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沿文化遗址

小河沿文化遗址

小河沿文化遗址其年代晚于红山文化,早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介于新石器时代与青铜时代文化之间的重要类型。距今约4500年,考古学上命名为“小河沿文化”。代表性遗址有三道湾子、南台地、四棱山等

河南仰韶文化遗址有啥旅游景点 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哪个市

1. 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哪个市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被发现故被命名为仰韶文化。但仰韶文化以陕西关中为中心,东起山东,西至甘肃,北到河北,南抵江汉。仰韶文化的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3000年,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今天的甘肃省经河南省到山东省之间,以陕西境内数量最多。当前在中国已发现上千处仰韶文化的遗址。

据先秦文献记载的传说与夏、商、周立都范围,汉族的远古先民大体以西起陇山、东至泰山的黄河中、下游为活动地区;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区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两个类型的新石器文化,一般认为即汉族远古先民的文化遗存。


2. 仰韶遗址位于哪个省

首先发现于渑池的仰韶村,晚清民国就被发现,全国各地都有仰韶文化遗址,是一个文明阶段(距今5000-7000年之间),仰韶遗址在黄河流域最多。

传说舜时候创作了歌颂尧的音乐舞蹈《韶乐》,也叫韶音、九歌等。舜演奏韶乐或呆过的地方多有韶山的地名。渑池的韶山和湖南的韶山都有类似典故。唐朝以前韶乐在书籍有很多记载,孔子曾经听这个着迷,三月不知肉味。到底韶乐是什么样的音乐,现在没啥见证,唐以后貌似失传也无记载。大概就是宏大庄严的一种场景音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传说奏乐的时候凤凰喜鹊等鸟都会翩翩起舞。历代宫廷音乐估计多多少少都会受影响或有传承痕迹。

仰韶酒自一产生起,就在文化的发祥地生了根,并深深地融汇到了中华六千年历史长河当中,可谓六千年醇香不改。这样长,这样完整的一段酒文化,实属罕见。以仰韶文化命名,继承传统酿造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精制而成“仰韶酒”,一问世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烈欢迎,畅销不衰。

宋代着名文学家欧阳修在1063年《送徐无党之渑》诗中写到:“园林相映花百种,都邑四顾山千层。朝行绿槐听流水,夜饮翠幕张红灯。”醉翁之意不在山水而在乎仰韶文化名酒耶!


宋代豪放词风的大词人苏轼,才华横溢,却嗜酒如命,他的诗文中多处提到酒。 就是这样一位诗酒狂人,与仰韶文化的发祥地----渑池有着非同寻常的关,苏轼曾写诗《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处?应似尺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3. 仰韶文化遗址属于什么遗址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


4. 仰韶文化遗址是在哪个省份发现的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文化的中期阶段。仰韶文化早期文化遗址有20余处,分布山西各地。中期文化遗址有芮城县西王村遗址、翼城县北橄遗址、晋中地区遗址、大同马家小村遗址等。

西王村文化遗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彩色陶器,最常用的色彩有黑、白、红三色,彩色图案多为弧线和圆点等几何形线条组成的花卉或禽鸟,造型生动。曲腹碗、盆和双唇小口尖底瓶是代表性生活用具。此外,遗物中还有大量的生产工具和动物骨骼化石。

北橄遗址位于翼城县城东10千米处,文化遗物包括石、骨、陶质的生产工具,主要器型有小口尖底瓶、钵、罐、釜、瓮、鼎、盆等。

晋中地区遗址的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重唇口尖底瓶、大口素面瓮,以及盆、钵、罐、缸等,彩陶十分发达,以黑彩的圆点、钩叶、弧边三角形构成植物花叶图案

马家小村房屋遗址都是半地穴式的。器物最多的是陶器。陶器种类有常见的尖底瓶、盆、罐,也有比较特殊的四系罐、四系瓮。


5. 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省哪个城市

仰韶文化是中国分布地域最大的史前文化,涉及河南、陕西、山西、河北、甘肃、青海、湖北、宁夏等地。

作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它向外具有较大辐射力。尤其是彩陶的大范围传播,被考古学家认为是代表了史前第一次艺术浪潮,波及周边地区,达到史前艺术的高峰。


6. 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哪里

河南许昌一房产项目进行考古勘探中,发现一处文化层厚约3米的大型仰韶文化遗址。

经初步勘探,新发现遗址位于许昌市区,紧邻一古河道的河湾,分布面积达48227平方米,文化层厚约3米,距地表深约1~3米,自北至南逐渐加深,掩藏于冲积土层之下。

从勘探出的加沙陶片、绳纹红陶片等器物标本及土层包含物分析,该遗址应为距今7000年~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且仰韶文化以后的堆积层明显。

