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邵飘萍旧居

金华邵飘萍旧居

邵飘萍旧居即邵飘萍旧居陈列馆,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区古子城内浮桥街89号,是一代报人邵飘萍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邵飘萍旧居分前后两进各三间,以天井隔开。

邵飘萍旧居,是这位革命伟人在金华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之一,于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做好这幢极具历史和人文价值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金华市文物局于2012年开始着手开展旧居的整体维修工程,2014年维修工程通过了浙江省文物局验收。

2015年,实施了旧居的布展工作,纪念与传承邵飘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爱国主义情怀。

2016年5月16日,邵飘萍旧居陈列馆开馆。

布展以邵飘萍的生平为脉络,以图片资料与实物展示相结合的方式,力求最大程度的还原其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杰出地位和卓绝贡献,展现其“飘萍一支笔,抵过千万军”的伟大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邵飘萍亲属为布展共捐献了95件珍贵的展品与照片资料。

走进旧居,可以看到邵飘萍先生从初入报业到京城办报的全过程,每个房间里都充满了对先生的怀念。

邵飘萍文化直播走进邵飘萍旧居

邵飘萍文化直播

走进邵飘萍旧居

12月6日,“解密毛主席教师《一代报人邵飘萍文化脉络》”直播活动走进邵飘萍旧居,直播活动从邵飘萍出生地东阳南市街道紫溪开始,遍访邵飘萍先生足迹,解读邵飘萍一代报人杰出的革命精神。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邵飘萍旧居位于婺城区浮桥街89号,2016年对外开放,内部展陈对邵飘萍生平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展示了诸多珍贵的邵飘萍遗物和照片。直播期间,金华市博物馆讲解员仰艺带领观众“云参观”旧居陈列,通过展览将邵飘萍先生立体全面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成为直播活动的亮点。

直播活动共有近7万次播放,为感谢市博物馆对直播活动的大力支持,邵飘萍先生后人邵诚民代表节目组致信金华市博物馆表示感谢,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给予高度肯定。

表 扬 信

金华市博物馆宣教部:

您好!

我是邵飘萍侄曾孙、《邵飘萍传》一书的作者,本月6日,为迎接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几位同志,从北京来到金华,从事解密“毛泽东老师——一代报人邵飘萍文化脉络”全球直播活动,在浮桥街邵飘萍旧居陈列馆拍摄参观过程中,贵单位工作人员盛基俊、仰艺俩位同志,全程热情服务,业务精湛,令人感佩!非常感谢贵单位派出如此优秀员工为来宾提供高品质服务。为此,特建议贵单位表彰俩位员工,以弘扬先进。

此致

敬礼!

邵飘萍侄曾孙邵诚民

2020年12月8日

600年来,这里曾是金华的“小香港”,钱钟书写过,邵飘萍住过,日冦炸过⋯⋯今天,这里迎来了新时代!

近日,婺城区城东街道举行上浮桥区块城中村改造动员大会,部署上浮桥城中村改造工作总体目标及近期主要任务,让人期盼许久的上浮桥区块正式吹响了城中村改造的“号角”。

今天,小布走进这里,在感受百年历史的同时,展望它的未来。

1

回望上浮桥的百年历史,

这里曾有金华“小香港”之称

上浮桥社区因桥而得名。上浮桥,又名宏济桥、问津桥明朝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由金华人袁大珍捐资始建,以铁索连接24艘木船,上铺木板而成。因元朝时在宏济桥下游约1公里处已建有一浮桥,故宏济桥俗称上浮桥。由此推算,上浮桥社区的建村历史应从明朝永乐年间开始,距今已有600余年。

上浮桥社区位于婺江边,地处金华的南大门,以前这里是金华城前往丽水温州等地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往各地古道的起始点。终日来往行人络绎不绝,菜馆、旅馆、药店、豆腐店、茶店等店铺应有尽有。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浮桥老街终日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素有金华的“小香港”之称。

