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墓

李奇墓

李奇墓位于炉山镇城关村,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墓葬。2013年9月13日,凯里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奇墓,李奇墓简介,李奇墓-黔东南州凯里市李奇墓

李广墓景区 李广墓图片

1. 李广墓景区

在中山乡有个苏家坝,可以钓钓鱼什么的,县城可以去泰山庙和兴国寺,五营有个大地湾,好玩的地方还是很多的,老乡,你秦安哪的?

2. 李广墓图片

按照天水姓氏历史发源地或者天水历史望族排名:赵、李两姓最为突出。

天水被历史认定为“赵”姓兴旺之地和出处之地。被宋朝皇室赵匡胤认为宗族之处,宋皇室连年参拜祭祖。历史学界称呼宋朝为“天水一朝”。

“李”氏在天水被认为是唐皇室李氏发源之地,也是“李氏”兴旺之地,现存汉将军李广陵墓遗址。城内保留有“飞将巷”等古街道

3. 李广墓景区最新规划

天水十景即:

  一、“麦积烟雨”:麦积山石窟夏秋时节常有烟云缭绕山境,景色清幽而多变幻,故以“麦积烟雨”胜名。

  二、“仙人送灯”:指仙人崖,群山环抱,林木葱郁,风景清幽,每与夏秋酷暑深夜,常有磷火浮动,古人传说是神仙携灯往来,故有“仙人送灯”描绘。

  三、“石门夜月”:指天水东南石山,每到中秋,圆月从南、北二峰中升起,分外清幽,故得“石门夜月”称颂。

  四、“伏羲卦台”:指三阳川渭南镇卦台山。史传伏羲原籍成纪,卦台山是伏羲氏画八卦的地方。后人为了追念伏羲,在卦台山修祠祭祀。

  五、“诸葛军垒”:古传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领军北伐,军至天水,饮水后觉秦地水土与川蜀水土无异,遂将所带之土,堆积于天水城东教场南,成一土丘,此土丘至今犹存,遂为秦州之胜。

  六、“天水瀛池”:指天水城西南天水郡之天水湖。《秦州志》:“郡前有湖,冬夏无增减。故有天水之名”。《水经注》:“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生,故汉武帝改为天水郡”。这就是天水名称的由来。

  七、“东柯草堂”:在现在街亭。唐代诗人杜甫,因逢“安史之乱”,关中战火连年,民不聊生,迫使他弃官西行,至秦州东柯谷,在其侄杜佑处寓居三月余,后经赤谷、铁堂峡、同谷去成都。乡人为了纪念诗人杜甫,在他住处设祠追念。杜公祠后改为子美小学。

  八、“南山古柏”:指城南山上南郭寺。唐代诗人杜甫流寓天水时,南郭寺已是历史悠久的古佛寺。他的秦州杂诗中有:“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老树空庭得, 清渠一邑传。秋花危石底,晚景卧钟边。

  九、“玉泉仙洞”:指城北玉泉观。玉泉观始建于元代至元丙子(公元1276年),明、清曾多次维修,其境内占地约四万一千多平方米,沿山古柏参天,殿阁辉煌,簷牙高啄,气象轩昂,为城郊林泉佳境。观内有明眼泉、仓颉宫、神仙洞。神仙洞相传为元代卢、马、梁真人羽化处,“玉泉仙洞”由此而得。观内还有许多古碑碣,以元代赵孟頫亲笔书写刻制的石碑最为珍贵。

  十、“净土松涛”:指风景极为幽美的净土寺。净土寺位于麦积山后朱家后川东侧山谷中,其寺环境幽美,寺周遍山青松挺立,山风吹来,松枝起伏摆动,势如怒涛汹涌,因有“净土松涛”描写。

4. 李广葬在哪里

天水市内值得去的景点非常多。比较有名的是麦积山、伏羲庙、玉泉观、南郭寺、胡氏民居;次级有名的是城隍庙、李广墓、后街清真寺;还有哈锐故居、山陕会馆、万寿宫、州衙署、陇南书院、孔庙等

