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景区

鸡鸣山景区

AAAA级旅游景区

鸡鸣山位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境内,占地17.5平方公里,海拔1128.9米,是塞外最高的孤山,有“飞来峰“之美称,元朝诗人郝经曾用“一峰奇秀高插云“的诗句来形容鸡鸣山的高峻。此山景观峻秀,伟岸挺拔,如巨人参天,又如天然屏障。每当夏、秋之际,白云环腰,景色宜人,若大海波浪逶迤而动,令人叹为观止。

理由1

张家口鸡鸣山景观峻秀,伟岸挺拔,如巨人参天,又如天然屏障。每当夏、秋之际,白云环腰,景色宜人,若大海波浪逶迤而动,令人叹为观止。

理由2

张家口鸡鸣山原有庙宇112间,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塑像200余尊,是高僧念佛讲经、祈福社稷吉祥的历史文化胜地。

理由3

张家口鸡鸣山的最高点为顶峰玉皇阁旁的平石台,登临其上,宇净天澄,如置仙境。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历代帝王都先后登临鸡鸣山,观赏北国风光。鸡鸣山顶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的一通古碑,碑文中有:“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即是说鸡鸣山为唐太宗所命名。清圣祖玄烨自康熙三十五至四十五年(公元1696—1706年)的十年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临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仍静“卧”小道旁,让游人遐想无限。

鸡鸣山原有庙宇112间,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塑像200余尊,是高僧念佛讲经、祈福社稷吉祥的历史文化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为庙会日,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形成当地一大风景线。现山上已恢复建设多处旅游景点,并有僧尼居住,四季香火不断。

从山门沿碎石铺成的“之”字形小路盘旋而上,依次可观赏到三楼四柱牌坊、山神庙、萧太后亭、鸣鸡、观音院、龙骨岩、永宁寺、五指峰、骆驼岩、寿龟峰、朱砂洞、锁路门、避风桥、南天门、玉皇阁、西顶碧霞元君殿(俗称奶奶庙)、东顶观日台等几十个景点。其中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这座寺院由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组成,是经河北省宗教主管部门批准开放的寺院,可满足居士、香客做各种佛事活动的需要,也是大德高僧修行之场所。近年来,慕名来鸡鸣山拜佛的京、津等地的居士源源不断。

鸡鸣山的最高点为顶峰玉皇阁旁的平石台,登临其上,宇净天澄,如置仙境。举目四望,四周绚丽景色尽收眼底。山上的奇峰怪石淹没于云雾之中,如同大海上的礁石在波涛中时隐时现,百态千姿,别致有趣。置身于顶峰与断崖之间的避风桥上,凭栏四顾,脚下云雾缭绕,身似悬空,仿佛来到了蓬莱仙境。桥面上有块巨石,俗称避风石,人立其上,即使山风劲吹也不觉察。

鸡鸣山的灵气、鸡鸣山的独特风情,凡曾到此游览的人无不对其由衷地赞美.

公共交通:自驾路线:

高速路口进入下花园,主路与城区交叉路口有景区路标,按路标指示,10分钟及可到达景区

公车路线:

①:北京公交880路 从德胜门坐车-昌平明皇宫蜡像馆-下花园车站距景区3.5Km可乘出租车

②:下花园火车站距景区3km可乘出租车.

鸡鸣山风景区(鸡鸣山风景区门票)

鸡鸣山的历史背景

唐贞观年间,东突厥犯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李世民亲征,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北魏、唐、辽、元、明、清历代,都在鸡鸣山上兴寺建观,最盛时有寺庙108间。

山中最古老的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碧霞元君殿。更大的寺院为坐落于半山腰的永宁寺。该寺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1024年)。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传说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都曾登临此山,观赏北国风光。

清康熙皇帝从1696年~1706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完好无损。鸡鸣山人文景观始建于三国曹魏明帝曹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

位于山腰,名曰永宁寺。现在的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名曰中寺,后改为永宁寺。

扩展资料:

鸡鸣山,河北省张家口市山峰。鸡鸣山孤峰独秀高高耸立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东侧2公里处,距张家口市50公里。巍峨峥嵘,郁郁葱葱。

这是一座雄伟的山,神奇的山,富有灵性的山。它是在十多亿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推挫而成,海拔1128.9米,占地17.5平方公里。

山势突兀,草木繁茂,孤峰插云,秀丽壮观,有“参天一柱”之称。由于它气势壮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塞外小泰山。

鸡鸣山轶事:

1、半夜鸡叫

从前,在鸡鸣山脚下,有座茶房庙。这座庙坐北朝南,迎送川流不息的南北行人。有一天,鲁班与胞妹路过此地时,正遇大雨倾盆而下,洋河山洪滔滔,挡住了南北通道。

行路人埋天怨地,束手无策。一位老人对鲁班说:“老天下雨,行人做难,要是这洋河有座桥,可就好了!”鲁班看到行人的难处,便想在这儿建座石桥,以方便人们来往。

他对胞妹说:“你看这行人,被洪水挡住,行路不通,有事难办,我想在这河上建座石桥,你看好不好?”“好是好,可我们明天天亮前还要建好赵州桥,恐怕时光不够用……。”

不等胞妹说完,鲁班就说:“为了众人方便,咱就多吃点苦,我看时光还够用。”胞妹深知兄长鲁班的脾气,凡是他要想干的事,就是刀山火海他也要冲过去。

便问:“何时建成?”“鸡叫三遍”。妹又说:“鸡叫三遍哥能建成桥,妹便做鞋一双”。说罢,兄妹一个建桥,一个做鞋,二人要论个输赢。

二更时分,鲁班已从黄羊山运来桥面石,从兴隆山赶来了桥腿,块块桥面由北向南已经铺好,正聚精会神地安装桥腿。妹见兄挥汗如雨,建桥心切,恐怕累坏身体,想帮忙又无从下手。

灵机一动,便在山顶使足气力,学鸡鸣三遍。鲁班闻声,桥未建成。便火速赶往赵州,等把赵州石桥建好,天还未亮。

今茶房庙前石桩库,仍有南北行车,遇洋河水涨,石桩还常被冲出水面。相传,这就是鲁班建桥尚未翻转的桥腿,山也就称为鸡鸣山了。

2、敬德登山

唐朝初期,敬德带兵北征,节节取胜。行至凤鸣城(今鸡鸣驿),因粮草后续不济发生危机。敬德苦思冥想救急的办法。忽听凤鸣山(今鸡鸣山)传来阵阵鸡鸣声。

随从问敬德:往夜此山静悄悄,今夜连连鸡鸣,是不是有敌登山?”敬德听罢,便带兵深夜登山。行至山顶,见一白发老夫人,正挥棒舂米,地上群鸡借月光争食。

敬德便问:“老妈妈,天已深夜,你还忙着舂米,不怕累坏身子?”老夫人回答说:“敬德北征,我正在为他准备粮草,不然睡也不安”。“这点米能用几顿?”

“别说能用几顿 就是千军万马,食用一年半载,也用之不完……。”听此话,敬德急忙下跪施礼,“老妈妈,眼下便是敬德,求老妈妈借助粮草,待凯旋归朝,再以偿还。”

老夫人说:“为国献力,是理所当然。明日敌要大举进攻,你赶快回去,将粮草这样、这样……”等敬德起身拜谢,老夫人早已飘然无影。

敬德回营遵老夫人吩咐传下将令:全军的锅碗瓢勺,件件放米三粒,个个马槽放谷草一根,并指令将士兵卒随时准备迎战。说也奇怪,刚过五更,凡是放了三粒米的器具。

个个米满外流,凡是放谷草的马槽,个个满槽。全军士气高涨,北征凯旋。唐王听了敬德的启奏,龙颜大开传下圣旨:赐凤鸣山为鸡鸣山,并派敬德监工在山上兴建奶奶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鸣山

鸡鸣山的历史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历代帝王都先后登临鸡鸣山,观赏北国风光。鸡鸣山顶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的一通古碑,碑文中有:“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即是说鸡鸣山为唐太宗所命名。清圣祖

张家口鸡鸣山

玄烨自康熙三十五至四十五年(公元1696—1706年)的十年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临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仍静“卧”小道旁,让游人遐想无限。

鸡鸣山原有庙宇112间,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塑像200余尊,是高僧念佛讲经、祈福社稷吉祥的历史文化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为庙会日,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形成当地一大风景线。现山上已恢复建设多处旅游景点,并有僧尼居住,四季香火不断。

敬德登山

鸡鸣山山口风景图

唐朝初期,敬德带兵北征,节节取胜。行至凤鸣城(今鸡鸣驿),因粮草后续不济发生危机。敬德苦思冥想救急的办法。忽听凤鸣山(今鸡鸣山) 传来阵阵鸡鸣声。随从问敬德:往夜此山静悄悄,今夜连连鸡鸣,是不是有敌登山?”敬德听罢,便带兵深夜登山。行至山顶,见一白发老夫人,正挥棒舂米,地上 群鸡借月光争食。敬德便问:“老妈妈,天已深夜,你还忙着舂米,不怕累坏身子?”老夫人回答说:“敬德北征,我正在为他准备粮草,不然睡也不安”。“这点 米能用几顿?”“别说能用几顿,就是千军万马,食用一年半载,也用之不完……。”听此话,敬德急忙下跪施礼,“老妈妈,眼下便是敬德,求老妈妈借助粮草, 待凯旋归朝,再以偿还。”老夫人说:“为国献力,是理所当然。明日敌要大举进攻,你赶快回去,将粮草这样、这样……”等敬德起身拜谢,老夫人早已飘然无

张家口鸡鸣山

图册 5张

影。

敬德回营遵老夫人吩咐传下将令:全军的锅碗瓢勺,件件放米三粒,个个马槽放谷草一根,并指令将士兵卒随时准备迎战。说也奇怪,刚过五更,凡是放了三粒米的器具,个个米满外流;凡是放谷草的马槽,个个满槽。全军士气高涨,北征凯旋。

唐王听了敬德的启奏,龙颜大开传下圣旨:赐凤鸣山为鸡鸣山,并派敬德监工在山上兴建奶奶庙。至今鸡鸣山也称奶奶山。

河北张家口有1座山,堪称塞外更高的孤山,你去过吗?

