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五洞桥位于临海市大洋街道,年代为清。
五洞桥即新桥,在临海大洋街道新桥头村,位于新桥头村与曹家、山下村之间。桥始建于明景泰间(1450~1456年),为一游方僧人筹资修造。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被大水所毁,翌年由里人章维新、张正礼等发起重建,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落成。同治四年(1865年)又曾重修。五洞桥为临海仅存的五孔型石拱桥,长方形块石砌置,拱券作分节并列结构。桥的跨度南四孔基本一致,而北一孔则相对较小。桥全长75米,宽4.1米,高4.8米。桥面随拱券略呈波浪形,两侧设望柱与护栏,望柱共36对。每根柱头雕刻猴或莲花等,莲花样式繁复,有仰莲、覆莲,还有莲蓬,含苞。雕刻手法既有圆雕、浮雕,又有深刻,浅刻。造型丰富优美,工艺精湛细腻。护栏栏板大多尚存,以中间为界,北截多刻博古、走兽等图案,南截均为素面,两端各雕有一对石象。桥的第三孔两面栏板外侧各镌二大字,东为“新桥”,西曰“福星”。西面二望柱上还分别刻有“信士赵明望妻颜氏助钱二千”、“信女徐门张氏须男加斌助钱”等字样。
桥的北面原有桥亭,今已折毁,仅残留的山墙上还嵌有六块碑石。一是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的《重建新桥碑记》,宽74厘米,高因碑的下部立于墙的夹弄中而不详,文计12行,楷书,字径3厘米。二是重建新桥募捐碑,共五块,首块额称“广种福田”,其它的均刻捐助者的姓名和所捐钱数。五块碑石的大小相同,高2.10米,宽0.76米。碑的下部字迹,因自然风化已漫漶不清。
2001年2月18日,临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临海文物文物保护单位”。
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