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赖遗址

那赖遗址

那赖遗址位于田阳县田州镇兴城村那赖屯西约200米的山坡上,分布范围约5平方公里。该遗址于2003年发现,为旧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距今约80.3万年。遗址内散布着丰富的打制石器及加工碎片,器型有手斧、手镐、砍砸器、刮削器等,同时在遗址内还可采集到玻璃陨石,遗址的最高处有一约50平方米的核心区,石制品分布密集。

中文名:那赖遗址

出土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阳县

所属年代:旧石器时代

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次:第七批

编号:7-0392-1-392

沈那遗址(沈那遗址公园效果图)

西宁的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军西进湟水流域,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这是西宁建制之始。

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治西都县(今西宁市)。(或说,)魏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扩建为西平郡,开始在此筑城。

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改为西宁州,至此“西宁”之称始于见史。民国十八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治西宁县,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以省垣周围正式成立西宁市。

扩展资料

位置境域:西宁市位于青海省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处在湟水及三条支流的交汇处。2012年底西宁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是150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01°77′、北纬36°62′。

西宁市辖城东、城中、城西、城北四个区,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另外设有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南新区(属城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海湖新区。

西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西宁历史沿革

西宁有什么特产?

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日照为1939.7小时,年平均气温7.6℃,更高气温34.6℃,更低气温零下18.9℃,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主要特产:大通马铃薯、大通牦牛肉、冬虫夏草、湟源陈醋、湟源马牙、西宁毛长毛绒、西宁毛粗纺纱、西宁毛地毯、藏毯、安多面片、玻璃盐、彩蛋、藏麻、大块煮羊肉、大通鸡腿葱、丁香花、人参果、殷凉粉、蛋白虫草鸡。

西宁特产:

酥油糌粑

湟源陈醋

牛肉干

酸奶

藏红花

枸杞

青稞酒

沙果

青海玉树的冬虫夏草

西宁,简称“青”,古称青唐城、西平郡、鄯州,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省会,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交通、通讯中心和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也是中央军委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西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西宁在哪个省市

西宁在青海省。

西宁是青海省的省会,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是青海省之一大城市,亦是整个青藏高原更大的城市。是青海省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

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世界高海拔城市之一。

西宁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得天独厚的自然 资源,绚丽多彩的民俗风情,是青藏高原一颗璀璨的明珠。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

西宁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高原古城,是中国黄河流域文化组成部分。据城北区朱家寨遗址、沈那遗址和西杏园遗址等考古发现,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生息。商、周、秦、汉时期,河湟地区是古羌人聚居的中心地带。

哪位达人能具体告知下西羌人的历史,,,

一片肥沃的土地,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流,是文明孕育和发展的摇篮。青海就是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但是,倘若没有柳湾墓地的发掘和沈那遗址的发现,我们就会对青海历史的了解有重大缺失。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最早生活在青海地区的就是羌人。从殷商时期开始,他们就生活在我国的西北和中原地区。在经历了殷、夏、商、周、秦后,羌人一直在河湟一带默默地耕耘,由简单的生产到制造戈、刀等铜质武器,创造着自己的文明。到战国时代,当时河湟地区的羌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很大的部落。羌族的发展强大永远都不能忽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名字———无弋爰剑。因为,他是史籍记载的青海历史之一人。

羌人是我国西部一个古老的民族,青海最早的土著居民就是羌人,早在商、西周时期,他们就与中原地区发生了政治、经济联系。日常生活中,他们以畜牧业为生,所以史书上称之为“西戎牧羊人”;

无弋爰剑是最早见于史书的青海羌人的历史人物,他可以说是青海历史上的之一人。无弋爰剑向羌人传授了中原先进的农牧业生产技术,羌人在青海高原上,首先培育了麦类,后来传入中原地区,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羌人也是世界上最早善于驯养家畜的民族之一;

无弋爰剑的后裔在湟水流域繁衍生息,他的子孙遍及青海、 *** 、甘肃、四川等地,留在青海的是他的长房曾孙忍和舞。到秦汉之时,无弋爰剑在青海的羌族子孙已分为150个部落,雄踞青海高原。

6月13日,记者采访了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教授贾伟,从事西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他对青海的古代历史人物了解颇多。在风景如画的大学校园里,贾伟老师没有直接向记者讲述无弋爰剑,而是先从羌人的历史发展演变说起。随之,一部高原民族发展变迁的壮丽画卷呈现在了记者眼前。

