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梁汉墓群

走马梁汉墓群

走马梁墓群,2000年榆阳区核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成立走马梁文物保护管理所。2003年9月24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核定为第四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日本NHK走进芒砀山 探寻最大汉墓群

为探寻日本古墓形制和起源,日本NHK拍摄组在中原一个汉墓集中区域进行采访,重点对西汉梁孝王陵墓群布局和构造及神秘色彩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采访拍摄,据了解此次NHK是为了探寻日本古墓和中国古代墓葬的渊源,在录制过程中,拍摄组惊叹中国古代地下宫殿规模的庞大与神秘、历史文化价值之高。

采访拍摄地芒砀山刘邦斩蛇兴汉之地,是西汉梁国的后花园,以富可敌国的梁孝王刘武为首的西汉梁国诸候王们在芒砀山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地宫群,目前发现的西汉梁国大型汉墓多达22处。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天下石室第一陵。”但它的神奇,远不止它的宏大,这样一座座建筑奇观,在火药没有发明使用的西汉时期完全是人工打造的,在不可思议的同时,也不禁让人提出了各种猜想。产生了更多的让人匪夷所思无法破解的迷团。

1、巨大的开采石方去了哪里? 这便是人们的第一个疑问。如此庞大的工程,他们是怎样完成的,那数以百万计的石料去了哪里?他们是如何开采和运输这些石料的,这些都是让人匪夷所思的。

2、如此精确的开凿,使用的什么测量工具? 这么多座汉墓凿制误差均不超过1厘米,特别是地宫内的“一线天”奇观,从墓室门口到西宫主室跨度达150米,最大落差9.9米,每天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可以透过墓室主门照射到西宫墙壁上。充分证明当时已经掌握了精确的测绘技术和地质勘探技术,但是究竟用什么工具来测量的呢?按照汉制,夫妻死后同墓不同穴,但两者之间必须打通,在梁王后与梁孝王的地宫,分别在两个山头,要按照山体走势打通两人之间的“相思道”,就必须呈“V”型往下打,那么两千年前的先民,是怎样保证这个洞能准确贯通,至今仍是谜案。

3、神秘的七星符号 在王后陵相思道地面上凿制有七个圆形纹饰,有人解释,这七个圆形纹饰是北斗七星,是用来引导李王后与梁孝王刘武在地下相思相会的通道,这些神秘的符号是二人相会的暗号还是冥冥之中特定的安排?如果说七个圆形纹饰是北斗星,但考古人员发现,它与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斗星又不太一样,是天体变化,还是另有含义,至今不得而知。

4、近万块巨型封墓石的来历? 王后墓全长210.5米,共三段甬道,在这座被中外考古界专家称为“天下石室第一陵”的汉墓内,三段甬道中的封石全部与芒砀山的石质不同,有的封石重达1.8吨,有人认为是从泰山运抵这里的,在当时的开采和运输条件下,上万块封石如何运到芒砀山的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5、四神云气图上的四种神兽为何三缺一? 众所周知,四神云气图应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种神兽组成,然芒砀山地宫中的四神云气图上只找到青龙、白虎、朱雀和一个鸭嘴鱼身的小怪兽,不是玄武,难道是用这种神兽来替代玄武还是另有用意?

6、梁孝王兵马俑寻踪? 目前发现的汉代陵墓,不论是皇帝还是诸侯王均陪葬有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如:陕西汉景帝阳陵徐州楚王陵等,唯独芒砀山梁孝王兵马俑坑至今没有追寻到踪迹,按照梁孝王当时的身份和军事实力都是没有道理的。

7、地宫中大量玉器和金银器究竟有多少? 芒砀山目前发现大型地下宫殿就有22座。仅在其中一座很小的汉墓里,考古工作者经过抢救性发掘出80余块玉璧和精美的玉饰品、金银饰品等。因为早在两千多年前,曹操就曾掘开梁孝王及王后的地宫,从中运出的金银财宝多达七十余船。另据史料记载,梁国是汉景亲弟弟的封地,为大汉政权立下汗马功劳,朝廷的大量赏赐,当时富甲天下,其府库金银且百万巨,珠玉宝器多于京师。甚至于刘武去世后府库尚余黄金40余万斤。地宫中共有多少财物,恐怕将成为永久之谜

8、石碑上显现幻影之谜 芒砀山有一通为纪念刘邦斩蛇起义立的石碑,每当夜幕降临,灯光映照碑体,一身披金甲的武士便跃然碑体之上,如同当年刘邦戎马征战再现,令人惊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这一奇观被发现后不仅引来无数游客,也掀起了一场媒体寻访探秘的热潮。 CCTV-10《走进科学》、CCTV-4《走遍中国》、CCTV-2《乡土》、CCTV-1《发现之旅》等央视品牌栏目都曾慕名前来,随行专家亦现场求证、荧屏说法,但至今无有确解。

9、梁孝王陵U型墓道拱顶建筑之谜 梁孝王陵的封闭式墓道为“U”形,该墓道上部用梯形石板扣压,及其坚固,至今历经2000余年仍保存完好。许多建筑专家参观后惊叹不已,认为可以改写中国建筑史,其设计理念仍值得现代建筑工程借鉴。(因为史学界认为拱顶建筑应是汉武帝通西域后,从西域传来。但是汉武帝即位是在前140年,而梁孝王去世是在前144年,比以前史学界认识的年代早了很长时间)

10、地宫石壁上神秘的图形 在芒砀山汉梁王地下宫殿里的石壁上有很多形状不一的奇异凹槽,这些凹槽的出现至今考古界依然议论纷纷,有的表示是为了修补石质残缺的;有的认为是当年地宫中镶嵌的豪华装饰品;有的说是星相图。目前国内发现的汉代同时期的崖洞墓内均没有这种奇异凹槽出现,那么这些奇异凹槽到底是起到什么作用呢?

