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樊哙墓

武汉樊哙墓

武汉樊哙墓位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龙泉山,时代为汉建,明迁建。

1983年,武汉樊哙墓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宣汉樊哙旅游景点 宣汉樊哙旅游景点图片

1. 宣汉樊哙旅游景点图片

主要名胜古迹有:通川区的龙爪塔、夏云亭;达县的真佛山、莲花湖、太平寨、铁山森林公园;开江县的金山寺;万源市的花萼山、观音峡、八台山以及万源保卫战陈列馆;宣汉县的百里峡、王维舟纪念馆和红四方面军第33军纪念碑;渠县的汉阙、汉代宕渠城遗址、文庙、三汇文峰塔;大竹县的竹海公园等达州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古文物之珍品──渠县汉阙,现存数占全国四分之一,有集佛、道、基督三大宗教神灵供奉一处的达县真佛山庙宇;有不是三峡而胜似三峡的宣汉樊哙百里峡风光;还有雄浑古朴、幽静清雅的省级达县铁山森林公园和省级大竹铜罗山竹海公园;万源市八台山云海有“川东峨眉”之称,达州市凤凰山公园秀丽精巧。

2. 四川宣汉樊哙镇的来历

地名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活化石。一个地名,往往记录着一个历史事件,封存着一段动人故事。作为江苏最古老的城市,徐州有2600多年建城史,地名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在徐州,最有趣的是和数字有关的地名顺口溜:“一人巷、二眼井、三马路、四道街、五毒庙、六道门、七里沟、八里屯、九里山、十里堡”。

一人巷:一人巷徐州原有三处。中枢街西头有个和风化街相通的一人巷,30多米长,两侧是高墙。石磊巷与彭城路间有条一人巷,约60米长,两侧房屋屋山高耸,全是石墙。因为靠近户部山,所以东高西低,凹凸不平,巷道狭窄,不侧身不能通过。还有个一人巷,就是矿务局一中和煤建三街二处宿舍之间的小路,长不足50米,宽1.5米。此巷2008年经过整治,已拓宽成6米的混凝土路面,双侧各设3米宽人行道,埋设了路灯。

二眼井:二眼井的得名不只是因其有两个井眼,而是井下有井,井下套井。明天启四年,黄河在奎山决口,老城全部埋在黄土之下。数年之后,崇祯年间,在废城上重建新城。人们凭着记忆,在原城门处建城门,在原道路上开新路,这二眼井不偏不倚,开凿在原来井上,方位竟然那么准确,可谓是天下奇闻。

二府街:即现在的中枢街,西起立德路,东至彭城路。它的西段原来是石牌坊街,这是当年徐州城内唯一的一座过街牌坊。这条街的东段,在清朝是铜沛同知署,权力仅次于徐州知府,人们称之为“二府”,二府街因此得名。

三马路:黄河早先流经徐州,她从古城西北郊外的九里山脚下,流入徐州,在古城东南七里沟流出城。河上十来座桥梁又将市区连成一体。济众桥和坝子街桥之间的那座桥叫大马路桥。大马路长约两华里,两旁商号店铺林立;是徐州城里当时唯一的大路,故名大马路。以后才有了南边的二马路、三马路,以及构成徐州城内十字坐标式的淮海、中山二条主干道。

三孔桥:“古徐州形胜,消磨尽,几英雄……回首荒城斜日,倚栏目送飞鸿。”一首《木兰花慢·彭城怀古》,流传600多年,如今已成徐州市歌,街头巷尾广为传唱。如果说诗词是写在纸上的历史,有的历史则以物化的形式存在,比如白家桥。白家桥是一座三孔拱桥。青石砌就的白家桥长约22米,沟通运铁河南北。和常见的石桥一样,白家桥三孔均为半圆拱。整体组合精巧,造型优美,庄重和谐。青石古桥无言地诉说着古老的历史。