5. 李广墓地在哪

李广墓位于河南安阳市殷都区磊口乡,清峪村西头,在1988年,由于当时连场大雨,受到雨水冲刷,露出一个高约6米,周长约30米的黄土堆,后经专家鉴定确定为李广的坟墓。

6. 李 墓简介

茂陵,是汉武大帝刘彻的陵墓。汉武帝,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是一代英主,可以说文韬武略,文治武功,都十分了得。封建社会那么多的皇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汉武帝是少有的气势磅礴的皇帝。他从16岁当皇帝,到70岁驾崩,当了54年皇帝,大部分时间在和匈奴打仗,所以诞生了卫青,霍去病,还有李广等名将。

茂陵距离咸阳15公里,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整座陵墓规模之大超乎想象,汉武帝的茂陵,建造时间53年,超过了秦始皇陵,也超过了唐太宗的昭陵。正因为特别大,所以被誉为中国的金字塔。茂陵的陪葬墓不少,有名将卫青,霍去病,还有宠妃李夫人,以及权臣霍光,金日磾等。

茂陵是汉代帝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也是陪葬品最多的一座。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离兴平市12公里,北边是九嵕山,南边是终南山。西汉王朝,历经214年,一共有11位皇帝,最显贵的五座陵墓,被誉为五陵原。白居易的《琵琶行》里面说,五陵年少争缠头。杜甫的秋兴八首里面说,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汉武帝的陵墓,是汉武帝自己亲自选定的,为什么选在这个地方呢?因为据说汉武帝在兴平茂乡这个地方,打猎的过程中,发现了一只像麒麟的动物,还有一棵长生的果树,所以他就觉得这个地方,风水好,是块宝地,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圈起来,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这样算起来,汉武帝刘彻,是在继位的第二年,在茂乡这个地方,打猎时发现麒麟和长生树的。

李豫陵墓旅游景点 李渊陵墓在哪里

1. 李渊陵墓在哪里

名称:昭陵

时间:公元636年到公元649年,

地点: 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位于今礼泉县境内的九嵕山

  分布地区:陵园周长60多公里,总面积2万余公顷,陪葬墓180余座

性质:帝王陵墓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位于礼泉县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唐太宗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此子,公元617年,李世民劝说并协助其父李渊于太原起兵反隋,西取长安,建立了李唐王朝。李渊称帝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任尚书令。他先后镇压了窦建德、刘黑闼等农民起义军和薛仁杲、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了功勋。李世民于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其兄李建成和其弟李元吉,李渊禅位,李世民遂即帝位,是为唐太宗。唐太宗统治时期,唐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在位23年,公元649年病死,葬于九嵕山之昭陵。九嵕山“九峰俱俊”、“山峦起伏,气势雄伟”,为“关内道之名山”。该山颇为神奇,从南面观之,形似圆锥;从西南面望之,形若覆斗,极象日本的富士山;从东面看之,形同笔架,当地人称之为“笔架山”。李世民的陵墓即凿山为洞,在山峰底部建地下宫殿,连同陪葬墓在内,绵亘数十里,气势宏大,蔚为壮观。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帝王“因山为陵”的先例。

2. 李渊埋葬在哪

这不是传说,而是因为李渊是让位于李世民而得“献”字。

唐献陵为唐高祖李渊和太穆皇后窦氏合葬陵寝。唐贞观九年(公元635)五月,李渊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长方形,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陵墓陪葬区位于陵园东北,现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县境内外,其余均在渭南市富平县境内。

3. 李渊陵墓在哪里发现的

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陵寝,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献陵。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渊驾崩,葬于献陵。献陵修建之初没有陵邑,分为内外二城,规模宏大壮观。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和石犀,献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径东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园的周围分布有67座皇亲重臣陪葬墓,宛如众星棒月,将献陵衬托得十分壮观。