淮安金湖徐梁村战国西汉墓葬群发掘简报

内容提要:1999年至2006年,淮安市博物馆金湖县徐梁村共发掘墓葬18座,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随葬品。其中部分墓葬具有同为家族墓的可能,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器形分析,这批墓葬的年代初定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M18年代属于西汉中期。这批墓葬中M1主人身份地位最高,M18主人也应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

关键词:淮安 战国西汉 家族墓

2006年3月,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工业园区台州南路(位于黎城镇徐梁村6组范围内)建设工地发现古墓一座,淮安市博物馆考古队迅速赶到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判断,墓葬还没有遭到破坏,只露出长方形墓葬开口线,墓葬填土为五花土,中间夹杂白膏泥,初步认定为一座西汉墓葬。淮安市博物馆立即向江苏省文物局汇报,经江苏省文物局批准后,随即展开考古勘探及发掘工作,在工业园区台州南路共勘探发掘墓葬10座,随后在金石工业园中心路段(位于徐梁村5组)发现墓葬7座(编号06JXM1~M17,以下简称M1~M17)(图一、图二)。考古工作历时2个月,获得了一大批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淮安市博物馆1999年在徐梁村5组发掘的1座西汉墓(编号99JXM18,以下简称M18)一并简报如下。

图一// 墓葬位置图

图二// 墓葬分布图

一 墓葬形制

这批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有棺椁墓和木棺墓两种形制。木棺墓中分带有熟土二层台、生土二层台和不带二层台三种形制,大部分棺椁保存状况很差。墓葬均开口在表土层下,四壁涂抹有一层薄薄的青膏泥,十分光滑,四壁周围填土均自然剥落。有椁室的墓中设置有边厢,器物一般放置在边厢内,其它随葬器物一般放置在头前、足后或旁边一侧。现分别介绍如下。

M1 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向20°。墓口距地表0.3米,长3.6、宽3米;墓底距地表3.1米,长3.5、宽2.9米。墓坑四壁涂抹一层青膏泥,墓坑内填黄、白、黑三色混合土。棺椁腐烂严重,底板尚存,不见人骨。从残存腐朽木痕看,棺具左侧有放置器物的边厢一个,边厢长2.1、宽0.28~0.3、厚0.1~0.14米。棺底板长2.04、宽0.85、厚0.1~0.13米(图三)。器物放置在边厢中和木棺南边。

图三// M1平、剖面图

1.玉璧 2~4.陶盒 5、9、11.陶盂 6、10、16.陶盖7、8、12、15、18.陶杯 13、14、17.陶豆 19~21、33.陶鼎22、23、25、28~32.陶罐 24、26、27、34.陶壶

M2 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210°。墓口距地表0.3米,长2.8、宽1.6米;墓底距地表2.3米,长2.7、宽1.5米。墓坑内填黄、白、黑三色混合土。棺木腐烂严重,只残存木质朽痕,不见人骨。棺底朽痕长2.45、宽0.88、厚0.03米(图四)。

图四// M2平、剖面图1、

2.琉璃蒲纹环 3、9、11.陶豆 4、7.陶杯 5.陶盂6.陶盖 8、10、12.陶鼎 13、14.陶钫 15.陶铲16.陶勺 17、18.陶盒 19、20.陶狗

M12 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120°。墓口距地表0.4米,长2.9、宽1.7米;墓底距地表2.2米,长2.86、宽1.66米。墓坑内填五花土。棺木保存状况很差,只残存底板木质朽痕;人骨基本不存,底板上仅见几块粉状碎骨。棺左靠左侧墓壁中部砌筑方形土台一个,上面放置陶罐一件。土台边长0.24、高0.1米(图五)。

M13 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115°。墓口距地表0.45米,长2.66、宽1.28米;墓底距地表1.65米,长2.60、宽1.24米。墓坑内填五花土,偏白色。墓坑内留有生土二层台,长2.60、宽0.22、高0.4米。木棺位于二层台之间,保存状况很差,只剩朽痕;人骨保存状况一般,能分辨出头骨、四肢等,两下肢骨合在一起,似乎是因捆绑而造成。器物放置在头骨前方偏左靠近墓壁处(图六)。

M14 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105°。墓口距地表0.45米,长2.9、宽1.92米;墓底距地表1.95米,长2.86、宽1.88米。墓坑内填灰白土夹杂黄色土。墓坑内留有熟土二层台,高0.53米。棺木保存状况较差,残存两侧挡板及底板;人骨保存状况一般,能辨认四肢骨、趾骨、肋骨、头骨等,葬式仰身直肢,头向朝南。棺首外放置随葬器物(图七)。