河北省张家口市,素有“塞外山城”之称,这里的山非常多,其中有1座山比较独特,堪称是塞外更高的孤山(平原上孤立的山),被誉为“参天一柱”,又有“塞外小泰山”之美誉,不知道你去过吗?

这座山就是鸡鸣山,位于张家口 下花园区境内,该山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山势突兀,在广阔的大地上,犹如天降,十分的壮观,素有“飞来峰”之说。

关于“飞来峰”之说

当地有民间传说,过去这里有个黑风口,还住了一个黑风怪,百姓们深受其害,于是玉皇大帝从别的地方调来了一座山,镇压了黑风口,因为一夜之间飞来之山,故而称之为“飞来峰”。

鸡鸣山 海拔1128.9米,自古以来是名山,具有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厚重的 历史 文化沉淀。

古时候,不乏帝王将相来此,比如北魏文成帝、唐太宗李世民、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清代康熙皇帝等等。

历代帝王临此山,不光是为了看风景,还跟军事战争有关,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据《 怀来县志 》载: 唐贞观年间, 东突厥 犯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 李世民 亲征,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 。

关于鸡鸣山的名字,一为飞来峰,二为鸡鸣山,三为奶奶山,四为 磨笄山,这之间既有 历史 原因,也有当地民间叫法,比如飞来峰,前面说到,主要是因为民间传说。

那么鸡鸣山之名是怎么来的呢?

说法有二,一是唐太宗李世民,在此山夜闻鸡鸣,故而得名。另外一说,春秋末期,代夫人 拔下头上的金笄,在山石上磨了几下,自杀身亡,死后葬在山下,当地人为了纪念代夫人,把飞来峰改称为磨笄山,后因墓上雉鸡鸣叫飞舞,故而更名为鸡鸣山。

现在山顶尚存一通古碑,记载了“唐太宗驻跸其下,闻 雉啼而命曰鸡鸣 ”,由此可见,鸡鸣山得名于唐太宗李世民更为靠谱一些。

至于奶奶山,则是民间俗称。

在登临鸡鸣山的历代帝王之中,清代康熙皇帝来得颇为勤快,康熙曾经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上了鸡鸣山, 历史 上,这里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著名的名山胜景,萧太后时,鸡鸣山下曾辟为皇家园林,由此可见,历代以来,这里都是不可忽视的地方,不知道发生过多少的故事,又有多少决策从这里发出,继而影响了 历史 。

鸡鸣山属于国家AAAA级 旅游 景区,人文景观十分丰富,代表性景点有永宁寺、玉皇阁、鸡鸣塔、太后亭、孔石桥等等,每年的农历四月这里有庙会,各地游人、香客络绎不绝,堪称是当地一大胜景,不知道你去过吗?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 旅游 风物志

黄骅至怀来鸡鸣山景区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365.9公里

起点:黄骅客运车站

1.沧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迎宾大街行驶80米,调头进入迎宾大街

2) 沿迎宾大街行驶2.3公里,右转进入学院路

3) 沿学院路行驶4.0公里,直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000米,直行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3.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100.2公里,朝北京/保定/霸州/唐山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当城互通

4.沿当城互通行驶280米,过当城互通约450米后,直行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5.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48.7公里,直行进入和平庄互通

6.沿和平庄互通行驶1.6公里,过和平庄互通约170米后,直行进入京津高速公路

7.沿京津高速公路行驶46.4公里,过化工桥,朝东五环/G1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化工桥

8.沿化工桥行驶680米,过化工桥约150米后,直行进入五环

9.沿五环行驶30.8公里,过林萃桥,朝北四环/八达岭/G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上清桥

10.沿上清桥行驶520米,过上清桥约150米后,直行进入京藏高速公路

11.沿京藏高速公路行驶120.2公里,在服务区/下花园/涿鹿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1.5公里 直行进入新辰路

13.张家口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新辰路行驶1.6公里,进入溪禹东街

2) 沿溪禹东街行驶210米,右转

3) 行驶32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花园街

4) 沿花园街行驶300米,右转进入东园路

5) 沿东园路行驶80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东河路

6) 沿东河路行驶670米,右前方转弯

7) 行驶2.7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张家口鸡鸣山风景区

义乌鸡鸣山公园的简介

 鸡鸣山公园位处于义乌市江东街道办事处范围内,江东路南侧,规划中的义东路东侧。建设用地166000㎡,其中三分之二为鸡鸣山山体面积,铺装用地20100㎡,建筑用地3000㎡,水体面积1800㎡。总投资1640万元。

鸡鸣山公园是一座开放式的综合性游憩公园,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采取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手法建造的。人造景观主要布局于鸡鸣山以北的空旷地带,以南北为轴线。主入口就设在南北轴线的北端江东路边。路口通道两边各耸立五根方形高4.8米花岗岩石柱,两侧为林荫广场,东侧广场立有由现任义乌市委书记楼国华手书的“鸡鸣山公园”铜字碑,间植以桂花为主的植物;西侧耸立四根圆形高11.7米的景观艺术灯柱,间植银海枣热带植物;配以四季鲜花为主的花坛。旱喷广场,是整个鸡鸣山公园的景观中心,也是人流集聚的主要场所,广场中心建有一个350㎡

的旱地喷泉,中心水柱喷泉高度可达十米之多,晚上随着灯光闪烁,流水舞动,形成一幕绚丽多彩的迷人景观。旱地喷泉东面建有供游人休息、观景的两座半月形构架廊。构架廊东面建有可容纳400人观看的看台和舞台。

旱地喷泉后面为小旱溪,由旱溪过汀步到一大片平缓开阔的草地,疏朗的树丛,蜿蜒而至,形成山下一池清水,池塘边的卵石滩,大小石块间簇生的石蒜、菖蒲,水上铺设有汀步、铁锁桥等,随着水流漫游而过不禁唤起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绿色的缓坡之上有一索轻盈的白色玻薄膜璃纤维 *** 的张拉膜遮荫棚顶通过钢支撑及钢索固定在地上,优雅灵动,美丽动人。白天,乳白色的屏幕好象大草原上的白云;夜晚,在迷人的灯光的照映下,仿佛是黑夜里一颗璀璨的宝石,成为从山间到草坪甚至整个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鸡鸣山山脚,大草坪之南,建有约占地面积为200㎡的茶楼,立于旱溪之旁,采用民居建筑形式,供游人喝茶、休息、饮食、聊天。周围是树丛、草地、灌丛,北望大草坪,向南则“悠然见南山”。

由林荫广场,过旱地喷泉,进大草坪,上鸡鸣山。鸡鸣山山不高而险峻秀丽。据旧志载:“(鸡鸣山)高五十丈,昔有人闻金鸡鸣其上,群鸡皆应;或曰,唐崔智韬逐化虎之妇至此闻鸡鸣,故名。(鸡鸣山)前瞰县郭,旁睨大溪,众山萦回,上有小亭,九月九日士大夫毕会于此,又名‘登高台’”。

鸡鸣山环境清幽,依山傍水。其中更高的一峰名曰“昔山”,传说是金鸡鸣啼之处。登山放眼,城区景色尽收眼底。东江曲折盘旋,婉若玉带,两岸茵茵绮丽;往南则隐约可见一峰独秀的钓鱼矶。难怪旧县志对此曾有“不越数武,(东江)数百里之奇观胜迹,皆在几席间”的赞誉。

鸡鸣山历来都是骚客文人聚会之地。明代文学家王祎登临此山曾写下《登鸡鸣台述怀诗》:“早秋未徂暑,亭午忽疑阴。旅居坐局束,胜饯思登临。幸获陪众彦,驾言徙幽岑。出关仅百武,攀登无十寻。稍已聘遐目,遂兹舒郁襟。乾坤正纳纳,岁月何骎骎。斯文付重托,吾方惧难任。道在已逾困,命元天可谌。终应守素志,誓勿枉 心。浩欢真有激,微言聊自箴。”清代曾隐居青岩之石门,筑环山草堂的刘元震也写了《鸡鸣山记》,赞美了鸡鸣山的秀景。

在民间还流传着众多有关鸡鸣山的故事。据说元末时,朱元璋兵败稠州,逃到了江边的小山上,后面元军紧追,朱元璋跑进了绝路,前面只有一个小山洞,一只大蜘蛛正在洞口织网,朱元璋破网而入躲在里面。大蜘蛛立刻就把破网补好,元军追到见蛛网完好,便到别处寻找了。朱元璋从大蜘蛛网中明白了东山再起的这个道理,于是重振旗鼓,终于建立了明朝。后欲赐名此山为“蛛明山”,因忌“蛛”与“朱”同音,旋改为“鸡鸣山”。

现鸡鸣山为鸡鸣山公园的一部分,经改造成为登高远眺之理想之地。山上以自然生长的马尾松为主,树木茂盛,枝繁叶茂,常年绿意葱葱,令人心旷神怡。

鸡鸣山以西山脚处建有“锦云阁”。占地面积约1500㎡,为闭合式仿古民居院落建筑,主要供游人喝茶、休息、饮食、聊天等。锦云阁同时也是鸡鸣山公园副入口,面向义东路,并与之相通,楼旁设有小型停车场,以方便游人进出。

鸡鸣山公园由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设计,无锡市绿化建设公司施工。一期工程已经于2002年4月1日完工开放,二期工程已在建设中。

鸡鸣山风景区(鸡鸣山风景区简介)

梅州兴宁有什么风景区?

