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

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

942年中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进驻天京潜抗日根据地,组织展开了著名的曾家湾战斗。曾家湾现位于张港镇东北角,距离镇区7公里,与渔薪、蒋场镇相邻。是市境在张港以北地带的一块重要纪念地。1942年国民党军潘典华旅第一团江鸿部率兵侵占此地,以此为大本营不断向周围“蚕食”。新四军五师十三旅旅长周志坚和三军分,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简介,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天门市曾家湾战斗及革命烈士纪念碑

瞿家湾革命纪念地旅游 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

1. 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

如果你长期生活在缺少水的地方,约上情侣或三五好友游湖,应该是最好的选择。在洪湖旅游港租条小船或者包一艘快艇,到湖中间转一圈,水天一色,看着一望无际的湖,你一定是心旷神怡,小船穿梭在莲区,还可以亲手摘莲蓬品尝品尝,女士还可以摘一两片荷叶披在身上,在这独特的美景中,录一段浪漫视频,你觉得如何?

2. 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介绍

洪湖拥有湿地生态、红色旅游、三国文化、地热温泉等丰富的旅游资源。洪湖为全国第七、湖北第一大淡水湖泊,旅游开发潜力巨大。洪湖蓝田风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原瞿家湾农业产业化经济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北洪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每年吸引众多游客。2011年,洪湖旅游区(瞿家湾镇古街、蓝田生态园、悦兮·半岛温泉)荣获”灵秀湖北十大旅游新秀”称号。境内还有著名的三国乌林古战场和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出生地黄蓬山等众多历史遗迹。

洪湖

洪湖是洪湖市知名度最高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洪湖景区以自然景物为主,以水、莲、鱼、鸟和渔家民俗等为赏玩对象,以泛舟、垂钓、采莲、观鸭(鸟)为主要赏玩内容。其中蓝田生态旅游风景区已被评定为国家4A级风景区。

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

乌林位于洪湖市城区以东15公里处,隔江与南岸的赤壁市赤壁山相对,是江汉平原罕见的丘陵地带。著名的赤壁之战”火烧乌林”就发生在这里。主要相关景点有:白骨塌;红血巷;乌林寨;曹操湾;摇头山;放马场;曹公祠。另外,乌林历史名胜风景区还有屈家岭文化的圆山遗址;有两汉、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墓葬群12处;有陈友谅故里及跑马岭、射凤台、打金场等遗址。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又称烈士陵园,落成于1984年11月10日。馆址坐落于中心城区西南缘的长江之滨,陵园占地面积300亩,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纪念馆以烈士祠、陈列馆、纪念碑为主体,辅以牌坊、人工湖、花坛、假山组成。纪念碑居陵园的核心部位,通高23米,碑身正面镶嵌”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12个黑色磨光花岗石的立体行书大字。碑身背面浮刻有贺龙元帅1957年书写的”革命烈士们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的题词。底座正面是国务院1957年12月为洪湖纪念碑撰写的碑文。1987年10月,该馆被国家民政部定为全国重点烈士陵园。

白鳍豚自然保护区

白鳍豚自然保护区位于洪湖市新滩至螺山长江江段,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新螺段白鳍豚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经科学探测,该区共有白鳍豚100多头。白鳍豚号称生物界的”稀世珍宝”、”水中大熊猫”,不仅在仿生学、生物学和军事学方面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而且极具观赏价值。该保护区已成为洪湖市的一大旅游景点。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

洪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以洪湖为主要保护区域,成立于1996年。保护区面积37088公顷,以水生和陆生生物及其生境共同组成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未受污染的淡水资源以及湿地生物多样性为主要保护对象。洪湖湿地的恢复和重建已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优先项目”和国际湿地公约局数据库。据调查,洪湖湿地保护区内现有各种植物472种21变种1变型种,隶属于116科、303属。有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物种131种。保护区是各种水鸟重要的越冬地和迁徙” 站”,每年来此越冬的雁鸭类等水禽都在百万只以上,已知有各种水鸟8目、13科、65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日本国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物种69种;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的物种16种(兼属《中日候鸟协定》和《中澳候鸟协定》的物种有12种)。洪湖湿地于2000年12月升格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2008年已升级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3. 瞿家湾革命纪念地