据上浮桥社区文保员盛基俊说,当时金华市区类似这样商铺聚集的街巷几乎没有,所以很多住在金华城里的老百姓,都会穿过上浮桥来老街买东西。

上世纪三十年代,金华市区的第一个汽车站也建在上浮桥社区。现代著名作家钱钟书还曾在他的著作《围城》中描写过金华汽车站。

2

渐渐远去的城市背影,

有我们共同的记忆

上浮桥社区,因浮桥繁华一时,也因浮桥逐渐落寞。

根据社区老人回忆,1939年,日寇飞机曾对金华进行轰炸,上浮桥在轰炸中被毁。后来虽然又重新搭建回去,但位置已经往下移了一段距离。

1941年,浮桥改造成公路桥。1942年5月,抗日战争在浙赣会战爆发,为阻止日军追击,政府下令大面积破路行动,上浮桥因此被毁,此后屡建屡毁。

1965年改建为10孔低水位钢混T型梁结构公路桥。由于桥面低,两旁无栏杆扶手,每逢雨季,洪水暴涨就会把桥面淹没,行人车辆无法通行。

1996年,为解决老城区东部交通拥堵问题,政府在上浮桥旧址西侧新建一桥,取名宏济桥。新桥完工后,上浮桥完成历史使命,被拆毁。上浮桥终于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盛基俊告诉小布,1941年上浮桥下移改造为公路桥后,与之相衔的老街就逐渐淡出商业环境,大部分居民陆续搬迁至村外新居,老街从此年久失修,多数房屋破烂不堪,已成城中空心村。

盛基俊说,在上浮桥南岸加固工程中,在宏济桥南岸发现一处完整的古码头,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价值。经过多方呼吁,宏济桥码头得以平移搬迁保护。2011年被列为第六批省文保单位。

从宏济桥码头看去,对岸是掩映在绿树丛中的赤松门城墙遗址,西侧尚有数百年树龄的古樟树一株、南侧浮桥街89号为中国近代著名报人邵飘萍早年在金华的旧居,这使得古码头多了一份浓郁的人文情怀。

除此之外,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当时在上浮桥东桥头,还有一座抗日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后因造房子被拆除。

3

“城中村”改造的大幕,

在这个美丽的秋天拉开

带着老一辈的记忆,小布走进了上浮桥,发现这里就像一个“小城”,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两三米宽的小路两边,收破烂、补鞋匠叫卖声不绝于耳;与之相伴的是,密集的房屋,狭小的街巷,空中“蜘蛛网”般的电线等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治安、安全问题。

2003年,上浮桥撤村建居,原先老街上空置的房屋,也陆续对外出粗,低廉的房价吸引了不少外来打工者居住。社区里 ,群租房、小作坊、垃圾站、小饭店密密麻麻;社区外,联排别墅、高级公寓、写字楼鳞次栉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了改变脏乱差的现状,从2013年开始,上浮桥社区对辖区内万余平方米的违法建筑进行了依法拆除。环境虽然有了改变,可有些问题却已根深蒂固,雨污合流、街巷拥堵、市政基础设施的缺失都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

今年10月,上浮桥区块城中村改造工作拉开大幕,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

10月12日,各个征收小组成员走村入户,进入摸底调查阶段。

10月17日,上浮桥征收红线公告张贴公示,将复兴街以西247亩左右的集体土地划入征收范围。

10月27日,调查公司、评估公司、测绘公司相继进场,为下一步签约做好准备……

随着上浮桥区块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有序开展,

居民们开始搬家,

带着对过去生活的一丝不舍,

带着对圆搬迁梦的喜悦,

更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希翼,

共同奔向美好的未来。

为城中村改造的建设者们点赞!

作者/郦莎

航拍/张易

编辑/马晓芬

铁肩辣手——访中国报业先驱邵飘萍故居

铁肩辣手——访中国报业先驱邵飘萍故居

2021-08-12 09:04·

作者 | 拾遗书斋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动态

电视剧《觉醒年代》中有一个片段:在北大课堂上陈俊达、邓中夏、旁听生毛泽东就“怎样才是合格的新闻记者”展开讨论,毛泽东答:做一名出色的记者,比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立场和职业操守,追求真理是一名记者至关重要的品行和良知。