兴宁市

兴宁市地处粤东北部,古称齐昌府, 历史 悠久,文化发达,工商兴旺,205国道横跨腹地,广梅汕铁路贯穿其中,历来是粤、赣、闽三省商品集散地和陆路交通枢纽,总面积2105平方公里。气候温和,名优土特产丰富,人称粤东宝地。 兴宁素有“商贸之乡”、“文化之乡”和“华侨之乡”之称。

神光山 旅游 区

神光寺位于兴宁市神光山腰,旧称南山寿庆寺,建于北宋嘉祐三年(公元1058年)。寺内现存大雄宝殿、藏经阁、地藏殿、观音殿、祖师殿、僧房、海会塔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为泰国式荷花殿,寺中有碑刻14块。

缅甸汉白玉释迦牟尼塑像,高1.6米,1993奉安寺内。泰国1500公斤铜塑释迦牟尼佛,位于大雄宝殿正中。鸳鸯菩提树位于寺门坪中央。碑刻,存放于祖师殿二十四周天走廊。明代牌匾,存放于牧原堂。明代古香炉,位于大雄宝殿前。明代万历年间仙鹤一对,位于大雄宝殿前。

兴宁熙和湾

熙和湾客乡文化 旅游 产业园位于兴宁市永和镇,是一个以客家文化为主题,集 旅游 、休闲、 体育 、度假综合性产业园区。

园区标志性花灯建筑楼高36米,创全国之最。花灯博物馆的花灯展示,以品种最齐、数量最多为全国首屈一指。新客家小镇客家博物馆、民居民俗雕塑长廊、耕读传家、慈母教子、诗书广场、状元桥等人文景观,讴歌了客家人勤劳朴实、崇明重教的传统美德。

合水水库风景区

合水 旅游 风景区--“粤东明珠”合水水库。是闻名遐迩的 旅游 胜地,已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词典。它坐落于梅隆铁路中心站与兴宁、平远公路交叉点上,离兴城市区14公里,地处黄坡河、罗岗河。太坪河的交汇处,故名合水。

四周青山如浪,峰峦滴翠,库区碧波荡漾,景色秀丽,小岛散布。轻舟点点。在湖滨码头, 可乘游船饱览湖光山色。在合水宾馆,可品尝四时佳果及美味佳肴。 景点有望兴楼、鸳鸯亭、湖心亭、花塔、猴岛、钓鱼台、烈士纪念碑等。

和山 旅游 度假区

和山 旅游 度假区位于兴宁市东北部,距兴城市区4公里,有直达公路通往景,交通十分方便。该 旅游 度假区是集 旅游 、观光、休闲、 娱乐 、种植为一体的综合性 旅游 度假区。

鸡鸣山

兴宁鸡鸣山原名鸡灵山,位于兴宁市永和镇锦洞乡与新圩镇双头村交界地方,海拔538.7米,周围群山环抱,一峰独耸,鸡鸣山是兴宁古八景之一。鸡鸣山乃是一峰高耸,与兴宁神光山、宝山、龙川霍山遥遥相望,气魄雄伟。

罗浮渡田河风景区

罗浮渡田河 旅游 风景区位于兴宁市罗浮镇西北部,离兴城68公里,离罗浮镇13公里,是清澄碧绿的东江河源头。因枫树坝水库的兴建,渡田河就象是“高峡出平湖”。它长约30多公里,最宽处2公里。北接江西寻邬县,南连枫树坝水库,是龙川至兴宁的水上运输线。

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广东省梅州市市属下级市,西接五华县、龙川县,北接平远县、江西省寻乌县,是粤、赣、闽陆路交通枢纽…

兴宁在较古时代,有瑶、畲等少数民族。而今,99%以上人口是操客家语的汉族,亦有为数不多的壮、苗、蒙古、回、瑶等少数民族。兴宁素有“华侨之乡、文化之乡、足球之乡”之美誉。

兴宁市 旅游 资源丰富,如果你想去兴宁市 旅游 ,推荐兴宁市十大 旅游 景点:神光山 旅游 区 、月形山乡村 旅游 区 、汉文化基地 、兴宁市鸿源温泉生态园 、兴宁学宫 、何子渊故居、两海会馆、躲世围 、春芝楼 、宁 罗氏东升围 等等,这些就是最值得去的兴宁市十大 旅游 景点,最后,祝外出 旅游 的朋友们旅途愉快,事事顺心。涯系客家起闻欢迎大家评论发言,互相交流,谢谢。

说实话,我们兴宁的 旅游 风光资源是很匮乏的,神光山和熙和湾是兴宁市努力打造吸引游客的两个 旅游 景点,这两个景点真的没有什么好玩,除此之外,想去寻找兴宁的名山秀水玩个痛快,我想,目前比较少一点。

神光山,一个练瑜伽的团体吸引了游客的围观,大家纷纷拍照,驻足观赏。

美女们的瑜伽训练给神光山景区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神光山下广场有美术老师带领学生在上课,学习写生。

老师在指导。

孩子们都很认真画画,画的很漂亮。

熙和湾每天都迎来很多游客。

这里的园林式设计,亭台楼阁造型布局是很不错的,虽然是就这么一点点地方。

绕山道开阔处都建有凉亭,和远山的黛色相映,挺有一番古色情调的。

兴宁市到平远的五指石景区并不远,走高速的话只要2个小时多一点。

平远的五指石山涧人造小路建在峭壁上,弯延曲折,大部分是平走的,

上下台阶路有长有短,有陡有缓,适宜驴行远足,腰腿不好的慎之。

腰腿不好的可以去同一个景区路径比较平缓的摸肚石,一线天那里去玩,肚子超级大的更好征求一下导游的意见,能不能通过摸肚石。

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走马观花记实,如有不妥请指正和谅解。

兴宁市,客都梅州唯一的县级市,辖二十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东接梅县区,南连丰顺县,西通五华县,北靠江西省,东北与平远县相邻,西北和河源市接壤。

地理上,兴宁盆地是梅州更大的一块盆地,兴宁高山不多,均在南北两端,之一峰阳天嶂在北部的罗浮镇,第二峰狮子岩在南面的水口镇。

兴宁市最多的景观是围龙屋,数量之多位居梅州市之首,被誉为“围龙屋之乡”,样式各异的客家独特民居,密集分布在各乡镇之中。

当中磐安围、善述围、东升围、进士第、长兴围、大王屋、李和美、棣华围、馨梓围、大刘屋等十座古民居更为出众!

自然风光方面,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兴宁市游客最多的地方,也是当地群众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合水水库,是兴宁市更大的水库,库中有岛,岛中有座花塔,登塔能观库区的美丽风光,岛上放养着大量的猴子,以及圈养着少量的动物,是梅州特色鲜明的 旅游 观光水库。

狮子岩,被忽视却又风景怡人的自然景区,狮子岩位于水口镇共寨村,海拔接近900米,因山型似一只狮子而命名,登顶可观周围几县的风光,是个免费又休闲的景区。

阳天嶂,兴宁市首峰,海拔1018米,是兴宁市与江西省的分界山,山上多巨石、奇石,也是冬季观赏雾凇的佳地。

此外,兴宁还拥有众多的小资观景地,比如白鹤仙师、和山岩、鸡鸣山、龙母嶂、渡田河……

两海会馆、明代古城墙、文峰塔、兴宁学宫这些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不错的建筑景观。

还有著名的教育先驱,革命先行者何子渊先生故居、何天炯先生故居,李洁之将军府等等名人故居,都是 旅游 兼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去处!