洪湖岸边,有一座历经500多年变迁的水乡小镇——洪湖市瞿家湾。这里不仅是湘鄂西苏区首府、洪湖赤卫队的故乡,还是红二方面军的摇篮。就是这样一个弹丸小镇,在革命战争年代容纳了红军、赤卫队的千军万马,令敌人闻风丧胆。

镇上有条古色古香的老街,长700米、宽近3米,民居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栏画栋……无不透着久远历史气息与经年岁月沉香。

这是一条革命的街。1927年至1934年,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革命先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割据,浴血奋战,创建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并将20多个政权机构设置在这里。瞿家湾老街从此更名红军街。

昔日历尽风霜,再回首已近百年。5月20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洪湖,追寻瞿家湾红军街的红色足迹。

4. 瞿家湾烈士陵园

1、十堰泗河国家湿地公园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茅箭区泗河湿地公园。泗河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茅箭区中东部,涉规划范围包括泗河茅箭区段及马家河、茅塔河、田湖堰河三条河流部分河段及划入三条河流的部分汇水沟,属典型的河流型湿地公园。

2、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位于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1946年6月,均郧房县委、县政府设此,朱正传任县委书记,胡恪恭任县长。同时,鄂西北第三军分区司令部亦设此。

旧址原为周家老屋,建于清咸丰年间,四合院布局,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25平方米,砖木结构。该旧址是中原突围的重要实物见证。

3、赛武当东沟红色旅游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赛武当东沟红色旅游区国家AAA级旅游区。赛武当东沟红色旅游区位于茅箭区茅塔乡东沟村,距十堰中心城区18公里。

这里有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均郧房县委县政府旧址、有保存完好的近2000平方米明清时期古宅院、革命文物陈列馆、党史陈列室、国防教育展示厅、戏楼、学堂私塾文化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以及念情谷猕猴园、杜鹃岭、荷塘、体能拓展长廊、烧烤露营区等。

4、百二河生态休闲长廊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茅箭百二河生态休闲长廊国家A-旅游区。百二河生态休闲长廊位于茅箭区二堰街办百二河村,距十堰城区约3公里,占地面积15000余亩,景区植被覆盖率高,风光怡人,是十堰城区的“天然氧吧”和“城市后花园”。

5、大川生态农业观光园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茅箭大川生态农业观光园国家A-旅游区。大川生态农业观光园位于十堰城区南郊,距市中心12公里,森林覆盖率90%,古树参天、山清水秀、农家居舍,田园桑陌,是十堰城区及周边区域居民休闲旅游的理想场所。

6、大川浪溪古树群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大川浪溪古树群景区国家AA旅游区。大川镇浪溪河千年古树群景区是大川著名景区之一,地处十堰城区南郊,南与房县接壤,距市区约28里。景区内植被保护较好,森林覆盖率高达90%, 均海拔800米,具有典型的高山温凉气侯特点。

7、十堰市博物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堰市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区。由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设计,为地上3层建筑。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多平方米,总高3层计24米,包括展厅、文物库房、研究室、报告厅等设施。博物馆按照科学、环保、安全等功能要求进行建筑设计。

8、十堰回龙寺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在十堰市瞿家湾的小山上。寺旁两口清澈见底的水井,如龙双睛,寺前萦绕曲流的马家河,似龙回游,因以寺名。元代始建,明弘治二年(1489年)重建,后毁修多次。

9、赛武当(伏龙山)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普教育基地。赛武当旅游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位于十堰市茅箭区境内,东与道教圣地武当山翘首相望,南与有野人谜踪之乡神农架遥相呼应。它气势磅礴,重峦叠嶂,松、石、雾、霞,蔚为壮观。伏龙山,因其主峰海拔1730米,超过武当山天柱峰118米,因此人们给其起了个俗名—赛武当。