四道街:1909年,由英方设计、中方承建的徐州火车站竣工建成。自此,徐州成为津浦、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会点,当年站前有东、西走向小街,是商贸往来的繁华地段,自南往北依次为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四道街。

四新巷:“文革”时期,破“四旧”、立“四新 时命名的街道。

五毒庙:“五毒”一般指:毛毛虫、鼻涕虫、臭虫、蛆虫和千年虫;或者蛇、蜘蛛、蝎子、蛤蟆和蜈蚣。五毒庙供劳动人民祈祷免受自然灾害的侵扰,安居乐业。

五孔桥:作为我市交通要道的建国路从故黄河上横穿而过,这个大桥共有五孔。桥建成后正式被命名为利济桥,但人们根据形状俗称之为五孔桥。原来的五孔桥于1982年故黄河发大水时,因排水不畅而被拆除,现在所看到的五孔桥是重新修建的。

五(武)定门:现户部山民俗馆的东下坡,旧时曾建有一座石碑坊,老辈人称“一碑两门”,朝东一面上书“武定门”,向西一面则书“文光门”。此碑坊高大雄伟,雕花刻龙,与户部山南坡崔翰林宅前高大入空的旗杆遥相呼应,成为城南一景。因“武”与“五”谐音,故徐州人乃有“五定门”一说。

六(陆)家嘴:徐州自古称为九州之一,为五省通衢的地理要冲位置,水旱码头遍布周边。城北不老河段河流分支较多,村民赶集需摆渡行船,其渡口一说为陆姓人家始创,又有传系六家合资购船为其两岸乡亲方便,久而久之,“六”“陆”不分,无从考证。六家嘴在当时也流传不广,知之者甚少。

七里沟:故黄河流经徐州时曾数次决堤形成水患。历经水患后,徐州周边的黄河故道留下了广阔肥沃的土地,城南郊七里处经冲击形成大片良田,尤宜种植果蔬。1948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鲁南军区运河支队进驻七里沟,并筹建徐州果园,掀开了绿化和果树栽培的新篇章。

八里屯:在九里山下,传说汉王曾在此屯兵八里。

九里山:又名九嶷山,因距城九里,故名九里山。西起第一峰为最高峰,海拔134米。汉朝以来,九里山就是古战场,九里山为徐州市北部屏障,地位重要。据传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汉将韩信率军进攻项羽,此山为汉兵十面埋伏的战场,据传山上还有樊哙树大旗指挥战斗的旗眼“磨旗石”,有诗为证:“九里山前摆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

十里堡:是过去徐州带有计量距离性质的地名,即徐州城往南,每十里为一堡,以前是驿站,供军官或邮差休息、换马用的。

3. 宣汉樊哙旅游景点图片大全

鸿门宴遗址位于临潼区新丰镇鸿门堡村,距秦兵马俑博物馆2.5公里,是骊山风景中最北的旅游点。它南依骊山,北临渭河,地处潼关通长安之要道,遗址前横着一公里长的峭塬,中间象刀劈似的断为两半,南北洞开,犹如城门,鸿门因此而得名。

1985年当地政府在鸿门宴原址上建成了“鸿门宴文物管理所”,修复了“古宴台”,仿置了军帐,建筑了南北展厅和标志碑等。现存遗址用青砖砌成,十米高的旗杆上飘扬着杏黄色的帅旗,台子北面建了一座蒙古包似的军帐,门口高挂“楚高军旗”,帐内模拟当时的宴会场面,军帐用玻璃钢制成,里面塑有“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逃席、范曾长叹”等场面,将鸿门的紧张气氛表现的淋漓尽致。

相传,秦末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刘邦先进关中,打败秦军,俘虏子婴,驻军灞上;而势力强大的项羽后进关中,驻军鸿门。项羽从谋士范曾之计,在鸿门设宴,企图借机杀掉刘邦,于是演出了一幕“鸿门宴”,著名的典故“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就是指这段故事。