最近新建的熙和湾景区也可一走,临近春季,径南的李花、油菜花是不错的赏花休闲佳地。

1神光山

2熙和湾

3合水

4鸡鸣山

5将军府

6刘氏宗祠

7月形山

8鸿源生态园

9两海会馆

10黄蜂窝茶山

..............................还有很多哦,就是不知道你喜欢去哪 类的

梅州市黄陂叶屋东起巍峨的铁山墇,西至象巨龙一直伸向南海流入太平洋的黄陂河。北自叶壁下,南至罗浮山下。以永兴围,帘昌围,庠昌围,岭下,田心,秀昌围,四角楼为核心区域的客家围屋背靠朱岭寨森林公园,邻近盘点爹爹,善庆寺,门前是禾坪,水塘,中间是大门,两侧是小门。大门进去是下厅,天井,上厅,南厅,北厅,走廊。走廊的两头是上横屋,下横屋。上厅的尽头摆放着用榉木座的千年不朽的祖宗牌位。上厅的后面是花头上,最后是后围屋或后横屋。叶屋的先人们不是几代人挤在一座屋子,鼓励后代自立。围屋设计精致,且又连成片,墙体材料成份,配方神秘,具有防水,防火,防盗的功能。叶屋的后人们几百年来,从来不依赖 *** ,全民自费维修,保护围屋,大梁几百年不朽,精神可嘉。雾荷,子姜,黄粄,甜粄,红薯粄,杵叶粄,萝卜菜茶,布惊茶,田药头,青舍抵,高山茶油等客家菜非常好吃。叶梅飞,恶霸鬼做的客家菜很有特色,不好吃不要钱。他们自筹资金开展文艺活动。合群楼60周年庆典活动引来成千上万人观看。最主要的是叶屋散发出灵气,出现了一大批名人。叶矮古,叶文渊,叶雨华,叶彦华,叶包公等活神仙把叶屋的客家文化弘扬得热火朝天。交通方便,济广高速黄陂出入口即到。包公。

我是兴宁人,但在兴宁待的时间不长,去过的几个 旅游 景点印象都比较深,也觉得这几个景点很适合和朋友一起去。之一个是神光山,它是来兴宁 旅游 必去的一个景点,神光山的阶梯曲折蜿蜒、有些地方比较陡峭,恐高的朋友可能要慎重去,在爬梯的过程和朋友比赛是一个很大的乐趣,爬累了在中间的休息亭补充体力,还能看到山下的风景,微风吹来,很是舒服;半山腰还有运动场所,傍晚或早晨有很多当地人在那里运动;山顶是个很大的平台,有一个电视塔,有喷泉等,在山顶还可以一览兴宁的地貌;第二个是兴宁图书馆,距离市中心一千米左右,它是兴宁最老的图书馆,里面藏书丰富,图书馆附近很多当地人老人在那看报、下棋、运动聊天,画面很是祥和。第三个是人民公园,它是兴宁最老的公园,随着兴宁的发展,新建了好几个公园,但我觉得都没有老公园那么有味道,可能是因为小时候来玩过的原因吧。

兴宁,粤东边陲的一颗明珠。兴宁人热情,隔三差五就会有人招呼一聚。因为城不大,从东到西,或自南到北,开车、坐车或骑车,如果路况正常,都不会超过一个小时,所以总会一呼百应。 时间通常都在晚上,周末最多。不到六点钟,主人就到了饭店,饭店都不大,但菜一定有特色,不是鱼烧得好,就是鸡啊鸭啊是土货。朋友聚会,用不着讲究排场,关键是吃得舒服。不谈实惠不实惠,小饭店菜不比大饭店差。 主人一落座,就拿着手机打一通,重复着同一句话:“怎么还没到啊,就等你一个人了……”对方就会说:“到了,到了,已经到饭店门口了“,或者是“5分钟到……”,其实可能还没那么快…… 酒席开始前,主人会一一介绍客人。这时候,主人大多变成组织部长,因为他把每个人都现场提拔了。比如派出所的刘警官就是刘局,银行的出纳便是行长,学校的陈老师就是陈校长,自由职业者王某人立马摇身王总……诸如此类。一个桌子上,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局级比比皆是,全是领导,大家也不客气。不认识的,还相互点点头,表示知道了认识了,非常自然。很明显,大家对主人的介绍很满意。偶尔极个别的会谦虚一下,会模模糊糊地说:“我不是,不是 …”声音小到差不多连自己都听不见。马上就有人说:“快了,快了…”谦虚的人听了信心大增,很是开心。 菜上酒满,主人通常会说上一两句,无非是“也没什么事,就是想大家了,在一起聚聚”之类,然后酒宴正式开始。兴宁不是酒乡胜似酒乡,人既善饮也豪爽。通常一个酒桌上,起码是先带一箱白酒来,大家一起每人三杯酒过后,大家开始“加深感情”,先是每人一杯敬一圈,又叫“走”一圈。 虽然大家都豪饮,但小城人喝酒非常文明,一般在两圈后,主人就随意了,不再强求每人喝多少。这时候,酒量大的人就开始发挥了,小酒杯靠边,开始“小钢炮”。如遇到老乡战友同学等,便是“好事成 双”,连干两杯。几个回合下来,不少人吃不消,大喊不喝了不喝了,留点,留点……敬酒的便说,不行,你这是养金鱼呢?这时,“打的”又粉墨登场了。所谓“打的”,就是端起酒杯起身到朋友面前敬酒,这样的礼遇是高规格的,没有人能够拒绝,于是,酒又是海喝了一通。 几番下来,一箱白酒就见底了,主人便喊饭店老板,再拿两瓶酒来,众人就开玩笑:“不拿了,不拿了,拿来也喝不了。”主人看看面红耳赤的客人,便说:“能喝得了也不拿了,那就搬箱啤酒来漱漱口吧。”老板便搬来一箱啤酒,全部打开,一人发一瓶,接下来,便是一场啤酒战,如此 这般,各人的酒就喝得差不多了。于是,“张处”与“李局”之间就开始交换手机号,“王局”“周总”相约下次聚会的时间,场面异常热烈,你兄我弟相见恨晚,握住的手紧紧不放,拥抱起来如胶似漆……这时,就有人说:“今天已经尽兴,下次再聚吧。”下次再聚往往只是一说,你可千万不要当真。这时主人把握住此机会,当机立断宣布:“散场!”   于是,大家起身穿衣、 拎包、拿手机……,出得门外,又是一番握手、拥抱,十八相送,难舍难分。一群摇摇晃晃的身影在灯火阑珊里渐行渐远…… 兴宁,美丽的地方!

之一,梅州兴宁是一个好地方,青山绿水,没污染,是一个 旅游 , 养生 ,的好地方。

兴宁市就有一个神光山,风景优美,特别多人来 旅游 玩。

第二,兴宁罗浮,也有一座山叫《阴天障》,山顶上有一块几千斤的大石头,上面还刻上了字,很多游客来到阴天暲山顶,都要拍照留念,春天青山绿水,冬天下雪,白茫茫的一片雪景太美啦!

第三,就是我们家后山了,山上风景优美,有凉停坐,有健身器材,上山就可以锻练身体 健康 ,夏天可以上去乘凉看风景,空气清鲜,无污染,冬天云里雾里一层层,像人间仙境。

广东梅州兴宁客家人,最讲究的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认真学习,读书出的大学生,也很多,有博士,硕士生。

客家人,也很讲究饮食, 美食 美味,有最出名的客家十八酿,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酿黄板,客家糯米甜酒炒鸡汤,自己家腌制的梅菜蒸扣肉,有正宗的梅州沙田柚,客家枇杷果,百香果等…很多 美食 美味,欢迎大家来广东梅州兴宁 旅游 玩。

;timestamp=1582186827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1.花灯

花灯博物馆建筑面积 1650 ,楼高七层 36米,是熙和湾标志性建筑。内有兴宁花灯和中国各地乃至世界花灯展示,琳琅满目,尽览中国民间工艺瑰宝的传承发展和异域风情的独有魅力,为“中国花灯之乡——兴宁”再添异彩。

2.平安寺

平安寺位于兴宁市刁坊镇与五华县大坝镇大沙村交界处,距五华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四 多年 历史 。内外新绿嫩芽环绕、环境优雅,大殿内雕龙画栋、金碧生辉、气势雄伟,颇为壮观。

3.兴宁学宫

兴宁学宫,古称文庙,民国以后改称孔庙。兴宁学宫坐落于兴宁城南司前街兴民中学内。兴宁学宫始建于何时,元代以前无考。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在县东百步建有宣圣庙。明洪武二年(1369),县治迁至现址;四年,县丞刘昭辅肇创学宫于县东南。

4.明代古城墙

明代古城墙,据记载,现存兴宁古城墙多为明朝成化年间(1465-1487)所建,城高1.85丈、周长626丈、雉堞903个(注:雉堞音zhì dié,古代城墙的内侧叫宇墻或是女墙,而外侧则叫垛墙或雉堞,是古代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护城河深0.7丈、宽2丈,古城面积0.28平方公里。

5.白鹤仙师景区

白鹤仙师位于兴宁市北部罗岗镇,罗岗镇四面环山,地形起伏较大。中间以低山丘陵及沿河平原带为主。白鹤仙师处海拔626米的冬瓜嶂之上,冬瓜嶂在兴宁北部群山中就像一只戏水的仙鹤,而这只仙鹤来到霞岚盆地这个聚宝盆时,猛然来了个昂首回头,白鹤仙师山因此得名。后人在此山顶建成的道观即为白鹤观。

6.磐安围景区

磐安围位于兴宁市叶塘镇河西村麻岭顶东麓。由刘氏十七世吉昌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兴建。坐西向东,为三堂四横围龙屋布局,总面阔105.2米,总进深53.6米,建筑占地面积5060平方米,分布面积约15000平方米,以夯土墙和木石构架承重,灰瓦硬山顶。中轴部分为三堂屋四横屋,横屋后面是半月形围龙,堂屋前是长方形禾坪,禾坪前有半月形池塘。

7.神光山南山湖

南山湖依山就势,风光秀美,入口栈道可达湖心亭,于湖中央360度领略南山湖的秀美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清风徐来,水面的涟漪吹散了对岸陡峭山体上植物的倒影。沿湖岸边的生态绿道漫步于林间,繁衍的野生花卉增添了些许郊野趣味,同时丰富林下空间。

8.神光山百花园

百花园原名桃花园,占地3万多平方米,设计灵感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内有桃花林、桃花潭、桃花坞、七彩花田、赏花阁等,一条小溪贯穿百花园景区,溪底布置自然石块,两岸种植樱花,溪水最终流入南山湖。一年四季,这里空气清新,景色怡人,尤其在桃花盛开的时节,每天都吸引上万游客前来观赏,尽情领略百花园的迷人风景和馥郁花香。

