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

上青古道自绍兴县王坛镇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是绍甘线未开通前王坛、平水居民到绍兴城区的要道。上青古道盛名久已,得名似乎来于其首尾两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坛也;传闻乃古时嵊州一带通往绍兴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称之为会稽古道,从青坛到上灶渡口为其中一段,上灶古船埠沿若耶溪至绍兴为水路,由青坛经王坛到嵊州为另一段山路。

中文名:上青古道

起始地区:绍兴县王坛镇

终点:平水上灶古船埠

上青古道游玩攻略 上青古道徒步攻略

1. 上青古道徒步攻略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一首《天净沙.秋思》为我们描述了中国古道的悲壮与苍凉,饱含着深沉的历史韵味。

编辑

古道,意为古旧的道路。《古道歇棚记》载:“古道者,古来人世跨空移时、运往行来之途;贯朝穿代、纫忧缀乐之线。”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古道,如:箬岭古道、吴越古道、琅琊古道、太白古道、天字古道、上青古道、渚山古道、徽杭古道、金华山古道、萧关古道、鹞子尖古道、川盐古道、瓜州古道、阿干古道、关山古道、阳壶古道、云台古道、唐蕃古道、秦皇古道、剑门蜀道、阴平古道、瑞丽古道、银铜古道、商於古道、南陵古道、岐澳古道、乌孙古道、傥骆古道、黄金之路、克里雅古道等,其中以下面五个古道为代表。

一、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古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域称谓,是一条世界上自然风光最壮观,文化最为神秘的旅游绝品线路,它蕴藏开发不尽的文化遗产。

编辑

二、太白古道

  太白山古道风景区地处秦岭山脉主峰太白山北麓,因太白山而得名。李白、杜甫、韩愈、苏轼、于右任等历代名人都曾由此古道登临太白山,一览山川,畅抒胸怀,留下了大量赞美太白山景色的绝妙诗篇。从太白山古道登山口进入,沿途每隔十里一座庙宇,现在自下至上分别还留有下白云、上白云、大殿、骆驼树、斗母宫、平安寺、明星寺、放羊寺、小文公、大文公等庙宇或遗址,具有浓厚的宗教和人文历史。

编辑

三、剑门蜀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诗仙李白是名句,让蜀道更加著名。四川有“四绝”——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剑门之险。蜀道能与此三者齐名,可见它的雄壮。相传此古道为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大剑山(剑门山)中段,依崖砌石为门,故名剑门关,并在大小剑山之间架筑飞梁阁道,剑阁也因此得名。剑门关峭壁如城墙,独路如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成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古蜀道的咽喉。前些年在古剑门关的遗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城关,成为它身后千年古道的一个崭新标志。

编辑

四、徐霞客古道

徐霞客古道”因《徐霞客游记》而名,途经宁海、天台、新昌三县,新昌段位于素有“东南眉目”之称的天姥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沿途有班竹、会墅岭、天姥龙潭,清凉寺等古村古庙,是“霞客森林古道”的精华地段。

编辑

5、巴盐古道

巴盐古道起自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沱镇,是古代巴盐销楚的重要通道之一。巴盐古道:(盐运大道)从唐宋开始,(之前无史料记载)逐步建成起于石柱西沱的“川盐销楚”的盐运大道,主道由西界沱翻楠木垭(或刺竹垭)经过青龙场(或鱼池坝)、石家坝、黄水坝、万胜坝(或双河)到白羊塘翻七曜山至湖北利川汪营,再到利川、恩施和咸丰等地。全程数百公里。

2. 上青古道徒步的意义和感悟

西安,成都,重庆,厦门都是不错的徒步城市

3. 上青古道全程爬山多少小时

上青古道最高处海拔430米。

上青古道自绍兴县王坛镇一直到平水上灶古船埠,是绍甘线未开通前王坛、平水居民到绍兴城区的要道。上青古道盛名久已,得名似乎来于其首尾两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坛也;传闻乃古时嵊州一带通往绍兴的唯一官道,也有人称之为会稽古 ,从青坛到上灶渡口为其中一段,上灶古船埠沿若耶溪至绍兴为水路,由青坛经王坛到嵊州为另一段山路。

4. 上青古道徒步线路

平水镇旅游景点有:会稽山天池,上青古道,云门寺,平阳寺,小舜江村等。

会稽山天池,位于绍兴县平江镇境内,又叫平水江水库。若耶溪谷面积70平方公里,湖面环抱,湖水清澈,波光粼粼,宛然天池。沿岸浅海鱼群可数,岸上的沙滩可以作为天然浴场。库区内有三个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小岛,分别是自南到北曰湖心岛、狗头岛和蛤蟆岛。

云门寺,在绍兴城南处的秦望山麓一条狭窄的山谷中,平水镇寺里头村境内。它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刹,更是一个融合宗教、文化、游赏的古老文化胜地。云门寺有五进:分别是山门、韦驮殿、大雄宝殿、法堂、禅堂。

