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楼寨遗址

城楼寨遗址

杨官寨遗址!一个中国最早的城市遗址!

作为西安人,咱最骄傲的是啥?

当然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我们生活的这个古都

历史悠久、文化厚重

说起来简直就是满满的自豪感

目前的官方资料显示

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有着7000多年文明史

3100多年建城史

1100多年的建都史

BUT!更重磅的来了

最近考古学家又有了惊人的发现

西安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

中国数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源头何处寻迹?西安作为中华文明发展历程的根脉是否还有时代更早的实物佐证?距今五六千年前生活在关中地区的史前先民如何实现“入土为安”?随着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的深入发掘和研究,探究这些问题的蛛丝马迹逐一显露。

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首次发现

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发掘区航拍

据杨官寨考古队领队杨利平介绍,这片墓地位于西安高陵杨官寨遗址聚落环壕外的东北部,西距东段环壕约530米,总面积在9万平方米左右。目前实际发掘面积约3800平方米,已发现庙底沟时期墓葬339座,墓葬分布的极为密集,初步预测总数在2000座以上,规模空前。

据介绍,本次清理的墓葬以偏洞室墓为主,兼有少量竖穴土坑墓和半洞室墓,其中的偏洞室墓葬当属目前所知时代最早的同类遗存,将偏洞室墓的出现年代提前了近400年。

聚族而葬,“国家公共墓地”初露端倪?

竖穴偏洞室墓M283

本次发现的庙底沟文化墓葬规格基本相近,都是小型墓葬,且随葬品非常少,对比早年在杨官寨遗址聚落环壕西门址两侧大量出土成层分布的完整陶器,二者之间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反差,因此推断这批墓葬应该是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时期普通居民的公共墓地。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该墓地内的墓葬分布如此密集,但目前尚未发现有任何一例庙底沟时期的墓葬之间存在有打破关系,且所有墓葬均排列较为整齐,在部分墓葬开口平面的东端或西端发现有圆形的疑似柱洞遗迹,推测有可能为“幡”类墓上建筑遗存,用来标识单个墓葬的位置,证明当时的人们在营建墓葬的过程中曾经过一定的整体规划,类似于后代文献记载的“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地”,并可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持。

西安建城立都的最新佐证

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其中最早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

而通过近年来考古人员在杨官寨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已经基本厘清了该遗址的整体布局结构,在该遗址范围内发现的建造有大型环壕的庙底沟文化聚落、两侧成层摆放大量陶器的西门址、环壕内部疑似堆土迹象、聚落中央的人工水利设施等,加上本次发现的东区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无疑勾勒出了一个早期城市的雏形。

下一步,考古队还要探寻西门址外可能对应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东区墓地可能对应的东门遗迹和聚落内部中央大道,如果这些推论都能得到证实,那么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时期关中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质必将展现无疑。如此一来,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的庙底沟时期。

最早中国何处寻迹

杨官寨遗址鸟瞰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大致是从距今6000年前左右开始出现明显迹象,具体表现为人口规模增加,大型聚落出现,文化高度发达等等。而距今6000至5500年的庙底沟文化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共同体,其分布范围以关中地区为核心,并向周围强势扩张,东达大海,西至甘青地区,北到长城一线,向南已越过长江

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文化时期的一处中心聚落,其规模巨大的聚落、环壕等,无疑需要动用相当多的人力才能修建完成,而这仅凭杨官寨一个聚落的人力是不可能实现的,这表明当时这样一个聚落已经具备了组织周边区域和聚落的人集中到一起开展大型工程的能力。加上本次大型居民公共墓地的发现,这些都向我们揭示了杨官寨遗址是一处带有都邑性质的大型史前聚落遗址,很可能就是最早中国的雏形, 并为后来国家的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础。

>>知道一下

什么是庙底沟文化

仰韶文化中期以庙底沟文化类型为代表,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相当于黄帝文化,其遗址中所出土器物的特征与黄帝时代所发明使用的器物等相一致。其分布中心在河南、陕西山西三省,范围较大。

来源:西部

编辑:张博

天乐堂发现古瑶城石寨遗址

沿长江中游南岸,有一条长约160公里延绵横跨湘、鄂、赣 3省的天然屏障——天岳幕阜山脉,山脉呈北东至南西走向,北方湖北盆地,东端至九江庐山。天岳幕阜山脉的名称出自湖南平江境内的1596米山脉主峰天岳幕阜山。

