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秀巴古村

西藏秀巴古村

秀巴古村,位于林芝工布江达县,古村最主要的景色是秀巴古堡。秀巴古堡现存5座堡垒,传说是松赞干布为了方便军队联系以及屯兵与防御修建的有统治标志的古堡群。古堡的周围是用石头砌成的房屋环绕,使古堡群形成一个易守难攻的体系,固若金汤。

广西一个村子藏17座200年前古城池,风光秀美如小宏村,却是空城

广西,有众多美丽宁静的古村古镇,因为没有经过商业化开发,而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民俗风情。广西贵港木格镇的云垌,早在200多年前,就成了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他们举族迁徙至此,留在这里耕种、建城、繁衍生息,形成了广西最大的客家围屋建筑群,对于喜欢古建筑的人而言,是难能可贵的旅行地。

3月里,春暖花开,广西也从过去2个月的疫情阴霾中走了出来,人们戴着口罩出门踏青、赏花、放风筝,我摸了摸快要发霉的相机,决定带它去古围屋群透透气!但知道这片围屋群的人不多,我问了很多本地人,也连连摇头,最后,只有通过网上稀少的资料,再凭着运气摸索过去。

交通

我从贵港南站乘中巴车先到木格镇,车费12元,行程40分钟。木格镇很小,最热闹的十字路口有几辆出租车,但他们开价很高,40元送一趟,最后我在菜市场旁找了一辆摩托车,15元送到了云垌,实际时间只花了15分钟。司机很憨厚老实,跟他约好返程时间,他会准时来接你。

云垌17座围屋城的由来

云垌村口有个简易的大门,两边各立块牌子,写着“经典大气围屋群”几个字,虽说草率,但总算是给古围屋群一个正式的名号了!入村后,一座座黄土房子接踵而来,乡村气息从眼前的土路向绿油油的田间地头展开。

17座古围屋就散落在一众黄土房子和新房子中间,显得特立独行。每一座围屋实际就是一座城,所以又叫“围屋城”,它们的规模往往宏大,拥有数百间房,最多的可居住100多户人,围屋城的功能包含了居住以及防御,城池、城墙、炮楼、抢眼、狗洞比比皆是。

这17座围屋城分别属于黎、邓、叶三大氏族,其中黎氏家族有7座,而这次我们重点参观了黎氏家族的围屋。这些围屋早已年久失修、破旧不堪,主人们也都纷纷搬离,在附近另起炉灶,更多的则已分布在了世界各地。

客家人怎么会在这里安营扎寨呢?这要从南宋元初说起,那是一个战乱纷纷的年代,祖居江西福建的客家人开始背井离乡,向南方广东迁徙,清朝的时候,黎氏一族的后代又几经周折来到了广西贵县,也就是现在的贵港木格镇,筑城为家,安居乐业。后来,邓、叶氏族也迁徙到这里,修建了各自的围屋,才有了今天的17座200多年历史的古围屋城。

桅杆城:最典型的围屋城

光黎氏一族的围屋城就有7座,他们靠得很近,其中最富特色、最经典,也保留的最为完整,叫做“桅杆城”。

每一座客家围屋都少不了一个月牙形的防御塘,桅杆城的防御塘非常开阔,又因为正值春天,所以水波碧绿,映衬着蓝天、稻谷和古色古香的屋舍,让人想起美丽的宏村,防御池也叫做“明月塘”,它可以起到防御、蓄水、防火的作用,也是聚风水的意思,客家人很讲究风生水起。

池塘之上就是厚重的城墙,高1.5米左右,把整座城围得严严实实、固若金汤,城墙不是普通的泥土,而是掺杂了砂糖、鹅卵石、碎砖,以及糯米、红酒、红糖、蛋清等,这样的配方使得围城不但能抵御外敌,并200年屹立不倒。墙上的洞也不是破损了,而是专门设计的枪眼和狗洞。

