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田墓

宋玉田墓

民国元年(1912),壬子八月十九日,宋玉田病逝于安庆,享年六十六岁。子孙和族人为其厚葬,墓冢置安庆城北五里墩龙王庙后身牛形山(今安庆十里乡五里村宋氏祖山)。墓前原植有两棵银杏树,经年长成,枝叶葳蕤,挺拔高耸,别具风采的树貌象征着九泉之下的长眠者一生具有的光明磊落的品德和操守。今银杏树已不存(1958年大炼钢铁时被伐),宋玉田墓,宋玉田墓简介,宋玉田墓-安庆市大观区宋玉田墓

始于宋朝的寺庙-新田玉峰寺

玉峰寺位于新田县龙泉镇境内的玉峰山下,前身为朝隔庵,始建于宋朝景定年间(1224)。清朝中期,更名为“玉峰寺”。近年来,随着佛教的发展,信教徒日增,玉峰寺成为弘扬佛法,祈求国泰民安、百业兴旺的热闹宗教活动场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自媒体号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北宋《蓝田吕氏》| 考古学家的鼻祖墓里出土了什么?

蓝田吕氏是北宋晚期陕西西安地区的名门望族。其兄弟四人皆是北宋晚期名士:吕大防是宋哲宗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吕大忠与吕大钧既是金石学家,也是西安碑林的奠基人;吕大临是著名的古器物学家,他所编纂的《考古图》流传至今,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鼻祖。他们深受当地人爱戴,被称之为“吕氏四贤”。

本文着重讲述了吕氏墓葬特点及其随葬器物。而这些墓葬品多以墓主生前实用和喜爱的各种生活物件为主。与宋代当时墓葬的随葬风气不同,具有宋代文人世家仿效古礼的特征。

墓葬和器物简介

20座成人墓葬是整个墓葬群的主体,方向乃坐北朝南式。从形制上讲,皆为竖井墓道、土洞墓室,深度在7.5—15.5米之间。竖井墓道是指从地面像打井一样端直向下挖成的墓道,这个说法主要是为了区别于斜坡墓道。

青瓷器

黑釉瓷器

说到墓葬中的随葬器物,吕氏家族也是别具特色。随葬器物总计一千余件组,其用途涉及餐具、酒具、茶具、香具、文房用具、闺阁用具、佛事用具、礼器、日常杂器等九个不同的生活领域。

质地包括:瓷、陶、石、金、银、铜、铁、锡、贝、漆木等十种材料。特别是瓷器,不但数量大,而且器形种类繁多,整体保存良好,品相与工艺堪称上流,看后的确令人兴奋震惊(图一)。

图一 青白瓷

经过认真细致的清理研究,可将随葬器物的特点概括为以下几条:种类丰富,涉及面广;瓷器不但数量多,而且质地非常好,工艺也很精细,许多器物无论造形还是意境都可代表当时的先进水平;大多数为墓主生前实用器具,这与同时期其它宋墓以随葬明器为主的状况区别明显。

那么什么是明器?明器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实用物件的仿制品,它们有生活用具,也有仿制人形的俑类。

唐宋时期,墓葬中曾经流行三彩器、彩绘器,例如我曾在西安西郊远东公司基建工地上发掘的一座唐代砖室墓,墓葬不大却出土了大批三彩明器,其中的一件三彩嘶鸣马,造型栩珝如生、鞍配装饰华丽(图二),堪称为唐三彩马的上等佳作;

图二 明器三彩马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吕氏家族对传统丧葬习俗的背逆呢?这应该是表现在丧葬领域中的一种复古思潮。

秦汉以来,人们对生和死有了较为明确和现实的看法,所以墓中随葬器物也逐渐以明器代替了实用器。即便是威震天下的秦始皇帝,也同样采用了陶俑方阵代替了军队、用青铜水禽代替了活体水禽、用石铠甲代替了真正用于战争的皮甲和藤甲。此后的历朝历代,随葬物品中明器基本取代了实用器。

可是当历史发展到北宋时期,却在文化人中兴起了一股复古之风,而且非常盛行。他们研究《周礼》,一切的思想、行为、举止都提倡向古人学习,他们收藏古物,研究古礼,并以身作则地执行古礼。

在吕大钧继妻种氏墓志铭中曾记载说:大钧生前倡导古礼,夫人一生与他志同道合,大钧死后,夫人主丧,一切礼仪完全仿照大钧给他爹呂蕡操办丧事时所行古礼办准。可见吕氏家族好古礼不是光说不练,真是身先士卒去做了。具体的表现就是墓葬的简朴和只带走自己生前用过与喜爱的东西随葬。也正因如此,才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了那些珍贵的宋瓷和涉及宋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器具。

