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家石佛寺石造像

包家石佛寺石造像

包家石佛寺石造像位于岳西县包家乡石佛村,年代为明。2017年9月22日,包家石佛寺石造像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包家石佛寺石造像,包家石佛寺石造像简介,包家石佛寺石造像-安庆市岳西县包家石佛寺石造像旅游指南

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

平顺荐福寺遗址出土的佛教石造像及龙门寺部分造像

文物》 2004年11期 崔利民 刘林 宋文强

山西平顺县位于太行山南端,长治东部,其东南与河北河南交界。平顺境内古代建筑众多,数量居长治地区之首。荐福寺遗址位于平顺县西南30公里的北社乡东禅村。

荐福寺遗址出土的11件石造像,包括佛头像、单体佛坐像和背屏式佛坐像。5件底部有题记,其中包括4件纪年题记。除1件为细砂石质外,其余均为青石质。现分述如下。

细砂石佛头像(PGS:56)佛头高27厘米(图1)。磨光高肉髻,佛面清秀,双耳垂肩。

石佛头像(PGS:53)佛头高17厘米(图2)。头光大部残缺,像磨光高肉髻,丰丰圆,眉间凸起圆点状白毫。双目低垂,鼻翼略宽。辱线轮廓清晰,面容端庄恬静。

青石佛像(PGS:54)残高32厘米(图3)。佛像腰下残缺。磨光高肉髻,大耳垂肩。面略丰圆,面含微笑。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右臂上曲于胸。

青石佛坐像佛连座残高32.3厘米(图4)。佛颈以上残缺。外着袒右肩袈裟,结跚跌坐于长方形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右手扶膝,左手置于胸前。袈裟下摆覆盖佛座。须弥座束腰四角有力士侧首蹲踞扛座。

唐垂拱二年青石弥勒坐像(PGS:9)连座残高57厘米(图5)。佛像颈上及左肩残缺,左手残。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右手抚膝,左臂曲肘于胸,跣足倚坐于束腰座上。袈裟轻薄贴体,衣纹清晰。底座正面阴刻发愿文10行,计50字。铭为:“夫金人入梦救苍生于菩提宝镜长悬俱登正觉垂拱二年二月二日牛君干为七生父母敬造弥勒像并二菩萨闻者皆得成果。”铭侧线刻一人,头戴樸头,穿圆领束带袍跪坐于地,于捧一枝莲蕾(图6)。垂拱二年为公元686年。

青石佛倚坐像(PGS;1)连座残高56厘米(图7)。头光大部残缺,圆形双重,上饰卷云纹。佛面丰圆重颐,高螺髻,大耳垂肩。长眉弯曲,眉间有圆点状白毫。唇线轮廓清晰,面相端庄。颈部二节蚕纹。袈裟贴体,左肩有花形带勾。左手抚膝,右臂上曲于胸。双腿下垂,跣足坐于长方形束腰仰覆莲须弥座上。须弥座四角有圆柱支撑,三面有兽头。正面兽头嘴中伸出二枝莲蓬,弯曲向上以承佛足。兽侧二人作跪拜状。

唐调露二年青石弥勒坐像(PGS:3)连座残高52.4厘米(图8)。头光大部残缺,高螺髻。佛面丰圆重颐,双耳垂肩,弯眉垂目,眉间圆点状白毫。嘴角内四,唇线清晰。颈部二节蚕纹。袈裟轻薄贴体。左手置膝,右手置于胸前,跣足倚坐。座束腰四角长柱支撑,座前一朵卷叶莲花,卷叶两侧伸出莲蓬以承佛足。长方形底座正面及两侧阴刻发愿文19行,计55字。铭为:“惟大唐调露二年四月廿六日佛弟子牛师褒清信女牛匡儿姐妹五人等上为天皇天后及七代先亡复为阿孃(娘)敬造弥勒像一区合家供养”(图9)。该像雕刻风格与PGS:1相同。调露二年为公元679年。

乾封二年青石佛坐像(PGS:5)通高42厘米(图10)。圆形头光,磨光低肉髻。佛面长圆,双唇微合,面带笑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腰中结带,结珈趺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左手抚膝,右手置于胸前,五指微伸。造像雕刻较粗糙。底座正面及侧面阴刻发愿文12行,计29字。铭为:“乾封二年十二月廿三日弟子广口敬造像一口上皇帝下及□廿成佛口”(图12)。

靳皈国造青石佛坐像(PGS:6)通高38.7厘米(图11)。舟形背光。佛波发高髻,面相长圆,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左手抚膝,右手置胸前,结跚吠坐于方形仰覆莲束腰须弥座上。底座正面及两侧阴刻发愿文12行,计26字。铭为:“佛弟子勒皈国及姐为法界普及沧生又为亡父每敬造石像一区”。字迹似与PGS:5相同(图13)

咸亨4年青石彩绘佛坐像(PGS:2)通高50厘米(图15)。舟形背光,佛波发高髻、面带微笑。颈部较粗,线刻二节蚕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珈趺坐于长方形台座上。左手抚膝,右手上举胸前。背光用蓝红二色彩绘缠枝莲花,佛体涂红黄色,彩绘现已部分脱落。长方形台座正面阴刻发愿文12行,计64字。铭为:“惟大唐咸亨四年四月廿三日佛弟子清信女罗绫并现在男师褒李宜为亡男师度师则师合等敬造像一区愿亡者早得生天现在者与法界同归此果俱升正觉”(图14)。咸亨4年为公元673年。