M18 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墓向265°。墓口距地表0.5米,长2.64、宽2.5米;墓底距地表3.5米,长2.52、宽2.32米。墓坑内填五花土,未见夯打痕迹,临近椁顶有厚约10厘米的青膏泥层。墓坑内并排放置一椁一棺,椁室内放置一棺,主棺位于椁室内。木椁东西放置,长2.32、宽1.56米。椁盖板南北向横铺,共4块,每块长1.55、宽0.6、厚0.12米。椁侧板和挡板均用2块木板搭成,侧板厚0.08、挡板厚0.12米,侧板插在挡板的浅槽内,组成一个比较牢固的方框,立在由3块厚木板拼成的椁底板上。椁室内用木板分隔成主棺室和边厢两部分,边厢较棺室狭窄,棺室与边厢顶处紧贴椁盖板为天花板,因板很薄,多已腐坏。

主棺室木棺长2.12、宽0.67、高0.62米,内外髹漆,内有人骨架一具,保存较好,为仰身直肢葬,左手下放置铁剑一把,脚部放置铜镜一枚。

边厢长2.12、宽0.5、高0.96米,里面放置釉陶壶、釉陶鼎、釉陶瓿、漆盘、铜洗等随葬品。

陪葬棺在椁室北边、靠近椁室北壁,长2.42、宽0.56、高0.45米。木质较差,板厚0.06米。棺内人骨保存很差,只残存头骨及下肢骨。棺东部留有足厢,足厢内放置铜镜、陶罐、漆奁盒等物,但漆器保存状况极差,无法起取。从骨架及随葬品看,陪葬者应为女性(图八)。

图五// M12平、剖面图

1.陶罐

图六// M13平、剖面图

1、2.陶罐

图七// M14平、剖面图

1、3、4.陶罐 2.陶盒 5.陶豆 6.陶壶 7.铁鼎 8.漆器

二 出土器物

M1~M17共出土器物67件,除1件玉璧、2件琉璃环和1件铁鼎外,均为泥质陶器,种类有鼎、豆、壶、钫、盒、罐、盖、杯、铲、勺等;M18共出土器物15件,有青铜器、铁器、釉陶器、灰陶器、漆器等,种类有青铜洗、镜,铁剑,陶及釉陶鼎、盒、壶、罐及漆盘等。现分别介绍如下。

(一)M1~M17出土器物

1、玉器及琉璃器 3件。

玉璧 1件。M1:1,青玉质,颜色发深绿,圆形,内区饰谷纹,外区饰交错蟠螭纹。两面纹饰布局相同。璧直径16.6、孔径5.8、厚0.45厘米(图九:3)。

琉璃环 2件。器身布满蒲纹,残损严重,无法修复。

2、陶器 63件。

陶鼎 7件。分为2式。

Ⅰ式4件。覆钵形盖。子母口,腹壁微弧,圜底,三兽蹄形足微外撇,足上有几道凸棱,附耳,微外撇,耳部有长方形孔,孔不贯通,素面,泥质灰陶。标本M1:19,口径19、高22.1厘米(图九:1)。

Ⅱ式3件。子母口,弧腹,圜底,三兽蹄形足微撇,三足比Ⅰ式略高,附耳,微外撇,素面。M2:10,尖圆唇。口径19.5、高24.5厘米(图九:2)。

陶豆 6件。分为Ⅱ式。

Ⅰ式3件,泥质灰陶,盘口较浅,尖圆唇,细直把,上部微鼓,素面。标本M1:17,底部扁平座,座及把部中空。口径15.5、底径7.6、高15.1厘米(图十:1)。

Ⅱ式3件,浅盘口,尖唇,细直把较高,上端略粗,把顶端靠近盘底部有对穿圆孔一个,素面。标本M2:9,泥质灰陶,底部扁平座。口径15.6、底径10、高15.8厘米(图十:2)。

图八// M18平、剖面图

1、2.釉陶壶 3、4.釉陶瓿 5.漆盘 6.釉陶鼎 7.釉陶盒 8.灰陶壶9.铜洗 10、12.灰陶罐 11、13.铜镜 14.铁剑 15.漆奁盒

图九// M1、M2出土器物

1.Ⅰ式陶鼎(M1:19) 2.Ⅱ式陶鼎(M2:10) 3.玉璧(M1:1)

图十// M1~M17出土器物

1.Ⅰ式陶豆(M1:17)2.Ⅱ式陶豆(M2:9) 3.陶钫(M2:13) 4.Ⅰ式陶壶(M17:1)5.Ⅱ式陶壶(M1:27) 6.Ⅲ式陶壶(M1:24) 7.Ⅳ式陶壶(M14:6)8.Ⅰ式陶盒(M2:17)9.Ⅱ式陶盒(M1:2) 10.Ⅲ式陶盒(M14:2)11.Ⅰ式陶杯(M1:12)12.Ⅱ式陶杯(M2:7)

陶钫 2件。M2:13,泥质灰陶,斗形盖,平沿,盖口斜直收至盖顶,盖顶面呈方形,顶上附四直立卷花纹角,均微向外撇。钫侈口,平沿,束颈,腹部四边呈弧形外凸,上腹外鼓,下腹弧收。盖口边长11.2、盖顶边长6、钫口边长10.7、底边长12.4、通高45.7厘米(带盖高度)(图十:3)。

陶壶 6件。分为4式。

Ⅰ式1件。器形硕大,侈口,斜平沿,长束颈,溜肩,长鼓腹,高圈足,圈足外撇。素面。标本M17:1,口径13.4、底径14.2、高37.8、最大腹径22.2厘米(图十:4)。