景区有“项王营”,项王营因项羽兵驻鸿门而得名。关于项王营最早记载见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记》中——涵谷关有兵守关,不得入。又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使当阳君等击关,项羽遂入,至于戏西。戏西,即现在 鸿门堡。这里对楚汉争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扣人心弦的酒宴之后,项羽坐失良机,一步步酿成了不可扭转的历史性悲剧。2000多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这里依然传说着项王营、跑马岗、饮马泉的故事。

景区有还有一座巨型雕塑《项王举鼎》引人注目,雕塑后景是一棵百年空心大皂角树,在苍老弯曲的古树衬托下,雕塑显得格外古朴古远。整个雕塑工艺精细,比例适中,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青铜大鼎力不可撼和项王的力大无比。《项王举鼎》雕塑底座右侧有北宋大诗人李清照的名作:“活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底坐背面介绍了项王举鼎的真实含意。

景区内除了反映这些著名历史典故的景点之外,还有霸王井、虞姬井、血色草等美丽的传说,那曾经的鸿门设宴、剑拔弩张都已离我们远去,唯有这鸿门堡,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还依然静静的存在着,似乎在证明着曾经的喧闹与辉煌。

4. 四川达州宣汉县樊哙镇

读作:fán kuài。

樊哙(前242年—前189年),沛人,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

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早年以屠宰狗为业,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

5. 宣汉樊哙镇多少人口

河南舞阳县,因水得名,有帝乡侯国之誉,樊哙司马懿曾在此地被封侯。

西汉时期,跟着汉高祖刘邦南征北战的大将军樊哙是个名人,作为吕后的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他被封舞阳侯。后来,三国魏黄初七年,明帝曹叡即位,司马懿也曾被封舞阳侯。

舞阳历史悠久,夏时置邑,秦时设县,历史上除了樊哙、司马懿等人外,还曾孕育出汉司徒丁鸿、尚书令韩棱、横野大将军王常,前蜀皇帝王建等垂史才俊,因此素有“帝乡侯国”之誉。

6. 宣汉樊哙镇地图

樊于期是樊哙后人。

樊於(wū)期(?-前227年),战国时期人物,曾为秦国将领,后来得罪秦王而出逃燕国,为太子丹多收留。历史上没有子女或家人的记载。

荆轲刺秦之前,荆轲找到了樊於期,阐明他想用樊的人头作为和秦国求和的筹码,便于接近秦王。樊於期出于对秦王的刻骨铭心的恨和对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表示感谢,就割下了自己的头颅而死。

樊於期曾使秦王政大怒,但史书未交代原因,秦王悬赏“购将军首金千斤,邑万家”。燕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时,荆轲请求以其首级与庶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樊於期知道后,自刎而死。條萊垍頭

7. 宣汉县樊哙镇海拔

百里峡风景名胜区位于宣汉县东北边缘宣汉、城口、万源、开县接壤处,距县城110公里。海拔452米至2148米,峡长70公里,景区范围65平方公里。百里峡风光秀丽迷人,景色秀美如画:“百兽聚会”,神态各异;“仙女岩”上,仙女亭亭玉立;“观音洞”内,观音静坐莲台;“南天门”外,云雾缭绕;“二龙飞瀑”,雄伟壮观;“老黄山”里,千姿百态;“雄鸡鸣天”,东方日出。十大景点既各具特色,自成一体,又交相辉映,互相烘托,构成了百里峡风景区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百里峡内珍禽异兽不下百种,好似天然动物园。主要有獐、鹿、猴、憨鸡、娃娃鱼、阳鱼等珍稀动物。这里植物繁多,种类奇特,各种竹木成山连片,岩柏、楠木、罗盘松、四 常青。黄连、天麻等名贵中药材驰名中外。四季遍野鲜花,竞相怒放,烘托峡谷,点缀山水。百里峡集山清水秀,石奇景美为一体,融自然资源与历史古迹于一身,是一处“养在深闺人末识”的旅游胜地。 票价是140.住宿大概80~100一晚。 您可以乘汽车坐到宣汉,再坐到樊哙镇百里峡即可。 需要800元左右