羌人:青海最早的土著居民

羌族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传说中的炎帝和大禹都是羌人。羌人来自何方?《后汉书·西羌传》有“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的记载,在甲骨文中也有关于“羌”的文字记录。据甲骨文记载,殷商时的羌又叫“羌方”,有两大部落,一个是“北羌”,一个是“马羌”,他们活动的地域非常广阔。《诗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说明羌人在商朝的时候已经臣服于对方。商朝派羌人为他们放牧牲畜、打猎、种地,服多种劳役。战国时,羌人活动在河、湟地区,即黄河上游和湟水流域一带(主要在今青海境内),过着以游猎为主的相当原始的生活。可见,羌人是青海最早的土著居民。

“柳湾墓地是古羌人的公共墓地,沈那遗址是古羌人的聚落村。”贾伟副教授对于青海这两大文明遗址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众所周知,柳湾墓地出土了让世人为之注目的彩陶,精美的彩陶让考古学者叹为观止。如果说,这些文明的创造者是羌人,那么他们的文明程度可想而知。根据考古 现的情况,专家们认定沈那居住遗址分布相当广泛、非常密集,说明在沈那遗址上,当时聚落的规模和人口一定相当可观。当时这里居住的如果是湟水流域的古羌人,他们肯定是一支强大的部落群体,他们除了使用磨制石器以外,还出现了青铜器,沈那遗址中出土的铜矛是我国更大的青铜器兵器,他们的军事实力可见一斑。

无弋爰剑:史籍中记载最早的青海人

靳育德老师是我省地方史研究学者,在他的地方史专著中,自然少不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人物的事迹。他说:“无弋爰剑是古代西羌早期的首领,春秋战国时人。‘无弋’是羌语,意思是奴隶,‘爰剑’是他的名字,因为他为秦国的奴隶,所以称为无弋爰剑。”

无弋爰剑生活的年代,是秦国与羌人激烈争夺西北陕甘地区的阶段。在战争中,秦厉共公俘虏了可能是首领的无弋爰剑。在秦国无弋爰剑参加了许多社会实践劳动,掌握了中原先进的种植技术。但是,长期的阶下囚生活并未消磨去他的英雄气节。于是,他乘机逃出来。秦王便派兵追捕,在逃亡的过程中,无弋爰剑钻到一个山洞里藏了起来,秦兵就包围了山,并放火烧山。但是,火中出现了一个形似老虎的怪物,无弋爰剑神奇地活下来了(后来,羌人的图腾就是虎齿豹尾)。在逃亡的路上,无弋爰剑遇到了一名被割掉鼻子的女人(也许是奴隶),两人便结为夫妻,共同向西逃亡。这位女子嫌脸面丑陋,就把头发梳成各种小辫,放下头发来遮住面孔。所以,后来羌人也就沿袭了披散长发的习俗。远古时期的河湟地区“少五谷,多禽兽”,这里的土著居民还过着狩猎生活,过多的猎物不会圈养,种植技术也不是很高。在这里,无弋爰剑便将学到的种植和养殖技术传授给大家,让大家种五谷,养六畜,使河湟地区开始有了真正的农牧业生产。从此,这一带的羌人由原始狩猎生活逐渐发展到了农耕和畜牧。由于无弋爰剑对发展河湟地区的农牧业生产有巨大贡献,所以人们对他很敬仰,“庐落种人依之者日益众”。无弋爰剑就成了青海羌人的总首领,不仅如此,他的后人也“世世为豪”。

青海省师范大学赵宗福教授对无弋爰剑评价非常高,他认为:“无弋爰剑对青海羌人社会的全面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来子孙遍布西部地区。所以,无弋爰剑是羌 *** 族历史上的伟人,他的功绩可以和松赞干布相媲美,是一个被人们普遍肯定的历史人物,也是青海历史上最早的著名人物。”

羌族:高原辉煌文化的缔造者

东汉马融在《长笛赋》中有“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的吟咏。我们熟知的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也有羌族音乐的记载,“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他们在各自的文字中都提及了羌族创造的音乐,可见在远古时期,生活在高大陆上的他们,缔造了辉煌的文化。羌人的音乐舞蹈、乐器,独具游牧民族魅力。可以推测,当它传入中原以后,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喜爱。他们发明了羌笛,一直流传到现在,在历史上影响久远。

无弋爰剑的到来,是高原农牧业发展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羌人在青海高原上,首先培育了麦类(柳湾墓地出土的彩陶中有麦粒),后来传入中原地区,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羌人也是世界上最早善于驯养家畜的民族之一,他们把高原上的野牛驯化成了牦牛,因而史书上称他们为“牦牛羌”或“牦牛夷”。他们还把高原上的野马驯化成了羌马(今天河曲马),把野羊驯化成了藏羊。后来,他们还培育出一种杂交牛———犏牛。

在无弋爰剑 带领下,青海的羌族逐渐发展强大起来,在青海的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他们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是不可忽略的,无弋爰剑的后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奇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青海羌人逐渐融合到汉、吐谷浑、吐蕃等民族中去了。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这块高原上,用聪明智慧和勤劳的双手所创造的古羌文化,成为祖国辉煌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西宁的文化产业发现的怎么样?越具体越好!更佳答案有加分噢~

