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畲乡古道

温州畲乡古道

温州畲乡古道起讫(途径)地点:西起景宁东坑镇,途径泰顺县石角坑,至文成县铜岭山森林公园终点达文成县西坑畬族镇。总长度:35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文成县畬乡古道始建于明清时期,旧时是文成县西坑畬族镇及周边村村民通往景宁县、泰顺县的重要交通要道。该古道沿途森林、村庄、山坡、梯田等自然景观,空气清新、环,温州畲乡古道,温州畲乡古道简介,温州畲乡古道-丽水市景宁县温州畲乡古道旅游指南

泰顺古道新玩法!来看温州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推荐

这个春天不知去哪玩?

别着急

小布这儿有14条推荐线路

带你邂逅

如诗如画的温州乡村美景

近日,温州市农业农村

推出温州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

为公众提供了更多高品质的体验

线路条条高颜值

现在就和小布来一探究竟!

泰顺精品线路

古道探秘健体休闲二日游

线路:第一天:泰顺红枫古道→左溪村→白鹤山庄→文礼书院→竹里云溪民宿;第二天:百丈时尚体育小镇→飞云湖→云欣采摘基地

亮点:田园村韵、农事体验

飞云湖

竹里村

来源:温州发布

编辑/初审:陈国安

审核:徐联飞

校对:卢书凝

核发:雷全才

新浪微博:@泰顺发布

投稿邮箱:tsxwxb@126.com

联系地址泰顺县罗阳镇爱民路216号县融媒体中心2楼205室

温州十大最美古道

“远芳侵古道”中的赞美

“古道西风瘦马”中的落寞

“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中的惜别......

因古道而生的诗文,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作为温州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古道与先贤生活水乳交融,密不可分。千百年来,不知多少祖辈在这些崎岖古道穿梭前行,奔向更广阔的天地……小编整理温州十县市区各一条最有游览价值的古道,带大家去与先贤来一场穿越时空的情感对话。

平阳

唐代

大岭古道

古道始建于唐,自古是平阳县水头、凤巢等地通往瑞安平阳坑的交通要道。

沿途人文景观丰富:150多年的古枫树,寨王殿、驿站遗址、古山寨娘娘宫、关隘、硐桥、谢侠逊故居、栖凤亭、古井等历史建筑文化遗存。

呈南北走向,南连凤巢大岭直至水头,北经瑞安平阳坑半路堂至瑞安,西接凤巢仁加垟,北望凤巢秀垟村山寨王庙。古道宽0.7至1.1米,在平阳凤巢乡境内的路段约4.5公里,现存的1.2公里路段基本还保存着旧时风貌。

自驾路线:温州南上高速—平阳鳌江—104国道水头方向—显桥路口—凤。

泰顺

景泰年间·明

三滩岭红枫古道

始建于明景泰年间,早期路面用不规则块石铺砌而成。

清中叶后,百丈口水路运输的兴起,该古道成为县内最为繁忙的交通线路,是浙南闽北,包括泰顺、寿宁福安柘荣福鼎五县来往县城和温州的陆路主干道。

因古道两侧栽种有大量枫树,夏天浓荫蔽日,秋天丹枫似火,蔚为壮观!

故又名红枫古道。始于泰顺县罗阳镇沙堤村上庄,止于三滩村半岭亭,西南往东北走向,全长约10公里,平均道宽1.5米,最高海拔580米,与司前镇筱条岭古道及百丈镇叶山寮古道相连。

自驾路线:罗阳—三滩—大岗岭。从县城出发,沿52省道8公里至三滩村

苍南

明朝中期

矾藻挑矾古道

苍南矾山有“矾都”之誉,挑矾古道是明清时期至近现代矾山明矾外运的重要通道

当时,明矾外运全靠人力肩挑,至藻溪上码头,然后运至各销售地。昔时,挑矾古道到哪里,挑矾的歌声就唱到哪里,道路有多长,歌谣就有多长。

古道南北走向,起始点在矾山镇古路下村,终点至藻溪镇九堡村九堡宫,全程约20公里,平均道宽约1.6米,路面早期用不规整卵石、中晚期则用明矾石铺设。

自驾路线:温州市区——温瑞大道——沈海高速——观美桥墩出口——S232省道(向东行驶23公里)——古路下村

文成

元代

大会岭古道

始建于元代,具体何年已无可考证。古道两侧遍布多种名木古树,有枫树、松树、竹林等,从岭头贯穿到岭脚,很是壮观。

大会岭虽历经数百年,却将众多人文景观很好的保存下来,有会吉桥、岭脚亭、半岭亭、会云寺、云亭庵、云顶寺、元末吴成七农民起义时建造的白杨寨遗址等。

该古道东起于大峃镇岭脚村,西至百丈漈镇富垟村岭头,西北走向,旧时是文成县境北通青田县景宁县、云和县龙泉市,南达瑞安市、平阳县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长4.8公里,4500多级台阶,平均宽1.2米左右,最高海拔710米。

