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家沟墓地

施家沟墓地

施家沟古墓群位于辽宁省抚顺市顺城区高尔山山城东1.5公里市卫生学校北山上。2000年10月初发现,墓葬全为封土石室墓。墓葬保存相对较好,上有封土覆盖,墓顶多已坍塌。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一号墓(壁画墓)中心为基点,东150米,南20米,西600米,北70米以内。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20米以内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

深藏重庆大山的地主家墓群,主人生前乐施行善,墓中美人栩栩如生

感觉旅游就是一个遇见未知的过程。旅途中你会遇到你想看到的风景,想体验的民俗,但更多的是你不曾预料到的人和事。这些人和事让你惊喜,也让你意外。

重庆万州境内的一个深山中,你可能计划冲着万州罗田良田而去,想看一看那里的大山粮仓,那里的农耕文化,那里的田野风光,还有那里曾经繁华一时的罗田老街,但是你可能不曾想到,在这个深山之中,你会看到深山中罗田古镇黄金甲大院和极具艺术价值的墓群,它们见证着当地的大地主向氏兄弟家的兴衰荣辱。

向氏兄弟,分别是向忠士、向朝士俩兄弟,是清末民国时代的人。两兄弟是当地的大地主,算是罗田一带富甲一方的大家。可能我们对地主没有什么好感,一谈到地主就可能会浮现罗世仁那样的奸猾狡诈的形象,但据当地人说,两兄弟虽然是大地主,却乐善好施。在当地享有很好的口碑。

向家兄弟对于罗田的贡献,除了乐善好施,给了当地百姓很多的支助实惠,另外就是他们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产。生前,兄弟两花了10几年在罗田大山修建了规模庞大的黄金甲大院(这座大院我在昨天的更文中详细介绍过),还有向家人的墓群。

如果这些坟墓仅仅是一些长满杂草的土堆,自然是没啥好看的,毕竟这只是民国时代大地主的墓,又不是什么历史文化名人的寒酸墓或者是权贵的大墓,向家兄弟以及向家人的墓群,吸引人的在于它们的雕刻艺术价值。

向家墓群有三重牌坊,第一重牌坊已经残缺,第二重牌坊和第三重牌坊保存完整,上面花卉鸟兽人物,非常精美,还有一些本地名士的诗文墨宝。

这些墓群中,最有看点的是向氏兄弟父亲的墓,这座墓建于民国五年,牌坊通高8.6米,宽7.5米,上面有各种花纹、场景、图案的雕刻,除了有“富甲南乡”的刻字,还有当地某名人的题词。墓碑的图案值得一说:墓碑牌坊顶上有慈祥老人及6个小孩石像,寓意深刻,栩栩如生。

除了向氏兄弟父亲的墓碑,还有大大小小其他的墓,这些都是向家人的墓,组成了一个墓群,几乎都有保存完好的墓碑,雕刻精美,图案大气精致。在向氏兄弟的母亲的墓碑旁边,还有两个石狮,雕琢得虎虎生威,而且各种人物花鸟图案也活灵活现,而且没有经过什么损坏。

据说向家这些墓群中,曾经遭受过盗墓贼的盗挖,有没有挖到什么宝贝,我们不知道,有人说有,也有人说没有,但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被盗墓穴中有一具美人棺,据说开棺时墓中人栩栩如生,眉眼可见,但是很可惜,这个“美人”见风后便腐化掉了。

向家人如今已经不知踪迹,当年向氏兄弟把具有50多个房间的黄金甲大院捐献给了国家,用作粮仓,可见他们的胸怀和气度。可能也是因为他们的乐善好施,这些墓群以及黄金甲大院逃过了文革,逃过了战争,至今保存完好。

景点黄家驹墓 黄家驹墓地图

1. 黄家驹墓地图

当然可以啊。只要你去香港,都可以看望家驹。在将军澳的华人永远坟场。你要去的话,要注意一下时间,那里好像是8点多到下午5点多开门。

2. 家驹墓位置

家驹的墓地在香港将军澳华人永远墓地十五段六台二十五 号 。 家驹的墓碑很容易认, 因为墓碑后面的墙是很显眼的蓝色.。 离墓地不远,就在山下有间善真堂,祭祀的灵堂,家驹的牌位就在“思亲阁” (圆形拱门), 右手边较高的地方, 别去错喔。 永远怀念家驹!!!!!!