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表示,这处仰韶文化遗址范围大、时代早、文化连续性较强,证明了早在7000至5000年前许昌就是适宜人类居住的地带,与灵井“许昌人”遗址遥相呼应,具有重要的考古研究价值。

在许昌市许昌县灵井镇,曾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的灵井许昌人遗址。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先在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命名,以发达的制陶工艺为人熟知。

文物部门表示,将尽快摸清遗址分布范围及核心区位置,提出遗址保护意见和建议。目前,对新发现遗址的考古研究工作仍在进行当中。


7. 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哪个市有

1、兵马俑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秦始皇兵马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博物馆位于秦始皇陵以东1.5公里处,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

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得观众惊叹不已,是一个世界都为之震惊的发现。

2、故宫


北京故宫,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宫。是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也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宫殿建筑均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

3、拉萨布达拉宫


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整座宫殿依山而建,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宫内收藏了无数珍宝,堪称一座艺术的殿堂。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

4、长城


有2000多年历史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艰巨工程与防患意义。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也是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力量与智慧的结晶。

5、曲阜三孔


曲阜三孔指的是孔府、孔庙和孔林。山东的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儒家文化也是在这里诞生的。儒学至今影响着中国的思想,因此曲阜无疑就是诞 这一文化的“圣城”。

曲阜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世界文化中都占有显著的地位,被世人尊崇为世界三大圣城之一。

6、华清池


位于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的华清池,又叫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以温泉汤池著称。这块风水宝地被历来统治者作为游宴享乐的行宫。

6000年的温泉利用史和3000年的皇家园林建筑史,铸就了这座旅游风景名胜。而今皇室繁华不再,游人仍然可以在这里洗温泉澡,讲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7、三星堆


位于四川省广汉市西北的鸭子河南岸的三星堆,是迄今在西南地区发现的范围最大、延续时间最长、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城、古国、古蜀文化遗址。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千年的历史的三星堆,出土了宝贵的文物,在中国的文物群体中,属最具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和最富观赏性的文物群体之一。


8. 仰韶文化遗址在哪里?

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一些中国考古学史的研究者曾提出将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遗址或1928年开始的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的发掘作为中国考古学的发端。

而西阴与殷墟遗址发掘的主持者、中国考古界早期重要代表人物李济,称仰韶村遗址的发掘为“一划时代的科学成果,标志着田野考古在欧亚大陆上最古老的国家之一的中国的开始”。因此,中国考古学界的主流意见认为,仰韶村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


9. 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省哪个地方

我国考古第一个以遗址地命名是仰韶遗址。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对仰韶遗址进行首次发掘,根据出土文物,证实该处为我国远古文化的遗存,按照考古学惯例,一般将首次发现古文化遗存的地名命名为该文化的名称,故称为“仰韶文化”。

仰韶遗址从发现至今,先后共进行了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石器等。

在1961年3月,国务院将仰韶文化遗址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仰韶文化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城北9公里处的仰韶村。


10. 仰韶文化位于河南

仰韶彩陶坊是河南省渑池县产的!

仰韶彩陶坊是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白酒品牌,属于陶香型白酒的一种,定位高端白酒。彩陶坊酒瓶源于7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的鱼形葫芦瓶,是根据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精心烧制而成。富有仰韶文化色彩的设计与现代黄金烤制工艺完美结合,展现古今之美。


11. 仰韶文化遗址在河南哪个市?

1.安特生发现了河南渑池遗址,但不是1992年,而是1921年。河南渑池遗址经过了几次发掘,1992年也是一次。

2.1921年,仰韶村遗址的第一次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仰韶文化也成为中国考古史上出现的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在国家积贫积弱背景下开始的仰韶村遗址第一次发掘,证实了中国存在非常发达的远古文化,对“中华文明西来说”产生强烈冲击。

3.1951年,仰韶村遗址第二次发掘启动,是新中国成立后较早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之一,此次发掘加深了对仰韶村遗址文化内涵的认识。1980年至1981年,仰韶村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是在国家改革开放后进行的,此次发掘基本弄清了仰韶村遗址的文化内涵,取得了仰韶和龙山两个考古学文化、四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层叠压关系。


从“小南山遗址”,到“小南山文化”!这里保留着黑龙江九千年前的文化遗存!