  献陵石刻浑厚质朴,健壮豪放,造形刚毅沉稳,气宇轩昂。四门的石虎硕大威武,高近2米,眼神机敏,四肢强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御道的两端有一对体形高大的石犀。南门外立有8米高的华表,上蹲犼兽,下雕盘龙,八棱形的柱体刻满了花纹,显得庄严肃穆。献陵石刻具有浓郁的初唐艺术风格,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献陵坐北向南,地面建筑378间,墓道呈覆斗形,陵高31米,长宽均为100米,陵台为覆斗形,位于陵园中部偏东,底边东西长139米,南北长110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高19米。关于献陵的营建规划,唐太宗曾下诏有司讨论,决定按东汉光武帝原陵高六丈的规模营建。现存高度与记载大体一致。内城四面有门,门内各有一对石虎,把守四门,眼神机敏,四肢健劲,南门外300米,有一对石犀,又约100米处,有一对石华表。整个石刻品类极简,但雕刻艺术价值很高,浑厚质朴,造型刚毅,健壮粗犷,豁达昂扬。如华表座上浮雕的龙和顶上圆雕的狻猊,用笔十分简洁, 形又极为生动。圆雕的虎、犀,形体高大,用写实的手法镌刻出猛兽的形象,粗壮的躯体,简练的线条,追求逼真而不注重外表的装饰,既刻画出兽性,又不致人望而生畏,且能逗人喜爱,这是唐陵石雕艺术的代表和精品。

  献陵附近还有不少初唐功臣贵戚陪葬冢,共有67墓。史载有楚国太妃万氏、馆陶公主、河间王孝恭、襄邑王神符、清河王诞、韩王元嘉、彭王元则、道王元庆,、郑王元懿、虢王元风、邦王元亨、徐王元礼、滕王元婴、邓王元裕、鲁王元夔、霍王元轨、江王元密、江王元祥、密王元晓、并州总管张纶、荣国公樊兴、平原郡公张楷、谭国公丘和、巢国公钱九陇、刑部尚书刘德茂,刑部尚书沈叔安。已发掘或有墓碑者,计有李凤、李神通、李孝同、臧怀恪、樊兴等30多座。这些陪葬陵,把献陵衬托得异常壮观。献陵2000年被国家宣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 李渊陵墓在哪里啊

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创者,死后葬于献陵

5. 李渊陵墓在哪里建的

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似乎并未有自己的儿子那样让人注意。其实李渊也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人,只是夹在了隋炀帝和儿子李世民两位牛人间,就像夹在月亮太阳间的火把,注定要面临被人冷落的命运。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被逼退位。退位后的李渊无所事事,一直很郁闷,公元635年,71岁的李渊驾崩,葬在献陵。

6. 李渊皇陵在哪里

隋炀帝陵,现为省级文保单位,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

束家平称,扬州市文物部门在获得这一发现后,立即向江苏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报告。国家文物局派出的三名考古专家进行现场考察,指导考古工作。在随后由国家文物局、江苏省文物局联合召开的考古工作专题汇报会上,专家们初步认为墓主人应为隋炀帝杨广。

考古现场已采取封闭保护措施,以确保考古工地安全。扬州市文物部门已完善了考古计划,并将严格按照《文物保护法》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要求,科学有序地进行下一步的考古工作。

陵墓这两座墓的占地面积分别只有二三十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帝陵所应有的规模和气势,更不符合杨广好大喜功得个性,这主要与他的死因有关。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期间,禁卫军发动兵变,推举重臣宇文化及为首领,并缢死了杨广。墓志铭文记载墓主去世时间为“大业十四年”,即公元618年,与史实相符。

史料记载,隋炀帝陵墓曾多次迁移。杨广死后,萧皇后与宫人用漆制床板做成棺材,将他葬于江都宫流珠堂。宇文化及率部离开江都后,镇守江都的大将“陈棱”感念隋炀帝旧恩,为其发丧并改葬于吴公台下。

公元622年,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到雷塘。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正是根据上述史料,专家推测另一座墓的墓主应为萧皇后。