所以吕氏墓葬中随葬品多用实用器而少见明器的做法只有一个解释,因为吕家是北宋文人世家,是复古的热衷者,是以研究和执行古礼著称关中的士族,所以他们必须模仿古人而区别于当代。

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葬中共计有一千余件随葬用品,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北宋酒具

北宋时期贮酒、盛酒、温酒、饮酒一系列酒具的完整组合是:酒瓶、酒注、温碗(注碗)和台盏。

青釉刻花长瓶

酱釉素面大底酒瓶

青釉长瓶

黑釉长瓶

茶叶末釉长瓶

白釉盏、托

青釉注子与注碗-1

青釉注子与注碗-2

素面铜托盘

二、北宋茶具

蓝田吕氏所有墓葬中都有随葬的茶具出土,这说明饮茶在北宋人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些茶具有瓷器、有石器、有陶器、有铁器、有铜器、还有当年曾晶光闪闪的锡器,真让人目不暇接。

1、烹茶

吕大临墓中出土的三高足铁鼎,它有三条细高的腿,说明三腿之间可以架柴点火,因此这是一件用以加温烧煮的容器。

带盖铁茶鼎

还有一件用青灰色、质地较软的骊山石制成的圜底铫,口沿上带有两个对称的扳手和一支粗短的流。铫本身是吊在火堆上煮东西的饮食具,因为圜底也可用来架在炉上烧煮。釜也是古人用来烹煮的主要器具。这些用来烹煮的器具在饮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难道宋代人的茶是煮着喝的吗?

素面带流圜底骊山石铫

确实如此。在宋人的饮茶方式中,这种方法就是将茶叶采摘后经蒸青制成可以存放的茶团式茶饼,煮茶时投入釜中,加水的同时再放入葱、姜、茱萸大枣、桔皮、薄荷等佐料一同烹煮,最后再加入适量食盐。煮出的茶实际象一锅菜汤。因含药物成份,既可发散祛寒,也能解暑降温,更具有防病和保健功能。

骊山石茶釜

2、点茶

除了那些烹茶用的器具外,还有一些更为精巧雅致的茶具,它们也是为了饮用烹茶而产生的器具吗?不,这些茶具是专为一种唐代晚期兴起的、鼎盛于宋元两代的、与前述烹茶法完全不同的一种崭新的饮茶方式——点茶法而制作的。

这些茶具分别是:茶撑、茶碾、盖碗、桶形小盒、渣斗与平底钵、铜则、托盏、茶箸和汤瓶。从众多精美的茶具上,我们就能体会到,这种新的饮茶方式一定非常细致而富有情趣,它的制作又是怎样一个复杂而极为讲究的过程呢?

青釉刻花牡丹纹盖碗

三足盘式铁器

石茶碾

青釉圆盒

黑衣筒形盒

青釉刻花八曲葵瓣钵

青釉刻花渣斗

铜茶匙

黑、白釉配搭托盏

黑釉鹧鸪斑纹茶盏

带盖铁茶瓶

鎏金茶刷器柄

黑釉金兔毫纹盏

3、散茶

点茶在宋元盛极一时后,很快衰落消失,现在我们只能从日本的茶道里寻到它的踪影。从明代到今天,整整历经了将近700年,在这个历史时期内,我们的饮茶方式又是什么呢?两个字:散茶!

根据文献记载,明代初年便不再提倡点茶而改饮简便宜行的散茶。所以许多人认为中国人饮用散茶是从明代开始的。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

青白釉瓜棱腹带盖茶壶

考古发现证明,北宋晚期正当点茶极盛时,一种新的饮茶方式又在上流社会中悄然兴起,这就是与现代饮茶方式相同的散茶法。吕氏家族墓中出土了体矮、肚大、流短而粗的茶壶,一看其尊容便熟悉无比,和现代茶壶长相一样。喝散茶的瓷杯也很不陌生,现在仍可找到它的影子。