9.黄蜂窝茶山 旅游 区

黄蜂窝茶山 旅游 区位于兴宁市东部的径南镇,离兴宁城区二十公里,毗邻梅县,205国道路经茶山,于一九九零年建成。是集种茶、采茶、制茶、宣传茶文化的名茶示范基地和 旅游 观光的 旅游 区。黄蜂窝茶山现种植有优质单丛、奇兰、黄金桂等名茶八仟多亩,茶场配有电动喷灌设施和机械化茶叶加工厂,茶山还种有沙田柚、荔枝、青榄等优质水果三仟伍佰亩。

10.和山寺

和山寺地处兴宁城东十里外的宁中镇和山村,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480多年 历史 ,公元1915年(明正德十年)祝枝山任兴宁县令时,曾到和山岩考察。他见和山岩风景奇特,于是出资倡议建设寺院并点缀景观以为游人憩息之所。

11.鸡灵山

兴宁鸡鸣山原名鸡灵山,位于兴宁市东南方是永和镇锦洞乡与新圩镇双头村交界地方,距兴城16.8公里,峰顶海拔538.7米,群山环抱,一峰独秀。游览兴宁古八景(蚌湖映月照齐昌,丞相文峰绝异常,泛泛扁舟浮古渡,纷纷夜气锁神光,鸡鸣春晓开窗牖,龙母遗迹有石床,最喜汤湖堪濯足,墨池书院紫薇香)之一鸡鸣山。

黄骅至怀来鸡鸣山景区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 365.9公里

起点:黄骅客运车站

1.沧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南方向出发,沿迎宾大街行驶80米,调头进入迎宾大街

2) 沿迎宾大街行驶2.3公里,右转进入学院路

3) 沿学院路行驶4.0公里,直行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000米,直行进入荣乌高速公路

3.沿荣乌高速公路行驶100.2公里,朝北京/保定/霸州/唐山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当城互通

4.沿当城互通行驶280米,过当城互通约450米后,直行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5.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48.7公里,直行进入和平庄互通

6.沿和平庄互通行驶1.6公里,过和平庄互通约170米后,直行进入京津高速公路

7.沿京津高速公路行驶46.4公里,过化工桥,朝东五环/G1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化工桥

8.沿化工桥行驶680米,过化工桥约150米后,直行进入五环

9.沿五环行驶30.8公里,过林萃桥,朝北四环/八达岭/G6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上清桥

10.沿上清桥行驶520米,过上清桥约150米后,直行进入京藏高速公路

11.沿京藏高速公路行驶120.2公里,在服务区/下花园/涿鹿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2.沿匝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新辰路

13.张家口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新辰路行驶1.6公里,进入溪禹东街

2) 沿溪禹东街行驶210米,右转

3) 行驶320米,左后方转弯进入花园街

4) 沿花园街行驶300米,右转进入东园路

5) 沿东园路行驶80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东河路

6) 沿东河路行驶670米,右前方转弯

7) 行驶2.7公里,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张家口鸡鸣山风景区

鸡鸣山与鸡鸣驿

之一次见到鸡鸣山,是在2010年的夏天,从北京出八达岭去往大同的一次旅行。从涿鹿县往宣化的路上,远远的就看见了高高耸立的鸡鸣山,在宽阔的洋河桑干河谷地边显得格外突出。山脚下是鸡鸣驿古城,有完整的方形城墙环绕,古城墙经过修复,但城墙的主体部分,仍然保持了原貌。

从东城门进入鸡鸣驿,城门上方写着“鸡鸣山驿”四个大字,正好说明了这座古驿站与鸡鸣山的关系。城墙虽然已经修复完整,城内则基本保持了古城的原貌,大多已经破败。古城内有一座老戏台,有明代的驿丞署,财神庙等,还有慈禧西逃时曾经住过一夜的院落。

根据城内一处简介所述,“鸡鸣驿是目前国内更大、保存最完整、功能最齐全的一座驿站古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开设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到明永乐18年(1420年),鸡鸣驿站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之一大站,城内设有驿丞署、驿仓、马号等建筑物。清康熙年间,在驿丞主管下,常驻驿兵250人,驿夫45人,驿马82匹,年支银饷三千多量。

鸡鸣驿站在明成化八年(1472年)建土垣,隆庆四年(1570年)砖修城池。全城周长2330米,墙高12米。在东、西城墙偏南的地方设东、西两座城门,门额分别为“鸡鸣山驿”、“气冲斗牛”。

清康熙皇帝曾游览过这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城,慈禧太后仓惶西逃,也曾下榻鸡鸣驿。时值农历七月,慈禧及光绪皇帝在御林军护卫下就住在贺家大院,当晚,慈禧住在二院北屋东间,光绪皇帝住东厢房。至今在二进院山墙上还留有刻砖“慈禧接福”四个楷书大字,这就是西太后住过的纪念。“

当日简单游览了鸡鸣驿城,又从上花园村经过,而不远处的鸡鸣山,多次从G6高速或110国道途经时远远看过,却从来没有登上山顶,直到近日偶然的机会才得以登临。

从下花园寻路 东,沿路上山,几公里便到达半山腰的鸡鸣山售票处。旁边不远处,是正在建设中的一个佛堂,旁边有一高塔,也是近年所建。从山下看,这座塔正在半山腰处。

进入山门,拾级而上,大约一个小时左右,便可以爬上山顶。山腰有财神庙,观音院,永宁寺几个寺庙,现有建筑也多为近年来所修复。道路盘旋曲折,高度迅速攀升,山上多为灌木丛生,仔细寻找,路边竟看到了一株含苞的杜鹃花树。

到达山顶,发现顶部为窄窄的一线,大体上南北方向延伸较远,东西方向则只有几米的宽度。由登顶处向南有避风桥,南天门,灵官庙,玉皇阁,碧霞元君庙等,部分遗迹尚存,主要建筑多为近年来重修之作。另一侧的观日台处只有一堆残存的地基、柱础和墙砖。有心人利用砖头搭了几个简易的佛堂,也分别供了小佛像在里面。

鸡鸣山是十亿年前一次大地震推搓而成的一座孤峰,素有“参天一柱”之称,古人冠名“飞来峰”。元朝诗人郝经曾用“一峰奇秀高插云”的诗句来形容鸡鸣山的巍峨高峻。鸡鸣山山体大多为碳酸岩类石灰岩,部分地表由矿岩、页岩组成。青色闪光的岩石是14—15亿年前中元古代蓟县纪的沉积物(雾密山组)。山体内藏有石灰石和煤炭,现已开发。特殊的成山原因使鸡鸣山山体远古地层处于新生地层的上方,山顶为元古界震旦系地层,山腰为中生界侏罗系地层,山脚为新生界第四系地层,莲花山大断层在这里从鸡鸣山断层上由南向北纵向延伸。

碧霞元君殿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公元481年),也是最早的鸡鸣山上的“永宁寺”建筑群。现在的永宁寺是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复建时迁至现在的中寺位置的。1993年在陆续修复永宁寺、观音院等人文景观的同时,1995年开始修复碧霞元君殿。

(鸡鸣山景区介绍: )

方寸之间,可以纵览鸡鸣山四周的风光。山顶处海拔1140米,垂直高度570米,山脚的洋河河谷海拔约600米左右。洋河自西北向东南在怀来县与桑干河交汇,以下便是永定河与官厅水库。若是天气晴好,或许可以看到远处官厅水库的水面,无奈当日天空虽然蓝天白云,谷底之间还是有明显的一层灰霾,遮蔽了远处的视线。山脚下的鸡鸣驿因为距离较近,在山顶仍可以看到古城全貌。

有趣的是,后来才发现这座鸡鸣山正位于下花园和怀来两区县的交界之处,大约正是以山脊为界,上山一侧还是下花园区辖境,到了山顶一侧,手机定位已经显示在怀来境内了。山下的鸡鸣驿,则归属于怀来县。

山腰处有一座萧太后厅和一块卧龙石,提示着辽国萧太后和清康熙皇帝曾经游览此山的历史。山上卧龙石介绍记录康熙诗云:“鸟道盘空近塞垣,洋河如带绕山根。停銮欲揽沿边势,石上藤萝手自扪”。

更早的《水经注》中则记载了战国时期发生在这里的一段故事,“《史记》曰:赵襄子杀代王于夏屋而并其土。襄子迎其姊于代,其姊,代之夫人也。至此,曰:代已亡矣,吾将何归乎?遂磨笄于山而自杀。代人怜之,为立祠焉,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每夜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鸣鸡山。”“《魏土地记》云:代城东南二十五里有马头山,其侧有钟乳穴。赵襄子既害代王,迎姊。姊,代夫人。夫人曰:以弟慢夫,非仁也;以夫怨弟,非义也。磨笄自刺而死,使者自杀。民怜之,为立神屋于山侧,因名之为磨笄之山,未详孰是?”。(水经注疏,卷十三,杨守敬,江苏古籍出版社,P1182)

文中所提及的代城,为现在的蔚县东代王城遗址一带,鸡鸣山在其东北距离约100公里左右,马 山在其东南15公里左右,为蔚县东部向南经112国道通往茶山村的九宫口峪北侧山峰,距离古飞狐陉不远,也是一条连接蔚县和涞源县的古道。战国时,赵国都城在邯郸,若由蔚县经飞狐陉向南经涞源县往邯郸应当更为方便,但这一带山高路险,绕路往东北经宣化下花园再由军都陉经燕地到达邯郸也是一种选择。据此推断,下花园的鸡鸣山不一定是代夫人自杀之地。但鸡鸣山的传说,却由此而来。