7. 李渊的墓葬在哪里

初唐帝陵

折叠唐献陵

唐献陵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陵寝,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贞观九年(公元635年)李渊驾崩,葬于献陵。献陵修建之初没有陵邑,分为内外二城,规模宏大壮观。内城四门各有石虎一对,南门外矗立着一对高大的华表和石犀,献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高21米,底径东西150米,南北120米,陵园的周围分布有67座皇亲重臣陪葬墓, 如众星棒月,将献陵衬托得十分壮观。献陵石刻浑厚质朴,健壮豪放,造形刚毅沉稳,气宇轩昂。

唐献陵(高祖李渊陵墓)

唐献陵(高祖李渊陵墓)

四门的石虎硕大威武,高近2米,眼神机敏,四肢强健有力,形象栩栩如生。御道的两端有一对体形高大的石犀。南门外立有8米高的华表,上蹲犼兽,下雕盘龙,八棱形的柱体刻满了花纹,显得庄严肃穆。

献陵石刻具有浓郁的初唐艺术风格,是研究唐代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献陵坐北向南,地面建筑378间,墓道呈覆斗形,陵高31米,长宽均为100米,陵台为覆斗形,位于陵园中部偏东,底边东西长139米,南北长110米,顶部东西长30米,南北长10米,高19米。关于献陵的营建规划,唐太宗曾下诏有司讨论,决定按东汉光武帝原陵高六丈的规模营建。现存高度与记载大体一致。内城四面有门,门内各有一对石虎,把守四门,眼神机敏,四肢健劲,南门外300米,有一对石犀,又约100米处,有一对石华表。整个石刻品类极简,但雕刻艺术价值很高,浑厚质朴,造型刚毅,健壮粗犷,豁达昂扬。如华表座上浮雕的龙和顶上圆雕的狻猊,用笔十分简洁,赋形又极为生动。圆雕的虎、犀,形体高大,用写实的手法镌刻出猛兽的形象,粗壮的躯体,简练的线条,追求逼真而不注重外表的装饰,既刻画出兽性,又不致人望而生畏,且能逗人喜爱,这是唐陵石雕艺术的代表和精品。献陵附近还有不少初唐功臣贵戚陪葬冢,共有67墓。

折叠唐昭陵

唐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距西安市70公里,距咸阳市30公里,距咸阳国际机场25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被誉为"天下名陵",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唐太宗与长孙皇后的昭陵有陪葬墓180余座,主要有长孙无忌、程咬金、魏征、温彦博、段志玄、高士廉、房玄龄、孔颖达、李靖、尉迟敬德、长乐公主、韦贵妃等墓,还有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尔等15人之墓。上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徐懋功、尉迟敬德、程咬金、张士贵、郑仁泰、长乐公主、韦贵妃等40余座陪葬墓,遂建成了占地面积53亩,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陈列面积2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的昭陵博物馆。昭陵依九嵕山峰,凿山建陵,开创了唐代封建帝王依山为陵的先例。据说是因贞观十年文德皇后临死时给唐太宗说要俭薄,"请因山而葬,不需起坟"(《旧唐书》卷五)。文德皇后死后葬于昭陵。

关于以山为陵制度的原因,在同年十一月文德皇后葬后,唐太宗撰文刻石的碑上写着:"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好盗息心,存没无累。"这里所说因山为陵,不藏金玉,与其说是为了俭薄,不如说是为了"好盗息心"更恰当些;虞世南上书唐太宗时就说过:"自古及今,……未有不掘之墓。"因此,唐初以山为陵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利用山岳雄伟形势和防盗掘而已。昭 陵工程是由唐代著名工艺家、美术家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精心设计的。其平面布局既不同于秦汉以来的坐西向东,也不是南北朝时期"潜葬"之制,而是仿照唐长安城的建制设计的。长安由宫城、皇城和外廓城组成。宫城居全城的北部中央,是皇帝起居的地方,皇城在宫城之南,为百官衙署(即政治机构),外廓城从东南北三方拱卫着皇城和宫城,是居民区。

