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澍霖烈士墓

邓澍霖烈士墓

邓澍霖烈士墓位于中村瑶族乡田心村。邓澍霖,1960年生,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广州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随后参加北伐战争,任营指导员。1927年5月,邓澍霖被选为共青团湖南省代表。1928年因病回家休养,在养病期间,主动配合周介甫在中村一带开展革命活动。1928年冬被人告密,遭县衙逮捕、--。1930年,邓澍霖烈士墓,邓澍霖烈士墓简介,邓澍霖烈士墓-株洲市炎陵县邓澍霖烈士墓

为烈士唐澍守墓三十年只为英灵不孤单

题记

唐澍(1903-1928),字东园,乳名佳林,河北徐水县瀑河乡贾庄村人,出生在清贫知识分子家庭,幼入私塾,后入高级小学。1922年夏,考入直隶(今河北)省立保定第二师范学校,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1924年5月入黄埔军校第1期步兵科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总教练兼模范大队大队长,国民联军军事政治学校主任教官,中共陕西省委军委委员,西北工农革命军总指挥等职务。

1928年4月,与刘志丹等领导以该旅为骨干力量的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前敌总指挥,抗击国民党军3个师的围攻。

1928年7月1日,在陕西省雒南(今洛南)县碾子沟战斗中,陷入国民党军重围,壮烈牺牲,年仅25岁。

为烈士守墓三十年

只为英灵不孤单

张红中 郭夏季

1928年6月30日,驻守洛南县保安镇的西北工农革命军第一大队突遭国民党反动派包围,总司令唐澍亲率百余人星夜前往增援,大部队突围后唐澍率部向碾子沟岭方向撤退时又遭民团伏击。唐澍终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敌人割下唐澍的头颅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楼上,其身躯被当地群众埋葬于碾子沟……

上世纪八十年代,唐澍烈士墓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当地村民刘勤娃就一直守护着这座坟墓——

英勇牺牲 唐澍谱写悲壮故事

“七一”前夕,记者一行冒着高温酷暑,怀着崇敬的心情,沿着蜿蜒崎岖的羊肠小道来到了洛南县保安镇八道河村附近的碾子沟岭——原西北工农革命军总司令唐澍牺牲的地方。

据记载,唐澍(1903—1928),河北省徐水县人。1922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读书;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留校工作;1927年8月,唐澍任中共陕西省委军委委员;1928年初,中共陕西省委派唐澍到洛南县许权中旅工作,任旅党委委员、参谋长。

1928年5月,中共陕西省委领导了渭华起义,唐澍、刘志丹等人率许权中旅到达华县瓜坡镇宣布起义,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唐澍任总司令,并建立了基层苏维埃政权组织。为了扑灭渭华起义燃起的革命烈火,国民党反动派调集大量兵力接连三次发动进攻,起义军民被迫撤往商洛山区。

1928年6月30日,驻守在洛南县保安镇的西北工农革命军第一大队,突遭国民党反动派李虎臣部包围,唐澍亲率百余人星夜前往增援。大部队突围后唐澍率部向碾子沟岭方向撤退时又遭民团伏击,敌军步步逼近,并叫嚣着要“抓活的!”唐澍牺牲后敌人割下他的头颅悬挂在洛南县西城门楼上,其身躯被当地群众埋葬于碾子沟岭。

上世纪80年代,洛南县政府在唐澍牺牲地立碑,并刻有“唐澍殉节处”,同时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守护英灵 文保员老刘的三十年

昨天,记者见到了文物保护员刘勤娃老人,老人就住在距离烈士牺牲地不到百米的地方。当记者向64岁的刘勤娃老人问起他几十年来默默无闻保护烈士牺牲地的话题,他打开了话匣子……

老刘说,1986年立碑以后他已经就是一位义务文物保护员了,只不过1990年他才正式领证成为文物保护员。“业余加正式文保员的时间,我已经守护烈士30年啦。”刘勤娃笑着说。