天岳幕阜山云海景观

天岳是古称,传说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陵曾在此观天象,创八卦,山下的太平尖传说就是伏羲归葬地。平江一直流传着一首童谣:“太平尖尖,有个神仙,龙王见他要下跪,玉皇见他站下边,观音见他要作揖,如来见他要谢恩”。

天乐堂所在山谷,左下是千年银杏三姐妹

今天要说的,是天岳幕阜山位于天乐堂古占星遗址处山谷里的一处神秘的古瑶文化遗存。经过前段时间的考察,以及经过相关专家和资料佐证,基本可以确定:这是处于临湘龙窖山瑶族“千家峒”形成早期时候,一处罕见的,具有较高规格、保存较为完整的瑶族古城寨遗址

瑶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一个颇具影响力的少数民族。具相关考证,包括天岳幕阜山及周边区域的湘北、鄂西一带,瑶族先民最迟在周代就在这里居住,专家对周边的遗迹考古认定:瑶民在这里生活了两千多年。2001年,“全国瑶族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广西)瑶学学会先后确定:位属天岳幕阜山脉区域的龙窖山是瑶族历史上早期的千家峒。

对于天岳幕阜山区域散落在各区域的瑶文化遗址,平江本地民俗地理研究专家杨衍秋老师做了多年的调查与资料收集。2015年到2016年,先后有湖北通城县民俗研究会和湖北省文联聂为斌先生、华中工学院教授等专家两次登天岳幕阜山考察古瑶文化。专家们对天岳幕阜山的古瑶文化与龙窖山古瑶文化源自一脉。

沿天乐堂山谷而上,密林中就隐藏着古瑶城石寨遗址

这次笔者对天岳幕阜山天乐堂古瑶石城寨遗址的认定,源于以下现场调查资料的佐证:

其一,天乐堂区域石构瑶遗址形制与龙窖山如出一辙。

该古瑶遗址位于天乐堂山谷海拔1260米左右上下,所处山谷段为西南向东北方向,遗址石件呈散落状,隐蔽分布密林之中。

瑶民“好入山壑,不乐平旷”,石屋等石头修葺的居所、用品是古瑶的独特标识。据杨衍秋老师前期考查,天乐堂山谷的瑶民族特性石砌房屋有十余座。天岳幕阜山景区讲解员刘磊江从少年时候起多次来此地,他发现此地还有堆砌的石墓等石构多处。

笔者在此山谷仔细勘察了石屋三处。一处为靠山溪处三房连体堆砌,保存完好。此外另两处石屋形制较小,室内为7平米左右,一处已经坍塌,还一处上部坍塌。对比临湘龙窖山几乎相同石砌古瑶屋形制,笔者赞同杨衍秋老师和考证专家的观点:该处遗址为古瑶遗址无疑,且与龙窖山遗址出自一脉。

密林中的古瑶石屋遗存

其二、天乐堂瑶遗址没有石件雕琢痕迹,呈早期部落特性。

约八千年前,瑶民的先人在江汉平原一带,创造了长江中游的新石器文化。以龙窖山为例,从比较原始的石屋、石桥到雕琢精致的石磨、石盆等,呈现一个跨度较长的古瑶族石文化脉络。

保存完好,疑为古瑶首领的石屋住所

石屋外墙

其三,天乐堂山谷斜坡修葺与石砌“城墙”的规模罕见。

遍查天乐堂山谷古瑶遗址近一平方公里范围,发现该段山坡被人为修葺为层层递进阶梯状,密林中还保存完好有一处200余米长的工事状石砌城墙,其规模让笔者被深深震撼。

该山谷段有三条山泉潺潺而经,主要被松树和竹林密密覆盖。不仔细观察我们根本察觉不到:竹林沿右侧的一条山泉生长,呈现一层一层的平坦地表状,地表偶尔露出石砌的挡土墙形状;松林靠山谷左侧,地表土质相对较硬,艰难穿行在林中,可以明显看到一条一条的石砌挡土墙,让山坡人为形成了阶梯状。

延绵而下的石砌“城墙”