青白釉托杯合影

铜渣斗

铜钵内茶叶

所以说,散茶的饮用启始于宋,兴起于明,盛行于清代及其以后。

三、高古青铜器

除了生活用具外,有一类器皿极其特殊而弥足珍贵,它们既不能吃、也不能用,却被主人视为珍宝一般,密室收藏、轻易不为人所见。

这类物件以铜器为主,还有个别玉器和陶器。其中的乳钉纹青铜簋,表面装饰着尖锐的乳钉纹,与近年来在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地的考古发掘中出土的西周早期乳钉纹青铜簋具有同样的时代特征,故此簋制造年代亦应在西周早期。簋是一种盛放粮食用以祭祀的礼器,只有贵族方可使用。而用簋的数量、体量的不同,意味着身份等级之高低。有趣的是,这只铜簋的圈足上还刻有宋人仿金文“自牧”二字。

乳钉纹铜簋

刻有同样字迹的铜器还有一件鱼虎纹带盖小铜鼎,它形体小巧,较现代人把玩于掌中的转球、核桃略大一些,表面铸刻虎、鱼图案,应该是古人拿在手里把玩的弄器,有活动手指、锻炼筋骨的功效。因长期把玩触摸,虽久埋土中,未生锈处仍显光滑明亮。此小鼎从形制特点分析,当成器于战国。

另一件铜香炉上也刻有“自牧”两字。香炉制作华而不俗,端庄中暗含精巧,是一件标准的汉代实用器。香炉是用来薰香的,炉内放置香料,常常被搁置在厅堂、书房或庙宇中,也是祭祀中必用的礼器。

汉代朱雀铜薰炉

除此之外,还有3件表面被宋人刻有较长仿金文字的铜器,它们分别是:汉代折耳带盖铜鼎、汉代素面铜盘、唐鎏金錾花铜匜。这组铜器上都刻有:“唯政和元年十一月壬申孤子吕世修为考承议郎作敦(盘、匜)以纳于圹”二十六个字。

汉折耳带盖铜鼎

汉素面铜盘

唐鎏金錾花铜匜

这些不属于宋代制作的铜器,其实都是吕氏一族多年来的收藏品。这些古代礼器虽然不是金银珠宝,却是这个文人世家中最为珍贵的收藏。因此,收藏和研究古物就是吕氏家族的男人们最专一的挚爱。也许是北宋末年金人入侵的动乱和政治中心的南迁,使吕家嫡系一脉决定随政府一齐南下。家中的收藏品无法带走,又不愿留给入侵的异族,只能埋在坟墓中,希望得到保全。

通过对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葬、器物和人物的讲述,让我们看到了位居北宋关中士族之首的吕氏家族精致而并不耆华的日常生活。那些出土文物,让我们脱离了冰冷的文献记载,直接用双手去触摸和感知到带有时代温度的、鲜活的历史人物与他们的故事。

沉船遗宝菏泽古沉船出土元瓷鉴赏

震撼的皇家御窑出土明代瓷器展

考古队员一脚踹出一间密室,出土价值1亿的“金牛

皇家茶器——法门寺地宫出土珍宝

陕西秦咸阳城遗址出土“蜀守斯离”督造铜器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guwan1998

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之墓与神秘的南唐“投龙玉璧”

上:南宋水晶壁 下:南唐投龙玉璧

2016年5月,浙江台州黄岩区一村民在建房挖地基时,发现一口红色棺杶,随即报警,之后考古专家闻讯赶到。在现场,考古专家发现了一块墓志铭,时间显示是南宋的绍兴年间,根据墓志铭上的内容,专家确定墓主人是赵伯澐与其妻李氏。从墓内清理出从五代十国到南宋文物76件,其中包括大量精美南宋丝织品,一枚晶莹剔透的水晶壁,以及一枚带有神秘文字的南唐投龙玉璧。

出土墓志铭

赵伯澐何许人也?关于赵伯澐的事迹,翻阅南宋《嘉定赤城志》卷三“桥梁”篇时有这样的记载:“孝友桥在(黄岩)县西一里,修六十丈,广三丈,跨大江别浦……。庆元二年圯于水,县人赵伯澐纠合重建,筑为五洞,桥面亦五折,取道当中,坎两旁以窍水,翼栏其上,视旧功十倍焉,今但呼西桥”。

洞桥现状

这里说赵伯澐在台州府黄岩时,曾经的孝友桥被潮水冲毁,赵伯澐便主持重修此桥。为了减轻洪水对桥体的冲力,他依据《营造法式》将桥墩设计成梭型,增设过水桥洞为五洞。全桥用条石砌成,桥面中间行人,两旁设置护栏,并设窍排水,工程量十倍于旧桥。所谓西桥,就是现在位于台州市黄岩西城街道双江社区横跨西江的五洞桥,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八百余年风吹雨打至今坚牢无比。