10、紫薇岛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紫薇岛度假村旅游区国家级旅游区。紫薇岛度假村旅游区距市中心7公里,位于茅箭区马家河水库西南库湾处。十堰紫薇岛度假村旅游区整个岛屿被盛开的紫薇花包围着。

11、十堰桃花湖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桃花湖位于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境内,马家河中游,北望十堰市中心15公里,东南距道教胜地武当山45公里,南距神农架230公里,与六朝古都西安相距270公里,与南水北调源头丹江相望,和郧县人遗址及恐龙蛋化石群相邻。

5. 闸坡革命烈士纪念碑

      巍巍丹霞大景观   梦里桃乡南武当

        江西最南端的龙南县武当镇,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丹霞景区南武当山,田园休闲AAAA旅游区梦里桃乡,一个镇坐拥2个4A旅游景区在国内绝无仅有,目前南武当山正在向国家AAAAA级旅游风景区冲刺, 景区丹霞群峰林立,有99座主峰,峰林曲径迥转,总面积30多平方公里与广东省河源市的和平县连平县交界,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赋予了南武当山奇特的景观和绝美的风采,令人心醉,令人倾倒,令人神往。整个景区亭台水榭,瀑布溪间,廻廓曲径,一年有春游桃园柳岸,夏赏锦鲤绿荷,秋览月宫丹桂,冬踏香雪雲涛之感觉。

        南武当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明代思想家、军事家王阳明在此写下了:“武力不如法力,力修力行力作善;当仁何必让仁,仁心仁德仁为宗”的楹联,后人取联首二字为此地命名为“武当”。拥有99座千姿百态的巍峨石峰,丹霞地质风貌突出,连绵十里,缥缈浩荡,被称为“武当十里画廊”。南武当山有集儒释道文化相融合的,各类特色景观、景点,有长达数公里的悬空栈道,以及惊险刺激的玻璃栈道,玻璃天桥、玻璃眺台和玻璃滑道,人文与自然的完美结合,  景区内全长219米的玻璃栈道,是江西省目前最长的一座全景玻璃天桥,悬挂于400余米高空的王母峰绝壁之上,紧贴峭壁而建,凌空蜿蜒穿行,桥面采用透明钢化玻璃铺设,透过玻璃向下就能看到垂直的山体。 让你叹为观止、留连忘返。登上山后更能体验凌空漫步,站在玻璃栈道上看风景,还可以到著名景点将军峰悬崖边的“U型”玻璃眺台体验“备受刺激”。亦或者到广场乘坐直升飞机带你冲上云霄,一览众山小,赏南武当九十九座奇峰,探山峰矗立,看云海翻腾。如果你喜欢惊险刺激,还可体验飞龙玻璃滑道,带你飞流直下山脚,直接代步近2公里下山路程,把你的疲惫抛之脑 后,体验一把在598米的滑道上丛林飞梭的超快感。

        南武当山青青的毛竹碧绿的各种稀有树木森林遮天蔽日如人间仙境,神秘空灵,景色佳丽,如游龙北绕,巴山似翠屏南立。更有“天柱晓晴”、“陆海奔潮”、“雷火炼殿”、“祖师出汗”、“海马吐雾”等千姿百态的奇异幻景。诸多峰岩的命名,有的出自宗教信仰,有的附会神话传说,许多传说带有神秘的色彩。这与诸多丹霞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形成了神秘空灵的“仙山琼阁”,是人们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理想场所。

        南武当山常年紫气氤氲,气候多变。春天,青峰滴翠,繁花似锦;夏天,飞瀑高悬,清凉一片,游客来到南武当山,燥热顿消,凉爽无比,真可谓“踏入南武当,美景色远幽,六月炎夏变成秋”的“清凉世界”;秋天,天高气爽,红林褥地;冬天,冰峰雪树,银装素裹。不管何时游览都能享受到神秘空灵的自然美景。