自驾路线:从温州上甬台温高速,飞云出口下,转56省道,先到文成县城,文成县城往峡谷景廊景区方向开车约4公里到岭脚村。

瑞安

东晋

瞿湖林源古道

又名分水城古道,历史悠久,可以追溯东晋时期,谢灵运曾作《过瞿溪石室饭僧》诗,其中有诗句:“钻燧断山木,掩岸墐石户”,说的是瞿溪僧人断木钻隧,以石屋为居的清苦山居环境。

古道的尽头,在分水城尖的山背上,横跨古道修筑了石块垒砌的城墙,即为史载的“分水城”。

起于瑞安湖岭林源村,止于瑞安与瓯海交界的分水城尖,海拔高度454米,全长5.6公里,路宽1.5米,沿溪而筑,以块石和条石为主料,有的路段筑有驳坎和护墙,经过分水城向北下山通往瞿溪、温州市区。

自驾路线:从市区出发,沿西山路至温瞿公路至瞿溪镇,路段上均有指示至石岩屋景区的路牌。或者从瓯海大道出发,转到瞿溪镇后往雄岙村方向到底即可。

乐清

北宋

四十九盘岭古道

又名丹芳岭,位于乐清芙蓉东岙村东北首,因岭路盘转四十九折而得名。自古以来,是从芙蓉入雁荡的必经之路。

芙蓉镇志》记载:南宋初年,北段驿道从雁荡山中出入,自雁东经谢公岭、马鞍岭能仁寺过丹芳岭经陌西、西门进入芙蓉驿,官道走的是四十九盘岭。

南起东岙水电站,北至能仁寺,全长2.4公里,块石路面,宽约3米,岭背海拔311米,岭虽不高,但盘旋曲折,行走费力。

自驾路线:温州市区——机场大道——415沈海高速——下虹桥/蒲娅出口——虹南线——104国道/幸福东路——石清线——东岙村

永嘉

明代

太平岭古道

古道始建于明代,连接珍溪港与古庙港的主要通道,更是永嘉与乐清东部虹桥、蒲岐贸易交流的重要商道,故乐清称之为蒲岭。

古道形势险要,在冷兵器时代,是战略重地,自从花坦、古庙到乐清县境公路开通后,古道行人渐少。

北起沙头镇花坦小溪村,途径张田庵、古庙岙、龙抢珠、上桥到林窟自然村。先南北再东西走向。全长11公里,平均道宽1米,最宽处2米,路面由乱石铺筑。

自驾路线:温州市区——机场大道——815沈海高速——下S26杭州/永嘉/——S26诸永高速——下S223/永嘉——223省道——沙头镇小溪村

鹿城

元代

石垟古道

建于元代1313年,属旧时驿道、香道,虽历经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古道风情依旧。

沿古道可登上龙娘山顶,海拔858米,是鹿城最高峰。山巅远眺石垟全貌,古老而幽深的山村散落在群山之中,戍浦风貌一览无余,隐约可见瓯江明珠——江心屿,秀美鹿城尽收眼底。

位于鹿城区藤桥镇境内,西起石垟村,东至马村,北靠龙娘山,全长8.6公里,宽2.5米,是鹿城区东西横向通往市区距离最近的一条民间古通道。

自驾路线:市区方向——廊桥车站——南街——廊桥老桥——北市中路——北市西路——廊桥中学——国觉寺——廊桥游泳池

龙湾

明代

瑶溪岭古道

古代百姓往来、耕作、经商、文化交流和军事的通道。

经瑶溪岭,一可续岭至瓯海区茶山街道;二可续岭至大罗山龙脊、牛头角等景点;三可续岭至永中街道,交通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因此,瑶溪岭古道除了有绝美的自然景观外,还有众多的人文景观。

位于龙湾区瑶溪街道境内,从岭脚瑶池开始,沿瑶溪上山公路经洗足潭至瑶湖,再走右道南行,随溪边山路蜿蜒而上到瑶溪五都董界、景香亭。古道长约5公里,路宽约1.2米。

瓯海

东晋

石岩屋枫树岭古道

与前文五中古道为同一古道不同路段,两者以分水城为界限。过分水城后继续前行,可至瑞安林溪,直至湖岭镇湖屿桥老街。

原名分水岭,因岭上多枫树又名枫树岭,又因岭上的石岩屋近年知名度颇高,称石岩屋古道,是古永嘉县与瑞安县的交通要道。

起于瓯海区瞿溪街道雄岙村,止于瓯海与瑞安交界的分水城岭,长4.5公里,路宽1.5-2米,为原始块石石阶路。

自驾路线:市区方向——西山希路——温瞿东路——瓯海大道——雄溪村

温州五龙观古道,寺多道长,风情依旧!

