谷段有三条山泉潺潺而经,主要被松树和竹林密密覆盖。不仔细观察我们根本察觉不到:竹林沿右侧的一条山泉生长,呈现一层一层的平坦地表状,地表偶尔露出石砌的挡土墙形状;松林靠山谷左侧,地表土质相对较硬,艰难穿行在林中,可以明显看到一条一条的石砌挡土墙,让山坡人为形成了阶梯状。

延绵而下的石砌“城墙”

石墙隐蔽在树林里,应当是领地标注于防御使用

石砌的挡土墙,将谷底斜坡修整成为一处处平台

其四,天岳幕阜山下的重要古瑶文物印证瑶部落的历史

在距离天岳幕阜山天乐堂26公里处的山下的梅仙镇钟家屋,1990年8月出土了一枚蛇钮金印,印面刻有“蛮夷侯印”四个篆体阴文字。此印的出土,引起全国的轰动,后金印成为平江县文管所的镇所之宝。据文物部门鉴定,此印是西晋王朝敕封给蛮夷侯首领的爵印。杨衍秋老师断定,此蛇钮“蛮夷侯印”印是晋皇朝颁发给巴陵境内的蛮夷侯即古瑶首领的印信和兵符。

穿过密林,顺山谷古瑶遗址而下不足五百米,可以抵达山谷平坦处的“天乐堂”。天乐堂传说为“三苗”(古瑶是三苗之一)之祖伏羲观天象的处所,这里现在留存有三棵千年古银杏,一处古庙平台遗址,还有一座石刻雕像。该石刻雕像具体雕筑年代不详,有唐代或宋代之说,但笔者认为,不管雕像建于何时,石像胸部阳刻的一龙形图案,应当是与以上的蛇钮金印有着某种印证的关联。

1990年8月出土的蛇钮金印

天乐堂的石像,胸部为阳刻龙形图案

关于天乐堂古瑶址是一处古瑶城寨的认定,是笔者的一家之断,还有待权威专家来进行进一步勘察证实。巍巍天岳,幕阜毓秀。神奇的天岳幕阜,还有太多的神奇等待着我们去问询和探究。

来源:叁醉亭头条号

距离迁西县城不远处的西寨村,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

西寨遗址位于河北迁西县东部滦河北岸台地上,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距今6000余年。西寨遗址是一处集祭祀、居住、制陶、制石、渔猎于一体的大型史前遗存,反映了滦河中下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特征及演化序列。

遗址平面呈椭圆形,面积96200平方米。发现祭祀地、房址、器物堆积群等重要遗迹现象,出土完整或可复原的遗物近5000件。遗址大体可分两期,一期遗存年代稍晚于兴隆洼文化,而与上宅中期早段及新乐下层文化大体相当;二期遗存年代与赵宝沟文化大致相同。

祭祀地点和太阳纹刻石的发现,对研究古代宗教和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寨遗址考古还展示了当时极其发达的捕鱼业。

西寨村属迁西县罗家屯镇,遗址位于西寨村东南滦河北岸的山坡上,滦河古道即在坡下,现滦河水距此600米处由西而东流过(图1、照片一)。遗址是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现存面积一万二千平方米。1988年8月为配合大秦铁路建设工程,对遗址又做了详细调查、勘探,在铁路建设区内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800平方米。其中T31、T32在T1—30的东南部,相距为200米。遗址发掘过程中共发现烧土面一处,灶一个,灰坑5个。出土了完整或可夏原陶器。

西寨遗址的出土文物,根据考古学分期,可分为两期。第一期文化遗存的陶器,以夹砂粗陶为主,夹砂陶内多羼有云母或滑石粉,泥质陶很少。陶器的颜色多不纯正,以夹砂黄褐陶和夹砂红陶为主。大多数陶器外表满饰纹饰,素面极少。陶器的纹饰有压印的“之”字形纹、戳点纹、刮条纹、斜线三角纹和篦点纹等。第一期遗存的陶器以筒形罐、钵、碗为主。石器有磨光石斧、扁平石铲、石环、石球和石网坠为主;第二期文化遗存,陶器仍以夹砂陶为主,但泥质陶明显较第一期增多,羼云母和滑石粉的陶器数量锐减。陶器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其次为夹砂黄褐陶、夹砂灰褐陶和泥质陶。陶器外表所饰纹饰减少,较前一期制作粗糙而随意,主要纹饰有平行斜线纹、“人”字形纹,压印的“之”字形纹和篦点纹等减少。

第二期遗存的陶器数量有所增加,主要有夹砂陶质的简形罐、钵、碗和泥质的红顶碗、红顶钵。石器除了磨光的石斧、石铲、网坠外,还出现了小型的石雕像等,显示出当时人们思想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进步。西寨遗址是河北省冀东地区滦河流域发现的较早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它的文化内涵与辽宁西北部内蒙东南部同时期的文化遗存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既有同时代的共性,又有地域之差别。表明了早在6000多年前,滦河流域就有了人类活动,且已创造出了较为发达的文明,在考古研究上,填补了河北省滦河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

传播家乡美食美景历史文化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迁西本地优惠福利

钟祥发现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洋梓镇寨子山 距今4000至5000年!

1月19日,在建设中的枣潜高速钟祥市洋梓镇大桥村施工路段可以看到,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在对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发掘,考古人员从出土的墓葬及红烧土遗迹现场初步判断,该遗址所处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距今4000—5000年。

图为发掘现场。

该遗址位于洋梓镇大桥村寨子山,考古队将其定名为寨子山遗址。钟祥市文物局办公室主任蔡军介绍,钟祥文物部门一直很重视枣潜高速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自去年10月发现此处为文物遗存后,及时上报,并采取保护措施。省文物局于去年10月28日派来了考古队进行勘探和发掘。经过两个多月的勘探、发掘,勘探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发掘面积600余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的红烧土遗迹和20多座墓葬。目前已发掘墓葬人骨架近30具,墓葬分瓮棺葬和土坑竖穴墓,随葬品有屈腹杯、豆、簋、鼎、罐、壶等文物。

省文物考古队领队陆成秋说,此处发掘的人骨架保存相当完整,为新石器时代少见。(特约记者赵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