《辽史》记载,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觊觎大宋江山,多次南巡,驾幸此地,当看到这里险要的地势和优美的风景后,出于窥测天下的需要,在此大兴土木,建立起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上、中、下三座皇家御花园,“下花园”因此得名,沿用至今。(文章摘选自《张家口市志》《下花园区志》,张家口文史资料十一辑《不甘玉貌委龙沙的上下花园》作者王玉龙, )

《金史•地理志》:德兴府,有鸡鸣山。(金史,卷二十四,志第五,地理上,P567,中华书局,1975年版)

明一统志曰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宣化府志,卷之五,山川志上,P117)

明昆山叶文庄盛记上花园在今保安州。云:鸡鸣山西三十里,为上花园。又三十里,为镇城。上花园相望有下花园,并辽萧太后种花之所,遗址尚存。涿人顿长史锐正德辛未进士,官终长史。诗:岭云沉日暝烟斜,见说穷边亦有花。应是汉宫青冢怨,不甘玉貌委龙沙。(上花园诗,辽诗话,清,周春辑,P14)

《钦定大清一统志卷二十四》载:“鸡鸣山在宣化县东南,亦作鸣鸡山。魏书髙宗纪和平元年葬昭太后于广甯鸣鸡山,郦道元水经注魏氏土地记曰,下洛城东北三十里有延河东流,北有鸣鸡山,赵襄子杀代王,其姊磨笄于山而自杀,因名其山为磨笄山,毎夜有野鸡群鸣于祠屋上,故亦谓之为鸣鸡山,杜佑通典懐戎县有鸣鸡山,金史地理志徳兴县有鸡鸣山,康熙三十五年圣祖驾幸鸡鸣山御制有诗,乾隆十年车驾经临有御制磨笄山诗。按磨笄山水经注两引魏氏土地记一为鸣鸡山一为马头山未详孰是,通典乐史太平寰宇记皆云鸣鸡即磨笄,萧徳言括地志则以马头为磨笄,明尹耕磨笄山辨谓,鸣鸡在上谷境马头近代城当以马头为磨笄。

辽置上花园在宣化县东南四十里,又有下花园在县东南五十里,相传皆辽萧后种花处,乾隆十年圣驾驻此,御制有诗。东花园在懐来县东十里,辽置杏园,在延庆州南七里,相传金时植杏于此。”(钦定大清一统志_(四库全书本)/卷024)

登高回望,鸡鸣山及周边的下花园区,上花园村,东花园镇一带,承载了许多历史故事,从赵王杀代王而其姊代夫人自杀,到辽萧太后创建花园继而宋辽交战的历史,以及明朝土木之变,清朝康熙亲征噶尔丹,鸡鸣山与洋河水,见证着沧桑岁月流过,从远古流到了今天。我也希望,这样的走走停停,查阅书典,可以透过层层雾霾,看清时光流变之路。

义乌鸡鸣山公园的简介

 鸡鸣山公园位处于义乌市江东街道办事处范围内,江东路南侧,规划中的义东路东侧。建设用地166000㎡,其中三分之二为鸡鸣山山体面积,铺装用地20100㎡,建筑用地3000㎡,水体面积1800㎡。总投资1640万元。

鸡鸣山公园是一座开放式的综合性游憩公园,以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需求,采取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相结合的手法建造的。人造景观主要布局于鸡鸣山以北的空旷地带,以南北为轴线。主入口就设在南北轴线的北端江东路边。路口通道两边各耸立五根方形高4.8米花岗岩石柱,两侧为林荫广场,东侧广场立有由现任义乌 委书记楼国华手书的“鸡鸣山公园”铜字碑,间植以桂花为主的植物;西侧耸立四根圆形高11.7米的景观艺术灯柱,间植银海枣热带植物;配以四季鲜花为主的花坛。旱喷广场,是整个鸡鸣山公园的景观中心,也是人流集聚的主要场所,广场中心建有一个350㎡

的旱地喷泉,中心水柱喷泉高度可达十米之多,晚上随着灯光闪烁,流水舞动,形成一幕绚丽多彩的迷人景观。旱地喷泉东面建有供游人休息、观景的两座半月形构架廊。构架廊东面建有可容纳400人观看的看台和舞台。

旱地喷泉后面为小旱溪,由旱溪过汀步到一大片平缓开阔的草地,疏朗的树丛,蜿蜒而至,形成山下一池清水,池塘边的卵石滩,大小石块间簇生的石蒜、菖蒲,水上铺设有汀步、铁锁桥等,随着水流漫游而过不禁唤起人们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绿色的缓坡之上有一索轻盈的白色玻薄膜璃纤维 *** 的张拉膜遮荫棚顶通过钢支撑及钢索固定在地上,优雅灵动,美丽动人。白天,乳白色的屏幕好象大草原上的白云;夜晚,在迷人的灯光的照映下,仿佛是黑夜里一颗璀璨的宝石,成为从山间到草坪甚至整个公园内最引人注目的一道风景。

鸡鸣山山脚,大草坪之南,建有约占地面积为200㎡的茶楼,立于旱溪之旁,采用民居建筑形式,供游人喝茶、休息、饮食、聊天。周围是树丛、草地、灌丛,北望大草坪,向南则“悠然见南山”。

由林荫广场,过旱地喷泉,进大草坪,上鸡鸣山。鸡鸣山山不高而险峻秀丽。据旧志载:“(鸡鸣山)高五十丈,昔有人闻金鸡鸣其上,群鸡皆应;或曰,唐崔智韬逐化虎之妇至此闻鸡鸣,故名。(鸡鸣山)前瞰县郭,旁睨大溪,众山萦回,上有小亭,九月九日士大夫毕会于此,又名‘登高台’”。

鸡鸣山环境清幽,依山傍水。其中更高的一峰名曰“昔山”,传说是金鸡鸣啼之处。登山放眼,城区景色尽收眼底。东江曲折盘旋,婉若玉带,两岸茵茵绮丽;往南则隐约可见一峰独秀的钓鱼矶。难怪旧县志对此曾有“不越数武,(东江)数百里之奇观胜迹,皆在几席间”的赞誉。

鸡鸣山历来都是骚客文人聚会之地。明代文学家王祎登临此山曾写下《登鸡鸣台述怀诗》:“早秋未徂暑,亭午忽疑阴。旅居坐局束,胜饯思登临。幸获陪众彦,驾言徙幽岑。出关仅百武,攀登无十寻。稍已聘遐目,遂兹舒郁襟。乾坤正纳纳,岁月何骎骎。斯文付重托,吾方惧难任。道在已逾困,命元天可谌。终应守素志,誓勿枉初心。浩欢真有激,微言聊自箴。”清代曾隐居青岩之石门,筑环山草堂的刘元震也写了《鸡鸣山记》,赞美了鸡鸣山的秀景。

在民间还流传着众多有关鸡鸣山的故事。据说元末时,朱元璋兵败稠州,逃到了江边的小山上,后面元军紧追,朱元璋跑进了绝路,前面只有一个小山洞,一只大蜘蛛正在洞口织网,朱元璋破网而入躲在里面。大蜘蛛立刻就把破网补好,元军追到见蛛网完好,便到别处寻找了。朱元璋从大蜘蛛网中明白了东山再起的这个道理,于是重振旗鼓,终于建立了明朝。后欲赐名此山为“蛛明山”,因忌“蛛”与“朱”同音,旋改为“鸡鸣山”。

现鸡鸣山为鸡鸣山公园的一部分,经改造成为登高远眺之理想之地。山上以自然生长的马尾松为主,树木茂盛,枝繁叶茂,常年绿意葱葱,令人心旷神怡。

鸡鸣山以西山脚处建有“锦云阁”。占地面积约1500㎡,为闭合式仿古民居院落建筑,主要供游人喝茶、休息、饮食、聊天等。锦云阁同时也是鸡鸣山公园副入口,面向义东路,并与之相通,楼旁设有小型停车 ,以方便游人进出。

鸡鸣山公园由浙江城建园林设计院设计,无锡市绿化建设公司施工。一期工程已经于2002年4月1日完工开放,二期工程已在建设中。

鸡鸣山的历史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历代帝王都先后登临鸡鸣山,观赏北国风光。鸡鸣山顶存有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的一通古碑,碑文中有:“唐太宗驻跸其下,闻雉啼而命曰鸡鸣”,即是说鸡鸣山为唐太宗所命名。清圣祖

张家口鸡鸣山

玄烨自康熙三十五至四十五年(公元1696—1706年)的十年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临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仍静“卧”小道旁,让游人遐想无限。

鸡鸣山原有庙宇112间,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塑像200余尊,是高僧念佛讲经、祈福社稷吉祥的历史文化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十三至四月十八为庙会日,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旅游观光者络绎不绝,形成当地一大风景线。现山上已恢复建设多处旅游景点,并有僧尼居住,四季香火不断。

