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德馨堂

侨乡德馨堂

侨乡德馨堂位于梅县区南口镇侨乡村,年代为民国,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侨乡德馨堂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侨乡德馨堂,侨乡德馨堂简介,侨乡德馨堂-梅州市梅县区侨乡德馨堂旅游指南

一座学堂育人 十条乡规立德

崇林世居主屋门上挂着“文魁”牌匾,是纪念崇林世居第一个举人叶树纲。

“亚魁”牌匾纪念的是叶家第二位举人叶蓉煌。

崇林世居大门右侧墙上嵌着 “崇林世居规条十则”碑,上面记载叶家十条家规,为第六代举人叶蓉煌所立。

崇林世居正门牌坊正面,高大宏伟,风格稳重,上面都是雅致国画,显得庄严。

崇林世居叶氏宗祠内景。

崇林世居创始人叶文昭像。

崇林世居建成,叶氏家族乐居其中,兴教化,重德行,耕读传家,人才辈出。200多年来,叶氏曾出有举人、秀才九人。新中国成立初期,镇隆镇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出自崇林世居,现在也有很多叶氏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事教育工作。

对此,文雅的说法是:书香世家,人才辈出。而镇隆当地人则更习惯用这样一句令人有些惊悚的话语来描述:先生多过金瓮,秀才多过棺材。

200多年后,再来崇林世居,读了两块百年碑文、看了依然焕彩的壁画、弄懂了内涵丰富的对联以及听了代代流传的故事,或许你就会明了:无论是文雅的说法,还是惊悚的表达,其实说的都是崇林世居耕读传家的精髓,用一座学堂来育人,用十条乡规来立德。

两个举人

崇林世居叶氏宗祠的入口上方挂着 “文魁”和“亚魁”两块牌匾,黝黑的牌匾和金色的大字,显示的是叶氏家族曾经的显赫,诉说的是叶氏家族两位举人的故事。

崇林世居建成后,叶氏家族乐居其中,兴教化,重德行,耕读传家,人才辈出。到了叶文昭第三代,崇林世居出了首位秀才——— 叶纯惠,第四代亦有秀才。往后的第五代和第六代,可谓是崇林世居的鼎盛时期,这两代人中出了两位举人。

五代叶树纲是崇林世居出的首位举人,宗祠上的“文魁”说的就是叶树纲。族谱记载,他在清咸丰九年(1859)中举,得中第119名举人,且当上了长安县正堂(县长)。叶树纲高中后,曾重修了叶家列代先祖的坟墓。这在后人看来,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

叶树纲中举38年后,崇林世居又迎来了第二位举人——— 叶蓉煌。叶蓉煌是叶家第六代子孙,他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当时乡试排名第11名。

叶氏族谱对这两位举人的记载不多,但在崇林世居的一幅壁画上,却有疑似叶家后人对举人衣锦还乡的记录。

这幅衣锦还乡的壁画位于崇林世居正门后的一个牌坊上,如今仍保存完好。画的右侧画的是崇林世居围屋及屋前的池塘,中间有一位骑马的官员,还有许多随从,周围是欢迎的人群。画的左侧则是一些村居。壁画成长方形,描绘的是衣锦还乡的场景和当时崇林世居的周围地貌。

不过,因壁画没有落款和文字,里面所描绘的是某位举人衣锦还乡的真实场景还是后人想象的,目前还不得而知。

十则规条

叶蓉煌中举后还干了件对叶家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立了崇林世居十则规条:“敦孝悌,睦宗族,务正业,重国课,守国法,戒非为,崇节俭,端风俗,敬师长,和乡邻”。而叶氏后人,更喜欢把这十则规条成为十条乡规。

“崇林世居的后人都能熟背十条乡规,并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规则。”大光村党支部书记叶伟宏说,他还特意找人把十则规条写了出来,挂在办公室里,每天都要看上几遍。

如今,走进崇林世居的大门,也能找到这十则规条。十条规则的碑立在大门厅内右侧墙上,是一块黑色的石板。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认,不仅有十则规条的详细内容,还有叶蓉煌写的序和落款,从中可以了解叶家为何要立下这十则规条。