西宁:从历史深处走来

来自远古的述说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这座修建于魏晋十六国南凉时期的黄土台,是最能代表西宁文化内涵的古建筑。它高大雄伟,气势非凡,承载了西宁沧桑的历史记忆,以至于不少西宁人会毫不吝啬地将太多的想象和传说附会在它身上。正如一位世代居住在虎台下的西宁市民说的那样:“虎台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先的伟大和崇高。”

可是,在青海民族大学芈一之教授看来,虎台代表的仅仅是西宁历史中的一个片段。“西宁是从历史中走来的,应该从历史中去寻根。”芈先生这样说。

让我们把目光投入到一个更加深广的场景之中,因为只有在那里,我们才有可能体味到芈一之先生这句话真正的涵义。

1973年10月,考古人员在西宁市北川上孙家寨村发现了一个举世瞩目的舞蹈彩陶盆。这个诞生于距今5000年前的彩陶盆,成为了人们研究河湟地区乃至整个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状况时不容忽视的重要物证,它超凡的艺术价值是早期人类智慧的结晶。

1991年,我省考古人员对西宁北川小桥地区的沈那遗址做了挖掘,距今4000年前到3500年前西宁地区古羌人的生活面貌逐渐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

随着考古工作的全面展开,西宁的历史轮廓在我们眼前逐渐清晰了起来。

芈一之先生考证,出现于《后汉书·西羌传》中的无弋爰剑是之一位被写进史书的西宁先民。

此后,经历了两汉时期的苦心经营、南北朝时期的兵燹战乱、隋唐时期的文治武功,西宁迎来了更大的辉煌。

北宋时期西宁被称为鄯州,宋徽宗崇宁三年即公元1104年,鄯州改名为“西宁”,意为西方安宁之意。

今天,在西宁南绕城快速路一侧,我们依然能看到一段古城遗址,这就是建于北宋时期的青唐城遗址。

据《青唐录》记载,青唐城“枕湟水之南,广二十里,旁开八门,中有隔城。”

芈一之先生说:“这样的规模是相当大的,明朝的西宁卫城只相当于它的一半。”从青唐城遗址的规模我们不难看出西宁当年繁荣的盛况以及统治者对西宁这个边陲重地的重视。

地方史学家杨文盛先生告诉我们,今天的西宁是在西宁卫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杨先生为我们描画了西宁卫城的规模。

西宁卫城为正方形,周围九里一百八十步三尺,大约5313米,城高五丈,大约16米,开城门4座,每座城门上设有城楼,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虽然今天西宁卫城的遗迹已经所剩不多,但诸如西门、南滩、东关等与西宁卫城有关的地名,依旧被一代又一代西宁人沿用了下来,这是历史留给今天的西宁人最珍贵的记忆。

2008年,西宁北门城楼重建工程竣工,这项工程再现了西宁卫城的雄伟和壮丽。

杨文盛说:“西宁北城门的重建,说明这几年西宁市委、市 *** 对文化事业的关注。西宁北城门作为西宁市的一道亮丽的景观,有力地提升了西宁的文化品位,增添了西宁的文化魅力。”

多元文化塑造魅力西宁

西宁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接 地带,历史上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

西汉时首批屯田的汉族进入西宁,从而拉开了西宁地区的移民史。此后,从辽东远道而来的吐谷浑与当地的羌族杂处,建立了吐谷浑王国;唐代吐蕃进入河湟谷地后,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多姿多彩的文明形式;自元朝起,大量的 *** 、撒拉族、蒙古族牧民和商人不断迁入西宁,使得西宁迎来了历史上民族融合的高峰期;到了明代,大量外地移民又迁入西宁,这些五湖四海的移民,不仅与当地人民一起促进了西宁的繁荣和进步,而且还创造了西宁独特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

在西宁市南山之巅,矗立着一座威仪的寺院——南禅寺。南禅寺始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据说,最初的南禅寺是由山门、关帝庙以及依托关帝庙修建的戏台组成。后来不断得到扩建和修葺,并最终演变成了今天西宁地区著名的佛教庙宇。

土楼山与南山遥遥相对,土楼观就静卧在土楼山山腰上。因为土楼观和南禅寺遥相呼应的地理位置,西宁人习惯于将土楼观称为北禅寺。

据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说:“湟水又东,径土楼南,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可见土楼观的历史之悠久。

历史学家考证,土楼观原为东汉时期,当地人为护羌校尉修建的祠堂。东汉后期,佛教传播到河湟地区,土楼祠堂成为了佛教的主要活动场所,魏晋南北朝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的作用逐渐加强,经青海西去天竺的僧人日益增多,土楼祠堂也迎来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到了清朝,土楼祠堂逐渐变成了道教的活动场所。