Ⅱ式1件。器形瘦高,侈口,平沿微卷,长束颈,溜肩,肩、上腹及下腹饰凹弦纹数道,假圈足较高外撇,平底微内凹。素面。标本M1:27,口径9.8、底径11.4、高28.2、最大腹径18.4厘米(图十:5)。

Ⅲ式3件。带盖,盖子口,器口平沿稍斜,肩附对称穿孔系,平底微内凹,圈足外撇。上腹饰两道凹弦纹。标本M1:24,泥质灰陶,口径9.5、底径12、高30.9、最大腹径20厘米(图十:6)。

Ⅳ式1件。侈口,平沿,溜肩,圆鼓腹,平底,假圈足外撇。上腹附对称双系。标本M14:6,口径11.7、底径12.9、高28、最大腹径18.8厘米(图十:7)。

陶盒 6件。分为3式。

Ⅰ式2件。泥质灰陶,圈足盒,器身口微敛,平沿,尖唇,上腹微鼓,下腹弧收,圈足外撇,素面。标本M2:17,盖敞口,宽平沿,方唇,弧顶。盖口径21.6、器身口径19、底径10、通高14厘米(图十:8)。

Ⅱ式3件。平底盒,泥质灰陶,子母口,弧壁,平底微内凹,素面。标本M1:2,覆钵形盖,尖圆唇,下腹饰凹弦纹一道。盖口径20.5、器身口径18、底径10、通高13厘米(图十:9)。

图十一// M1~M17出土陶罐

1.A型Ⅰ式(M1:22)2.A型Ⅱ式(M1:25)3.A型Ⅲ式(M1:31)4.A型Ⅳ式(M13:1)5.B型Ⅰ式(M11:1) 6.B型Ⅱ式(M4:1)7.C型(M15:1)8.D型(M14:4)9.E型Ⅰ式(M14:1)10.E型Ⅱ式(M14:3)11.F型(M10:1)

Ⅲ式1件。平底假圈足盒,子母口,平沿,浅腹,弧壁。标本M14:2,泥质灰陶,素面。口径10.3、底径6、高3.8厘米(图十:10)。

陶杯 7件,分为2式.

Ⅰ式5件,直口,平沿,直腹,近底座处束收,圆饼形底座,平底,素面。标本M1:12,泥质灰陶。口径9.1、底径5.2、高13.2厘米(图十:11)。

Ⅱ式2件,器身较Ⅰ式矮小。标本M2:7,泥质红陶,口径7、底径3.7、高9.5厘米(图十:12)。

陶罐 19件。据口、颈、腹、底不同分为6型。

A型11件。侈口,直颈,颈较长,溜肩,颈肩交接处有对称双系根部痕迹,系不存,平底。可分为4式。

Ⅰ式6件。鼓腹斜收,标本M1:22,泥质灰陶,尖唇,斜卷沿,上腹部饰凸弦纹一道,平底微内凹。口径9、底径10.5、高16.2厘米(图十一:1)。

Ⅱ式2件。圆鼓腹,标本M1:25,尖唇,斜沿,平底,素面。口径9.3、底径12、高16厘米(图十一:2)。

Ⅲ式1件。盘口,上腹折收至底。标本M1:31,肩、腹有两道凸弦纹,平底微内凹。口径9.8、底径11、高18厘米(图十一:3)。

Ⅳ式2件。肩附双系。标本M13:1,斜沿,上腹鼓、下腹斜收,平底。口径9.8、底径9.3、高20厘米(图十一:4)。

B型3件。大口罐,器形肥胖,侈口,短束颈,小平底内凹。分为2式。

Ⅰ式1件。平沿微弧,溜肩,上腹折收,弧壁。标本M11:1,泥质红陶,下腹满布麻布纹。口径16.1、底径7.3、高19.5厘米(图十一:5)。

Ⅱ式2件。斜沿,球腹。泥质灰陶,下腹满布麻布纹。标本M4:1,口径19.5、底径9.7、高23.5厘米(图十一:6)。

C型1件。侈口,口较大,大平底。

标本M15:1,泥质灰陶,圆唇,束颈,宽肩,上腹鼓、下腹斜收至底,平底微内凹,肩、上腹各有凸棱一道。口径19.4、底径17.7、高19.6厘米(图十一:7)。

D型1件。圜底罐,侈口,尖圆唇,斜卷沿,短束颈。

标本M14:4,溜肩,圆鼓腹,下腹满布麻布纹。口径15.1、最大腹径24.1、高22.5厘米(图十一:8)。

E型2件。器形扁矮,侈口,上腹寛大,下腹斜收,平底微内凹。泥质灰陶,素面。分为2式。

Ⅰ式1件。尖唇,宽斜沿,束颈,溜肩,上腹圆鼓。标本M14:1,口径11.7、底径8.6、高12.9厘米(图十一:9)。

Ⅱ式1件。平沿,短颈,溜肩折收,弧壁。标本M14:3,口径10.7、底径9.1、高11.6厘米(图十一:10)。

F型1件。盘口,短束颈。

标本M10:1,圆唇,溜肩,鼓腹,弧收至底,平底微内凹。口径12、底径11.4、高22.3厘米(图十一:11)。

陶钵 1件。泥质灰陶。侈口,圆唇,束颈,上腹微鼓、下腹急收,平底。素面。标本M10:2,口径15.8、底径8.2、高8厘米(图十二:1)。

陶盂 3件。泥质灰陶。敛口,弧壁,平底微内凹,近口沿处有圆形斜穿孔一个,有的斜直向内穿透器壁。标本M1:11,尖圆唇,器身内外壁部分施条状红彩。口径6、底径7.7、高3.1厘米(图十二:4)。M1:9,圆唇,器外壁有残存红彩,器内壁近底部施一圈红彩。口径5.8、底径6、高3.1厘米(图十二:3)。M1:5,圆唇,器内外壁部分施红彩。口径6、底径5.4、高3.1厘米(图十二:2)。