3. 黄家驹旁边的墓是谁的

不需要。家驹在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公开开放的墓地。去看家驹的时候要注意一下时间。一般8点多开门,大概下午5点多,坟场会关门。

4. 黄家驹之墓详细地址

嗯,是的,香港拍的戏有不少的墓地场景都是在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

5. 黄家驹墓图片大全

黄家驹的墓地在香港将军澳华人永远墓地十五段六台二十五号。

黄家驹于1993年葬于此地,终年31岁。黄家驹墓位于香港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十五段六台二十五号。乘地铁到油塘,往天主教普照中学出口,经过两条电动楼梯, 直行穿过一栋楼宇,过对面行人路转右直行,到鲤鱼门广场, 转左直行过班马线再转左,就会见到14S巴士站,价钱是港币4块2。如果果日14S停驶,就要行上去,大概是十五至二十分钟。路线与搭14S一样,不过过完班马线就转右, 原路直行转左,就会见到坟场入口。上到去,原路直上,会有条分叉路,向下行就是灵灰阁,黄家驹的墓的背景是蓝色。

6. 黄家驹之墓在哪里

葬于此坟场的名人有陈百强、黄家驹、“新马师曾”邓永祥及叶世荣的已故前女友许韵珊等。

7. 黄家驹墓地图片高清

黄家驹的墓地位于香港将军澳华人永远墓地十五段六台二十五号。黄家驹于1993年7月葬于此地,终年31岁。

黄家驹墓位于香港将军澳华人永远坟场十五段六台二十五号。 乘地铁到油塘,往天主教普照中学出口,经过两条电动楼梯, 直行穿过一栋楼宇,过对面行人路转右直行,到鲤鱼门广场, 转左直行过班马线再转左,就会见到14S巴士站,价钱是港币4块2。 需要注意的是,14s只在清明和重阳节运营,并且只行驶到坟场回旋处,祭拜者需步行上去,大概是十五至二十分钟。路线与搭14S一样,不过过完班马线就转右, 原路直行转左,就会见到坟场入口。 到上去,原路直上,会有条分叉路,向下行就是灵灰阁,黄家驹的墓的背景是蓝色。

8. 黄家驹墓地在哪里

当然可以啊。只要你去香港,都可以看望家驹。在将军澳的华人永远坟场。你要去的话,要注意一下时间,那里好像是8点多到下午5点多开门。

9. 黄家驹墓碑在哪

黄家驹的追悼议事7月4日下午在香港殡仪馆举行。2时左右黄家驹的亲属陆续到场。灵堂正中写着“痛失英才”4个大字。旁边是家驹父母送的花牌,前面是家驹弟弟、二位姐姐、姐夫送的花牌。祭台上放着家驹爱吃的食物。灵堂内所放的花牌多达一千余个,其中包括日本歌星吉田荣作、小田和正送的花牌。

家驹的亲友拜祭结束后,Beyond的歌迷获准进入灵堂

10. 黄家驹墓地图不一样

你好,因为现在香港的大多人都是祖辈从广东各地迁居过去的,并不是祖祖辈辈完全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所以都会注明自己的祖籍。家驹的祖籍就是广东台山的,所以在墓碑上注明了,我看到家驹所在的那片坟场其他人的墓碑上也都是标注的其他地方而不是香港。谢谢。

11. 黄家驹墓园在哪

黄家驹于1993年7月葬于将军澳华人永远的坟场的15段6台25号。坟场为了方便歌迷祭拜将墓后墙刷成天蓝色,并且墓碑上有大理石的吉他雕塑。黄家驹墓地附近有陈百强也是著名歌手,1993年10月,陈百强葬于此并且与黄家驹同在15段,具体为15段26号,墓碑上雕刻着钢琴形状与黄家驹的墓碑相互呼应,所以大家祭拜时,可以一起去祭拜。

