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是贵州省成立最早的地市级综合博物馆。现馆舍由“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博物馆新馆三处组成。
毕节“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百花路19号,建筑年代为民国初期,风格为中西合璧,总占地面积约1815平方米。1936年红二、红六军团长征经过黔西、大定(今大方)、毕节等地,于2月17日将原2月7日在大定创建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迁至毕节,省委及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主要领导同志办公、会议、住宿设在百花山福音堂,即今天的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1986年6月,毕节市博物馆成立,以旧址作为博物馆馆址向广大群众长期开放,内有《红军在黔西北》、《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住址复原陈列》等固定展陈。
毕节“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中山路34号,建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为962.5平方米。院内有正厅、东西厢房,均为木结构,歇山式屋顶。1936年2月8日,中国工农红军六军团政治委员王震、政治部主任夏曦率六军团直属机关及十六师在中共毕节地下组织的策应下一举占领毕节,军团政治部驻扎安息会,即后来的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红军组织广大指战员在毕节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武装斗争,播下革命火种。1986年6月,该址辟为博物馆馆址之一,固定陈列有《中共贵州地下党在毕节地区的革命活动》展览。
从1986年6月起,“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和“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面向群众免费开放。“两址”成为向社会宣传红军革命精神、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窗口,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认识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课堂。
“两址”在1994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7月被公布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6年被评为“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示范基地”;2017年3月被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毕节市博物馆新馆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文博路,在2013年底开馆,向观众免费开放。新馆占地面积约4500平米,建筑面积11842平米,展厅面积3000平米,库房面积800平米。新馆的建成与开放是毕节市博物馆发展中的一次飞跃,毕节的悠远历史与优秀文化也有了一个更加现代、更加完备的展示平台。馆内固定陈列有《人类起源·乌蒙史话》大型展览,包含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试验区文化四大板块,全面地展现了毕节从史前至当代的漫长历史与璀璨文化,展览中充分利用了声、光、电的现代展陈技术,形态逼真的复原陈列与变化多端的多媒体展陈手段,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在历史长河中漫游穿梭,在轻松悠闲的状态下体悟和感受黔西北大地悠久的历史与辉煌的成就。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毕节市博物馆已成为毕节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前沿阵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宣传基地、对外展示地域文化的优秀平台。毕节市博物馆以固定陈列为展示基础,多年来还推出了《毕节历史文物展》、《毕节明代墓葬展》、《毛泽东像章展》、《试验区建设成果展》、《馆藏精品书画展》、《古生物化石展》等数十个临时展览,接待观众上百万人次,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黔西北文化展示中心。毕节市博物馆将秉承传承文明、传播文化、服务公众的理念,以保护历史遗产、弘扬先进文化为 任,为黔西北大地文化的繁荣兴盛增添新的光彩!
毕节市民办起私人“博物馆”,3000多件藏品免费参观!
2018年元旦节,新年伊始的第一天,毕节市第一家民间收藏文玩鉴赏陈列馆正式揭牌成立,并且免费对市民开放参观。
这家新成立的民间收藏文玩鉴赏成列馆的主人沈涛,是七星关一名普通的文玩收藏爱好者,他酷爱收藏红色文物,尤其是与毛泽东有关的文物。
为了收藏文物,沈涛是倾尽心力,有时候还会为了某个文物茶不思饭不想。“70年代的时候,市场上包谷才卖9分钱一斤,我就舍得花2元钱买一件藏品。”沈涛说起自己收藏爱好的故事,滔滔不绝。
渐渐地,沈涛的收藏品从几个发展到几百个,直到现在的规模。当收藏品把家里塞得满满当当时,他的心里便产生了一个日益强烈的想法——办一个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红色文化,也让更多的文物能得以交流。