据了解,刘勤娃老人还无偿地献出了自家的自留地供省内外前来拜谒英烈的人祭奠用。“春天,老刘在烈士墓地周围栽植黄杨和松柏;夏季,他拿上锄头镰刀清理各种杂草,修剪野生疯长的灌木丛;秋风肆虐,他打扫满地的枯枝落叶;雪花狂舞,老刘不顾寒冷清扫积雪……”熟知刘勤娃的村民敬佩地说。

据介绍,刘勤娃和老伴钟伍存利用采药和销售土特产的微薄收入,每年的大年三十,老两口都会为唐澍烈士焚香,献水果等;清明节,老刘会为唐澍烈士墓祭扫……逢年过节一次也不少、程序一道也不马虎。对来自于省内外的祭奠者,老刘更是热情接待,提供各种便利。

在刘勤娃的家里,记者看到他珍藏着一个特殊的笔记本,上面真实、详细地记录着近年来全国各个阶层、各种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官衔的祭奠者的姓名等信息。据刘勤娃讲,以前是记录在一本学生作业本上,后来县上专门配发了笔记本。

修建公路 老刘的最大心愿

采访中,刘勤娃告诉记者,目前通往烈士墓的约一公里山路蜿蜒崎岖、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修通,以便为洛南红色旅游的开发和各界人士参观祭奠时提供便捷的交通环境;另外烈士墓目前极其简陋,希望能规划建设。

“我也曾多次给相关部门呼吁,但没有下文,这都成了我这几十年的一块心病和最大的心愿了。”刘勤娃说。

烈士墓周围景点 烈士墓在哪里?

1. 烈士墓在哪里?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

中国从汉高祖刘邦开始下诏,战死的士兵赐棺木一口下葬。之后历代王朝在政权稳定时基本都能实行这一点,当然普及的面有多大无法确定,但是基本都是在战场上找地点就地安葬。直到近代仍然如此,解放后才开始整理之前各地的烈士墓,将其中一部分迁葬,并对能找到的部分墓地进行了休整,但是绝大部分还是只能就地做修理。

2.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在哪里

宋·葛长庚《卜算子 景泰山次韵东坡三首》:云散雨初晴,蝉噪林逾静。古寺敲钟暮掩门,灯映琉璃影。浩气镇长存,昨梦还重省。独倚阑干啸一声,毛发萧萧冷。

宋·张继先《沁园春》:真一长存,太虚同体,妙门自开。既混元初判,两仪布景,复还根本,全籍灵台。浩气冲开,谷神滋化,渐觉神光空际来。幽绝处,听龙吟虎啸,蓦地风雷。奇哉。妙道难猜。鲜点化、愚迷成大材。试与君说破,分明状似,蚌含渊月,秋兔怀胎。壮志男儿,当年高士,莫把身心惹世埃。功成后,任身居紫府,名列仙阶。

近现代·黄松鹤《与莲英淑贞过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浩气长存耸石门,当年血铸此山尊。中原鹿死谁家手,南海鹃啼古帝魂。白骨黄花都不见,春风秋月自无言。我来劫后犹兵火,兴废何人负国恩。

近现代·张鳦生《颂宝山姚子青全营殉城》:血洒宝山牛斗昏,惟求浩气得长存。举营终与城同碎,铁骨梅花是国魂。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溱水》:“泉源沸涌,浩气云浮,以腥物投之,俄顷即热。”

唐 牟融 《谢惠剑》诗:“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

唐·白居易《秋斋》:晨起秋斋冷,萧条称病容。清风两窗竹,白露一庭松。阮籍谋身拙,嵇康向事慵。生涯别有处,浩气在心胸。

唐·沈佺期《奉和洛阳玩雪应制》:周王甲子旦,汉后德阳宫。洒瑞天庭里,惊春御苑中。氛氲生浩气,飒杳舞回风。宸藻光盈尺,赓歌乐岁丰。

魏晋·陆机《齐讴行》:营丘负海曲。沃野爽且平。洪川控河济。崇山入高冥。东被姑尤侧。南界聊摄城。海物错万类。陆产尚千名。孟诸吞楚梦。百二侔秦京。惟师恢东表。桓后定周倾。天道有迭代。人道无久盈。鄙哉牛山叹。未及至人情。爽鸠苟已徂。吾子安得停。行行将复去。长存非所营。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唐·韦应物《送仓部萧员外院长存》:襆被蹉跎老江国,情人邂逅此相逢。不随鸳鹭朝天去,遥想蓬莱台阁重。

