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抗俄碑

刘公抗俄碑

刘公抗俄碑

批次和公布时间:第六批2007.5.31

地址:柳河县五道沟镇

年代:近代

类别:石刻

管理单位:柳河县文管所

是否开放:否

刘公抗俄石碑位于柳河县城南部30公里的五道沟镇沙家街村西山上,地理坐标,东经125°52′,北纬42°08′。距沙家街村1.5公里。1987年3月,柳河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重新立起石碑。1995年被山洪破坏,1996年重新立起。1927年(民国16年丁卯),刘宽之孙刘玉祥出任柳河三区二道沟巡官,与好友廉瑛楼述其事,廉为之撰写了此碑文。碑身高1.8米、宽0.60米、厚0.33米。文字清晰,阴刻赵体,竖书,写刻俱佳。共18行,629字。刘宽,出身于望族,光绪初年迁至柳河县博雅沟。日俄战争中,他亲眼目睹俄军侵扰-同胞的残暴行径,义愤填膺。号召乡民反抗,并准备火铳、大刀,以求一站。某日,俄军进村抢掠,刘宽持刀冲入敌队,重创并击退俄兵。随之大队俄兵扑来,刘宽发火铳勇敢抗击,毫无惧色,伤敌数人。终因寡不敌众,重伤牺牲,当年63岁。刘公抗俄石碑真实地反映了日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大众奋起反抗的斗争场面。极为生动、具体。是我们了解柳河人民抗俄斗争的实物资料,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乡土教材。

信阳鸡公山上树丰碑 镌刻一所大学的抗战

今天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纪念日,就在昨天,一场特殊的抗战纪念活动在信阳鸡公山举行。当天,在一众河南大学师生、校友的见证下,“河南大学抗战办学鸡公山遗址纪念碑”落成揭幕。纪念碑上,镌刻着河南大学抗日流亡办学历程,纪念碑下,师生、校友、游客缅怀先烈,共同追忆河南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名校与名山渊源深厚

9月2日上午,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河南大学原校长王文金、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霆带领河南大学部分职能部门、基层单位负责人和教师代表一行44人来到鸡公山,和部分信阳校友,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3周年和河南大学抗日流亡办学历程,并为河南大学抗战办学鸡公山遗址纪念碑揭幕。

在活动中,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卢克平介绍,河南大学流亡办学,诸多不便,信阳的乡亲积极迎接河大师生,想方设法提供物资,供河大师生使用,广大师生与乡亲们打成一片,共饮一缸水,同吃一锅饭。“信阳父老的深情厚谊比天高、比海深,这种用鲜血和生命结下的牢不可破的友谊,一直延续至今。”卢克平说。

河南大学是我国建校较早的高等学校之一,也是当时国内规模较大的一所大学。1937年12月,日寇的铁蹄已践踏到黄河流域,豫北、豫东沦陷,省城开封危在旦夕。值此危急存亡之际,河南大学撤离开封。抗战8年,河南大学搬迁5次(鸡公山、镇平嵩县、潭头、荆紫关陕西宝鸡,医学院则多次由荆紫关到汉中,又到宝鸡)。在嵩县潭头5年,其他地方多则一年,少则数月。不仅办学条件十分艰苦,而且师生还遭受日寇的疯狂迫害和残杀,这在当时全国高校中是罕见的。1938年初,河南大学农学院和医学院首批迁往豫西镇平,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及校本部迁往鸡公山。

鸡公山是全国闻名的避暑胜地,新式楼房较多。河南大学迁去时恰值隆冬季节,大部分房屋无人居住,学校便租来使用,很快安顿下来。在鸡公山办学时,尽管条件简陋,但文、理、法三个学院的教学和学术活动并未停止。各院教授并不因战事无常而敷衍了事,均能依照课程要求认真讲授;各系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互相切磋研习学业。

不久,豫南战事紧张,河南大学再次搬迁。

一部流亡办学史也是一部抗战史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河南大学抗敌训练班应运而生。抗训班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抗战形势、统一战线、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游击战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民族英雄史话、大众哲学等。后来又成立了“河南大学抗敌工作服务团”,服务团从开封出发,曾先后赴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南阳等地,所到之处走乡串户发动群众,组织妇救会、青救会、农救会等救亡团体。11月,受省委指示该团编入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信阳挺进队。

后来又成立了“河南大学抗敌工作服务团”,服务团从开封出发,沿平汉线南下,1938年1月底,服务团到达舞阳,通过演街头剧、教唱救亡歌曲、出时事壁报、画宣传画、办夜校和识字班、协助舞阳青年救国会开展活动等,使舞阳很快成为河南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服务团又先后到信阳、潢川、光山、商城、南阳等地,所到之处走乡串户发动群众,组织妇救会、青救会、农救会等救亡团体。11月,受省委指示该团编入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信阳挺进队。

“河南大学在抗战的烽火中,用血肉之躯维护和接续了中原文化血脉;凭借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河南大学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属于自己的贡献。”卢克平说,河南大学在鸡公山的办学经历,不但是该校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更是河南乃至全国人民了解抗战历史的爱国主义教材。

屹立60年“红军纪念碑”,此国下令拆除后,俄罗斯表示强烈抗议

1947年7月22日,位于前苏联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市中心,屹立起一尊青铜所铸的战士像,以此纪念二战中为解放该国所牺牲的数万苏联红军将士。在纪念碑基座之下,同时安葬了13名为解放塔林牺牲的红军战士。2007年4月27日,这尊屹立了60年之久的“红军纪念碑",被爱沙尼亚政府下令拆除了,并将烈士墓进行整体搬迁。消息一出,俄罗斯方面表示强烈抗议,导致两国关系严重恶化。