敬德登山

鸡鸣山山口风景图

唐朝初期,敬德带兵北征,节节取胜。行至凤鸣城(今鸡鸣驿),因粮草后续不济发生危机。敬德苦思冥想救急的办法。忽听凤鸣山(今鸡鸣山) 传来阵阵鸡鸣声。随从问敬德:往夜此山静悄悄,今夜连连鸡鸣,是不是有敌登山?”敬德听罢,便带兵深夜登山。行至山顶,见一白发老夫人,正挥棒舂米,地上 群鸡借月光争食。敬德便问:“老妈妈,天已深夜,你还忙着舂米,不怕累坏身子?”老夫人回答说:“敬德北征,我正在为他准备粮草,不然睡也不安”。“这点 米能用几顿?”“别说能用几顿,就是千军万马,食用一年半载,也用之不完……。”听此话,敬德急忙下跪施礼,“老妈妈,眼下便是敬德,求老妈妈借助粮草, 待凯旋归朝,再以偿还。”老夫人说:“为国献力,是理所当然。明日敌要大举进攻,你赶快回去,将粮草这样、这样……”等敬德起身拜谢,老夫人早已飘然无

张家口鸡鸣山

图册 5张

影。

敬德回营遵老夫人吩咐传下将令:全军的锅碗瓢勺,件件放米三粒,个个马槽放谷草一根,并指令将士兵卒随时准备迎战。说也奇怪,刚过五更,凡是放了三粒米的器具,个个米满外流;凡是放谷草的马槽,个个满槽。全军士气高涨,北征凯旋。

唐王听了敬德的启奏,龙颜大开传下圣旨:赐凤鸣山为鸡鸣山,并派敬德监工在山上兴建奶奶庙。至今鸡鸣山也称奶奶山。

鸡鸣山的历史背景

唐贞观年间,东突厥犯中原,边民不得安宁,太宗李世民亲征,驻跸此山,夜闻山上有鸡鸣声,故称鸡鸣山。北魏、唐、辽、元、明、清历代,都在鸡鸣山上兴寺建观,最盛时有寺庙108间。

山中最古老的道观为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481年)的碧霞元君殿。更大的寺院为坐落于半山腰的永宁寺。该寺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1024年)。

鸡鸣山自古即为名山,传说北魏文成帝、唐太宗、辽圣宗、萧太后、元顺帝、明英宗等都曾登临此山,观赏北国风光。

清康熙皇帝从1696年~1706年曾四次驾临下花园,两次登鸡鸣山,他休息过的“卧龙石”至今完好无损。鸡鸣山人文景观始建于三国曹魏明帝曹叡太和五年(公元231年)。

位于山腰,名曰永宁寺。现在的永宁寺始建于辽圣宗太平四年(公元1024年)。名曰中寺,后改为永宁寺。

扩展资料:

鸡鸣山,河北省张家口市山峰。鸡鸣山孤峰独秀高高耸立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东侧2公里处,距张家口市50公里。 峨峥嵘,郁郁葱葱。

这是一座雄伟的山,神奇的山,富有灵性的山。它是在十多亿年前的一次大地震中推挫而成,海拔1128.9米,占地17.5平方公里。

山势突兀,草木繁茂,孤峰插云,秀丽壮观,有“参天一柱”之称。由于它气势壮观,历史悠久,景色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塞外小泰山。

鸡鸣山轶事:

1、半夜鸡叫

从前,在鸡鸣山脚下,有座茶房庙。这座庙坐北朝南,迎送川流不息的南北行人。有一天,鲁班与胞妹路过此地时,正遇大雨倾盆而下,洋河山洪滔滔,挡住了南北通道。

行路人埋天怨地,束手无策。一位老人对鲁班说:“老天下雨,行人做难,要是这洋河有座桥,可就好了!”鲁班看到行人的难处,便想在这儿建座石桥,以方便人们来往。

他对胞妹说:“你看这行人,被洪水挡住,行路不通,有事难办,我想在这河上建座石桥,你看好不好?”“好是好,可我们明天天亮前还要建好赵州桥,恐怕时光不够用……。”

不等胞妹说完,鲁班就说:“为了众人方便,咱就多吃点苦,我看时光还够用。”胞妹深知兄长鲁班的脾气,凡是他要想干的事,就是刀山火海他也要冲过去。

便问:“何时建成?”“鸡叫三遍”。妹又说:“鸡叫三遍哥能建成桥,妹便做鞋一双”。说罢,兄妹一个建桥,一个做鞋,二人要论个输赢。

二更时分,鲁班已从黄羊山运来桥面石,从兴隆山赶来了桥腿,块块桥面由北向南已经铺好,正聚精会神地安装桥腿。妹见兄挥汗如雨,建桥心切,恐怕累坏身体,想帮忙又无从下手。

灵机一动,便在山顶使足气力,学鸡鸣三遍。鲁班闻声,桥未建成。便火速赶往赵州,等把赵州石桥建好,天还未亮。

今茶房庙前石桩库,仍有南北行车,遇洋河水涨,石桩还常被冲出水面。相传,这就是鲁班建桥尚未翻转的桥腿,山也就称为鸡鸣山了。

2、敬德登山

唐朝初期,敬德带兵北征,节节取胜。行至凤鸣城(今鸡鸣驿),因粮草后续不济发生危机。敬德苦思冥想救急的办法。忽听凤鸣山(今鸡鸣山)传来阵阵鸡鸣声。

随从问敬德:往夜此山静悄悄,今夜连连鸡鸣,是不是有敌登山?”敬德听罢,便带兵深夜登山。行至山顶,见一白发老夫人,正挥棒舂米,地上群鸡借月光争食。

敬德便问:“老妈妈,天已深夜,你还忙着舂米,不怕累坏身子?”老夫人回答说:“敬德北征,我正在为他准备粮草,不然睡也不安”。“这点米能用几顿?”

“别说能用几顿,就是千军万马,食用一年半载,也用之不完……。”听此话,敬德急忙下跪施礼,“老妈妈,眼下便是敬德,求老妈妈借助粮草,待凯旋归朝,再以偿还。”

老夫人说:“为国献力,是理所当然。明日敌要大举进攻,你赶快回去,将粮草这样、这样……”等敬德起身拜谢,老夫人早已飘然无影。

敬德回营遵老夫人吩咐传下将令:全军的锅碗瓢勺,件件放米三粒,个个马槽放谷草一根,并指令将士兵卒随时准备迎战。说也奇怪,刚过五更,凡是放了三粒米的器具。

个个米满外流,凡是放谷草的马槽,个个满槽。全军士气高涨,北征凯旋。唐王听了敬德的启奏,龙颜大开传下圣旨:赐凤鸣山为鸡鸣山,并派敬德监工在山上兴建奶奶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鸡鸣山

鸡鸣山旅游景区的景点山门牌坊 鸡鸣山风景名胜区

1. 鸡鸣山风景名胜区

画家罗清桢等名人故居、凤英长廊和客家文化研究大师罗香林、人民公园、合水水库、地震学家李善邦、明星公园。合水水库已列入《中国名胜风光大辞典》、罗浮渡田河、民主革命先驱何天炯、明珠文化广场、兴宁学宫等,自然景观有神光山、文峰塔、狮子岩、大成殿、和山岩、客家围龙屋、径南黄蜂窝茶山。

人文景观景点有兴宁十大古民居、汤湖温泉、铁山嶂、宝山、鸡鸣山兴宁山清水秀

2. 鸡鸣山风景区简介

梅州兴宁的旅游景点有:神光山旅游区合水水库风景区叶南温泉度假区和山旅游度假区鸡鸣山黄蜂窝茶山旅游区罗浮渡田河风景区

3. 鸡鸣山旅游

鸡鸣山是浙中义乌主城区南的一处自然高点,也是义乌城市规划中重要的交通和景观节点。

关于鸡鸣山的来历,据说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曾在此避难有关。

2021年春节前,鸡鸣山山顶一座雄伟壮观的鸡鸣阁,正式对游人开放,一时间成为新春佳节期间义乌的网红打卡点。

鸡鸣阁是义乌城区新增的一座具有标志性的景观建筑,被誉为"浙中黄鹤楼"。

登上鸡鸣阁从山顶可以俯瞰整座义乌城,静坐亭中,雕梁画栋的木构楼阁好似回看了阿房宫的一肌一容。鸡鸣阁总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其中主楼1480平方米,楼顶木结构288平方米,裙房建筑540平方米。

项目整体采用传统木结构和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高层楼阁抗震和防火问题,也是义乌首例大型主体全木古建工程项目。阁楼总体设计兼顾传统和现代,以楼、桥、亭、台的组合,山花、林木、石城景观为依托,是一座集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具有浓郁义乌特色的旅游生态山地景观建筑物。层台累榭,盘旋而上,宛如栖息在山顶的凤凰。看完如此美的鸡鸣阁,你心动了吗

4. 鸡鸣山公园简介

不要门票,完全开放的免费公园 ,义乌市区只有稠州公园收费,票价5元,鸡鸣山公园也是免费的

5. 鸡鸣山风景名胜区门票

晚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江天一色,彩虹横架。

南昌,秀丽江山长歌行,脚踏江南遍地诗。

6. 鸡鸣山位于哪里

龙游旅游景点:

1.龙游石窟,AAAA景区。龙游石窟是衢州市首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距县城北3公里的凤凰山麓,是一处气势恢宏、瑰丽壮观、世界罕见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根据专家初步断定,龙游石窟的开凿下限年代最晚不迟于西汉时期。

2.龙游民居苑,AAAA景区,位于龙游城南的鸡鸣山上,是全国仅有的二处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行异地迁建保护示范单位之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居苑始建于1991年,目前已迁建明、清、民国时期古建筑65余幢。