唐·张祜《首阳行》:首阳山下路,孤竹节长存。为问无心草,如何庇本根。

水浒 传》第七二回:“浩气冲天贯斗牛,英雄事业未曾酬。”

《明史·杨继盛传》:“临刑赋诗曰:‘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楚辞·远游》:“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

晋 孙绰 《太傅褚褒碑》:“公资清刚之正气,挺纯粹之茂质。”

宋 文天祥 《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赵朴初 《寄赠大谷莹润长老》诗:“挟持正气健为雄,群力何难制毒龙?”

《文子·符言》:“君子行正气,小人行邪气。内便於性,外合於义,循理而动,不系於物者,正气也;推於滋味,淫於声色,发於喜怒,不顾后患者,邪气也。”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二:“ 欧公非特事事合体,且是和平深厚,得文章正气。”

《素问·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艺文类聚》卷三引《易纬通卦验》:“震,东方也。主春分,日出青气,出直震,此正气也。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蛟龙出。”

《艺文类聚》卷三引《易通卦验》:“离,南方也。主夏,日中赤气出,直离,此正气。出右,万物半死;气出左,赤地千里。”

3. 烈士墓位置

上海有12个烈士陵园

上海烈士陵园位于上海徐汇龙华路2887号 。1992年上海市委将漕溪路上海烈士陵园并入龙华烈士陵园。上海县辖区的烈士陵园有高桥烈士陵园宝山烈士陵园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松江区烈士陵园、金山区革命烈士陵园、南汇区烈士陵园、奉贤区烈士陵园青浦西(东)乡革命烈士陵园、崇明县烈士馆、川沙烈士陵园闵行区烈士陵园

4. 烈士陵墓在哪里

宁死不屈、众志成城、临危不惧、大义凛然、不屈不挠、视死如归、坚强不屈、豪情壮志、荡气回肠、前仆后继、彪炳史册、万古流芳、永垂青史、浩气长存、

5. 哪里有烈士墓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位于晋冀鲁豫四省的交界城市——河北省邯郸市陵园路中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安葬有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一等杀敌英雄赵亨德、王克勤等200多名为国捐躯的战斗英雄。

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陵园占地320亩,分南北两院,是我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 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该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晋冀鲁豫四省的英雄们,目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已成为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清明节时会有来自四个省份的人前来祭拜。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从1937年冬开始创建,到1948年8月与晋察冀边区合并,有着11年光辉战斗的历史

在此安葬着副参谋长左权、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我国金融事业奠基者)、《新华日报》社社长何云、北方局政权工作部秘书张衡宇、冀南银行第二任行长赖勤及其夫人、中共北方局军委书记张兆丰、朝鲜义勇军领导人陈光华和石鼎、抗日英雄范筑先等烈士。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入选中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与人们印象中烈士陵园的“庄严肃穆”相比,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气氛多了几分祥和:没有围墙阻挡,开放式的陵园中有不少市民在成荫的绿树间纳凉、散步,老人们扇着蒲扇聊天,孩子在父母身边嬉戏,陵园似公园一般融入了城市生活。在眼前幸福和乐的场景中回想血与火岁月中无数英烈的壮举,让人格外动容!