全文共838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 。

一片叶子从嫩绿到焦黄,用颜色讲述了自己生命的轮转。一棵树,用积淀的年轮,叙说时光的轮回。我们常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有谁能见证一万年的长度呢?在小山里、在大江边,总有人能发现一万年前的历史印记。那里古朴、神秘,有待我们去探索。

在祖国边陲,乌苏里江边,饶河小南山遗址,李有骞博士、杨永才所长,两位的考古工作从不同观点的论证开始。

时任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所长 杨永才

现在咱们发掘这个面积1050平方米,现在咱们看到的是清理后的基岩面,下面这个坑就是古代人在基岩以下,凿出来的一个墓葬坑。

冬春季节,小南山披着银白色的外衣;暑伏前后,山上又换上了新绿。冰雪消融、草树生长,乌苏里江水北上奔涌,时光流转间,古老文明的神秘与质朴,也展现到了我们面前。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比如说这十个墓葬,修完了最后一个墓以后,觉得这个墓地被水侵害,完了才封的石。还有一种可能,又间隔了一段时间才封的石,那有可能,有可能给他太爷爷修旧坟的事呗。

怀着对古老文明的崇敬,我们再次走进这片山林。饶河小南山面朝乌苏里江,海拔106米,地平面高度只有60米,占地面积42万平方米。

随着山上墓葬集群被逐一发现,这个本来不怎么起眼的小山,一下有了大名气。它以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重围,冲进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也是时隔近20年,我省境内考古项目再次荣登榜单。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长 赵永军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评选是我们考古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都有近千项的项目参加十大发现(评选),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是我们黑龙江考古,特别是史前考古的一个重大突破。

遗址墓葬遗存物品涵盖了新、旧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三个时期的文化特征,跨度达一万五千年。省考古研究所在五年前就聚焦到了小南山,遗址的系统发掘,曾入围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候选名单。但与全国每年上千件考古候选项目相比,小南山一直有待新的考古突破。直到去年,墓葬内大量精美玉玦的出土,才给小南山入围十大考古新发现,增添了十足的底气。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之前)中国最早的玉器考古证据是在赤峰附近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距今8000年左右。那么小南山的发现,相当于把这个年代又往前提前了1000年,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又往北扩展了很远,差不多1000公里、2000公里的样子,这是我们之前没想到的。

玉文化,是我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点。玉璧、玉玦、玉环,遗址上大量制作精美玉器的出土,直接证明了9000年前乌苏里江流域的先民们,当时除了必需的衣食吃穿外,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追求。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这玉璧也很有特点,这也是在小南山出得最多,也是小南山最有特点的的一类器物,弧形的痕迹就是用绳子和沙子把它切割下来,留下来的特征。

李有骞是外来的专家,杨永才则是土生土长的饶河人,作为文物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两年前杨永才曾经和我们说,他一直有个心愿。

时任饶河县文物管理所 所长 杨永才

专家也提出了适当的时机,提出小南山文化这个概念。

两年过去了,老杨的心愿终于实现了。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研究员 李有骞

南山遗址的玉器是东亚地区目前系列用玉最早的一个证据,通过一些专家的论证,我们正式地把它命名为小南山文化,我们现在揭示的是它的墓葬。那么以后,还会揭示它的房址,揭示它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小南山遗址,到小南山文化,别看只有一词之差,这其中包含的是几代考古人千百个日夜的不断揭秘与探索。如今,它有了新目标,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迈进。

饶河县文物保护中心 负责人 杨永才

饶河县内还有很多重要的遗址,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越来越有名气嘛,这样也会有更多的人关注这个地方,也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吧。

饶河小南山的故事只是个开头,还有很多细节我们还没有讲完。比如考古队员是如何发现这里的,根据什么就能判断地下埋藏的玉器是九千年,而不是七千年、八千年。墓葬中还有哪些新发现,还有哪些机构团体聚焦小南山,接下来我们还会为您继续讲述。

版权归新闻夜航所有,如需引用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黑龙江广播电视台

记 者:庄 熙、高 原

编 辑:付雨桐

主 编:黄夏博

审 核: 刘 兵

监 制:陈 鹏、王 成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安阳殷墟门票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1. 世界文化遗产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殷墟yīn xū 指 商 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 河南 安阳 小屯村 及其周围。

2.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博物馆

现任馆长王银安。

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殷墟,自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的255年间,这里一直是中国商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商灭亡后这里沦为废墟。殷墟是中国最重要的古代都城遗址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殷墟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2006年7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 安阳殷墟有哪些文化遗产

安阳废墟一般指殷墟。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级5A级景区。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严整,以小屯村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为中心,沿洹河两岸呈环型分布,现存遗迹主要包括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殷墟王陵遗址、洹北商城等。

4. 安阳殷墟是不是世界文化遗产

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少林寺、龙门石窟、殷墟。河南安阳的殷墟是3300年前的商代都城,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证实的都城,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景区。在这里,会员将亲眼见到世界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神秘的甲骨文、商王夫人的精美玉器。