3.龙天红木小镇,AAAA景区。龙天红木小镇坐落于龙游县湖镇镇曹垅村。小镇以红木为基,在打造中国红木建筑风貌文化园的同时,将国学文化与红木文化融合,增强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7. 鸡鸣山风景区开放时间

每天8:30一17:00开放。

龙游博物馆址,鸡鸣山民居苑,占地一百亩,原是一处史前遗址,清代是龙游十二胜景之一,风光秀丽,景色优美。山上有明嘉靖年间建造的砖塔一座,现搬迁明、清古建筑九幢,复建六幢;并新建文物库房、展厅。

馆藏文物以汉墓出土的陶瓷器、青铜器为主,还有西周墓葬中出土的大件精品原始青瓷,数量可观。特别是明代金杯为我国民间首次出土的金质酒具,可与皇室用品相媲美。博物馆藏品数量4002件( 套),珍贵文物116件(套)。

8. 鸡鸣山风景名胜区图片

河北十大名山:

1、野三坡风景名胜区 中国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自1986年开发旅游业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海内外游人的青睐。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野三坡地处北京西部,河北省西北部,保定市涞水县境内。它以“雄、险、奇、幽”的自然景观和古老的历史文物,享有世外桃源之美誉。1984年开发以来,打造了以“雄、奇、润、幽”著名的百里峡景区、古代军事文化题材的龙门天关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白草畔、溶洞奇泉鱼谷洞泉景区。

2、祖山景区祖山位于秦皇岛青龙县境内,由于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峰都是由它的分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命名。其最高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略逊于泰山。登上天女峰,东观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长城,北俯群山,美景尽收眼底,这些却是泰山所没有的。游人回来说祖山有奇险的山景和明秀的水景,当代诗人臧克家老先生以“画境诗天”赞之。然而祖山却名不见经传,或许它的美正是要我们去发现、去印证。著名景点有:乌龙谷、云海佛光、仙女云床、飞瀑谷。

3、小五台山金河景区小五台金河景区在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风景区。小五台不仅山势巍峨,峰峦起伏,悬崖绝壁。小五台山是个天然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罕见的褐马鸡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流泉飞瀑、厅石幽谷、原始森林和美丽的传说故事使 得小五台山充满了浪漫、神秘和神奇的色彩。景区内有奇峰怪石,清泉溪流,林海松涛。因其具有古、野、幽、雅、奇、雄、秀、险八大特点,成为人们登山、探险、旅游、休闲、度假的一个好去处。

4、河北雾灵山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兴隆县北部,主峰雾灵山海拔高2118米,被称为“京东第一高峰”。地处京、津、唐、承四市中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7′~117°35′;北纬40°29′~40°38′,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4246.9公顷,核心区面积3794.6公顷,缓冲区面积2404.4公顷,实验区面积8047.9公顷,有林面积10522公顷,森林覆盖率80.3%。

5、河北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河北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平山县西北端冀晋两省的交界处,景区总面积158平方公里,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12月晋升为国家森林公园。其主峰似一匹雄健的骆驼,故而得名。河北驼梁山国家森林公园由百瀑峡、三叠泉、云顶草原等200多个景点组成。主峰海拔2281米,系河北省五大高峰之一。驼梁景区属暧温带半湿润季风大陆性气候。由于地势高差悬殊,立体气候明显,夏暑冬寒,冬长夏短,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

6、天桂山景区石家庄天桂山景区是是河北省的山岳古刹型风景名胜区,有青龙观道院、玄武峰、万佛岩、翠屏山、银河洞、天桥山、白毛女艺术陈列馆等八个景区组成。石家庄天桂山景区,距石市90公里,主峰海拔1270米,总面积60平方公里。素有“皇家道院”之称,“北方桂林”之誉。2001年获得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2年被国务院审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单位。

7、河北省保定市白石山景区

白石山风景区又称白石山国家地质公园,因其风光酷似安徽黄山而被人们称为“小黄山”。白石山位于涞源县城南15公里处,因山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体现着雄、奇、险的山岳景观。是华北平原西北隆起之龙首。战国时度岭分燕赵,辽宋 时一山分两国。白石山奇峰林立,绝壁横陈,险壑纵布,到处直上直下如刀削斧劈,少曲线,多棱角。尤其是峰林地貌带,高差大,密度大,是我国惟一的大理岩峰林景观。夏季,山中多云雾,云海佛光频现,整个景区可以用雄、奇、险、幻四个字来概括。

8、保定易县狼牙山风景区狼牙山风景区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部的太行山东麓,属太行山脉,距县城45公里,因其奇峰林立,峥嵘险峻,状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是河北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是一座国家级森林公园。因“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而闻名。2005年12月,狼牙山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8年4月批准为国家AAAA级景区。半个多世纪以来,千千万万爱好和平的人们登上狼牙山,瞻仰五勇士纪念塔,凭吊先烈英灵,这里成了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9、苍岩山风景名胜区苍岩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南50公里,地处井陉县境内,总面积180平方公里,高1039.6米。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区、苍岩山福庆寺做为苍岩山的核心景区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苍岩山不仅自然风光优美,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群峰唯苍岩”的盛誉,而且又以宗教文化著称,山峦中至今还有不少古刹名殿留存,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10、鸡鸣山风景旅游区鸡鸣山位于张家口市下花园区,鸡鸣驿的北侧约10公里处。鸡鸣山的海拔约1128米,是附近地区内最高的山,而且山的周围都是开阔的平原,只有这一座山在平原中独立,景观十分特别,被称为“参天一柱”。鸡鸣山间有寺院等人文建筑,山体也秀丽壮观,在张家口旅游的很多人都会来此登山观景。鸡鸣山的相对海拔并不很高,从下到上大约需要步行一个多小时左右,主要是台阶路和石板路,难度很低。山间由下而上有山神庙、萧太后亭、观音寺、骆驼峰、卧龙石等,在山顶处观看修建在峭壁旁的寺院十分壮观。

河北十大名水:

1、潘家口水库

潘家口水库位于河北唐山、承德交界处,属于是引滦入津的主体工程,由一座拦河大坝和两座副坝组成,最深处80米,总库容29.3亿立方。

这座水库以供水为主,另外结合供水发电,兼顾防洪和水产养殖功效,一期工程1975年动工,1985年基本竣工。二期工程于1984年动工兴建,主坝坝顶高程230.50米。

潘家口水库巧借地势,库区形成了美不胜收的景观,主要有喜峰口、松亭关、潘家口等长城古迹,即著名的“水下长城”。

2、官厅水库

官厅水库是中国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库,总库容约22亿立方米,不过,也有资料显示,加建后的总库容在41.6亿立方米。

这座水库始建于1951年,1954年竣工,后来又进行了4次扩建和加固,水库坝址位于河北省怀来县,属于北京主要供水水源之一,整座水库介于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北京市延庆区交界处,大部分位于河北。

3、岗南水库

岗南水库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 处于滹沱河干流上,是治理滹沱河的重点工程之一。

这座水库始建于1958年,1959年拦洪,1962年竣工, 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多项功能,控制流域面积 1.59 万平方公里,1966 年后又陆续扩建加高大坝,总库容15.7 亿立方米。(下游黄壁庄水库)

4、王快水库

王快水库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具灌溉、发电功能的大型枢纽工程,也是风景秀美的地方。

这座水库始建于1958年,于1960年竣工,1969年又进行了续建,总库容13.89亿立方米。

水库周边景点有康熙钓鱼台、老君堂、双龙洞、眼观奶奶庙等古迹。

5、黄壁庄水库

黄壁庄水库位于石家庄鹿泉区,滹沱河干流的出口处,属于是大(Ⅰ)型水利枢纽工程,以防洪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灌溉、发电和养殖等功能。

这座水库早在1958年就着手筹划、施工,1959年拦洪,1960年蓄水,在1963年 经历了特大洪水,到1965年又进行扩建,现在有效灌溉面积157万亩,年灌溉用水量5.6亿立方米,城市供水1亿 立方米,总库容12.1亿立方米。

6、西大洋水库

西大洋水库位于河北保定市唐县的西大洋村附近,始建于1958年1月,1960年1月完工,承担着为 保定市区提供生活用水的职责,同时也是 北京市应急用水储备地之一。

这座水库在1963年大洪水后,又进行了续建,在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方面均发挥了较大作用,总库容11.37亿立方米。

7、桃林口水库

桃林口水库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境内,这里是当地著名的旅游胜地,素有“小三峡”之称。

水库在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三道河村附近青龙河上,靠近长城重要关口之一的桃林口, 属于八五”“九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总库容8.59亿立方米。

8、朱庄水库

朱庄水库位于河北邢台沙河(县级市), 处于滏阳河支流沙河上,控制流域面积1220平方 千米,总库容4.162亿立方米。

这座水库始建于1971年,在1985年4月正式竣工验收,防洪库容2.822亿立方米,兴利库容2.285亿立方米,死库容0.34亿立方米,以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城市供水,还是旅游观光的好地方,风景美不胜收。

9、洋河水库

洋河水库位于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 属于是洋河干流上一座大(Ⅱ)型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9年11月,到 1961年7月竣工,总库容3.86亿立方米。

洋河水库,也称之为天马湖,因其在天马山下,故而得名,被誉为“人间瑶池”。

10、大黑汀水库

大黑汀水库位于唐山市迁西县,处于滦河干流上,与潘家口水库联合运用。

这座水库1973年动工,1986年竣工,为唐山市、天津市及滦河下游工农业及城市用水提供水源,并利用输水进行发电,总库容3.37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