这正是中国新闻事业先行者邵飘萍先生秉承的职业操守。

2017年秋天,与友人逛琉璃胡同,偶然走到魏染胡同,远远望到一个二层小楼建筑阁局比较古旧,但见门楣上隐约有字迹,仔细辩认是“京报馆”三个大字。整个楼显得很破旧,电线横穿大门,门内堆放着杂物,院里显然有住户。这是一个有三十多家住户的“大杂院”,平均每间房屋使用面积仅10余平米,却挤着一百多位居民,这样一幢历史建筑还住着人,实在令人堪忧。

夏日炎炎,我偶然又走进魏染胡同,欣喜地发现京报馆焕然一新,这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原来在宣房集团管理下这处旧建筑一直保存还算完整,2020年政府开始修缮,妥善安置了里面的居民,恢复其民国风格。狭长的灰色楼体被清理得整洁肃穆,两根廊柱高大挺拔,犹显精神。进入京报馆大门,但见院门口的影壁上镌刻着“铁肩辣手”四个大字,邵飘萍先生挥笔写下的“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悬于报社墙上,用于自勉,也勉励同仁

1918年10月邵飘萍在北京三眼井38号创立《京报》,这是一份无党无派,主张言论自由,为民众发声的刊物。开办一年即在北方各省皆有报纸代派处,可见其发行量之大,影响力之广。同年邵飘萍与蔡元培、徐宝璜在北京大学创立新闻学研究会,其宗旨是“研究新闻学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事业之发展”,邵飘萍主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学理论,第一次把新闻学搬到了中国的大学讲堂,课堂上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讨论。

早在1911年邵飘萍就在杭州办《汉民日报》,后因反对袁世凯,三次被捕入狱。1914年赴日留学,创办东京通信社,向国内报纸发稿。1916年回国,任上海《申报》驻北京特派员,先后写下二百多篇“北京特别通信”,深受读者欢迎。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向国内各报及外国驻京记者发稿。由于《京报》屡次发表揭露、批评政府腐败的文章,1918年8月被安福系政府查封,邵飘萍逃亡日本

如此经历注定邵飘萍终将成为一个著名报人。

1920年曹锟、吴佩孚上台,邵飘萍从日本回国,同年9月17日《京报》复刊,社址迁到魏染胡同,也就是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京报馆。它是一幢坐东朝西的二层木构楼,面阔七间,临街立面用西洋式砖壁柱装饰,大门处有古典柱式门廊,门口上方建有观光阳台。楼门正上方有邵飘萍手书“京报馆”牌匾。东侧紧邻邵飘萍故居,是一座两进四合院,坐北朝南。一进院正房、厢房各三间;二进院正房五间,东西厢房各一间,布局紧凑。

流亡日本时邵飘萍撰写了《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赞扬俄国十月革命,与李大钊先生的思想观念相契合。回到北京后,邵飘萍与李大钊、邓中夏、罗章龙等人接触来往,支持他们组织的活动,在《京报》上推出“列宁专刊”和“马克思纪念特刊”。

1925年经李大钊、罗章龙介绍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邵飘萍急赴各地采访,连续报道各种消息、评论、通电、文章等110余篇,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由于《京报》关注时局揭露事件真相,它的相关报道惹怒了军阀,此实他已经被列入当局的通缉名单中。

邵飘萍对险恶形势已有预感,为防万一,他暂避东交民巷苏联使馆。4月24日,在被军阀收买的《大陆报》社长张翰举诓骗下,邵飘萍被侦缉队围阻拘捕,当夜侦缉队包围京报馆,《京报》被封。

4月26日凌晨,警厅未按法律程序公开审理,便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罪名秘密判处邵飘萍死刑,被押至天桥刑场。临刑前,他神情自若,向监刑官拱手说:“诸位免送!”向着曙光仰天大笑,从容就义,至死没有出卖党组织机密。

沿着古旧的木制楼梯拾级而上,二楼右手第一间便是邵飘萍的社长办公室。走进室内,岁月悠长,时光穿梭,好似看到他的身影,或凝神沉思,或奋笔疾书。京报馆附属的两个四合院是当年邵飘萍和家人生活的场所,夏日的阳光晒进客厅,仿佛邵飘萍还坐在那张椅子上读书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