其实稍谙西宁历史和地理的人都知道,这南北二山上的一寺一观,只是西宁多元文化现象的一个缩影。千百年来,南禅寺和土楼观,以及矗立在西宁市大街小巷的各民族人民建造的标志性建筑,一起谱写着西宁的和谐,为西宁营造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赵卫忠是一位来自深圳的摄影家。2009年8月2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我走过了中国的许多城市,像西宁这样在一城之内融合了汉、藏、回、蒙古、撒拉等诸多民族文化元素的城市,很少见,这是西宁市最独特也是最珍贵的文化财富。可以说,不出西宁市你就能领略青海各民族的风情。”

文化多元化,为西宁旅游业带来了勃勃生机,这几年随着“中国夏都旅游圈”的形成,有关部门把西宁周边200公里范围内的景区、景点纳入“中国夏都”旅游圈中,西宁依托文物古迹、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艺术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记者从西宁市旅游局了解到,目前,西宁已经拥有了塔尔寺、藏医药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馨庐四个国家级4A景区,东关 *** 大寺、南山公园、人民公园、赞普林卡、老爷山五个国家级3A景区。以西宁为中心的各类知名节庆、赛事活动已达12个之多,并且来西宁旅游的人数逐年递增。

西宁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在这里,我们不妨重温一下这几年西宁市对文化保护的巨大投入。

2004年,西宁沈那遗址博物馆开工建设。西宁市文化局一名工作人员在开工仪式上说:“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外在形式的变化,更需要内在文化的丰富支撑,文物就是文化的记忆和延伸。合理开发利用沈那古文化遗迹,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沈那遗址博物馆彻底改变了西宁市作为省会城市至今无博物馆的现状。通过对沈那遗址近十年的研究宣传工作,沈那遗址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成为了我省的文化品牌。”

2004年7月30日 位于西宁市为民巷内的一座距今已有六十余年历史的西北民居迎来了它的新生。它就是被称为馨庐的马步芳公馆,这一天馨庐整体修缮工作正式拉开序幕,在修缮的基础上,馨庐内还成立了青海省民俗博物馆。

2008年,西宁市有关部门开始了对城隍庙的勘察。

2009年5月5日,大型音画舞蹈诗《天域天堂》与西宁观众见面。《天域天堂》是西宁市重点打造的文化工程之一。这是一部围绕打造旅游名省的发展战略,展现夏都西宁的文化内涵与魅力,具有较高艺术性的剧目。《天域天堂》将通过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更好地推介大美青海,魅力夏都。

而这些也只是西宁人在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中所做的众多工作中的一部分,因为这些艰辛的付出,展现了西宁这座古城深刻的文化底蕴。

西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孔佑鹏这样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精神面貌和人文气质的体现。这几年西宁市加大了对文化古迹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生机和活力,这是西宁人文化意识的改变,西宁将大有作为。”

西宁:打造青藏高原的中心城市

青海省委、省 *** 非常重视西宁市的发展,2008年1月10日,省委书记 *** 在参加全省两会时提出,要把西宁建成“更加繁荣、更加美丽、更加宜居的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同年12月3日,省委书记 *** 调研西宁市城市建设发展时提出“城市要有特色、建筑要有个性、市民要有精神”。

在遥远的欧洲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相传许久以前,一位美丽的少女住在城堡里,有三名勇士同时爱上了她。

一名勇士送给她一顶皇冠,一名勇士送给她一把宝剑,另一名勇士送给她一块金砖,但少女对谁都不钟情,她只好向花神求助。

花神深感爱情不能勉强,就把皇冠变成鲜花,宝剑变成绿叶,金砖变成球根,这朵由皇冠、宝剑、金砖演变的鲜花就是象征爱情的郁金香。

2009年7月25日,记者从西宁市人民公园绿化部门了解到,其实,郁金香本就生长在青藏高原,这种名贵的花卉是在1554年从土耳其引入欧洲后成为了许多国家的宠儿。

郁金香重返故乡

西宁引种郁金香是十几年前的事。

1989年西宁市人民公园引种郁金香获得成功。

1994年,西宁市人民公园在园内举办了之一届郁金香花展。

此后,观赏郁金香就成为了西宁人每年春夏之交不可或缺的一项生活内容。

随着郁金香种植的成功,有关部门看到了它潜在的经济价值,青海郁金香花节在高原古城应运而生。

西宁市花卉协会高级工程师王清萍介绍,郁金香属冷凉性花卉,在全国来说,只有青海最为适宜种植。上世纪末,我省意欲打造郁金香种球基地,挖掘郁金香的潜在价值,因此有关部门开始在成功举办了数届郁金香展的基础上,筹划举办大型郁金香节。