叶蓉煌在十条规则的序中写道:“我大山下自蓼园大高祖开基以来,世传忠厚,人守礼法。迩因宗枝繁衍子孙众多,品类不齐,贤愚互异,若不严立规条,恐无知无识之人,不免有犯法乱纪之事,非所以继先志而守家训也。爰集公议,立规条十则,世世子孙,各宜禀遵,毋稍遗忘,是所厚望焉。”

从序言中可以看出,立规条十则主要是为了让后世子孙继先志守家训。序言中还提到,这十则规条是大家谈论商议决定的,而碑文的落款则明确这十条规则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孟夏谷旦各老成命蓉煌立。”老成就是族中德高望重的人,碑文中还记录了让叶蓉煌立这十则规条的8位长辈的姓名。

碑文的正中,主要记载了十则规条的内容,每一条用三字总结,并作了详细的解释。文字浅显易懂,一般人都能理解。

我们留意到,这十则规条除了孝悌、守法、和睦、尊师、节俭等中华传统美德外,还专门有一条提到要“重国课”,无论买什么产业,要缴的税迅速交清,不要拖到下一年来交。叶伟宏说,国课就是要交给国家的赋税,或许是因为叶家产业多,从商的人也多,所以特意立了这一条,这也可见叶氏家族的确是世传忠厚,人守礼法。

一宗官司

在崇林世居大门厅内左侧有一块石碑,与十则规条石碑相对应。左侧的石碑刻的是清宣统二年(1910)惠州府判决的一宗官司告示。这是一宗关于大山下叶氏与其他两个村争水的民事纠纷案件,最终通过官府判决解决了纠纷,和睦了相邻。

这宗案件涉及大山下叶姓、塘肚乡黄姓和大帽围周姓三姓村民,三姓人争的是园谭仔陂水,因为他们的田地都要用这水灌溉。其中叶、黄两姓有二百余石谷种之田,周姓有二十余石谷种之田。此前因为天旱,分水不均,因此发生纠纷。三姓人先是到归善县打官司,但因为对于县里的判决不服,于是官司打到了惠州府。

宣统二年十二月十二日,惠州府对此作出了判决。在告示中,惠州府明确了叶、黄两姓在天旱时得水八成,周姓得水二成,并详细写出了分水的方法,通过两道闸门控制水量和放水时间。“各按启闭日期时刻,周而复始,不准稍有差池。”若是园谭仔水势充足,则将闸板撤去,照常流通。

从时间上看,这宗官司发生在1910年,也就是十则规条设立后的第五年。为此,在叶氏后人看来,这一宗官司就是叶家子孙遵纪守法、践行十则规条的明证。

“历代因为争水械斗、以强凌弱、世代结仇者很多,但像我们叶氏家族通过打官司来和平解决争水纠纷的,估计不多。”叶伟宏说,这一宗官司告示内容,不仅反映了崇林世居世代守国法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研究古代司法制度的好教材。

“双碑”被封

如今,叶氏后人都将官司告示和十则规条的碑文当成崇林世居的宝,每每有人来参观,都会津津乐道。可面对碑文上深深浅浅的伤痕,叶氏后人又是百感交集。这两块碑文,在“文革”期间差点就被毁了。

84岁的叶瑞说,“文革”时,这十则规条的碑文被人用水泥封了起来。当时还有叶氏族中长辈质问封碑文的人:“这十则规条有什么不好?叫人敦孝悌、务正业不对吗?让人守国法、戒非为不好吗?”

可惜,长辈们义正词严的争辩,对方却不听,只丢下一句:“这些都是封建的东西。”然后就把碑文封了起来。

唯一让叶氏后人庆幸的是,当时那些人除了将碑文封住,并没有对碑文再做什么。

后来,叶氏后人把封住的水泥砸开,两块黑色的碑文重见光明。虽留下了或浅或深的伤痕,但里面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如今算起来,那两块石碑也已超过百年了。经历风雨沧桑,留下岁月的痕迹,亦是再正常不过了。

岱山

镇隆人提起崇林世居,一般都会说:“先生多过金瓮,秀才多过棺材。”这话虽然听着有点让人惊悚,但却是大实话,说的就是崇林世居人才辈出。除了前文提及的秀才举人,教师多也是崇林世居的一个特色。新中国成立初期,镇隆镇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出自崇林世居,现在也有很多叶氏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事教育工作。这主要得益于崇林世居200多年来一直保持勤学重教的传统。