8. 宣汉县到樊哙多少公里

樊哙将军入川,接管巴蜀秦地,募兵征粮,充队伍,增强实力。樊哙在宣汉境内将军坪大败楚兵,然后屯兵今樊哙店,南坝的鹿走山,七里的峨城山和宣汉与万源交界的霸王城等地樊哙将军治军有道,军纪严明,维护地方安全,恢复和发展生产,人民安居乐业,深受拥戴。

后来,群众为了表达对樊哙将军的深切怀念,便在樊哙将军的驻地——将军坪前修建樊哙殿,长期祭奠,并将该地更名为樊哙店。清乾隆时(1736)建场,称樊哙场,后又称樊哙乡,现改樊哙镇。

9. 宣汉樊哙镇与樊哙之间有啥渊源

樊哙是老死的,寿终正寝的。孝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哙去世,谥为武侯。 樊哙(公元前242-公元前189),沛人,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 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早年以屠宰狗为业,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宣汉县有樊哙镇。

武威雷台汉墓景点 武威雷台汉墓景点有哪些

1. 武威雷台汉墓景点有哪些

是马踏飞燕。

马踏飞燕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马踏飞燕的造型是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掠飞鸟的瞬间,飞鸟回首惊顾,更增强奔马急速向前的动势,全身的着力点集注于超越飞鸟的一足之上,准确地掌握了力学的平衡原理,具有卓越的工艺技术水平。

2. 武威市雷台汉墓景区

“铜奔马”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国家旅游局正式定为中国旅游标志图形,其原型来自甘肃武威凉州区雷台汉墓出土的文物。或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一直认为这个奔马雕塑就叫做“马踏飞燕”。

3. 武威雷台汉墓铜奔马

马踏飞燕也称马超龙雀,是东汉青铜艺术的杰出代表。一匹千里马正在疾驰飞奔,它体态健美,昂首扬尾,张口嘶鸣,三足腾空,右后蹄下踏着一只飞鸟。飞鸟展翅欲飞、惊愕回首。一切都发生在瞬间,却给人以无比宽阔的想像空间。 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像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以飞鸟的迅疾衬托奔马的神速,造型生动,构思巧妙,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铜奔马(马踏飞燕)(东汉)

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0.1厘米

1969年甘肃省武威县雷台汉墓出土

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4. 雷台汉墓在哪里

1, 满城汉墓:保定市满城区,1968年发掘,满城汉墓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之墓。刘胜墓全长约52米,最宽处约38米,最高处约7米,由墓道、车马房、库房、前堂和后室组成,窦绾墓和刘胜墓的形制大体相同。两墓的墓室庞大,随葬品豪华奢侈,共出土金器、银器、铜器、铁器、玉器、石器、陶器、漆器、丝织品等遗物1万余件,其中包括“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等著名器物。。

2, 冯素弗墓,位于北票市西官营镇馒头沟村将军山,是冯素弗及其妻的墓葬,为同坟异葬。冯素弗墓中出土的金步摇冠饰,经专家研究认为是十六国时期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一种流行冠饰,两墓出土文物有陶器、铜器、漆器、玉器、玻璃器、铁器等470余件,对于研究北燕的政治制度和墓葬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是探讨鲜卑族在辽西地区的发展、三燕社会面貌以及汉民族和北方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密切交往的重要资料。1965年发掘。

3, 司马金龙墓: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与其妻姬辰的合葬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1965~1966年大同市博物馆发掘。据出土墓志记载﹐姬辰死於延兴四年(474)﹐司马金龙死于太和八年(484)。司马金龙是降附于北魏的西晋皇族﹐深受宠信﹐墓室用特制的铭文砖砌筑﹐砖铭为“琅琊王司马金龙墓寿砖”。全墓由甬道﹑前室﹑东耳室及後室(主室)构成﹐总长度近18米﹐加上墓道全长超过45米。前﹑後两室均为四角攒尖顶﹐後室高4.2米。在墓门券顶上部﹐出土有碑形石墓表。墓早年被盗﹐但发掘时尚存陶俑及动物模型约400件﹐其中半数以上是披有铠甲的步兵和骑兵﹐骑兵的战马亦披有铠甲﹐还有驮粮的马匹及骆驼等。