2002年5月,首届中国青海郁金香节在西宁举办,就是在这一次花节上, “中国夏都”这个全新的概念之一次出现在了人们的脑海中,也就是从那时起,“以花为媒,推动夏都品牌,展示高原独特的旅游资源”,成为了西宁各族人民的共识。

2009年8月3日,记者从青海省旅游局获得了这样一组数据:

2002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22.2万人次,旅游收入48100万元;

2004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32万人次,旅游收入52140万元;

2005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46.5万人次,旅游收入56300万元;

2006年,郁金香节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64万人次,旅游收入61370万元;

2007年,郁金香节期间我 接待游客180.6万人次,旅游收入68734万元。

2009年,郁金香节和中国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成功联姻,为期4天的青海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郁金香节上,共有29个省区市代表团、3930多名国内外嘉宾及客商参会参展,签订各类合作项目136项,项目总签约额398.74亿元。

这些逐年递增的数字,足以说明郁金香花节已经成为了促进西宁旅游业发展的强劲动力。

西宁赢得“夏都”美誉

考古研究表明,古时的西宁是一个草木葱茏、气候温润,极其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在时光的变迁中,西宁不可避免地遭遇了气候恶化、植被退化等诸多的生态变化,并最终形成了今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

青海师范大学的张忠孝教授,是一位对青海的气候变化和地质演变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他说:“西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属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大气较为干爽。每年6月、7月、8月份,正当全国许多城市酷热难熬时,西宁却凉风习习,凉爽宜人。”“西宁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夏天,气候特点是春秋相连,夏天平均气温在10℃—25℃之间,无炎热相逼,无蚊虫叮咬,是个难得的避暑胜地。”

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西宁在前不久刚刚揭晓的第六届(2009)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排行榜中,荣列“中国十佳避暑旅游城市”第五位。

2009年7月24日,北京客人赵宏臣漫步在水井巷内的藏饰店前。他说,自己虽然是之一次来西宁,可是对西宁并不陌生,因为这几年,青海先后多次在北京举办了以“中国夏都”为品牌的旅游宣传活动,有关部门甚至还把广告做到了北京地铁站,西宁已经成为了许多外地人最向往的避暑胜地。

西宁的夏天是清凉的,“中国夏都”的文化品牌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来西宁旅游避暑的外地游客与日俱增,从今年6月份,西宁的大小宾馆就出现了“一铺难求”的局面。

省内一旅行社的经理这样说,入夏以来,他们每天都要以250名至300名的游客量往青海湖景区发送客人。

据铁路部门反馈,从2005年开始,每年夏天,北京、上海、郑州等地发往西宁的火车基本满员。

航空部门介绍,目前南航、深航等航空公司在西宁增加了航班数量和航线。

无怪乎一位在西宁从事旅游业的人士这样感慨:从2002年的首次推出到今天,“中国夏都”城市旅游品牌作为西宁旅游的代名词,许多外地人正是通过这个品牌走进西宁、了解西宁的。

生态西宁吸引世界的目光

古人认为一座城市最合理的布局,历来有背山面水、背阴朝阳的讲究。西宁海拔2275米,它背靠青藏高原,面朝中原大地,形成了仰观高原、俯察东南之势。这样的布局完全符合古人对城市山水的要求。

西宁不仅地处两山夹峙的峡谷地带,而且西宁还是三水汇聚之地,这样的地貌使得西宁形成了集高山平湖与田园风光、江南水色与辽阔莽原、金色海洋与丹霞赤壁为一体的自然风光。

站在西宁城中,远望南北二山,但见南山山峦绵延,柔曼起伏,拥城而来;北山丹霞耸立,壁立坚劲,彰显阳刚之气。这样刚柔并济,两山夹峙的地理地貌在全国都很少见。

俯身观水,只见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三条巨川绕城而去,河滩湿地上草木葳蕤,植被丰茂。这样的景色,在都市人倡导回归自然的今天,无疑极具吸引力。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自有记载以来,西宁的大气、山水、田园、农作物都没有受到有害元素的污染。加之西宁市民大多热衷于美化环境植花种草,这就形成了西宁绿阴匝地、遍地鲜花的生态环 境。“处处涌泉,户户垂柳”曾是西宁多泉的真实写照,这几年,西宁加大了城市绿地建设和城市绿化树种的改造,麒麟湾公园、北门泉等绿化工程的完工,为西宁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良好的自然环境赋予了人们健康的生活态度,如今每逢周末,南川河畔的小游园游人如织。人们在这里泡上盖碗茶,尽情享受着难得的清闲时光。兴之所至,他们还会加入到唱“花儿”的行列,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艺。更有那兴致极高结伴而来的人,带齐了乐器行头,拉开场子自娱自乐,引得路人驻足旁观。于是有人这样评价西宁:“如此悠闲的生活方式,只有成都可以媲美。”