上青古道,据说是绍兴徒步界甚是经典的一条路,得名似乎来于其首尾两端地名,一曰上灶,一曰青坛。这是古代嵊州通往绍兴的唯一官道,相当于国道,随着平王线的开通,已经很少有人通行,当地也有人称它是会稽古道,从上灶古船埠到若耶溪再到绍兴,已经没有路可寻了,但是由王坛镇上灶古船埠到嵊州是山路,因为人迹罕至,还全铺上了青石板,所以留存。

平阳寺,位于若耶溪源鹿山下,建于清康熙五年,规模宏大,主殿内多达六进,加上侧室数百间,构成一个巨大的建筑群体。庙宇鼎盛时期僧人人数达千人,是江南著名的一大名刹。由于年代久远,风雨交加,庙宇大部分被毁,只有一座藏经楼及侧厢屋数间保存下来。寺内的无尘现象被称为天下之最,藏经楼足以为证。

小舜江村,是一个长寿村。这个村庄是第一个水源保护地。全村人拥有山林4644亩,为了保护水源,村里还建了枫树防护林,以隔离沙尘。村子里有不少古树,500道1000年之间的古树有26棵,主要为枫树、苦竹树等。为了保护这些古树,村内还专门修建了古树公园。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红黄相间的树木令人赏心悦目。秀美的自然风光,朴实的民风,小舜江村获得浙江省A级景区称号。

5. 徒步上青古道自驾车停哪合适

上青古道不是环形的,除非是你原路返回。

上青古道,绍兴县平水上灶船埠→梅园锁泗桥→兰若寺水库→日铸岭→祝家村→万寿山水库→万寿山→金渔岙→陶晏岭→新联村→越联村→青坛村。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上青古道怎么样

一周的工作结束,周末闲赋在家,何不锻炼锻炼身体,远离城市的喧闹,回归大自然,吸收一下大自然的空气呢,徒步有时候就是一种心态,我们都不知道前方会遇到什么,但是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不能放弃,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未来都是不可预测的,但是不管怎样,保持良好的心态,不放弃不抛弃,未来就会给你不一样的美好馈赠。徒步也是一样,这也正是徒步的意义。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快乐徒步

让我们把心态放在脚下,一步一个脚印稳稳当当的前行吧!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穿越上青古道

趁着春光正好,与好友相约,来到绍兴,穿越上青古道。

蓝天白云,微风吹佛,竹林溪水做伴,脚踏石阶,感叹修路人的辛苦和智慧。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上青古道

走在古道上,听着山里鸟叫,微风拂过树叶,泉水叮咚,内心一片祥和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上青古道

路过几户农家,炊烟袅袅。

不知不觉已到午时,打开背包拿出自己所带之物三五一群开始群聊了起来,互相交递食物,温暖人心,领队开始把西瓜打开一起享用,西瓜汁多甜美,从嘴巴甜到心里,所有的疲惫一扫而空,吃饱喝足继续往山里深处走,在第二座山下有一处碧蓝色水的水库,山与山连接倒影在水中美丽极了!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上青古道

水质这样好的水库,养育着一方百姓,实属难得

路边开满了黄色叫不出名的小花,红色的小刺梅酸甜可口,树枝长出了嫩绿色的新叶郁郁葱葱。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小刺梅

现在是春季,山上都是一片生机,没有什么果子,我想着到时候再约着有人秋季上山一次,那个时候应该能收获不少的野果子。

七拐八拐以20分钟歇5分钟的时间爬到第三座山山顶,深山藏农家,有人在耕田,采茶,采药,有山有水伊伴,天上人间,世外桃源。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上青古道

穿过农家几只小狗追随着我们脚步,一路走到下山。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小狗 随

到达山下一起集合拍照,整装一同回上海,美好的旅途就这么愉快的结束,令人流连忘返。

上青古道一日线攻略  上青古道怎么样

快乐徒步上青古道之行

这次的队伍比较壮大,一路上有说有笑互帮互助也是极好的。

绍兴上青古道反穿之陶宴岭古道赏枫

深秋了,天气渐凉。想着山里的枫叶应该红了,我约了朋友自驾去绍兴城南的陶宴岭古道赏枫。

搜索陶宴岭古道,然后一直跟着导航走,显示的目的是王坛镇新联村。进来的时候,我感觉目的地可能搞错了。以前了解过这个古道,入口不是这里,路程也没这么远。不过,这儿也是陶宴岭古道的一个入口。只能说从这里徒步,正向穿越变成了反向穿越。

陶宴岭古道

早上的雾很大。8点多到达新联村的时候,天还是雾气蒙蒙的。古道入口位于村委会边上,前方有一大块的停车坪,解决了自驾游客的停车问题。从介绍中得知,新联村是浙江省特色旅游村,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以及浙江省2A级景区村庄等等。在这里,陶宴岭古道和边上的新联溪组成了旅游景区的主要部分。