        南武当山是中国南方著名的佛教丹霞胜地,是中国AAAA级风景名胜区,绵亘十多公里,其自然风光 ,以雄为主,兼有险、奇、幽、秀等多重特色,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聚集,形成独特的"群峰朝大顶,涧水日长流"的天然奇观。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丹霞仙山"。

          梦里桃乡自然环境优美,村容整洁,古树葱茏、春意盎然,四季如画。梦里桃乡以“桃花”为背景,以乡村为载体,是集花卉观光、乡村旅游、客家酒文化、农耕体验、科普宣教、现代农业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游客在此可三月赏花、七月品桃、四季观花海。

        三月,梦里桃乡万亩成片的桃花盛开,赏花游客可以坐上小火车环园几公里尽情赏桃花,赏万亩花海,品味客家风情,去农家品尝客家糯米酒,美食。

        七月品桃,鹰嘴桃采摘节。

        南武当山门票仅80元,交通十分便利,距离广州260公里,距离佛山280公里,105国道穿越景区,离大广高速,京珠高速连平县和平县出口仅几十公里。

6. 洪湖瞿家湾革命纪念馆

瞿家湾始建于明朝弘治九年(1496年),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老街形成以前,这里是洪湖芦苇河汊中一块鲜为人知的荒洲,明朝弘治年间,一个叫瞿文暹的汉子,为逃避官府的追杀,当一叶扁舟闯入这里,举铳打下一只野鸭,荒洲才第一次留下拓荒者的足迹;瞿文暹看中这里的富饶,于是弃舟登岸,在此落脚生根,他用打野鸭换来的银钱,筑了瓦房,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至清朝末年,这里发展成为拥有商铺百余间,闻名遐迩的瞿乡集寨。

瞿家湾镇内主街道宽4米,长500余米,是著名的"明清一条街" 。一排排徽式建筑,一眼望不到头。窄窄的街道向内延伸,这是一条诗意的街,是一条革命的街,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

街道整体风格极具特点,集徽派建筑之灵动,融风俗文化之精华,里面民居店铺鳞次栉比,粉墙黛瓦,飞檐翘角,雕栏画栋。它古朴雅致,众多水乡、民俗题材影视剧都在这里取景。

这里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过去都是繁华的商业街道,街道两旁商铺林立,商业品种多达四十余个。老街早在1988就被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还是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老街

瞿家湾的天气,无论是晴朗还是阴雨,总是会给人带来一种新的惊喜。要是下雨天来到瞿家湾,雨雾缭绕,雨声淅沥,更为小镇增添 分神秘感。脚下踏着一块块青石板,走进巷子里,意境悠长。走着走着,不觉雨越下越大,但路上却没有一点渍水。这里不管下多大雨,都不会漫上台阶去。"以前的人很有智慧,在几百年前,修建的地下排水系统密布,非常完善"。

○祥禄书院

在明朝天顺年间,荆州北门的杨家塘的瞿文暹前去应试,终不负众望,中了武进士。瞿文暹有两个儿子瞿胜祥、瞿胜禄,祥禄书院就是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的,这说明瞿氏对教育是非常重视的。

○革命旧址

红色瞿家湾

老街上的旧址,如同一位老人,无声诉说着那段风起云涌的战争岁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受命于危难之际,来到洪湖地区,带领广大军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创建了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便在此处。

到达"永远的丰碑"时,老一辈革命家贺龙、周逸群等画像都陈列在里面,他们就像一座座丰碑,让人由衷敬仰。

高峰时,老街每天接待游客的数量达到三千人以上,当地居民或在景区做一些服务工作,或把洪湖当地的土特产挑到景区卖,坐在家门口也有了收入。

在一个屋里我发现了一顶轿子,轿子内放着一把朱红木椅,轿帘为红色,上面点缀有黄色花朵,很显眼。轿顶四角向上翘起,形状呈波纹状,还有一些镂空花纹。还有的屋子里,摆放着开会的桌椅,真实还原了当时革命年代的场景。

