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故居

彭德怀故居

AAAA级旅游景区

彭德怀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始建于1925年,故居现存建筑是彭德怀为湘军任团长时出资修建,是彭德怀早年居住地,也是其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居住活动的场所。故居座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青瓦,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占地面积2,490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50平方米,与邻近的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形成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伟人纪念地“金三角”。

中文名:彭德怀故居

地理位置:湖南省湘潭乌石镇

开放时间:8:30 - 17:00

门票价格:免费

占地面积:2490 m²

所属城市:湖南省湘潭县

所属国家:中国

乌石——彭德怀故居

彭德怀故居位于湖南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彭家围子,靠山而建,与彭德怀纪念馆和彭德怀铜像遥相呼应。故居始建于1925年,是典型的江南农舍。

堂屋门楣上,嵌着由邓小平题写的“彭德怀故居”横额门匾,堂屋两边墙上陈列彭德怀的生平主要活动年表。彭德怀故居是彭德怀早年的居住地,也是他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居住活动的场所,具有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

彭德怀故居与邻近的韶山毛泽东故居、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形成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伟人纪念地“金三角”。2001年06月25日,彭德怀故居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彭德怀纪念馆坐落于湘潭县乌石镇乌石峰下,馆名为江泽民同志题写,是全国唯一一座完整、系统地介绍彭德怀同志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纪念馆以其精美的陈列、恢弘的气势荣获98年度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首,并先后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德育教育基地。

彭德怀纪念馆前立有彭德怀铜像,连基座总高8.1米。

来源:华声在线

参观彭德怀故居有感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这是毛主席给彭德怀将军题的诗,也是我从小对彭德怀将军最深的记忆。

11月25日,支部组织党员共赴湘潭县彭德怀纪念馆参观学习,作为一名有着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预备党员,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此次活动。

随着车轮的滚滚前行,我们走进了湘潭乌石镇。这里就是彭德怀将军的出生地,也是彭德怀纪念馆的所在地。

走进纪念馆,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尊半身铜像,它描述的是彭德怀在解放战争时期指挥作战的情形,彭德怀披着军大衣,握着望远镜,表情坚定,眼神专注,无不透射出他作为战场上的一名军事统帅对于指挥作战的胸有成竹。

在我的印象中,这位勇猛的开国元帅仅仅是一位很善战的英雄人物而已。但这次参观彭德怀纪念馆,我的心灵为之震撼。彭总除了英勇善战,他为国家,为革命,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鞠躬尽瘁,关心群众,刚正不阿,实事求是,顾全大局的品德深深地激励着我。

彭总的一生,我看到了“国家”两个字。他是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在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面前,他总是能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他为缔造新中国血雨腥风几十年,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其中在坚守井冈山、保卫延安和抗美援朝三次大战中都是临危受命,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

彭总的一生,我看到了“人民”两个字。面对当年盛行的“浮夸风”,彭总于1958年和1961年两度回乡调查研究,了解民生疾苦,为穷苦百姓奔走疾呼。彭总的一生都在为人民奋斗,1955年授衔授勋后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他是这样自我评价的:“我是一个勇敢的农民的儿子。”在人生迈向巅峰,彭总也依旧没有忘本。

彭总的一生,我看到了“务实”两个字。彭总坚持真理,实事求是,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面对当年大跃进运动中存在的问题,彭德怀在会上先后作了七次发言和讲话,因担心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7月14日,彭德怀再次写信给毛主席,就1958年以来大跃进中的成绩及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中肯的意见。1962年,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历史真实情况,彭总将一封长达八万多字的长信交给毛主席和党中央。他敢于上书直谏,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他这种务实的工作精神,是我们很多后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不管岁月如何流逝,不管地位如何变化,彭德怀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始终执守那份忠诚。即使遭受打击、迫害,至死他仍无愧地说“我不反党,不反毛主席”,竭尽忠诚,历经磨难初衷不改,奋斗终身矢志不移。

时至今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的心中,又有多少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忠诚?扪心自问,我们不得不陷入沉思,是的,有时候我们气馁了,有时候我们自私了,有时候我们迷惘了……我们真的很需要一把明亮的尺子,来丈量自己的灵魂。感悟之后我们更应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也许我们今天为伟人的逝去而唏嘘,但我们更要为伟人精神的传承而骄傲,这传承,离不开每一个你和我,请让我们用心,将忠诚,铭刻。

湘潭彭德怀故居,62年彭老总的八万言书,竟然藏在故居的这个地方

【彭大将军彭德怀故居揭秘系列2】湖南湘潭西南乌石峰下的彭德怀故居,是彭德怀早年的居住地,也是其投身革命后在家乡唯一长时间居住活动的场所。解放后,彭老总两次回乡,在故居生活了较长时间,也留下来不少浓墨重彩的印记。1949年,当地政府就曾建议修复故居,但被彭德怀拒绝了。当时,彭德怀只是将原来的门联“为善最乐,见恶必除”,改为“吊民伐罪,继往开来”,横批是“为民服务”。

1958年12月和1961年11月,彭德怀两次回乡作农村调查,时间长达36天,接待来访或走访干部群众2000余人次,并在此起草了5个农村调查报告。东前正房原为彭荣华夫妇卧室,彭德怀两次回乡时都住在此房。在这里,彭德怀白天接待群众,或外出调查,或参加集体生产劳动。晚上,就伏案撰写调查报告。现这间房内的家具,按彭德怀居住时的原样陈设,墙上悬挂了彭德怀回乡的照片。

西头三间横屋的西厨房,是埋藏彭德怀1962年6月“八万言书”及部分军事论文手稿的地方。现三间横屋作为陈列室,陈列了60多张图片和50多件文物,展示了彭德怀光辉壮烈的一生。

槽门外不远处,是彭德怀1961年回乡时,带头开的水田和捐资1000元而新修的千元塘。东北侧是彭德怀母亲墓葬,西南百米许的山丘上是彭金华、彭荣华烈士墓

故居槽门两边有彭德怀1958年捎回种植的葡萄藤及1961年11月彭德怀亲手栽种的柚子树和柑子树。1980年,湘潭县政府对故居进行维修,加砌了保护性砖石围墙。1983年,彭德怀故居被列为湖南省级文保单位。

1998年,彭德怀百年华诞之际,故居进行了全面维修,并按彭德怀1961年回乡时的原貌陈列。2001年,彭德怀故居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保单位。2016年12月,彭德怀故居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离故居不远处,是彭德怀亲自题写校名的乌石学校。彭德怀两次回乡,都亲临视察,前后捐赠图书数百余册。彭德怀去世两年后的1976年5月,夫人浦安修根据彭德怀生前遗愿,从彭德怀昭雪后补发的工资中提出了一万元,资助重建乌石学校,该校现为彭德怀希望小学。图为高中生到湘潭彭德怀希望小学参观。

彭德怀故居承载着彭大将军伟大而光辉一生的印记,艺术家们以此为创作题材,创作了不少的艺术作品。

其中,最为有名的作品要属全国“画中华名人故居第一人“、”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第一人”、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著名画家拇指先生创作的《彭德怀故居》巨幅国画。欢迎关注【名人故居揭秘】微信公众号:xchwg818,即时欣赏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