陶铲 1件。泥质红褐陶。铲口呈弧形、较尖,铲斗由口向里斜、底部较厚,圆柱形柄。素面。标本M2:15,残长11.4、铲斗长6.7、宽7.2、残高7.3厘米(图十二:5)。

陶勺 1件。泥质灰陶。勺斗呈圆形,敛口,鼓腹,小平底,勺柄圆柱状。素面。标本M2:16,勺斗径4.5、残长7.3、残高11.2厘米(图十二:6)。

陶盖 4件。分为2式。

Ⅰ式3件。大敞口,宽平沿微凹,方唇,弧壁,顶平。标本M1:6,泥质灰陶,素面。口径24.1、顶径8、高6厘米(图十二:7)。

Ⅱ式1件。敛口,平沿,浅斜腹,平顶。标本M2:6,泥质灰陶,素面。口径13.4、底径6、高2.7厘米(图十二:8)。

陶狗 2件。一件泥质红陶,一件泥质灰陶,均为捏制,蜷腿侧伸头张望,立耳一大一小,嘴、尾巴、腿形象可辨,头部制作比较抽象,不见眼睛、鼻子。标本M2:19,长3.8、高2.8厘米(图十二:9)。

(二)M18出土器物

1、釉陶器 6件。

釉陶瓿 2件。敛口,束颈,平底,红胎,附耳,器身上部施青黄釉。分为2式。

Ⅰ式1件。平沿微卷,溜肩,圆鼓腹。标本M18:4,腹部饰数道弦纹。口径10.2、底径12.5、高19.5、最大腹径23厘米(图十三:1)。

图十二// M1~M17出土器物

1.陶钵(M10:2) 2~4.陶盂(M1:5、9、11) 5.陶铲(M2:15) 6.陶勺(M2:16)7.Ⅰ式陶盖(M1:6)8.Ⅱ式陶盖(M2:6)9.陶狗(M2:19)

图十三// M18出土器物

1.Ⅰ式釉陶瓿(M18:4) 2.Ⅱ式釉陶瓿(M18:3) 3.釉陶鼎(M18:6) 4.釉陶盒(M18:7)5.釉陶壶(M18:1) 6.灰陶壶(M18:8) 7.铜洗(M18:9)8.铁剑(M18:14)

Ⅱ式1件。斜沿,斜肩,扁圆腹,下腹斜收。标本M18:3,器身上部釉已剥落,下露胎。口径10.5、底径14.4、高21.2、最大腹径29.2厘米(图十三:2)。

釉陶鼎 1件。M18:6,红褐胎,胎质很粗。覆钵形盖,盖面满施青黄釉。鼎身子母口,平沿,附耳、饰蕉叶纹和卷云纹,深弧腹,平底,三矮蹄足、足上为兽面纹。鼎身不施釉,素面。口径14、通高15厘米(图十三:3)。

釉陶盒 1件。M18:7,红褐胎。覆钵形盖,盖面青黄釉大部分已脱落。盒身子母口,腹壁斜收,平底。盒身不施釉,素面。口径15.6、底径11.9、高17.5厘米(图十三:4)。

釉陶壶 2件。红褐胎较粗。侈口,圆唇,长颈,鼓腹,附耳、饰蕉叶纹,器身满布凹弦纹,器耳以上施青黄釉,下不施釉。标本M18:1,口径10.8、底径10.7、高24.3、最大腹径18.2厘米(图十三:5)。

2、铜器 3件

铜洗 1件。M18:9,敞口,尖唇,浅折腹斜收,平底。素面。口径27、底径13.2、高9.6厘米(图十三:7)。

铜镜 2件。锈蚀严重,隐约可辨为蟠螭纹和星云纹镜。

3、泥质陶器 3件。

灰陶壶 1件。M18:8,侈口,圆唇,卷沿,短束颈,圆肩,附耳,圆鼓腹,平底。素面。口径10、底径11.2、高19.5、最大腹径20.4厘米(图十三:6)。

灰陶罐 2件。残破严重,无法修复。

4、铁器 1件

铁剑 1把。M18:14,铜格,漆鞘,茎已残。剑身长67厘米(图十三:8)。

5、漆器 保存状况很差,无法修复。

三 结语

此次发掘的墓葬主要集中在台州南路及金石工业园中心路段很小的一块范围内,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考古勘探及发掘也仅仅限于工程范围内,从发现的这17座墓来看,此地应是一处分布密集的墓葬区。部分墓葬在排葬方面有一定规律,如M2~M4、M11~M14与M17的大小、墓葬开口层位、墓向及葬式一致,没有打破关系,同为家族墓的可能性很大,但可惜没能完整地揭示出来。