(塔林市中心的红军纪念碑)

那么,爱沙尼亚为什么要拆除纪念碑呢?我们得从两国历史说起。从1710年开始,爱沙尼亚被沙俄统治长达200多年。十月革命后,苏俄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后,爱沙尼亚被割让给德国。1918年11月,德国爆发了革命,随后宣布投降。苏俄借机宣布废除《布列斯特和约》,并试图收回割让给德国的领土。在这种情况下,爱沙尼亚宣布独立,组织军队抵抗苏俄红军进攻,最终迫使苏俄承认了爱沙尼亚独立。

1939年,苏德签订秘密条约,将爱沙尼亚划入苏联势力范围之内。一年后,苏联出兵爱沙尼亚,将其其纳入苏联版图之内。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很快占领了爱沙尼亚全境,爱沙尼亚人视德军为“解放者”,并与其展开合作,还成立了一个爱沙尼亚师进攻苏联红军。因此,当苏联重新占领爱沙尼亚后,斯大林逮捕和处决了不少爱沙尼亚人,很多人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同时迁入俄罗斯人,改变了共和国的人口构成。

(反对迁葬的爱沙尼亚人身穿苏军服装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对爱沙尼亚的控制有所放松。在戈尔巴乔夫时代,该国独立倾向日益明显,出现了大量持不同政见的政治团体及政党。1991年苏联8·19事变后,翌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正因为有这些历史恩怨,在爱沙尼亚国内,认为苏联红军是侵略者的声音不绝于屡。国内一些极端民族主义分子认为,塔林红军纪念碑是苏军占领和苏联统治的象征,必须将其从塔林市中心抹去才行。

2006年,爱沙尼亚民族极端分子,用油漆将铜像涂抹成蓝黑白三色,即爱沙尼亚国旗的颜色。这一行为激起国内俄罗斯人的愤怒,他们组织护卫队坚决保护青铜战士。出于担心引发国内对立情绪,爱沙尼亚当局动了息事宁人的念头,决定拆除红军纪念碑,并将烈士墓整体搬迁塔林。消息一出,国内俄罗斯族人强烈反对,他们上街示威抗议,一度引发了流血冲突。俄罗斯方面对此也强烈抗议,谴责此举是“对烈士灵魂的亵渎和侮辱”,导致两国关系降到冰点。

(被迁出的苏军纪念碑和墓地

在拆除塔林纪念碑后,当年7月3日,苏军士兵遗骸被重新安葬于爱沙尼亚国防部队公墓。迁葬当天,俄罗斯方面拒绝参加重葬仪式。俄方声明:“我们绝不接受拆毁纪念碑、掘出遗骸的行为,这一切都是企图重写历史,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出于对迁葬战士的尊重,在重葬仪式结束后,俄罗斯派遣官员前往墓地,另外举行了宗教仪式。

满洲里有一座湿地公园,位于中俄边境,立有我国唯一一座水陆界碑

说到呼伦贝尔,首先闯入脑海的是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以此为底色,点缀其间的湿地大大小小,星罗棋布,精致而耀眼。尤其到了冬天,不同于草木丰茂、水鸟翱翔的欣欣向荣,更有一种独特的苍凉气质。

满洲里二卡湿地生态自然保护区位于位于中俄边境,东湖区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前往湿地的路上,马路平坦开阔,曾经芳草碧连天的草原如今被皑皑白雪覆盖,显出广袤无边的景象。

淡蓝色的湖面漂浮着大片冰块,一条笔直的栈道从远方深入水中。寒冷的冬天,草木枯败,鸟儿远走,二卡湿地公园变成了一个被魔法催眠的世界,晶莹剔透而沉默无语。

素色的冰雪世界中,红顶黄墙的建筑如同童话世界中猎人的小房子。

秋冬季节,二卡湿地内生长着的大片芦苇从浅淡的黄变成深沉的褐,木栅栏围起的房子醒目艳丽,仿佛画家特意用了浓墨重彩来丰富这色彩单调的冬季。

二卡湿地公园与俄罗斯隔湖相望,其中设有我国唯一一个水陆界碑——71号界碑,始建于清代。20世纪20、30年代,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在满洲里建立了国际秘密交通线和交通站,二卡水上秘密交通线是其中一条重要线路,曾经有许多著名人物就是通过这里进入了苏联境内。

处于边境地带,让美丽的湿地景观也增添了许多人文历史色彩。二卡的名字便和当时清政府在中俄水陆边界设置的哨卡有关,这里是第二道关卡,当地人就直接称为二卡,一直沿用至今。

《冰与火之歌》中,狼族史塔克的箴言便是“凛冬将至”,站在冰天雪地的湿地公园,耳边是猎猎寒风,眼前面对着无边无尽的苍茫,天寒地冻之感油然而生,仿佛整个人都置身于世界尽头。

这里是额尔古纳河的源头,湖面已经结冰,呈现出如宝石般纯净的蓝色。

春夏一直是呼伦贝尔的旅游旺季,草长莺飞的季节,无论草原还是湿地,都生机勃勃充满诗意。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风吹草地现牛羊的草原和蒹葭苍苍的湿地也从未让人失望。

但其实秋冬自有它迷人的韵味,从芳草萋萋到冰天雪地,湿地都呈现出最原始的大自然之美,少了人气,它反而给人更多的遐思,更深的回忆。(欢迎您在评论区点赞留言,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落榜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