崇林世居的开基祖叶文昭,早在乾隆年间兴建下仓时,就办了私塾“下仓书房”。崇林世居落成后,即在龙厅办学,不久又办起了了“上书房”。

叶伟宏说,以前听村里的老人说,叶氏的私塾,不仅供男子读书,女子也一样可以读书习字。当然女子在私塾一般是学三从四德之类的书籍,为的是“端风俗”。“小时候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女子,也能用毛笔写得一手好字。”叶伟宏说。

叶氏重视教育,不仅族中男女受益,就连邻近的外姓学子也受惠。1850年,在族中先贤的提议下,叶氏后人仿清朝太子书斋式样兴建学堂,命名为“仰岱山房”。

根据叶氏后人在族谱里的解释,岱为五岳之首,泰山也,而崇林世居又叫大山下,因此以岱寄寓,仰岱之意为“有望于泰山,寄望于子孙后代。”

这仰岱山房建成后,可谓是真正造福桑梓。不仅叶氏子孙可进入学堂学习,邻近的外姓学子也可来学。叶蓉煌所立的十则规条中“尊师长”一则就明确写着“即外人来学,亦宜视同一体,免生畛域”,大意是说,前来求学的人都一样对待,不要有地域之分。

仰岱小学

民国初,仰岱山房更名为仰岱小学。叶家后人还是一如既往地捐资助学。上世纪三十年代,六世孙叶德隆捐资白银贰仟元,在仰岱小学兴建了两座教学楼。

叶德隆的这一善举被记载在族谱里,并称其为贤士。在叶氏后人眼里,叶德隆是一个有钱财又有情义的人。

族谱里记载,叶德隆在海外营谋发了财,但究竟是如何发家的则没有记录。叶德隆发财后,不忘造福桑梓。他回家乡时,给叶家每户送了两块虎胶(用老虎的骨骼煎熬而成的胶,具有强健筋骨的作用),除了捐资助学,他还在出钱在崇林世居里修了两条长天街。如今这两条长天街仍在使用,位于崇林世居内左右两侧,地上铺的鹅卵石一部分也仍保留了下来。

叶德隆这一善举使得仰岱小学更具规模,也使得更多人可以进入小学念书。84岁的叶瑞是叶氏第十世孙,他从小就在仰岱小学里读书。他记得当时小学同学不仅有叶氏家族的,还有周围邻村的,大家都和睦相处。

后来仰岱小学更名为大光小学。后来的后来,兴建了新的大光小学,仰岱小学原址剩下的房屋被出租了。

众多教师

叶瑞还记得,他念完小学后的1943年,刚好镇隆中学设立,他顺利上了初中。“当时班上只有两个女学生,其中一个就是我们大山下的。”叶德隆说,镇隆人更喜欢把崇林世居说成是大山下。

叶瑞中学毕业后,上了师范学校,从16岁开始执教,此后当上镇隆中学校长,直至退休。老人家最自豪的是,有一段时期惠阳政府大院里,有49个干部都是他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园。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镇隆镇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出自崇林世居。如今,叶氏也还有许多后裔从事教育工作。叶瑞说,当时出自崇林世居和他一起当老师的也有五六十人,而这些人的父辈和爷爷辈也大多是从事教育工作。因此“先生多过金瓮”并非空穴来风。

叶伟宏的父亲也是教师,他的多个叔伯也是教师。说起这事,叶伟宏还给我们讲了一个笑话。一天,叶伟宏的父亲检查孙子的作业,一看就来气,大声质问:“这哪个老师教的?”孙子说出了那位老师的名字,叶伟宏的父亲倒不吱声了。原来孙子的老师,曾是他的学生。

或许,每个镇隆人,都曾有一个来自大山下的老师。

“蒸赏”奖励

事实上,崇林世居不仅出了许多教师,近现代也出了一些名人名士。比如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组织部副部长叶粤秀,抗日名将邓演达将军的少将秘书叶子英,东纵飞虎队中队长叶贵生,东纵战士叶茂泉,黄埔军校毕业的抗日远征军连长叶沃夫……