墓葬形制十分常见,除M1、M18为土坑竖穴棺椁结构墓外,其余均为土坑竖穴木棺墓,墓内填青膏泥和白膏泥,四壁涂抹一层薄薄的青膏泥,这是江淮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中小型墓葬的常见形制及做法,淮安地区如高庄战国墓[1]、盱眙穆店仁昌汉墓群及财富广场西汉墓葬[2]在形制上都十分一致,与淮安以南的镇江长岗许前村西汉墓[3]、南京秦淮区宝塔顶10号院战国墓[4]也同样是土坑竖穴木椁墓。

从随葬器物分析,Ⅰ式陶鼎、B型Ⅰ式罐、Ⅰ式陶壶与南京秦淮区宝塔顶10号院战国墓M6所出陶鼎、陶罐、陶壶极为相似;Ⅱ式陶鼎、A型Ⅰ式陶罐与徐州翟山战国至西汉墓[5]M20所出Ⅰ式鼎及Ⅱ式陶罐相近,翟山M20时代为战国末期;C型陶罐与西安南郊荆寺二村西汉墓[6]所出B型大罐较为相近,后者定为西汉初期;E型Ⅰ式罐与镇江长岗许前村西汉墓所出灰陶罐较为相似,后者时代定为西汉中期偏早;Ⅱ式盒与南京市湖熟镇窑上村汉代墓[7]M6盒如出一辙,窑上村墓葬定为西汉早期;Ⅱ式壶、Ⅱ式豆与安徽天长三角圩战国墓[8]所出十分相似;Ⅰ式陶盒、Ⅲ式陶壶、陶杯以及陶钫与上海青浦县重固战国晚期墓[9]所出同类器十分相似,D型陶罐与其命名的Ⅲ式壶形制亦十分接近,只是颈部稍短。综合上述分析,从M1、M2中出土的Ⅰ、Ⅱ式鼎,Ⅰ、Ⅱ式豆,钫,Ⅰ~Ⅲ式壶,Ⅰ、Ⅱ式盒,A、B型罐等推测,两墓时代下限不会晚于战国末期,其他墓葬如M11、M12、M14因出土物较少,可供对比的器物不多,有些器物具有战国晚期特征,有些具有西汉早期特征,因此我们初步定为战国末期—西汉早期比较妥当。

从器物组合看M1以鼎、豆、壶、盒、罐为组合,M2以鼎、豆、钫、盒、杯为组合,这是战国时期常见的墓葬器物组合形式[10],特别是豆、钫是西汉中期及以后墓葬中不见的器形,出土的陶鼎蹄足瘦长,方耳宽大,不同于西汉前期的矮蹄足鼎,高圈足壶也是战国和西汉前期流行的标志性器物。其它墓葬以盒、壶或罐、壶为组合,这些也是战国西汉时期十分常见的器物组合。综合器物组合分析,我们将此批墓葬的年代初步定为战国末期至西汉早期。

M18所出的釉陶鼎、盒、壶、瓿等器物和仪征团山一号墓[11]、盱眙小云山七号墓[12]及安徽天长西汉墓[13]所出同类器物在形制上十分相近,但该墓出土的釉陶鼎盖上没有三乳突,其低矮的兽蹄足也和安徽省天长三角圩西汉中期墓所出一致,该墓出土的蟠螭纹铜镜虽是西汉早期的流行器物,但出土的星云纹铜镜却是西汉中期才出现的,因此M18时代属于西汉中期(表一)。

这批墓葬随葬品数量差别很大,有的随葬几十件,有的一两件,有的空无一物,可以明显看出贫富差距及地位的悬殊。M1设置边厢,头前也放置大量随葬器物,随葬器物达到34件,出土了唯一一件精美玉璧,以鼎、豆、盒、壶、罐为器物组合,可以看出M1主人身份地位比其它墓要高出很多。M2随葬器物相对较多,共有20件器物出土,在所有墓葬随葬品数量中居第二位,以鼎、豆、钫为器物组合,还出土琉璃器2件,随葬品数量及质量都是除M1之外的其它墓葬所不能比的,M2与M3、M4排列有序,应属同一家族,但其地位在已发掘的这个家族墓中应是最高的,有一定的财力,而其余15座墓主人地位普遍低下。M18较其它17座墓要晚,出土器物种类多,涵盖铜器、铁器、陶器、漆器等门类,可以推测墓主人应是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物。

金湖徐梁战国西汉墓群位于东阳城遗址的东北,直线距离约14公里。据史料记载,秦置东阳县,汉代属临淮郡,县治即现在的东阳古城,金湖徐梁一带墓群的发现为研究战国西汉时期的丧葬习俗、历史文化以及东阳古城的历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发 掘:孙玉军 王剑 尹增淮 包立山 高永兵 殷舜娟 李和忠 胡兵

绘 图:胡兵

执 笔:孙玉军 胡兵 王剑 尹增淮

[1]淮阴博物馆:《淮阴高庄战国墓》,《考古学报》1988年第2期。

[2]淮安市博物馆发掘材料,待刊。

[3]镇江博物馆:《江苏镇江长岗许前村西汉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7年第5期。

[4]南京市博物馆:《南京秦淮区宝塔顶10号院战国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

[5]徐州博物馆:《徐州翟山战国至西汉墓葬群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8年第3期。