昭陵的陵寝居于陵园的最北部,相当于长安的宫城,可比拟皇宫内宫。在地下是玄宫,在地面上围绕山顶堆成建为方型小城,城四周有四垣,四面各有一门。据史书记载,昭陵玄宫建筑在山腰南麓,穿凿而成。初建时驾设栈道,栈道长400米,即230步,文德皇后先葬于玄宫,而栈道并未拆除,就在栈道旁之上建造房舍,供宫人居住,象对待活人一样对待皇后,待太宗葬毕,方拆除栈道,使陵与外界隔绝。玄宫深75丈,石门五道,中间为正寝,是停放棺椁的地方,东西两厢排列着石床。床上放着许多石函,里面装着殉葬品。墓室到墓口的通道上,用三干块大石砌成,每块石头有二吨重,石与石之间相互铆住。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昭陵

折叠唐乾陵

乾陵,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气势雄伟壮观。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

乾陵(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合葬陵墓)

乾陵(高宗李治、女皇武则天合葬陵墓)

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梁山南面两峰较低,东西对峙,中间为司马道,故而这两峰取名叫 乾陵"乳峰"。

据史书记载,陵墓原有内外两重城墙,四个城门,还有献殿阙楼等许多宏伟的建筑物。勘探表明:内城总面积240万平方米。城墙四面,南有朱雀门,北有玄武门,东有青龙门,西有白虎门。从乾陵头道门踏上石阶路,计537级台阶,其台阶高差为81.68米。走完台阶即是一条平宽的道路直到"唐高宗陵墓"碑,这条道路便是"司马道"。两旁现有华表1对,翼马、鸵鸟各1对,石马5对,翁仲10对,石碑2道。东为无字碑,西为述圣记碑。有王宾像61尊,石狮1对,周围还有17座陪葬墓。

"唐高宗陵墓"墓碑,高2米,是陕西巡府为高宗所立,原碑已毁,存碑是清乾隆年间重建的。此碑右前侧另一块墓碑,是郭沫若题写的"唐高宗李治与则天皇帝之墓"12个大字。另外在南门外有为高宗皇帝和武则天歌功颂德的《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二通以及参加高宗葬礼的中国少数民族首领和友好国家使臣的石刻像六十一尊。在中国历史上,陵前石刻的数目、种类和安放位置是从乾陵开始才有了固定制度的,一直延袭到清代,历代大同小异。

折叠唐定陵

唐定陵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西北15里的凤凰山。唐定陵是唐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唐天宝十三载二月,改谥曰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的陵墓,中宗于唐景龙四年(710年)六月七日死去,十一月葬于定陵。定陵是由三个墨青石岩山峰连系而成,好像一只飞翔的凤凰,以此而得名"凤凰山"。

陵园为长方形,坐北朝南,地形北高南低,由南面向北分为多层台地,而以陵墓为最高点。周围约十公里,有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门。定陵陵园座北面南,东西宽二公里,南北长三公里,周长十公里。有四门, 青龙、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门外各有门阙,朱雀门外乳台和鹊台。墓前原有石莲原有石莲托桃一对,天马一对,石马三对,巨型无字碑一通,另有清代毕沅所竖石碑一通,北门有蹲狮一对,石马三对。东西门各有蹲狮一对。这批石刻造型高大雄伟,艺术精湛。它和乾陵等陵的石刻群一样,是我国唐代艺术宝库中的精华。可惜多已无存,经战乱及附近居民盗石材凿器,陵园及四门石刻几乎被洗劫一空。现仅有南面一个石狮、一对石人比较完好,东门及北门虽然有石狮、石马,但都残破不堪。而且没有王宾立像。