后人认为,这是崇林世居两百多年来重视教育的结果。为何崇林世居的读书氛围如此浓厚?叶瑞说,除了家族中勤学重教的传统,还因为前人定下了“蒸赏”奖励读书人的规则。

何谓“蒸赏”?说起来还有点复杂。叶瑞说,叶氏前几代经过打拼,积攒下了许多家产和田地,但这些家产和田地并没有全部分给后辈。如某房人有几十亩田地,那一般每个儿子只分两三亩,剩下的大部分都用于出租等,收益由同一房人共享。这收益其中一个重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奖赏读书人。读书的学子有了这笔奖赏,完全可以衣食无忧,只管读书就好了。叶瑞说,以前考上中学的学子,每个学期开学可获得200斤谷的奖励,这笔钱完全够交学费了,而且每个月还有伙食费,家里完全不需要负担。

也正是在这种“蒸赏”奖励的机制下,崇林世居的年轻人都拼命读书,而子女获得奖励越多的人家,长辈们就越自豪,在家族中也就更有面子。

不过,这种“蒸赏”奖励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原来越少了,后来就没有了。

(特别感谢惠阳镇隆镇文化站、大光村村委与崇林世居后人对此文的帮助。)

本版文字 《东江时报》记者匡湘鄂 香金群 首席记者李向英

本版图片 《东江时报》记者姚木森 摄/翻拍

承德县大营子乡:山水胜地 花果天堂

大营子乡地处承德县西南部,总面积为172.6平方公里。 近几年,承德旅游局和大营子乡党委政府依托乡域特有的自然资源,积极谋划、合理运作,编制了大营子乡整体旅游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旅游项目,旅游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郊游垂钓的好去处——柳河

柳河发源于兴隆县六里坪的柳源湖,穿越承德县大营子乡全境,濒临柳河,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和生态优势,是郊游的好去处。境内有水库3座,水利资源丰富。

蜿蜒流淌的柳河水清纯甘冽,自然风景秀丽。行走在柳河畔,看那清清河水潺潺,波澜不惊。岸边草木丰盛,山峰奇峻,白鸭浮绿水,鱼儿跃清波,与纯朴的民风构成了一副自然的世外桃源图画,令人陶醉不已。 柳河两岸多奇峰异石,再加厚厚的植被,构成了许多天然美景。春、夏、秋三季的柳河两岸风景秀美,挑竿垂钓使游人修心养性,是回归大自然的极好去处。柳河水清澈见底、无污染、鱼虾丰盛。柳河鱼、柳河虾、柳河鸭蛋被称为“柳河三鲜”,远近闻名。

立足果品特色发展休闲旅游

全宝河、王家庄两个果树专业村,有果园8600亩,年平均果品产量800万公斤。盛产苹果,果品质优味美,畅销京津市场。全宝河村被命名为河北省果品基地,2012年“国光工”苹果获首届河北省苹果质鉴评会“铜奖”,“宝龙丰”合作社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农家院20多家,让游人体验登山、摘果、种菜的乐趣之余,还能尽兴地品尝到柳河水炖柳河鱼、热浆水豆腐、柴鸡、小米饭、玉米面饼子等风味农家饭菜,使游人能够充分感受纯朴民风,欣赏山乡美景,领略“桃花源”的情趣。大营子乡准备建设度假村一个,打造精品果树采摘园2—3个,垂钓5处,配有休闲、娱乐等设施,逐步形成特色旅游综合开发生态小区。

依托特有资源开发旅游新项目

依托柳河资源,2013年5月份,承德县政府与河北畅达旅游文化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大营子柳河漂流项目协议。该借用幸福村“幸福”概念,以柳河水体资源为依托,打造集水上娱乐、休闲度假、滨水露营、乡村民俗体验为一体的幸福家园综合旅游区。项目区总体布局为一轴四区的空间结构,一轴:柳河景观娱乐轴;四区:入口服务区、水上漂流区、滨水度假区、乡村乐活区。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成为我市旅游一个新亮点。

北营子溶洞项目已正式签约,目前进入开发阶段。大营子是革命老区,承德县第一个党支部1942年在幸福村成立,这里当时曾是抗日的基地,无数革命先辈在抗日战争时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值得我们去怀念历史和学习他们的革命英雄气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对革命老区进行红色旅游开发将是必然趋势。

德懋堂3天2晚国庆行程 乡土体验,换种方式感

来过黄山,到过婺源,能让人一生痴绝的徽州到底是什么样子?我想,徽州最美的时候是清净的。光线温柔明亮,袅袅炊烟斜逸,三分雾气,一点朦胧,万种风情;老宅带着岁月留下的痕迹,顾自寂静无声,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就算有一丝半缕的浮躁心情都能沉淀下来。

十一扎堆出游,到处人满为患。可不管外边如何嘈杂,黄山脚下丰乐湖畔的德懋堂总是安静的。旅游情报为你推荐黄山德懋堂3天2晚乡游之旅,在热闹的国庆假期,给你一种更惬意的方式体验徽州。

何为乡游?