[6]西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西安南郊荆寺二村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9年第4期。

[7]南京市博物馆、江宁区博物馆:《南京市湖熟镇窑上村汉代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第4期。

[8]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安徽天长县三角圩战国西汉墓出土文物》,《文物》1993年第9期。

[9]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青浦县重固战国墓》,《考古》1988年第8期。

[10]高至喜:《试论湖南楚墓的分期与年代》,《中国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79年。

[11]南京博物院仪征博物馆筹备办公室:《仪征张集团山西汉墓》,《考古学报》1992年第4期。

[12]南京博物院、淮阴博物馆、盱眙县博物馆:《盱眙小云山六七号西汉墓发掘报告》,《东南文化》2002年第11期。

[13]天长市文物管理所、天长市博物馆:《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第11期。

原载:《东南文化》 2011年第3期

景点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遗址图片

1. 马王堆汉墓遗址图片

1、马王堆汉墓一号墓是利苍的夫人辛追。

2、马王堆汉墓二号墓是汉初长沙丞相轪侯利苍。

3、马王堆汉墓三号墓是长沙丞相轪侯利苍的儿子利希。

4、马王堆汉墓在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先后在长沙市区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乡挖掘出土三座汉墓。

5、马王堆三座汉墓墓主下葬年代不同,二号墓墓主轪侯利苍约下葬于吕后二年(公元前186年),三号墓墓主利苍之子下葬年代大概是是西汉文帝前元十二年(公元前168),一号墓墓主利苍妻下葬年代可能还要略晚一些 。

2. 马王堆汉墓遗址图片简介

马王堆不是小区,它是一坐汉墓的名字。现已在马王堆汉墓遗址建造了湖南省博物馆,三层楼体沉浸式的展厅设计,展示汉墓主人辛追夫人千年不腐的尸身,以及承载这段传奇历史的马王堆汉墓。

3. 马王堆汉墓百科

1972年,马王堆古墓出土,专家:文化贡献巨大,几辈子也研究不完

4. 马王堆汉墓遗址图片大全

3个墓。

三号墓中,光是书籍就发现了28种,大概有十二万多字数的样子,非常的具有研究价值。相比一号和三号众多的器物,二号墓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曾多次被盗。且二号墓的白膏泥的密封性叫差,整个墓室的坍塌也比较严重,金鱼200余件文物仅存于世。

5. 马王堆汉墓相关资料

1、半坡遗址之谜

1953年发现的黄河附近的半坡遗址向人们展示了很多,也带给了人们诸多的困惑。从1953年起,考古学家对半坡遗址进行了多次的考察,随着考察的进行,这个存在于6000多年前的原始村落的面貌基本呈现在了人们眼前。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郊区,曾经是一个树木葱郁的地方,有着独到而且优美的环境。考古专家认为这里曾经是一个发展水平颇高的原始村落。但是,只有收集更多的材料,才可以说明当时人们的具体生活面貌和社会关系等诸多问题。

2、华夏第一古都之谜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关系的逐渐变化,禹的儿子启第一次废除了禅让制,继承父亲的位置,从此我国的第一个国家——夏得以建立。但是,关于夏代的记载流传下来的很少,我们现在也难以对夏代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有人觉得,山西省运城市的夏县就是曾经夏代的都城。夏县有“华夏第一都”之称,据说正是因为夏朝在此建都而得名。这里有着久远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更有传说称,夏县还是嫘祖养蚕、大禹建都之地,又有“禹都”之称。但是,考古学家并没有在这里找到相关的证据。

3、长城的两端之谜 ( 世界遗产 )

长城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人类文化的财富。长城的修筑前后历经2000多年,是名副其实的万里长城,它的两端到底在什么地方呢?根据朝代的不同史料的记载也不相同,根据《史记》记载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这是对秦始皇修的长城的描述,还有种说法是基于汉代的长城“西起罗布泊地区,东到辽东”,最后就是明长城呢,史料记载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万里长城的两端到底在什么地方,以什么时候的为标准来定,众说纷纭,至今尚无定论。

4、故宫为何称为紫禁城 ( 5A景区 一级博物馆 )

在古代故宫又叫做紫禁城,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修建而成的。那么为什么故宫要叫紫禁城呢?传说,老子当年西出函谷关,有紫气东来。所以从此人们便把祥瑞之气,叫做紫云 紫禁城这三个字,正是寓意此城是有皇帝居住的祥瑞之城。另一种说法是讲古人非常注重星象学。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天上的星座分为三垣,二十八星宿和其他星座。三垣是最为珍贵的星座。而紫微星是天帝的处所,处于三垣的中央。皇帝又认为自己是天帝之子,就是天子。由于为了对应天星,于是就修建了这座紫禁城。

5、悬空寺之谜

悬空寺,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关于悬空寺的说法越多,人们就越充满好奇。那它为何仅靠几根木柱就可以在陡峭的山崖上屹立千年不倒呢?很多人都好奇,它看起来像个危楼,仅靠着几根木柱屹立了千年,实在不可思议。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里在二十年前发生过一场6.2级大地震,这里依旧完好无损。最重要的是很多人们认为是这几根木柱将近10吨的建筑支撑起来的,其实不然,这些木柱都是后人加上去的,为了固定没有地基的寺庙。

