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寺祖师墓群

华林寺祖师墓群

华林寺祖师墓群位于白云区白云山二龙谷,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墓葬。

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北从墓群外缘外延约20米,其余从墓群外缘外延约10米。

建设控制地带:本次文保单位的建设控制要求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相衔接。

袁世凯家族祖坟墓地白塔寺柏林考察记

近日,笔者在项城袁氏家族后人袁玉明先生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白塔寺柏林。袁世凯家族祖坟墓地柏林位于商水县平店镇东南5公里,清水河与孙洼沟交汇处,有一座古白塔寺遗址也在这里,目前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白塔寺,笔者走访了商水县工商局退休干部袁希富老先生。袁老是商水县袁老乡人,今年80岁。出于对文物的珍爱,他退休后,自发地每逢农历三六九日就骑车十余里来到白塔寺守护袁氏柏林。袁老告诉笔者,相传,白塔寺初建于宋朝。其遗址深层有龙山时期、夏商、周时期的大量遗存。浅层有汉至明的遗存。在遗址上暴露的有灰坑、汉墓;出土的有灰陶折沿罐、高颈罐、鼎、鬲、几何纹榫口砖等。由于这里历史上很早就有人类生存,被后人视为祥瑞之地。

由于白塔寺有清水河与孙洼沟交汇,形如二龙戏珠,暗合周易八卦风水之说。清末,袁世凯家族称其为“宿龙之源,气象万下,蜿蜒盘绕,午向子山,六八鼎峙,二四廻环,青龙舒气,白虎闭关,乾坤合运,缔造天然”,于是高价置地数十亩,辟为家族墓地。

据《项城袁氏宗谱》记载,白塔寺柏林是项城袁氏家族袁耀南一支的祖坟茔域所在地。该茔域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原有地(项弓)五亩五分五厘。光绪三年(1877)亥月八日,由袁氏十二世祖袁保基置庙后地兑换立茔,茔域共24亩。转年,由袁保信修葺墙垣,植柏树百余株,后又不断种植松、柏、杨、椿、楸,因袁登三有四个儿子,有“小四门”之称。故所植柳树皆为四杈,现已无存。该茔域以生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的杨太夫人(袁世凯从曾祖母)墓为首,共计6座。柏林内立存五通蛟龙神道碑(俗称“滚龙碑”),并有民国总统徐世昌亲笔为袁世凯从曾祖母撰文并丹书的碑文,是了解袁世凯家族历史的一份珍贵而详实的资料。白塔寺柏林及袁氏家族墓地久负盛名,曾经的碑林、廊房和蛟龙碑楼是闻名中外的白塔寺三景,是白塔寺遗址文物保护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1978年公布为商水县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白塔寺又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袁希富老先生带领笔者来到平店镇第一小学院内,参观了白塔寺遗址。他说,此处虽称白塔寺,可寺院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造成了学校,即现在的平店镇第一小学,如今仅存有清光绪年间建造的3间西厢房,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默默见证着历史的风云变幻。

我们走出平店镇第一小学,来到一条弯弯曲曲、坑洼不平、杂草丛生的小胡同,袁老指着胡同东侧一片柏林告诉笔者,原来的白塔寺分东西两个寺院,从西寺院到东寺院,挖有一条地下通道。从东寺院向东约25米处,用红石建有一座三孔石拱桥,名曰“青龙桥”。青龙桥东约100米处,有一龙王庙。当时白塔寺西寺院西约100米处,用白石建有一座五孔石拱桥,名曰“白虎桥”;西北方向500米处建有庙宇,曰“三光庙”。所以当地人称白塔寺是“桥端庙、庙端桥”的风水宝地。袁氏家族墓茔并立三门:东为朝阳门,中为午门,西为望月门。从此,白塔寺成为豫东大地一个沾帝王家风水宝地的名胜古迹

据当地村民说,当时,为防外人入内,袁世凯命当时商水平店的名士刘振玉在此栽种柏树2000余株。刘振玉是晚清秀才,精通风水堪舆。袁氏家族请他布置墓地,他把柏林种成九宫八卦阵形,当年柏林完整时,人们一进柏林就迷失方向,很难出入。据传,当时刘振玉的一个同村人到柏林找刘振玉,在柏林转了一天都未能出去。