丝织品清理现场

据1993年重修《黄岩西桥赵氏宗谱》卷七,赵伯澐其父赵子英始徙居台州黄岩县,遂为邑人,绍兴二十五年(1155)生,嘉定九年(1216)卒,赠通议大夫,同年与李氏合葬。该宗谱记载,赵伯澐是赵子英的第六个儿子。赵子英是赵匡胤的六世孙,在南宋初曾任台州府黄岩县丞。此外,据前文提到的《嘉定赤城志》记载,赵子英曾于绍兴五年(1135年)任台州府黄岩县丞;而赵伯澐又于庆元二年(1196年)主修黄岩五洞桥。出土文物和史料环环相扣,证实赵伯澐乃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七世孙。

出土系带绫罗鞋

据史料记载,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其弟赵匡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太宗即位后,太祖子孙基本上都流落民间,北宋灭亡时,太宗子孙除宋高宗赵构外,全部被掳往金国。然而赵构没有子嗣,只能在民间找赵匡胤的子孙,最后让位给赵匡胤的七世孙赵昚。除了宋高宗赵构以外,南宋所有的皇帝都是赵匡胤的后代,而南宋当时的都城在浙江杭州,所以赵匡胤许多后代的墓葬近年在浙江地区被陆续发现。

系带绫罗鞋

赵伯澐墓中出土的丝织品极为精美,其反映了丝织、提花等古代高超的手工艺技术,体现南宋手工业的发达,具有纺织技术的研究价值;同时文物的纹样设计蕴含典型的南宋风物,如双蝶串枝、练鹊穿花、云鹤莲花等吉祥纹样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审美取向。

出土丝织品纹饰极其精美

墓主人作为宋代宗室成员,随葬文物真实完整地体现了赵氏宗室成员的礼仪性服饰及日常穿着,就有极高的文化史价值。古人“视死如生”,所以赵伯澐带走了一年四季、各种款式的服饰,涵盖了衣、裤、袜、鞋、靴等,且织物品种齐全,有绢、罗、纱、縠、绫、绵绸、刺绣等品种,堪称“宋服之冠”。

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

随葬衣物清一色的质朴淡雅,大部分颜色为褐、灰、黑色,并无大红大绿的鲜艳服色。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的审美观念,追求“雅”而非“俗”。就像宋代五大名窑,淡雅清逸、富有内涵。其中,最有名的一套为“对襟双蝶串枝菊花纹绫衫”,绫衫呈浅黄色,饰有双蝶串枝菊花的花纹。领、襟、袖、下摆等处的沿口都镶有深褐色的衬边,对襟沿口接近下摆之处备有两条系带。

对蝶串枝菊花纹

这件衣服是赵伯澐墓出土丝织品中,色彩最为亮丽,图案最为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一件。它有如砥砺了800年犀利的时光金箭,依然纤毫无损,华光透亮,熠熠生辉。此绫衫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精美的纹饰图案,优雅娟秀的重瓣菊花均匀点缀于舒展漫卷的枝叶间,一对蝴蝶闻香而来翩翩飞舞。花、枝、叶、蝶四个元素组成的图案单位循环连续,富有一种疏密有致、均匀和谐的美感,使得整幅匹料的织成效果透露出华贵的气派。

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

此外,出土文物中有一件“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长长的衣袖,令人揣想长袖善舞的潇洒;莲花的意象,纱丝的质地,让我们相信一个民族拥有的风雅。

“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曾在杭州G20峰会举办时亮相,主席夫人携同G20外方代表团元首夫人们参观欣赏了包括这件“交领莲花纹亮地纱袍”在内的多件赵伯澐墓中出土的丝织品,大家纷纷对中国古老精湛的丝绸制作工艺深表赞叹。

赵伯澐墓出土水晶壁

说完丝织品,我们再说说赵伯澐墓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件奢侈品——水晶璧和玉璧。其中,水晶璧外径 7.5 厘米,孔径 3.2 厘米,厚 1.2 厘米,现收藏于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

赵伯澐墓出土水晶壁

这件水晶璧质地纯净光洁、晶莹透亮,应是一件腰佩。为整块优质天然水晶磨制而成,其制作技巧和工艺水平令人叹为观止!很难想象在没有高精度机器设备的古代,竟能够研磨出如此平整、光亮、剔透,弧线规整流畅的水晶物件。