4, 雷台汉墓:是1 969年由当地农民在雷台老槐树下发现的一处东汉晚期大型砖石墓葬,因出土了国宝级文物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一尊和铸造精致的铜车马铁骑(一说是车马武士仪仗)九十九尊,组成了一支东汉装备精良的铜车马骑兵方阵而驰名中外。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是“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2] 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古铜钱三千多枚。铜车马仪仗俑99匹。 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

5, 象山王氏墓地:是东晋尚书、左仆射王彬的家族墓葬群,位于南京市鼓楼区幕府山西南的象山上。1965~1970年,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先后发掘了7座,除2号墓系南朝墓外,余均为东晋墓。据墓志,1号墓是王彬的第4子、征西大将军行参军、赣令王兴之夫妇墓,王兴之卒于咸康六年(340),其妻宋和之卒于永和四年(348)。均系砖结构。 7号墓为平面呈凸字形的四隅券进式穹窿顶墓,由棺室和甬道两部分构成,全长5.3米,宽3.22米,高3.42米。左右壁呈弧形稍向外鼓,左、右、后3壁中间各砌直棂假窗,其上又各砌一个凸字形的小壁龛,内各置一青瓷小碗。甬道为券顶,以门槽为界分内外两进。以砖封门。

6,永泰公主墓,在乾县北部。是乾陵17座陪葬墓之一。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女,名仙蕙,死于唐大足元年(701年),时年仅17岁。后与她丈夫武延基合葬在一起,陪葬乾陵。永泰公主墓于1960年至1962年发掘,是属封土堆墓,其墓穴是用砖砌 的,由墓道、过洞、天井、雨道、墓室构成,全长87.5米。墓道是一条 宽约2米的斜坡,进入过洞直至狭窄的雨道,两旁洞墙内有6个小龛,里面 放着彩绘陶俑、骑马俑、三彩马及陶瓷器皿等随葬品,造型逼真、工艺精湛。这是建国以来发掘唐墓中最大的一座。墓的四周有围墙,围墙南北长275米,东西长220米。墓区总面积为6050平方米。墓冢为覆斗形,高14米,每边长56米。墓道全长87.5米,宽3.9米,墓室深16.7米,墓为斜坡土洞砖室墓,全墓由墓道、5个过洞、6个天井、甬道、8个便房、前后墓室组成,象征着永泰公主生前居住的多宅院落。

5. 武威雷台汉墓景点有哪些地方

我的家乡是武威,它位于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这里有美丽的风景、善良质朴的人们、可爱的动物,有着悠久的历史。

  武威古称凉州,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是河西走廊四郡之一。有著名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和沙井文化等。在这里,骠骑将军霍去病出陇右击匈奴,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我家乡的历史多么悠久、多么美丽!

  在我的家乡,这里有很多著名的景点。有雷台汉墓、武威文庙、凉州白塔寺、天梯山石窟等。我最喜欢这些地方了;还有我最喜欢去的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那里有很多平常见不到的动物:有聪明可爱的金丝猴,有美丽傲慢的孔雀,有眼尖稳重的秃鹫,还有胖嘟嘟的黑熊、身材苗条的野马……

  在雷台汉墓出土的武威铜奔马,被列为中国旅游标志,

  驰名中外。雷台是古代 祀雷神的地方,

  因在一高约十米的土台上建有明朝中期建造的祖观因此而得名。还有鸠摩罗什寺,是为了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宣扬佛法而建造的一座寺院。

  我的家乡还有很多传统的名俗文化。有凉州贤孝、凉州舞狮、四坝攻鼓子、石碑滚灯、凉州社火等淳朴优秀的文化。

  我的家乡还有许多土特产和美食小吃。有天梯山人参果、天祝白牦牛、凉州熏醋等。美食小吃有凉州三套车、面皮子、凉面、沙米粉、大月饼等,闻名遐尔、美味可口!