左侧有道门,门上写着“桅杆城”以及“金榜题名”的对联,隐约暗示这个家族的不简单。信步而入,有座高高的炮楼,炮楼墙体厚实,有2层高,内部有木梯子搭上去,四面墙上都有瞭望窗,打开时可勘测敌情,关闭时则可防枪弹。

墙上遍布枪眼,从外看是长方形的孔洞,内部看则是圆锥型,方便架设土枪。像这样的炮楼在每一座围屋城里都有4栋,分布四个角,严防死守围屋城的安全。四栋炮楼用围墙相连,墙上设置了巡逻和运输土炮的走马道,充分显示当时客家人的聪明智慧,当年的土匪猖獗也可见一斑!

进入石板铺就的宽大院子,景象让人大吃一惊,数不清的翘角飞檐、黛色瓦屋层层叠叠的铺展去,墙外看它,你会以为这就是一座大户人家的古宅,墙内看它,蓦然发现这其实是可以容纳百来户人的古城

祠堂是一座围屋城的核心,有一个方正的天井,屋梁上以及顶部都有鲜艳的彩绘,这些彩绘以龙凤花鸟为主,寓意吉祥。逢年过节,族人会在祠堂祭祖,但凡添了男丁,也会到这里举行隆重的上灯仪式。

数百间房屋以祠堂为中心伸展而去、四通八达,虽然如今都已经人去楼空,仅剩下残垣断壁,但当年的繁华富裕清晰可见。屋顶是传统的歇山式,有红白相间的屋脊,屋脊边沿有精湛的彩绘。

从高空俯瞰,房屋一进接一进,院落一层比一层深,并且古色古香、气势磅礴。其实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居住着上百户黎氏族人,房前屋后人声鼎沸、和乐融融,现在,每年春节他们都会聚到祖宅里,贴对联、上灯、团年。

在桅杆城的明月塘边,树立着两根高高的柱子,柱子是一整棵笔直的树干,底部用青石板和粗壮的铁钉固定,顶部被塑造成毛笔的笔尖,那恰是两根笔型的桅杆,是族人辉煌成就的华表

因为自古以来,桅杆城的客家人崇文重教,宣统年间,一个叫黎庚扬的年轻人寒窗苦读,成绩优异考取了拔贡,最后还当上了县长,这在当地可是光宗耀祖的事,地方政府于是尊皇命拨款在黎庚扬的主祠前竖了这两个毛笔形的桅杆,所有的文官武官路过这里,都会下轿、下马,以示尊重,莘莘学子们在科考之前,也必定来摸一摸桅杆,以沾灵气。

桅杆城可谓人杰地灵,在城的后门外,有一口保留了近200年的四方古井,古井被一圈方方正正的栏杆围住,人们叫它“龙泉老井”,井水甘甜清冽,现在,附近的村民依旧用的这口井中的水。

黎氏家族的7座围屋城除了桅杆城,还有云龙围、同记城、畅记城、双城、显记城等,此外就是邓氏家族的隆记围城、新城同心城、昌城紫金城等,共计17座,每一座都庞大辉煌。两大家族的围城中,最大的区别就是黎氏尚文、邓氏更富裕。然而主要结构保持着一致,都是由防御池、4方炮楼、城墙、枪眼、狗洞等组成,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延伸阅读:围屋城习俗

上灯习俗,贵港木格镇的围屋城里,至今保留着一项传统习俗,那就是“上灯”,但凡当年内有生男孩的家庭,都会在祠堂里挂一盏精美的花灯,再拿出丰盛的糖果酒水供奉、祭拜,同时主祠堂内,悬挂大灯笼的红色灯绳也要打个结,所以,如果你在客家人的祠堂内看到这样的红绳结,数一数便能知道他们当年生了几个男孩。

竹夫人,是客家人的“空调”,那时候天气炎热,他们便想出了竹篾编制这类中空的解暑用品,抱着它,风一吹,就会很凉爽。《红楼梦》中,薛宝钗曾给贾宝玉出过一个谜语,“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山水喜相逢,梧桐叶落分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打一物,谜底便是这个“竹夫人”。

Tips:

路线:广西贵港——木格镇——云垌村

往返交通费:54元

餐:云垌村内没有餐馆,只有唯一一个小卖部,如果要用餐需在木格镇上解决,消费很低,一碗米粉10元钱。

特产:木格镇盛产干米粉和茶油花生油,可以带一些走,米粉3.5元一斤,油25元1瓶。

不是玛卡巴卡村,这里是西藏的巴卡村!