徽州每个时令都有不少有趣的玩法,德懋堂根据24节气推出了相应的“乡游”活动,让你每次来这度假都会有不同“徽州”体验:赏花野餐、采茶挖笋、泛舟垂钓、制墨制砚、制笔书法、踏寻古村……这个季节,德懋堂推出了学割稻、打谷活动,悠然体验一下中国古老的收割模式。晚上,看烟火、看露天电影,这个十一不排队、不扎堆、不烦躁,在德懋堂,我们过个世外桃源般的假期。

黄山德懋堂 | 山水痴绝,大隐于市

借山水之势,德懋堂大概是国内最私密的酒店。见到它的第一眼,你只会记得绿水青山、粉墙黛瓦,像是闯进了千年前的古徽州......依山而建的徽派小楼依次排开,背靠清荣峻茂的高山,映衬着青黛山坡和蔚蓝天空,为风景描眉。

一期的十八学士和二期的容成仙台,处处都能体现出“徽派”的风格,高大的马头墙,精美冬瓜梁,再配上粉墙黛瓦和落地玻璃,无不显出徽州低调的奢华。因为所有的客房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入住就是二楼。房间内大面积地应用了落地窗,抬眼便是烟雨蒙蒙的青山绿水,真叫人气定神闲。

管家式服务满足你个性的要求,丰富的酒店活动让你闲而不闲,完善的硬件设施让你惬意舒心,天然果蔬满足你对美食安全的需求。这一切只是为让你和你的家人过一个温馨而又舒适的假期。

行程安排

第一天抵达徽州围桌晚餐

上海发车,傍晚时分到达丰乐湖景区内的“德懋堂“容成仙台,前台办理入住手续后,由别墅管家带您去别墅房间入住。因其别墅都是依山而建,所以您入户就是二楼。高级大床房是在一楼有两间(每间均有独立卫浴但无浴缸),豪华大床房是在三楼独立一间(独立卫浴有浴缸),房间内都给您安排了矿泉水和迎宾水果(只限第一天)。

稍作休息后我们就可以享用晚餐(围桌)。吃过晚餐我们可以在园内散步消食,享受这难得的宁静。

第二天粒粒皆辛苦的乡游体验

清晨,建议您起个大早,我们坐船前往“容成仙岛”上去呼吸新鲜空气,伴随着四周鸟儿鸣叫打坐冥想,体内的废气都会随着呼吸而排出。(早餐在容成仙台会所享用)

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很少能看到“割麦”“打谷”等农活,就算有幸看到了,也多是现代收割机收割,而传统的收割方式也越来越少了。今天我们带着您去回味一下过去时光。收割下来的稻米我们会通过快递送到您府上(1000g)。

午餐在灵山村享用农家乐,餐后大家回到房间稍作休息。下午在规定的时间内集合,我们在荣成书屋内一起了解一下徽墨历史和制作过程。晚餐结束后,我们为大家准备了露天电影为了庆祝国庆,也给参加活动的小朋友们每人准备了一份小礼物。

第三天神秘景点安静了数百年的徽派小村庄

在酒店享用丰盛的早餐,餐后在规定的时间内退房,我们将带你到“神秘景点”去游玩。

这里虽然不如宏村呈坎这么有名气和规模,但这里更自然更原始,因为名气不响,所以来这里的游客也不多,因此会让你的游览品质有很好的提升。这里姑且不提此地的名字,否则又将或为下一个人头攒动的宏村了。

午餐在景点内享用。餐后返回温馨的家。

活动时间:2016年10月2日-4日

招募人数:24人(成人)

报名截止日期:2016年9月23日

价格:

自驾游成人:2488元/人

自驾游儿童:880元/人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