唐定陵

唐定陵

唐定陵于1956年8月6日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06月25日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帝陵"之一。据《旧唐书》记载,袱葬定陵有王妃赵氏,陪葬者节愍太子李重俊、宜城公主、长宁公主、成安公主、定安公主、永寿公主、驸马韦钹和驸马王同皎、魏元忠等人。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和历代社会的交易,定陵灾难重重,屡经焚毁和资掘。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2月遭到党项、羌和吐蕃的两次焚烧。贞元十四年(798年)4月派左谏议大夫崔损为八陵奉修史,曾给定陵造屋380间,并置备陵寝帷幄诸物。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又遭住华原(今耀县)军阀温韬资掘。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961年)和开宝三年(970年)两次诏令修葺定陵。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太监梁永巡陕,尽发历代陵寝,搜刮金玉,该陵再次被盗掘。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才竖碑封墓。

折叠唐桥陵

唐桥陵位于陕西渭南市蒲城县城西北15公里的丰山。丰山海拔为751米,这里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形成各自独立的山头。向南平野辽阔,与秦岭诸峰遥遥相对,山川壮丽,气象万千,丰山据记载叫金帜山,亦称金栗山和苏愚山。当地人们依其展翅欲飞的天然形势,称它为凤凰山。

桥陵,又名桥冢,是唐睿宗李旦之墓。宋代沉遘在 《真宗皇帝忌日醮文》中称:"伏以荆山之鼎既成,空瞻桥冢;帝所之游不返,孰问钧天?"桥陵以山为冢,在山腹开凿地下宫殿,在地面上绕山筑城,四面各开一门,陵园周长约13公里,因建于开元盛世,

唐桥陵(睿宗李旦陵墓)

唐桥陵(睿宗李旦陵墓)

各种设施十分崇厚。距今已历经1270多年风蚀雨剥,但所保留的40多尊巨大石刻:石华表、石鸵鸟、石马、石人、石狮等,却依然眉目清晰,生动自然。石雕排列成行,气势磅礴,蔚为壮观,堪称盛唐石刻艺术的露天展览馆。

据记载,桥陵当时地面建筑除雄伟的九间献殿外,还有几座阙楼及下宫、陵署等,几十年内房屋建筑即达140间。陵园设有陵台令及主文、主乐、主辇、典事等官员23人,陵户400人,还设有折冲府,专门有官兵负责保卫工作。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杜甫由长安至奉承看望家人,除写成有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长诗外,还写有《桥陵诗本十韵因呈县内诸葛官》,诗句有"先帝昔晏驾,兹山朝百灵,崇冈拥象设,沃野开天庭","石门霜露白,玉殿莓苔青。宫女晓知署,祠官朝见星"。诗中对渭南桥陵的建设及官没宫女供养犹如皇帝生前情况,作了形象的描述。陵园地面建成筑虽忆荡然不存,然现遗迹,物别是地南面有的石刻群,仍可年出,陵园布局匀称,加上墙壁的社托,气势颇为宏伟。1988年,桥陵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考古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桥陵地下宫殿之奥秘公之于众的时候指日可待。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第五代皇帝,他是高宗李治的第八子,则天皇后的第四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 。李旦卒于开元四年六月(公元716年),冬十月葬于桥陵,并因此将蒲城县改名奉先县,隶京兆府。桥陵因建于开元盛世,所以各种设施规模也就较大。就陵园来说它包括整个凤凰山,四面由高大城墙,南墙长2871米,西墙长2836米,北墙东至2433米处为沟壑所断,距西北角楼约450米,东墙全长2303米,由北向南至903米,沿山势向西折进427米,再南至东门,直通东南角遗址。整个平面呈一规矩的刀把形。占地总面积为85万平方米。朱色墙身宽1.3米,基宽3米,四周城墙夯土若隐若现。其基室就凿造于墙中的山腹中,陵墙四周各开一门,即前朱雀、后玄武、东青龙、西白虎(东西门又名东华门、西华门),门前两侧均有石刻和门阙,陵墙建有角阙,陵墙周长约13公里。朱雀门内有献殿遗址附近,立有《唐睿宗桥陵》石碑,系清朝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隶书。