西藏总是另无数人憧憬和向往,关于他的神圣和神秘,是用言语无法表达的。

在318国道川藏线精华段旁,紧邻中国最美森林岗云杉林,有一个隐秘的小村落——巴卡村

村子现在只有10多户人家,游客稀少

每家每户相隔都不算太近,家家都有种植农作物

这里有中国最美的森林岗云杉林以及彩湖,三色湖景点,山间原始森林郁郁葱葱,云遮雾绕。

草地,湖泊,远处的山峦,天空中悠闲飘着的白云,相互交融,美不胜收

淳朴,自然,呼吸两口新鲜的空气,不由得让人全身每个毛孔舒张开来。

看一看藏族青年的日常生活,是如此的恬淡,对比自己在混凝土和水泥的丛里面的生活,跟能让人觉得旅行的意义是如此重要。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如画。周围雪山终年不化,望着它,心底不免心生一丝清凉。

你想不想也来这里看看呢?想了解更多关于这里的事情,可以在去嗨皮APP上查看。

俊巴渔村,西藏唯一以打鱼为生的自然村,藏在曲水的绝美山村

俊巴渔村西藏唯一以打鱼为生的自然村

许多游客来到西藏会选择传统旅游线路,直奔景区游玩,殊不知拉萨周边有许多人少景美的旅行地,能够让人更深入地了解到西藏的人文风俗。  

曲水县俊巴渔村是拉萨河畔、西藏唯一以打鱼为生的自然村,自然风光优美,具有独特的“渔村文化”,每年藏历3月,都要举办“捕鱼节”,进行“郭孜”(意为“牛皮船舞”)歌舞表演。而我们都知道,大多数西藏人是不吃鱼的,原因主要来自佛教主张不杀生和水葬的习惯,但俊巴村却是打渔为生的村子,这主要是因地理情况而决定的。在俊巴村,你还能看到自古就有独特的皮具加工传统,以家庭作坊模式加工制作小型牛皮船、小糌粑袋和小茶叶袋等具有浓厚藏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受到了国内外的好评。  

俊巴渔村

随着社会发展,交通变得发达

“两桥一隧”的建成

使得俊巴渔村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慢慢成为世人瞩目的旅游胜地

划着牛皮筏徜徉在水中

捕着鱼、唱着歌、欣赏着岸边的风景

不知不觉中,牛皮筏里的你

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露营

Camping

俊巴后面有座小山山上有座佛殿。站在山顶可以观看整个渔村,远处的雪山蓝天近处的村庄,弯弯曲曲的拉萨河。在夕阳的照射下就像童话世界一样美丽

清新

Fresh

俊巴渔村真正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地理环境塑造的。在地理位置上,俊巴村位于拉萨河最下游且与于鲁藏布江交汇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在旧时的西藏,俊巴渔村人多地少,人们为了活下去,只能依靠打鱼维持生计。那时候的牛皮船不但用来捕鱼,也是重要的交通生活工具,但现在却成了游人的娱乐道具。

从高处俯瞰俊巴渔村

俊巴渔村的牛皮船舞是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舞蹈,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曲水县俊巴村位于曲水县曲水镇茶巴朗村,拉萨河南岸。拉贡公路(机场公路)可直达。距离首府拉萨市约50公里,距离曲水县城3公里。

路线:从曲水县城乘车或沿机场高速公路,在两桥一洞处往西,行进2公里即可到达俊巴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