瞿家湾还有列宁室,有不少红色书籍。当时瞿式家族仅有1000人,就有160余人参加红军队伍。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才有了战争的胜利。

继续走下去,街道的尽头。街道右手边的屋子里搭建了舞台,播放着《洪湖赤卫队》歌曲,用来进行红色剧目表演。

看完表演在散步下去,屋子后面,则是瞿氏宗祠牌坊,很气派,由四个石柱架起,三个檐顶组成。

继续往后走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湘鄂西第四次代表大会旧址,这是一栋三间二进砖瓦结构楼房,旧址门墙大门曾部分损坏,近几年来,由市民政部门拨款修复,现保存完好。

一路走来,近距离感受这块红色土地,感受百年历史沧桑,让人回味无穷。1置身这条街道,沐浴着红色文化的光辉,是一场心灵洗礼。明清时期的风土人情,和其本身的历史厚重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7. 瞿家湾红色革命根据地

湖北,荆州。古时又称“江陵”。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荆州建城历史长达3000多年。

自公元前689年楚国建都纪南城,先后有6个朝代、34位帝王在此建都。

从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到李白、杜甫,大批文人墨客在荆州吟诗作赋。

这里,除了荆州古城闻名于世外,同时保留着不少美好的古村古镇,一起来看看最美的6处。你曾经去过几处?

1 珂里村

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珂里村。这里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和码头文化,古镇珂里,依江傍湖,风景秀丽,驰名沔洲。长江奔泻于前,夏水逶迤于后,杨柳河环抱市镇。从这里泛舟,上可游百里洪湖,下可达武汉三镇。明朝中叶珂里就同仙桃、沙湖(今仙桃市)、脉旺嘴(今汉川市)、新堤(今洪湖市)并称为沔阳洲五大市镇。珂里湾是蔡汉卿(台湾歌星蔡琴的祖父)、杨时杰等辛亥革命中坚人物故居,并集南北饮食之长,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美食文化,美食小吃达百种之多。这里曾两设衙署,百业兴隆,是沔南的重镇,曾有“小汉口”之称。

一泓碧水悠悠,两岸杨柳依依,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更有珂里八景流传至今,这八景是:架上金 盆、九十九道湾、鱼市灯火、金线吊葫芦、五码破漕、百步三拱桥、清宁宝寺、后湖芳草。

村里有一条沿河由东向西依势附形走向的“丹凤朝阳”街道,整街由花岗石板铺就,宽九尺,长三百余步。东街修有丁字街,丁字街长约六十步,阔丈许,由北向南延伸至河边,有最早约建于乾隆四十年的大码头。置身此地,巷子、码头形态依旧,老房老铺老景鲜存,仍能想象到昔日繁盛。整条街道全是花岗石板铺就,街道宽九尺,长三百余步。辛亥首义名人杨时杰、蔡汉卿,现代水利专家谢鉴衡的祖父辈等在珂里老街均有商铺。开国中将杨秀山早期闹革命曾在“保宁”药铺治病避险。

2 塘嘴村

洪湖市峰口镇塘嘴村。这里历史穿越四百余年时光,这是一条积淀历史的文化长廊。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游历于此,流传着李世民“虾子灯”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这是一座历经四百余年的小村庄,这是一条积淀历史的文化长廊。唐代诗人白居易曾游历于此,流传着李世民“虾子灯”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村口古朴的牌坊,写着“五虾闹鲶”四个烫金大字。说起“五虾闹鲶”,它是一种传统舞蹈,相传起源于唐代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钟爱的“虾子灯”。

塘嘴村因丰富的历史民俗文化,村庄被打造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园。一条长长的文化景观长廊镶嵌在村头的小河边,特色农庄、塘嘴果园,成为城里人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3 新星村

新星村位于荆州市松滋市街河市镇,气候温和,茂林成荫,气候温和,人勤物丰。走进新星村,该村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牌楼,巍峨宏阔。牌楼上镌刻楹联:满畈稻花酬傅相,一弯溪水泛陶朱。楹联寄托了新星人对于打造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