石墙隐蔽在树林里,应当是领地标注于防御使用

石砌的挡土墙,将谷底斜坡修整成为一处处平台

其四,天岳幕阜山下的重要古瑶文物印证瑶部落的历史

在距离天岳幕阜山天乐堂26公里处的山下的梅仙镇钟家屋,1990年8月出土了一枚蛇钮金印,印面刻有“蛮夷侯印”四个篆体阴文字。此印的出土,引起全国的轰动,后金印成为平江县文管所的镇所之宝。据文物部门鉴定,此印是西晋王朝敕封给蛮夷侯首领的爵印。杨衍秋老师断定,此蛇钮“蛮夷侯印”印是晋皇朝颁发给巴陵境内的蛮夷侯即古瑶首领的印信和兵符。

穿过密林,顺山谷古瑶遗址而下不足五百米,可以抵达山谷平坦处的“天乐堂”。天乐堂传说为“三苗”(古瑶是三苗之一)之祖伏羲观天象的处所,这里现在留存有三棵千年古银杏,一处古庙平台遗址,还有一座石刻雕像。该石刻雕像具体雕筑年代不详,有唐代或宋代之说,但笔者认为,不管雕像建于何时,石像胸部阳刻的一龙形图案,应当是与以上的蛇钮金印有着某种印证的关联。

1990年8月出土的蛇钮金印

天乐堂的石像,胸部为阳刻龙形图案

关于天乐堂古瑶址是一处古瑶城寨的认定,是笔者的一家之断,还有待权威专家来进行进一步勘察证实。巍巍天岳,幕阜毓秀。神奇的天岳幕阜,还有太多的神奇等待着我们去问询和探究。

来源:叁醉亭头条号

说说:洛阳隋唐城遗址新建的“角楼”

如果不是看新闻,我也不会太关注:隋唐南城墙这个“角楼”。未批先建的尴尬,先斩后奏的事实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批评。记者发现的现代推拉窗仅仅是一个方面,我感觉有很多不妥,上级部门批评的还是有道理的。

首先我们获悉,新搞的这个建筑定义是:角楼,但成型后我们细看不是角楼而是:阁。古代“阁”的特点就是有:一种架空的小楼房,中国传统建筑物的一种。其特点是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角楼是我国古代城市的一种防御建筑,城楼之间城墙相连,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在古代或近代的战争中,砖木结构的城楼是瞭望所,是守城将领的指挥部,又是极其重要的射击据点。到了现代的守卫战中,其功能不足以为然了,角楼没有回廊栏杆。

隋唐洛阳城平面略呈方形,东墙长7312米,南墙长7290米,西墙长6776米,北墙长6138米。城的总面积比长安小。部分城墙随洛河弯曲。洛河穿城而过,将城内分成南北两区,筑有四座桥梁。城东、南两面各有三座城门,北面两座,西面则有宫城的和皇城的各二门。各城门的位置互不对称。按照现盖的城门位置向东向西大概米计算,角楼的位置也不该是这里,不知隋唐城墙有没有“马面”,如果有的话,马面上是不是还有建筑?

中原地区现已发现“马面”的最早实例是北魏阳城,在它的北墙广莫门西侧发现马面一处,平面大体呈方形,凸出城墙外侧11.7米(约相当于城厚的三分之二),正面宽度约13米。另外在西墙北端的承明门北,也发现有马面的残余。在以后的实物遗留及考古发掘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北宋汴京外城、元上都等城池,在其外侧均筑有马面。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

复建古代遗址,应该遵循历史,不能乱改,目前看这个“角楼”位置也不是3645米外的东南角,且设计与“阁”类似,迎合了上高远眺游览的旅游需要。认真分析:这个“角楼”的设计不够严谨,定位不准确,因为隋唐遗址很大,不是简单的盖一个城门那么简单,城墙要恢复需求资金太大啦。角楼的定位会让不懂的游客感觉:隋唐城就这么小啊?

隋唐洛阳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区及近郊,地跨洛河两岸。南对伊阙,北依邙山,东逾瀍河,西临涧水,洛水贯穿其间。据勘查,宫城、皇城在郭城的西北隅地势高亢处,宫城在皇城之北,宫城北面有曜仪城、圆璧城前后重叠,又有东。西隔城分列左右。皇城东厢有东城,其北有含嘉仓城。郭城东北部及洛水南岸部分为里坊区。现存遗址东北至白马寺镇唐寺门,东南至李楼乡城角村,西北至邙山镇苗湾,西南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面积约47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