6. 烈士墓碑在哪

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其后是烈士英名塔,塔身镌刻着在孟良崮战役中牺牲的2800多名烈士的姓名,墓区内掩埋着2800多名烈士的遗骨。

7. 烈士墓在哪里

长35㎝宽25㎝高22㎝。根据相关规定:公墓墓地、穴位和骨灰存放格位不得预售、转让、传销和炒买炒卖。埋葬骨灰的单穴墓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平方米,双穴墓不得超过1.5平方米;

8. 最近的烈士陵墓在哪里

田家炳是客家人,1919年出生于广东梅州大埔县,田家炳葬在革命烈士公墓八宝山

9. 云南娃娃兵烈士墓在哪里

第九名:精绝古城

危险指数:6.5

整体难度直线上升,也更加致命和危险。主要的怪物包括沙漠行军蚁、精绝黑蛇、尸香魔芋等。最大的威胁来自尸香魔芋,它会让人产生幻觉。尸香魔芋的幻觉是让人感觉几乎无解,逼真的幻觉让人发疯,自相残杀。老胡在这中了鬼洞诅咒,在精绝古城里,扎格拉玛山的山腹中,隐藏着来自虚数空间的漆黑的诅咒:所有看见虚数空间者,都会成为蛇神的祭品,在四十岁后,被吸干血液里的铁质,于痛苦中死去。

第八名:西夏黑水

危险指数:7.0

鹧鸪哨伤心之地,了尘大师命陨于此。黑水城的难点:难以寻找的位置,过于简单的布局,两块杀伤力巨大的腐玉。《龙岭迷窟》最为还原原著的片段之一,增加了深渊台和大砍刀墓道机关。因为托马斯点燃火把,激活了喜欢吞噬有温度物体的黑烟。如果被其包围 极难逃出去。

第七名:龙岭迷窟

危险指数:7.5

这个墓最大的难点是悬魂梯和变异蜘蛛,电视剧增加了水银棺、浑天仪和围棋这些机关,从整体上来讲,危险指数其实还没有黑水城高。但从难度上来说,光是悬魂梯和围棋阵就秒杀黑水城,更别说原著中的幽灵墓。

第六名:百眼窟

危险指数:7.8

这座墓的难点在于,特殊的地理--焚风;通灵且不合常理的怪物--黄皮子;以及无法描述的超自然现象。百眼窟是鲜卑人的圣地,是和嘎仙洞相对应的死亡之地,后来元教势大,占据了这里,作为了祭祀黄大仙的一处宝地,用来坑蒙拐骗。再后来元教溃散,就荒废了。

第五名:瓶山元墓

危险指数:8.0

瓶山的难点在于:以瓶山六妖白狸,白猿,六翅蜈蚣,黑琵琶,巨蟒,湘西尸王和数不胜数的毒虫以及元代不封不树的葬制,几乎让团队全军覆没。瓶山古墓是唯一没有摸金校尉参与的古墓,因为元人不按常理出牌,摸金校尉拿瓶山元墓束手无策。只能用土办法,挖和炸。虽然搬山卸岭最终把瓶山元墓的宝贝给捞了出来,但是损失也是相当惨重,可以说是踩着同伴尸体取得的胜利。

第四名:南海归墟

危险指数:8.5

这个墓的难点和恐惧来自于各种见过的以及没见过的海洋生物,在海上胡八一的分金定穴都不好使了,雪莉杨学的一点“搬山填海术”的皮毛倒是派上了用场,另外得亏摸金小队请了阮黑、古猜和多玲,不然他们肯定是有去无回。

第三名:地仙村古墓

危险指数:9.0

这个墓的最大难点是九死惊陵甲、尸仙、棺材虫、还有一个分不清敌友的孙教授。由于观山太保对摸金校尉极其了解,所以设计的种种机关都是专门针对摸金校尉的。水火不侵、刀锯无用的尸仙;层层围困的棺材山;猛烈犀利的九死惊陵甲;蜂拥而至,啃光一切的棺材虫。另外还有个心怀鬼胎的孙教授,整个冒险过程都充斥在阴谋诡谲的气氛之中。