白塔寺柏林,林木绵密,枝叶茂盛,景色宜人,尤其是冬日大雪初霁,银装素裹,雪压松柏,愈显苍翠,远远望去,烟雾缭绕,如若仙境,一派森然,堪称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然而,一百多年来,由于病虫害和人为采伐,柏树现已减至700余棵,但仍柏影森森,虬髯苍劲。目前存活下来的柏树最大胸围90厘米,高20余米,最小者胸围也有30厘米,高12米左右。

据《项城袁氏宗谱》记载,民国初年,袁世凯荣登大总统宝座,遣人整修家族墓地,勒石树碑,对白塔寺祥瑞之气感恩戴德,大加褒扬。现存有民国三年时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徐世昌撰文褒扬杨太夫人并丹书石碑一座,背面绘制有坟冢风水布局图。另有袁登三、袁保基(追封二品)、袁保敬、袁保信神道碑共五通,皆为徐世昌丹书,青石镌刻,高近三米,保存完好,弥足珍贵。可惜的是,“文革”时,碑楼被拆,石碑铺作桥板,坟冢被平。目前,白塔寺仅存五座碑楼,为袁保基、袁保信等人的神道碑。袁保基的神道碑上书:“皇淸诰授通义大夫晋封资政大夫二品衔道员用江苏候补知府袁公讳保基字立亭一神道”,碑文用楷体书写竖行排列,无标点。碑板系青石,边缘雕刻有八仙图,非常精致。袁保信的神道碑书写:“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晋封资政大夫袁公讳保信字果亭行四神道”,碑板四周雕刻有四龙吐火之图,一边两条龙,惟妙惟肖。最令人关注的是徐世昌撰文并手书的“项城西北宿龙桥庙袁母杨太夫人坤官立祖墓碑记”。该碑记用苏黄体小凯书写,竖行排列,无标点,共两千余字,主要颂扬杨太夫人之功德。值得关注的是,碑楼碑记署有:“清朝赐进士出身军机大臣……太保民举国务卿东海徐世昌谨撰并书”,又有时间“中华民国叁年岁次甲寅吉日”,碑的左下角书有“禹州李中州,侯殿选镌石”的字样。从落款署名来看,此碑文就是袁世凯的好友徐世昌亲撰并书写的。从史书记载来看,袁世凯与徐世昌交往甚密,此碑文也是一个见证。

另据《商水文物志》记载,白塔寺原为袁世凯之叔的墓地,其中一位官至二品。墓地规模较大,石刻精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商水县文物工作者历尽艰辛,在附近村落中陆续找回“文革”期间被推倒的五座石碑,重新立于柏林内并建碑楼保护,但未找到碑额与碑座。在2010年文物普查中,新发现碑额两件,两件碑额大小略同,高1.07米,宽0.8米,厚0.24米,碑额正中牌位内竖书篆书“恩纶”二字。恩纶:犹恩诏,即帝王降恩的诏书。牌位两侧有二龙盘护,雕刻工整细腻,为研究项城袁氏家族历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不过,笔者也看到柏林内居然有数十家乱搭乱建的房屋,有些人家的鸡圈、房屋圈住了神道碑楼,更有甚者在“滚龙碑”旁边饲养猪、狗、鸡等家畜。对此,袁希富老先生和项城袁氏后人也曾经多次向上级领导反映,但白塔寺柏林保护区内私搭乱建的违法建筑至今没能依法拆除。因此,笔者呼吁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予高度重视,尽快依法对白塔寺柏林保护区内私搭乱建的违法建筑予以拆除,并尽早在袁氏家族古墓群原址上恢复重建被毁坟墓,并借助杨太夫人威仪遐迩,教子有方的生母形象,白塔寺自古就是佛教圣地且有西接商水,东连项城的地理优势,把这里打造成旅游景点,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乃利在当代,功在千秋之长远大计。

文\龚新文

中国零距离观察:从学东

一苇渡江的达摩祖师,圆寂后葬于河南陕县西李村乡陡沟村定林寺?