在该村新星驿站,一个集旅游接待、文化展示、品酒茶诗会、道德讲堂、村民学校等综合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民宿客栈,吸引了越来越多目光。古色古香的新星驿站由新星村老村部改建而成,院落里的鹅卵石墙看似普通,却体现着就地取材的智慧。

新星驿站不仅拥有富有情调的住宿空间,还为住客提供丰富的田园生活体验,塘边垂钓、户外烧烤、磨坊体验等等,令来此一游的亲子家庭爱上乡野生活。除了田园美景,这里的乡村美食当然也不容错过,记忆中的辣椒面糊、米子丸子、柴火饭,那是地地道道的家乡味道,带着些许乡愁记忆。

4 曲尺河村

松滋市卸甲坪土家族乡曲尺河村,位于松滋市西南边陲,东与本乡卸甲坪村接壤,西北与五峰县相连,南与湖南省石门县交。曲尺河村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自然景观和独具土家风情的民风民俗,土家山民们沿山角、小溪河聚居,形成了独具山区和土家特色的自然村落。

四周是高山,中间是平地,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曲经中间,金黄的油菜花点缀其中。土家特色建筑遍布村落,飞檐翘壁,门、窗都极富特色。曲尺河峡谷,两边地势陡峭,植被繁茂,峡中风景秀丽,四季鸟语花香。卸甲坪有不少原生态的自然风光。曲尺河是一个土家特色村寨,这里一派新农村建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5 瞿家湾古镇

瞿家湾镇位于湖北荆州市洪湖,《洪湖赤卫队》的故乡就在这个美好的古镇里。昔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首府就坐落在这里一条饱经沧桑的老街上,这条老街也早已列入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现存有革命旧遗址39处,成为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北省国防教育基地。

这里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属于温带多雨气候,著名的景点有洪湖蓝田旅游风景区和瞿家湾明清一条街。洪湖美食有红烧野鸭肉质 肥嫩香酥,非常好吃。

6 程集古镇

湖北荆州监利县程集古镇。地处荆州地区江陵县、监利县、石首市三地交界处,有一声鸡鸣闻三县之誉。是江汉平原保存原貌最为完好、保存规模最大、传递历史文化信息最直观的重要古建筑群体,有镶嵌在两湖平原结合部绝版乡村画之称,有着最具湖北特色的商埠建筑。

据说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程家集,因其交通便利、商业发达而成远近闻名的商埠,古镇临老长河而兴。明清时期,老长河南通长江,东连洪湖,程集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是上荆州、下汉口的必由之路。民国初年,成为江汉平原商品集散中心,一度达到鼎盛时期。

程集古镇明清建筑保存完好,共有186幢古建筑,该建筑群是国内保存完好、为数不多的“最具湖北民居特色的古建筑群”。因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和丰富的古建筑艺术研究价值,2007年5月,程集镇被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的建筑风格古朴典雅,独具荆楚地域特色。房屋呈单幢式、院落式、天井式、天斗式、天井天斗式等各种建筑格式,天斗、灌斗墙、蚂蟥攀、亮瓦材料、木排门、雕刻艺术等是古镇独有的地域性特色建筑文化。

古镇街巷主次分明,为典型的“渔骨”型街巷结构,呈“一街五巷”的特色风貌。老长河上敞肩单拱式魏桥属全县古建筑之首。电视剧《枪声再起》、《老撤》、《小镇人》等曾在古镇拍摄。古镇至今仍保留有明清老街长800多米,街中五列青石板保存完好,辙痕深深,透露出古镇悠远的历史。走进古街,一种久违的古老气息利那间传递开来,让人有穿越时空的感觉。

