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夫人雕像

冼夫人雕像

冼夫人本是广东高州人,名叫冼英,嫁给高州太守冯宝,在统一岭南之后,请命梁武帝 “重置崖州”,结束了自东汉后,中原政府对海南岛控制名存实亡的状态,成为历史上对海南最具贡献的名人。冼夫人生活在南北朝的梁朝、陈朝和隋朝三个时期,她不仅是岭南地区的百越女首领,更在历史大变革中,积极维护国家统一,被梁朝册封为“保护侯夫人”、陈朝,冼夫人雕像,冼夫人雕像简介,冼夫人雕像-三亚市冼夫人雕像旅游指南

冼夫人造像惊现河南?原来冼夫人有这么大功绩!

最新一期河南卫视《华豫之门》鉴宝节目1月3日晚播出,22岁的河南漯河农民张鑫带着一尊铜像来到节目,请专家帮忙鉴定造像到底是谁?是真是假?有多大价值?专家给出的答案让在场观众惊奇,这既不是穆桂英,也不是花木兰,而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巾帼英雄第一人”——岭南圣母冼夫人。

铜像原是曾就读黄埔军校的爷爷留存

《华豫之门》是一档河南卫视播出的鉴宝节目,带来铜像的张鑫来自河南漯河,从事厨师行业,父亲是农民。张鑫说这个造像是他爷爷留下来的。

“一般造像都是佛祖、菩萨或者是关公之类的,但是这个从来没见过,也不知道是什么。”张鑫讲起鉴宝缘由,去年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时候,他从床底下发现这尊铜像。他说是爷爷留存下来的,“爷爷从黄埔军校毕业。”

主持人说:“确实很少见!”

这尊造像塑造的人物究竟是谁?

在张鑫和在场主持人一脸茫然的时候,佛像、铜炉鉴定专家北郊出来鉴定了。

北郊先来一阵感慨:“这尊造像和我们常见的不太一样!”

“一聊到民族英雄,特别是女英雄,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花木兰、穆桂英,其实这些女英雄多数通过武侠小说改编塑造出来的形象。”北郊说。

接着,北郊揭秘这尊造像是谁。

北郊说,这尊造像塑造的女英雄名叫冼夫人,是广东地区非常著名的一位巾帼英雄。名叫冼英。她是从年轻的时候就非常厉害,会领兵打仗,而且是女中豪杰。

北郊接着介绍,冼夫人出生在南北朝时期,当时隋朝平定岭南的时候,冼夫人为了民族统一,配合隋朝把当时地方的暴乱给平定了,因此在那个时候封她为谯国夫人。后来历代皇帝对她都有追封,曾封她为“岭南圣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对她也有一个很高的评价,称她为中国的巾帼英雄第一人。所以冼夫人获得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北郊说。

造像是哪个年代的?有多大价值?

既然上了鉴宝节目,张鑫期望这尊造像能值10万元。

北郊继续他的分析,说:“这尊造像整体是一个筑造工艺,没有加刀修饰,它的铜质是水红铜质,完全符合我们明代晚期的这种特征,包括表面刷了一层漆金,而且这个漆金的质感也是出现了亚光这种状态,有自然剥落的感觉,也符合老的造像特征。”

综合这些特征,北郊给出了鉴定结果——明代晚期岭南地区的冼太夫人雕像,真品无疑!

北郊同时也认为,这尊造像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北郊建议说,如果这尊造像能被岭南的一些博物馆收成,对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归宿。

那么这样一个造像怎么估价?现场专家也给出了一个数字——40万。

《华豫之门》专家团成员、艺术品司法鉴定陪审员赵光讲了他的看法:“不同区域的文化留下不同种类的藏品。这尊冼夫人造像,如果放在北方,20万可能不好出手;如果把它放到广东,40万都成了保守价!”

赵光补充说:“这种藏品只有在它的属地,它的价值才能得到最大的体现。”

最后,张鑫获得了《华豫之门》的真品证书。

延伸:冼夫人影响力知多少?

你可能以为冼夫人的影响力只在广东,其实不然。

冼夫人不是神话,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伟大女性。冼夫人一生经历梁、陈、隋三代,作为岭南地区领袖,她毕生竭力维持国家安定和民族融合,极大促进了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

冼夫人的另一大历史功绩,就是收复海南并维护南海的安全与稳定,如今在海南供奉冼夫人的庙宇有300多座,冼夫人文化节已成为当地纪念冼夫人最大规模的活动。此外,在广西,不少民众也崇尚冼夫人文化。

冼夫人“婆家”原来在辽宁。冼夫人的夫君冯宝是辽宁北燕皇室后裔,祖籍为辽宁省朝阳市。冯冼通婚,成为汉俚民族融合的里程碑。冯冼两大家族齐心协力,传播中原先进文化,共同为岭南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近年来,在各方的推动下,关于冯冼家族的风云故事在辽宁乃至全国为越来越多人所熟知,断裂的千年历史也得以被钩沉、续补。

据《隋书·谯国夫人传》记载,冼夫人晚年如此告诫子孙:“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对国家、对民族、对百姓的“好心”,既是冼夫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茂名这座城市独特的灵魂。近年来,茂名提炼出了“好心精神”,并逐渐打造成为了城市精神。