相似的水晶璧在江西上饶茶山寺南宋建炎四年(1130)赵仲諲墓、南京西天寺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墓、浙江湖州吴兴区漾西宋墓、庆元会溪南宋胡纮妻吴氏墓都有发现,唯一的区别是上述水晶璧均为孔壁对称内削,而赵伯澐的水晶璧孔壁垂直。

赵伯澐墓出土水晶壁所配丝质编织绳带完好如初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其他墓中都仅存水晶璧,而赵伯澐墓的水晶璧以一根精致的丝绳带穿孔而过系结,丝质编织绳带保存完好如初。这为我们清楚展示了水晶璧的功能是压制飞扬的轻薄丝绸衣物,同时也是一挂美观时尚的佩饰。

南宋 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 局部

这样的图像资料我们可以许多南宋、辽金时期的壁画、绘画中找到。画中衣物间尝挂有环形佩饰,似为玉璧或水晶璧挂件。绳带的系结方式与赵伯澐墓不同,但似乎末端同样垂有穂子。

这件系绳带水晶璧的发现为我们解决了功用上的一大疑惑,这提示我们另一类椭圆形水晶环应该同样是挂件。这类外廓椭圆形,内孔海棠形,整体呈剑环式的水晶在江西吉水李家山南宋墓、浙江东阳湖溪镇罗青甲南宋墓、衢州坝下村都曾出土。如今看来,挂件的功用更为合理。

赵伯澐墓出土投龙玉璧

最后来看这件投龙玉璧。投龙玉璧外径 7.5 厘米,孔径 2.6 厘米,厚 0.7 厘米,现为台州市黄岩区博物馆藏品。玉璧为青白玉,少量棕色沁。其最值得玩味的是正面镌刻的49字铭文。铭文由外而内按顺时针排列成三圈:“大唐皇帝 昪谨于东都内庭 修金箓道场 设醮谢土 上仰玄泽 修斋事毕 谨以金龙玉璧 投诣西山洞府 昇元四年十月日 告闻”。

赵伯澐墓出土投龙玉璧

李昪原是南吴大将徐温养子,取名徐知诰,927年掌朝政,拥杨溥称帝。937年,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吴亡,即位于金陵,更名诰,改元昇元,国号齐。939年,复姓李氏,更名昪,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这块玉璧,就是改国号为南唐后第二年,李昪在一次投龙活动中的重要物件。铭文清楚交代940年10 月某日,南唐皇帝李昪于扬州宫廷内建道场设醮修斋完毕后,将金龙、玉璧投到西山洞府。

丝质编织绳带

投龙活动是道教斋醮仪式中的重要程序之一,是在举行斋醮科仪祈福禳灾之后,将满载祈者愿望的简,与龙一起投入名山大川、岳渎水府,龙为驿骑,负载简文上达神灵。道教投龙活动基本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流行于民间。唐代帝王崇道,投龙活动始走入宫廷,成为一项法定的国家大典。史籍、碑刻多有唐代帝王投龙的记载,以武则天、唐玄宗为最。封建统治者为国斋醮除求自身的福寿外兼祈国家的太平

卷草纹玉管

早期的投龙活动为投龙和简,按投放地的不同,分投山简、投土简、投水简,告祈天、地、水三官神灵。唐代投龙开始出现玉璧。反映武则天投龙活动的唐《岱岳观碑》即有“投龙荐璧”“于名山大川投龙璧”“金龙玉璧并投山讫”的记载。

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赤金走龙即为投龙仪式之用

唐玄宗时道士万福《传授三洞经戒法箓略说》有《金龙玉璧简文》记载:“简者求事之词,璧乃质诚之信,龙即传奏之驿”,说明了简、璧、龙各自的作用。而李昪投龙仪式则直接把告文刻在了玉璧上,是合简、璧为一了。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投龙玉璧实物,对研究道教投龙具有重要意义,可惜与玉璧捆绑在一起投放的金龙不知所踪。

赵伯澐墓出土投龙玉璧

这件南唐的投龙玉璧为何会出现在南宋赵伯澐的墓中呢?也许与北宋晚期兴起的金石学有关,文人士大夫以收藏古物为时尚,陕西蓝田吕氏家族墓中亦出土不少古物。从墓中出土最重要的位置来看,这块玉璧是赵伯澐生前至珍之物,还专门为它配了一个卷草纹玉勒,并用一条精致的丝绳带穿孔而过系结玉璧,绳端坠着葫芦状穗子。这条绳带沉睡千年而宛如新编,令人惊叹不已。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