  我的家乡武威,是“凉州不凉米粮川”、“人烟扑地桑拓稠”的富饶之地,“武威莫道是边城,文物前贤起后生”,因此,素有“银武威”之称。我的家乡武威,是人文古都,它不但充满生机,而且美丽富饶。我爱我的家乡,爱这片生我养我的热土!

6. 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那匹天马就出土于武威的“雷台”汉墓。

据出土马俑胸前铭文记载,雷台汉墓系“守张掖长张君”之墓,约在公元186-219年之间。墓道长19.34米,墓室分前、中、后三室及配以左右耳室三处,出土有金、银、铜、铁、玉、骨、石、陶器等文物231件,铜奔车马仪仗俑99匹。其中以铜奔马艺术价值最高。由于当时的人不懂得保护现场,使兵马乱了阵,至今人们无法恢复当年地宫中兵马阵的排列,现在只能推论当时是怎样排列的了。

铜奔马又称“马超龙雀”,呈发绿古铜色,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重7.15公斤,马呈飞奔状,三足腾空,昂首扬尾,右后足下踏一展翅奋飞回首惊视的“风神鸟”龙雀,改变了传统天马的造型手法,又符合力学平衡原理,蕴含丰富的天马文化内涵,铸造技巧精湛,堪称青铜艺术之极品,铜奔马原件现珍存于甘肃省博物馆。

武威雷台汉墓景点 武威雷台汉墓铜奔马

1. 武威雷台汉墓铜奔马

东汉铜奔马不是出土于西藏,而是出土19在甘肃武威雷台的东汉墓,当时出土了39匹铜马,其中以这匹“足踏飞燕”的奔马最为著名,又被称为“马超龙雀”。

《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出土

2. 武威出土的铜奔马现在在哪

因为武威有出土文物铜奔马

3. 甘肃武威雷台汉墓

雷台汉墓是按照天马、天师、天神的次序排列,描述的是张道陵死后羽化飞升,就任天帝之位的场景。

4. 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

传说汉武帝时期,大将霍去病军中有一位张将军,在武威设郡后,便把自己的家眷安在那儿,他生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武,小儿子张威,寓意很清楚,要在此地建功立业,耀武扬威。