第二名:昆仑神宫

危险指数:9.5

这个墓的难点和恐惧来自于黑凶之皮,食罪巴鲁,雪弥勒白狼王的狼群,冰火切换的达普鬼虫,白胡老鱼斑纹蛟,灭灯娃娃地观音、黑蛇王以及蛇群等等。这一部是鬼吹灯中破除红斑鬼眼诅咒的最后一部,也是墓葬阵容最为壮观的一部。最大看点是古格王朝九层妖楼2.0,1.0的九层妖塔在《精绝古城》中出现过了,当然还有最为著名的影子恶罗海城地下祭坛。

第一名:献王墓

危险指数:9.8

献王墓也是绝大多数粉丝认为难度系数最高的一座古墓,直接让陈玉楼一行人近乎团灭,从而直接导致卸岭一派土崩瓦解。这个墓的难点和恐惧来自于丛林毒蚊、丛林暗影蝙蝠、恶罗花、树蜥、死漂、罗刹、水彘蜂、蟁蚊、痋蟒、红背巨蟾蜍、痋人、蜮蜋长虫、赤冥冤魂、霍氏不死虫、青磷巨蟒、刀齿蝰鱼、赤衣、闪婆、痋婴、巨石像等等。

而且其本身是克制四大盗墓门派的:摸金发丘的风水秘术受 制于虫谷的气候和磁场无法使用;搬山道人的搬山卸岭术,用的是自然相克变化之法,虫谷里一堆人造物;卸岭力士...卸岭魁首陈玉楼带着一帮伙计几乎全军覆

10. 烈士墓是什么

烈士陵园要比烈士墓的级别高,是专业修建给烈士的埋骨地,一般是战死的烈士级别高一点,死的原因更高大上一点,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烈士陵园是为了后人纪念牺牲的先烈而设置的一种设施。烈士纪念设施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为纪念烈士专门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等设施。

烈士墓周边景点 哪里有烈士纪念墓?

1. 哪里有烈士纪念墓?

广州烈士陵园 不需要购买门票 ,有两个入口 ,分别是:中山路上的南门(正门),陵园西路上的西门。陵园占地18万平方米,是解放后为纪念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牺牲的烈士于1954年修建的纪念性公园。

陵园主体有正门、广场、陵墓大道、广州起义纪念碑和圆形的封土。现有景点和游乐场所16处,集纪念、科普于一园。

2. 瞻仰革命烈士墓

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应该是全天候开放的!

万州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98年,占地36平方公里,由纪念碑(亭)、大型英烈群雕、柱雕、英名墙、瞻仰广场、烈士事迹陈列馆等部分组成。

万州革命烈士陵园是一处大型革命纪念园林,座落在重庆万州。

张爱萍将军为陵园题词,作家马识途为烈士事迹陈列馆题写了馆名。2001年4月30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5月被中宣部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0年7月,被评为重庆市行风建设示范单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万州革命烈士陵园

地理位置

重庆万州

占地面积

36平方公里

发展历史

随着三峡工程的兴建,为褒扬先烈,教育后人,原万县市人民政府(辖三区八县)将三峡库区水淹没线下近千座烈士墓和烈士纪念标志,统一迁建为万州革命烈士陵园。

张爱萍将军为万州革命烈士陵园题写了园名。老革命、忠县藉著名作家马识途,应邀为烈士事迹陈列馆题写了馆名。

3. 烈士墓纪念馆

成都市烈士纪念馆是成都市烈士陵园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4月2日正式建成并开馆,以独特的布展方式、新颖的审美视角、全方位的多媒体教育手段。

建筑面积2700多平方米,上下共两层,陈列了辛亥革命时期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期等六大不同时期近千余位革命先烈的斗争史实,还特别设置了记录"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情况的专区。纪念馆通过图片、文字、雕塑、影像等方式,将历史背景与人物联系起来,以人串史、以史记人,让市民可以从宏观上了解近百年来成都革命斗争发展的轨迹,也可以详细了解英雄人物悲壮动人的斗争情节。