背屏式一佛二菩萨青石造像(PGS:4)残高40.5厘米。背光尖部残。右胁侍菩萨腿残。舟形背光,顶部二侧有勾云纹。主尊磨光高肉髻,颈部二节蚕纹。外着双领下垂式袈裟,内着僧祇支,结珈趺坐于圆形束腰须弥座上。袈裟下摆覆盖佛座。左手抚膝,右手上举胸前。左右胁侍菩萨束高发髻,戴臂钏。颈饰联珠纹项圈,肩部帔帛下垂。腰束带,下着薄裙,串珠状嘤珞由肩部斜挂至膝。跣足立圆形台上。

龙门寺位于平顺县东北65公里的石城镇源头村北。该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北齐、历代皆有修缮。现存最早的建筑是建于五代的三间配殿,遗存时代最早的造像是3件唐青石菩萨头像。1977年收藏于县博物馆内,现一并介绍如下。

青石菩萨头像(PGS:58)头高38.2厘米(图16)。束高发髻,额部束带,正中雕宝相花。

青石菩萨头像(PGS:56)头高38.5厘米(图17)。束高发髻。额与顶部束带中心各雕宝相花一朵。

青石菩萨头像(PGS:60)头高5。厘米(图18)。面形长圆,脸颊丰满,额心有圆圈状白毫。高髻。束带以上仅雕半朵宝相花,其余尚为毛石,似未雕完。

荐福寺始建年代不详。这次出土的11件石造像,从题记看大多为唐代作品。一件细砂石佛头像,似为较早的北朝作品,其造型与山东临胸明道寺北魏王延造像主尊像(SLF:68)相似。背屏式一佛二菩萨像(PGS;4)与山西壶关清凉寺遗址出土的麟德元年像相似。4件有纪年题记的均为唐代之作,依次为乾封二年(667年)、咸亨四年(673年)、调露二年(679年)、垂拱二年(686年)。其余未刻纪年题记的造像,从造型和雕刻风格看应属同期遗物。

龙门寺菩萨头像作为同一地舅唐代作品,可与荐福寺造像相互参照对比。

荐福寺与龙门寺造像皆有残损,被毁原因或与唐武宗会昌灭佛有关,长治地区唐代佛教造像以往发现极少,尤其是出土的造像,见诸报道的仅壶关清凉寺遗址出土的一批,雕刻风格与这批佛像有许多相似之,处。荐福寺与龙门寺造像,为进一步研究当地唐代佛教及造像艺术,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云南摸清44处石窟寺资源家底:石窟寺12处 摩崖造像32处

云南省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近日完成,调查摸清了全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的“家底”共44处,包括新发现9处。

图为石钟寺

记者从云南省文物局获悉,2020年12月以来,云南各州市文物工作者经系统培训后开始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截至2021年3月底,云南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资源共计44处,包括新发现9处,分布于昆明昭通大理迪庆等11个州市。其中,石窟寺12处,摩崖造像32处。

图为石钟寺4号窟,华严三圣龛。

据悉,云南的石窟寺资源集中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融合、地方性文化丰富、宗教文化多样的特征,为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为法华寺石窟寺罗汉崖局部。

据悉,此次专项调查是在国家文物局统一部署下,对云南全省石窟寺的基本情况、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的一次全面调查,旨在为下一步编制全省石窟寺保护利用专项规划提供参考,构建更加科学有效的石窟寺保护管理体系。

目前,《云南省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报告》已通过省级验收,作为全国石窟寺(含摩崖造像)专项调查工作报告一部分提交至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记者 严勇 图片资料来源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吴沄提供)

绍兴市新昌县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昌县大佛寺风景区。六朝时期,这里是佛教中国化中心地,是高僧大德荟萃之所,也是天台宗祖庭之一。据《浙江通志》记载:作为佛教中国化标志的大乘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除道安一家在北方外,其余都在新昌大佛寺。依山开凿的弞勒石窟造像镌造于南齐永明年间(486-516年),经僧护、僧涉、僧淑、僧祐三代僧人历时30年雕凿而成,世称“三生圣迹”,是我国早期石窟艺术江南仅存的伟迹,南朝著名文学评论家刘勰赞曰:“不世之宝,无等之业”。后世誉称“江南第一大佛”。与之相邻的千佛禅院为东晋高僧于法兰、于法开师徒所创建,初名元化寺。南齐永明三年(485年)开窟造小佛像。两窟毗连,大窟有佛像1040尊,小窟有佛像35尊,人称“江南敦煌石窟”。大佛寺又名大佛禅寺弥勒石窟、千佛石窟两处。始建于东晋。是中国南方仅存的早期石窟造像,被誉为“越国敦煌”。附近的崖壁上,还有历代留下的摩崖石刻,其中“面壁”为米芾所书。

千佛岩造像1

千佛岩造像2

千佛岩造像3

千佛岩造像4

千佛岩造像5

千佛岩造像6

千佛岩造像7

千佛岩造像8

千佛岩造像9

千佛岩造像10

石弥勒像1

石弥勒像2

石弥勒像3

石弥勒像4

石弥勒像5

石弥勒像6

石弥勒像7

摩崖石刻1

摩崖石刻2

摩崖石刻3

摩崖石刻4

摩崖石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