8. 李渊的墓在哪

唐献陵为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公元635)和太穆皇后窦氏的陵寝。唐贞观九年(公元635)五月,李渊卒,十月葬,唐太宗李世民依东汉光武帝原陵之规格修筑献陵。

该陵座北朝南,封土为陵,呈覆斗型,平面呈长方形,陵园为夯筑城恒,四面各壁一门,门外各置石虎一对。陵墓陪葬区位于陵园东北,现存有封土67座,除襄邑李神符在三原县境内外,其余均在渭南市富平县境内

9. 李渊的祖坟在哪

是张士贵。

张士贵,字武安,小名忽峍,虢州卢氏人,辅国大将军、荆州都督,谥号为襄。其自幼学武,擅长骑射,臂力过人,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统一全国,屡立战功。他平定西南民乱,参与攻打辽东之战。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极其繁荣昌盛的时代,同时也是张氏家族大放光彩的时代。张氏家族中不仅有为唐王朝的建立和巩固出生入死、建功立业的军功世家,而且有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安邦治国的宰相望族。张氏家族的文治武功在唐朝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张士贵(公元586~657年),本名忽峍,后更名士贵,字武安。官左领军大将军,封虢国公,子孙袭爵。卒后唐高宗为他举办隆重葬礼,赠辅国大将军,谥号曰襄。

当朝宰相上官仪亲自为他撰写墓志铭,对他为李唐王朝出生入死、屡建战功的一生给予极高的评价。又诏赠东园秘器,并给仪仗之荣、陪葬太宗于昭陵。

家族之荣耀与显赫达到了顶点。

张士贵的祖籍是山西盂县上文村。曾祖张俊,官北魏银青光禄大夫、横野将军;祖父张和,官北齐开府、车骑将军;父张国,仕隋朝历任陕县主簿,硖州录事和参军,以军功授大都督,定居虢州卢氏县,张士贵就出生在这里。张士贵及其子孙为李唐王朝南征北战,戍守边防的经历在山西盂县上文村祖坟的墓碑中,均有记载。

从九世孙张崇嗣至二十一世孙张书,生前居官在外,死后均葬上文祖坟,且有墓碑记载其业绩。

盂县上文遂以张士贵及其裔孙而闻名。

隋朝大业末年,张士贵在虢州聚众反隋,后投奔李渊,被封为右光禄大夫。

之后,他在李渊的授意下,在河南攻城略地,发展势力。

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李渊攻下隋都长安后,派相府司马刘文静经略河南。刘文静以张士贵为向导、以所占地盘为依托,在河南战场夺得了一系列重大胜利。李渊对屡建战功的张士贵大加奖赏。

隋义宁二年(公元618年)五月,李渊在长安称帝时,指名要张士贵进京奉见,并加官通州刺史。

从此张士贵便成了李唐王朝的一位叱咤风云的名将。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张士贵跟随秦王李世民西征,夺取了消灭割据势力薛举 、薛仁杲的胜利。接着,张士贵又被任命为“马军总管”,以劣势的兵力击败了王世充的五万马步联军劲旅,创造了以少胜多的骑兵战例。

李郑古墓景点图 - 李郑屋汉墓发现地点

1. 李郑屋汉墓发现地点

居室明器

居室明器是汉代流行的明器之一。汉代盛行着“以生事死”的观念,如王充《论衡.讥日篇》言:“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见生人有饮食,死为鬼当能复饮食,感物思亲,故祭祀也。”由于汉人相信人死后的生活会与在生时一样,为了让死者死后的生活能过得好一点,渐渐出现了模仿人生前所用的日常用品而制作的明器。所谓明器,是指“冥中所用之器也”。明器只供丧葬,不能实用,故又有“人器实,鬼器虚”之言。至于明器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建筑物、交通工具、人型或动物型的公仔、日常用品和有特别意义的摆设。居室明器是模仿死者生前所居住的房屋而做的居室明器,这种明器又可分为三类。