菩提达摩,意为“觉法”,简称达摩,他是南北朝时期来中国传播佛教印度高僧。达摩为南印度人,系南天竺国今印度南部香至王第三子,姓刹帝利,生有瑞相,学法于西天二十七祖般若罗尊者,达摩曾自言年岁有一百五十余岁。达摩是在南朝宋代(420—479)年间先到达中国南方,后又到北魏传授大乘禅法的。达摩到北魏传法之时,魏境主要盛行经论讲授之学,对达磨的大乘禅法不能理解。只有慧可和道育等少数弟子能理解、传承达摩禅法,尤其是慧可,后来被尊奉为禅宗二祖。相传,农历十月初五为菩提达摩禅师的圣诞日,有关达摩的记载最早见于《洛阳伽蓝记》。

达摩对于中国佛教的发展一直以来被强调至十分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西祖第二十八祖”和“禅宗初祖”,中国禅宗因此也称“达摩宗”,达摩所传的禅宗主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相传,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后曾见梁武帝,虽然梁武帝笃信佛教,但达摩所传的禅法与梁武帝的崇佛主张发生冲突。因此,达摩在南方的传教也因机缘不契而转向北方。在达摩渡长江时,在江边折了一根芦苇投入江中,飘然过江,这就是达摩祖师著名的一苇渡江的故事。北上之后,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终日面壁而坐,得“壁观婆罗门”之雅号。

达摩祖师面壁九年的原因,即达摩禅法的教旨,道宣解释为:“如是安心,谓壁观也。如是发行,谓四法也。如是顺物,教护讥嫌。如是方便,教令不着。”在达摩之后有二祖慧可断臂求法,由此建立了禅宗的法脉传承。达摩的事迹充满着传奇色彩,一直流传着达摩多次被毒之说,从中不难见到传法之艰辛。至于达摩的最终结局,在《续高僧传·菩提达摩传》中记载为“游化为务,不测于终”,也有传是因为法脉终得传续,虽中毒而不再自救。禅宗传人中国后,经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而分为两派,北方神秀主张渐修,南方慧能主张顿悟,时称“南能北秀”。

中唐以后,经慧能弟子神会等人提倡,南宗成为禅宗正流而盛行。宋元以后继续流传,对宋明理学的形成发生了重大影响,曾传播至朝鲜日本,现在还流行于欧美各国。达摩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如此重大,但他圆寂何处,历史却无定论。据史载,达摩归宿有两种说法,一是“携只履西还”,《旧唐书·神秀传》和《重修菩提达摩大师塔铭并序》记载,东魏使臣宋云自西域回国时,见达摩大师于葱岭,手携只履翩翩独行,所以便有了“携只履西还”之说。二是圆寂于“洛水之滨”,《旧唐书·神秀传》、《续僧传》记载,“534年至537年灭化洛滨”。

另外,日本禅宗博士铃木还说达摩祖师晚年去了日本。那么,达摩祖师晚年到底去了哪?圆寂何处呢?根据《河南道志》记载,“空厢寺在州城东一百又七里处,熊耳山西,即初祖达摩葬处。”空厢寺位于河南三门峡陕县西李村乡陡沟村北约1公里的熊耳山西麓,原名定林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至75年。相传,达摩离开少林寺后,游至定林寺,在此地继续传播禅法,后圆寂于此。有人见他携只履西还,此处留下只履空棺,故将定林寺改名为“空厢寺”。实际上,达摩在此地圆寂后,遗体被火化,火化后棺内放达摩的一只履,便成为“只履空棺”。

据史料记载和文物部门的勘察,空厢寺原有的主体建筑,坐东向西,依山势而建,沿中轴线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天山殿、大雄宝殿、千佛殿、山陆殿、白云观音阁、钟楼、鼓楼、藏经楼等。其南有达摩塔、达摩殿、转角楼、南僧院、北僧院等,寺院殿合计400余间,占地50余亩,寺院南50米为塔林,占地30余亩,有大小墓塔400余座。兴盛时僧众达800余人,房屋400余间,占地160余亩,堪称名扬天下的佛教圣地。由于年久失修和人为破坏,昔日兴盛的空厢寺现仅存遗址。古寺遗址上,仅有达摩塔一座、房舍三间。达摩塔是达摩圆寂后,由积庵法师于东魏孝静帝元象六年(538年)初建,当时定名为“圆觉空塔”。