《百年党史六安“红”》——带您探访张家店战役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

张家店战役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的首次大捷,解放时期的张家店位于今六安城区以南约30公里处的金安区张店镇,张家店战役指挥部设在 毛坦厂镇,原是一涂氏祠堂,经过复建和修缮,现已被改为张家店战役纪念馆。张家店战役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 张店镇境内。犹记当年烽火里,今天,本栏目记者带您探访张家店战役纪念馆、革命烈士纪念碑

记者 李胜男:1947年10月8日至10日,三纵司令员陈锡联曾在此设立指挥部,指挥并打响了著名的张家店战役,成功取得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被誉为“千里跃进大别山”扎根之战。

以时间为序,纪念馆依次设置“序厅”“大转折•跃进大别山”“壮军威•歼敌张家店”“承遗志•共圆中国梦”四个展厅。馆中挂满了相关文献和图片资料,详细介绍了张家店战役的整个过程,有硝烟滚滚战士浴血奋战的壮观场面,有当地百姓为战士送物送饭的感人场景。

张家店战役纪念馆 讲解员蒋敏:主力部队每次撤出后,国民党反动派都是血腥报复,反复清缴,此次刘邓大军再进大别山之际,严格要求战士们遵守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条列,规定民房即便是空的也不能擅自入住,战士们永远都是睡在屋檐下,稻草旁。

为了纪念张家店战役的胜利和牺牲的革命烈士,1992年,由中共六安县委和六安县人民政府在张家店街上,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张家店战斗胜利及革命烈士纪念碑”15个鎏金大字是由张家店战役的第三纵队司令员陈锡联题写,站在碑下,70多年前烈士们浴血奋战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记者 李胜男:站在张家店战斗胜利暨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不难发现,这里充斥着数字“3”的元素,首先纪念碑是由三把烈士大刀托举起“八一”军旗,象征着第三纵队,第三纵队下又下设7、8、9三个旅,数字“3”还体现在张家店战役中中共舒六、六安、霍山县委及县民主政府,积极组织担架队及地方武装来支持部队作战。

张店镇地方党史工作者 刘明圣:在这块青山绿水的地方,张家店主战场,有300多名烈士安葬在这个地方。

烈士们大多没有留下姓名,但是他们在这场战斗中,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有着重要的意义,也将一直被后人所铭记。

张家店战役是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以来,在无后方支援的条件下,首次取得消灭敌人一个正规旅以上兵力的重大胜利。张家店大捷也打开了皖西斗争的新局面,振奋了我们的军心、民心,为开创大别山解放区,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红色景点 | 厦门革命遗址: 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

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位于厦门思明区开元街道虎园路1号、厦门园林植物园前。该址总占地面积2.5万平方米,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墓、浮雕长廊、“永志铭心”群雕、安业民烈士墓和叶飞将军纪念园等纪念性建筑群。

攻克厦鼓 渡海登陆

为全歼厦门守敌,解放福建,根据兵团首长决定,我31军作为兵团攻厦右翼主攻部队,奉命由鼓浪屿至石湖山地段登陆突破,会同第29军攻战厦门岛

要渡海作战,首先要有船只。敌人败退厦门时,拉走了沿海所有的机动船和木帆船,来不及带走的便就地烧毁。为了解决渡海作战运载船只的困难,31军成立了“船管委员会”;各师、团选调组织能力强、熟悉水性的干部、战士组成船管大队和中队。在地方党组织、游击队和厦门大学一些青年学生的协助下,在九龙江下游和沿海一带深入发动群众,先后筹集木帆船310余艘,动员船工1000余人。

10月15日19时,31军92师由战斗力较强的3个营即274团1营、3营,275团1营组成第一梯队,在海水平潮以后,由鳌冠和郭厝起航,向厦门岛西北侧之石湖山、寨上地段实施偷渡。各条战船都按照预先选定的方位物——神山上的两棵大榕树勇猛前进。至21时接近敌岸,当时海水已经落潮,敌人的探照灯迎面照射,各种火力扑面而来。船只刚刚抵滩,指战员们便争先恐后下船攻击,认为只要踏上土地,便可以火力冲击前进。但意外的情况出现了,一条七八米宽、几百米长的海沟无情地挡住了前进的道路,3个突击大部分被挡在距前沿几百米的泥滩上,只有少部分乘坐小木船的战士登上了滩头,与敌人展开了力量悬殊的激烈战斗。