酒店墓地日本 日本皇家墓地

1. 日本皇家墓地

徐福的墓在日本,因为最广的说法就是徐福当年东渡的终点就是日本。自司马迁《史记》记载以后,东汉班固的《汉书》、晋陈寿的《三国志》、南宋范晔的《后汉书》都记载有徐福出海求仙的事迹,且不出《史记》内容的窠臼,所说徐福到过的祖州、瀛洲、夷洲、澶洲、蓬莱、方丈等地,均是虚无缥缈的。但是从隋唐时期开始,关于徐福到底去了哪里,有了一个确切的地点,因为人们发现日本的文物制度类似中国,颇存上古遗风,于是逐渐将徐福东渡之地锁定为日本。

而且日本很早就有关于徐福的传说。所以徐福当年可能就是到达了日本,所以在他死后,他的后人将他埋在了日本

2. 日本家族墓地

《狐影》中日本人住在墓地。

《狐影》是西安梦舟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抗日谍战剧,由王利兴执导,李卓霖、王梓桐,徐铭悦等主演。

该剧讲述了由国共两党侦查人员合作共同侦破潜伏的日本女间谍,迫使日军的“掏心计划”最终失败的故事。1944年湘西会战阶段,国共两党特工人员与日本间谍组织“狐”殊死搏斗。该剧于2015年9月9日在湖南经视首播。

3. 日本皇家墓地叫什么

tìzhǒng

笹 拼音: tì 部首: 竹 部首笔划: 6 笔画顺序: 31431412215 总笔划: 11 五笔编码: 笹 tì 同“屉”(日本汉字)。

冢,读音为zhǒng,最早见于金文,在六书中属于形声字。

“冢”字基本含义为高大的坟墓,如:古冢,慌冢;引申含义为帝王在宗庙举行的大祭礼,如:冢祀。

在现代汉语中,“冢”多用名词,如:野冢。

4. 日本天皇墓

日本皇室(日本天皇,皇太子,宫家(大正天皇前设立的有伏见宫、桂宫、有栖川宫、闲院宫、山阶宫、久迩宫、贺阳宫、朝香宫、东久迩宫、小松宫、北白川宫、竹田宫、华顶宫、东伏见宫、梨本宫,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皇室典范》,以上十五宫家均已废除,其成员降为平民,以宫名去掉「宫」字为姓。大正天皇及之後设立的宫家有秋篠宫。) 藤原氏、源氏、平氏、橘氏、中臣氏、物部氏、苏我氏、大江氏、菅原氏、清原氏、在原氏、日下部氏、惟宗氏、秦氏、安倍氏、阿部氏(阿部氏(德川谱代) 足利氏、伊达氏、福泽氏、华冈氏、北条氏、後北条氏、本多氏、板垣氏、木下氏(羽柴氏)、前田氏、松平氏、村井氏、永野氏、织田氏、大伴氏、真田氏、佐佐木氏、佐竹氏、岛津氏、盐月氏、苏我氏、立花氏、高冈氏、武田氏、尼子氏、朝仓氏、长宗我部氏、土师氏、池田氏、今川氏、忌部氏、毛利氏、  锅岛氏、新田氏、佐藤氏、高丘氏、田中氏、土岐氏、德川氏、上杉氏、山名氏、小早川氏、宇都宫氏

5. 日本天皇的墓地

金字塔区西面连接利比亚沙漠,东面靠近尼罗河西岸的绿洲,北面从吉萨起,向南经萨卡拉、阿布希尔直到达舒尔,在约80公里长的地带保存近90座大小不一的金字塔。这些金字塔大部分建造于古王国时期。