4. 烈士陵墓在哪里

是解放后邯郸市人民政府为纪念历次革命战争中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们而修建的一个全国较大型的陵园。陵园1946年3月动工,1950年10月竣工,面积约2万余平方米。分为南北两院,建筑布局严谨,苍松翠柏、花木成荫、庄严肃穆。主要建筑物有烈士纪念塔、烈士公墓、烈士亭、纪念堂、“四八”烈士阁和陈列馆等,其中点缀着蓄水池、莲花池、石桥、花圃、林荫等园苑布置。陵园共安葬着200多名革命烈士,陈列着他们的遗物、墨迹和遗像。这些烈士多数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老红军和八路军的优秀指挥员。陵园正门门首嵌着一块横匾,镌刻着朱德同志为陵园的题名“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5. 烈士墓在哪里?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29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在广州举行武装起义 ,起义失败了。

同盟会骨干会员牺牲了百佘人。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死收殓烈士遗骸72具,从葬于黄花岗。1918年,爱国人士和海外华侨为了纪念这次起义的死难烈士,捐资修建了黄花岗烈士陵园。

查阅历史文献可知,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起义军浴血奋战,东突西奔,终因兵力严重不足而溃败, 义失败后,黄兴负伤逃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被捕杀,死难的同盟会会员有名可考者86人,其中72人遗骸由潘达微收葬于此。

6. 哪里有烈士纪念墓的

位于广州市先 烈路。1911年4月27日,孙中山领导下的 同盟会在广州举行推翻清政府统治的武装 起义,遭到镇压,起义失败,骨干会员100 多人壮烈牺牲。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冒着生 命危险,收殓72具烈士遗骸,将其葬于黄 花岗。

1918年,为了纪念黄花岗起义的死 难烈士,海外华侨和爱国人士捐资兴建了 烈士陵园。 陵园墓门是一座高大牌坊,横排 3个拱门,孙中山先生所题“浩气长存”几 个大字刻在墓门正中央。

墓道宽阔,碑石林立。方形碑亭上树“七十二烈士之墓”石碑, 后面是“纪功坊”,72块石砌叠成金字塔形 坊顶,一个髙举火炬的自由神像矗立于顶 上。章太炎为此坊额题了“缔造民国七十二 烈士纪功坊”古篆。

坊后的石碑详记了起义 经过。陵园中一年四季黄花不断,用以象征 永垂不朽的烈士精神。

7. 烈士纪念碑

墓碑通常有抬头、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抬头

  抬头主要写死者的生前职务、职业等,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写。

  2.正文

  正文主要写明立碑者对死者的称谓及死者的姓名。如“先考王君××大人之墓”。

  3.落款

  落款写明立碑人的身份、姓名。立碑时间可写可不写。

8. 革命烈士纪念墓

上海有12个烈士陵园

上海烈士陵园位于上海徐汇区龙华路2887号 。1992年上海市委将漕溪路上海烈士陵园并入龙华烈士陵园。上海县辖区的烈士陵园有高桥烈士陵园、宝山烈士陵园、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松江区烈士陵园、金山区革命烈士陵园、南汇区烈士陵园、奉贤区烈士陵园、青浦西(东)乡革命烈士陵园、崇明县烈士馆、川沙烈士陵园、闵行区烈士陵园。

9. 革命英雄烈士墓

陵园内安息着726名革命烈士,其中247位烈士的遗骨安葬在烈士墓区内,484名烈士骨灰盒安放在纪念馆英烈厅。其中有在大革命时期英勇就义的革命志士王德安等“九烈士”,抗日战争中的民族英雄刘桂伍、宣侠父、解放战争中的爱国民主人士杜斌拯、战斗英雄秦富德,抗美援朝中的“八勇士”之一候天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式的英雄模范张华以及王周斌、祝选朋等一大批革命先烈。

清明当天早上有仪式,你去听就好,不是在广场就是在思念堂,我记得以前是在广场的。大家都可以去的,不过骨灰存放的地方就不是随便能去的了。没有特别需要注意的,注意防火,注意环保。不要大声喧哗。带着敬仰的,敬畏的心去瞻仰和祭奠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