五龙观古道,系民间古通道,古道位于永嘉县乌牛镇大嶂山和三江街道行禅山,发于永嘉县乌牛镇大嶂山山脚,经大嶂村,过著名的古道观五龙观,翻过行禅村行禅垅,止于乌牛镇西叶村。在经行禅村前古道为水泥硬化路基上山陡峭,行禅至西叶段为块石筑就,道宽路缓!古道全长10公里许(有2公里公路穿插),累计爬升700米许!3小时可至,值得一去!

五龙观古道与西叶岭古道、麻谷寺古道、东叶古道交汇

古道起点位于永嘉县乌牛镇大嶂山山脚,牌坊过去几十米,左边上古道!

上山陡峭

10分钟路程许,到达大嶂村

上水泥台阶,右拐进村

不过余吴宗祠,左边上山

老门台

左边上

几十后左上公路

百米许,到达五龙观停车场,右拐上山

远眺高山

过长光亭

看到栏杆,五龙观将近!

路旁追熊亭

前方五龙观(五龙观,临峭壁而建,殿北靠海拔800余米的莫海岗,殿侧有二百余米高的五折瀑布如白龙出峡,飞练落天,殿之四周峰峦叠嶂。古殿巍然屹立于峭崖幽谷之中,气势雄伟,令人称奇。“这就是熊际奇洞,亦称五岳庙。”据传,五岳庙至今已有840年历史,闻名于瓯江两岸。一年一度庙会,每逢农历八月二十二日举行,于1994年经县宗教部门批准将“五岳庙”改为“五龙观”。)

五龙观里五岳庙

五龙观外景

风水

风水池上峡谷飞瀑(旱景)

雨景(借图)五龙瀑从百米高的山崖从飞流直下,哗哗声响震耳欲聋!

远眺行禅岙

经过五龙观,过五龙桥,沿乌牛,三江乡贤资助扩建的古道继续前行!

回眸道观

过时遥亭

回眸乌牛

到行禅岙五岳庙

右拐下

上公路,右行便是行禅村(“行禅”之名,与佛教中的名词“行禅”有关,佛教中之"行禅"有走路修行之意,坊间流传永嘉一名僧曾行至行禅山,并说“此乃行禅之地”。行禅村还有远近闻名的民俗活动"走马灯"。走马灯活动一般从每年正月初三开始,由十七个十四岁左右的男孩扮成三国人物或白蛇传人物,刘备孙尚香五虎将诸葛亮,白蛇青蛇许仙法海,还有马夫之类的,孩子们作京剧中的脸谱打扮,身着从山外定制的戏服,其中10人骑纸马,所谓纸马,以竹子为架作成马型,糊上白纸,然后在孩子们腰部前后分别绑上马身前部分和后部分,马肚内点着蜡烛,孩子们走动时就像骑着马,表演时,和着乐队唱着马灯歌,挨家挨户表演,这就是走马灯。)

行禅对面的高山

过行禅水库

经行禅村玄壇爷庙,一路直行!

遇古树,右拐

在倪氏道观旁,右边上山

过小桥

古道块石建筑

古树

翠竹

道宽平缓

至山坳时,左行

继续左行

一路直行

远处稻桶岩

高山叠峰

过小溪涧

山下西岙灰库

临崖古道

至第二个山坳时,开始荒草占道,但宜行!

前方东岸坦至西叶公路

过小桥

古道与公路交汇,右行

在建公路

过豁口几十米,在枯树处下公路,

豁口上的古亭,本来古道在古亭处右拐玩西叶的,被公路强行挖开一个豁口!

去往西叶的古道

共过两座小桥

道旁新建寺庙

开路落石占道

上崖壁,右行上公路,古道尽!

回眸

沿公路1000米许,到达西叶村!

西叶村

西叶村古树

碧天瑞霭千门晓,玉槛春香九陌晴!(西叶村民宅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