北部的吉萨位于开罗西南6公里处,从吉萨城再向西南10公里是利比亚沙漠,这里的金字塔规模最大也最著名,有3座大金字塔、1座狮身人面像、几座陵殿、一些小金字塔和许多贵族坟墓。这些都建于公元前27-前26世纪的古王国第4王朝时期。3座大金字塔中,位于北端的是胡夫金字塔,是第2代法老齐阿普斯的陵墓。它的西南方是哈夫拉金字塔,是第4代法老切夫伦的陵墓。再向西南是孟卡夫拉金字塔,是第5代法老迈锡里的陵墓。每个金字塔所在的陵园内有庙堂和石雕像,陵园外还有陪 的皇室小金字塔和贵族坟墓。

金字塔墓区

胡夫金字塔最大,底面是正方形,各边分别指向正东南西北,每边长约230米,向上是四面锥形,锥顶残失,现高出地面137米,当初完整的锥顶应高146.5米。全塔用每个平均重约2.5吨的大石块堆成,约用石块230万个。石块切割得整齐,堆放严密,缝隙很小,很少用灰沙浆。外表面用磨制光滑的白色石灰石块砌成。金字塔内有3个墓室,1个在地面以下,第2个在地面以上,都已废弃。第3个是主墓室,位于塔的中心,室内有石棺,已经破碎,墓室顶覆盖一块重400吨的巨大石板。道气孔向上通到塔外,以备灵魂经由这条通道升天。这个墓在古代已经遭到破坏。

哈夫拉金字塔

是保存状况好于胡夫金字塔,塔顶的石灰石层仍然保存完整。塔顶高143.5米,塔底各边长215.5米,比胡夫金字塔略小。但是塔东面保存有宏伟壮观的陵园建筑,所以更引人注目。离塔最近的祭庙称上庙,平面是长方形。庙的大门内有圆柱宽厅和长厅,庭院中有祭坛,庭院后面是法老的5个圣堂,堂内各有1尊哈夫拉的雕像,再向后是神殿和库房。由上庙再向东约500米,靠近尼罗河岸绿洲有下庙。下庙西北方有著名的狮身人面像。

狮身人面像音译是斯芬克斯,这是狮身和人首结合在一起的石雕像。这座雕像西北方372米即是胡夫金字塔。狮身正向坐卧在地上,头是法老的头像,面向东面的尼罗河。像的头部、躯体和两条后腿用原地的整块岩石雕成,前腿则是用石块砌成的。雕像东西长74米,头部最高处高出地面21米,面宽4.2米。雕像石芯完成后,表面涂有石膏层并着色,只保存有极少的石膏层痕迹。14世纪末雕像面部曾遭枪击而严重受损。

在古埃及,法老的权威和力量常用狮子来代表,因而狮身人面像这种人与动物结合的想像动物就成了超人权力的象征。当时法老还被看作是人与神的结合,所以狮身人面像也象征崇高的权力和神威。

孟卡夫拉金字塔更小,每个底边长108.5米,底面积是胡夫金字塔的约1/4,塔顶高66.5米。

古埃及金字塔

从开始形成,到发展流行,直到逐渐衰落并消失,前后经历一千多年。最早的金字塔是古王国时期第3王朝法老左塞建在萨卡拉的阶梯金字塔,这座金字塔是6层石砌的长方形平台,越往上面积越小,各层的上表面四周形成平台。塔总高约60米,底边东西长约140米,南北长118米。塔内有深28米的竖井式墓室,另有走廊和墓道。塔周围有围起来的陵园,分布有庭院、祭殿和厅堂等。后来第4王朝第1代法老建造金字塔时将台阶填平建成了四面锥形。再往后中王国和新王国时期的金字塔规模变小,形状也有变化,塔内增加许多雕像、壁画、碑刻和铭文,甚至金字塔和太阳神庙建在了一起。

6. 日本的墓地

1、弥生时代(57-300)

2、古坟时代(367-592)

3、飞鸟时代(593-708)

4、奈良时代(710-794)

5、平安时代(801-1191)

6、镰仓时代(1192-1334)

7、南北朝时代(1335-1392)

8、室町时代(1393-1467)

9、室町(战国)时代(1477-1575)