著名驴友、作家游永波也这样赞誉西宁:“在旅游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生态毫无疑问就是一种城市文化,西宁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全可以和许多欧洲城市媲美。”

如今“生态西宁”已经成为了继“中国夏都”之后,青海呈现给世界的另一张标志性名片。

多元文化在此交融

西宁虽然地处偏远,可发达的交通 *** 将它和祖国内地连在了一起。

据了解,西宁距首都北京的铁路里程为2090公里,距上海的铁路总里程为3401公里,距广州的铁路总里程为3215公里,在交通工具日益先进的今天,这样的距离简直就是须臾可至,便捷的交通条件成为了西宁发展旅游的可能,而发达的航空 *** ,更是让西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青藏高原上的交通枢纽。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者梁红在考察了西宁的交通情况后说:“通过扩大城市规模建设,让未来的西宁市成为了青海省区域 *** 通枢纽中心,并有可能发展为青藏高原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青藏高原旅游服务基地。”

交通的便捷带给西宁的是文化沟通的便利。走在西宁的街头,你几乎可以听到全国任何一种方言,吃到很多外地的小吃,有专家指出,当代西宁文化辐射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了。

打破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西宁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提升了西宁的文化品位,拉动了西宁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树立了西宁对外宣传的良好形象。但不能否认的是,西宁也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观念落后等发展困境。

文化产业何去何从?7月30日,本报记者采访了省内相关专家,并期待着他们的观点能给我们带来启迪。

“总体上看,西宁文化产业近几年有了长足发展,但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西宁目前文化产业仍处在较低发展层次,与所拥有的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不相称。”谈起西宁文化产业建设,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副研究员马进虎这样说。

马进虎认为,西宁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表现在认识和发展观念落后、产业规模偏小、结构不合理、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文化经营市场活力不足五个方面。

马进虎说,目前西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散、弱、小的状况。同时,基本上是以传统文化经营为主,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如软件业、影视业、会展业、音像业等发展缓慢。此外,不少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雷同,各自为政,产品项目大多一窝蜂,要么均是乡村旅游,要么都搞节庆活动,质量没有保证,没有着力发展地区独特的文化产品项目,难以形成互通有无的文化产业链。同时,西宁文化经营部门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经营运行机制僵化,经营活力不足,目前还没有在全国叫得响的企业和品牌。此外,市场法制体系建设起步较晚,消费市场经营不规范,没有形成规范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而这一切无不制约了西宁文化产业的发展。

马进虎的观点得到了不少人 的认同。西宁市太阳部落经理岗毅先生说,很长时间,西宁的文化产业尤其是演艺业呈现出了一拥而上的局面,严重制约了演艺业的发展。岗毅希望能有更好的途径打破这个瓶颈。

马进虎针对这一情况说:“西宁文化产业类企业在逐渐增多,可企业内部能胜任文化策划、工艺美术研发、设计的人才少之又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向广阔的新兴领域发展。更重要的是,西宁对文化资源的内涵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无法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使得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和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难以批量涌现。”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专家崔永红对于马进虎的观点十分赞同,他对解决这样的难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品,只有把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并通过产品的打造,才能培育出高品位的文化品牌,进而更好地发展文化产业。

崔永红认为,西宁发展文化产业当务之急是要设立专门机构来管理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明确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

崔永红还说:“资金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西宁经济欠发达,资金相对困难,单纯依靠 *** 有限的投入不可能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因此,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就显得非常重要。西宁财政应继续加大对文化事业与产业的投入与扶持力度,增加引导性资金投入,鼓励和带动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时积极开辟形式多样、安全有效的融资渠道。出台鼓励政策,吸引非文化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和境外资金进入文化产业。”

针对西宁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崔永红给我们提出了如下建议:

西宁有关部门应结合本省实际出台一些地方性法规,从市场准入、运营、竞争等方面规范青海省的文化市场秩序,保证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经营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积极引导大众的文化消费观念。同时文化产业自身也要运用高新科技手段加强文化产品的创作与开发,加大文化 *** 、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技术更新传统文化产品与服务,提升文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崔永红认为,有关部门要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兼备文艺专业素质和市场经济素质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特别要注意培养或引进一批既具有开放的文化创新思维,又具备现代科技素质与经营才能的人才,并通过各种途径的培训和学习,提高现有文化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素质,造就和凝聚一批懂生产、懂经营、善管理和德才兼备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青海省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积蓄人才资本。

依托文化西宁旅游前景无限——访西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孔佑鹏

持续多年的夏都旅游热在今年达到了新的高峰。进入6月以来,西宁市大小宾馆均出现了“一铺难求”的情形,旅游车辆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8月3日,西宁市旅游局副局长孔佑鹏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青海省对“大美青海”的宣传力度加大,环湖赛、攀岩赛、黄河抢渡赛等一系列赛事的举办,以及西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宁旅游业的进步。

记者: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年来西宁旅游人数出现井喷的现象?