2. 唐李倕墓考古发掘

唐代公主李倕的父亲是嗣舒王李津,嗣舒王李津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五代后人,他的祖父是舒王李元名,李元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渊的儿子,所以李倕的父亲在唐朝也是一位皇室近亲,属于是唐朝皇室,可以说地位崇高,这也是非常尊贵的人,这也是李倕可以被称呼为公主的由来。

3. 李郑屋古墓

香港以前叫北围、吉庆围、香江。

香港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东汉。1955年发现的李郑屋古墓,可以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香港便已有人居住。

4. 郑王陵遗址

【黄帝故里】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景区。

【裴李岗遗址】

裴李岗遗址位于河南省新郑市新村镇裴李岗村西地,双洎河(即《诗经》里提到的洧水)由北向南经遗址的西边流过,然后紧靠遗址南部又向东流,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河湾,遗址就在河湾中部的岗地上。

新郑有名的旅游景点如下:

【郑王陵博物馆】

郑王陵博物馆位于郑韩故城东城区西南角即市区文化路南端,总规划面积270亩,内有有春秋墓葬3000余座,大中型车马坑18座,其中6米以上的大型墓近180座,长宽均超过20米的特大型墓4座。

【新郑博物馆】

位于新郑市区黄帝故里西侧300米处,占地8091平方米,建筑面积2138平方米,总投资250万元,是河南省县(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始祖山景区】

始祖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古称具茨山,位于新郑市区西南15公里处的辛店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海拔793米,面积49平方公里。她犹如一条向西北腾飞的巨龙,横亘在辽阔的中原大地上。

【郑风苑】

郑风苑景区位于市区东部风光旖旎的郑韩故城之畔,溱水之滨,长1.2公里,占地面积1000余亩(水域面积200亩),有郑风苑、郑声苑、历史名人苑和游乐园四大部分组成,主要有乐水亭、郑风阁、郑国东门、荷花仙子像、郑声苑、琴瑟宫、九曲流英、历史名人苑等景点。该景区于2002年7月建成开放。

【欧阳修陵园】

欧阳修陵园位于新郑市区西13公里辛店镇欧阳寺村。自从宋神宗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欧阳修被宋神宗赐葬(宋代有关制度规定,朝中文武大臣死后必须葬于开封京畿五百里以内)此地后,他的儿孙也相继埋葬于此,逐渐形成了欧阳修的家族墓群。

【黄帝古枣园】

黄帝古枣园位于新郑市孟庄镇栗元史村西南方,面积约680多亩,相传为轩辕黄帝带领群臣栽植枣树的地方。至今仍有树龄在500年以上枣树有568棵,均系明朝初年栽培。

5. 郑国墓在哪里

郑国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之一,初在西方,西周末封于郑,在近畿之棫林(今陕西凤翔南),后迁拾(今陕西华阴市),后东迁都新郑(今河南新郑附近) 其疆域约有今河南北半省之中部~

6. 郑桓公墓发掘

西晋时期,齐桓公的墓穴被人发掘,人们这才意识到,不管结局如何,后世对齐桓公的成就都抱有充分的肯定。

齐桓公墓在临淄县南二十一里牛山上,一名鼎足山,一名牛首垌。一所二坟。

临淄县就在今天的淄博市临淄区,西晋永嘉年间,有人在那里发现了齐桓公的墓穴。当他们想要进入时,走到门口却不敢再前进了,因为墓穴内充斥着水银蒸汽,现代研究表明,吸入0.3克水银便会丧命。

过了一段时日后,墓穴内的水银蒸汽浓度下降,这才有人把牵狗过来试验,确认没有危险才敢进入墓穴。墓穴内的金银财宝、玉匣缯彩数不胜数,但是首先映入人们眼中的是地上残乱不堪的尸骨。

这显然是使用了大量活人殉葬。虽然殉葬制在古代很流行,但是齐桓公能有这种待遇依然很不容易。因为在齐桓公死后即位的并非他立的太子昭,而是庶子公子无亏,太子昭被迫逃到了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