如今冼夫人的精神感召随着华人的足迹远至南洋各国。目前,全球冼夫人庙有2000多座,冼夫人已成为东南亚华人华侨与当地老百姓认同、崇尚、信仰的巾帼英雄,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新纽带。上世纪60年代,在高州等地发掘出不少如波斯币、昆仑奴铜像等舶来品,也是当时粤西与东南亚海外贸易密切的有力物证。

2018年12月25日,茂名首次全市统筹举行冼夫人纪念活动,为期6天的首届“好心茂名”冼夫人文化周上演了41场文化惠民活动。

来源:河南卫视、南方+、高州广视

免责声明

本文所有内容已标明来源,若未明确标明来源,则均来自网络。本公众号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其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

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公众号,小编会第一时间作删除处理。

●为发掘冯冼文化,霞洞举办「古冯家村与冯冼后裔墓葬群座谈会」

关于本站

高州冼夫人像惊现某鉴宝节目,专家估价40万!

贵州一地建50米高奢香夫人雕像,官方:企业独资,未用财政资金

“我们是有采石许可证的,是在采石的同时做个雕塑。”佳鑫旅游公司负责人樊先生称,施工地本是一个矿区,可以开采石头。

全文1473字,阅读约需3分钟

新京报记者 吴采倩 实习生 张丛婧 编辑 左燕燕 校对 卢茜

贵州大方县百纳彝族乡在建一座世界最高的奢香夫人雕像,因当地曾是贫困县,且雕塑由山体雕刻而成,引发质疑。

11月4日,百纳彝族乡政府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这座雕塑由当地一旅游公司投资建设,未使用财政资金。该公司负责人表示,施工地本是一个矿区,可以开采石头,“我们是有采石许可证的,现在是采石的同时做个雕塑。”

百里杜鹃管理区国土资源分局工作人员表示,4日已派人去现场调查,后续将公布调查结果。

▲在建的奢香夫人雕像。视频截图

━━━━━

乡政府:未使用财政资金

贵州大方县在建一座高达50米的奢香夫人雕像。

毕节市政府网站显示,这座雕塑于2017年开工,原本计划2021年完工,但因受疫情影响已停工近一年,工期被延误。完工后这将是世界上最高的奢香夫人雕像。

施工现场的视频显示,工人正拿着电钻进行施工,奢香夫人雕像已雕至腰部,高达二十余米,一些山石散落在四周,不远处是绿色的山丘。

有声音质疑称:“大方县作为贵州贫困地区,建设大型雕塑会造成财政浪费。”

资料显示,2019年4月,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该省2018年18个县(市、区)实现脱贫摘帽,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大方县是其中之一。

11月4日,百纳彝族乡政府代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雕塑由百里杜鹃佳鑫旅游公司(以下简称佳鑫旅游公司)投资建设,政府没有参与,也未使用财政资金。

佳鑫旅游公司负责人樊先生表示,他们准备建造一个古彝文化园,奢香夫人雕像是其中一部分。目前已经投资五六百万元,费用均由公司承担。“也不是想赚什么钱,就想留给(当地)一些景点。”

━━━━━

投资方:施工地本是矿区

由于奢香夫人雕像由山体雕刻而成,建造过程是否破坏自然环境也引发质疑。

对此,百纳彝族乡政府代姓工作人员表示,佳鑫旅游公司具有开采许可证,开采区域也允许进一步发展旅游。此外,这家公司已获得开采许可证和相关文件,不存在破坏山体的行为。

“我们是有采石许可证的,是在采石的同时做个雕塑。”佳鑫旅游公司负责人樊先生称,施工地本是一个矿区,可以开采石头。考虑到奢香夫人是当地重要的历史人物,该公司则想建一座雕像纪念她。

目前他们已将山体四周敲空、切落,正在雕刻奢香夫人雕像,建成后这里会是一个开放景点。

公开资料显示,奢香,元末明初人,是贵州水西(今大方县)君长、贵州宣慰使的妻子。丈夫逝世后,奢香代袭贵州宣慰使职,以贤能闻名水西各部,受到族人爱戴,成为中国古代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

毕节市大方县想打造“奢香故里,古彝圣地”的旅游文化品牌,当地有不少关于奢香夫人相关的建筑,包括贵州宣慰府、奢香墓奢香博物馆等等。

━━━━━

国土局:已派人去现场调查

9月29日,住建部发布《关于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大型城市雕塑建设管理,治理滥建巨型雕像等“文化地标”现象,保护和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市特色风貌。

《通知》中提到,将高度超过10米或宽度超过30米的大型雕塑作为城市重要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严格控制建设高度超过30米或宽度超过45米的大型雕塑,严禁以传承文化、发展旅游、提升形象等名义盲目建设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大型雕塑。

11月4日,新京报记者就此事询问百里杜鹃管理区国土资源分局,一位工作人员表示,4日已经派人去现场调查,具体情况正在处理,后续将公布调查结果。

值班编辑 康嘻嘻 吾彦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