厦门市革命烈士纪念碑

“永志铭心”群雕

由274团3营营长任进贵率领的8连一部,首先在石湖山西南侧强行登陆,副连长范学海、3排长吕德胜先后负伤,他俩拖着被打伤的腿,爬过几百米的泥滩,上岸指挥战斗。8班长崔金安带领两个战士,冒着敌入密集火力砍断铁线网,使全排攻占了一段约40米长的交通壕。在我军立足未稳之际,敌人一个多连的兵力从三面反扑过来,情况十分危急。机枪手吴子清端起机枪向敌猛扫一阵,把敌打乱,大家趁势用手榴弹和刺刀将敌打退,而吴子清却壮烈牺牲。275团1营营长刘金文指挥的1连一部,在石湖山南侧登陆。1排长牺牲,副排长杜树和带领全排顽强战斗,炸药包被海水浸湿不能爆破,他指挥机枪组掩护大家爬过敌铁丝网。行进中遭敌火力反击,3班的正副班长都牺牲了,小组长刘万贤代理班长指挥战斗,在打垮敌人3次反扑后,全排只剩下6个人了。

“光辉永驻”浮雕

16日凌晨3时,274团1营由营长王保田、教导员杨镜洁率领1连、3连在寨上登陆,首先占领了寨上突出部。2连登陆后,遇敌火力封锁,前进受阻,7班副班长陈勤挺身而出,他先后两次冲到敌人水泥碉堡下实施爆破,均因火具受潮爆破不成。他第三次抱起火具失效的炸药包冲向敌人碉堡,准备用身体堵住敌人的射击孔,让敌打响炸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英雄气概吓破了敌胆,守敌丢弃武器狼狈逃命。陈勤乘机从射孔爬入碉堡内,端起敌人丢下的机枪向敌猛烈扫射,为战友们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我第一梯队这时虽然只有少数部队登陆成功,攻占了敌人几处滩头阵地,但敌人无论用炮火轰击,还是用整排、整连的步兵反扑,都没有把我们的战士推下大海。他们像钉子一样据守着已得阵地,为后续部队开辟和扩大了登陆场,为我军登上厦门岛定了胜利的基础。

烈士陵墓

16日下午,厦门守敌为了改变对其不利的态势,挽救即将被歼的命运,调用了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在7辆装甲车的配合下,于园山至乌石浦线沿公路向我军实施疯狂的反击。我274团1营、2营在275团1营的配合下,占据有利地形,接连击退敌人3次反扑,激战至黄昏,予敌以重大杀伤,并将敌团长击毙,敌人狼狈溃逃。我部乘势追击,在追击中俘敌官兵500余人,并乘胜攻占了园山。至此,我登陆部队已完全控制了厦门北半岛。

17日拂晓,92师部队不顾疲劳,发扬了英勇机智、独立自主的战斗作风,兵分三路,大胆穿插,分割包围敌人。东路274团2营,从莲坂经洪山柄进至石胄头北侧,后又直扑塔头敌师部,俘敌中将师长李益智以下官兵3000余人。西路由274团3营和275团1营分头向市区挺进。3营由梧村进入市区,遇敌阻击,歼敌一部,继续分头攻击前进。中路274团1营和275团2、3营由梧村山东侧,翻越东坪山,进至厦门自来水库一带。这时大批敌人正在白石炮台至胡里山炮台之间海边企图登船逃窜,我迫击炮向海边敌群实施拦阻射击,各路健儿在炮火的轰鸣和冲锋号声的激励下,如同猛虎下山,分头插向胡里山炮台、曾厝垵和曾山脚下。

17日上午10时许,厦鼓战斗胜利结束,共歼敌27000余人,其中31军俘敌13600余人。

来源:中共厦门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