5. 安阳殷墟文化遗产概述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郊小屯村,因其坐落在“殷墟宫殿区”而得命名。殷墟为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发祥地,是中宣部公布的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和首批全国旅游景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属于历史遗址类型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墟“茅茨土阶”,“四阿重屋”式的殿宇高耸,朱墨雕彩;青铜礼器,古色古香;仿殷石雕,徐徐如生;花木扶疏,芳草萋萋。院内景色与苑东北的洹水河相映成趣,具有古代帝王宫殿的人文景观特征。

6.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殷墟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化绵长,历史遗迹众多。中国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53项中,河南占了5项。

洛阳龙门石窟景区——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其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前后历经7个朝代400余年的光阴,才形成了如今似史诗般恢弘的摩崖群雕。

景区内仍存有佛像10万余尊,窟龛2345个,是佛教艺术中最珍贵的遗存,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安阳殷墟景区——2006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是中国商代后期都城的遗址,也是中国历史上被证实的第一个都城,因在20世纪初期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被评为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

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201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天地之中古建筑群分布于嵩山腹地及周围,包含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以及观星台等多处古建筑。

中国大运河河南段——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也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代表了工业革命前水利水运工程的杰出成就,对中国乃至世界历史都产生了巨大和深 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河南段——2014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丝绸之路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是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项目。其起自中国古代都城长安,经中亚国家、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等而达地中海,以罗马为终点,全长6440公里,被认为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

7. 河南安阳殷墟是世界遗产吗

中国自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至2021年7月25日,共有56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居世界第一,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4处,世界自然遗产1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4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源远流长的历史使中国继承了一份十分宝贵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它们是人类的共同瑰宝。

  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 56处

   世界文化遗产(34处)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甘肃敦煌莫高窟

   长城

   西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北京故宫

   武当山古建筑群

   曲阜孔庙、孔林、孔府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

   苏州古典园林

   山西平遥古城

   云南丽江古城

   北京天坛

   北京颐和园

   重庆大足石刻

   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

   明清皇家陵寝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四川青城山和都江堰

   大同云冈石窟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

   澳门历史城区

   殷墟

   开平碉楼与村落

   福建土楼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古建筑群

元上都遗址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

中国大运河

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

中国土司遗址

厦门鼓浪屿

良渚古城遗址

泉州海商中心

   世界自然遗产(14处)

   四川九寨沟

   四川黄龙

   湖南武陵源

   云南三江并流

   四川大熊猫栖息地

   中国南方喀斯特

   三清山

   中国丹霞

   中国澄江化石地

中国新疆天山

湖北神农架

青海可可西里

贵州梵净山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4处)

   山东泰山

   安徽黄山

   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

   福建武夷山

   世界文化景观遗产(4处)

   江西庐山

   山西五台山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

另外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一,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财富,这主要因为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且保护的非常好。

一、中国历史文化悠久

纵观整个世界,很少有国家能够像中国一样,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我们都学过历史,根据历史考察,我们中国是古代的四大文明古国。也就是说,从很早的时候,我们中国的土地上就开始出现了人类,并且随着人类劳动,产生了一些劳动文明,这些文明在当时的社会情况下,是十分先进的,对于当时的社会生活有一个很深远的影响。进入古代以后,我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不论是文化教育,还是一些典型的建筑,都透露着一股文化的氛围,都反映着当时人们对于文化建设的重视。也就是在这种状况下,我国保留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二、我国注重保护文化遗产

我国的文化遗产经过了上千年的时 ,却依然能够完好无损的保存到今天,这与我国对于文化遗产的重视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每个人对于一些文物不够重视,故意破坏,那么现在就看不到那么好的世界遗产了。其他的国家很多是因为战争,破坏了大量的文化遗产,没有能够保存下来,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文化损失。只有重视它,我们才能够从一个个文化遗产中,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人人都有义务去保护。

三、我国人口数量多,地域广,幅员辽阔,孕育的文化丰富

在这大面积的土地上,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年复一年的生活中,产生了大量的、先进的、优秀的文化遗产,以至于一直保存到今天。

8. 安阳殷墟甲骨文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原称北蒙,是中国商朝后期都城遗址。

20世纪初,殷墟因发掘甲骨文而闻名于世,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

盘庚十四年,商朝第19位君主盘庚迁都于北蒙(今河南安阳),改“北蒙”名为“殷”[6] 。

商朝盘庚十五年,开始营建殷都。自盘庚迁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国,经历了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国王273年的统治,殷一直是中国商代后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商灭亡后,逐渐沦为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