大儿子喜文厌恶,小儿子爱动喜武,尤其喜欢马,而且爱画马刻马。

兄弟俩志向不合,为此经常闹意见,甚至拳脚相加。

又一次,兄弟俩打起架来,大哥张武不是兄弟张威的对手,被打的鼻青脸肿,从此怀恨在心。

乘张威不在的时候,把他画的马、刻的马烧的烧砸的砸。

张威回来气的大哭一场,也寻机烧了哥哥的文稿书籍。

然后去找自己的朋友,商量做一种摔不碎的马。

父亲知道小儿子爱马,便托人带了一幅有名的画匠画的天马。

张威如获至宝,马上找到他的好朋友,围坐在雷台湖边,开始仿铸天马。

他们又是刻,又是捏。

雷台湖的红胶泥掏了一车又一车,废泥堆成了一座山,捏出的大马总是跑不起来;石渣积成一座岭,刻出的天马还是飞不起来。

这时,马童赶着马来湖边饮水,就见一道红光闪映湖中,一匹火红的骏马飞下祁连山,瞬间到了雷台湖边,把正在池水的马群惊散了。

张威一看这匹突如其来的枣红马长相不凡,心想这一定是匹神马。

神马在众目睽睽之下,来到雷台湖边,喝起了湖水。

神马喝过水,昂起头,向四处观看。

张威仔细观察神马,只见它体格雄伟,眼似金珠,鬃如狮毛,俨然一座火山似的。

张威觉得这神马眼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见过。

一对照,这神马跟父亲托人画的天马一模一样。

于是他跟朋友耳语,想设法逮住神马。

还没等张威行动,天马却主动向他走来。

张威看天马向自己走来,便大胆试着跨上马,手向祁连山一指,它一扬蹄,一溜烟奔向山顶,再向雷台湖一指,一眨眼功夫就回到了湖边。

从此,张威便骑着天马上天入地。

哥哥张武听说弟弟的神马后,起了邪念:汉武帝爱马,何不把天马送给皇上,换个官坐呢?于是他密谋把弟弟骗在家里关押起来,自己骑着天马去见皇上。

张武被放出来时,知道已经追不回来,只好和自己的朋友加紧铸造铜天马。

一天午后,他手托马坯,正在精雕细刻,突然一个黑影遮阳,他抬头一看,一只怪鸟从湖上飞过。

顿时,刮来一股黄风,把他手中的马坯吹在湖中,湖中升起一股水柱,从水柱中闪出一匹马来。

张威惊呆了,一看,原来是天马回来了。

自从上次天马来到湖边,下了一场好雨后,这些天,尽刮大风。

天上刚飘起几朵云,就出现一只怪鸟,沿云朵飞旋一阵,云彩就不见了,代之而来的是黄风。

这风又干又热,连吹几天,将绿油油的庄稼都吹干了。

听老人们说,天不下雨,是龙王爷睡着了,张威看着天马,心想:它既然是天马就有上天入地的本领,我何不骑天马到龙宫求龙王降雨呢?正在这 时,高空又出现那只怪鸟,随之刮来一股热辣辣的狂风。

张威跨上马背,向着怪鸟飞去。

一直追到龙宫门口,怪鸟飞进龙宫,而他们却被守卫拦住。

这时又听到怪鸟的叫声,只见龙王带着龙太子出宫来,要去玩神鸟。

原来那只怪鸟是龙太子的宠物。

见到张威,喝道:“这时谁家的小子?”张威说明来意。

龙太子这时不去理他的神鸟,却目不转睛的看着天马。

看了半天,转身对龙王说:“父王,我要这马!”但是张威怎么会给呢?即使龙王重金买也不行,最后提出要用龙太子的龙雀换,说龙雀比天马飞的快。

天马一听龙王小看自己,便昂首长鸣,以示反抗。

龙太子对张威说:“你的天马敢和我的神鸟赛一赛吗?”张威皱着眉头:“家乡受灾,我哪有心思逗着玩!”“只要你的马赛的过我的鸟,我就为你的家乡施云布雨。

但是要是输了,你的天马就归我。

”龙王说道。

没等张威开口,天马长鸣一声,龙宫都颤动起来了。

张威说:“要赛可以,我有个条件,要是天马赛过龙雀,龙王就得让他的家乡永无灾害,风调雨顺。

”龙王答应了张威的条件,带着随从呼雷闪电地出发了。

一声令下,神鸟抢先窜入高空,天马在平地上跑了一阵才飞到空中。

神鸟一直领先,但到后来体力不支,眼看天马毫无倦意,它便向齐天大山飞去,快到终点的时候,天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神鸟身上擦过,被天马超过的神鸟不服,奋力向前追去,一头撞在天马后蹄上。

顿时,晴天霹雳,电闪雷鸣,一股巨大的火光,从山头升起,天马踩着神鸟,从耀眼的火光中轻轻向雷台湖滑来。

人们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雷台湖中间就突然升起了一座高塔,蹄踏神鸟的天马巍然耸立在塔顶,仍像活着时那样英武神威。

后来,同乡们一起整修加固雷台,并在天马踩死龙雀的祁连山上建起了马蹄寺。

从此,武威大地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5. 雷台铜奔马图片

论罪等饕餮,囚衣御方良。——《观秘阁苏子美题壁及中人张侯家墨迹十九纸率》黄庭坚 ·北宋

2.