陶宴岭古道 村委会

陶宴岭古道 旅游图

陶隐岭古道,当地又称陶宴岭古道、陶元岭古道,位于绍兴县王坛镇新联村庙岩头与平水镇金渔村之间。据建筑风格判断,建于明清时期,大致南北走向,全长4公里,路面宽约1-2.7米之间。路面用毛块石和条石铺设而成,局部地段设石台阶,依山势建有平路状和石阶状两种路面形式,路基用块石叠砌。古道上,从北至南依次建有无名氏路亭、灵庙、化雨庵及加一大王庙等,现化雨庵已无存,无名氏路亭及灵庙也为民国以后建筑。 陶隐岭古道历史上是绍兴、嵊县等地的必经之路,其现状和原始历史风貌保存很好,其在当时实现物品内外交流、促进山区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县南部山区至今完整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驿站古道遗址之一,为研究当地村落历史文化提供了很好的实物依据。

据传陶宴岭始建于南朝,完工于明清。南朝齐梁年间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陶弘景曾隐居于此,采药炼丹,岭因此而得名。

我们在入口处准备了一会,8:30分开始进入景区。

景区的入口处有一木头牌坊,上书“陶隐岭”;一侧是一幢老房子,感觉有点年代了。花坛里的槭树红叶显得格外鲜艳。

陶宴岭古道 入口

陶宴岭古道 入口

沿着新联溪前进,小溪两边是现代的民居,掺杂一些老房子。老房子大都是木结构和木制部件,已经很老旧了。它们的围墙基本是用石头垒成的。一些石板桥或水泥桥连通小溪两岸。

陶宴岭古道 新联溪

陶宴岭古道 古宅

陶宴岭古道 古宅

陶宴岭古道 古宅

经过逸风亭,到达柯一庙,8:50分。正式踏上古道。

陶宴岭古道 柯一庙

陶宴岭古道 正式入口

古道的路是经过整修的,石板或石块组成的路面很平整。只是今天雾气还未散,石块上有些湿滑,走路还得小心些。

山下的古道两边是山民们开垦出来的小梯田,种满了蔬菜。往上就是竹林了。

陶宴岭古道

陶宴岭古道

地图中所示的陶弘景隐居地应在岭登附近,路边没有标识,我们也没有认真去找,不知道在哪里。

陶宴岭古道

陶宴岭古道

山并不高,9:15分就到小山顶了。山顶上有一座亭子,一段避雨长廊。我们在休息的时候,遇到了正穿的几个驴友,兴致勃勃的聊了一会。

陶宴岭古道 山顶

对游客来说,下山的路段才是见证风景和古道文化的地方。

陶宴岭古道

陶宴岭古道

9:25分,到达泉水灵庙。在这里,我们发现了一块2019年上青古道登山节的指示牌。原来,除了驴友会来这里徒步,一些组织也会沓至而来。

过陶宴岭半山腰,有一座灵庙,面积虽不大,却香火鼎盛。原来,从前嵊县有一壮汉患眼疾,四处求医无果。途经这处泉水,在此洗脸休息,眼疾忽然不治而愈。此人喜出望外,便在泉水旁建庙报恩。据传此泉连通东海,1967年伏秋冬连旱半年,周围水库全部干涸,此泉水量却不减毫分,泉王庙因此更是声名远播。

泉水灵庙

泉水灵庙

泉水灵庙

9:38分,到达饭沙石。这只是古道边一块普通的石头,如果没有典故的话,绝对不会去看第二眼。其实饭沙石也就是任公钓矶。

庄子-外物》记载道:“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犗为饵,蹲于会稽,投竿东海……”任公子用五十头肥牛为饵,蹲在会稽山上钓东海巨鱼,此会稽即陶山陶宴岭也。任公之所心选此地,盖因此钓矶来历不凡。相传一群仙人赶赴王母寿宴,途中休憩于陶宴岭,闻见山岭人家饭香扑鼻,心之所动,食于农家。忽然一仙人牙碜,吐出一粒沙子。此沙因吸收了仙气而化成了一块巨石,故后人称之为“饭沙石”。

陶宴岭古道 饭沙石

枫林晚照”就在饭沙石的不远处。

这里有数棵百年以上的枫杨树,树径粗大,一人无法抱围。其中一株已有760年历史了。

这里是整个行程中风景最好的一段,深山古道、红叶古树,多好的意境呀!唯一可惜的是,此时还是大雾弥漫,远看枫杨红叶似乎披了一层白白薄纱,无法透出它的艳丽!但是它挺拔的身姿还是让人仰望、赞叹!

陶宴岭古道 枫杨

陶宴岭古道 枫杨

陶宴岭古道 枫杨

陶宴岭古道 枫杨

陶宴岭古道 枫杨

9:50分,到达陶隐岭古道正穿的起点,金鱼村。因为时间尚早,我们决定继续徒步万寿山步道和日铸岭古道,完成上青古道(精华段)的反向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