6、秦始皇兵马俑之谜

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不可否认这世界第八大奇迹给人的震惊,令人叹服,但是目前根据已经出土的还存在着不少谜团。首先是目的之谜,秦始皇为什么要在自己的陵墓旁边建造如此大规模的陶俑阵呢?至今没有合理的解释。其次是建造之谜。经仔细观察,兵马俑坑中陶人、陶马数量虽多,但应为逐个雕塑而成。可令人疑惑的是,人们至今未发现一处烧制兵马俑的窑址。再次是兵马俑中并不见统帅俑。兵马俑是按真实的军队建制制作的,其中人俑中有步兵、兵、车兵等,但令人奇怪的是,并不见统帅俑。

7、墓葬的神秘王国

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人们在河北省的平山县发现了大型古墓群,这些古墓一开始被认为是六个战国古墓经过十多年的挖掘工作,在这座古墓群中,一共出土了一万九千多件珍贵文物。可以说是全国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的一次。而这些文物则大都存放于河北省博物馆内。通过对众多出土文物的研究,古墓专家发现,这座墓葬,就是历史上被称为战国第八雄的中山国的墓葬。这样一来,中山国的神秘面纱就被层层揭开。原来,中山国是白狄建立的国家,因为该国中的中人城,从而被称为中山国。

8、轩辕黄帝陵

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不管黄帝众多传说的真伪,但黄帝陵却自古以来就有黄帝陵在哪里呢?第一种说法是黄帝陵位于陕西北部今黄陵县境内的桥山之巅;第二种说法是黄陵应在今河北省涿鹿县的桥山;第三种说法是黄帝陵在北京平谷区。不过这些都只是黄帝的衣冠冢。据说全国共有黄帝陵7处,甘肃、河南、山东、河北等地都有黄帝陵,哪一个是真的黄帝陵呢,轩辕黄帝陵到底在何处?史学家至今也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9、楼兰古城遗址

楼兰古城的消失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楼兰王国从公元前176年以前建国,到公元4世纪前后消亡。汉武帝时,探险家张骞就带回了有关楼兰的信息。但4世纪时,楼兰突然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从各自的观点来解释这个未解之谜:有人认为是由于罗布泊的枯竭,自然环境的变化,河流改道等原因。也有人认为是孔雀河上游不合理地引水、蓄水造成的。更有人认为是丝绸之路改道、异族入侵等原因造成的,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那么,究竟哪方面更接近历史真实呢?

10、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关于武则天的无字碑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第二种说法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第三种说法 认为,武则天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第四种:为维护道家统治,防止儒家登台,把儒生杀的血流成河,武则天知道历史多数是儒家编写,如果不立此碑,那一代女皇的名声将彻底成黑。

6. 马王堆汉墓遗址图片高清

湖南长沙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马王堆汉墓。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这批墓葬结构宏伟完整,出土了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重要文物三千余件。

湖南长沙发掘了三座西汉时期墓葬被命名为

马王堆汉墓地处于芙蓉区东郊四千米处的浏阳河旁,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家族墓地,于1972年-1974年先后进行3次考古发掘。

利苍是湖北荆州人,早年随汉高祖刘邦打拼天下,后分封为轪侯,死后葬于马王堆汉墓二号墓,其妻名叫辛追,葬于马王堆汉墓一号墓。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科技的发展以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 马王堆汉墓遗址在哪里

公交线路:112路,全程约3.3公里1、从长沙火车站2、乘坐112路,经过4站, 到达马王堆医院南站3、步行约240米,到达马王堆汉墓

8. 马王堆汉墓图片介绍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长沙市。1972-1974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

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墓葬中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中国迄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轪(dai)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马王堆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西汉初期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中,墓中女尸经病理解剖表明,虽然经历了2100年,但身体个不问和内脏器官仍然相当完整,且临床医学表明死者深浅患多种疾病和病变,这位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另外,出图了马王堆帛书、汉墓中的乐器都是中国考古学上的重大发掘。

9. 马王堆汉墓文物图片

没有出土金银珠宝主要因为马王堆汉墓属于汉初墓葬,为汉文帝时期,当时国家穷,提倡薄葬,墓里金属器和玉器极少,更不要说玉衣。

此外汉代初年,玉衣制度可能尚不完善。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墓主的地位不够规格,古代墓葬十分讲究规制,随下葬的物品有十分严格的规定,不能随意。

10. 马王堆汉墓出土地址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现在保存在湖南省博物馆内。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西岸、长浏公路北侧,距市中心约4公里,属长沙市芙蓉区马王堆乡(原属东屯渡乡)。 辛追夫人“东方睡美人”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文化贡献巨大,几辈子也研究不完, 1972年,湖南省长沙市东郊一座古代墓葬的横空出世,让“马王堆”成为一个响遍全世界的 字。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培城”。30多年后,尽管地下文物不断面世,但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丝毫不减,它在诸多领域的“独一无二”使它成为当之无愧的国之瑰宝。长沙马王堆汉墓-辛追夫人

11. 马王堆 汉墓

“发掘墓葬的重大意义,体现在通过对它的整理和研究,改变了我们对历史上一个时代,或者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认识。马王堆汉墓就是这样一种发现。”

在采访中,清华大学教授、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研究专家李学勤多次提到,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不仅展示了两千多年前的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还提供了《史记》、《汉书》等史书记载以外的资料与观点,“不是所有的墓都能做到这点”。