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麂》 杜甫·唐

3.

虽有是说,修身以待终,何至陷饕餮。——《杂感》陆游·南宋

4.

遥想当年汉武,猎河西、貔貅飙举。——《水龙吟·雷台铜奔马》 张行·唐

5.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满江红(万灶貔貅)》 黄机·宋

6.

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夏州叛 满庭芳》 徐君宝妻·宋

7.

鏖战动貔貅,尽半生残梦,一夕寒秋。——《望海潮》 李践·元

8.

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沈唐·明

6. 1969年在甘肃武威出土了铜奔马

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铜奔马,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一座东汉灵帝时期的张姓将军墓,高34.5厘米,作疾速奔驰状,其右后蹄附一飞鸟,既表现其高度的浪漫主义意境,又稳定了铜马俑本身的重心,堪称我国古代青铜艺术中无与伦比的珍品。马踏飞燕传承了中国古代人民天马行空的创造思维。该马是一蹄着地,踏着飞燕,预示着它比燕子飞得更高,飞得更快。

7. 武威雷台汉墓介绍

“铜奔马”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国家旅游局正式定 为中国旅游标志图形,其原型来自甘肃武威凉州区雷台汉墓出土的文物。或许很多人都和我一样,一直认为这个奔马雕塑就叫做“马踏飞燕”。

8. 武威铜奔马

千年沧桑话古珠:西玛

红色玛瑙“算盘子”的出现,根据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应该出现于公元2600年前印度河谷的哈拉帕和两河流域的乌尔王墓。中原最早有实物出土记录的是北方夏家店和商晚殷墟遗址。这种类型的珠子从中原为基点,越往南,出现的年代越晚,这与“大石文化”沿“边月形文化传播带”的分布基本一致。

“西玛”即西周时期一种组合在串饰中用玛瑙制作的珠、管。这种珠、管在最近收藏界成为了有一种收藏爱好者的宠儿。

在“男金女玉”的西周,我们无论从韩城芮国梁带村遗址,还是曲沃晋侯墓地、平顶山应国墓地等处,都有发现。

这些串饰主要分项饰、腰饰、腕饰。多有玉璜、束绢佩、盾形佩、兽面纹凤鸟纹梯形牌以及各种圆雕小动物蝉、蛹、鸟、龟等一些精致小雕件再附加松石珠管、玛瑙珠管、红色玛瑙竹节管、黄色萤石等一些珠子运用夸张的手法组串而成。在西周串饰组佩中,红色玛瑙珠和蓝色费昂思珠是当时礼乐制度完备时期的典型搭配,其穿缀方式复杂而有序,井然而活泼。

9. 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青铜雕塑

马踏飞燕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1985年铜奔马以“马超龙雀”这个名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并一直被沿用至今。1986年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10. 武威雷台汉墓铜奔马简答题

马踏飞雪是没有典故的,应该说的是“马踏飞燕”。

铜奔马,又名“马踏飞燕”、“马超龙雀”等,为东汉青铜器,国宝级文物,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为甘肃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铜奔马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显示了一种勇往直前的豪情壮志,是中华民族伟大气质的象征。

11. 甘肃武威雷台汉墓属于什么文化?

雷台汉墓:武威雷台,因雷台汉墓出土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闻名,1983年被公布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汉式大门、音乐喷泉、汉代风格大型浮雕、四神图腾柱、整体放大6倍的99件铜车马仪仗俑阵列、汉墓、雷台观、汉文化展览馆等。

鸠摩罗什寺:罗什寺,最早建于后凉(386—400),塔及寺院在唐代时大力扩展,明、清皆有修葺。是为纪念西域高僧鸠摩罗什弘扬佛法、翻译经典功绩而建造的,是以鸠摩罗什命名的寺院。主要景点有鸠摩罗什舌舍利塔、大雄宝殿、图书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