2018年1月1日,沈涛文玩鉴赏陈列馆正式揭牌,该陈列馆位于观音桥十六小附近,用沈涛约800平米的自建房改造而成,藏品约3000件,分为红色馆、杂物馆、瓷器馆等几个部分,作为我市第一家民间收藏文玩鉴赏陈列馆,免费向市民开放。
沈涛说,在收集文物和筹建陈列馆的过程中,他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更领会到了,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
开馆当天,不少文玩爱好者邀约而至,七星关区文化遗产管理局还将沈涛文玩鉴赏陈列馆列为“七星关区文玩交流基地”并授牌。市文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这是毕节社会文化工作的一件大事,是我市收藏爱好者,从收藏鉴赏自娱自乐,走向资源共享,为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积极开展传播,宣传,教育,弘扬毕节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件盛世。
记者:付娟
编辑:付娟
云上七星原创发布,转载请注明
大 家 都 在 看
贵州省第一个!毕节市成功跨级创建国家二级博物馆
近日,第四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结果公布,毕节市博物馆成为贵州省第一个从非等级馆直接评定为国家二级馆的博物馆,实现跨越升级,跻身于全省3个二级博物馆之一,为“十四五”期间毕节市博物馆免费开放经费的争取和文博事业服务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博物馆评估定级有着严格的行业标准,截止2019年,全国5500余家博物馆,仅有15.4%被评为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贵州省129个博物馆,仅有6.9%被评为三级以上博物馆(9个)。毕节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由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以及市博物馆新馆组成,长期以来受藏品数量、平台条件、服务能力等方面的制约,一直未达到国家等级馆标准。
2019年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相关精神,毕节市进一步加大文物文博工作力度,将市博物馆等级馆创建纳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认真研判,举全局之力,作出跳过国家三级馆,直接创建国家二级馆的决策,积极争取上级文物保护资金1300余万元,多渠道筹措市级文化资金100余万元, 以“特色化、数字化、便民化”为突破口,以“引进来、走出去、下基层”为主要途径,围绕综合管理与基础设施、藏品管理与科学研究、陈列展览与社会服务三大板块共计298项指标,补短板、强弱项、造亮点,展陈水平和服务能力都得到跨越式发展。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毕节市博物馆新征集登记文物3358件(套),总数达到11495件(套);紧扣“史前文化”“夜郎文化”“土司文化”“红色文化”“同心文化”五大特色优化展陈,“乌蒙起源·人类史话”展览入围全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百项集中宣传推介展览项目;建成贵州省首家数字虚拟博物馆,引用VR、数字成像等技术,群众参观体验更丰富;开展“红色文化下基层”“馆校德育共建”等品牌服务活动,惠及群众20余万人;积极开展“馆际交流”,引进省外展览9个,先后10余次送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展览到云南、四川、广州、湖南、新疆等地博物馆。近年来,毕节市博物馆工作得到各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贵州日报》共9次进行专题报道,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等先后刊载30余次,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 ,社会效益日益彰显,为毕节市“十四五”开局坚定文化自信、繁荣文化事业和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文/李盛 陈富)
文/李盛 陈富
编 辑: 罗玲
编 审: 韩佩伽 邱靖
监 制:杨廷兵
毕节市博物馆开通“红色年华·革命记忆”红色会址VR虚拟漫游展厅
近日,记者从毕节市博物馆了解到,为了让市民朋友们获得更好的参观体验,毕节市博物馆已开通“红色年华·革命记忆”红色会址VR虚拟漫游展厅,感兴趣的市民朋友们可以到七星关区文博路毕节市博物馆新馆二楼进行体验。
此次VR博物馆在线上体验做出了多项尝试,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形成了观众主动探索的观展模式。VR展厅采用业界领先的专业设备采集不同博物馆的陈列、文物细节,还依托三维数据重构技术,以高精度还原重建,确保展厅、展品细节不变。同时,VR虚拟博物馆还收录了线下展馆中珍贵展品的高清图像、语音资料,参观者只需戴上VR眼镜,手持控制手柄就能在线参观“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等市博物馆的其它展馆。
VR虚拟博物馆陈列简单集中,体验感强,对提高红色文化传播效果有非常大的延伸和补充作用。凭借集成、直观、便捷等特点,VR虚拟博物馆还能减轻文物馆的分流、导览压力,让参观过程更加井然有序。
据悉,毕节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是贵州省成立最早的市级综合博物馆。现馆舍由“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六军团政治部旧址”、文博路博物馆新馆三处组成,目前已累计接待观众上百万人次。
编辑蒲曾勇
编审林全举
终审黎秀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