10、安土桃山时代(1576-1600)

11、江户时代(1603-1867)

12、明治时代(1868-1912)

13、大正时代(1913-1925)

14、昭和时代(1926-1989)

15、平成时代(1990-至今)

扩展资料:

古坟时代

古坟时代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从8世纪初开始,火葬流行,古坟逐渐式微,并开启了佛教建筑的时代,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也于此时相继编成,从而进入日本的历史时代。

5世纪,原始的所有制 系开始崩溃,大家族发展为生产单位和动产所有单位,原有部族内部发生利害矛盾。从五世纪中期起,畿内强大部族间的内战激化。有些强大的部族与出现倭五王的百舌鸟古坟群和古市古坟群有关。古坟的分布基本上遍及本州岛南部,

以奈良、大阪的大和盆地为主,北海道则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坟墓为巨大的穴式土堆,四周有壕沟,“前方后圆”形式的墓制最具代表性,坟的周遭围绕着中空的黏土塑像,这些筒状土制人偶可能是殉葬用的,称之“埴轮”。

建筑这些坟墓需要花费大笔金钱,只有少数的统治阶级能够负担,迄今发现有七十一座,钥匙孔形的古坟最常见,古坟里通常有许多铜镜、珠宝等物品,到了后期,古坟里还有兵器和盔甲。但大量小古坟群的出现,古坟作为统治者的建筑物的性质逐渐减弱。

因此,从6世纪末到7世纪初,倭王权在畿内尽力建造寺院,同时限制修筑小古坟群,大王和强大的豪族则葬于源于中国皇帝陵墓而建的大型方坟。这样,古坟时代临近结束。

4世纪后期,在近畿地方,大和国逐渐兴起,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7. 日本皇家陵墓

孙殿英挖掘过慈禧陵墓,日本人没有挖过黄帝陵。

8. 日本皇室墓的秘密

原著说,里面是一颗陨石,为隐藏陨石才修矿山。这块陨石有着神秘的力量,可以让人进入到陨石之内,看到亡者的世界。老九门矿山之谜是日本人想要得到能够长生不老的陨石,至于矿山下的人形墓应该是西王母的墓。

拓展资料

作者南派三叔的作品《盗墓笔记》中提到的老长沙的九个盗墓世家,称为老九门,又称九门提督。《老九门》是《盗墓笔记》的前传,即讲述吴邪等人祖辈的故事。后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老九门》,该剧于2016年7月4日在东方卫视周播剧场播出。

  

9. 日本皇家墓地图片

墓位于日本京都市东山区大和大路正面茶屋町,名字叫做丰国神社。在这个坟墓里面,是为了那位曾经的天下人太阁丰臣秀吉歌功颂德,以及纪念他而建立的一个大型坟墓陵园。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羽柴秀吉,是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大名、天下人,著名政治家,继室町幕府之后,首次以“天下人”的称号统一日本的战国三杰之一。

10. 日本最大的天皇墓

一直以为世界上最大的陵墓该是中国的秦始皇陵,但其实,世界上最大的坟墓是在日本,由于并没有对这座墓进行考古发掘,所以这座墓的墓主人是谁,一直存在着争议。墓主人是不是仁德天皇还存在着争议。这座陵墓比秦始皇陵、埃及金字塔要大得多。

它的形状为前方后圆,坟丘长486米,有3层,封土堆的周围有3道陵河,占地面积达47万平方米。(秦始皇陵主体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外城墙为2185米,宽976米,面积达213万平方米)

这座墓处于“百舌鸟古市古坟群”,其中“百舌鸟古坟群”有44座古坟,“古市古坟群”有45座古坟,是日本最大的古坟群,位于大阪,坟墓的修建时间集中在5世纪前后,相当于中国“宋”与“北魏”对立的那个时期。

而这座墓的墓主人据考证是日本的仁德天皇,即《宋书·倭国传》中的【倭王赞(或弥)】。修建这座陵墓时,据说单日最高的修陵人达到2000人,共计动员680.7万人,耗时15年8个月才能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