孔佑鹏:首先西宁是青海唯一的中心城市,首位度比较高,它是我们青海旅游的一个集散中心,大部分来青海旅游的人,都要经过西宁,这就使西宁的旅游设施占全省的70%以上,这是西宁更大的优 。

这几年省上提出了建立旅游名省的战略目标,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们也确定了西宁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就是要把西宁建设成高原旅游的目的地和集散地,并根据这个目标,做了很大的投入,这些工作极大地促进了西宁旅游业的发展。

西宁是青海旅游的富矿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的关注。

再有,“清凉夏都”和“生态西宁”是我们对西宁旅游推荐的两大品牌,我们做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比如配合青海省的有关部门在中央媒体上对西宁旅游产品做了大量的宣传,还有我们在北京地铁站上也做了主题宣传等等。

今年国家旅游局为了扩大内需,要求我们将发展旅游客源的方向主要集中在国内,按照这个指示,我们在西宁旅游的客源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做了大量的宣传和产品推荐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西宁。

在西宁市,我们还给所有星级宾馆都配备了西宁旅游指南和旅游折页,希望能给游客在西宁的旅游带来帮助。

记者:您怎么看待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孔佑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离开文化,旅游业将谈不上发展。

西宁除了依靠清凉的气候和原生态的景观吸引游客外,更重要的就是依靠多元的文化来吸引游客。

西宁的建成史有2100多年,各民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交相辉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和包容诚信的文化品质。

来异地旅游就是因为有文化的需求,是想了解一个地方文化的特色。一个具有旅游潜质的地方文化,应该满足游客求新、求知、求异的心理需求,我认为西宁的文化特色完全能够满足外地人对民族风情和地域特色的心理需求。

记者:目前西宁市针对旅游产业的开发做了哪些工作?

孔佑鹏:我们知道,文化产业的开发和旅游产品的开发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几年,西宁在针对旅游业的文化开发上做了大量工作。比如在旅游线路设置上,我们有宗教旅游线、体现民俗的旅游线、体现生态环境的旅游线,这些旅游线路的设置,就体现了西宁特有的文化。

赵王遗址公园那块的景点 赵王城遗址公园介绍

1. 赵王城遗址公园介绍

邯郸古城是指古代赵王城遗址,这里现在有一个赵王城遗址公园保护区。赵王城遗址是战国时期赵国都城所在地,年久日深,加上后来赵国被秦国吞并,这个地方就荒废了。不过,从表面还能看出当年都城的轮廓,城墙,大殿等轮廓还在。据说遗址下面还有赵王陵墓,也有一些其他贵族陪葬墓。

2. 赵苑公园和赵王城遗址

市里的也就龙湖,从台,还有赵苑这几个大的公园还不错,要是到邯郸的其他县城那就多了 1,最好的推荐景点,武安,朝阳沟.景色真的很不错.属于太行山脉的一部分,不仅有关于京剧朝阳沟的一些旧址,而且自然风光很棒,在那能住几天最好了,很幽静.建议跟旅行团去.顺便一条线的还有京娘湖. 2,涉县娲皇宫,小时侯去的,印象中很美,旁边传说有129师遗址,没去过. 3,峰峰响堂寺石窟,还可以,门票还比较便宜,20?大概. 4,永年弘济桥啊,去看过,是很像赵周桥,但是就一座桥.永年还有一个杨式太极拳创始人的故居,以及永年老城,路过但没进去过. 5,至于邯郸市边的还有一些,比如黄梁梦,可以看看;赵王城遗址,去过,一大片荒地,看头不大;玉佛寺,目前还不收票;圣井冈,小时侯去的,就那样吧,印象不深了;古石龙,没去过,传说现在还在开发,建议过段时间再去.想去看但找不着的话打个车好了. 幸、�� ̄畐 2008-07-23 12:30 检举 邯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时期赵国的都城,是赵文化、梦文化、陶瓷文化、太极文化的发祥地。

有著名的赵武灵王丛台、赵王城遗址,回车巷等文物古迹。还有黄梁梦吕仙祠,中国名窟--响堂山石窟,神话传说中女娲练石补天外--娲皇宫,三国时期曹魏邺城和铜雀台遗址,宋代磁州窟遗址。邯郸是著名的成语典故之乡,中国盛传的上千条成语典故源于此地。邯郸市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是赵国的都城。“千古一帝”秦始皇就诞生在这里,“邯郸学步”、“胡服骑射”、“完璧归赵”、“黄粱美梦”等许多动人的历史和传说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被誉为成语典故之乡。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保单位104处。邯郸市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价值颇高,磁山文化、赵邯郸故城遗址、邺城遗址、武灵丛台、南北响堂石窟、娲皇宫、北朝墓群等有很高的历史文物和观赏价值。邯郸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3. 赵王城公园遗址公园