唐玄宗天宝元年(724年)改为“圆觉空观”,今通称达摩塔。塔为砖结构、两层基座的七级浮屠,高约十二米,呈八角型,西南面有一拱窗,第二级塔身腰部有砖雕花卉图案,每面两幅,共十六幅。明洪武五年(1372年)古庭禅师重修达摩塔。在离达摩塔不远处,现存有三通石碑,其中一通是由梁武帝萧衍为表彰达摩创立禅宗的无量功绩,亲自撰写碑文的《南朝菩提达摩大师颂并序》石碑,碑文显示达摩祖师圆寂后葬于定林寺。

金光华李亚鹤:西安这座寺庙,埋葬玄奘法师遗骨,入选世界遗产被誉为佛教祖庭

金光华李亚鹤:陕西西安,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境内兵马俑大雁塔等众多名胜古迹都蜚声海内外。然而还有一些古迹虽不为众所周知,却也值得探个究竟。位于西安城南约20公里处、长安县杜曲镇少陵原畔的兴教寺,又称“大唐护国兴教寺”,是中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

兴教寺还是唐代著名翻译家、旅行家玄奘法师的长眠之地。玄奘法师(602年~664年)出生于洛州缑氏(今河南洛阳偃师),是佛教法相宗的创始人,他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游学印度各地长达17年,归国后与弟子翻译出典佛经75部(1335卷),被誉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法师圆寂,唐高宗遵照其生前“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的遗言,将遗骨葬于西安东郊浐水东岸的白鹿原。由于唐高宗李治非常敬重玄奘,常常在含元殿远眺白鹿原落泪,皇后武则天于是诏令将玄奘遗骨于总章二年(669年)迁葬到长安以南的少陵原,并在次年修建“大唐护国兴教寺”以资纪念。

“兴教”二字,寓意大兴佛教。整座寺庙坐北朝南,由殿房、藏经楼和塔院三部分组成,门内钟鼓两楼夹道对峙,气象庄严,自古就是佛教人士瞻仰玄奘遗迹的胜地,被誉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首,在佛教传播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玄奘遗骨迁葬后,修建了一座高达七丈的五层灵塔,塔背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0年)篆刻的《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碑刻,因此亦称大遍觉塔。后来玄奘的弟子窥基和圆测也长眠于此,修建了两座灵塔陪侍左右,兴教寺也由此成为中国佛教八宗之一的法相宗祖庭。

玄奘舍利塔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楼阁式塔,底层拱洞内供奉着玄奘法师塑像。千百年来,兴教寺曾数次因战乱被毁,仅墓塔幸存,1978年,文物部门对兴教寺进行维修时,在塔基下发现了唐代佛教文物600余件,其中一尊重1135克的纯金观音像极为珍贵。

玄奘法师的弟子多达上千人,为何只有窥基和圆测能享有此等荣誉呢?据记载:圆测是新罗王(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的孙子,他精通梵语,熟悉汉文,在随遣唐使来到长安后拜玄奘为师,成为唯识宗的继承人之一。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圆测圆寂,临终前他嘱咐弟子将自己陪葬在师父玄奘的舍利塔旁。

窥基的祖父尉迟懿是隋朝宁国公,父亲尉迟敬宗是唐朝开国公,伯父尉迟恭是唐朝鄂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窥基十七岁时,正式出家成为玄奘弟子,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窥基圆寂,享年51岁。唐文宗太和三年(829年),其遗骨迁到玄奘舍利塔的东侧安葬。

兴教寺自建成至今的千余年间,几度枯荣,历尽沧桑。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多次拨款修缮和增建。1961年,兴教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定为汉族地区全国重点寺院。2014年6月22日,兴教寺内的兴教寺塔作为丝绸之路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