1、丛台公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内中华大街中段西侧,占地369.6亩,正中为丛台湖,湖面42余亩。 丛台亦名“武灵丛台”,相传建于赵国武灵王时期(公元前325—前299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赵武灵王建筑丛台的目的,是为了观看歌舞和军事操演。史载,丛台有天桥、雪洞、妆阁、花苑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在当时扬名于列国。

2、东山文化公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武安市东大门,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是一个集文化旅游、餐饮娱乐以及度假休闲于一体的高品位的文化园。

3、邯郸赵苑公园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北部,东临京广铁路,北临联纺西路,南临岭南路,西临铁西北大街,总占地1158.5亩,是市内最大的公园。

4、赵王城遗址公园亦称赵都宫城,位于河北省邯郸市西南,是我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唯一战国古城址,属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梦海公园(又称梦湖,北湖)位于河北省邯郸主城区北部(中华大街与北环交叉口向北),与输元河 、滏阳河相连。

6、南湖公园或称邯郸城市湿地公园、南湖景区,位于邯郸主城区南部,陵西大街以东,中华大街以西,机场路以北。

4. 赵王城遗址公园有哪些景点

三峡有那些遗址和遗迹?

长江三峡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大峡谷,还是我国乃至亚洲最早居住古人类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和世界人类远古文明出现最早的发源地之一

著名古人类学家裴文中曾预言说:“我们现在称北京猿人为我们的老祖宗,但北京猿人的老祖宗又在哪里?我觉得应该到长江三峡一带探寻。”现在,考古学家在大量的遗址遗迹中已经找出三峡人类活动的大致轮廓,在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巫山龙骨坡,发现200多万年前的古人类化石,证明“巫山人”是全球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人类;新石器时代遗址大溪文化展示了三峡人类的聪明才智;三峡地区古代巴人的遗址和墓地反映了三峡是巴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是解开古代巴人历史之谜的主要地段。长江文明堪与黄河文明媲美。

三峡也是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另一个摇篮和重要通道。在历史进程中,长江串接起下游的吴越文化、中游的荆楚文化、上游的巴蜀文化。而三峡,像一个巨大的纽结,沟通了江汉平原和成都平原,将巴蜀文明和荆楚文明连接起来,造就了完整的长江文明。三峡两岸夏商周遗址、秦时栈道、楚国阳台、丰都鬼城、忠县石宝寨、奉节白帝城,云阳张飞庙、夷陵(湖北宜昌)古战场,屈原故里、昭君故里、八阵图、永安宫、涪陵白鹤梁、黄陵庙等古代建筑和文化遗迹,与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向人们展开了一册数千年文化历史的巨卷。可以说,百里三峡是一根哺育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脐带,如果没有这个通道,中华民族文化史就是残缺的。

三峡是中国让人记忆最深刻的景观,小学课本收入的《长江之歌》使不少人第一次认识长江的豪迈;中学课本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名诗,和刘白羽的《长江三峡》,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了三峡的雄奇与壮丽;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三峡》一文中把长江三峡那独具魅力的风光名胜和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一次又一次的加深了我们对三峡的印象。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193公里。我们通常所的三峡风光是指泛从重庆到宜昌全长600公里的峡江风光。整个三峡位于崇山峻岭之中,两岸山高谷深,悬崖绝壁,群峰竞秀。三峡“山水峡林泉洞,包罗万象;雄奇秀险峻幽,无奇不有”;其景色之壮观,气象之宏阔,占尽天下所有自然景色,被称为天然博物馆,是世界知名的旅游热线,位居全国十大风景区之首。

瞿塘峡是三峡中最短的峡谷,以雄奇之美著称于世。瞿塘峡山势雄峻,两岸的山就像大斧切成的一样,其中夔门山势尤为雄奇,是瞿塘峡的代表景观,也是长江三峡在景观上特征最明显的景观。古人诗称夔门为:“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人们常称“峨嵋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

巫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幽深秀丽闻名中外。巫峡最享盛名的是巫山十二峰,峰峰奇绝,就像一串翠绿的宝石镶嵌在江畔,其中以神女峰最富魅力。由于巫峡湿气蒸腾不散,容易成云致雾,随时可见云雾或缠绕于山腰,或飘浮于江面之上,因此,古代骚人墨客游历三峡时,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三峡的云和三峡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